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流派
⑴ 法院是什麼學派的代表人物
三大法學流派的比較
摘要:三大法學流派指的是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和社會學法學派這三個在現代西方影響較大、占統治地位的法學流派。他們的法學理論,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留下的足跡,這對我們認識人類法的發展歷程、規律及本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本文就是從法的產生、法的功能、法的運行、法的結構、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法的本質這七個方面,對三者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對其展開進一步認知。
關鍵詞:自然法學派、分析法學派、社會法學派
一、自然法學派
自然法學派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法學流派。自然法學充分體現了自然法觀和人本主義,自然法崇尚人文主義,主張天賦人權。自然法是理性法,自然法普遍永恆,且高於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時才是真正的法律。
1、法的產生
自然法學派認為,昭示著宇宙和諧秩序的自然法以正義為標准,堅持正義的絕對性,相信真正體現正義的是人類制定的協議,國家的法律之外的,存在於人的內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們的協議產生的規則本身。所以法應當與永恆不變的本性、自然性、社會性以及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為基礎,永恆不變,並具有普遍適用性。
古典自然法學派把自然法歸之於理性。認為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例如,洛克認為,自然法就是理性,它天然合理,教導著遵從理性的人類。霍布斯也說,自然法來自人的理性,是每一個基於理性就可以理解和同意的。他們所指的「理性」是指人類的一種自然能力,是行為或信仰的正當理由,是評判善惡是非的根本標准。把自然法視為理性,意味著自然法是絕對有效的、不證自明的、一貫的和必然的,即使上帝也不能改變。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麼樣的。這樣一來,宗教、自然、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無情的評判。
新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富勒,則建立了一種世俗形式的自然法。他把法律定義為一種目的性的喊簡好人類活動。在富勒看來,法律是一種建立社會關系的倫理方法,是社會關系的保障形式。他認為,每一條法律規則都有實現法律秩序某種價值的目的。由於目的和價值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必須同時把目的既看成是「一種事實,又視做是一種判斷事實的標准。當然,他還強調,法律與道德不可分,法本身不是中性的詞彙,其本身包含著某種道德意義。重新提出了「惡法非法」。
2、法的功能
法律的價值目標是多方面的, 諸如平等、自由、秩序、社會福利、公共幸福、社會效益等,法律的價值目標在不同的社會其側重點是不同的, 自然法學派尤其關注秩序、自由、平等、正義。
(1)秩序。自有人類始, 暴力沖突就始終存在, 沖突本身並不會徹底根除,但人們找到了解決沖突的辦法,這就是法律。秩序是與法律相伴的基本價值, 一個沒有秩序,沒有相對安定的社會,法律的其它價值的實現都將成為泡影。
(2)自由。人的自由是人支配和駕馭客觀世界的一種能力,是人在與客觀世界的斗爭中所爭得的一種相對獨立性,盧梭曾把自由看作人的本質,把人類的歷史說成是自由的實現過程,但自由並不意味著放任。
(3)平等。平等觀念也是古典自然法學派最為關注的一個觀念之一,其中以盧梭的平等觀最為著名,「人們制定法律就是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身體上的不平等」。
(4)正義。法律是正義原則的具體化,是人們根據正義原則制定出來的行為准則。正義不是一個和其它價值目標並列的一般性價值目標,而是一個能綜合、包容和指導、調整其它價值目標的最高的全局性的價值目標。
所以,自然法咐高學派認為,法律作為一種行為准則必然包含了能使人們明辨是非、知善惡的價值標准。法律發展的目的在於社會,制定法律時要把公共幸福和人權作為其首要的目的, 法律所依賴和保護的是法律制定者的利益,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必須反映人民的意志。法律必須以客觀規鄭鉛律為基礎。法律的價值目標,秩序、自由、平等、正義等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協調的,沒有平等的自由和沒有自由的秩序的社會不僅不會是一個完美的社會,甚至會是一個邪惡的社會。同時自然法學對法律的價值進行評價, 不僅能防止盲目地崇拜現有的法律制度, 而且能不斷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把法律推向理想的境界。
3、法的運行
自然法學派認為法產生於契約,產生於理性,所以人們應該自覺遵守自然法的價值,堅持法治,實現憲政。但是人們也擁有反抗權,對於不正義的法律,不應該遵守,惡法非法。正如洛克所言:「人類原來所處的自然狀態,那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他們在自然法的范圍內,按照他們認為合適的辦法,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理他們的財產和人身,而無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或聽命於任何人的意志。」[1]自然法學派強調的是自然法產生於人們的理性,而人們就應該自覺去遵守。
4、法的結構
法由法的內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組成,即程序自然法和實體自然法。現代自然法學家富勒還提出, 法律不僅要符合其外在道德標准, 也必須符合內在道德標准, 即要符合法律自身在形式上和程序上的要求。
5、研究對象
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等。也探究法律的外部關系,法律與宗教的關系,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也要看到它的不足,自然法學家對法律的研究囿於哲學、倫理學、神學或政治學之中,習慣於從抽象的意義上來談論法律, 習慣於研究彼岸的法律, 相當缺少對現實法律的關注,自然法學的唯美主義傾向使他沒能很好地將法律與道德區分開來,它所規定的只是好人應該做什麼, 只是提供了指導這一類好人的行為規則但事實上法律所面對的社會現實要復雜得多, 法律的內涵也因此要豐富得多。
6、研究方法
自然法學派運用價值分析方法,從價值入手,對法律進行分析、評價。比較關注「法律應當是怎樣」這一問題。帶有激進的理想主義情懷,但方法論綺麗飄渺,無力構築通達未來現實的路徑。
7、法的本質
自然法學派認為法的本質是理性、客觀規律或人的本性,是存在於實在法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法律。嚴格來說, 它並不是一種法律, 而是關於法的理念,所表達的是一種對公正或正義秩序的信念, 這種正義秩序普遍適用於所有為宇宙間最高控制力量支配的人。實在法以自然法為基礎。
二、分析法學派
分析法學派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反對形而上學的思辨方式和尋求終極原理的做法,反對法理學家試圖辨識和闡釋超越現行法律制度之經驗的法律觀的任何企圖。它試圖將價值考慮排除在法理學科學研究的范圍之外,並把法理學的任務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實在法律制度的范圍內。
1、法的產生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是由國家制定的,是主權者的命令。例如,奧斯汀就接受並發揮了霍布斯和邊沁的命令概念,斷言「法是無限主權者的命令」。他還認為構成法律制度的命令未必由國家立法機關直接頒布,它也可以由得到主權者授予立法權力的官方機構予以頒布。而在哈特看來,法律制度仍然是規則的集合體,不過這種規則的集合體是有主要規則和次要規則(承認規則、改變規則和審判規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且法律制度存在的條件是人們以及官員必須從「內在觀點」上接受和服從這些規則。
