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民事訴訟如何取得法官的同情

民事訴訟如何取得法官的同情

發布時間: 2023-03-24 07:51:25

『壹』 如果你是當事人 你希望法官怎麼做

給你些材料把。具體的自己發揮吧。可以嗎?

追求公正是法官應該恪守的一個職業准則
[主持人]:各位網友上午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全國法院模範人物、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宋魚水以及她的同事馬秀榮。前不久,宋魚水法官剛被評為2004十大法制人物,我們的網友知道她們要來人民網做客,早早就准備了很多問題,也向兩位法官表示了他們的敬意。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大家都知道,宋法官是被稱為司法公正的新型法官,請問兩位法官是如何理解這個含義的?

【宋魚水】:我覺得當事人對法官的界定來講可能主要是兩個角度,一個是法官是一個廉潔的人,在執法上能夠廉潔,一個是公正上要求法官能夠嚴格地按照法律進行司法。司法,我覺得從法官來講它的內涵要豐富得多,廉潔可能對於法官品德上有一個至高的要求,法官把所理解的法律的公正在個案中傳達給公眾,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復雜過程,要對抽象的法律進行仔細的分析。對於法官來講,每個個案的司法公正可能都是一個課題,可能是針對這個案件的一個專題研究,最終的結果如果是當事人接受了,我想這就是一個法官最直接的司法公正。

[主持人]:馬法官,請談談您的看法。

【馬秀榮】:我覺得就是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沖突,能夠解決這些沖突,目前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定法律,當發生這些沖突的時候,法律的用處實際上主要是司法職責,公正司法講的實際上就是把法律真正的含義、精神貫徹到具體的實際案件中,所以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公正司法,就能使法律的真正精神發揮出來,人們才能去相信法律,這就是司法的公正實際上是維護法律真正實際尊嚴的最重要的方式。

[主持人]:謝謝兩位的回答。宋法官,您曾經說過,雖然法官很難讓所有的當事人滿意,但是辯法析理,公正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您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呢?

【宋魚水】:首先我們的認同標準是什麼,我覺得很重要,大家服什麼?在司法當中大家可能是根據法官的形象和法官審判的結果和過程來信服法律,所以我覺得這里的信服主要是大家對公正有一個認同,對法律有一個認同,對司法的過程有一個認同,如果這樣是大家所希望的標准,也是要求法官的標準的話,我覺得針對個案來講,法律的主要任務就是辯法析理,根據法律,把事實分析清楚,讓當事人感覺到,從到法院的第一天起,從拿走判決書離開法院之日起,能夠感受到司法的理念,司法的公正,把法律的信任傳達給當事人,並通過當事人傳達給社會。所以說,我覺得個案中這種追求,其實一個最高的境界,其實也是一個最低的境界,是法官應該恪守的一個職業准則。

[主持人]:謝謝您,宋法官。通過對您的簡介的查找,我們知道您所畢業的大學就是在您現在所工作的海淀區的管轄范圍之內,我們特別感興趣,在您工作當中是否遇到過您以前的老師或同學,因為打官司找您說情的,如果您在審理過程當中有來自領導的壓力您會怎麼處理?可以給我們舉一些具體例子嗎?

【宋魚水】:我工作的轄區就是我母校所在的轄區,大學畢業的同學也好,老師也好,都是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所以說我們都是法律工作者。確實是有這樣的案件,我記得我在開始辦案的時候,我遇到一個案件的原告代理人和被告代理人,都是人民大學的老師和同學,我當時想,因為我們都是法律系的,這個案子,我給他們調了算了,因為雙方都很熟悉,對於一些法律問題,我確實想到了,希望通過人情的關系來把矛盾化解了。但是我發現,無論是原告的律師,還是被告的律師,他們都非常認真地在准備自己的證據,因為這個官司涉及到公司法的問題,我覺得他們都很職業地在為各自的當事人服務,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法官,扮演法官的角色,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來處理這個案件,所以這個案件判決之後對我的影響特別大,而且我非常慶幸在我剛辦案的時候,遇到的雙方爭鋒相對的代理人是我的同學和老師,這樣的案件對我在今後的審判當中一個法官的職業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剛才提到有沒有領導過問的案件,其實我想表達的一個含義是什麼?我覺得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法官就是法官,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同時我也在想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真有一天領導來過問案件的話,如果領導過問的是宏觀的,涉及到社會穩定的案件,我覺得我們一定要聽從領導的意見,但是如果領導過問的是私人的案件,我覺得那是領導的問題,我們國家應該是誰有問題處理誰、制裁誰、杜絕誰。我是有這樣一些觀念。所以對我來講,法官就是法官,法官就是有原則的,必須堅持法律的,大致是這樣的意見。

