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適格
⑴ 庭審時,認為自己不是適格的被告,法官需要先裁定再審案嗎
為什麼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被告?可能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做被告不合格吧?但是人家沒有證據能隨便告你嗎?上法庭了那就不是開玩笑的盯陵事兒了,至於你覺得是沒有用的得用證據說話,你覺得你是凱灶戚不合格的被告那你就拿出人家誣告你的證據,在沒開庭之前法官怎麼裁定?只能是上庭後看雙方的辯核證據,證詞,對照相關法律才能裁決吧,祝你好運!
⑵ 民事訴訟中法官可以以案件主體不適格就銷案且不告知當事人已銷案了嗎
可以直接裁定駁回起訴,告不告知都不重要,這個法院直接就可以裁定。
⑶ 甘肅省法官入額條件
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廉潔自律、工作實績突出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以下是甘肅省入額法官任命方式。
1、來自蘭州市兩級法院的101名幹警經資格審查後參加考試,省委政法委二級巡視員樊秀鶴、幹部處處長巨鴻文、副州沖處長張雷,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孫志強、法官處處長宋艷剛,蘭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申懷吉,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劉佃兵等省市領導對考點進行了巡視,市紀委監委派駐市法院紀檢轎廳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敬慶萍全程監督考試。
2、對參考幹警通過考核、面試等程序擬定入額法官人選,經省級遴選委員會表決、公示、批復後提請人大任命員額法官,確保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廉潔自律、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人員進入法官員額序列,充實冊帆殲到審判一線。
⑷ 法院法官寫判決書,原被搞顛倒了,我能起訴法官嗎求助
法律文書出現錯誤,可向法院提出意見要求重新出具判決書,如果誤差較大法院會撤銷原判決重新出具判決書,出現錯誤法院內部有考核機制對相關法官進行處罰,公民不能直接起訴法官,可向上一級法院投訴。
⑸ 什麼是適格證人
目前我國理論界對證人資格(competence of witness)的指稱頗為混亂,諸如「證人能力」、「證人范圍」、「證人條件」等等,雖不盡確切,但表達的意思大致相同,即指祥扮指在訴訟案件中能夠成為證人所需具備的要求和條件。證人資格與證人概念不同:證人概念回答的是什麼樣的人是證人的問題,是對證人內涵的界定,往往以積極條件規定之;而證人資格回答的是一個潛在的證人能否有資格提供證言的問題,是從外延上對證人概念進行的限定,這種限定往往以消極條件規定之。廣義地說,證人資格是由證人所具有的事實條件、生理條件和法律條件決定的。事實條件是指證人以自己的感覺器官直接地、實際地感知待證案件事實;生理條件是指證人具備辨別是非、正確表達自己意志的生理能力;法律條件是指證人具備認識並且承擔作證的法律後果的能力。①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證人概念等同於公民概念的話,證人資格實際上就是公民的權利能力。也就是說,證人資格是一名證人作為「證人」這種法律身份所應具備的起碼要求,是證人進入訴訟程序的「准入」條件。
證人資格的寬嚴限制因各國刑事訴訟政策而異。筆者發現,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對於證人資格的一個總的趨勢是限制越來越少。英國和美國普通法上曾對證人資格作出苛刻的限制。十六、七世紀時,「舉凡有色人種、當事人親屬、破產人、利害關系人、犯罪人、精神障礙人、兒童、無宗教信仰人,均排除其為證人」。這樣的規定與早期社會人格不平等是有很大關系的,而且「此種嚴厲之證人適格法則,使得審判上可用之證據大為減少,因而影響司法職務之執行。」①因此這種規定一直招致有識之士的反對,貝卡利亞就曾在其傳世之作《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針鋒相對地指出:「一切有理智的人,也就是說,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其感覺同其他人相一致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的進步,年齡、宗教、利害關系等因素相繼與證人資格分離,苛刻的限制逐漸被削減,現在各國基本上都傾向於不對證人資格作出限制,原則上任何人都有出庭作證的資格。例如,美國聯邦證據規則601條規定:「每個人都具有作為證人的適格性,但本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義大利刑事訴訟法第196條規定:「所有人均具有作證的能力。」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143條也規定:「法院,除本法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可以將任何人作為證人進行詢問。」從這些國家的立法情況來看,現代訴訟制度對證人資格的規定皆採取了寬泛的態度。在他們看來,證人資格只是法院賦予證人身份適格性的假定(presumption
of
