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沙龍的

法官沙龍的

發布時間: 2023-12-01 14:20:54

A. 為什麼律師法官都帶頭套

西方國家在法庭上審案時,法官和律師的頭上都戴著卷發頭套。西方的法官在開庭時必須戴假發,其中是有原因的。

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帶假頭套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法國自從國王路易十三開始,橡虧帶假頭套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許多行業也將帶假頭套作為一種標志。

但是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戰爭一掃各種地位、等級的標志,因此,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英國的法官以及以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的法官,頭上會戴著一個披肩假發,而律師戴著小假發,法官和律師都會穿上黑色的法袍。

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法,就可掩去其本來面目,除去私心雜念,才能真正成為法治化身。法官所緩如昌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不同的。在英格蘭,法官所用的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但在蘇格蘭,情況和英格蘭相反,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法官則用只有兩個捲曲的假發。

(1)法官沙龍的擴展閱讀:

法官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經常換假發,其原因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從事法律職業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至關重要。在某個意義上,法官的假頭套越是破舊,證明這名法官的審判經驗越豐富。

尤其在英國對於是否廢除假發套產生了爭論。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批准進行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除了刑事案件之外,這種法官假發套應該被取消。戴假發套出庭的法官和律師曾抱怨帶假頭套很熱,而且頭套會發臭,戴著很不舒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法院擾扒網-西方國家法官的「假頭套」

B. 法官和律師上庭時帶白發卷意義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
提起英國的法官或律師,腦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現出那灰白的稍帶捲曲的假發。對於英聯邦的法制傳統之外的人,雖然假發已成為英聯邦法律人符號特徵,但這樣的裝扮並不會油然生出庄嚴肅穆的威風,相反,常常是一種怪怪的感覺,讓觀者不時的替他們捏著一把汗,擔心會不會隨著大律師頗有風度的鞠躬而滑脫下來,當庭出個洋相。美國第三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就曾說,「(英國法官)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窺視的老鼠」。這個儀表還嚇得一個出庭作證的孩子大哭不止,導致英國專門審理涉及青少年案件的特別法庭完全取消了假發。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數百年過去了,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在英國,1992年取消青少年特別法庭中司法人員佩戴假發的慣例後,似乎並沒有類似澳大利亞的惡果發生。2003年,英國又進行了一次是否取消假發的調查,發現多數資深法官和事務律師希望取消假發,而下級法官和出庭大律師則堅持傳統。更有68%的公眾希望法官---特別是在刑事案件中---佩戴假發,說明假發在英國民眾代表司法正義的符號作用仍然很強。

C. 抓、接、學、強、謀實施方案

根據《中共石首市委關於在全市開展「抓學習、改作風、促發展」活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主線,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牢固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積極呼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幹警隊伍中存在的學風、玩風、作風等問題,營造法院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以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成效,為推動石首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內容
(一)抓學習。
1、樹立學習理念。為適應法院隊伍建設的需要,不斷提升幹警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組織全院幹警積極投身「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堅持狠抓每周五支部學習活動,要求全院幹警每周五下午必須參加以支部為單位組織的學習,院黨組帶頭參加支部學習。學習內容實行規定內容與自選內容相結合,規定內容由政治處統一編排,包括黨章黨史、政策理論、領導講話、時事政治、法律法規等內容,並將學習資料發放到每一個支部,自選內容由各庭室在完成規定內容學習後自行組織業務學習和案件討論。同時嚴格落實黨組巡查制度,每周五下午支部組織學習時,由政治處陪同負責本周巡查的院黨組成員對各支部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並如實做好記載,每月進行通報。同時在規范支部學習、養成幹警自覺參學習慣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四個一」(每日擠一小時看書學習,每月閱讀一本推薦讀物,每季交流一次心得體會,每年撰寫一篇調研文章)讀書學習活動,增強全院幹警主動「讀書修德」的意識。
2、創新學習方式。不斷搭建學習平台,創新學習載體。一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靈活多樣地開展學習教育培訓。邀請專家、教授、學者、領導到院講座,同時積極推行「走出去」的學習方式,由院黨組成員分期分批帶隊至省內兄弟法院學習先進經驗。二是開辟法官講壇。全年安排1—2名院(庭)長為全院幹警授課,同時積極推薦幹警外出講座。三是組織學術研討。認真組織開展法官學術論文徵集活動,並組織召開學術研討會,由學術論文作者闡述提綱,其他作者和受邀參加的資深法官一一進行點評,做到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四是以活動促學習,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組織拓展訓練、召開座談會、演講比賽、業務知識競賽、庭審觀摩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幹警的學習熱情。
3、打造學習品牌。積極發揮法官沙龍——「菜籽團」(諧音「才子團」)學習陣地優勢,打造法院學習品牌,使之成為廣大幹警探索、求知的快樂園地。不定期開展案例討論分析,集中大家智慧解難答疑,組織成員交流辦案經驗,觀摩兄弟法院庭審技巧,對新的法律法規組織集體學習,對案件質量評查中發現的問題集體討論。
(二)改作風。
1、大力整治不良風氣。嚴格落實《中共石首市委關於在全市開展「抓學習、改作風、促發展」活動的意見》,大力加強作風建設,重點整治幹警隊伍中存在的六種不良風氣:慵懶散軟風、形式主義風、吃拿卡要風、打牌賭錢風、吃喝享樂風、大操大辦風。要不斷加大整治強度,力求達到實效。
2、規范幹警制度管理。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規范幹警紀律作風管理。進一步嚴格落實《關於進一步嚴明幹警日常作風紀律要求的意見》等相關制度,規范幹警考勤、請假、會紀會風等日常作風紀律要求,並嚴格實行黨組成員巡查制度及通報制度;進一步完善審判流程管理和案件評查制度,不斷提高案件質效;進一步完善《崗位目標管理考評辦法》,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科學考核機制,激發幹警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進一步完善各項院務政務管理規定,為審判執行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
3、強化執行力建設。各項規章制度、決議的生命力在於貫徹執行,為確保作風治理取得實效,需要以過硬的執行力為保障。要狠抓執行力建設,各庭科室隊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院黨組的各項決議、制度以及安排的各項中心工作任務。在具體執行上,要加強主動性,不得出現推諉、拖延等現象。

