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恆法院
❶ 佰仟金融欠了6000,今天給我發簡訊說把我拉入老賴黑名單,凍結我微信銀行卡支付寶賬戶,是真的嗎
佰仟金融欠了六千,今天給你發信息說要凍結你的銀行卡,微信,支付寶,你把微信支付寶隱私中關閉,手機號碼被搜索到功能,銀行卡沒有一分錢存著,第三方或者股票賬戶都沒有錢,也沒車,沒商業房產,以及公司,包括各種金融保險都沒有,它去起訴了,巴不得,那樣你真的一分錢不要還了。
如果欠了網貸,首先到人民銀行列印徵信。如果徵信沒有顯示有貸款記錄,那麼就只需歸還本金就可以了。至於凍結微信等支付功能,一般機構是不能關閉的。所以,不是真的。
是不可以凍結的,想要凍結銀行卡可以是由法院強制執行,其他機構是無法進行凍結銀行卡操作的。不會對借款人進行催收發簡訊,也不會凍結銀行卡或者起訴等。如果用戶收到發送的類似催收信息,很可能是在某平台有貸款逾期沒有處理,因此平台催收對欠款人進行施壓,督促其進行還款操作處理。
建議在收到類似的簡訊或者電話時,可以先去了解核實一下自己是否在平台有逾期,然後聯系平台進行還款處理,否則拖欠的時間越長只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個人失信以及罰息累計的後果。
網貸大數據花了對個人的影響就是再申請新的貸款,很難再批下來了。現在雖然網貸很方便,但一定要理性消費,注意按時還款,維護好自己信用記錄。
長期申請網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網貸大數據,防止因為盲目的申請而成了網貸黑名單。
只需要薇.信搜索:四喜數據。點擊查詢,輸入信息即可查詢到自己的百行徵信數據,該數據源自全國的網貸平台和銀聯,用戶可以查詢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可以獲取各類指標數據,查詢到自己的個人信用情況,黑名單情況,網貸申請記錄,申請平台類型,網貸授信額度預估等重要數據信息等。
相比央行的個人徵信報告,網貸大數據的范圍更加廣泛,出具的機構也更加多元,屬於個人信用記錄的一部分,是傳統個人徵信報告的有益補充。
❷ 香港電視劇《一號法庭》中有個蒙住眼睛的女神像的名字是什麼
正義女神泰美斯,女神蒙眼,她右手持劍,左手持天秤,雙眼蒙上,以示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的法律精神。
其形象為一蒙眼女性,白袍,金冠。左手提一秤,置膝上,右手舉一劍,一束棒。束棒纏一條蛇,腳下坐一隻狗,案頭放權杖一支、書籍若干及骷髏一個。白袍,象徵道德無瑕,剛正不阿;蒙眼,因為司法純靠理智,不靠誤人的感官印象;王冠,因為正義尊貴無比,榮耀第一;秤……比喻裁量公平,在正義面前人人皆得其所值,不多不少;劍,表示制裁嚴厲,決不姑息,一如插著斧子得束棒,那古羅馬一切刑罰得化身。蛇與狗,分別代表仇恨與友情,兩者都不許影響裁判。權杖申威,書籍載法,骷髏指人的生命脆弱,跟正義恰好相反:正義屬於永恆……
在古希臘神話里,主持正義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彌斯(Themis)。按照《神統紀》,她是大神烏拉諾斯(天)和蓋亞(地)的女兒,後來成為奧林匹斯主神宙斯的第二位妻子。她的名字的原意為「大地」,轉義為「創造」、「穩定」、「堅定」,從而和法律發生了聯系。早期神話里,忒彌斯是解釋預言之神,據說她曾經掌管特爾斐神殿,解釋神喻,後來轉交給阿波羅。她還負責維持奧林匹斯山的秩序,監管儀式的執行。在古希臘的雕塑中,她的造型是一位表情嚴肅的婦女,手持一架天平。她和宙斯所生的女兒有賀拉(時序女神)、歐諾彌亞(秩序女神)、狄刻(正義女神)、厄瑞斯(和平女神)、莫依賴(命運女神)等,為她分擔職責。其中和法律最有關系的是狄刻(Dice),據說這位正義女神掌管白晝和黑夜大門的鑰匙,監視人間的生活,在靈魂循環時主持正義。她經常手持利劍追逐罪犯,刺殺褻瀆神靈者。她的造型往往是手持寶劍或棍棒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婦女形象。古希臘神話中經常提到的另一位正義女神是阿斯特賴亞(Astraea),她在地上主持正義,又升上天空為室女星座的主星「維耳戈」,純潔無瑕。她的造型是一位清純的少女,比上述的兩位要耐看得多。
