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加強法官培訓教育

加強法官培訓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9-26 22:04:37

㈠ 保障司法公正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加強司法公正的方法
(一)、司法公正的根本制度性保障是司法獨立
由於法治國家的司法權威已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對司法權能的價值與作用早已認同和接受,其公信力已確定無疑,因此不存在人們隨意詆毀和懷疑司法權威與價值的問題,但在法治欠缺或法治不發達的國家,由於司法機關地位偏低,並同國家不健全的體制及不科學的權力結構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司法不公及司法腐敗就往往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如何克服和解決司法不公進而實現司法公正呢?本人認為,司法公正不單是司法本身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整個政治體制之問題,包括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權力結構等系列問題。本人贊成一些學者的觀點即「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根本制度性保障。「中國司法中的腐敗行為制度性根源不在於法院法官接受的監督不夠,恰恰相反,是獨立性不夠。」據此我們認為,司法獨立性問題是與司法公正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司法獨立問題不解決,要實現司法公正是相當有限的,理由是司法倘若不獨立,則法院和法官面臨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壓力就很大,審判程序及實體適用法律就有可能依非審判者的意志而作出,法律只成為一種有用的工具而不是居中裁判的法定標准,即使許多情形下法院和法官依程序和實體公正做出判決,但由於社會和人們因法院和法官不具有完全獨立的法律地位,而不信任其裁判的公正性,這樣,司法公正的價值及權威就永遠無法確立。
(二)、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堅定不移地走法官的精英化之路
司法公正的實現有賴於具有優良法律職業素養和品質的法官群體的恪盡職守和不懈的努力追求,加強法官教育培訓,提高法官素質,促進法官司法觀念的轉變,是新時期人民法院隊伍建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法官做為社會正義的化身,其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官不僅應具有系統、扎實的法律理論功底、嫻熟的裁判技能和寬厚的人文素養及自然科學知識,而且還應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以及自覺以法律概念進行思考、判斷認識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法官在司法公正的實現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法官應樹立科學的職業道德觀。同時必須加強廉政建設,作廉明法官。
(三)、完善監督機制
從法院自身來講,當前要把著力點放在強化、完善內部監督上,增強辦案人員公正執法的責任意識,約束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執法監督機制,理順監督關系,堅持對案件監督和對執法人員行為監督相結合,在糾正錯案的同時要追究違法違紀行為的責任,使監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提高監督水平,改善監督方式,強化運用程序法的監督,及時糾正程序違法現象;對實體方面的監督,要著重解決適用法律錯誤及明顯判決不公問題。同時,檢察院作為法定法律監督機關,也要依法加強對法院的監督。從法院外部來講,要在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監督、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群眾及新聞部門的輿論監督的同時,大力推進和深化審判公開,增強執法辦案的透明度,為公正執法打下基礎。
司法公正的實現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根本上說,有賴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即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有序運行,民主政治得以制度化、法律化,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現代權利與義務觀念的自覺守法公民。然而,在社會轉型時期、利益多元化的時代,司法公正的實現既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更需要觀念的更新。制度建設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觀念的變革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觀念的變革直接關繫到司法公正能否真正實現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反映著我國文明進步的程度。

㈡ 法官沒有審判經驗,怎麼進行知識培訓

審判經驗和工作方法的總結與推廣是提高我們法官司法能力較好的著力點之一,內總結與推廣審判經驗有四點作用容:一是通過總結經驗可以對自己多年的辦案實踐進行理性歸納,揚長棄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同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二是對年輕法官起傳幫帶作用(後面要專題闡述)。三是推動法官之間的相互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審判經驗的總結與推廣可以推動各個層面法官與法官之間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即便是學習不同審判領域的經驗,也可以增長見識,融會貫通,從而全面加強法官的司法能力(復合型法官的需要)。四是推出優秀法官。審判經驗的載體是一大批資深的法官,其經驗是法院最寶貴的財富。藉助於審判經驗的總結與推廣,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突出反映法官精湛的審判水平以及豐富的審判經驗,大力宣傳專家型、學者型的法官形象,推出優秀法官,從而增強法官的職業榮譽感,調動工作的積極性,使一批優秀的專家型法官脫穎而出,逐步成為知名法官,為社會所認可。同時,要及時總結精品案件背後體現的審判經驗,通過「以個案帶類案,以類案出經驗,以經驗促提高」,爭取產出更多精品案。