D. 求一篇關於法庭文化建設的論文!

法院文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困難及對策

摘要:在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的浪潮中,各地法院要怎樣努力才能進一步擴大法院文化建設的成果,真正立足本地實際、借鑒經驗、革故鼎新,發揮特色,把本地區法院的文化建設抓實抓好,從而真正打造好「法院文化」這一品牌,形成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的大格局?本文試總結出全國法院文化建設共同存在的兩點宏觀不足和八點具體困難,並給出提綱式的對策,以期對各地法院文化建設有所裨益。
關鍵字:法院文化 不足 困難 對策

當前,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法院各項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各地法院的文化呈現如火如荼之勢。在這種形勢之下,各級人民法院積極投身到法院文化建設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如河南鞏義、山東東營、上海等地,尤其是地處邊疆的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值得借鑒。但是,全國法院文化建設工作與當前迅猛發展的形勢,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有的法院對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力的組織領導;有的法院文化建設缺乏主動,內容老套,毫無新意;有的法院對文化建設消極對待、引導不力…… 從總體上看,全國法院的文化建設還缺乏必要的統籌規劃,缺乏整體推進的意識,還處在各自為陣,法院文化建設如何多管齊下,突破「瓶頸」,值得我們的理論和實務界深思。
一、當前全國法院文化建設面臨的兩點宏觀不足
談到個體法院文化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就必須從全國法院文化所共同面臨的問題談到,只有從宏觀上對法院文化建設有一個總的認識,才能夠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現象出現。筆者認為,當前全國法院文化建設存在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的困難。
歷史的困難在於:我們沒有真正的法院文化的歷史傳統。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國家,創造了豐富的中華文明和華夏文化,與此同時,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也缺失現代法治的歷史淵源和積淀,到清王朝覆滅時,我國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的法院,法院文化更是虛無飄渺。人治社會、儒家文化的浸染讓中國的法院文化在歷史的塵埃中喑啞無語。雖然建國後尤其是我國「以法治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方略的適時提出,為法院文化建設鋪設了快車道,但是由於時間短、任務重以及當前外來思潮沖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法院文化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現實的困難主要來自法院內部:法院文化產生的土壤是法院,脫離了法院和法官來探究法院文化的不足,其結果必然是試圖在沙灘上建蓋堅固的大廈。首先,從法院的管理體制行政化問題上講,我國的司法管理體制很大程度上實行以行政權為核心的行政化管理體制。法官的管理仍然帶有很濃的行政色彩,姑且不論庭室領導的指令所蘊涵的強制物語權,單是法官的審判職稱的評定與行政職務掛鉤這一點,就值得質疑。在我國上下級法官遴選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的情況下,一名基層法院法官如果不擔任行政職務,那麼直到其退休也只能是一級法官。而直接進入高級法院、最高法院工作的年輕法官由於所處法院授予的行政職級的不同,可能很短的時間就能達到更高的法官等級。試想,在一個千軍萬馬擠行政職務這一「獨木橋」的法院,要試圖讓法官保持一個超脫、平和的心態來參與法院文化建設和司法精神的塑造必然是困難的。其次,從司法地方化的角度來看。由於地方行政掌控了法院的財物核撥等重要許可權,法院乃至法官的切身利益與地方利益就有了割捨不掉的牽扯,出現了法院很大限度依賴地方行政的危險。正是這種危險,導致全國各地出現了地方政府給法院分配招商引資指標、抽調法院法官參加計劃生育、烤煙生產等工作等怪現狀。再次,從法官的非職業化角度來說,法官之所以為法官,即是這一職業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遺憾的是,法官的非職業化現象仍然比比皆是:雖然《法官法》實施已整整十年,但是法官的審判津貼仍可望不可及,實踐中收入落後於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公務員;法官職業保障並未得到真正落實,法官在辦案時稍有理解偏差,就會有很大的職業風險,例如廣東法院的法官莫兆軍被追究一案。法官的職業保障不到位,待遇的偏低,風險大,不足以使社會產生對法院的認同感,不足以形成法官職業本身的尊榮感,不足以吸引優秀的法律人才到法院工作,也就不足以產生我們期待以久的體現法律、法院、法官精神的優秀法院文化。
二、法院文化建設面臨的八大具體困難及對策
問題一:重物質文化建設,輕精神文化建設。
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法院的物質文化建設搞得轟轟烈烈,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加大審判法庭的建設、購置新的辦公設備,更新公務用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過去法院物質建設的落後現象。但是,很多法院正是在忙於改善物質條件的同時,卻忽視了法院的精神文化這一「軟實力」的建設,沒有深刻認識到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認為精神是「花瓶效應」,是「務虛工程」,正是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指引下,部分法院的法院文化建設了無蹤跡,造成法院、法官主流文化和精神的缺失。
