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戈薩奇法官履歷

戈薩奇法官履歷

發布時間: 2023-05-30 05:12:21

⑴ 美國最高法院法官的數量是幾位

根據聯邦法規,法院通常由一位首席大法官和八位大法官組成。

法官均是由美國總統提名,並且需在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方可任命。一旦獲參議院確認任命,法官享有終身任期,他們就無需再服從其原先的政黨、總統、參議院的意志來審判。法官保留他們的職位直到去世、辭職、退休或彈劾(不過至今未出現法官被罷免的情況)。

每位法官都有一票投票權,一票之差(五比四),判決透露了法官的政治思想信仰及背後的哲學或政治類比。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最高法院大樓辦公。

(1)戈薩奇法官履歷擴展閱讀:

提名和確認

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任命最高法院法官。」雖然大法官的判定最終可能與總統的期望相違背,大多數提名總統候選人都會宣揚其意識形態觀點。美國《憲法》未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任職資格作任何規定,總統可提名任何人擔任這一職務,但須經參議院批准。

近代,參議院批準的過程引起了新聞界和宣傳組的高度重視,游說參議員批准或拒絕提名候選人取決於其檔案是否符合黨派觀點。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就提名是否應以正、負或中立報告提交參議院全體議員提出聽證和投票。委員會親自面試候選人是較新的做法。

在1925年,哈倫·菲斯克·斯通是第一位提名候選人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出現的提名候選人。斯通試圖消除關於他與華爾街關聯的擔憂,而近代的質疑做法在1955年出現始於約翰·馬歇爾·哈蘭二世。

一旦委員會將提名法案提交全院會議並附審查報告,參議院全體議員將進行審查。反對相對來說是不常見的;參議院已明確地反對了十二名最高法院的提名人,最近一次的反對提名是在1987年的羅伯特·博克。

盡管參議院的明文規定並不一定認可在司法委員會中投反對票來阻止提名,但在2017年之前,一旦參議院全體議員的辯論開始,阻撓議事的議員將可能阻撓提名。

林登·約翰遜總統提名擔任大法官的亞伯拉罕·亞伯·方特斯於1968年接任厄爾·沃倫為首席大法官,這是阻撓最高法院提名的第一個成功案例。這包括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參議員所關注的方特斯的倫理觀。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提名尼爾·戈薩奇填補安東寧·斯卡利亞的空缺席位,這是第二個經阻撓成功提名的案例。

然而,與福塔斯的阻撓者不同,只有民主黨參議員投票反對戈薩奇的提名,因為他們對戈薩奇保守的司法哲學表示懷疑。此前共和黨多數派曾反對接受奧巴馬總統提名的梅域·加蘭填補空缺。這導致共和黨多數派取消規定以消除對最高法院提名的阻撓。

並非每個最高法院的被提名人都可獲得參議院投票。總統可以在任命投票發生之前撤回提名,撤回通常是因為參議院明確反對提名人;最近撤回提名的是在2006年的哈里特·米爾斯。參議院也可能無法按提名行事,屆時將在會議結束時終止。

例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4年11月第一次提名約翰·馬歇爾·哈蘭二世時,沒有參議員採取行動;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5年1月重新提名哈蘭,參議院在2個月後批准了其提名。

最近,如前所述,參議院未對在2016年3月提名梅域·加蘭的提名有任何動作;該提名於2017年1月份到期,而該空缺後來由特朗普總統任命的尼爾·戈薩奇填補。

一旦參議院確認大法官提名,總統必須在新法官任職前簽署一份帶有司法部印章的委任狀。大法官的資歷是基於任命日期而不是確認或宣誓日期。

1981年以前,大法官的審批程序通常很快。從杜魯門到尼克松政府,大法官的任命通常在一個月內得到批准。

然而,從里根政府到現在,這個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一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國會認為法官比過去更具政治色彩的作用。根據國會研究機構統計,自1975年以來提名至參議院投票的平均天數為67天(2.2個月),而其中值為71天(或2.3個月)。

⑵ 美國哥特式

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 1930年創作了《美國哥特式》用來參在芝加哥的一個藝術比賽。這幅畫雖然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但只獲了一個300美金的小獎。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當年在比賽中獲上千美金大獎的作品早已被歷史遺忘,而這幅畫卻越來越有名氣逐漸成為美國藝術的代表作之一。它逐漸走出了藝術唯茄圈進入流行文化的范疇,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鎳幣以及山姆大叔並稱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

前幾年熱播的《絕望主婦》片頭也有這幅畫。

這幅畫為什麼會越來越出名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人們喜歡拿它來搞笑,結果越多人拿它來搞笑它就越出名。

這幅畫表面上看是一副反映當時美國中西部農民生活的寫實作指宴察品。畫中的房子現在還在衣阿華州(Eldon, Iowa)。也有人說這幅畫並不是單單的寫實作品而是具有某種諷刺的意味。伍德大叔也是一炒作高手,從來不把他的創作意圖說清楚,而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以引起大家的好奇和猜測。