古羅馬人接受了古希臘的諸神,並混入了羅馬的諸神。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又將一些概念擬人化,「創造」出不少神靈,其中就有正義/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亞(Justitia,由法律jus一詞轉變而來),這位女神的造型混合了希臘的忒彌斯、狄刻、阿斯特賴亞諸女神的形象,一般都是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寶劍,而且都是緊閉雙眼或者是在眼睛上蒙著布條。
在歐洲中世紀末的文藝復興時代,在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復活的同時,羅馬法也在復興,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亞的造像開始出現在各個城市法院。女神仍然沿用古羅馬的造型,一手持劍一手持天平,天平表示「公平」,寶劍表示「正義」,緊閉雙眼表示「用心靈觀察」。造像的背面往往刻有古羅馬的法諺:「為實現正義,哪怕天崩地裂(Fiat justitia
❸ 基層法官人生感悟
基層法官人生感悟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基層法官人生感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篇【1】:我的苦苦菜心結
你無法想像到在寂靜的只有莊家和羊群伴隨的童年是多麼的孤獨,你更是無法體會到眺望著巍巍賀蘭山是怎麼成就一個少女對人生的設想。我大口大口吃著奶奶涼拌的苦苦菜,奶奶說走吧,轉過身憋回眼淚,走出那個院子,我將所有親人的愛和家庭責任裝進還年幼的生命行囊中,走上一條只能靠自己奮斗和努力的人生路。那年我大學還沒有畢業,奶奶就走了,我曾經承諾我賺取的第一筆錢是給奶奶花的,承諾早已被風吹散了,在空氣中,在黃土裡,在遠遠賀蘭山頂漂浮的白雲里,多年後,我成長為一名人民法官,工作在最基層,每天都接觸著和我的奶奶、我的雙親一樣的老百姓。有一種情懷是生命固有的,有一種責任是命運註定的,這苦苦菜吃得太多太多,積淀到了生命中,讓你無法掩飾,又無法丟棄,在基層的這六年工作中,時間和瑣碎磨去了我太多脆弱和抱怨,我終是回歸了這個人群。
第一次收到當事人送得「禮」是一塑料袋苦苦菜,老姨媽說謝謝丫頭了,謝謝丫頭把我女兒離婚的事情給辦好了,我夜夜睡不安穩,夜夜淌眼淚啊,生怕孩子出個什麼事情,謝謝啊!第二次收到得「禮」是一大袋子苦苦菜……,也許有人會取笑我,也許有人會說我給自己臉上貼金,無論大家說什麼,我似乎從來都不介意,苦苦菜我是要吃的,因為這是我與這些最朴實老百姓之間的約定,冥冥中,我可能不是一名法官,他們也不是法官對面坐著的當事人,我就是一個孩子,一個從田間地頭走來的頭上裹著圍巾,肩膀上挑著鋤頭的農民,他們或她們是我的父輩,我的兄弟姐妹們……
苦苦菜真得很苦,我們村哪個渠拝上,哪個沙地上,哪片園子邊向陽的空地上,長滿苦苦菜,我和我姐姐很清楚,我們家每頓飯都有下飯的「冷盤」,我奶奶就是用我和我姐姐挑回來的苦苦菜把我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裝扮的多姿多彩,生命因此而積淀,生活因此而厚重,有誰的夢里時常出現兒時的場景,有誰會像我今天一樣,像個孩子一樣感言人生呢?