保護弱勢群體,更多的是提供一些程序上的保證
[主持人]:謝謝您,馬法官。宋法官是知識產權庭的庭長,既是你們的領導,也是你們的同事,我們想知道在同事之間,對於宋法官是怎麼樣的一個評價?

【馬秀榮】:我覺得她應該是承接以前的法官,以及未來我們理想中的法官,在這個中間階段轉型期法官的一個角色。怎麼說呢?她身上有很多傳統的優勢,比如非常勤奮,非常鑽研,吃苦耐勞,善於尊重和理解他人,中國傳統這種利他主義的精神還是比較明顯的。按照現在的現狀來看,僅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作為法官可能也不夠。我們知道司法一直在前進,所以對法官的職業要求是更高了,現在對法官的職業能力、司法理念,以及在司法理念的要求下,職業的提高都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她是一個承接傳統和未來的角色。另外,她能夠把所學習的現代司法理念比較切實地跟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主持人]:您能再具體談一談嗎?

【馬秀榮】:可能以前也多次有人提過這一點,我老是把她跟我自己來對比,因為可能主持人也是學法律的,我們學的都是一套西方的法律傳統,很多設計在現在看來還是跟我們中國有差距的,從設計、制度、理念跟法律還有一個結合的過程,很多設計都是那種純粹理想、抽象的設計,比如公正,什麼是公正?法官應如何做?你是不是就坐在那兒,孤獨、冷漠、跟公眾遠離,一定是一個理想中的公眾法官,我覺得從宋法官身上看到,這個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能從各種媒介大家知道比較多的也是她,她更多地去傾聽當事人的很多問題,法律上的問題,包括有關和無關的,來的路上我們還在討論,我們在目前發展的時期,實際上還缺少整體或者未進的體制,人們的信仰在這樣的時期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的,所以有的時候當法官不只是想尋求法律給他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更多的時候他是希望從感情上得到一種撫慰。我覺得宋法官在這方面不僅充當了一個仲裁、裁判的角色,更多的時候她也擔當起傾聽者、安撫者的角色,實際上這對我是有很多啟發的。我們可能在這樣的時候要深思。

[主持人]:謝謝您的回答。宋法官,我想您在日常工作當中,可能也遇到過很多普通人的小額案件,跟那些大標的的案件比起來,處理起來是否要簡單輕松?