㈢ 根據枉法裁判屢禁不止的根源,根除枉法裁判的最佳策略有哪些

根治枉法裁判的策略

根據枉法裁判屢禁不止的根源,筆者根治枉法裁判的策略有如下三個:

策略1、完善法律規則,細化法律規定,逐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判例法

判例法對制定法具有極好的解釋和補充作用,賦予優秀的判決以判例法的淵源對根治枉法裁判具有極好的治療效果。一個公正的判例對於以後的相似案件可以說是指路明燈,其在案件事實的認定、法律程序的運用,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具體應用,都應當是符合立法精神的,而一個優秀的符合立法精神的判例應當是優秀法官對於法律的極好的運用,凝聚了這些法官對於法治精神的透徹理解與個人智慧,賦予這些判例以法律的淵源有利於明確法的指引作用,保持法律的穩定性與統一性,有效地避免同案不同判的司法怪象。如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枉法裁判案件,僅僅幾個優秀的判例就足以對所有的同類案件起到優秀的示範作用。

判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間,從而有助於實現法制的統一。判例法可以降低法官審理案件的難度,因為有相同而成熟的案例作為依據,法官可以在審理案件中對相同案件作到當庭宣判,從而有助於提高審判效率。

判例作為具體的案件判決,比制定法更為通俗易懂,便於普及法律知識。判例法可以將法院判決置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從而將法官的行為也置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對企圖枉法裁判的法官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正因為判例經常被引用,也使法官對於判決更趨謹慎,而一旦法官作出枉法判決,就更易於為社會公眾所識別。

中國歷史上雖然沒有判例法的傳統,但是,經過法學工作者與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地探索與實踐,判例法一定會在中華大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實現中國的法治統一與司法公正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策略2、明確枉法裁判罪的追訴標准,強化對枉法裁判的懲治

枉法裁判已經成為威脅中國法治的最大殺手,其對中國社會肌體的危害已遠遠超過了販毒罪的危害,目前,各地的涉法信訪事件層出不窮,成為威脅中國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在醫院門前因醫療糾紛懸掛橫幅要求討回公道的人們,這些人為什麼不將其冤屈訴諸法律呢?人們為什麼不相信法院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現實社會當中,枉法裁判法官不計其數,而真正受到法律懲罰的可能是九牛之一毛,這其中與枉法裁判罪極為模糊的法律規定有很大的關系,筆者在前面已有述及。應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枉法裁判罪的追訴標准,將枉法裁判罪置於與販毒罪同等的位置,規定無論枉法裁判涉及案件大小,一律予以刑事追究。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的那句至理明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它的危害性超過了十次犯罪的危害。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同樣,一個反面典型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本案中濟源市人民法院商敏這樣道德品質敗壞的法官最終未被繩之以法,則不僅是濟源人民的悲哀,更是中國法治的悲哀!

策略3、加大對法官隊伍的教育與培訓,提高法官自身素質

對法官隊伍應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社會倫理道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正反兩方面的法制教育,教育法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榮辱觀,從而為依法治國、公正司法發揮積極的作用!