離開那個院子很多年了,生活在鋼筋水泥鑄成的城市裡,被緊張和瑣碎的生活所累,淡漠了很多人和很多事,如同很多人一般,越發缺失了對周圍人的信任和對社會的責任,有時候頭腦會發熱,對著當事人大吼,心情不好時也會很冷漠。我時常被父親教育,言語不多,每次都會說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工作,平平安安回家。時常看到父親一個人在地里勞作,那後背讓我默默流淚,我知道他是在提醒我,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有幸能夠成為一名法官,我終是一個平凡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在什麼場合,都應該記得我的本分,做最普通的事情,理最簡單的道理,盡最大的能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歸回養我、愛我的人。
眼淚不時流下來,在金秋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有人收獲了榮譽,有人收獲了金錢,有人收獲了生命,有人收獲了奮斗後成功的喜悅,我如很多農民一般感慨莊家豐收了,我父親一車一車往回拉玉米,我還從一袋袋苦苦菜中收獲了越來越成熟、寬容、大度,越來越堅強、忍耐、淡定,但我最終收獲了一份感情,一個基層法官對老百姓的那份感情,一種好像久違了,終於回歸了的感情。
篇【2】:一位老法官的人生感悟
在共和國的法院系統內,從軍官到法官的人不在少數。我,就是其中一員。31年前的初春,一個自衛反擊戰中尖刀連的指揮員,因在西線的高平線役中被炮彈炸了三個窟窿,而從前線緊急轉送回國,送入豫北平原的野戰醫院,在戰傷未愈的狀態下湧入了轉業大軍的洪流。這個人就是我,一個有著14年軍齡、剛跨入「而立」之年且評定為8級戰殘的正連職軍官。
當我帶著戰火的硝煙踏進奉節法院的大門時,我成為了西部基層法院的一名法官。當別人正忙著找關系從鄉下調進城裡工作時,我卻拖著傷殘之軀到法院的鄉下法庭上了班,開始了我的法官生涯。直到2010年7月1日退休,在法院工作的29年中,我先後從事過刑事審判、民事審判,審判監督、審判調研等工作,先後擔任過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刑庭副庭長、民庭庭長、審監庭庭長,研究室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院長顧問等職,從一個軍官成長為法院的業務骨幹、副處級幹部,國家三級高級法官。由於學習刻苦,工作敬業,29年中我獲得過諸多榮譽:曾10次評為先進工作者,7次年度考核為優秀,6次評為縣直機關和全縣優秀共產黨員,5次評為全市法院系統優秀法官、優秀審判長、人民滿意好法官,並獲得全市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稱號。加上我在部隊的8次師團嘉獎和兩次立功,這些獎狀、獎杯、功章、證書、授帶等足可貼滿一壁牆。誠然,這些在官位顯赫的人眼裡算不了什麼,但對於一個基層法院的法官來說,卻來之不易,體現的是一個法官的人生價值,並引以自豪。這大概可喻之為敝帚自珍吧。
29年的法官生涯中,讓我比較滿意的,算起來大致六個方面:一是,我由一個初中文化經數年自學苦讀實現了大學本科文憑,為我29年的審判工作、調研工作以及審判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二是,作為法官,我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得到了領導和同志以及群眾的肯定和信任。29年中,我沒有收過當事人的錢物,沒有接受過涉案人員的吃請,沒有踏入過高消費體閉場所,嚴格自律,拒腐蝕永不站。三是,2010年2月12日,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在《法官等級變動審批表》上批准我由國家四級高級法官晉升為三級高級法官。在我院院領導副級以下的法官中,我是我院建院以來唯一獲得「三高」級別的法官。四是,我自2004年擔任研究室主任之後,勤於筆耕,堅持審判調研為審判服務的方向,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調研論文、詩詞、散文等,截止今年3月底,已達437篇,其中,國家級刊物刊用47篇。去年,我和張林副院長合著的《論審判權運行中延長審限制度之改造》一文,刊入中國十佳法律核心期刊《法律適用》,成為我院建院以來論文進入國家法律核心期刊的第一篇,我本人也成為建院以來發表論文最多的法官(在全縣也是第一人)。五是,29年中,我親手辦理的案件逾千件,無一發回重審,僅有4案局部改判調整(事實上這4案屬於照顧上訴當事人的情緒而改判)。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29年我對得起法律,對得起民眾,對得起法官的職業。我也因此成為全院法官的良師益友。六是,我是由軍官過渡到法官的。正如我跨進法院時立下的誓言:「來自軍人的法官,應當勇敢正直,來自農民的法官,應當忠厚朴實。我二者兼備,應當有所作為」。我確實做到了。我是奉節法院唯一獲得全市10年一評的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稱號的法官。我的事跡被寫入國務院軍轉辦公室編寫的、由總書記親筆題詞的中國轉業軍官風採集《延伸的長城》。