【宋魚水】:我覺得是這樣,各有不同,大的案件,法律的問題要多一些,按照抽象的法律適用起來的話,可能面臨的困難要多一些,所以說在法律上要刻苦鑽研、多聽聽同事、老師、同學的意見,最終形成自己的意見;那麼小額案件我覺得可能精神壓力要大一些,因為小的案件,法律問題可能比較簡單,比如說是不是技術轉讓,技術轉讓合格了應該付錢,不合格的話,那麼是質量的問題應該按照質量問題的辦法進行處理。通常還有一些小的案件就是欠款,那麼為什麼說小額案件面臨精神壓力大一些,第一,有可能他打不起官司,幾千塊錢對他來說要掰著算,比如外地人來北京打官司,住宿、吃飯、請不起律師,表達不清,我覺得他需要一些法律的咨詢和幫助。另外常常是被告賴帳的比較多,比如我們有一個案件,是南方的原告到北京來告一個被告的案件,被告開始的時間提出管轄異義,後來又上訴了,回來之後我們再開庭審理這個案件的時間,被告找不著了,被告不僅找不著了,他所有公司的地址都已經搬遷了,等等這些事件讓你感覺到,實際上問題很簡單,錢也應該給付,但是怎麼給付,能不能盡量地幫助原告,讓被告來給付,去說服被告,有一線希望就給他爭取一線希望。所以在這方面法官的精神壓力比較大,總覺得這個案例解決不了的話,可能關繫到他的生計等等,有人說就等著這點兒錢去給孩子上學、去治病,比如買種子的技術等等。所以剛才馬法官也提到了,因為我確實是從事了這么多年的法官工作了,有些問題還是應該用現實的辦法來解決。一方面我們呼喚一種理想的法官理念,希望能夠坐堂辦案,另外面臨一些具體的困難,希望盡量地幫助當事人,最大限度地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使權利人的利益得到實現等等。

[主持人]:謝謝您的回答,就您剛才的回答,我們想引申一下,剛才您說到,馬法官也提到,宋法官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剛才您也提到,有些原告確實在經濟上有一些不足的時候,面對弱勢群體的時候,如何平衡法與情、法與理的關系,想請您接著談一談。

【宋魚水】:是這樣的,因為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同情弱者的話是不是會導致司法不公,因為弱勢群體的保護也是法律的理念,保護弱勢群體,在民商法里也是一個大的司法理念,但是我想說,從司法的角度來講,保護弱勢群體,保護什麼內容?更多的是提供一些程序上的保證,比如說他打不起官司的情況下,有可能減免他的訴訟費用,請不起律師的情況下給他提供一個法律的幫助,但是法律保護的肯定是他的合法權益,就是該保護的一定要保護,但不是說一個違法的人,甚至去搶別人錢的人,欠別人錢的人,法律要提供保護,這不是保護弱勢群體的本意。從司法的角度來講主要是這個含義,同時因為他有可能在法律的訴訟當中,因為法律訴訟當中追求當事人地位平等、程序平等,但是有時間,比如說雙方都有律師的情況下,可能這種對抗的情況可能會比較充分,但是有一方沒有,他在整理證據上、發表意見上,都可能會表達得不夠充分,整理得不夠充分,那麼法律也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指導,是這樣一些情況。但是弱勢群體實際上在法律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它是滲透了很多法律的理念,比如在合同案件當中,在著作權案件當中,著作人有時候可能是弱者,因為他要保護他的獨創性,使他的獨創價值能夠實現,但是通常來講,他的作品一旦發表,他就有可能被傳播,這個傳播他有可能得不到兌價,我覺得法律的概念有時候理解起來是一個很寬泛的,但是也有它的原則性在裡面。

【馬秀榮】:首先講法與理,實際上我們追求的是盡量讓合理化成為合法化,也許在有些情況下會有些沖突,這個時候就需要,我講的,我也理解比較多的就是法律精神怎麼樣去把握,法律的發展也是這樣的,通過這樣不斷地去找一些這之間的差距和漏洞,通過司法的努力慢慢地去彌補它,當這個問題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時候,能夠推動立法的改變。我覺得法律設計的本身肯定要考慮一個法理的問題。法與情我所想的,法律絕不僅僅是一些理性或抽象的設計,它有著豐富的內涵,這個就是情這一面,剛才宋法官講了,簡單是同情啊,或者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情感上、感官上的感受,我想是這個「情」。確實,同情不能代替法律,宋法官在她的仲裁里,很強調這一點。在同情的時候反倒是法官需要警惕的時候,比如有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無力的,我們感覺會同情他,有的時候恨其不爭,恨不得代替他,因為法律除了維護的目的,還有懲戒、指導,各種各樣的價值在裡面,但是總的來講我們也是這樣的感覺,法律絕不是沒有人情的,它要制定了,還要實施,一定要考慮人性的很多東西,而且是切實考慮,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法官其實也是考慮很多的。

法官真正的難點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
[主持人]:>現代法律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展尤其迅猛,我們想知道您是如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在有些法律還沒有具體的相關規定的時候,您是如何保證辦案質量的呢?