2、法的功能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律是中性的,與價值無涉,它是一種純粹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奧斯汀就認為法理學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而不是評論或批判。關於法與道德的關系,他反對混淆法律與道德,堅持法與道德不存在必然聯系,在確定法的性質時,決不能引入道德因素。關於法的概念、本質的學說,實質就是「權力+義務+制裁」的學說。這種分析在刑事法律中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在法律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民法、婚姻法等領域往往導致曲解。把法律和命令等同起來,把法律與道德完全分開,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社會,它所遭到的責難與反對也就在所難免。凱爾森則強調,法學是關於規范的科學,即以「具有法律規范的特徵,使某種行為合法或非法的規范」為對象的科學。作為規范,法屬於「應當」的范疇。在他看來,國家也就是法律制度。他抽去了法律同其他社會生活的聯系,將政治內容和階級本質通通拋棄,脫離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
3、法的運行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律體系是立法機關制定的好的法律規則體系,即形式上具有合理性,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為宗旨,執法者或者法官只要遵循規則就可以審理案件,即是法律推理的機器,不應當具有任何的自由裁量權。
4、法的結構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的結構是制定法以及由得到主權者授予立法權力的官方機構予以頒布的法律。制定法是由立法機關所制定,在形式上具有合理性的法律規則。
5、研究對象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的研究對象是法律的內部結構、范疇體系和邏輯關系。就奧斯汀的法律思想而言,他注重對現實具體的法律體系加以比較,把法律的各種要素抽出來,從而找出法律共通的一般原則、概念和特徵。凱爾森追求法學研究內容和方法的純粹性。他要求把一切非法律的因素從法學中排除,使法學免受外來的影響,作為一種理論,它的絕對目的是認識和描述對象,純粹法理論試圖回答法是什麼和怎樣的,而不是去回答法應當如何。
6、研究方法
分析法學派以實證分析為基本研究方法,在實在法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概念分析、邏輯分析。,這種研究方法,對法學研究、對法學家們的思維方式有啟迪作用。凱爾森構建的體系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由自身來說明自身的超現實生活的純粹法律體系。這種研究適應了研究對象上科學分工的趨勢,使各門科學獨立起來,越來越細,在研究方法上著重從法律的形式、結構、外在特徵去闡明法律的規范性特點,對深化認識法律規范的體系、邏輯關系具有一定的突破意義。但這種理論抽去了法律同其他社會生活的聯系,將政治內容和階級本質統統拋棄,脫離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在實證主義法學的路線上,凱爾森比其前輩邊沁、奧斯汀都走得更遠、更徹底,成了自邊沁以來西方法學史上最具反形而上學特色的「純粹法學」。
7、法的實質
分析法學派認為法的實質就是規則。與奧斯汀的法律命令說不同,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上主張以規則模式來認識和解釋法律。他認為,「法律科學的關鍵」「法律制度的中心」不是主權者強制性的命令,他將法律規則看成是主要規則(設定義務的規則)與次要規則(授予權利的規則,包括承認規則、改變規則和審判規則)的結合,並認為主要規則和次要規則的結合是「法律科學的關鍵」和「法律制度的中心。」
三、社會法學派
社會法學派起源於十九世紀後半期的德國,盛於二十世紀西方各國。該學派在德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爾利希,在美國系統地闡述這一學派觀點的是霍姆斯和龐德。社會法學派強調研究「 現實的法學」,研究法律現實的各個方面,反對實證主義法學派僅僅對法律進行形式邏輯上的研究,但他們對法律實證主義的批判是從反科學的立場出發的。他們對於法律的來源性質和作用的論述,著重宣揚了法的社會性,否定了法律的階級性。
⑵ 洞穴奇案中戈德和弗蘭克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什麼法哲學流派也就是第十一和第十二個觀點
戈德屬於批判主義法學,弗蘭克屬於現實主義法學
⑶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是什麼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以下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如下所示:
1、首席大法官羅伯茨1955年出生在紐約,他一直擔任聯邦首席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⑷ 國際法分哪些學派、各有什麼主張
由於對國際法的效力根據是什麼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同,因此形成的諸多不同的學派的統稱,國際法(International Law),舊稱萬國法,又稱國際公法[可疑] (討論),簡言之,是國家之間的法律,具體來說就是指處理各個國家及 *** 組織之間各種關系的規則和各項基本原則的總和,但有時也包括代表一定國家意志的法人和自然人等特殊主體。
關於國際法的法律依據,早期西方社會是不承認的,19世紀英國法學家奧斯丁就認為其僅僅是一種實在道德,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目前就各國對國際法法律地位的承認和國際間所發生的貿易摩擦也常常被援引國際法進行解決這些跡象來看,國際法的法律地位已經得到了確認。
不幸的是由於國際社會中沒有凌駕於國家之上的組織獨立地行使立法權和司法權,因此國際法在淵源上表現為兩國之間條約(或多邊公約)和習慣(又叫慣例)。
從實證的角度來考察,名義上國際法對國傢具有約束力,但事實上國際社會缺乏有效制裁違法國家的手段。
國際法的特徵主要有
1、 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 國內法的主體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
2、國際法是國家以協議的方式來制定的, 國內法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一定程序來制定的。
3、國際法採取與國內法不同的強制方式 國際法主要是依靠有組織的國際強制機關加以維護,保證實施,而國內法的強制方式主要依靠國家的本身的行動。
但國際法仍然是法律 1、國際法為國家規定了一整套處理其對外關系的行為規則,為國家規定了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
2、國際法具有強制性,只不過與國內法的強制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特殊的強制方式仍然是強制方式。
3、一些重要的國際條約都明確規定了國際法的效力。
4、國際實踐證明,國際法作為國家之間的法律,不僅為世界各國所公認,而 國際法
且各國也是遵守的。
戰後國際關系新發展的特徵:
1、自然法學派:維多利亞、蘇亞利茲、普芬道夫、
社會連帶法學派:狄冀、龐德 規范法學派:凱爾遜
2、實在法學派:邊沁、賓刻舒刻
3、格老秀斯(折衷法學派):格老秀斯、沃爾夫、瓦特爾
4、我們認為,國際法效力的根據應該是國家之間的協議:
A、國際法是國家之間 的法律,國家是國際法的制訂者,因此,只有國家之間達成的協議,都對各國具有拘束力
B、各國達成的協議是各國大卜作為國際法的制訂者,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共同制訂的法律文件,因此,成為各國必須和應該遵行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范。