competence),「一般而言,所有的人都被假設為具有適格性的證人,因而可以被傳喚提供證言。」③至於證人的年齡宴物、智力、身體狀況等因素,則留待法官在庭審中進行判斷。也就是說,過去影響證人資格的這些因素,現在被認為是影響證言可信性的因素——這是一個悄悄進行的重大革命。從現代證據法學的角度看,證人資格是屬於證據能力的問題,而證言可信性則屬於證明力的問題,兩者確實不能混為一談。證人資格規則的邏輯是,假定每一個證人都有作證資格,除非不符合法律對證人資格的限定要求,但是眾所周知,這種限定現在越來越少了。放寬證據能力的限唯灶制,無疑是為促進更多的證據進入審判的視野。總的說來,證人資格的實質內容發展到今天,只剩下對證人能力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即擁有感知、記憶、表達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感知、記憶、表達是證人證言形成的三個階段,對於證人陳述必不可少;對辨別是非的能力的正確解釋實際上是要求證人能區別事實和幻想(distinguish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④而並不是要求他說真話,這也是證人作證最起碼的要求。基於此,筆者通過重新審視證人資格規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證人資格的法律界定應當是以下兩個條件:一為證人具有感知、記憶和表達能力,二是證人具有辨別事實的能力。質言之,只要證人具有當庭陳述的基本能力,就應當具有證人資格。
⑹ 一審法官為什麼會不著邊際的用民轉刑駁回起訴
你好,你要看具體情況
駁回起訴,是指人民法院依據程序法的規定,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民事案件受理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起訴予以拒絕的司法行為。
駁回起訴所要解決的是立案受理後具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民事案件受理條件的起訴,主要適用的情形有:
主體不適格
即包括原告主體不適格,也包括被告主體不適格。應當以當事人是否是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作為判斷當事人適格與否肆模盯的碼差標准。在某些例外的情況下,非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的主體,也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
原告必須是有訴訟權利能力且與案件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被告必須是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生民事權益爭議的被請求的相對人。否則,只要有一方當事裂和人不適格,人民法院就應依法裁定駁回起訴。
被告不明確
原告起訴時必須明確指出被告是誰,即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者與原告發生民事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人。
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被告,訴訟程序就無從進行,人民法院也無法對案件進行審理。
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原告起訴時必須明確指出要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益的內容、對被告實體權利請求的內容以及提出訴訟請求的事實依據和理由,這些都是起訴中的核心內容。
倘若原告起訴時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人民法院就只有駁回其起訴。
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原告提起的訴訟,應當屬於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范圍,否則,人民法院無權對案件進行審理。
⑺ 原告錯列第三人法官如何處理
法律主觀:
原告錯列行政訴訟第三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追加適格的當事人為第三人。《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啟旁數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啟談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悄首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⑻ 民事訴訟的被告能否申請變更或追加當事人
對此問題實踐中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是不同意被告變更、追加當事人,以當事人不適格,簡單的以裁定駁回或判決駁回結案,讓原告另行起訴;第二種意見是同意被告變更、追加當事人,便利當事人訴訟;第三種意見是通過審判人員行使釋明權,讓原告同意變更、追加被告,繼續訴訟。 第一種意見認為:1982年《民事訴訟燃鄭法(試行)》第九十條的規定:「起訴或者應訴的人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參加訴訟,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已經廢除,不能適用。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更換當事人,所以不能同意被告變更、追加當事人。其具體理由是:一、當事人的更換有悖於「無訴即無審判」的訴訟原理。二、同意更換當事人是對原告的偏袒,容易造成原告的濫訴。三、更換當事人不利法院公正審判。同意被告變更、追加當事人,違背民事訴訟法「無訴即無審判」的訴訟原理,有違法官居中裁判的司法理念,職權主義色彩太濃,。