【宋魚水】:是這樣,其實我想澄清一個什麼樣的事實呢?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時代在發展,經濟在發展,好象法律在滯後,有諸多的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法官如何進行司法?我想說,其實現在來講,我們國家法律的制定是非常多的,實際上完備的法律體系正在形成,倒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有些法律需要,我不太傾向於法律一下子全部制定起來,因為它有些精神要充分展現的情況下,可能法律考慮問題會更周全一些,實際上咱們國家目前來講,尤其民商法的領域,法律是很多的也是很完備的,法官真正的難點不是在於怎麼去創新法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法律的適用當中,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更好地貫徹法律。至於這個貫徹,我覺得要考慮幾個方面:一個是考慮法條本身的含義,這個法條一旦與現實的問題相沖突的情況下,那麼法條制定的背景是什麼,現在實踐的背景有哪些差異,這些差異是否足以導致法官進行重新的選擇,或者重新界定和分析。所以我覺得更多是這樣一些問題,尤其作為一個基層法官來講,我們可能確實審理了一些疑難的案件,甚至是一些先行審理的案件,但是我覺得,其實個案來講,每個案件都有它的難點,每個案件在法條上,比如說我們在審理改編權的問題,什麼是改編,我覺得我們在理論上是認同的,就是它的獨創性達到一定程度,再達到一定高度它可能就享有一個完整的著作權;但是如果在音樂領域里,在繪畫等專業領域里怎麼去界定它這種改變的獨創性,獨創性有多大,這可能就不會有更具體的法律,需要法官根據現有的證據,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一些專業內容進行反復的比對。所以說時代的發展,我覺得對法官來講,一定要耐心地聽當事人講,耐心地分析每一條證據,尤其是對專業問題要更多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專業的人員,他會盡可能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講清楚,當然法官也要對一些背景知識進行深入了解。

[主持人]:謝謝您,最後一個問題想問一下馬法官,剛才您談了同事們對宋法官的看法,我想知道宋法官的這種先進事跡在海淀法院內部是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請您回答一下。

【馬秀榮】:首先她是我的同事,我剛才也講了,她的很多想法對我們是有啟發的,我是一個很堅持自己觀念的人,我們在法律上會有很多探討,包括有時候甚至有爭論,但是確實是,我自己的感受是「水漲才能船高」,整體司法的理念也好,或者形象也好,絕不是一個人能夠完全改變或者推動它的,需要一個整體的力量,我覺得宋法官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來帶動大家,實際上也是有成效的。另外一點呢,她是我們的領導,所以她更多地可能會在一年工作里如何貫徹她的一些想法,當然我在這裡面也講,她這個人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領導的頤指氣使,更多地是去指教你什麼的,比如她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或觀念,她有的時候會跟我們說「我建議你」,這是她最喜歡用的詞,有的時候法官也是獨立性比較強,個性比較強,但是確實能在宋魚水的領導下團結合作,在主流的方面,我們會向著一個非常一致的方向去努力。你的領導跟你,或者你能跟你的領導在工作的方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生活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的時候高興,有的時候不愉快,但是我們在工作上應該整體上保持一種良好的方向,而且是愉快的氣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或者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偶爾有些牢騷,但是總的來講我們都知道,我們是一個法官,我們要用法官所有的職業要求來要求自己。我寫了一個東西,那個時候關於宋法官事跡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宋法官的工作可能會帶動我們一批人,整個的集體向著合格、優秀的法官方向前進。