畫中的人物究竟是一對夫妻還是父女?有人說是伍德的牙科醫生和伍德的姐姐。Gothic這個詞可以翻譯為哥特式建築,指後面房子上哥特式風格的尖頂窗戶。這個詞也可以翻譯為鬼怪的可怕的。男人手中的叉子可以看祥逗成是魔鬼和世俗的標志,與後面窗戶上若隱若現的十字架形成對比,彷彿象徵著以基督教立國的美國與當代世俗文化的交鋒。

這種交鋒從美國立國到現在一直也沒有停止過。由川普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本周一開始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這又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一次極其重要的交鋒。因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終身制,這次交鋒將關繫到美國接下去幾十年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形態走向,對保守派來說這件事的重要性不亞於川普當選總統。

到底誰贏誰輸,大家拭目以待吧。

最後這一副別出心裁地把三幅名畫融合到一起來搞笑:《美國哥特式》,梵高的《星夜》,蒙克的《吶喊》。

⑶ 美國最高法院現任9名大法官分別是誰

美國最高法院由9位大法官組成,法官終身任期,由總統提名,國會批准。其中一名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8名(associate justice)。最高法院根據五人多數的意見裁判,各個政黨也希望在大法官中增加支持該黨的法官數量,所以大法官的提名和大法官的退休和離世都會給美國政壇帶來動盪。
1.首席大法官羅伯茨1955年出生在紐約,現年63歲,擔任大法官已經13年。布希總統提名其擔任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2005年至今,他一直擔任聯邦首席大法官。
2.肯尼迪大法官1936年出生,現年82歲,擔任大法官30年。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哈佛大學。他不僅具有執業實務經驗,並且在多個大學擔任過教授。1975年擔任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法官,經里根總統提名,在1988年擔任大法官至今。
3.托馬斯大法官出生於1948年,現年70歲,擔任大法官25年。就讀過聖十字學院和耶魯大學。1974年拿到密蘇里州執業證書,擔任過密蘇里州檢察長助手,議員副秘書,擔任過多個政府職位。1980年,擔任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巡迴法院法官,經布希總統提名,從1991年任職至今。
4.金斯伯格大法官女性大法官,出生於1933年,現年85歲,擔任大法官25年,就讀過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耶大學法學院。她也曾經擔任過法官助理,在大學擔任過教授。她在發起女性自由和權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擔任美國加州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經柯林頓總統提名,1993年任職至今。
5.阿利託大法官1950年出生,現年68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已經12年。擔任過法官助理,助理檢察官,美國副助理檢察長。在1990年擔任美國第三上訴巡迴法院法官,經布希總統提名,於2006年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6.索托馬約爾大法官1954年出生,現年64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11年。就讀過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擔任過地區檢察官助理。1991年,經布希總統提名,擔任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隨後擔任聯邦上訴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法官,經奧巴馬總統提名,於2009年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7.卡根大法官出生於1960年,現年58歲,擔任大法官8年,就讀過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擔任過法官助理,法學教授,哈佛法學院院長。2009年,奧巴馬總統提名她擔任副檢察總長,2010年又提名她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8.戈薩奇大法官1967年出生,現年53歲,2017年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最年輕的一位。就讀過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
9.布雷特大法官1965年2月12日生於華盛頓特區,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法律博士學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其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2018年10月就職。
曾任美國上訴法院第三巡迴法庭Walter法官的法官助理,美國聯邦檢察總長辦公室檢察官,美國獨立檢察官辦公室檢察官,華盛頓律所合夥人,布希總統的高級副顧問、總裁助理和幕僚秘書,06年被任命為哥倫比亞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

⑷ 我想知道特朗普都干過哪些事畢竟特朗普乾的事情一件比一件牛逼,所以我想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

——特朗普1月23日簽署行政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媒體認為這標志著美國的貿易政策進入一個新時期,TPP後續發展及成員國的下一步做法有待觀察。

——特朗普集團1月23日證實,特朗普1月20日就職前已經簽署法律文件,將與自己的全球商業帝國拉開距離,把資產轉移到一個由其長子和次子負責的信託基金。觀察人士說,這一安排尚不足以防止特朗普在總統任期內發生潛在的利益沖突。

——根據1月24日發布的總統備忘錄,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推動兩條石油管線的建設,其中一條管線計劃將加拿大生產的重油送往美國加工,由於環保人士激烈反對等原因,奧巴馬政府擱置了管線建設。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建造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邊境牆」,這一做法引發墨西哥方面強烈反彈,兩國領導人原定1月31日的會晤被取消。

——美國白宮1月26日表示,計劃對墨西哥商品徵收20%的進口稅,用於資助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

——特朗普接待他就任後第一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就美英「特殊關系」會談。

——特朗普1月27日簽署行政令,要求國務院採取「新審查措施」,今後120天內禁止所有難民入境美國,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葉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美國;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

——特朗普1月27日在推特上說,不會下令要求通過虐待的方式審訊嫌犯。德新社說,此前他曾「強烈支持」對嫌犯虐刑以獲取口供。

——特朗普1月27日簽署針對美國軍備的行政令,要求增加「更多戰機、艦船和各類資源」以重建「空虛的美國軍事力量」。

——特朗普1月28日下達總統備忘錄,要求美國軍方在30天內拿出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新方案。

