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審影響
A. 第一次開庭被告不去什麼後果會不會影響最終的判決結果
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如果由於被告缺席,導致有利於被告的證據未能舉證和質證,那麼被告可能需要承擔不利的後果。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且沒有委託代理人到庭的,按撤訴處理。
被告不出庭對判決結果顯然是有影響的,不出庭肯定是不利於案件的判決的,被告不出庭法庭通常情況下會缺席審判,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以及提交的證據,直接判決。缺席判決是指開庭審理案件時,只有一方當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之後所作出的判決。缺席判決是相對於對席判決而言的。開庭審理時,只有一方當事人到庭,人民法院僅就到庭的一方當事人進行詢問、核對證據、聽取意見,在審查核實未到庭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起訴狀或答辯狀和證據後,依法作出的判決,就是缺席判決。
B. 轉法院開庭對原告有什麼影響嗎
法律分析:轉法院開庭對原告沒有影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我國的有管轄權恆定原則,是指確定案件的管轄權,以起訴時為標准,起訴時對案件享有管轄權的法院,不因確定管轄的事實在訴訟中發生變化而影響其管轄權。
1,有管轄權的法院在受理案件後,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後有管轄權的法院。
2,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出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而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法院不予審查。
法律依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在答辯期間屆滿後未應訴答辯,人民法院在一審開庭前,發現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後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發回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再審或者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