[主持人]:謝謝您,由於時間關系,本次的視頻訪談到此結束,下面由兩位嘉賓跟大家進行文字交流,謝謝大家,再見。

一個法官不能在金錢、人情、友情面前動搖法律的信念
[我是老頭兒]:宋法官,搞知識產權這東西,對咱國家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宋魚水】:肯定是利大於弊,因為知識產權是為了鼓勵創造知識產權的人,給社會創造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技術產品,這一切都會在精神領域和物質領域推動社會的發展,給人民帶來最大的精神享受。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去創造,這個社會就不會發展,國家也無法富強。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對研發的投入不夠,研發人員也經常跳槽,這最終會損害企業的利益。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我們卻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至今擁有先進的生產力,究其原因,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保護知識產權確實要考慮經濟成本,使社會用更便捷、更經濟的方式合法使用知識產權,既為創造知識產權的人帶來最大的利益,同時,也為分享知識產權的人帶來更經濟、更便捷的方式。

[六十歲的派出所所長]:法官,你理解的公正難道就是原被告雙方都接受嗎?是不是笑話?

【馬秀榮】:當然不是,法官裁判案件不是以求得當事人滿意為目標,法官的職責在於還法律以本來面目。但是,當前的現實是老百姓對法律對法院、法官不信任,因此法官的工作首要的職責恐怕就是要建立起當事人對法院的信任。這可能就是我們說的讓原被告都服氣。實際上這只是司法公正追求一個階段上所提的一個說法,比較現實也相對比較可行,但它絕不是司法的價值追求。如果沒有參加實際工作,我也會和您一樣認為這是一個可笑的問題,但是當我面對那麼多紛繁的案件,各種類型的當事人一些更多的人對社會的抱怨的時候,我知道在每個具體案件裡面,盡可能的讓當事人信任我,信任我所處理的結果就很難得了。

[2005一凡]:宋大姐!其實你在生活中也曾面對過金錢財富的誘惑,但是你不為所動,能告訴我們您當時腦海里是怎樣想的嗎?

【宋魚水】:任何人都會面臨金錢的誘惑,因為金錢會給我們帶來物質財富,但問題在於,我們需要遵循取得金錢的規則,如果我們人人都是向社會去索取,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有秩序,所索取的東西誰也得不到。作為一個法官來講,我從事的是一個法官的工作,建立規則、遵循法律,我有系統的法律理解,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如果通過行賄受賄的方式在我和一方當事人之間形成了個案的利益關系,那麼,就我而言,我可能失去了對法律的信仰和執著。對當事人而言,他可能失去了對社會的信心,對法律的信心,甚至是對黨和國家的信心,最終損害的還是個體的利益。此外,老百姓有多少關系可打?正是這樣一些思考和對法律未來的構建,使我堅定,一個法官不能在金錢、人情、友情面前動搖法律的信念。

[替父申冤]:強烈呼籲:公安部要嚴懲兇手!嚴懲有關責任人!!-----請看 (替父申冤之帖)……

【馬秀榮】:首先不知道你所講的是否全部是事實,法官的習慣就是不會輕易的僅僅相信口頭陳述,所以很難就一篇稿件給出一個具體的法律意見。這個請你理解,這是一個法官的職業要求。另外,你如果認為需要司法救濟可以採取訴訟的方法。那麼通過訴訟,首先是收集證據,整理法律意見,然後請教一下法律人士,看看是感情上的不能接受還是確實是法律上需要救濟。那麼再採取合理的方法,恐怕這樣更為妥切。也許我的回答不能直接對你的要求有所幫助,但是我想呼籲是不能夠解決全部問題的。司法可以實現一定利益的保護,但是也很難解決全部的精神痛苦。所以一方面,做好法律上的准備,另一方面,也要堅強面對生活。希望以後不是在這個論壇上看到你在申冤。而是看到你的具體行動,如果在行動上有什麼困難,大家來討論可能更為妥切。

不能因為對個別法官有偏見,就對整個法院喪失信心
[千重山]:宋法官:現在冤假錯案的比例有多大?有沒有現代版的竇娥冤?