對策:法院是社會正義的守護神,是社會糾紛的最終裁判者,難以想像沒有法院文化和法治理念的法院如何肩負起司法為民這一神聖職責。為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個法院可以參照山東東營、上海等地文化建設的經驗,並結合自身的實際,為自己所用。在另一個方面,同樣是地處西部的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法院文化建設的大潮中,積極整合資源,形成整體合力,從而達到法院文化建設的整體推進。雲南高院的主要做法是:從整體上策劃一個法院文化建設方案,由高級人民法院牽頭,成立雲南省法院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將各級法院的文化建設擬定一個實施綱要,指派各級法院由一名院領導具體負責,將法院物質文化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實施法院建設物質與精神的良性互動,用外在動力對全省法院文化建設進行助跑,在短短大半年時間里,取得了《以法律的名義》專題片、《雲南高院賦》等一系列成果,掀起了全省范圍的文化建設高潮,完成在西部法院文化建設的系統性領跑和推進。
問題二:法官業績考評的不科學、不合理
現象:當前,部分法院法官的業績考評缺乏一個科學化、系統化的評價標准,法官的考核依然是按照公務員考核的「德、能、勤、績、廉」標准,但是在實際中,由於法官職業的特殊性,完全按照公務員考核的標准,還不能適應法院的工作考核效應甚至容易流於形式。這種考核標准,導致部分法官對無法不能對自己進行一個正確的定位,也不利於法院對法官進行一個正確的評價,而這種情況對法院文化的直接影響是法官對法院文化沒有積極性,缺乏基於法官尊榮感、自豪感而產生的原動力。
對策:當前,無論是西部地區還是東部法院的法官都面臨一個問題,這就是收入相對較低,工作壓力大。要注意法院考評機制的量化和細化,將傳統的「人管人」機制相「制度管人」的機制發展;要引導和培養法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要從肯定評價的前提定位出發激勵法官崇德敬業;要改「相馬」為「賽馬」,大膽獎勵那些公正廉潔、司法為民的、將法院文化精髓貫穿於日常工作中的法官,從而激發廣大法官參與法院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同時,西部地區法院又有其特殊性,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例如雲南寧蒗等地有的地方辦一個案件要步行一個星期),單純用公務員考核標准或者要求象發達地區法官一樣用結案數等指標來考慮是不現實的。西部法官業績的考評應當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但是又要與本地實踐結合,積極建立一套符合本地法院審判工作和法官職業色彩的考評機制。
問題三:沒有明確具體的法院文化建設方向和目標
現象:明確法院文化的目標和方向,是法院文化的發展的前提。法院文化的建設毫無目標,沒有法院文化的科學定位,導致法院文化建設的隨心所欲和盲目混亂。
對策:當前,放眼全國法院文化建設成效明顯的法院,無一不是確定了明確發展目標。具體體現是根據本地的實際,總結出本院的預案訓和院賦,並在此前提條件下在指定具體的發展措施。如河南鞏義市人民法院提出了「忠誠、公正、奉獻;厚德、清廉;自律」的院訓。中國廣大地區同樣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的深厚和廣大法官對法律的奉獻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的寶藏。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從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發,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廣大法官無私奉獻、公平高效的精神品質和群體精神,從而提煉出具有本地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標,總結出溶匯著本地法院、法官熱情的院訓和院賦。
問題四:法院文化建設還沒有形成合力,長效機制尚未形成
現象:當前各地法院文化建設還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還存在文化建設只是政治宣傳、綜合行政部門重視而審判業務部門不重視的現象。法院文化建設還不能做到多個部門形成合力,全體法官共同參與、長效建設機制共同構建的良好現象。審判人員中「合力」的文化建設意識還比較淡薄,認為只要把案件質量把好就是萬能的錯誤思想還在佔有很大市場。
對策:各省高院可以考慮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培訓活動,以引起全省法官的廣泛關注。各級法院黨組要做到充分動員,保證做到法院全員參與先進法院文化建設。法院黨組應當承擔起領導職責,充分發揮幹部管理部門、教育培訓機構、調研宣傳部門、行政管理部門、黨團組織的職能作用,發揮資深法官和高學歷人員的智力優勢和資源優勢,群策群力,使法院文化建設形成人員、制度等多種因素的合力,從而進一步構建起法院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問題五:法院的學習宣傳行政化、會議化和單一化
現象:法院的學習宣傳是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前,部分法院的宣傳學習仍然停留在讀讀文件、開開例行會議等傳統的學習教育方面。這種方式的行政化、會議化和單一化,很難充分調動廣大法官參與法院文化建設的熱情,而這種方式最大的危險在於:可能將我們寄予極高期望的法院文化建設流於形式。