——特朗普1月30日解除薩莉·耶茨代理司法部長的職務,並任命弗吉尼亞州東區檢察官達納·本特擔任代理司法部長。當天早些時候,耶茨發表聲明表示,司法部不會為入境限制令提供辯護,她不相信該行政令是合法的。本特當晚履職後立即宣布撤銷耶茨此前的命令。

——特朗普1月31日晚宣布提名尼爾·戈薩奇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自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2016年2月去世,這一職位已空缺長達近一年。

⑸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

1、小約翰-羅伯茨 John G. Roberts, Jr

2005年9月由布希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通過,羅伯茨就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他也是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

2、安東尼亞-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

自1986年起擔任此職,是目前服務時間最長和最資深的大法官。其父為西西里移民,其母也是義大利裔美國人。

1986年被羅納德·里根任命為大法官,接替升任首席大法官的威廉·倫奎斯特。斯卡利亞被普遍認為是最高法院最保守的大法官,反對實踐主義司法,支持約束主義司法。

他以比較嚴謹的態度解釋國會制定的法律,以比較寬的態度解釋州和地方的法律,除非後者與聯邦法律或保守的憲政原則相違背。

3、安東尼-肯尼迪 Antony M. Kennedy

羅納德·里根總統提名肯尼迪為最高法院法官,且他在1988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自桑德拉·戴·奧康納退休後,肯尼迪常被認為是最高法院中唯一的搖擺票,在很多投票5:4的案件中處於關鍵地位。他立場傾向中間偏右。

4、克拉倫斯-托馬斯 Clarence Thomas

美國法學家,自1991年以來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繼瑟古德·馬歇爾後第二位黑人法官,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之一。

5、露絲-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1993年,美國最高法院懷特大法官退休,最高法院出現了空缺。當時柯林頓政府的女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向柯林頓舉薦金斯伯格。參議員以96票對3票通過了金斯伯格的確認。

1993年8月10日金絲伯格宣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猶太人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

6、斯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

斯蒂芬-布雷耶畢業於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並獲得法律學位。他曾任職於政府部門及學術界,並從1980年至1990年擔任聯邦上訴法院第一巡迴審判庭法官,且於90年至1994年晉升為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

比爾·柯林頓總統提名布雷耶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在1994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他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7、塞繆爾-阿利托 Samuel A. Alito, Jr

2006年1月31日被喬治·沃克·布希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利托曾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及耶魯大學法學院,1990年被老布希任命為第三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他是第110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退休的桑德拉·戴·奧康納,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

8、索妮婭-索托馬約爾 Sonia M. Sotomayor

2009年8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68票贊成、3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聯邦上訴法院女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擔任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提名通過後說,他相信索托馬約爾能勝任這一職務。

8月8日 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接替6月退休的法官戴維·蘇特,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

9、埃琳娜-凱根 Elena Kagan

2010.8.6 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為埃琳娜.凱根進入最高法院在東廳舉行慶祝晚宴之前,於總統辦公室簽署委任狀。

⑹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干過哪些大事,退出了哪些組織。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2018年6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10月,特朗普宣布《中程彈道導彈條約》;2018年10月17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萬國郵政聯盟;2020年5月21日,特朗普宣布《開放天空條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說是非常的任性,自從他上任以來,一言不合就退群。

他自從退出TPP之後,就已經「退群」成癮,不管是什麼組織只要是不如他意的,特朗普都要威脅一下說要退群,就算是新冠病毒肆虐美國,在全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世衛組織也同樣難逃特朗普「退群」的魔咒。

特朗普執政一周年大事記如下:

2017年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以下是一年來特朗普政府的重要表態和政策措施。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引發激烈爭議。

2017年4月6日至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庄園同特朗普舉行會晤,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2017年4月10日,特朗普提名的尼爾·戈薩奇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在美國最高法院重佔多數。

2017年5月20日,特朗普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開啟任內首次出訪,美沙簽署1100億美元軍售大單。

2017年6月日,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2017年6月16日,特朗普取消部分奧巴馬政府古巴政策。

2017年8月2日,特朗普簽署法案,追加對俄經濟制裁,俄採取反制措施。

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特朗普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

2017年11月20日,特朗普將朝鮮重新列入美國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出台更多對朝制裁措施。

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稱將把美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此舉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2017年12月12日,特朗普簽署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案,這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金額最高的國防授權案。

2017年12月18日,白宮公布特朗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俄等國列為「競爭者」,氣候變化從美國戰略威脅名單中消失。

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簽署1986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稅改法案。

2018年1月12日,特朗普聲稱最後一次延長針對伊朗核問題的制裁豁免期,要求修改伊核協議條款,否則將退出伊核協議。



(6)戈薩奇法官履歷擴展閱讀:

2017年6月1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後,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個由奧巴馬簽署的國際協議。特朗普在講話中稱,他深切關注環境議題,「但無法支持一項懲罰美國的協定」。

