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范軍海淀法院

范軍海淀法院

發布時間: 2023-08-14 18:33:33

1. 幫助偽造毀滅證據罪【量刑規范:法院的一場自我革命】

從2010年10月1日起,歷時多年,一場被法學界稱為「法官的自我革命」的量刑規范化改革在全國3000多個法院全面展開試行「規范裁量權,將量刑納入法庭審理程序」,是中央政法委確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項目,也是全國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的重要內容。
從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開始對量刑規范化改革進行實質性調研論證,並逐步開展試點,至2009年,試點法院已擴大到全國120多家。從2010年10月1日起,歷時多年,一場被法學界稱為「法官的自我革命」的量刑規范化改革,在全國3000多個法院全面展開試行。
地處北京中關村核心地帶的海淀區人民法院,案件多、種類廣、難度大是其收結案件的主要特點。正因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選擇該法院作為首批試點,把基層法院作為司法改革的主力軍,在司法改革方面進行嘗試與探索。
量刑多少,誰說了算?
2012年6月,一起搶劫案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來自河北農村的年輕人張某,平時在北京一地鐵建設工地打工。2011年12月27日晚上,他在海淀區老虎廟附近閑逛時,臨時起意對一位女士實施搶劫,將其手提包搶走,內有數碼相機和錢包等物品,事後張某頓生悔意和恐懼,兩天後,他主動去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張某被警方逮捕,並被檢察院公訴至法院。由於其家庭經濟狀況不好,法院為他指定了辯護律師
庭審中,對搶劫罪的認定,訴辯雙方並未產生異議。值得關注的是,按照刑法規定,犯搶劫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三年到十年,這么大的刑期跨度法官究竟顫攜皮如何量刑?
但隨著證據出示、法庭辯論、法庭質證等環節進行,法官卻最後宣布:被告人張某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1000元。
那麼,一年的有期徒刑是怎麼得來的?該案件審判長、刑一庭法官秦碩向記者介紹,根據《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被告人在本案中有主動自首情節,則在三年基準刑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且考慮到被告人沒有犯罪前科,並有退贓積極、認罪態度良好等酌定情節,最終給予其有期徒刑1年的處罰。
這個判決結果,讓本以為得在監獄呆上幾年的張某感到十分意外。「我想都沒想到刑期才是一年。」被告人張某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在看守所的時候,別人都告訴我搶劫罪一般都得判三年以上。」
我國刑法對於刑罰規定得比較寬泛,量刑規范化在某種意義上確定了法官在量刑時候的基本規則。海淀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紀檢組副組長范君向《小康》記者表示,對於法官來講,量刑規范化就是可操作、可細化的刑罰尺度,以進行嚴格定罪。量刑規范化最大程度上體現了「既要打擊犯罪,也要保護人權」的法律精神。
傳統的量刑方法是一種定性分析法,主要依靠經驗,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綜合全案情況決定宣告刑。有著十多年刑事審判經驗的海淀法院刑一庭法官李元向記者談道,「但缺點是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以及各種量刑情節,沒有一個量化分析的過程。」
改革試點後,法官們發現,根據試點規范要求,與往常庭審不同,在庭審中,除對犯罪的事實和證據進行了法庭調查、辯論外,還將過去法官庭後根據審判經驗量或綜合估量「估堆」量刑過程提到了法庭庭審中,專門增加了量刑的事實和證據的法庭調查和辯論。
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的刑事法官們看來量刑規范化,就是量刑公開化、透明化,在量刑准則規定的幅度內實施自由裁量權,而不是機械化的計算公式。
在爭議中前行的「改革」
據海淀法院當時參與量刑規范化改革試點的游濤法官介紹,在200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確定將海淀法院列為量刑規范化改革試點單位後,當時的院主管領導牽頭組織了「規范化量刑小組」,從故意傷害、盜竊、搶劫、交通肇事、販賣毒品等五個罪名逐步擴大到全部刑事法官和試點罪名。
但法官們之前都是採用估堆茄差式量刑,一開始「規范化」試點後並不習慣。
據了解,在量刑方式變革以前,法官採取的辦法是,根隱游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審判經驗來綜合判斷,估算出一個法官認為合理的刑期。比如,一個法官根據自己的審判經驗,認為盜竊兩萬元應該判處4年有期徒刑,另一個法官可能判處4年半,這都在法定刑的幅度內,都是合理的。但是,對於被告人來說,刑期相差半年,實際相差很多。特別是,被告人服刑後,在押犯之間交流,如果發現盜竊同樣數額、情節大致相當的,但刑期相差半年,在押犯會在心理上產生負面影響。
「開始試點時候的確有些抵觸情緒。因為我之前採取的都是『估堆式』量刑方法,這個詞(量刑規范化)聽起來就覺得有點奇怪,認為是機械化的計算公式,難道法官之前在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時候都不規范?現在將情節程序化後,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對案件裁量?」記者在與海淀區法院一些法官交流時,他們都坦言最初並不適應。
促使當時有些「抵觸」的法官們轉變觀念的是,試點一段時間以後的變化:試點案件無一起抗訴,也無一起上訴被改判或發回重審。非但沒有出現量刑畸輕畸重和大起大落的現象,被告人服判息訴率反而明顯提高,社會各界普遍反應良好。
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05年就開始對量刑規范化進行實質性的調研論證,並起草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導意見(試行)》。2006年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民法院利用「電腦審案」,引起各界的關注,但後來因爭議巨大,導致該地區的這項改革並未成行。
2007年,時任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刑一庭副庭長游濤等來自全國基層法院的法官,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帶領之下到淄川區法院進行調研。「其實並不是電腦量刑。」作為海淀法院量刑規范小組的負責人,游濤明確反對「電腦量刑」的稱謂。他說:「電腦在量刑程序里只是一個工具,就如同以前庭審時書記員用筆手寫記錄,現在用電腦記錄,工具改良了,但記錄者還是書記員這個人。顯而易見,量刑裁判的都是法官,不是電腦。」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淄川法院當時做法是,將法官計算刑期的過程,以電腦計算來取代,以模糊的刑期估算變為精確的換算。