C、各國之間的協議是各國強制執行國際法的根據。
現在西方法學理論通常將法學劃分出三大經典流派,即自然法學派、實證法學派和社會法學派
自然法學說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幾乎貫穿西方法律思滾兆穗想史的全過程。
從古希臘、古羅馬到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無不涉及自然法問題。
或者說,在近兩千年的歷史中,自然法學說是西方法學中一脈相承經久不衰的理論。
因此,認真研究這一理論,對分析、批判和借鑒資產階級法學具有重大意義。
自然法學異源於古希臘哲學。
著名的自然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便提到自然法與人為法,並認為法是戰爭的產物,將法歸結為永恆的產物。
(公元前六世紀
)他甚至初步指出自然法與人為法的區別,但沒有作進一步的論證。
但後來,詭辯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又對此作了闡述,認為法律起源於自然狀態,是正義的表現。
蘇格拉底在此基礎上,正式把法律分成兩種:一是制定法,一是不成文法。
並指出法是市民的行為准則。
不成文法是人類行為的准則,是神的立法,而人的立法必須服從神的立法猜山。
他的學生柏拉圖,尤其是他是徒孫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正式從法學的角度提出和論證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但不系統。
率先把自然法系統化的是古羅馬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學家西塞羅。
他的名作《法律篇》是系統闡述自然法理論的代表作。
他不僅給自然法下了定義,而且把它同理性、正義聯系起來,並指出理性與正義均源於自然。
他認為,自然法永世長存,萬古不變,是絕對正確的;而人定法(制定法)則有兩種情況:凡符合自然法原則的人定法是正當的法律,否則就不是法律。
西塞羅把自然法理論推向其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而是古希臘思想家、法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但這一時期的自然法理論有明顯的局限性:一是最後把自然法與神聯系在一起;二是沒有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盡管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在他們對自然法極為重視,而仍然是「空中樓閣」,從而使他們的自然法理論只能成為一種文化遺產。
中世紀是整個法學的衰落時期,與其它社會科學一樣,法學成為神學的「附庸」與「婢女」。
但神學家們沒有忘記自然法這一概念,經過他們的精心設計,毫不掩飾地把自然法披上了神學的外衣,公開提出自然法從屬於他們所講的上帝創造的永恆法,大大降低了自然法的地位。
在他們看來,只有永恆法彩色至高無上的法律,它淵源於神的智慧,就是說,只有神才能使法律、正義、理性統一起來。
古典自然法學派
古典自然法學派形成於17-18世紀,創始人為格老秀斯(荷蘭)、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英國)、孟德斯鳩(法國)、盧梭(法國)、漢彌爾頓(美國)、傑弗遜(美國)等,這些資產階級思想家,繼承了歷史上自然法學說的某些觀點,以唯心史觀為理論基礎,並形成了古典自然法學派。
格老秀斯宣稱:「法律是理性的體現」,「正義的標准」;他給自然法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自然法是真正理性的命令,是一切行為善惡的標准。
」他心目中的理性、正義與古希臘的自然法學說有所不同,他把理性從天上引到了人間,即他講的理性是指人類的理性,而不歸結於神。
更可貴的是,古典自然法學派把正義、理性同資產階級民主、人權、法治聯系起來,並成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武器。
他們還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的觀點:
古典自然法學派的基本觀點
法律理性論。
自然法學說的基本原則,就在於認定除國家制定的實在法(行為法)之外,還存在一種凌駕於實在法之上的「超法律」的自然法。
他們認為,自然法高於實在法,是實在法的基礎,是監督實在法的手段。
自然法學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都把自然法與理性聯系在一起,但歸宿不同。
古希臘把理性歸宿於自然,中世紀把理性、正義淵源於神,而資產階級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則歸結於人類。
他們認為人類理性之中就有自然法,因此,凡是有理性的人類都要自然法的支配。
天賦人權論。
天賦人權論首先是格老秀斯提出來的,洛克把它加以系統化,潘恩等人在《獨立宣言》和《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中把它加以規范化;其主要內容有:1)人權是天賦的,與生俱來;2)人權的基點是個人;3)人權是抽象的,超階級的;4)人權主要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平等權和財產權,而財產權是核心。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權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社會契約論。
這是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基礎,霍布斯、洛克、盧梭都先後系統地論證了這個問題,盡管他們各自講的理由不同,但結論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在自然狀態下,人們訂立契約,建立國家,並讓出一部分權利賦予國家,由國家來保護每個公民的人權。
他們的後繼者又把社會契約論擴展到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
*** 在民論。
這是「天賦人權論」和「社會契約論」的引伸和發展。
按照盧梭的說法,由於人們把一部分權利轉讓給國家,並不是奉獻給任何個人;他們放棄權利,因此,人民在國家中應該是自由的,國家的 *** 只能是屬於人民,人民可以更換 *** 。
在此基礎上,盧梭提出 了「 *** 在民」或「人民 *** 」的理論,他指出:「人民 *** 」應包括如下原則:(1) *** 不可轉讓;(2) *** 不可分割;(3) *** 不可代表;(4) *** 至高無上和不可侵犯。
法治論。
自然法學派主張建立法治國,強調法律至上,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強調依法辦事,強調權力制約,並把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和政治體制。
對古典自然法學派的評價
古典自然法學派是西方法學中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法學流派,特別是 20世紀以來,成為了西方三大派別之一,在世界范圍內曾一度廣泛傳播:
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對推翻封建專制和神權政治起了巨大的作用。
古典自然法學派關於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 等理論。
既是人類社會進步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又對社會的發展,對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一定借鑒作用。
自然法學派的的理論基礎是唯心史觀,它所謂的「人類理性」、「天賦人權」都有歷史的局限性和虛偽性。
自然法學說的復興
19世紀,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鞏固和階級斗爭的新的要求,自然法學派逐漸被歷史法學派所取代,分析法學派也隨之興起。
但到20世紀,自然法學派又出現「復興」的局面,德國法理學家斯塔姆勒提出「內容可變的自然法」學說。
他認為法律在邏輯上應先與社會和經濟現象而存在,不是經濟決定法,而是法決定經濟。
他把法區分「正當的法」與「不正當的法」,並認為「正當的法」是由「不正當的法」演變與發展而成。
他所謂「正當」與「不正當」,不在於法的內容,而在於法的形式。