㈣ 法院加強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

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建設應注重幾個方面的建設: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思想是行動的先驅,要加強法院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領導班子是一個集體的領導核心,其作用相當於火車頭、領頭羊,領導班子的能力如何對法院整個集體的戰鬥力大小和發展前景有著重要影響,因此,領導班子建設至關重要。
3、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法院的各項工作需要幹警去執行,幹警的能力如何決定工作的質量高低。要適應新形勢的審判工作需要,就必須加強基層法院幹警的司法能力建設。要採取多種方式強化教育培訓,培養幹警的判搭凳斷事實、適用法律、駕馭庭審、調解糾紛的能力,培養幹警正確處理公正與效率、實體與程序、審判與服務的關首枝兆系的能力,培養幹警和諧司法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司法水平,提高司法能力。
4、加強司法作風建設。司法作風是人民法院執法水平的綜合反映和集中體現,者租也是人民群眾認識人民法院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徑,所以,加強司法作風建設是法院提高執法水平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眾對法院隊伍建設提出的最迫切要求。
5、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要進一步加強基層法院隊伍廉政建設,規范法官司法行為,認真落實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五個嚴禁」的規定,加大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和懲戒力度,維護司法公正、文明,保持法院隊伍清正廉潔同時還需要;完善法官招錄、培訓制度。 完善司法職業保障制度。 規范司法警察隊伍管理。