他強調,退出協定是為了維護美國勞工的尊嚴。特朗普和美國保守派的觀點一致,認為巴黎協定是「一項對美國企業不利的協定」,對美國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使美國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⑺ 美國最高法院為何被指分歧嚴重

4月9日據美國報道,最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成員們在如何解決重要案件上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煩。目前為止,本屆任期內,最高法院僅僅做出了18起判決,落後於正常的速度。大法官布雷耶(Stephen Breyer)暗示,最好的做法可能是放棄一起做決定。

9名大法官中,5名屬於保守派,4名是自由派,也因此最高法院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分歧,意味著他們之間很難找到共同的立場。周二(3日)特朗普總統任命的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上任正好滿一周年,他的到來讓法院內的保守黨重新占據多數。此前最高法院在長達14個月的時間里都處於人手短缺以及兩派人手完全均衡的狀態。

本屆最高法院任期從去年10月開始,至6月底結束,這期間大法官們必須要解決比以往更多的嚴重又棘手的案件。

目前為止,本屆任期內,最高法院僅僅做出了18起判決,落後於正常的速度。

最高法院專家預計,大法官們在未來幾個月做出的5票對4票的判決要比以往多得多。這讓保守派大法官肯尼迪(Anthony Kennedy)有更多的機會投出決定性的一票,他有時候會與4名自由派大法官站在同一立場。

如果大法官們達成一致意見,最高法院做出某項判決的速度就快得多。目前已經做出的18起判決中,11個意見一致,另外7個則存在異議,其中有3起判決得票數為5比4。最高法院最具爭議的判決往往會在6月份發布。

⑻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是什麼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以下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如下所示:

1、首席大法官羅伯茨1955年出生在紐約,他一直擔任聯邦首席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⑼ 卡瓦諾大法官帶來了什麼——通過七個案例

2018年,卡瓦諾(Brett M. Kavanaugh)大法官沸沸揚揚的參議院確認風波落幕之後,我寫了一篇《卡瓦諾大法官將帶來什麼》(見:https://www.jianshu.com/p/e7877c40cb33)。文章挑選了之前三個開庭期中大法官們嚴格按自由派-保守派站隊、因肯尼迪(Anthony M. Kennedy)大法官的關鍵一票導致自由派獲勝的案例,對卡瓦諾大法官入替肯尼迪大法官後會使美國最高法院在哪些議題的判決中發生逆轉做了一些預測。文章發布之後一直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會錯到什麼程度。

這里再交代一遍背景:一般認為按照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分野,羅伯茨(John G. Roberts)首席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 Alito)大法官和戈薩奇(Neil M. Gorsuch)大法官屬於保守派;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大法官、布雷耶(Stephen G. Breyer)大法官、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大法官和卡根(Elena Kagan)大法官屬於自由派;而2018年退休的肯尼迪則相對中庸,所以遇到一些涉及雙方司法理念尖銳沖突的案件,判決結果往往取決於肯尼迪大法官的傾向。而卡瓦諾大法官是如假包換的保守派,以致於遭到民主黨在參議院審核時大力杯葛。輿論普遍預期他進入最高法院後會帶來有利於保守派的變化。帶著對這一變化的好奇心,我們來考察一下卡瓦諾大法官的第一個開庭期(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發生了什麼。

本開庭期全部73起案件中由8位大法官作出的判決僅有8起,缺席者都是卡瓦諾大法官,大約是因為這位新晉大法官錯過了之前的聽審階段;其餘65起均為9位大法官共同判決。在這65起案件中,有18起5票對4票的判決;其中14起雙方按保守派-自由派分野站隊的案件中,雙方打成7-7平,與之前的情況大致差不多,說明卡瓦諾大法官的到來並未顯著打破原有的平衡。為何如此,容我賣個關子後文再講。

如果肯尼迪大法官沒有退休的話,在7起保守派獲勝的案件會投票給哪一方難以估計;但基於他的過往記錄,判斷他會在部分案件中與其繼任者持相反立場是合理的。下面我們就按發布時間順序來看看這7起案件的情況:

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訴布列等(NIELSEN, SECRETARY OF HOMELAND SECURITY, ET AL. v. PREAP ET AL.)

本案將來自第九巡迴上訴法庭的兩起類似案件合並審理,案情涉及川普總統上任後引起廣泛關注的非法移民問題。

按照聯邦法律,因可驅逐出境的原因被拘捕的外國人,可以通過保釋聽證會獲得假釋,直到他們是否需要被驅逐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根據1996年國會通過的另一項特別規則,規定犯有某些危險罪行或與恐怖主義有牽連的外國人被釋放出獄時,必須由移民局立即在不召開聽證會的情況下直接於監獄逮捕,並關押至驅逐出境問題有定論。被告是一些坐牢出獄多年後被移民局拘捕的人,其中至少有一位是2006年出獄後於2013年被捕;他們辯稱由於自己未在出獄時立即被移民局逮捕,所以他們不屬於按照特別規則需要被關押的外國人,享有召開保釋聽證會的權利。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支持了他們的權利主張。