對策:學習宣傳是靠職業化、理性化、德性化內在心理主動勃發並促進升華的。為此,我們的法院文化建設在宣傳教育這一問題上,還要注意到:法官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豐富的情感,我們不能將法官這一豐富的群體局限在僵化死板的模式中。所以,我們的法院文化建設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做的有血有肉、生動活潑,學習可以是經典閱讀、電影觀看、攝影采風、法官沙龍、法官博客的方式,前兩年被稱為法制類影視精品的《大法官》,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物形象鮮活,事跡生動感人。總之,要從廣大法官最關心的問題著眼,從最貼心的事情入手,要最大限度地寓教於樂,最大限度地激發法官群體的活力,讓他們變法院文化建設的被動為主動。
問題六:法院文化和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還有一定的差距
現象:由於社會公眾的整體素質、法院文化工作本身的缺位等復雜因素,法院的文化建設同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一現象,在偏遠地區尤為突出,很多群眾甚至一些領導幹部連法院本身的組成、職能等都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至於更高層次的認識更是無從說起。雖然我們可以認為因為歷史、物質等條件的限制,導致公眾素質的不足,但是這畢竟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凸現了當前法院文化建設任務的艱巨性。
對策: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內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所以,除了通過司法活動向社會公眾展示法院、法官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特質外,我們還要注重用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展示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各地的法院文化成為當地精神的代表。如可以採取巡迴開庭、定期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溝通,邀請市民參觀法院文化建設等方式,使社會公眾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審判並最終樹立法治理念。
問題七:法官的綜合素質離先進文化法院的要求還較遠
現象:先進的法院文化建設,必然要求有高素質的法官群體,由於條件限制,部分法院法官的綜合素質離先進法院文化的要求還較遠。具體表現在:各級尤其是西部法院的法官學歷層次還不高,法官斷層現象相當嚴重,部分基層偏遠的法院甚至出現只有幾名法官的現象;由於待遇偏低,許多大學畢業生不願到艱苦的法院工作,在職的工作人員通過司法考試,相當一部分選擇跳槽做收入較高的律師職業等,導致法院人才的大量流失;在職的部分法官有相當部分是部隊轉業、特殊時期招工招干進入法院,缺乏法律職業背景;法官續職培訓的機會較少,法律專業知識陳舊,其他領域的知識更是少得可憐,憑經驗辦案的人員大有人在。如此等等,形成法院文化建設的「瓶頸」問題。
對策:法院文化要抓好,法官的整體素質不容忽視,因為法官是法院文化建設的主體。為此,應當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制定政策,鼓勵法院法官積極提高整體素質。如:加大對中、基層法院的投入,改善法官待遇,暢通進人、出人的渠道,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法院工作;加大培訓力度,使法官培訓系統化、深入化和制度化;鼓勵法官積極參加學歷考試和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建立法官的逐級遴選制度,使這一方式成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制度;要以法律事業感召人,用法院的情感吸引人,用法院領導的人格魅力感動人。
問題八:部分法院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較弱
現象:由於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和相對落後的經濟形勢,導致了部分法院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較弱。由於信息資源的缺乏,一些法院的相當部分法官還停留在「低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的落後狀態。許多法院沒有開通互聯網,相當部分的法官不懂電腦的運用,甚至在西部偏遠的法院,連電視的收看都還成問題,這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對給拓寬法官的視野、增加法官的知識積累的要求造成了極大的障礙,也與法院文化建設的與時俱進的要求格格不入。
對策: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法官的素質勢在必行。各地法院要積極爭取資金,加大法院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力進行信息化建設。如:開通互聯網,實現法院內部的三級聯網;積極利用網路、電視、電台、報刊雜志等媒介,拓寬廣大法官的視野;建設好法院網等法院的對外網站,將法官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上面來;定期和先進法院進行信息的交流。總之,要在創造條件的前提下,讓東西部法院法官充分享受到同樣的優勢資源,從而提高自身素質,達到法院文化所蘊含的要求。
總之,面對建設全國一流的法院文化的目標,我們相信:只要各地法院法官齊心協力,對症下葯,法院文化建設必將大有作為,打造出彰顯本地法院精神特質和現代司法理念的法院文化,建設者辛勤的汗水,一定會在中國這片神奇土地上澆灌出法院文化的燦爛之花!