【宋魚水】:我是一個基層法院的法官,不搞法院的統計工作,也無法從最高院的角度對你提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統計,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如何去推動法律的發展。舉一個例子,在法院,告醫療事故的案件和學校的案件在逐年增多。現在有的醫生,有的醫院為了不出事故採取了以下辦法:徵求家屬的意見是否做手術;盡量用好葯給病人治病;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手術是家屬更明白做,還是醫生更明白做?顯然,醫生更具有科學依據,我想說的問題是,我們必須相信醫生,盡管在醫生的群體里,我們有這樣或那樣不滿意的地方,但是對醫生這個整體的信任,才能夠真正地起到及時治療病人、最大限度地少交醫療費,所以說,法院作為國家的裁判機關,大家要給法官創造一個文明執法的環境,鼓勵那些忠於執法的法官努力地去探索法律的精神,努力地去解決法律的問題,不能因為對個別法官有偏見,就對整個法院喪失信心,因為國家不可能沒有法院,所以說,作為一名法官,我們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大家在法律的層面上,研究法律問題,推動法律發展。當然,我們自己必須嚴格自律,絕不能循私情,枉法裁判,法院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如果阻礙法律的發展的話,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我還想說一句話,如果社會上沒有行賄的人,法官就沒有受賄的空間。所以說,讓法官廉潔辦案,我們人人都要管住自己,用法律的原則辦案、辦事。

[快活三]:在知識產權庭,你一定結識了很多打官司的名人吧?您是否認為名人打官司佔有一定的優勢?您怎麼看媒體對名人打官司的炒作,是否對案子的判決有影響?

【馬秀榮】:名人會吸引媒體的注意,這是媒體的規律。法官工作有自己的規律,那就是什麼人都是一樣的。這一點很好理解,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案件,各種各樣的當事人,所以名人在這裡面也沒感覺到是名人,相反在某一個行業比較出名的人,在法律上也許跟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包括訴訟能力,包括對法律的了解,所以感覺上沒有什麼差異。另外,我也認為,法官的工作是不需要過多的、主動地引起媒體的注意,所以是否是名人對我們來講並不重要。當然不排除媒體對案件的關注,對此我們有自己的紀律,在全社會實際上也應該呼籲這一點,那就是在法官沒有做出判決之前,不宜過多的干涉。實際上這也是司法獨立的一個含義。

[我是老頭兒]:馬法官,讓老百姓自己搜集證據不是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么?法院為什麼沒有這個義務呢?人民法院為人民嘛。

【馬秀榮】:您的問題很好。這種想法跟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有關系,這也是今天我們為什麼來到人民網,來和你們交談的原因,那就是我們對法律,包括法院有很多的誤解。很高興在這里能跟你說上幾句。實際上,在民事訴訟中,法院是被動的,訴訟是由當事人自己提出來的。原告和被告都是一樣的。他們所說的是否是事實,是否能夠得到法律的支持,全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的證據和法律的適用。法官不能代替任何一個人來打官司,像你所說,我是幫原告搜集證據好還是幫被告搜集證據好?結論就是我不能為任何人搜集證據。我們的習慣是,首先懷疑,然後根據證據和法律規則給出判斷。所以當事人要打官司一定要自己准備好證據,不要過多的去依賴別人,不僅在法律上如此,實際上事事如此。只有這樣,你才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比如說你簽個合同,你就會把合同訂立、履行過程當中的證據積累下來,不是為打官司用,從法律的角度,也是一件好事,做公司更是如此。如果你指望有人像神一樣把所有過往的事實都看清楚,那是不現實的。