2. 騰格爾是怎麼進監獄的

騰格爾沒有進監獄,是中央民族歌舞團相關負責人獲刑進監獄的。

演員哈斯高娃發現,因為當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時的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自己目前無法辦理退休手續。

據哈斯高娃稱,1993年她到中央民族歌舞團時,被告知只解決北京戶口,並不安排工作也不發工資。但她今年去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時,卻被告知自己檔案中有中央民族歌舞團工資待遇轉移證,無法通過社保局辦理退休。

拓展資料:

騰格爾,1960年生於內蒙古鄂托克旗,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批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央國家機關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

1989年奪得流行歌曲優秀歌手選拔賽冠軍,1986年為歌曲《蒙古人》譜曲並演唱,一舉成名 。同年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你和太陽一同升起》。1988年起自己創作歌曲[5]。1989年在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流行歌曲優秀歌手選拔賽上獲十佳第一名 。

1992年應邀赴台北舉行個人演唱會,在海峽兩岸引起轟動,成為建國以來內地到台灣舉行個人演唱會的第一位歌手 。1993年3月組建蒼狼樂隊,任隊長兼主唱 。1994年在電影《黑駿馬》擔任該片的全部音樂創作和主唱,並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獲最佳音樂藝術獎。2001年6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給政府特殊津貼並獲得證書。

騰格爾—網路

3. 焦慧強案件結果是什麼

5月8日,北京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焦慧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焦慧強曾任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2019年3月起,任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剛滿一年即落馬。

其人:從檢察院轉入法院
焦慧強出生於1973年6月,今年47歲,山西洪洞人。
1995年,22歲的焦慧強歷進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隨後9年時間,歷任該院民事行政檢察處幹部、書記員、副科級助理檢察員、副處長、助理檢察員。
2004年,31歲的焦慧強已是北京市檢察院一名處級幹部,隨後8年時間里,他歷任該院第一分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檢察員、檢委會委員,偵查監督處處長、檢察長助理、檢委會委員。
在此期間,焦慧強還在職讀了研究生並有一段掛職經歷。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他在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焦慧強掛職任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主任助理。
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焦慧強在40歲左右時,已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2014年10月,焦慧強轉入法院系統。至2016年5月,任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
在通州法院任職一年半後,2016年5月,焦慧強來到海淀區法院。隨後的近3年時間里,一直到2019年3月,他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
2019年3月,焦慧強再次調回北京市檢察院,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直至落馬。