E. 法官頭上為什麼要帶白色羊毛卷

其實是一種假發,源自於古代歐洲的傳統。16,17世紀時歐洲各國王室流行戴裝飾用版的假發,後來在社會權上層流行開來,竟成為了一種正裝必須的配件。當時法官作為地位崇高的人,衣著當然不能馬虎,這一傳統在一些國家一直流傳下來,例如英國。

F. 幫人維修太陽能從梯子上跌落下來受傷如何賠償

看你們簽訂的是何種合同
如果你們簽訂的是 承攬合同,對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高院簡介

機構設置

歷任領導

現任領導

法院大事記

法院新聞

今日看點

法院信息

新聞發布

媒體傳真

熱點評論

基層動態

案件信息

法院公告

法官培訓

交流動態

刑事審判

民商審判

行政審判

審判監督

法案解析

院長論壇

法官論壇

社會看法

學術園地

訴訟指南

訴訟須知

執行須知

鑒定導航

「五個嚴禁」舉報電話

案件管轄

風險提示

舉證須知

旁聽程序

申訴信訪

司法援助

訴訟費用

訴訟知識

司法技術處介紹

有關規定

資格查詢

推薦機構

紀檢監察

先進典型

法官風采

法官手記

法官文苑

法官書屋

書畫攝影

他山之石

執行動態

執行救助

執行公告

立案裁判文書

民事裁判文書

刑事裁判文書

行政裁判文書

再審裁判文書

執行裁判文書

常用法規

司法解釋

新法速覽

商法

訴訟程序法

憲法及憲法性法律

刑法

行政法

民法

民事訴訟法

刑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法

行政訴訟法

組織法

總類

其他

法庭故事專欄

涉訴特困人員救助機制

環保法庭 礦產資源司法保護

少數民族法官培養機制

量刑納入庭審辯論辦法

法院網路訪談

法官與律師之關系

民族法官風采

司法公開在雲南

領導活動專題

「雲嶺法官為人民」徵文

人民法官為人民活動專題

全省法院院長會議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解放思想討論活動

司法改革專題

法院專題

山東、上海學習交流專題

知識產權保護在法院

綜合報道

相關評論

代表發言

法院專題

與法同行

法院直播

會議點播

互動交流

學院建設

培訓信息

在職教育

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行站

簡介

工作動態

法警信息

經驗交流

2009年第一期

2009年第二期

2009年第三期

2009年第四期

2008年第六期

2008年第五期

2008年第四期

2008年第三期

2007年第一期

2007年第二期

2007年第三期

2007年第四期

2007年第五期

2007年第六期

2006年第一期

2006年第二期

2006年第三期

2006年第四期

2006年第五期

2006年第六期

2005年第一期

2005年第二期

2005年第三期

2005年第四期

2005年第五期

2005年第六期

卷首語

本期特稿

回顧2008

重要會議報道

本期策劃

法官論壇

審判實務

調查研究

視點

與法同行

本期之最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本期策劃

深度調查

法官沙龍

本期關注

行政審判研究

審判實務

來稿擷英

法官論壇

案例分析

媒體觀點

與法同行

本期之最

會議報道

紀實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本期策劃

重要會議報道

徵文選登

調查研究

本期關注

審判實務

專家訪談

司法改革

案例分析

與法同行

本期之最

法苑

人民法庭巡禮

卷首語

本期特稿

院長論壇

徵文選登

法官沙龍

重要會議報道

司法統計分析

審判實務

經驗交流

案例分析

法苑

與法同行

本期之最

視點

動態信息