只要法的形式與所定的標准相適當即為「正當的法」。
「復興自然法學派」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法學家信奉天主教義,亦稱新經院主義法學派,其代表人物是法國的馬里旦,他認為私人佔有財富屬於自然法,而「自然法之為法,是因為它是對於永恆法的分有。
」另一部分法學家雖不公開站在宗教立場上,但提倡理性服從信仰,把自然法解釋為一種理想的永恆的正義,如義大利法學家迭爾維寇。
二次世界大戰,自然法學派的觀點進一步被重視,尤其通過幾次大論戰:如富勒與哈克,哈克與德沃金,使自然法學派威信大增。
自然法學在其發展的歷史中,大致經歷了自然主義自然法學、神學自然法學、理性自然法學和新自然法學四個發展階段。
新自然法學的特點
自然法學的復興嚴格地講,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有下列特點:
強調人權對國家權力的制約。
新自然法學派有兩個支派或者說有兩個發展方向,即世俗的與神學的,但他們都強調人權對國家權力的制約。
如威瑪 *** 的司法部長拉德勃魯赫認為,法律必須有絕對的價值准則,否認人權的法律是「絕對錯誤的法律」。
他指出實證主義有利於法西斯政權對權力的濫用。
他這些法律觀點,德國戰後審判法西斯分子起了重大作用。
但拉德勃魯赫畢竟是一個相對主義者,是一個典型的不可論者,這當然應予以否定。
馬里旦是新自然法學神學派代表,提倡以基督教教義改造社會。
他們突出特點是強調人權,並專門寫了一本《人權與自然法》的名著,認為應用人權制約國家的權力。
強調當代資本主義的價值觀。
新自然法學派不是簡單重復自然狀態、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等說教,而是保留舊的形式,賦予新內容,或者乾脆放棄一切虛構,直接強調法律對道德的依賴性。
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羅爾斯的正義論和德沃金的權利說。
德沃金認為,個人具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這些權利不僅是法律規定而且是不限法律規定而存在的。
新實證分析學派的影響。
新自然法學派開始重視法的形式因素,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富勒。
他提出了「程序法自然法」理論,認為,一個真正的法律制度包含著固有的道德性,即法的內在道德,亦稱法制原則,是一種特殊的、擴大意義上的程序道德,包括:(1)法律的一般性;(2)公開性(3)非溯及既往;(4)法律的明確性;(5)避免法律中的矛盾;(6)法律不應要求不可能實現是事情;(7)法律穩定性;(8)官方行為與法的一致性。
新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新自然法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拉德勃魯赫(RadBruch),法國的馬里旦美國的富勒、德沃金和羅爾斯。
對自然法學派的評價
自然法學派在西方法學中一脈相承,流傳至今,是當今西方三大派別之一。
在西方法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對推翻封建專制和神權政治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自然法學派,關於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 等理念的提出既是人類進步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標志,又推動社會的發展。
對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一定借鑒作用,
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基礎的唯心史觀,它所謂「人類理性」「天賦人權」都有歷史的局限性和虛偽性。
社會法學派
概說
社會法學派亦稱社會學法學。
這一學派的含義相當混亂,大體上有兩種解釋:一是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方法研究法律,研究法律同其他社會現象的相互關系,特別是研究法律的社會效果與目的;一是指法律強調社會利益,提倡「法律社會化」。
在20世紀初,這兩種解釋還是有意義的,因為第一種說法盡管主張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方法研究法律,但他們仍然強調個人利益和個人自由。
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法律社會化」已佔絕對優勢,上述兩種解釋實際上已經趨向一致。
本來,社會學法學、社會法學和法律社會學三個概念是一致的。
當然,由於研究者本人是法學家還社會學家,其研究的重點和角度是不同的。
一般講,法律社會學是「陳述性的」而社會學法學是「規定性的」,意思是說法學家著重於法律規定,社會學家側重於陳述有關事實。
從社會學法學的發展歷史來看 ,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早期社會學法學。
它產生於19世紀的後期,其創始人是法國的孔德。
孔德又是實證主義的創始人。
早期社會學法學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法律,諸如生物學、人種學或心理學等等。
如英國的社會學家斯賓塞(Spencer)便以生物學為依據,認為社會與國家如同生物一樣,是一個有機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生存競爭和強存劣汰,法律的任務在於保護個人自由,一個人只要不妨害他人同樣的自由,就可以從事他所願意的任何活動。
奧地利社會學家普洛維奇認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種族斗爭,國家起源於較強的原始民族,對較弱的原始民族的征服,隨著國家的出現就形成了國內的階級之間的斗爭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法律是統治集團通過國家權力對被統治集團進行統治的工具。
還有法國的社會學家塔爾德和美國的社會學家沃德,將法律解釋為心理現象,從而創立早期社會學法學中的心理學法學。
現代社會學法學。
它又分為兩大派,即美國學派與法國學派。
法國學派又稱歐洲學派,其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的社會學家埃利希,他認為法律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和判決,而社會本身,應該是「活的法律」,他不同於制定法,而是社會組織的內在秩序。
美國現代社會學法學的創始人是著名法學家龐德(以後專節論述)
早期社會學法學與現代社會學法學的重大區別有:(1)現代社會學法學不僅主張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方法研究法律,而且特別強調法律是社會效果與社會目的;(2)早期社會學法學強調個人利益個人權利,現代社會學法學強調社會利益;(3)在解釋法律方面現代社會學法學不是從生物、人種、心理某一角度而是綜合各門學科加以解釋。
此外,還有一些現代西方法學派別與龐德的社會學法學有一定差別,一般不稱之為社會學法學,但從其基本趨向來看,仍屬於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可列為社會學法學的支派。
如法國的法學家狄驥創立的社會連帶主義法學,美國現實主義法學、德國的利益法學等等。
分析法學派
分析法學派的由來與發展
分析法學派是19世紀西方法學三大派別之一,曾長期在英國占統治地位。
現在,它仍然被認為是西方法學「三足鼎立」的一家。
分析法學派大致歷經兩個大的歷史階段,即以奧斯丁為創始人的早期分析法學派階段和以哈特為代表的新分析法學派階段。
分析法學派產生於英國,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妥協性在法律方面的直接後果。
奧斯丁的主要觀點有:
法律是 *** 者的命令,並以此引伸出「義務、制裁」為法學的基本范疇。
在他看來,法律只有是一種命令,才能得到實行;如果僅僅是「告知」、「希望」,實際上是很難得到遵守。
他認為,法律作為一種命令,只有來自 *** 者才有實際意義,才可能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法律與道德沒有聯系,即劃分實在法與理想法。
在他看來。
法學就是研究法,「惡法亦法」,也屬於研究范圍。
他認為法律有兩種,應當法和實在法,法理學的任務在於研究實在法,從而開創法學領域實證研究和 *** 風氣。