辦案:海淀法院審過多起互聯網大案
根據裁判文書網公開信息,焦慧強在海淀區法院期間,以審判長身份審理過多起案件。其中包括北京市原文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北京非物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正處級)白玉清貪污案,紫光軟體系統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李軍挪用資金案。
海淀法院是全國當前受案量最大的十家法院之一,也受理了大量互聯網公司案件。如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中的騰訊訴「今日頭條」侵權案,即在海淀法院審理宣判。在全國引發廣泛關注的「快播涉黃案」也是由海淀法院2016年審理宣判。
背景:海淀區有多家大型互聯網企業
據海淀區政府官網介紹,2019年海淀區生產總值7926.0億元,佔北京市GDP的22.4%,居全市首位,第三產業增加值7217.2億元。其中,海淀區「中關村」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代名詞,聚集著全國重要科技戰略資源。
從數字上來看,海淀區有國家級高新企業超6000家,上市、掛牌公司總計554家,「十百千「企業214家,總收入達163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12000家,從業人員85.77萬人。
焦慧強簡歷
焦慧強,男,漢族,1973年6月出生,山西洪洞人,1995年6月入黨,1995年8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
1995年8月至2004年7月,歷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幹部、書記員、副科級助理檢察員、副處長、助理檢察員;
2004年7月至2012年3月,歷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檢察員、檢委會委員,偵查監督處處長、檢察長助理、檢委會委員;(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在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掛職任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主任助理)
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任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
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
2019年3月至今,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來源:21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4.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公正的力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上)

法律的力量在於公正,法官的分量也在於公正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執著地守護著公正:審案1200餘件,其中300餘件屬疑案難案,沒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連敗訴方也誠心送上錦旗「辯法析理,勝敗皆服」。

「陽光」法官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一張「法官臉」。

第一眼看見宋魚水,當事人幾乎都有這種感覺。這張臉,正氣、智慧,又真誠、溫和。

身為法官,宋魚水常常換位思考。她說:「法官中立審案,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

宋魚水以耐心出名。

一位老作家在庭審中「妙語連珠」,卻游離於法律之外。旁聽席上,有人打起瞌睡;審判台上,坐在宋魚水身邊的馬秀榮法官也差點聽不下去了:「但宋魚水神情專注,始終沒有打斷這位老人陳述。」

「這事出來以後,你是頭一個完完整整聽完我講話的人。」面對宋法官的尊重,一直不同意調解的老人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你的話,我信!我同意被告提出的方案。」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話雖簡單,做起來卻不易。對一個案子有耐心,容易;對所有案子有耐心,需要長期培養。

耐心、尊重,讓宋魚水走近當事人,彼此多了份信任。

「大風和陽光比威。風說:『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陣狂風,人反把衣服裹緊。太陽無語,陽光暖暖,讓人自然脫掉外衣。」

審判台上,宋魚水細致嚴謹,又親切平和;旁聽席上,北京市人大代表高揚,不由想起這則伊索寓言。

旁聽者與當事人,不同的角度,結論卻是一樣:

「她像陽光,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

「滿意」法官

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辦案中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辯法析理,勝敗皆服」,敗訴方送的錦旗。

三次官司,宋魚水判了一勝一敗一平。為這一平,代理人拿著法條找她理論。兩個多小時,宋魚水從容應答。

代理人心服口服:「在你這兒打官司不是一次兩次,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

兩天後,「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大紅錦旗送到海淀區法院。

在宋魚水眼中,公正,沉甸甸。

一件案子,對法官普普通通;對當事人,一生可能就一次。維護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社會對法律的信任就增加一分;傷害一個當事人,就會多一群懷疑法律的人。

讓所有當事人都滿意,難;一名法官,卻不能停止努力。

認定事實不能有誤,適用法律不能偏頗,判決書不能有紕漏……宋魚水時刻警醒自己:「案件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要讓當事人認可公正,不能一判了之。宋魚水說:「法官應當是『傳道者』,不但要判,還要釋理,把法律的理念傳遞給當事人。」