㈤ 怎樣提高庭審應變能力

庭審是人民法院訴訟活動的中心環節,是保證審判過程和結果公正與公平的重要審判形式,庭審的功能決定了其在訴訟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當庭審查、判斷證據,為案件查清事實、適用法律奠定基礎。庭審的重要作用也決定了法官應具備駕馭庭審的能力。庭審駕馭能力是法官憑借公理的精神、專業的法律知識運用程序規則,主持整個庭審過程,同時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作出裁判的能力。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案件的質量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因此,提高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至關重要。
一、庭審駕馭能力具有以下特徵
(一)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綜合性。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體表現為法官掌握和運用法律知識及相關知識,通過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來審理案件。所謂「庭上三分鍾,庭下三年功」,這句話是說庭上審理的時間雖短,但是它集中、綜合地反映出法官在庭下多年來掌握的各種知識,運用各種能力的結果。在庭審過程中,法官應准確歸納案件爭議焦點,並指導各方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展開辯論,制止不必要的發言提問,合理安排庭審程序,及時妥善處理庭審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
(二)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即時性。在庭審的有限時間里,訴訟參與人在庭上的各種表現,都要求法官及時作出判斷,這種判斷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和不可逆轉性,法官在法庭上所講的每一句話,都關繫到案件事實的認定,是非責任的確定,這些話都是一錘定音且不容隨意更改的。老百姓往往把它看作是法官庭審駕馭能力的綜合性和即時性的反映,必須慎言慎行,加強平時鍛煉與修養。
(三)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職業性。人們常常把法官職業與醫生職業相比較,兩者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處。醫術水平高的醫生,能夠准確地診斷出疾病所在,並對症下葯達到葯到病除的功效,而醫術不高的醫生,往往不能准確診斷病情,有時誤診,達不到醫病的良好效果;同樣庭審駕馭能力強的法官,當庭就能查明案情,作出准確判斷,通過准確適用法律、闡釋、宣傳法律,使當事人服判息訴。
二、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提高法官素質的重要內容
司法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優秀的法官必須具備三個基本功,一是開好庭,二是寫好判決書,三是嫻熟正確適用法律。庭審是法院整個審判過程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一種動態的審判,是法官素質高低最集中的體現。做一名法官的基本工作就是審案,開好庭對於法官來說是最基本的素質,全面提高庭審駕馭能力將有助於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
(二)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提高司法公信度的重要措施
法官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是社會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裁判者,而法庭就是審判的場所在法庭上法官的言行舉止無不關繫到執法者的形象,這同時也會給當事人、旁聽者以及社會社會大眾留下深刻印象。反之,法官的庭審能力差,就會影響審判的公正性與嚴肅性,就會在人民群眾的心中降低司法公信度。
(三)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確保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
法官審判是否公正,當事人、旁觀者、社會大眾主要是通過法官主持庭審來直觀感受的。法官在法庭上開庭、主持調解、宣判等等,直接反映出是否達到三個公正。要實現程序公正,法官必須在庭審過程中依法行使審判權,同時確保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這就對法官提出要求,應當讓當事人講話以充分保障當事人行使享有的訴訟權利,但又不能讓其漫無目的地講,要關於引導,歸納好當事人的陳述要點,查明案件的事實。要實現實體公正,准確運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判。在司法實踐中,常常會聽到一些當事人對判決結果提不出問題,但對法官的態度、形象提出非議,認為法官對自己態度不好而對另一方態度很好等等。因此,確立法官的公正形象、提高庭審駕馭能力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
三、當前駕馭庭審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法官的法律素養和文化素質不高,集中體現在:
1、有的法官對原、被告反復陳述以及與案件無關的陳述,不及時制止、引導,而是任憑當事人說個夠,致使整個庭審比較鬆散、漫長,有時,甚至因當事人一些與案件無關的話題使當事人之間產生新的矛盾。
2、有的法官過於急躁,經常打斷當事人的發言,有時未等當事人把話說完就予以制止。特別是在一些一方有律師代理,而另一方無律師代理的案件中,由於律師對庭審程序比較熟悉,所以對法官的一些提問能夠得心應手,而另一方當事人由於法律意識談薄,甚至是第一次參加庭審,比較緊張,不能很好的表達其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時有的法官不是給予正確的引導,而是盲目的制止,以致給當事人造成一種其權利受到剝奪的印象,從而出現「法官不讓我說話」的抱怨,最終造成當事人對裁判公正性產生懷疑。
3、有的法官不能很好地引導當事人舉證、質證,甚至出現代替當事人舉證,沒有詢問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所要證明的問題,應當庭認證的證據而沒有認證以及對認定的證據闡述理由不夠充分等。
4、有的法官由於庭前的准備工作不夠充分,再加上文化素養不高,導致對庭審中無爭議的事實和爭議的焦點歸納不全面、不準確,使庭審程序出現反復,甚至出現二次或多次開庭的情況。
(二)當事人的法律意識淡薄。特別是基層法院所面對的當事人主要是農牧民,所處理的案件主要是婚姻家庭、相鄰關系、損害賠償以及房屋租賃和買賣、借貸等類型案件,大多數案件當事人的法律知識比較缺乏、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這會對法官駕馭庭審帶來許多障礙,這也會影響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
總之,有些審判人員在庭審中,不能很好的發揮法官在庭審中的指揮、引導、控製作用,駕馭庭審的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庭審的質量,導致有些庭審走過場,事實上也影響了案件實體結果。
四、提高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途徑和措施
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過程。作為法院的審判人員,要提高庭審駕馭能力,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在審判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樹立兩種司法理念
1、樹立法官中立理念。法官中立,即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應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持中立的立場與態度。法官中立是司法公正的關鍵,要求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始終得到切實的保持和體現,因為法官作為裁判者對於司法公正起著決定性作用,法官中立不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證和前提,還常常是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尤其是社會公眾在感受、評價和確認裁判公正時,法官中立形象作為一種感性認識因素和情感因素,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有時法官對當事人的一個眼神、一種表情甚至言語聲調的高低剛柔的細微差別,都可能使當事人在心理上感到法官的不公平。