『貳』 民事訴訟法官袒護被告怎麼辦

1、你可以申請法官迴避,但是否得到支持需要院長批准。
2、你可以提出延期審理。找個理由,比如需要調取新的證據、因什麼客觀原因不能出庭等等。
3、如果你的申請未得到法庭的准許,那你就要去出庭。否則,你是原告,法庭可以按撤訴處理;你是被告,法庭可以缺席審理。
坦白說中國是個熟人社會,你要想一個法官和他周圍的所有人都沒有聯系是不現實地,法官也不是活在真空當中的。對於你的擔憂三點建議:首先你打聽一下你這個案件的主審法官和對方以及對方的訴訟代理人有什麼特殊關系沒有,例如親戚、朋友、同學等會影響到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如果有這些關系,搜集相應證據,然後開庭申請法官迴避,更換為一名和案件當事人沒有任何關系的法官審理;其次,打官司其實還是打證據,你與其在這里擔心來擔心去,還不如抓緊時間搜集對你有利的證據,例如如果你自己撫養孩子,有什麼優勢,例如你的物質條件,工作,能為孩子提供的學習生活環境,你之前照顧孩子的證據,給孩子看病的費用票據,最重要的,這類案件,法官會很看重孩子自己的態度,問問孩子,到底想和誰一起生活,說實話,這種案件,最可憐的還是孩子,希望你無論是輸是贏,一定要為孩子的利益著想;最後,找一些對對方不利的證據,例如她的單位證明,實際居住地的證明,等等,你既然知道她搞到了空頭支票,那就想辦法找一些相反的證據證明對方這些支票是虛假的不就行了,法官開庭時很看重當事人的誠信度,如果證明一方作虛假陳述,她不僅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裁判結果對她也不會有利。因此,建議你盡快搜集證據吧。任何案件沒有經過審理,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你想當然地臆測法官因為認識對方就會成為不公正的官司,對法官和法院也不公平。

『叄』 在法庭上民事訴訟如何取得法官的同情

法律分析派耐:釋明權是法官應盡的一項義務,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盡可能將生活中的不易說出來,但要實事求是、條理清晰爭取法官的同情。

法律依據:《塵鉛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激弊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肆』 法官心證是什麼意思

法律解析:

法官釋明權是什麼意思 釋明權是法官應盡的一項義務,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但由於現行的法律規范對於法官在 民事訴訟 中如何行使釋明權無明確、統一的規定,司法實踐中法官在民事訴訟中行使釋明權時的作法不一,影響了法官客觀、公正、公平、中立的行使好釋明權這項義務。 2002年4月1日起實行的《最高人民 法院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釋的方式賦予了法官行使釋明權的一種法律制度。從現行我國相關法律來說,法官的釋明權可以在對上述所有方面都進行釋明。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5條第1款規定,法院有告知當事人 變更訴訟請求 的釋明義務。當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法官給予當事人一定程度的司法救濟,原本並不違反法律規定,規定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即法官鼓勵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五條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以上就是網小編整理的關於「法官釋明權是什麼意思」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法律依據:

《員額法官動態管理實施細則》第三條 新任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由員額法官擔任。法院審判部門中層幹部一般由員額法官擔任。