給當事人看的判決書,也成了釋理的「平台」。

隨手翻開一份,苦澀的法律條文,都被精心轉化成生活規則,通俗易懂。宋魚水說:「既要回答當事人最關心的問題,還要讓他們看明白。」

曾經恨過她的當事人,專門寫來賀年卡:「是您啟發了我怎樣做人。」

「法官能得到這樣的『待遇』,不容易。」海淀區法院副院長陳琦十分感慨。

「愛民」法官

無論案件大小,無論貧富貴賤,都會同樣感受公正

數九寒冬,清晨。

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工,站在宋魚水面前,瑟瑟發抖……

送了一年菜,至今未得分文。年關已近,他來法院「討個說法」。

「討個說法」,多麼熟悉。

宋魚水家鄉,山東蓬萊老實巴交的村民們就是這樣渴望公正。誰家被生產隊少分了兩捆柴,誰家兒媳婦受了婆婆的氣……小小不公平,甚至會讓受委屈的人大病一場。

公正的種子,悄悄在小魚水心裡發芽:「長大了,我要當『包公』!」

「今天,我要當個名副其實的『包公』!」

當法官後的第一起案件,順利結案。手捧菜錢,農民工泣不成聲。

司法公正,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

身為農民的女兒,宋魚水更是擁有一顆愛民心。

從當法官第一天起,宋魚水給自己定下「約法三章」:

不輕視小額案件,不輕視困難群體,不輕視當事人的任何權利。

11年來,無論案件大小,無論外地人本地人,無論掏不起訴訟費的貧困群眾、腰纏百萬的富翁,宋法官一視同仁。

「免檢」法官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

「小宋這人,我敢打保票。」

在海淀法院領導的眼中,宋魚水屬「免檢」。

法官有權。一紙判決,能令公司倒閉,也能使人命運改轍。更何況身為庭長,她的意見多少可能「左右」判決。

法官無權。找過宋魚水的人都知道她的「名言」———法官有權又無權。法官行使國家權力,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和正義。如果不能保證「天平」平衡,就沒有資格當法官。

認為法官有權,找上門來的不少。

那一年,宋魚水剛當上經濟庭副庭長,老家就來人了。親戚說情的這起案子,恰恰就在經濟庭。但她卻不能開這個口……

「我不怪你!」聽到善良的親戚理解自己,她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這些年,教過她的老師、共患難的同學,都做過她的當事人。發現需要迴避的,她主動申請;經手的案件,她也「不近人情」。

有朋友怨過她。

「人們更敬佩按照法律原則判案的法官。」宋魚水相信正義的力量。

有人疑惑:十幾年時間,上千件案件,就沒有一次推不掉的人情?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宋魚水做得義無反顧。

十餘年來,宋魚水緊緊守住公正的底線:沒有一件案子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沒有收過當事人一件禮品;沒有辦過一件人情案;也沒有利用庭長職務,向審判人員施加過任何不公正的影響。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法律忠誠,這是宋魚水的品格。正是這種品格,造就了她追求公正、維護公正、代表公正的意志。

讓百姓相信法律,讓社會擁有公平。這就是公正的力量。 (記者吳兢 劉維濤)

和諧的分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下)

1989年10月,宋魚水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光榮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法官,在她的天平上,不但寫著公正,也寫著和諧:用法律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

天平在肩,重任如山。

維穩

群體性糾紛,件件難,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大變革,大發展。

與之相應,各方利益沖突加劇,深層矛盾逐步顯現。群體性糾紛,大量湧向法院:

企業非法募集資金案,讓一大批群眾失去「血汗錢」;銀行不良貸款案,數額巨大,牽涉面廣;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頻發,與村民利益息息相關……

一件一件,件件都難。

如何依法保護群眾合法權利?如何妥善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8年前,20多名司機來到宋魚水面前。

當時,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四環路內淘汰所有「面的」車。很多計程車公司向司機提出:解除承包合同,收回車輛更新。靠車吃飯的司機們,面臨暫時性失業。一些司機開始上訪,靜坐,圍堵交通。

身處矛盾中心,宋魚水清醒地意識到肩上的千鈞重擔:一頭挑著社會穩定,一頭挑著司機一家的口糧。

法庭外,一大批公司和司機翹首以待。

不能草率,不能延誤;既要真誠交流,又要細致做工作。這場危及社會穩定的「面的」風波,最終化解於無形:多數司機與計程車公司達成協議;個別司機未達成協議,宋魚水及時裁判;觀望的公司和司機們,按法院確定的原則解決了糾紛。