2、樹立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和對等理念。在法庭調查、辯論、調解的各個階段,在組織舉證、質證的各環節,都要保障當事人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有同等的機會陳述自己的主張和理由,絕不能使一方當事人行使權利的機會受到壓制、減少,也不能使一方當事人行使權利的機會得到關照、增加。審判實踐中,有些法官在庭審過程中,不太注意平等分配各方當事人發言、辯論的時間和機會。例如,在原、被告對證人提問的問題上,有的法官由於當事人的提問方式不對,就不讓他們提問,從而剝奪了他們和對方當事人平等的權利和機會。這些做法都違背了當事人權利義務平等原則,未能賦予雙方當事人對等的機會,應當予以糾正。
(二)提高三種能力
1、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庭審語言貫穿庭審的始終。庭審語言是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現。對於當事人來說,他們認為法官在庭審上的每一句話都會對他們的案子產生影響,同時他們也想從法官的言語中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法官的哪句話帶有傾向性,哪句話帶有歧視性,哪句話對自己有利,哪句話對自己不利等。所以我們每一個法官都要不斷提高自己語言表達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力求把話說得明白、得體、准確、易懂,涉及到法言法語能夠闡釋清楚,針對不同的環境能選擇不同的說法。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有的案子一方當事人是蒙古族,不通曉漢語,另一方是漢族,不懂蒙語的情況下,這就對我們一些雙語法官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傾聽能力。法官應該少說,多聽,認真地聽,謹慎地說。這也是一個總的原則和技巧。法官的魅力不在於他的口才而在於他的思考和判斷。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法官不僅要善於傾聽,而且要善於在傾聽的同時觀察當事人的言行舉止等反應,捕捉一些細微的信息形成法官的內心確信,從而判斷真偽,查明事實。法官對當事人不應有好惡的心理,更不能讓當事人從法官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中覺察出變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3、提高應變能力。臨危不亂,遇事不慌,是一名法官應當具備的素質。面對想盡一切辦法維護自身利益的當事人,庭審過程中總能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何妥善地處理,既不違反程序,又不過分地影響訴訟效率,需要法官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和豐富的審判經驗,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餘。這就要求法官必須認真做好庭前准備工作,庭前認真審閱訴訟材料,組織好必要的證據交換,履行釋明義務,指導當事人舉證,做到熟悉案情,熟知案件審理涉及的法律法規,掌握當事人沖突的核心,准確歸納出案件審理的焦點,並對庭審順序和庭審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心中有數。
(三)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具體步驟
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完成開庭前的送達和准備工作。
對於開庭前的送達和准備工作,有的法官還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錯誤觀念,認為實體處理的正確,程序規范與否無所謂。司法公正要求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缺一不可。程序公正是實現實體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結果和最終目的。沒有程序的保證就沒有實體的公正處理,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開庭前送達和准備工作進行,就會造成程序的違法,損害司法的權威性。
2、庭審過程中要求各方當事人嚴格遵守訴訟紀律。
開庭審理是一個嚴肅而認真的事情,它是在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下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有的法官認為庭審就是和當事人促膝談心,拉拉家常,像茶館談心似的處理事情,有利於鈍化當事的矛盾,促成當事人的和解。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法官作為法律賦予職責的裁判者,頭頂著國徽肩扛著天平,他是法律的衛士,是正義的化身。法庭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它是解決矛盾,處理糾紛的地方,也是老百姓說理的地方,茶館式的談心,將會放縱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只有嚴格按照訴訟紀律辦案,才能更合理地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3、庭審過程中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訴請和抗辯意見。
訴訟程序是由當事人引發的,法官是被動的,當事人的訴請事項,就是法官的審理范圍,同樣當事人的抗辯事由也就是法官的審理目標。因此,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訴請和抗辯意見,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法官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和爭議焦點的關鍵。所以,法官在聽取當事人訴請和抗辯意見時,應當仔細查清當事人訴請的具體內容以及相應的依據,還應當仔細聽取另一方當事人針對訴請的具體抗辯意見和理由。
4、庭審過程中在聽取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後,應當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
有的法官在聽取各方當事人訴辯意見後,不重視各方當事人沒有爭議事實的歸納,直接進入庭審調查。筆者認為,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是非常重要的,是提高訴訟效率,節省訴訟時間的關鍵,只有準確歸納出沒有爭議的事實,才知道當事人對哪些事實沒有異議,對這些沒有異議的事實就可以直接認定,不需要再組織當事人進行舉證和質證,從而節約訴訟時間,提高訴訟效率。
5、庭審過程中在聽取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後,應當歸納當事人訴爭的焦點。
筆者相信,絕大多數法官都會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精練的歸納出當事人的訴爭焦點,卻不是每一位法官都能做到的,尤其針對訴訟能力低下的當事人,在詞不達意的情況下,或者他的有意見的焦點隱藏在抗辯意見里。這時,我們更應當一針見血地指出雙方當事人的矛盾所在,爭議所在,然後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舉證和質證。歸納當事人訴爭的焦點,是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關鍵。
6、庭審過程中應當提高舉證和質證的針對性。
當事人應當圍繞他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主張的事實加以舉證,就當事人提供的與訴訟請求及主張的事實無關的證據材料,主審法官應當予以制止並加以說明,以使整個訴訟活動富於理性,具有針對性。對於當事人的質證意見,主審法官應當提醒當事人圍繞證據三性(即證據的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進行質證,無關的理由應當制止。
7、庭審過程中充分聽取當事人的辯論意見。
有的法官在法庭調查中,聽取了當事人的舉證及質證意見,即認為為節省訴訟時間,不再進行法庭辯論程序。實則法庭調查是對證據的辯論意見,不是整個案件事實的辯論意見,更不是法律適用的辯論意見。因此,法庭辯論是十分必要的,法官應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辯論意見。
8、庭審過程中應當言簡意賅地進行庭審小結。
在審判實踐中就每一個爭議焦點,當事人提供了許多證據,就該證據的證明效力,不能單純地進行認證,在庭審小結時,有必要針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一個總的認證,這樣既便於當事人清楚哪些證據法院已確認其證明力,哪些證據法院沒有採信,又有利於當事人在接下來的調解程序中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為調解奠定基礎,所以庭審小結是庭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整個庭審程序的提煉。
總之,審判質量和效率的高低,最終決定於審判法官的庭審駕馭的能力,而庭審駕馭能力是由審判法官的自身素養所決定的。為此,要加強對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的教育培訓,並加強考核,組織庭審觀摩比賽,交流經驗,探索最佳模式,同時法官要加強綜合素質的學習,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實踐中,不斷提高駕馭庭審的能力。