毫無疑問,奧斯丁的觀點與自然法學派的觀點是矛盾的;同時,他將法律與道德分離是荒謬的;但他提出法學應研究實在法有一定價值,在客觀上促進法學的發展。
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創始人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哈特(Hort),原為出庭律師,1952年由牛津大學教師升為該校法理學講座教授,1978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法律的概念》(1961年),《法律、自由和道德》(1968年)、《法理學和哲學論文集》(1983年)。
新實證主義法學是在論戰中形成與發展的。
戰後哈特與新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進行了三次大論戰:第一次是哈特與美國法理學家富勒長達數年的論戰;第二次的哈特與英國法官德夫林的論戰;第三次的哈特同美國法理學家德沃金的論戰。
1957年4月,哈特在哈佛大學演講時,作了一個《實證主義和法律與道德之分》的報告,為法律實證主義進行了辯護,並對富勒等人進行了攻擊,從而揭開了第一次論戰的畜牧。
富勒當即發表了《實證主義和忠於法律—答哈特教授》予以反駁。
60年代,兩人又各自出版自己的代表作---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進一步批駁對方。
這次論戰實際上是西方法理學中傳統的自然法學和法律實證主義兩大派之爭。
分析法學認為,自然法學是一種形而上學,它研究的是理想的或正義的,而非實在的法律。
自然法學則認為,實在法,通常指國家制定的法律,應符合代表某種正義、道德的自然法。
第二次論戰的焦點仍然是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問題,具體問題是:法律是否禁止成年人同性戀的問題。
法官德夫林主張禁止,而哈特根據自由派道德觀點,認為不應該禁止。
在爭論中,有人支持德夫林,也有人支持哈特。
第三次論戰是哈特與德沃金。
德沃金對哈特的主要規則與次要規則提出異議,並闡明了原則、規則和政策的關系
⑸ 西方法學流派的三大流派觀點
法理中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觀點在西方三大法學流派中,各學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比較而言:
自然法學派的主要內容
1)關於法的本質。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從本質上是一種客觀規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須以客觀規律為基礎,這種客觀規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
2)法來源於永恆不變的本性、自然性、社會性、理性。真正的法律應當與之相符合,特別是與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為基礎,它永恆不變,並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3)法的功能和目的在於實現公意和正義。
4)法律及其觀念應當與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類尋求正義之絕對標準的結果。歸納而言,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他們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對於認識法的本質和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實證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
1)著力分析真正的法或「嚴格意義的法」,即國家制定的法律「國家法」,而不是什麼自然法,由於這種法律能為經驗所感知和真實存在著,因而也叫實在法或實證法。至於其他所謂的「法」,如自然規律、自然法、榮譽法則,只是有比喻意義,不值得研究。
2)實在法或國家法是由法律規則構成的,是一個法律規則或法律規范的體系。
3)法律是中性和價值無涉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純粹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至於政治道德等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與法律並無內在的和必然的聯系,因此不能從政治上和道德上對法進行評價,即不存在什麼道義與不道義、良與惡的問題。「惡法是法」。
4)一個由立法機關制定的好的法律規則體系,即形式上合理性的法律規則體系是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為宗旨的,執法者或法官只要遵循規則就可以審理各種案件,也就是說,執法者只是法律推理的機器,不應當有任何的自由裁決權。
PS:在分析主義法學法律觀指導下的西方法律實踐活動,使西方在其後的幾十年裡,法律規則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規則體系,幾乎涉及了人的一切生存領域。但是,這種法律觀只注意到法與國家密切聯系,卻忽略、否認和割裂了法與其他事物,特別是政治、道德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他們揭示了法的技術性、工具性、獨立性,卻否認了它的價值性、目的性、依賴性。
社會法學派的主要觀點
社會法學派將社會學的分析框架和理論工具引進到法學領域,在社會中研究法律,並通過法律研究社會,強調法律的社會作用和效果。
1)法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秩序,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則,而是社會立法中的秩序或人類聯合的內在秩序。
2)法律與國家之間並沒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並非一定由國家機關特別是立法機關所制定和實施,在沒有國家的時候和地方也存在著法律。
3)法律絕非僅僅是規則的體系,而是由規則、原則、政策 多種復雜的要素構成,法律的本身必不是單純的一種規則。
4)法律不僅是一個規則體系,還是一項過程和事業。
PS:社會法學派的觀點,表明了他們堅持在法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中,以法的實際運作為對象,揭示了法產生於社會之中,目的是消解彼此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對立和斗爭,以平衡各種利益。而且,他們還把法置於整個社會之中,分析各種社會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諸因素對於法及其運作的作用和影響。應當說,法律社會學有利於對法的內涵的理解,有利於擴展法學研究的領域和視野。
⑹ 洞穴奇案的十四位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哪些法學流派的觀點
別說內容了,你若能買到這本書,通知我一下。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解讀富勒的「洞穴探險者案」
本文要說的案例是美國著名法學家富勒在1949年《哈佛法律評論》中所虛構的洞穴探險者案(Lon Fuller,「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62 Harvard Law Review 616,1949)。事實上,即便在多次讀過這則案例後,筆者在敘述這一
案例的事實之時仍舊有一種心悸。這種心悸不僅來自於案件情節的起承轉合與跌宕起伏,更來自於案件當事人在身處絕境時的殘酷但或許是合理的選擇行為。在為讀者展現了這個法律、道德與人情相交錯的案例後,富勒更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五種法律解釋理論撰寫了五篇判詞。閱讀這五篇判詞,我們如同穿行在法哲學歷史的長河中,最終到達了法律的幽微要渺之處。筆者希望讀者帶著下面的問題來閱讀本文,「如果你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你將做出何種判決?」