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院應該同意更換當事人,慶祥其理由是在民事訴訟中,法院並不是完全不作任何調查,只管坐堂問案的「中立者」。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下,法官對當事人是否適格,在對方當事人提出抗辯時,法官有權變更當事人。法律上的依據有1992年第57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三種意見認為:第一種意見不同意被告在答辯中申請更換當事人,僅以當事人不適格為由,裁定駁回或判決駁回,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的「兩便原則」,不利於民事訴訟制度作用的發揮,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給當事人訴訟帶來不便,與司法為民的方針背道而馳。第二種意見雖有合理之處,但是在司法實踐中遇到難題,筆者在辦理一起雇員損害賠償糾紛再審案時,原審原告以法院追加被告未經其同意為由提起再審,原審依據被告某單位的申請追加實際車主為被告,實體處理沒有問題,可實際車主沒有履行能力,原審原告堅持要求再審改判,法院再審改判:駁回其訴訟請求,原審原告還沒有意見,原來原審原告准備以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起訴另一方的車主。法院依職權變更當事人本身也於法無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沒有處理好當事人意志的關系,強調法院審查,忽視原告的意志,造成實踐的尷尬。探尋刪除《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九十條的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培訓班編寫的《民事訴訟法講座》,當時最高法院的民一庭庭長唐得華解釋是「因為實踐證明,更換當事人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更換與否,應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不應由法院依職權更換,這才符譽段搏合民事訴訟的基本特徵。」所以贊成或反對變更當事人都不正確,應當在當事人提出變更或追加申請後,由審判人員向原告行使釋明權,徵求原告是否同意變更、追加被告,原告同意的,變更、追加被告後,繼續訴訟。原告不同意的,則裁定駁回起訴。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法律上的依據是《法官行為規范》第四十六條(三)項規定:「追加、變更當事人的,寫明追加、變更當事人的時間、理由等情況。」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⑼ 被告庭審提出原告訴訟主體不適格主審法官應該怎麼去做
要結合具體的案情才可能有對應的建議。如果僅只是主體不適格,並不影響訴訟權利
⑽ 法官應遵循哪些行為
淺議法官釋明應遵循的原則
2005年10月16日18:58 東方法眼章中寅205人次瀏覽 評論0條字型大小:T|T
所謂釋明,本意是指使不明確的事項通過解釋變得明確。釋明權是指法院為救濟當事人對自己主張、請求及陳述的意思不明確、不充分、不適當時,通過發問、指導等方式依法將相關的法律規定向當事人進行解釋和說明的許可權。我國民事訴訟引入大陸法系民事訴訟中的釋明權概念,這一制度對當前民事訴訟具有積極意義,它充分地保護了文化和法律素質較低的當事人訴訟權利,落實了司法為民的服務宗旨。
對法官釋明權的規定,目前僅有司法解釋的簡要規定,且不顯山不漏水地"藏匿"在證據規則中,這些釋明權的規定,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操作中都有不盡完善和規范之處。造成審判實踐中,行使釋明權存在"五難"。 一是時間難定。釋明是在庭前還是在庭後;釋明在審理階段還是在審結後。釋明早了,當事人會產生規避行為;釋明晚了,不利於當事人及時行使訴訟權利。二是場合難定。是雙方當事人在場釋明,還是單獨向一方當事人釋明。雙方當事人在場釋明,對其不利的一方會認為法官是對一方訴訟的幫助;單獨釋明,法官又有私下為一方提供法律服務之嫌。三是范圍難確定。有的法律規定一旦向當事人釋明,就會導致當事人敗訴。如對訴訟時效抗辯。四是方式難用。口頭釋明,如果當事人事後不認可,法官無證據;書面釋明,遇到需要釋明的事項比較多,釋明的時間又不一致,必然增加法官的工作量;詢問式釋明,不利的一方會產生法官誘導當事人訴訟的懷疑。五是程度難把握。釋明少了,當事人認為法官沒有完全履行釋明義務;釋明多了,不利於法官進一步做調解工作,而且使當事人產生先定後審的感覺。在審判實踐中,法官是根據自已對釋明權和法律的理解去履行職責,這樣,往往會出現釋明不統一、不足、釋明過度甚至釋明錯誤的現象,給釋明權制度帶來負面影響。
審判實踐中,如何適當的行使釋明權的原則,筆者在此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第一、探求當事人真實意思原則。
法院行使釋明權的目的,是由於當事人缺乏法律知識、沒有訴訟經驗,因此訴訟中遺漏訴請求、提出矛盾的主張、事實陳述不清或提供證據材料不足,這不是他們故意所為。例如侵害人身權的案件,原告可以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因為原告不知道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失,在起訴時遺漏了該項主張。法官應當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如果當事人確實不知道,法官應當行使釋明權,啟發當事人補充訴訟請求。 如果在沒有探知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情況下進行釋明,法官就成了當事人的訴訟參謀,甚至變成當事人的律師。
第二、法定原則