㈥ 如何加強法院隊伍建設

法院幹警隊伍建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問題,比任何部門的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對此問題作一探究。 不斷完善法官培訓機制。一是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培訓機制,讓廣大幹警深刻理解各個時期政治理論之間的繼承性、發展性。二是要加強司法能力培訓機制。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和時間,妥善處理工學矛盾,豐富培訓方式,強化受訓人員的主動性、參與性、互動性,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既要注意麵上的培訓,提高法院隊伍的整體素質,又要強化優秀人才的培訓,努力培訓高精尖人才。 進一步健全廉政建設機制。首先,要組織幹警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一系列指示和省、市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精神。其次,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領導責任制和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制」,堅決貫徹執行「兩個辦法」,並將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領導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檢查,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第三,要加強管理和監督,完善內、外部監督制約機制,用嚴格的紀律和其他相關制度管理人。第四,必須繼續貫徹「從嚴治院、從嚴治警」的方針,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後防線,作為法院的領導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堅決做到嚴格執紀不手軟,嚴於律己不護短;而每一位法官,只有自覺做到廉潔自律,公正執法,才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託。

㈦ 法院如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有何建議

中國法院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1. 建立健全訴訟制度。加強對訴訟程序的規范和監督,確保公正、公平、高效的訴訟環境。同時,鼓勵和支持當事人晌喚慎通過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爭議,提高訴訟效率。
2. 加強司法公正。鏈敬建立和完善法官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司法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保障司法公正和獨立性。同時,加強對法官的培訓和評估,提高司法水平。
3. 優化審判宴敬流程。通過探索審判流程再造,實現審判流程的簡化、規范和標准化。同時,推行電子訴訟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審判效率和質量。
4. 提高司法透明度。加強對審判信息的公開,依法公開審判文書和裁判理由,提高司法透明度。同時,加強對司法工作的監督和評估,保障司法公正和透明。
5. 加強對企業的法律服務和保護。建立健全企業法律服務機制,提供全面、專業的法律服務。同時,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6. 推進普法宣傳和教育。加強法律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素質。同時,加強對企業法律意識和法律風險防範的教育,促進企業合規經營。

熱點內容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