案件事實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的紐卡斯國。那年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的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聯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岩石擋住了石灰岩洞的唯一出口。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由於探險者未按時回家,他們的家屬通知探險者協會,一個營救隊伍火速趕往出事地點。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的困難大大超出了事前的預計,而在營救過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隨身所帶的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就在被困的第二十天,營救人員獲知探險者隨身攜帶了一個可以收發信息的無線設備。洞外人員迅速通過通訊設施給受困的探險者取得了聯絡。
當探險者問到還要多久才能獲救時,工程師們的回答是至少需要十天。受困者於是向營救人員中的醫生描述了各自的身體狀況,然後詢問醫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有可能再活十天。當醫生給出否定的回答後,洞內的通訊設備沉寂了。八小時後,通訊恢復,探險者要求再次與醫生通話。維特莫爾代表本人以及四位同伴詢問,如果吃掉其中一個成員的血肉,能否再活十天。縱然很不情願,醫生還是給予了肯定的答復。維特莫爾又問,通過抓鬮決定吃掉他們中的哪一個是否可行。這當然是個醫生無法回答的問題。當政府官員和牧師都不願意回答這一問題時,洞內就沒有再傳來任何消息。在探險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探險者們獲得外界的信息後,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反復討論了保證抓鬮公平性的數學問題,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的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的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的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與判決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的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的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在富勒筆下基本上扮演了案情敘述者的角色,這讓他所闡釋的維持初審原判的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的法官,他的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的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的法律條文加入自己的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的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在做出這一宣判後,特魯派尼提議通過行政長官的赦免來限製法律在本案中的嚴苛性。從其簡明扼要的判詞來看,特魯派尼顯然是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實證主義的代言人。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的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的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的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的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的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的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的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的「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的有效法律。「我們各個法律分支……的共同目標都在於促進與改善人們的共存狀態,調節共存狀態下相互間關系的公正和平等。當人們可以共存的這一前提不復存在,就像案例中極端的情景下,生存只有通過剝奪他人的生命才成為可能時,支撐我們整個法律秩序的基本前提也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其次,福斯特承認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字面含義。但法律的古老諺語就是「一個人可以違反法律的表面規定而不違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規定都應該根據它的明確目的來獲得合理解釋。刑事立法的主要目的在於阻止人們犯罪,福斯特運用正當防衛的先例來類推被告人行為的正當性。福斯特的判詞集中體現了目的論的解釋方法:法官在解釋法律時必須考慮法律的合理目的,這與特魯派尼法官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站在特魯派尼的立場,或許可以說福斯特的法律解釋理論可能造成司法僭權。我們看看福斯特是如何回應這一潛在挑戰的,「我前面運用的推理絕沒影響對實定法的忠誠,盡管它提出了合理忠誠和不合理忠誠的問題。沒有任何領導會要一個不能領會言外之意的僕人。再笨的女傭都知道,當她被告知『削掉湯羹的皮,撇去馬鈴薯的油脂』時,她的女主人只是口誤而已……糾正明顯的立法錯誤和疏漏不會取代立法者的意志,只是使其意志得到實現。」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的第二票。作為一個法律形式主義者,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的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的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觀念。」基恩接下來講道:「本案的所有困難從何而來?那就是未能區分本案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因素。坦率地說,我的同事不願意接受法律要求判決被告有罪的事實,我也同樣如此。但與我同事不同的是,我尊重我的崗位職責,它要求我在解釋和適用聯邦法律的時候,把我個人的偏好拋在腦後。」在成功挑戰目的解釋論後,基恩法官提出了民主政治中立法至上的原則。「從這個原則中引申出來的是法院有義務忠實適用制定法,根據法律的平實含義來解釋法律,不能參考個人的意願或正義觀念。」在這一基礎上,基恩法官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被告確實「故意剝奪了維特莫爾的生命」。