法官釋明,是法律賦予法官的一項權利,也是一項義務。法官在訴訟過程中,應當積極地、全面地、正確地履行這一職責。
法定原則要求法官做到:1、必須釋明。即法官遇到釋明的情形,就應當主動地釋明,不可隨意棄舍。如果不釋明,那麼將會產生一定的後果。如法官"未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而又要求當事人承擔證據失權後果的,當事人以法院(法官)未履行舉證指導義務為由上訴時,上訴法院得以此理由撤消原判決,發回重審。"(註:李國光主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2002年版 第49頁)。這樣在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的同時,法官承擔錯案的責任。釋明職責,是對法官的剛性要求。它不同於一般的法制宣傳。法制宣傳的主體雖然也包括法官,但范圍更廣泛,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人員都有宣傳法律的責任,而釋明權的主體只能是法官;法制宣傳的對象是所有的廣大群眾,而釋明權的對象是特定案件的特定當事人;法制宣傳的內容,不僅包括法律、法規,還包括行政規章、地方法規,而釋明權的內容僅指民事證據規則中的特定內容,范圍有限;法制宣傳的時間,沒有審限的規定,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而釋明權的行使只能在民事訴訟程序中規定的審限內進行。因此,法制宣傳的職責是宣示性的,其要求相對靈活,法官釋明職責則是在法律規定的程序中履行,沒有隨意性。
2、釋之有據。法官行使釋明權必須要有法律依據,不可擴大釋明範圍。《證據規定》列舉了法官的釋明的四種情形。第三條、第三十三條規定了法官的舉證指導義務;《證據規定》第八條的規定是針對適用擬制自認規則時,法官所應當履行的充分說明並詢問的義務。說明既包括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本身的說明,也包括對擬制自認法律後果的說明。詢問內容不僅包括對對方當事人的陳述是否有異議,同時也包括告知當事人如果不明確表態,可以產生視為承認對方主張的法律後果;第三十五條規定了法官對原告訴訟請求變更的告知義務。這四條是法官行使釋明權的依據,法官應當在此范圍內釋明,不能逾越。否則,要麼釋之無據,要麼就是訴訟中的法制宣傳。3、不可遺漏。釋明必須全面,該釋明的,就應當釋明。既不能部分釋明,也不能單方釋明。
第三、公開原則
法官行使釋明權,將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它成為訴訟程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訴訟程序必須公開,釋明也應當公開,不能搞暗箱操作。否則,則會引起對方當事人的合理懷疑,也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公開原則要求法官做到:1、釋明的問題對象必須向雙方當事人公開。具體釋明的內容,釋明時必須向雙方當事人公開說明,不要私下與一方口頭解釋。2、釋明的內容有書面記載,既可以向雙方當事人公開,也便於事後檢查和考評。
第四、中立原則
司法解釋規定的釋明內容不是針對當事人一方的,在個案中,既可能向原告釋明,也可能向被告釋明,還可能向第三人釋明,所以法官在行使釋明權時應當堅持中立原則。中立原則要求法官做到:1、應對訴訟法律關系的相關當事人釋明。即按照個案的具體情況,該向原告釋明的,就要向原告釋明,該向被告釋明的,就要向被告釋明,第三人也是如此。釋明時,切忌摻入個人情感而厚此薄彼。不應該對一方該行使釋明權的時候卻行使釋明權,而應該對另一方該行使釋明權時卻不行使釋明權,或者應該對一方該多行使釋明權時卻少行使,而應該對另一方該少行使釋明權時卻多行使。中立不代表消極,探求當事人真實意思的前提下,及時行使釋明權。
第五、程序原則
釋明權在民事訴訟程序的以下訴訟階段行使:⑴起訴與受理階段。在此階段,法官發現當事人有不適格的,法官可以行使釋明權,令其去除或變更不當之處。訴訟中經常遇到訴訟當事人不適格的問題。如被告死亡,原告仍以死亡的公民為被告,或以死亡的公民為原告訴訟,法官不能在受理後以此為由逕行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而應當在立案時行使釋明權,要求被告修改訴狀內容,由權利人起訴,更換適格的當事人;
發現原告的起訴明顯不適當的,法官行使釋明權,令其去除,如前所述,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進行釋明告知通過申訴處理。起訴破產企業的,可告知其直接向清算組申報債權。⑵審前准備階段。法官通過組織當事人庭前交換證據發現有需要釋明之處的,可以行使釋明權。法官行使釋明權後,當事人雙方有可能達成訴訟和解,也有可能由原告自動撤訴;當事人有可能補充訴訟請求或證據材料,使庭審效果更明顯;法官在此階段行使釋明權,還可以使雙方的爭議焦點更加明確。⑶開庭審理階段。在此階段,如認為當事人對事實、主張的陳述不清楚,不完整的,法官可行使釋明權,讓當事人補充陳述清楚;對當事人疏忽之法律見解,法官也可以通過公開心證之辦法行使釋明權,促使雙方當事人進一步發表意見。⑷二審階段。在此階段,法官如發現上訴人上訴請求不明確的,行使釋明權。⑸再審階段。在審查當事人再審請求不明確的,法官發現其申請明顯不成立的,可向當事人行使釋明權,動員其撤回申請;在再審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當事人陳述不清楚的,應當釋明並讓當事人陳述清楚。
釋明權的行使在民事訴訟程序中進行的,釋明權要遵循民事訴訟程序的規定,否則釋明權無效,例如 在合議庭評議過程,合議庭的法官發現當事人有遺漏訴訟主張以及證據不充足的,不得再反過來行使釋明權。
釋明權是審判權的的內涵之一,必須嚴肅對待。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保證釋明權的正當行使,才能實現法律賦予法官釋明權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