審判技巧嫻熟高超,化解矛盾真誠執著。10餘年,宋魚水把判案的法庭,變成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調節器」。

止爭

「雙損」變「雙贏」,社會利益實現最大化

「案件審得多,下判筆越沉。」

老審判員的話,讓當時剛入行的宋魚水沉思。

一紙判決,有輸有贏。

一個企業因不懂法或小疏忽,甚至可能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有的元氣大傷,有的就此破產。

法官盡責,要通過判決引導市場主體走向規范,還要讓他們在訴爭中共贏共存,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法官不僅要善於『定紛』,更要『止爭』,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寧可麻煩受累,宋魚水盡力幫助當事人打開「心結」。

律師十年,辦案數百起,接觸法官幾百名,北京中潤律師所何畏律師對宋魚水印象最深。

他代理了一起「老大難」案。

原告、被告本是同窗好友、合作夥伴。2003年3月,宋魚水接手這起案件時,雙方極為對立,拒不同意調解。第一次出庭,雙方一見面,就情緒失控,恨不能大打出手。對調解,雙方律師都徹底失去信心。

奇跡發生了。

宋魚水不但讓雙方握手言和,還重新合作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握手背後,是法官的智慧、善良和執著:9次詢問、4次勘驗、4次開庭審理,入情入理的分析,設身處地的溝通……

不可能變可能,「雙損」變「雙贏」。

調解,宋魚水的「絕活」。

家長里短的小額糾紛;公司企業之間的大額糾紛;侵犯商業秘密之類,被同事們認為非判不可的知識產權案件……服了宋法官這劑調解「特效葯」,當事人常以最小的代價、和平的方式,化干戈為玉帛。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審案1200餘件,其中調解結案達70%以上,還有一些當事人高興地撤訴。

攻艱

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

案頭,一摞摞欺詐案卷。宋魚水心情沉重。

誠信危機引發的糾紛,涉及各個領域。保護誠信,懲戒失信,法官義不容辭。

1998年,沒有先例可循的「經銷權」案件,給宋魚水出了道難題。

外地某商貿公司傾銷過期啤酒,被媒體曝光,導致該品牌啤酒銷量銳減。北京的總經銷商決定收回其經銷權,被這家公司告上法院。與迅猛的發展相比,立法往往滯後。對經銷權,當時法律未做規定。

案子剛立,已成焦點。

翻閱大量資料,查閱國外判例,向相關部門調查咨詢,竭誠請教專家學者……依據法律原理、商業慣例,宋魚水開創性地以「喪失商業信譽」為由,支持被告總經銷商解除經銷權。

這份判決書,被全國許多法院引為範例。

一年後,《合同法》頒布實施。「誠實信用」原則列在其中。

法槌,威嚴、神聖。

黨員法官宋魚水,一次次舉起法槌,維護公平,倡導誠信,規范秩序,保障發展。

「市場秩序,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提起宋法官,許多當事人坦言。

「法律也是生產力!」談及宋魚水和她知識產權庭的同事們,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法制處的楊東起滿懷謝意。

求精

爭當專家型法官,挑戰新案、疑案、難案

新案,疑案,難案。

新時期,新形勢,向法官提出挑戰。

一名新時代法官,既要有維護改革、發展、

穩定的大局意識,又要有駕馭復雜案件、解決實

際問題的司法能力。

僅靠過去的知識底子、辦案經驗,僅靠一張笑臉、兩袖清風,遠遠不夠。

「爭當專家型法官。」宋魚水為自己定下目標,既提高學術水平,又加強審判能力。

海淀區法院的同事們,幾乎都知道她的勤奮:

茶餘飯後,坐車上班,觀摩開庭,討論案件,考察交流……一切可能抓住的機會,她都用來學習。

周圍人,個個成老師,同事、律師、專家,甚至當事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干審判員,宋魚水在庭里結案最多;

當副庭長,她成了審判疑難案件、復雜案件的「專業戶」;