第四位出場的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的有罪判決,這讓雙方在前四輪的較量中打成了平手。漢迪法官是最高法院內的法律現實主義與實用主義者,漢迪法官就指出,「這是一個實用智慧的問題,它無關乎抽象的理論,而關繫到人類的現實。」「政府是一種人類事務,人們不是被報紙上的言詞或抽象的理論所統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統治。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的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的只能是暴政。在所有的政府分支中,司法部門最容易失去與普通民眾的聯系。」那麼民眾的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的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的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的表決形成2比2的平手,最後出場的唐丁法官的態度就決定了被告的最終命運。唐丁法官的判詞首先把靶子指向福斯特法官:如果說本案應該適用「自然法」,那麼我們這些並非處於自然狀態的法官又從何處取得了解釋自然法的權力的呢?而針對福斯特的目的解釋理論,唐丁法官認為法律的目的有時是難以確定的,有時是多重的,目的與目的之間有時也會出現沖突。在批判了福斯特的立場後,唐丁法官或許可以按照法律的文本做出被告有罪的判決。但唐丁還是在最後道出了自己身處的兩難困境:一方面無法接受福斯特的意見;另一方面,「當我傾向於維持初審判決,我又顯得多麼荒謬,這些將被處死的人是以10名英雄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的裁決:宣布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由於唐丁法官的棄權,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立場出現了戲劇性的平局,而這意味著初審法院的判決得到維持。4300年4月2日上午6時,四名被告人被執行死刑。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在《洞穴探險者案》一文中,富勒用五位法官的判詞給我們勾勒出他那個時代的法哲學圖景。構成這幅圖景之中軸的是自然法學與實證法學的爭論,在文章中則表現為福斯特法官與基恩法官之間的沖突。而在本文中,富勒教授也像基恩法官要求的那樣褪去了自己在學術論爭中的理論偏好。如果讀者事先並不了解富勒教授的學說理論,讀完此文後或許仍然無法給富勒教授做出定位。從實體立場上講,富勒或許更接近文中的福斯特法官,但富勒仍然借用唐丁法官之口說出了自己理論的缺陷所在。本文更為匠心獨具的地方在於富勒設計了一個2比2的平局,這一設計讓讀者們能夠更加獨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從《洞穴探險者案》一文發表以後,西方世界的法理學和法律解釋理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促使後世的學者競相續寫富勒教授的案例。1980年,達瑪竇教授在《斯坦福法律評論》的論文中將德沃金的權利理論適用至洞穴探險者案。因為富勒筆下的五位法官都是男性白人,埃斯克里奇教授在1993年組織了七位持女權主義或批判種族理論的學者寫作了七篇新的法官意見。在《洞穴探險者案》發表半個世紀之時,《哈佛法律評論》邀請六位學者續寫了六篇法官意見。有意思的是,六位新法官再次就被告是否有罪的問題打成3比3的平手。這六位作者中不乏中國法學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芝加哥大學的桑斯坦教授根據自己的類推推理理論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決,而哈佛法學院的德肖維茨教授則以德伯克大法官的名義寫作了被告無罪的意見。德肖維茨甚至在判詞中假設人類在第三個千禧年的一場宗教戰爭導致了自然法觀念的遺失,從而在自己法律實證主義的立場內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做出了被告無罪的宣判。而在香港地區新近出版的《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一書中,薩伯教授又為本案添設了一個情節:當年的洞穴中還存在著一個與四位被告共謀犯罪的第六人。圍繞著對第六人的審判,薩伯教授根據法理學在半個世紀內的新發展撰寫了九篇判詞。
富勒教授的洞穴探險者案在法理學的歷史上挖下了一個「永恆的洞穴」。他在文中探討了充滿分歧的法律和政治哲學問題:從法律解釋的理論,法官司法的過程,再到民主體制下的權力分立,如同繪制了一幅關於法理學歷史長河的知識地圖,雖然這幅地圖無法引領我們走出法律的迷宮,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法理學中的位置。這篇文章的重要性或許可以用耶魯法學院教授埃斯克里奇199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來表明:《「洞穴探險者案」:20世紀法律解釋精要》。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美〕薩伯著,陳福勇、張世泰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5月出版)
⑺ 洞穴奇案特朗派特法官是什麼法學派
特朗派特法官是自然法學派,贊成將道德融入審判當中。
自然法學派認為自然法與制定法是整體與部分、普遍與特殊、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如果制定法與道德不符或有悖於自然法,那麼制定法就喪失了合理性與權威性。因此,自然法學派學者認為,法律與道德是密切相關的,二者本質上是統一的。
法律與道德是人類社會最常見的兩種規范,二者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歷來是法學家、哲學家關注的重大問題。研究法律與道德關系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同時,對於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西方法哲學領域中,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是區分自然法學派與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核心命題,時至今日仍爭議不斷。
自然法學派的地位:
自然法學派當今世界范圍內居主流地位的法學學派。代表人物為如格勞秀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思、傑斐遜等。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重視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
⑻ 現代法理學的只要流派介紹
法學流派名稱
代表性觀點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作
注釋法學派
把羅馬法作為理性的規范來研究,主要是採用文義解釋的方法,對羅馬法加以注釋
阿佐(意)
《法典匯編》
《習慣注釋法》
阿庫修斯(意)
《通用注釋》
評論法學派
注重聯系實際生活來解釋羅馬法,強調羅馬法與教會法、日耳曼法習慣法和中世紀城市法的結合,目的在於應用羅馬法。除注釋方法外,還注重論述。
巴爾多魯(意)
《<學說匯編>評述》、《羅馬前期法典九卷評注》、《羅馬後期法典標准評注》
巴爾杜斯(意)
《<學說匯編>第一部評注》
古典自然法學派
1、 除國家制定的實在法之外,還有一種凌駕於實在法之上的超法律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以人類理性為基礎,是一切人的共同規范,凡是有理性的人類都要受自然法支配。
2、 人們享有普遍的自然權利,人權是天賦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3、 人們可以自由締結契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格勞修斯(荷)
《戰爭與和平法》、《論海洋與自由》、《獲法》
斯諾賓莎(荷)
《倫理學》、《神學政治論》、《政治論》
普芬道夫(德)
《法學要論》、《自然與國際法》
霍布斯(英)
《利維坦》 《論證體》
洛克(英)
《政府論》
孟德斯鳩(法)
《論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
盧梭(法)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
哲理法學派
用哲學的方法與觀點來闡述法律理論、構建法律制度、法理學說和法律概念
康德(德)
《法的形而上學原理》
黑格爾(德)
《法哲學原理》
功利法學派
「趨樂避苦」是人的本能,它支配著人類的一切行為,因此法律也要以功利主義為基礎,立法的根本目的在於增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邊沁(英)
《道德與立法原理
》、《政府片論》、《刑法與補償理論》
詹姆斯*密爾(英)
《政府論》、《法學篇》、《國際法篇》
歷史法學派
1、 法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只有民族精神才是法的真正創造者
2、 發的形成與發展是自發的、歷史的、緩慢的,不能通過立法行為一蹴而就
3、 習慣法是最能體現民族意識、最具有生命力,而且又是活生生的存在於人民之中的法。習慣法優於成文的法典,是最好的法律形式