最高法院推翻了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發回重審。阿利託大法官宣讀了由數位保守派大法官聯合執筆的法庭意見,卡瓦諾和托馬斯分別撰寫了一份協同意見,布雷耶代表4位自由派大法官提交了一份反對意見。

法庭意見對相關法條做了大量語義分析(甚至詳細到一個定冠詞的使用)和法律適用方面的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聯邦法律賦予政府的權力不因被告出獄後未被即時逮捕而喪失,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對法律的解釋不當。值得注意的是卡瓦諾大法官在他的協同意見中提出:本案唯一的問題是狹窄的,只是解釋法律規定行政部門有強制性義務拘捕特定的人,因為資源約束等各種原因未能立即拘捕當事人不會使這項義務喪失。這里沒有憲法問題。

布雷耶大法官的異議首先指出,本案的焦點是那些已經被釋放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外籍人士是否屬於法律規定不得通過保釋聽證會獲得假釋機會的人。之後他同樣逐段對法條進行了語義分析,並援引一些判例和法律反對多數意見。其中最有力的反證是聯邦法案的另一項規定要求:因資源約束原因未能即時拘捕的情況下,延遲拘捕最長不能超過一年;如果多數法的意見成立,這一法條毫無必要。在意見的最後,他點名反駁了卡法諾大法官的觀點,認為解釋具體法令必須在美國基本法律價值觀的背景下進行,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自由是美國最初的承諾,因此本案不是一個狹窄的法律解釋問題。

巴克魯訴密蘇里州懲教局局長普雷西特等人(BUCKLEW v. PRECYTHE, DIRECTOR, MISSOURI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S, ET AL.)

這是一個死刑執行方式爭議,來自第八巡迴上訴法庭。

巴克魯1996年因謀殺罪被判處死刑,在窮盡所有上訴手段後,密蘇里州准備使用注射戊巴比妥執行死刑。巴克魯訴稱由於他患有一種叫做先天性海綿狀血管瘤的極為罕見疾病,這種執行方式會給他帶來巨大的痛苦,侵害了他的憲法第八修正案權利(禁止施予殘酷且不尋常的懲罰)。地方法院判其敗訴,第八巡迴上訴法院根據巴澤訴里斯案(Baze v. Rees)和格羅斯普訴格羅斯案(Glossip v. Gross)確立的司法原則發回重審,允許死刑犯提出一種可行且易於實施的替代方案。巴克魯提出了一種叫「氮缺氧」(nitrogen hypoxia)的方法,被地方法院駁回,第八巡迴上訴法院支持了地方法院的判決。

戈薩奇大法官撰寫的法庭意見支持了第八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卡托馬斯大法官和瓦諾大法官分別提交了協同意見;布雷耶的異議意見得到其他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加入,索托馬約爾大法官單獨提交了一份異議意見。

法庭意見用了大量篇幅回顧案情、相關判例和美國死刑執行方式的沿革,認為憲法第八修正案既不要求死刑無痛苦,也不保證有更為人道的執行方式出現就必須採用,只是禁止刻意施加痛苦。巴克魯沒能證明注射戊巴比妥會因他的特殊病患帶來額外的痛苦,而且沒能提供氮缺氧這種從未被實施過的死刑執行方式的技術細節;最重要的是,即便這兩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巴克魯也無法證明他要求的執行方式痛苦更小。簡言之,法庭多數意見認為巴克魯只是在利用一切可能推遲死刑的到來。

卡瓦諾大法官簡單的協同意見強調,面臨嚴重疼痛風險的死刑犯不大可能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一定要找的話,巴克魯可以選擇槍決,「通常會導致直接和肯定的死亡,執行失敗的風險幾乎為零」。如果他這么做了話,密蘇里州可能早就執行了……這種不無戲謔的口吻,頗有「喜劇之王」斯卡利亞大法官的神韻。

布雷耶大法官再次操刀了異議意見。他指出多數意見可以分解為三個問題:巴克魯是否證明了注射死刑將給他帶來過度痛苦;巴克魯這樣患有罕見疾病的死刑犯是否必須找出一種處死方式;如何減少拖延執行死刑。在這三個問題上,他和三位自由派大法官都不同意法庭多數意見。第一個問題是個事實問題,布雷耶大法官認為巴克魯提交的專家證詞證明了他將在被注射巴比妥後呼吸道大量出血,在不確定長短的時間內承受巨大痛苦後被自己的血嗆死,這超出了憲法第八修正案規定的限度。多數意見不採信該專家的意見是錯誤的。第二個問題是個法律問題,異議意見認為巴克魯並未挑戰死刑本身,也未對以巴比妥注射作為一般執行方式提出挑戰,僅僅是針對自自獨特的身體狀況提出訴請,與判決先例並不沖突。他提出的處決方式迅速而無痛有大量研究報告支持,並已經在三個州被列為執行方式選項。法庭意見的否決理由是他未能提供諸如是否需要設立毒氣室,或者應該使用多高純度的氮氣之類的操作細節問題,但司法先例並沒有這樣的要求。憲法第八修正案並非靜態的,沒有人認為建國之初司空見慣的刑罰在今天仍然合憲,判定的關鍵在於是否施加不必要的痛苦。在第三個問題上,布雷耶承認美國從死刑判決到執行之間的平均時間高達18年、最高甚至超過40年過於漫長,違背了迅速伸張正義的原則;但他認為限制保護死囚的憲法權利不是恰當的解決辦法,那樣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LAMPS PLUS燈具公司訴瓦雷拉(LAMPS PLUS, INC., ET AL. v. VARELA)