如果要問這29年來法官生涯有何感想,我的確感慨萬端,有很多話想說。這29年,我個人的進步僅僅是一個側面,正面所顯示的是國家的發展和法治的進程,人民生活的巨變和人民法院的輝煌。基於個人的視覺,在我看來,法官既屬於精英群體、更屬於高危群體,有人把法官稱之為「刀尖上的舞者,並不為過。因此,法官職業應當具有高出一般公務員的標准和要求。我以為,凡為法官者,至少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清正廉潔:法官應堅守的職業底線
明朝清官山東巡府年富說得好:「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可欺,公生明,廉生威」。此論自明朝以來一直成為廉政司法官員和有識之士的座右銘,激勵多少人為「清官」奮斗與獻身。共和國的法官,作為執掌國家司法大權的精英群體,理所當然地應當將廉潔司法作為其司法職業的基礎和底線,法官,應當首先是一個清官。在我的法官生涯中,我始終敬畏法律,敬畏職業,敬畏當事人,始終堅持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公正辦案、廉潔司法,堅守一個軍人的正直品格和一個法官的職業操守。我曾因侄兒觸犯刑法處以重刑而被長兄怒斥為「六親不認」,曾因對老戰友的親屬沒能手下留情而被罵之為「四季豆不進油鹽」,曾將他人送的禮物甩出當街弄得送禮者哭笑不得,曾因抵制某些領導人插手案件被大會小會訓之為「九頭牛拉不轉的犟貨。」我堅持一個理:司法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是這道防線的守門人,如果我們喪失了清正廉潔這一底線,就可能使司法蒙羞,讓當事人遭殃。最高法院的副院長,成為共和國司法的最高級別的法官,就因為沒能守住這一底線,貪臟枉法葬送了一生。重慶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張弢,成為重慶地區司法最高級別的法官,就因為沒能守住這一底線,以案謀私葬送了一生。《千字文》中記載有「墨悲絲染,詩贊羔羊」的典故。典故出自《墨子》,說有一次墨子路過染房,看到雪白的生絲被放在染缸里染成了顏色,無論怎樣漂洗,再也無法恢復生絲的本色了。於是墨子悲嘆道:「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不可不慎也」。而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叫作《詩經》,其中《詩經召南》里有「羔羊」一篇,贊頌羔羊的素白,歌頌為官者當具羔羊般純潔正直、不受污染的品德。希望我們全體法官以及法院工作人員,能從中領悟典故之真諦。請法官們記住北大教授朱蘇力以下這段話:「法官的道德、品性以及人格魅力(統稱為德性),對於成功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對於司法公信力之建設和司能之實現,非常重要,至關重要」。請記住錢鋒院長的以下這段話:「在法官的職業道德體系中,良心是本原、廉潔是底線。法官良知最根本、最重要的莫過於六個字:不貪臟,不枉法。」4月2曰,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人民法院落實廉政准則防止利益沖突的若干規定》(共24條),對法官廉潔司法的要求非常嚴格,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處處嚴格要求自已,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愛崗敬業:法官應具備的職業精神
英國思想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培根指出:「作為法官,應當具有高度的修養。他們應當富有知識而不是機敏多變,應當持重庄嚴而不是熱情奔放,應當謹慎小心而不是剛復自用。法官應當為作出公平的裁判准備一切必要的條件,猶如上帝為人間所作的那樣:削平山崗,填滿崎嶇,以鋪平一條正直之路。每一位法官首先應當牢記羅馬十二銅表法結尾的那個警句:『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司法的重大錯誤,有的可以引起政治變亂甚至國家顛覆之危」。這是關於法官職業的最佳論述。法官是崇高的職業,比之為上帝;法官的職業是神聖的,比之為使人民幸福;法官的職業是高危職業,可以引起政治變亂和國家顛覆之危。正是基於此,所以馬歇爾首席大法官說:「司法機關的工作遍及於每家每戶的床頭灶邊。它影響著人們的財產、名譽、生命和其他一切」。也正是基於此,所以法官的職業擔當者,必須是國家公務員中的優秀分子,絕非一般人所能勝任。而且,凡為法官的,必須愛崗敬業,絕非一般工作態度者所能勝任。全國優秀法官宋魚水,以精湛的審判藝術實現審判公正,體現的是當事人「勝敗皆服」的職業精神;「中國法官十傑」的獲得者金桂蘭,她「成功的背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死神無奈,空谷幽蘭,肩擔正義認真辦案。