任知識產權庭庭長,她要求自己和庭里每一位同志:「力求每個案件的審理,都成典範;每份法律文書,都成精品。」

2003年,一家生產剪紙作品的公司焦急萬分來起訴:「花了很長時間,投入幾十萬元!盜版,讓我們面臨毀滅性打擊。」

審案要時間,公司的損失隨之一天天增加……

該案法官馬秀榮決定適用「訴訟禁令」,先行裁定被告停止製作、銷售,避免權利人損失擴大。

「訴訟禁令」,此時還是一項「紙上」的法律,無人使用。

作為庭長,宋魚水果斷支持。報請院領導同意後,「訴訟禁令」在我國首次適用。

確認網路傳播權、部分判決……為了提供一個公平、優質的法制環境,宋魚水和同事們一道,創下了多個「全國首例」。

有能力,有責任感,有大局意識。

正是千千萬萬個宋魚水,在平凡崗位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奉獻。 (記者吳兢 李章軍)

5. 判決書從哪些方面展開分析

判決書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的最終表現。我國人民法院判決書之內容幾十年皆為事實陳述、法律適用、判決結果三大塊式。這與改革開放特別是民主法治建設之態勢格格不入。不可否認,現代國人法制觀及其意識已非前人可比,即由事實(個案比照)積累而知曉法律變為由法理分析及法律規定而研習法律。環境更易、法制演變、意識更新之今日,強烈要求法隨時變,判決內容因勢而改,理應增加法理分析內容。
一、有關國家判決中法理分析情形
1.英美法系國家
在英美法系國家,其法律由法院採取一種從案件到案件的推理(Reasoning from case to case),反復斟酌案件本質及合理性,依歸納方法逐步發展而來。判決即為法源,即判例法。從思維對象看,奉行個案思維即就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思維。「在普通法法律家富有特性的學說、思想和技術的背後,有一種重要的心態。這種心態是:習慣於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觀察事物,相信的是經驗而不是抽象概念;寧可在經驗的基礎上按照每個案件中似乎正義所要求的從一個案件到下個案件謹慎地進行,而不是事事回頭求助假設的一般概念;不指望從被一般公式化了的命題中演義出面前案件的判決……」。[1]高度地總結概括技能要求有高品質法官,也就能造就出高品質法官。這一點從英美法系法官選任上體現出來。英美法系,法官大多從一定年限律師中選任,大部分為大學教授和政府公務員。特別是最高法院法官,任職時大都五六十歲,學識淵博、聲譽卓著,且為終身制,其所為之判決,集自己學識、人格、對法律奉獻精神於一體,不為他方權勢所困,棄官式語言之呆板、圓滑而以優美典雅之文風極力闡釋自己獨特見解。因此,極具濃厚美學韻味,又含深刻法理兼容極高藝術性之判決不斷奉獻於世人面前,使人領略到五彩斑斕法律判決之美而傾心研讀關注。因之,在英美法等國家遂有「國可以一年無君,但不能一日無法(法官)」之景觀。在這種法制氛圍下,法官特別重視事實資料和經驗知識積累,深入研習各種解決方法之可能性及後果,能認真充分考慮控辯雙方見解,推動法制向前發展。在其判決中,判決理由(rationale)之法理分析為最主要內容。
2.大陸法系國家
大陸法系國家,均屬成文法國家,但因文化背景傳統不同,判決亦各有特色。如法國,最高法院判決內容、結構和文風都是法國法律思維特殊類型極端表現。從字面上看,法國法院每一個判決都是一個單獨句子組成。所有判決理由都可以從這個夾著一連串的以「鑒於……」為開頭句子中發現,判決書中無專門敘述案件事實段落。判決通常措詞簡潔、文字精煉、表達清晰、說理簡明扼要。當然,這與法國司法體系密不可分。不過這種過於僵化模式,使判決書變成空洞形式儀式書,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批判。他們建議判決書放棄以「鑒於……」形式開頭之千篇一律製作模式,主張法官應在判決書中說明其論證,解釋其判決原因,另外也不應隱瞞任何相關考慮。[2]當然,司法體系不改,判決書文風亦不會更改。