本案的案情是一名黑客從LAMPS PLUS公司的某位員工那裡騙取了約1300名員工的稅務資料,並以員工瓦雷拉的名義申報了一份偽造的聯邦所得稅表。瓦雷拉代表信息被泄露的員工在聯邦地區法院對公司發起了集體訴訟,LAMPS PLUS公司則主張法庭根據僱用瓦雷拉的合同約定駁回訴訟,改為強制針對個人的仲裁。法庭駁回了瓦雷拉的訴訟和燈具公司的個人仲裁請求,接受了瓦雷拉訴請授權進行集體仲裁。LAMPS PLUS公司的上訴被第九巡迴上訴法庭駁回後來到最高法院,最終裁定推翻了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發回重審。

羅伯茨首席大法官執筆法庭意見,其餘四位保守派大法官都加入;托馬斯大法官單獨提交了一份協同意見。金斯伯格大法官提交了一份異議意見,布雷耶和索托馬約爾大法官加入;布雷耶和索托馬約爾大法官聯袂提交了一份異議意見;卡根大法官提交了一份異議意見,金斯伯格和布雷耶大法官加入,索托馬約爾大法官加入其中第二部分。

本案的主要爭議是,最高法院在2010年判決的斯托爾特-尼爾森訴國際飼料公司案(Stolt-Nielsen S. A. v. AnimalFeeds Int』l Corp.)時確立的司法原則是否適用於本案。這一原則是除非合同一方明示同意集體仲裁,法院不得強制一方提起集體仲裁。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認為斯托爾特-尼爾森案的結論不適用於本案,因為該案中勞資雙方在合同中明確表示對集體仲裁「沉默」,而本案的僱用合同中並未提及集體仲裁問題,應適用加州合同法中合同含糊不清時應做出對合同起草方不利裁決的原則。

法庭意見在援引大量相關案例之後,得到的結論是斯托爾特-尼爾森案適用於本案,理由是在僱用合同中沒有顯示當事人對集體仲裁問題的真實意願的情況下,強制集體仲裁違反《聯邦仲裁法》。托馬斯大法官的協同意見則強調從僱用合同文本中不能得到同意集體仲裁的意圖,應視為「沉默」。

加州特許經營稅委員會訴海特(FRANCHISE TAX BOARD OF CALIFORNIA v. HYATT)

本案是一個州主權豁免問題,一個真正的憲法問題;引人矚目之處在於推翻了統治這一領域長達40年的內華達州訴霍爾案(Nevada v. Hall)。

這里不得不交待一下霍爾案的情況:加州居民霍爾駕車在加州的高速公路上與一輛內華達州公務車輛相撞,他在加州法院起訴內華達州要求賠償。最高法院於1979年以6-3裁定內華達州政府在加州法院沒有主權豁免權,加州法院亦不必受內華達州法律規定的25000美元賠償金額上限約束。最終霍爾得到115萬美元賠償。該案多數意見認為:憲法並不禁止在一州法院提起對另一州的私人訴訟,各州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基於普遍禮讓原則避免對另一州行使管轄權;而禁止聯邦司法管轄權延伸至一州公民對另一州訴訟的第十一修正案約束的只是聯邦法院,與本案無關。

法庭意見由托馬斯大法官撰寫,四名保守派大法官加入;布雷耶大法官提交了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加入的異議——罕見地無人提交另外的協同或異議意見。

法庭意見在詳細回顧案情之後,將主要筆墨落在了對內華達訴霍爾案的分析上。托馬斯大法官援引了包括漢密爾頓、麥迪遜等立國先賢和奠定最高法院違憲審查權的約翰·馬歇爾首席大法官等人在建國初期對州主權豁免問題的意見,認定各州保留了對外州私人訴訟的豁免權;霍爾案判決違背了憲法設計和各州批准憲法時對主權豁免的理解,應予推翻。

布雷耶大法官的異議意見認為憲法並未給予各州在其他州法院享有絕對的豁免權。他指出,即便是主權國家之間的豁免也是基於友好互惠的選擇,而不是一種國際法上的絕對權利;霍爾案中加州法院已經做出了不給予內華達州主權豁免的決定,最高法院無權干預。布雷耶認為多數意見關於憲法暗中改變了州與州關系的觀點毫無理據,在逐一分析了法庭意見引用的案例之後,他強調普通法除非有極其重要的理由不得推翻先例的原則,認為多數意見即便有些道理也未達到推翻先例的標准。

曼哈頓社區接入公司 訴 哈勒克等 (MANHATTAN COMMUNITY ACCESS CORP. ET AL. v. HALLECK ET AL.)