情操塑成了人民口碑,生命定格百姓利益」(「中國法官十傑」頒獎詞),體現的是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的職業精神;全國優秀人民法庭湖北洪湖市大同湖法庭女庭長張紅,拖著癌症晚期的身子走千家串萬戶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喊出了「一樁案子就是老百姓的一片天」的司法最強音。當地群眾得知她身患癌症後,自發地到大廟上為她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好庭長早日康復,此舉震撼了中國司法界,體現的是法官用生命為人民服務的職業精神。這些典型,是我們全體法官愛崗敬業的精神動力和時代楷模。
我29年的法官生涯,雖不能與上列英模相比,但就個人來說,我確信自己是一個愛崗敬業的法官。在法庭工作時,我成天翻山越嶺行走在巡迴辦案之中,一年穿爛三雙運動鞋,忍著戰傷復發的劇痛為老百姓排難解紛,半個月回一次法庭,幾個月不回一次家;在機關工作時,我從來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幾乎365天都在工作,而且,我是每天上班最早的第一人,每天下班最遲的第一人,我始終覺得我的時間是很不夠用的:當庭長時,我要加班加點批改全庭重要案件的裁判文書,我所在的庭每年沒有發回重審的,改判的也微乎其微;當審委會委員時,我必須擠出時間審閱每件案件的審理報告,分析焦點,尋找法律根據,確定最佳的解決方案,為委員們提供思路,為主持人提供決策根據,我的意見往往成為各個委員和主持人十分看重的意見;從事審判調研工作時,我的時間分配實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時間學習,細讀每天的各種報紙和每月的10多種法學雜志,從中了解司法動態,理論動向及其他法院的先進經驗,積累寫作素材;三分之一時間解答院內院外找上門來請求解答的疑難案例、法律咨詢及政策探討,三分之一時間從事調研寫作,每周完成一至二篇調研論文或課題,最高的一年可以完成近百篇論文寫作。基層法院的法官,其工作環境很不盡人意,遠不如中高級法院,全靠自己憑著敬業精神開展工作,全靠吃苦耐勞的常態心理和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去推動工作,除此別無良策。所喜的是,盡管基層法院艱苦,年輕法官們卻選擇了這個單位,而且很多人愛上了這一職業並且矢志不移,令我十分欣慰。女法官嚴凌,是第一個來到奉節法院的法學碩士研究生,自來以後,虛心好學,一直為人低調,工作高標准,調她到研究室專職司法統計,她兢兢業業,讓她下庭辦案,她任勞任怨。而且,縣委組織部的領導了解到她的表現後,幾次徵求意見,如果認為法院工作不適合她,組織部將在縣委機關給她重新調整工作,但她始終堅持就在法院工作。我以為,嚴凌的表現就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叫崗敬業,而且她的愛人小田,已考入萬州區公安局,但又主動放棄,夫妻倆決定紮根奉節,我為之感動。現在,奉節法院已有一大批新人為人低調,敬業向上,工作高標准,比如江明蓉、吳琳、來先龍、關超、吳丹、吳輝、樊行文、唐果等等,都很不錯,希望大家比學趕幫,共同前進進步。
第三,司法能力:法官必須有的職業功底
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在論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時強調:「堅定的政治方向是前提,嚴明的紀律作風是關鍵,良好的司法能力是核心,規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證」。可見,法官的司法能力,對於法官履行審判職責十分重要,是打造「靠得住、信得過、有本事」法官群體的重要體現。老百姓說得好:「如果一個法官的政治素質糟糕,那法律將成為其手中的魔鬼;如果一個法官的業務素質糟糕,那當事人將成為其手下的冤鬼。」2010年河南商丘的趙作海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證,該案在公安偵查階段的主要問題是刑訊逼供;公訴機關的主要問題是明知有疑,卻徑直提起公訴;在法院審判階段的問題在於,疑罪從疑,照判不誤。我在寫《陣痛中反思:「趙作海案」 緣何一錯再錯》的論文中,仔細分析案件本身存在以下三大疑點:一是趙作海當庭否認殺人,並一再喊冤說公安刑訊逼供,這與他九次供認殺人的訊問筆錄形成質的反差;二是作為殺人案件卻未能查找到殺人工具,物證喪失;三是無名屍體四次DNA鑒定不能確定身份、與作為死者的趙振堂的身高形成差距。正是這些疑點無法排除,所以「死者」趙振堂卻在2010年奇跡般回到家中,真相大白。法官一旦成為庸官,註定要草菅人命,也註定要受到撤職查辦。今年3月29日,最高法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加強司法能力建設,在開展全員崗位大練兵活動中,重點搞好「兩評查」活動(即庭審評查和裁判文書評查),表明司法最高層看到了當前全國法官隊伍的素質問題,這對我們全體法官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一個法官的'辦案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庭審駕馭能力和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希望大家在這兩個能力上努力實踐,獲得提高。