胡果(德)
《作為實定法哲學的自然法》、《市民法教科書》、《查士丁尼羅馬法教科書》
薩維尼(德)
《佔有權論》、《論立法及法學的現代使命》、《中世紀羅馬法史》、《現代羅馬法的體系》
普赫塔(德)
《習慣法》、《潘德克頓教科書》、《教會法入門》、《法理學教程》
祁克(德)
《德意志全體法論》(全四卷)、《德意志私法論》(全三卷)
溫德海得(德)
《關於前提的羅馬法理論》、《條件成就的效力》、《潘德克頓教科書》
梅因(英)
《古代法》、《古代法制史》、《古代法律與習慣》
分析法學派
1、 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不管善惡與否,只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制定和頒布,就都具備法的性質與作用,惡法也是法。
2、 法理學研究的對象只限於實在法,只需對實在法進行分析研究,法的價值判斷是倫理學的任務
奧斯丁(英)
《法理學范圍之確定》、《法理學講義》
霍德蘭(英)
《法理學的要素》
格雷(美)
《法律的性質與淵源》
目的法學派
1、 法的來源是實用的目的,目的是法的創造者。法不是歷史因素自發的產物,而是人們有意識地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制定的,這個目的就是社會利益。
2、 倡導為權利而斗爭,認為其是為達到保障社會利益的目的所採取的手段。
耶林(德)
《法律的目的》、《為權利而斗爭》、《法理學的詼諧與嚴肅》
實用主義法學派
1、 把法律理解為「與社會方便的東西」
2、 把法律視為經驗的總結與體現,強調法官不能僅從邏輯出發,而要從社會現狀出發來進行裁判。提出法律預測的觀點,認為法律是對法院事實上將做什麼決定的預測。
霍爾姆斯(美)
《普通法》、《法律的道路》
布蘭代斯(美)
《他人之錢》、《巨大的詛咒》
社會學法學派
1、 人類文明包括對自然界的控制和對社會的控制,法律是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
2、 法律包括法律秩序、權威性資料、司法和行政過程三個部分,作為社會控制的手段,其任務在於滿足人們的各種要求與願望。
3、 要使法律真正成為社會控制的工具,必須推翻禁錮法學發展的舊觀念和方法,採用注重研究法律實際社會效果的社會學法學方法。
龐德(美)
《法理學》、《法律哲學導論》、《法律與道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卡多拉(美)
《司法過程的性質》、《法律的成長》、《法律科學的悖論》
社會連帶主義法學派
1、 人類有分工合作的天性,社會連帶關系是人類的天賦,只有在這種分工合作的社會連帶關系中,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2、 連帶關系是國家和法存在的基礎,因而國家機器是為整個社會利益服務的公正機構
3、 國際法只能建立在國與國之間連帶關系的基礎上,而不能建立在國家主權的基礎上。
狄冀(法)
《國家、客觀法和實在法》、《社會權利、個人權利和國家的變遷》、《公法的變遷》、《法律和國家》、《憲法論》
杜爾干(法)
《自殺論》
自由法學派
倡導「自由法運動」,主張法官必須根據正義原則,並使用審判過程中積聚的事實做出判決,他們不應受法律的約束,而是應該自由地創造法律。
惹尼(法)
《私法實在法的解釋方法與淵源》、《私法實在法的科學技術》
埃利希(奧地利)
《法律的自由發現和自由法學》、《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法學邏輯》
坎托羅維奇(德)
《法學與社會學》、《國家的理論》、《法學》、《法的定義》
利益法學派
法律的目的在於謀取利益,因此法官應當主義各種利益,創造法律來平衡不同利益之間的沖突。
赫克(德)
《法律解釋與利益法學》、《概念學與利益法學》、《法哲學與利益法學》
坎兒茨巴赫
《帝國法院的智慧》
心理法學派
1、 法律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其本質是人類心理體驗的結果。
2、 法律與道德都是人的精神活動,但兩者不同。道德是單方面的,僅涉及義務;而法律是雙方面的,涉及權利與義務
塔爾德(法)
《模仿規律》、《社會規律》
沃德(美)
《文明的心理因素》《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
馮特(德)
《生理、心理學原理》、《法律哲學概要》
彼得拉日茨基(波)
《法哲學論文集》、《法律與道德研究導論》、《與道德學說相聯系的法律和國家的學說》
現實主義法學派
1、 否認傳統法學,主張採用現實主義立場,認為法律不過是現在存在的各種事務的符號。
2、 反對法的確定性,認為法是不確定的東西
3、 法律規范只是立法者的法律見解,不能約束法官,法官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真正的法律存在於法官的行為之中
弗蘭克(美)
《法與現代精神》、《初審法院:美國司法的深化與現實》
盧埃林(美)
《現實主義法理學——下一步》、《法學——現實主義的理論與實際》、《普通法傳統》
純粹法學派
1、 法律是純粹的獨立存在的社會現象,是不與其他社會現象相聯系的,其效力與現實無關
2、 法律是一種抽象的邏輯體系,由層層相屬的法律規范所組成
3、 國家和法律是同一的,國家就是一種法律現象
凱爾森(美)
《純粹法學》、《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國家學概論》
新自然法學派
認為來源於人類理性的自然法是最高的主宰,但強調自然法的可變性。提出自然法是從人類本性中推演出來的,如果是不變的話就和不斷運動著的生活相違背
富勒(美)
《法理學》、《法律在探討自己》、《法的道德性》
德沃金(美)
《認真對待權利》
羅爾斯(美)
《正義論》
新分析法學派
1、 法學要從形式上分析法律,法律不是一種命令,而是一種規則,可以分為主要規則與次要規則。主要規則設定義務,次要規則授予權力與權利
2、 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無聯系。法律制度只有結合法律的社會目的和社會政策來研究,才能達到分析的目的
哈特(英)
《法的概念》、《法、自由和道德》、《刑法的道德性》
麥考密克(英)
《法律推理與法律學說》、《法律權利與社會民主》
⑼ 法學流派被稱為什麼
法學流派即法律學派,是法學界對法學的一種分類方法,較常見的法學流派有:自然法學派、歷史法學派、注釋法學派、實證主義法學派、分析法學派等,其中以自然法學派當今世界范圍內居主流地位的法學學派。代表人物為如格勞秀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恩、傑斐遜等。
⑽ 法律發現的概念
一、有關「法律發現」的含義
在西方法學中,人們對「法律發現」並不陌生。「法律發現」是歐美法學家的常用術語,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制度內用來發現與解決具體問題或在具體問題上確定與案件相關的法律原則、規則的意義而使用的方法,所以「法律發現」有時也被人們稱為法律方法。〔1〕(P261)關於法官的「法律發現」活動,西方法學不同流派的學者認識和評價有所不同,有的予以否認,但更多的學者予以認可。在分析法學派看來,法律規則是純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與價值無涉,立法機關制定出來的法律是具有形式合理性的規則體系,足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法官只要遵循推理的規則,就可以很好地審理各種案件。分析法學的這一觀點雖然從表面上否認了法官的「法律發現」權,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完全否認法官在成文法中發現法律的權力。自然法學派強調法律存在的客觀性和統一性,國家法不得違背道德原則,法律的功能在於實現社會正義。社會法學派強調真正的法律不是國家法,而是一種社會秩序,法律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他們重視對法律的實現過程及其結果的研究,重視對法官行為的研究。自然法學派和社會法學派的觀點為研究「法律發現」問題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如果說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在「法律發現」的問題上有不同的話,它們的不同僅僅在於法官發現法律的能動性和發現法律的場所有所不同。分析法學嚴格限製法官的「法律發現」權,要求法官只能在成文法當中發現法律,自然法學和社會法學對法官「法律發現」的要求則寬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