『伍』 法庭上哭法官會同情嗎

法律悶畝分析:
1、法官要注重自己的司法禮儀。
俗話說:嚴而生威。坐在庄嚴的國徽下面,法官要注重自己的儀表、神態、用語等。在平時的法庭審理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法言法語,通過開標准庭活動,我們研究開庭時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克服以往開庭存在的問題。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會使當事人和旁聽人員聽後,能夠感覺到法官的威嚴和知識的淵博,對法官能夠司法公正充滿信心。否則,法官在開庭時,著裝不整,坐姿不端,舉止粗魯,語言不文明,使用不規范的語言,出現不耐煩或訓斥當事人的現象,必然會讓當事人對法官品頭論足,對法官的形象及其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直接影響到法院對外的形象。
華律網
2、按法定的程序開庭。
由於民事訴訟法只是原則規定了開庭的程序,有很多問題有待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探討。在審理案件中,要克服開庭審理程序的盲目性和任意性,程序公正是保證實體公正的必要前提,程序必須是法定的。認真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在具體要求上,按照棚陪中院規定的開庭程序進行。因此,審判人員要認真的履行職責,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以應對開庭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開庭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法官要具有應付的能力,這就要法官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精心組織,嚴密布置,分工明確,防止疏漏。
3、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法庭審理的准備階段包括查明到庭當事人的身份、公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向當事人交待訴訟權利及其義務。法律賦予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官要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任何人無權剝奪,法官必須向當事人交待訴訟權利,詢問是否有迴避事由,要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及辯論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查清案件的事螞和森實,確保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明確是非責任,正確的適用法律,解決雙方的糾紛,真正實現司法公正。在實踐中存在著審判人員急躁情緒和不耐煩的表現,不能認真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意見,隨意打斷阻止當事人的發言,這些都是不正確的作法。有相當一部分法官只注重實體,不注重程序,其實程序和實體相比,程序應當重於實體,不能保證程序公正的案件,就無法保證案件的實體公正。因此,法官必須保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官要保持中立,處於居中地位,不得存在對另一方的不公正的言行。
4、法庭舉證、質證和認證。
法庭舉證、質證和認證是法庭審理的中心,對如何進行舉證、質證和認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各級法院的作法不一。我們認為要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而決定,對於證據不多,證據不存在矛盾、事實清楚簡單的案件,採取分別由原、被告舉證、質證,然後法庭進行認證,可以在開庭時一次完成舉證、質證和認證。對於比較復雜和證據比較多的案件,採取庭前交換證據的方法,化簡案件的審理難度,在法庭審理前進行證據交換,製作證據交換筆錄,在法庭調查進行當事人舉證程序時,先說明證據交換中雙方當事人對那些沒有異議的證據,由書記員記載開庭審理筆錄中,在以下進行的當事人舉證時,對沒有異議的證據不再進行舉證和質證。對於有異議的證據,在法庭調查中,採取分別由原、被告舉證,對方當事人進行質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陸』 怎樣能得到法官的同情

自古以來,法和情都不一對矛盾,不過情在法院是表現為法官的同情心上的,但這個是相當有限的,要取得法官的同情應該說那是不要去觸及法官的道德底線,一般來說就是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柒』 法庭上哭法官會同情嗎

法律分析:
法庭上哭法官不會同情。法官判案的依據是證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只要證據確實、充分的豎遲,可以認定被告人有哪纖液罪和處以刑罰。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李物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衍生問題:
原告在法庭上說話技巧有哪些?
原告開庭應掌握的技巧,第一,保持良好心態。原告要充分掌握溝通或者辯論規則,並且熟悉法庭庭審流程,了解一定的專業術語,明白法官和律師交流的內容,做到鎮定從容;第二,嚴格遵守法庭紀律。在法官或對方當事人說話時認真傾聽,尊重他人說話;第三,圍繞起訴的事實、請求及證據說話。邏輯清晰,觀點明確。

『捌』 如果在離婚起訴開庭時,向法官示意,怎麼樣才能博得他的同情,同意離婚

無論是離婚案件還是其它的民事、刑事案件,法院遵循的都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如果提不出事實和理由,法官不會憑同情而斷案。
而提出事實就要有充分的證據。依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只有拿出足夠證明自己提出的事實和理由的證據,法官才能依法斷案。
與其想方設法博取法官的同情,不如想辦法找出更多的確鑿證據來證明自己提出的事實和理由。

『玖』 法庭上怎麼打動法官

法律分析:法庭上想要打動法官,那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法官必須基於事實才可以作出判決,並不能依靠自己的感情行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8 16:16:35 瀏覽:455
買黑車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16:15:53 瀏覽:912
對刑事訴訟法的感想 發布:2024-11-18 15:57:45 瀏覽: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3下載 發布:2024-11-18 15:55:06 瀏覽:555
法學解說 發布:2024-11-18 15:32:26 瀏覽:844
中國人大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4-11-18 15:24:50 瀏覽:544
南陽離婚律師 發布:2024-11-18 14:48:11 瀏覽:952
網上那種法律咨詢公司正規嗎 發布:2024-11-18 14:48:07 瀏覽:885
勞動法強制轉崗 發布:2024-11-18 14:43:21 瀏覽:698
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條例 發布:2024-11-18 14:28:10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