德國,18世紀,理性法影響了人們思想,成為許多改革運動精神動力。理性法學者以嚴謹的、邏輯數學的演繹方法著稱。19世紀末,法律實證主義盛行,以法律無漏洞即一切法律問題可就現行法規定依邏輯推理尋得解決和法院嚴格依法判決,不能逾越法律規定為兩個基本信念,使判決拘泥條文,立論重邏輯推理。至本世紀初,利益法學派崛起,力倡判決應致力於確定法律程序中固有之價值判斷,並以之衡量所涉及之各項利益。二戰後,在「盟國」干預下,力圖構建法治國體系。法院判決一方面反映德國傳統特色,旁徵博引,邏輯嚴密,論述詳盡;另一方面,大膽創新,創造了許多重要制度影響現代世界法制,為世界許多國家判決效仿。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判決也具德國氣息。
二、我國判決書中,增加法理分析之必要性及意義
有法諺曰:法律是「理」與「力」的結合。有「理」無「力」乃道德;有「力」無「理」乃強權政治。判決反映國家意志體現社會理念,理應「理」「力」兼具。「理」即法理分析,「力」即法律規定。「理」「力」結合——判決結果。何為法理?法理即由法律根本精神演繹而得之法律一般原則。[3]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稱為「由法律精神所得之原則」;義大利民法稱為「法的一般原則」;奧地利民法稱為「自然的法原理」;日本民法稱為條理。所謂條理,指與法律(包括習慣法)調和的法命題。[4]
現代法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活動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公開原則為一切機關活動基本原則。就法院審判言,公開包括案由公開、審判公開(法定不公開除外)、判決理由公開、適用法律公開、判決結果公開等。英國大法官Lord Acton曾言:「秘密使人腐化,在司法亦然,任何事務經不起討論及公開的均非妥當。」[5]在專制時代,強權即真理,判決本身有不可告人秘密,何來公開?在法治時代,法庭審理案件,須經如下判斷過程:首先,事實判斷。即對所爭事實,根據證據取信原則,依據程序法,作出事實認定。其次,價值判斷。在事實判斷基礎上,依據正義、理性即法理進行法理分析,得出分析結論。在此基礎上,依據法律規定,對欲適用之法律做出解釋說明,以達明理。再次,法律判斷。即基於事實認定、法理分析,尋找以該法理為理念,並適於該事實判斷之法條。第四,判決結果。上述判斷之必然產物。法庭審理即圍繞上述四層次展開,亦應為判決書所體現。間或由於東方人重實體、輕程序之傳統,我國判決僅做到審判公開之程序性公開,而未做到判斷理由公開之實體性公開。久而久之,所為之無價值判斷之乏理性的法律判斷使人不惑而厭惡,有可能演化為對「惡法」(公民視其為)之抵觸與反抗。此非法價值所欲容。
現代社會,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人們無暇顧及每一部法律規定。相反,卻關注於身邊每一判決,極欲知曉判決所含法理。這種強烈願望與判決無法理分析之呆板面孔形成極大反差:很少有人對判決書細心品味,或熱烈討論,代之以僅看事實陳述與判決結果。判決宣傳法律、張揚法治目的很難達到。這種連判決書中法律規定(法條適用)都不看之現實,難道不是對判決書中應有法理分析之呼喚?
筆者之所以力倡判決書中應有法理分析,還基於如下考慮:第一,它能增加判決說服力,提高判決質量。法律是一門科學,每一法條背後皆有科學基礎即法理。無論哪個國家,不可能採取諸如:「基於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間,其表意行為難斷真否,故其實施之民事行為因其意思表示欠缺有效要件而無效」之類方式制定法律。而採用簡潔、嚴明方式直敘其意,其所含理念交由法官在具體案件審理中闡釋。這就促使法官在個案審理中,細心研讀法理,採取慎重務實態度,正確找法。據此,生成判決書多具法理依據,此即有助提高判決書說服力,確保高質量判決書產生。
第二,它能促進法律進步,有利於民主法治建設。實務中,因出現法條競合乃至沖突,司法解釋前後不一,本法與解釋有別等情形時,判決如無法理分析,人們很難知曉法官如何這般處斷。勝訴者,有僥幸感;敗訴者,心有難服之處,甚至斷定對方有後台或給法官行賄使然。因無法理分析,致判決無明理之效,當事人上訴與否,一片茫然。外界無從監督法院審判。如果有法理分析,當事人就能斷定其勝敗(訴)之處,可否當然,上訴與否,成竹在胸。對這類判決,必心服口服,主動履行。基於此,減少訴累,提高法院審判效率就成為現實。對某一判決法理分析若存異議,此即有爭議之法律問題,必引起學者及實務界廣泛關注,激烈討論,其結果必利於爭議解決,新制度創制,進而推進法理學的發展,促進法律進步。故關注、討論、認同法理分析之過程,即為民主法治建設發展之進程。如北京海淀區法院,近年來廣泛邀請學界討論一些爭議較大疑案新案,審理出一些在全國有影響之典型案件,其實效有目共睹,其風可揚。