本案雖然可以算是憲法第一修正案問題,但討論的主要是適格主體,而非解釋第一修正案本身。案情是:根據國會1984年的立法,紐約州授權時代華納公司下屬的曼哈頓社區接入公司運營一個叫曼哈頓社區廣播網(Manhattan Neighborhood Network)的有線電視台的公共論壇,哈勒克等人製作的一檔節目因為收到很多投訴被平台停播,最終導致哈勒克等人被取消使用該平台的權利,哈勒克等以此舉違法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條款將該公司告上法庭。地方法院判哈勒克等人敗訴後被上訴到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第二巡迴法院否決了地方法院的判決,判哈勒克等勝訴。

眾所周知,言論自由權是保護公民表達意見不受政府的審查及限制的權利。所以本案的焦點非常簡單:得到政府授權的私營機構是否應被視為行政主體,或者說這家有線電視台運營公共頻道的行為是否屬於國家行為。案件來到最高法院後,五位保守派大法官推翻了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卡瓦諾大法官撰寫了法庭意見。索托馬約爾大法官代表四位自由派大法官提交了異議意見。

卡瓦諾大法官在回顧了案情和相關立法過程後,開宗明義地指出最高法院受理本案的原因是為了釐清運營公共頻道的私營公司是否屬於國家行為者。他指出,根據最高法院過往的判例,私人實體行使「傳統上屬於國家獨有的權力」時應被視為國家行為者,但只有很少的職能會被當作國家行為。具體到本案,私營電視台運營公共頻道早有先例,並非傳統上的專有公共職能;如果得到政府合同或在政府監管之下就可以被視為國家行為者的話,美國有無數私人企業將得到相同待遇;他拒絕將國家行為擴展到傳統邊界之外。

索托馬約爾大法官的異議意見認為,紐約市政當局授予時代華納有線電視特許經營權的協議要求留出對公眾開放的頻道,公共頻道的由政府選擇非盈利性獨立運營商運營,運營商最初的七名董事是由曼哈頓區政府任命的;而且開設公共頻道是授予時代華納有線電視經營權的對價物,這種關系相當於政府長期租用私人物業,政府享有物業財產權中的收益權;這些因素說明該公共頻道運營商是政府代理人。得到政府授權代理某些政府職能的機構,和政府自己行使這些職能一樣,應該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制。

尼克訴賓夕法尼亞州斯科特鎮(KNICK v. TOWNSHIP OF SCOTT, PENNSYLVANIA, ET AL.)

這是一個憲法第五修正案問題,觸發的條款是「不給予公平賠償,私有財產不得充作公用。」具體問題是因政府土地規管行為帶來的糾紛應按何種法律程序處理。由於土地糾紛屬於州法院管轄范圍,而徵用補償糾紛屬於憲法問題,歸聯邦法院管轄;這類問題實際上處於聯邦司法和州司法兩套平行系統之間的邊緣地帶。

本案案情是斯科特鎮頒布一條法令要求所有公墓白天對公眾開放,隨後尼克收到罰款通知,稱她的私人土地中的墓地未向公眾開放違反法令。尼克向州法院申請禁制令,但未提起反定罪訴訟索賠。州法院認為不經過訴訟無法證明尼克受到損害,拒絕做出裁決。尼克以鎮政府法令違反憲法第五修正案為由起訴到聯邦地區法院,該法院根據威廉姆森縣區域規劃委員會案的判決,裁定尼克要提起聯邦索賠訴訟必須先在州法院索償。第三巡迴上訴法院維持原判後被上訴到最高法院。

羅伯茨首席大法官起草了法庭意見,托馬斯大法官提交了一份協同意見;四位自由派大法官的異議意見由卡根大法官執筆。

羅伯茨首席大法官開篇直接劍指威廉姆森縣案,他指出該案判決認為產權所有人因地方行政當局的行為損失預期收入的情況,在獲得聯邦法院判決之前不構成觸犯第五修正案的聯邦徵收;但是因為聯邦法院會依從普遍禮讓原則尊重地方法院對賠償問題做出的裁決。這樣原告就陷入了兩難境地:沒有在州法院起訴時,不能在聯邦法院起訴;如果在州法院敗訴,聯邦法院就會拒絕他的索賠。羅伯茨首席大法官在列舉了若干因威廉姆森縣案先例影響造成困擾的案例後,判定只要政府在規管土地使用時未自動啟動賠償,當事人就可以直接入稟聯邦法院求償。

卡根大法官的異議意見則認為,憲法並未要求政府事先或當時支付徵用私產的補償。在政府對土地使用的規管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法庭意見將打破眾多司法案例構成的傳統,使大量本由州法院管轄的案件湧入聯邦法院,迫使聯邦法官根據他們並不熟悉的州土地法規審理,這一判決違背了聯邦制。至於威廉姆森縣案給當事人帶來的兩難處境,應該由國會通過略微修改法律解決,為少數個案推翻存在已久的先例破壞了法律穩定的價值。

魯喬等的集體訴請(RUCHO ET AL. v. COMMON CAUSE ET AL.)