我十分贊賞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這句司法格言。要做一個司法能力強的法官,不可能只滿足於高深的法學理論,必定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司法能力應當包括必需的法學理論、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廣博的社會知識三大方面,是三方面的綜合運用。我從軍隊轉業到法院,完全因為時局的要求而非本身自願,當年30萬轉業軍官全部充實到公檢法部門,文化基礎好的到法院,其次的到檢察院,再其次的到公安部門。我十分清楚法官的責任與我本身的差距,「半路出家」的法官與來自法學院校的法官差距十分驚人。於是,我一面報考法律大學,一面撲身於司法實務,邊學邊用,邊用邊學,在數年時間里,白天辦案,夜間讀書和完成作業,每晚只能保證三個小時的睡眠,數年之後,我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他人。在川東、渝東片區內,我經常被高中級法院指定為大型觀摩審判的審判長和主審人,幾乎所有觀摩審判案件都做到了當庭解疑、當庭宣判。庭審駕馭,說得上游刃有餘,每次庭審考評得分,我都高出本院法官和其他法院法官,從來沒有把第一名讓給別人,我所製作的判決書,曾刊入中國司法文書專刊《司法文書與公文寫作》雜志,曾多次在市高院評比獲得第一名或第二名。直到現在,不少中青年法官手上都保存有我製作的刑事、民事、再審等判決書,作為範本以供參閱。因此,我對王勝俊院長「良好的司法能力是核心」這句話,深有感觸。但我也看到,就在我們法院里,有的法官辦了一輩子案子,卻沒有辦成幾件漂亮稱心的案件,也沒有寫出幾份漂亮稱心的判決書,恰恰搞爛事很上心用力。這樣的人,老實說讓人瞧不起。最近我接觸到上級法院改判本院的兩件刑事案件,審判長和主審人都是多年的刑事審判法官。兩起案件的改判並不涉及復雜疑難問題,均屬於常識性錯誤。三個村官虛列支出私分國家扶貧款、三個剛成年的男青年對一女青年的犯罪案件,一審中案件的幫助犯提出他二人系從犯的抗辯意見,村官中的村會計提出他是從犯的抗辯意見,均未被法官採納,二審均予以採納,對從犯改判為減輕處罰。顯然二審的改判是正確的。理由在於:我國刑法第26-29條對犯罪人的分類,實行的是作用標准為主、分工標准為鋪的原則。從作用上看,有主犯、從犯,協從犯之分;從分工上看,有實行犯、組織犯、幫助犯、教唆犯之分。那麼,在三人案件中,直接實施姦淫的犯罪分子稱作實行犯,其他二人僅協助實行犯完成犯罪,這叫幫助犯,主從關系已經很明顯,為什麼不區別對待呢?在村官犯罪中,村支書村主任屬於行使管理決策權的罪犯,而村會計僅僅對帳務進行管理,本身沒有管理決策權,且本案中的會計並沒有直接參與虛列支出等實施活動,三人的主從關系已很明顯,怎麼可以都各判五年呢?一審的不慎導致二審的不必要改判,劃算嗎!這是值得很好的總結和認識的。4月3曰,河南高級法院出台了《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規定對造成錯案發生的法官實行終身追責,已調離、辭職、退休的同樣追究責任。希望同志們要有危機感,努力加強能力建設。
第四,善待群眾:法官應堅持的職業方向
我們的法官必須清楚的意識到,我國在層面是以人民主權為基礎,以代表制為制度框架,以融合主義為基本實現渠道,以人民利益為最後依歸的民主模式,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司法的人民性,註定了為人民服務必須成為司法機關和人民法官的永恆不變的宗旨。人民法院本身就是一個經常與群眾打交道的國家司法機關,馬錫五審判方式」的根本經驗就是深入群眾,到群眾中去審案並接受群眾監督。因此,善待當事人就是善待群眾,善待人民,善待法官的衣食父母。中國的司法,本質上屬於良善司法,江必新副院長在「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上專論良善司法時,提出了中國良善司法應當包含的九大內容,即公正司法、規則司法、廉潔司法、廉價司法、和諧司法、人本司法、民主司法、修復性司法和權威司法。其論高層建瓴,精闢透徹。良善司法作為中國司法之本,必然要求一切司法工作者都必經建立在善待當事人、善待群眾的基礎之上。重慶高院錢鋒院長提出善待當事人的「四心工作法」,即對當事人有惻隱之心——同情弱者,對人民群眾實心實意,不忍心做損害當事人的事;有羞恥之心——懂「禮義廉恥信」,不向群眾伸手,勿以惡小而為之;有恭敬之心——恭敬法律,尊重民意,體恤民情,恭敬職責,珍惜司法職業,恪守司法操守;有是非之心——在廉潔、公正等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向法律負責,向人民負責,向家庭負責,向個人前途負責。我希望全體法官對這「四心工作法」牢記在心,並變成實踐中的自覺行動,體現於每件案子上。