第三,有利於增加法官人格魅力,造就出中國之名法官。在傳統三點一式(事實陳述,法條引用,判決結果)判決中,法官個人判決風格皆為機械呆板之程式覆蓋。判決之優劣,審判水平之高低很難體現。法官高尚人格價值,不為世人知悉認同。久之,法官中必生不思進取,敷衍了事等「大鍋飯」病。筆者多年司法實踐,感觸頗深。如某中級法院二審民事判決,近2000字判決書中,錯別字和不知其意之字達29處。當發出檢察建議後,竟將卷內判決撕走,又附新列印判決!具有法學學士學位之法官尚且如此,其它法官真不敢想像。也許這僅是特例。司法正義,源自法官正義人格。如果判決書中有法理分析內容,法官個人學識、觀點、方法充分躍然紙(判決書)上,為眾人知悉,一方面,增加法官責任感和進取心,提高競爭意識,促使法官學術上虛心學習不斷進取;工作上勤勤懇懇,每一案件皆悉聽雙方當事人意見,認准事實,尋准法源,使其所辦案件經得起歷史檢驗。此即能展現法官獨特辦案風格,此風格,「就形式而言,為判決之結構及措辭;就內容言,為判決理由之做成,尤其是關於立法資料,學者見解之參酌,法律外因素之考慮以及推理論證過程等。……」[6]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正義、公平、理性之法官獨立人格典範。這一點正是我國社會所急需和要樹立而又缺乏者。如果判決中有法理分析,透過判決,可將名法官淵博法學思想,崇高敬業精神,博大人格魅力凸現出來,為法律工作者及公民所敬仰,為社會所肯定和力倡。因之,此高尚法官獨立人格價值,乃社會之寶貴財富,法治盛世之顯著標志,亦乃社會大眾之萬幸所在。然此獨立人格價值之造就,基於:一、法官公平、正義及獨立人格的培養。客觀上,建立保障法官能獨立之物質基礎,與其職業成本相符之薪金(較其它職業成本為高,故高薪)。強化法官職業教育,建立嚴格資格考試,使法官有自覺提高自身品質緊迫感、自覺性。法官應清醒認識到,無公平獨立之人格,便無法在法官階層中生存。其二,整個司法制度之科學定位。我國已走過艱難法治歷程,傳統行政司法於一身之縣衙作風,在一些黨政領導中時有體現。理順黨與司法關系乃實現法官獨立人格價值之關鍵。從理論上講,未能或尚未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黨的意志,不能左右司法行為。「在黨的代表大會上,不能制定法律。」黨的政策或者領導人講話、要求等不能作為法院辦案「政策」或「現實」依據。[7]黨對法治之領導,應體現在立法領導和工作監督上。即只能將黨的意志,經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之法律,然後領導全國人民並模範遵守法律。否則,「嚴格執法」演化成「根據形勢需要」執法。[8]人民群眾特別是全國人代會上,代表們對當前執法存在問題極為不滿就說明這一點。黨絕不能對法官檢察官進行思想組織領導,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工作失職或有違法之處,黨應通過黨在人大中的黨員代表提出質詢案或罷免案

熱點內容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
鄧州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7 09:02:40 瀏覽:713
條例准則案例試題 發布:2024-11-17 08:49:27 瀏覽:256
有關經濟法小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7 08:48:38 瀏覽:858
該公司產生法律訴訟 發布:2024-11-17 08:42:29 瀏覽:476
漢堡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7 08:22:08 瀏覽:562
農村換屆選舉票多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7 07:59:18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