最後一個案件有點特別。案件是兩起訴訟的合並審理,分別是北卡羅萊納州的一些共和黨選民和馬里蘭州的一些民主黨選民,訴訟請求都是要求法院判決本州的選區劃分方式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結社自由條款和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等。由於被告並不是一個民事主體,案件名稱的翻譯是個小小的難題;判決的核心問題也不是常見的法律適用或司法解釋,而是該不該受理原告的訴請,或者說界定這是一個法律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地方法院均支持了原告,案件直接從北卡羅萊納州中區聯邦法院和馬里蘭聯邦法院上訴到最高法院。

這里需要對案件涉及的選舉制度做一點說明:選區劃分主要涉及眾議員選舉。美國的眾議員名額是按人口分配的,建國初期大約每3萬人選出一位眾議員,現在大約每70萬人選出每位眾議員。為了在政黨競爭中獲勝,各州掌握選區劃分權力的政客往往會通過「稀釋選票」的方式繪制使本黨眾議院席位最大化的選區地圖。具體做法是將對手政黨的選民集中劃入幾個選區,把本黨支持者劃入占據相對多數的選區,這種做法令很多州的出現奇怪的「蠑螈狀」選區地圖。

羅伯茨首席大法官再次主筆法庭意見,異議意見仍然由卡根大法官撰寫。雙方意見合計長達72頁,可見分歧之大。

法庭意見認為憲法將選區劃分問題留給了州立法機關,也沒有要求實行比例代表制,法院無法確定如何劃分選區才是公平的。羅伯茨首席大法官援引肯尼迪大法官在過往案例中提出的法院受理此類問題的條件:有「清晰、可管理和政治中立」(clear, manageable and politically neutral)的判斷標准,指出種族歧視造成的選舉不公可以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判決標准,但因黨派政治帶來的公平問題不能。這一問題應該交給國會和州立法機關,法院對此做出判決將極大地擴張了自身的權力。最後他引用約翰·馬歇爾首席大法官在確立最高法院憲法審查權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判決中的名言:「司法機關的職權與責任是明確法律是什麼。」,並堅定地回答:「這不是法律。」最終案件被發回下級法院,要求按最高法院意見不予受理。

異議意見首先舉出一些被公開的國會和州選舉委員會實權人物下達的「某州選區劃分必須使某黨獲得多少個席位」之類指令,以及若干州普選票與眾議院席位嚴重不對等的情況,指出不公平的選區劃分使得每張選票的價值相去甚遠,法院不能聽任這種惡意操作摧毀美國的民主。對於判決標准,卡根大法官認為法院並不需要預測何種選區劃分方式將帶來什麼選舉結果,只需肯定下級法院已經認可的一些公平選舉方式即可,比如有的州採取隨機生成選區地圖、有的州要求每個縣必須完整進入一個選區等。將公平選舉問題交給立法機關這一政黨政治的舞台,效果是令人懷疑的;中立的法院應當承擔起捍衛人民依憲行使權力的責任。

在最高法院,資歷最淺的大法官被戲稱為「門童」;因為在大法官們討論案情的閉門會議上,他要負責開門和叫咖啡。對於時下這位「門童」卡瓦諾大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後將帶來的變化,外界普遍認為將使保守派明顯占據上風;如果有某位保守派大法官像退休的肯尼迪大法官那樣相對中立,使兩派維持勢均力敵的狀態,那個人最可能是一貫立場溫和的羅伯茨首席大法官。

但是事實證明這些預測並不準確,2018-2019年開庭期中保守-自由陣營的對壘打個平手,與之前的幾個開庭期相比沒有明顯變化。統計一下另外七起四位自由派大法官加一位保守派大法官組成多數的案件,意外地發現倒向自由派次數最多的,是由川普總統提名進入最高法院的戈薩奇大法官,共有四次;其次是一向被視為死硬保守派的托馬斯大法官兩次;另外一次的「叛徒」是本文的主角卡瓦諾大法官。而大熱門羅伯茨首席大法官至少在這一開庭期保持了「立場堅定」。

本文介紹的七起案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兩起推翻先例的判決。在普通法「先例即法律」的傳統下,是非同小可的事件。兩起判例都來自被認為是最高法院最激進的伯格法院時期(1969~1986年),可以看作是保守派對自由派反擊,也是卡瓦諾大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後帶來的變化。有趣的是,伯格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沃倫·厄爾·伯格(Warren Earl Burger)和自由派中堅小威廉·約瑟夫·布倫南(William Joseph Brennan, Jr.)大法官都是共和黨籍的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總統提名的,據說提名他們進入最高法院是這位橫掃歐洲的二戰盟軍司令最為後悔的決定。川普總統上任後提名的第一位大法官戈薩奇僅在一個開庭期就四次與自由派大法官站在了一起,他會不會成為令川普總統後悔的人物?以溫和著稱的羅伯茨首席大法官下一年度會不會向伯格大法官靠攏?由於2019~2020年開庭期因席捲世界的緊急狀態史無前例地延期,本應於6月底休庭但至今還未結束,這些令人好奇的問題要下回分解了。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