全國優秀法官宋魚水說得好:「我一生中可能會審理幾千件案子,但許多當事人一輩子可能就進一次法院,如果就是這唯一的一次與法律的接觸讓他們受到不公平對待,讓他們得到一個自己想不明白的結果,在他們心中就會留下深深的傷痕。傷害了一個當事人,就多了一個不相信法律的人。而維護了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會增加一份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對社會的信心」。全國優秀法官陳燕萍說得好:「法官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甚至是一個家庭,法官一時的疏忽、絲毫的懈怠,都有可能釀成大的事件。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法官一定要全心全意地為當事人著想」。他們說得好,做得更好,我們應當認真學習,從中吸取政治營養。可喜的是,現在我院正式進入法官序列的年青同志,目前發展很好,尤其是他們善待當事人的工作態度令人欣慰。嚴凌、吳琳、來先龍這些剛從事辦案的年青法官,在和我討論案件時,都認為當事人起一次訴花了很多時間,絕不能輕易叫他們撤訴,使他們感到失望,寧願自己辛苦幾趟把案子查清,來平復他們已受傷的心靈。年紀青青的法官,想得如此周到,令人欣慰。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奉節法院的希望。
結末語
同志們,法官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審判大權,這權力好沉重,好惹人注目啊!望著你手中的權力,冷漠無情的冷血動物會把你熱情的擁抱,威風八面的獸中之王會朝你搖頭擺尾,吝嗇至極的老葛朗台會給你光燦燦的黃金,嗜酒如命的酒鬼會把那杯中之物捧到你的面前,素昧平生的妙齡女郎會對你一見鍾情。作為一名法官,要想嚴肅執法,必先嚴於律已,才能做到不為強權所懼,不為金錢所感,不為美酒所誘,不為善色所動,不為人情所累。這樣的法官,才是真正的人民法官。
謝謝大家!
;❹ 法制教育手抄報內容50個字
我們與法: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版國家歷來重視對青少權年的教育、引導和保護,並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由於社會環境復雜,存在著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青少年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❺ 程序正義原則的起源與發展
程序正義原則在英國行政法上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有著深厚的思想基礎、堅實的制度基礎和深刻的社會原因。概言之,古老的自然正義理念是該原則得以產生的思想基礎,普通法院的權威地位是該原則得以形成的制度基礎,而行政權在近代英國的急劇擴張則構成了該原則得以發展的社會原因。
英國著名法學家威廉·韋德指出:「通過闡發自然正義原則,法院設計了一套公平行政程序法典。」程序公正原則淵源於英國普通法上古老的自然正義理念,是自然正義理念在行政法領域的具體應用與發展。自然正義即「自然的是非觀」,是對公正行使權力最低限度的程序要求。其核心思想被凝練為兩句法律箴言:任何人都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任何人在受到不利影響之前都要被聽取意見。在古代和中世紀,自然正義被認為是自然法、萬民法和神法的基本內容。之所以被稱為「自然」,是在於表明該原則所具有的不因時間的流轉而被拋棄的永恆品質以及不因地域的不同而遭廢置的普遍屬性。
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之前,行政權在英國還沒有充分發育,自然正義在當時主要是用以規范普通法院司法程序的基本准則。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自然正義原則得到了普通法院始終如一的堅持和遵守。早在1371年的里伯案中,一名巡迴法院法官就由於與案件當事人有利益牽連而被取消了審理案件的資格。1723年,劍橋大學所作出的剝奪本特利博士學位的決定被法院撤銷,理由是該決定在作出前未聽取本特利的意見從而違反了自然正義的基本要求。「在某種程度上,英格蘭普通法長期發展的過程,其實正是普通法院在自然法原則的引導下裁決案件、連續不斷地試圖追求自然正義的過程。」通過對自然正義原則的嚴格遵循,普通法院成功地控制了司法權在公正的基礎上運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司法權的濫用。因此贏得了民眾的衷心支持,樹立起了自由之維護者與法治之保障者的良好形象,進而在英國政治體制中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在英國人的心目中,所謂法治無非是普通法院之治,而普通法院之治就是自然正義之治。