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到送達
『壹』 法院法律文書送達規定
法律主觀:
第八十一條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法律客觀: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能夠確認其舉凱飢收正返悉的電子方式送達訴訟文書。通過電子方式送達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受送達人提出需要紙質文書的,人民法院應當提供。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送達信息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一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孫則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貳』 法院法律文書送達規定
第一、直接送達以受送達人或其他相關代收人員在送達回證上簽字為送達完成的要件。本案中當事人拒絕簽字,雖然因此直接送達尚未完成。《民訴法》第八十五條規定「送達法律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只有本人不在的情況下才能交由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由此可見,在直接送達中,只有受送達人直接簽收或其他相關人員代為簽收才能視為送達完成,拍照記錄送達過程不是法律規定的送達完成的要件。實際上,拍照、錄像作為一種新型送達方式是出現在《民訴法》第八十六條所規定的「留置送達」的情形之下的,而且是在無法邀請有請基層組織、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或者上述見證人拒絕見證的情況下,在把訴訟文書留置的同時,採用拍照、錄像記錄整個過程,才能視為送達完成。對於能夠直接送達的情形,不可濫用拍照、錄像等方式留置送達。
第二、留置送達要以當事人住所地為送達地點,且該「住所」不宜作擴大解釋。《民訴法》在第八十六條中規定:「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該規定將留置送達的場所嚴格限定為「住所」。 在相關司法解釋尚未作出新的解釋之前,留置送達的地點以住所為限,不宜擴大「住所」的內涵和外延。住所地、居住地、經常居住地並不是同等概念,一般情況下不得隨意混同,此外,也不得以所在單位等其他場所或者受送達人實際所在地作為留置送達的地點。法人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公民以其戶籍所在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因此,在公民的非住所地或者法人的非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進行留置送達,本身就無法可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九條 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九十條 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 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叄』 法院送達時間規定
法院送達傳票通常需要10天時間。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判決書最遲是六十日送達被告,先說正常情況,人民法院當庭宣判的,會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給雙方當事人,人民法院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但是如果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這就是最遲的情況,六十日送達。不同訴訟的判決書送達時限有區別,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民事訴訟: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2、行政訴訟: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送達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作出以下不同的分類。
(1)以送達機關的類型為標准,可分為公安機關的送達、檢察機關的送達、人民法院的送達和行政機關的送達。
(2)以送達的地域為劃分標准,可分為域內送達和域外送達;域內、域外送達一般是以國界為劃分標推,即國內送達為域內,國界外的送達為域外。
(3)人民法院的送達以審判程序所處的不同階段為劃分標准,又可分為審判送達、執行送達。
(4),若依照送達的方式為標准,便可將送達分為直接送達、留置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等。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此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5)、以審判工作的性質為劃分標准,可分為刑事案件送達、民(商)事案件送達、行政案件送達、林業案件送達、執行案件送達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肆』 法院送達方式有幾種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送達的方式有以下七種:
1、直接送達。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
2、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
3、委託送達,是指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依法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委託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所送達的文書通過郵局並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方式。
5、轉交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後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轉交送達有三種情況:
(1)受送人是軍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和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正在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並以其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送達日期。
6、電子送達,是指法院利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現代化電子手段進行的送達。
7、公告送達,是指法院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發出公告,公告發出後經過一定的時間即視為送達的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當事人未申請鑒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八十條 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鑒定人應當提出書面鑒定意見,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八十一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第八十二條 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或者專業問題提出意見。
『伍』 法院文書送達方式
1.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說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就應當直接送達,以防止拖延訴訟,保證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在一般情況下,受送達人是公民的,由該公民直接簽收。該公民不在時可交由與其同住的成年家屬簽收。但是,在離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沒有其他成年家屬,只有對方當事人的,不宜採用由對方當事人簽收的方法,因為雙方有利害關系;受送達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該法人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是其他組織的交由其主要負責人或者該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簽收。
2.留置送達
是指受送達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根據《意見》的規定,有關基層組織或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但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
3.委託送達
是指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依法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委託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稱為委託法院,接受送達任務的法院稱為受託法院。委託送達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相關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4.郵寄送達
是指人民法院將所送達的文書通過郵局並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方式。實踐表明,法院採用郵寄送達通常是受送達人住地離法院路途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所採用的一種送達方式。根據《意見》的規定,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5.轉交送達
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後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轉交送達有三種情況:
(1)受送人是軍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和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正在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並以其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送達日期。
6.電子送達
是指法院利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現代化電子手段進行的送達。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軌道,採用電子送達方式應依照下列條件和程序進行:
(1)必須經受送達人同意,法院不得在未經受送達人同意的情況下依照職權採用此送達方式送達。受送達人同意採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2)電子送達方式只適用於對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外的訴訟文書的送達。
(3)電子送達的具體手段包括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及時收悉的能夠確認受送達人可以收悉的方式。
採用電子送達的,送達日期以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解釋》規定,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與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
7.公告送達
是指法院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發出公告,公告發出後經過一定的時間即視為送達的方式。
公告送達的前提條件是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受送達人有音訊,但行蹤不定,沒有通訊地址,無法聯系,採用其他方式均無法送達。公告送達的受送達人不包括軍人、被監禁或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因為對這些人可以委託有關機關、單位轉交送達訴訟文書、法律文書。
公告可以在法院專設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刊登的日期為准。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以公告方式送達的,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有關訴訟文書或法律文書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的,應在案卷內記明公告的原因和經過。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的,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以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陸』 法院送達方式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送達的方式有七種,分別是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委託送達、轉交送達、電子送達以及公告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九條 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九十條 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 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