這就為自然正義原則向行政領域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同時,自然正義原則在普通法院的嚴格踐行過程中,不僅成為規范司法權運作的基本准則,而且逐步具備了超越所有權力之上的品質,成為奉行法治的基本標志。自然正義原則被認為是「落在每一個裁決者身上的義務」,甚至國王和議會也不例外。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明確規定王權要受到自然正義原則的限制:「凡自由民,未經同級貴族之依法裁判,或經國法判決,皆不得被逮捕、監禁、沒收財產、剝奪法律保護權,放逐或被加以任何其他方式侵害。」其中的「經國法判決」與自然正義、正當程序系屬同一意義。在1610年的伯翰姆大夫案中,首席法官柯克宣布:如果議會法律讓某人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法院可以宣布該法律無效,因為這樣的法律觸犯了普通法的權利與理性。也就是說,在17世紀以前,自然正義就已經逐步具備了限制所有類型權力的屬性。這就為該原則超越司法領域向行政領域擴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17世紀,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英國的憲政體制和權力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集中體現為:議會代替國王而獲得了國家的最高權力。之後,隨著現代政黨制度在英國的發育、成熟,國家權力開始向以內閣為代表的行政機關集中。為了靈活應對和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行政機關獲得了議會的廣泛授權,其角色開始從消極的「守夜人」向福利的提供者轉變,其職能也從傳統的國防、外交、稅收等急劇擴展至教育、衛生、交通等廣泛的領域。面對行政權的急劇擴張,奉自由為生命的英國民眾內心的憂慮也日益加劇。如果對行政權不加以限制,行政機關就有可能演變為現代社會的專制君主,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將化為烏有。1929年,英國高等法院首席法官G·休厄特勛爵所發表的《新專制》一書集中代表了這種社會思潮。在上述社會背景之下,普通法院舉起了自然正義的大旗,意圖以正當程序控制行政權的行使,以維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然而,在新的憲政體制之下,普通法院的努力遇到了議會和行政機關的聯合抵制。這主要表現為,議會經常通過法律授予行政機關以不受約束的自由裁量權,排除自然正義原則在行政領域中的應用。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議會在形式上代表著民眾的意志,但實際上是受到以內閣為代表的行政機關所控制的,其所制定的法律直接反映的是行政機關的意志。就行政機關而言,當然不願意自己的手腳受到自然正義原則的束縛而希望獲得行使權力的絕對自由。因此就出現了行政機關通過議會法律轉而授予自身不受約束的自由裁量權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法院如果強行再推行自然正義原則,將與議會法律發生沖突。這在英國是不允許的,因為議會法體現著議會主權,而議會主權則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成功的基本標志,是英國憲政的基石。因此,「自然正義不得不謀求新的立足點,並發現它是實施制定法而不是推翻制定法的一個範式。它的基礎現在存在於解釋規則之中」。普通法院認為,法律是正義的體現,制定法律的目的在於推行正義而不是推翻正義。對法律的解釋必須以正義為基本准則,自然正義是作為法律中潛在的、暗示的條款而存在的。即使議會法沒有明確規定自然正義原則,行政機關也必須遵守。相應的,議會法授予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不是絕對的,而是必須受到自然正義原則這一法律的暗示條款所拘束的。通過上述解釋,普通法院在形式上維護了議會主權原則,避免了與議會的直接沖突。同時又在實質上將自然正義融入了議會法律之中,否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權的絕對性,從而成功地將自然正義原則拓展至行政領域,成為控制行政權運作的基本規則。
但是,在歷史上,自然正義原則是用以規范司法權運作的,當該原則擴展適用於行政權這片新的領地時,其歷史局限性也開始顯露。這主要表現為該原則只能適用於司法性質的行為,而無法包容所有的行政行為。為了克服自然正義原則的歷史局限性從而擴大法院通過行政權進行程序規制的范圍,越來越多的法官開始用「程序正義原則」取代傳統的「自然正義原則」。不過,程序正義原則在核心理念、主要內容、基本制度等方面與自然正義原則都是相同或相通的,只是根據行政行為的特點對自然正義原則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如果將自然正義原則比喻為一棵老樹,那麼程序正義原則就是這棵老樹發出的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