人民法庭巡禮

案件紀實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法律沙龍

法院文化

審判研討

法官論壇

案例分析

海外傳真

專訪

文苑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法律沙龍

法官論壇

知識產權

審判研討

改革與探索

案例分析

立案之窗

法官隨筆

專家訪談

卷首語

本期特稿

人民陪審員

審判實務

改革與探索

法官論壇

審判研討

隊伍建設

高院審委會案例

案例分析

法院文化

他山之石

卷首語

本期特稿

視點

執行專欄

審判實務

改革與探索

調查研究

典型感召

法官論壇

法院文化

高院審委會案例

案例分析

海外傳真

文苑

卷首語

本期特稿

人民陪審員專欄

立案之窗

改革與探索

法官論壇

審判實務

司考專欄

典型感召

案例分析

動態信息

文苑

卷首語

講話摘要

本期特稿

報告解讀

司法改革

法制新聞

重大案件

十佳法官

大事記

與法同行

法官論壇

法官論壇

本期視點

專題研究

審判實務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隊伍建設

本期關注

院長論壇

本期關注

專題研究

審判實務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法苑看台

案例分析

法官手札

本期關注

法官論壇

審判實務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法苑信息

案例分析

本期特稿

卷首語

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專刊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本期關注

海外傳真

法文化

政工園地

改革與探索

審判實務

民事調解

法官論壇

法苑信息

法官隨筆

案例分析

人民陪審員專欄

卷首語

本期特稿

法律沙龍

海外傳真

政工園地

審判實務

改革與探索

司法鑒定

高院審委會案例

執行專欄

案例分析

法官論壇

法苑信息

基層傳真

專家說法

院長論壇

審判實務

紀 實

執行專欄

案例分析

民商法研究

先進典型

信息港

改革與探索

兩會專題

政工園地

法官隨筆

文苑

卷首語

院長論壇

審判實務

黨員先進性教育專欄

紀實

案例分析

先進典型

民商法研究

法治時評

調解專欄

信息港

改革與探索

政工園地

文苑

特別關注

卷首語

院長論壇

禁毒專欄

審判實務

紀實

案例分析

先進典型

婚姻家庭法專欄

法律信箱

信息港

改革與探索

隨筆

文苑

特別關注

觀點摘要

院長論壇

禁毒專欄

審判實務

紀實

案例分析

先進典型

封面新聞

信息港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政工園地

文苑

海外傳真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專稿

卷首語

院長論壇

來稿擷英

政工園地

紀實

信息港

本期關注

案例分析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審判實務

法官隨筆

文苑

卷首

院長論壇

本期關注

經驗交流

來稿擷英

紀實

信息港

案例分析

執行專欄

改革與探索

審判實務

調查與研究

爭鳴與評說

文苑

首頁
|
法院概況
|
新聞廣角
|
熱點聚焦
|
審判實務
|
司法論壇
|
訴訟導航
|
走近法院
|
法院文化
|
聚焦執行
|
裁判文書
|
法律法規
|

專題報道
|
精彩專題
|
法苑視頻
|
互動交流
|
雲南省法官進修學院
|
法警之窗
|
審判與法治
|

您現在的位置: 雲南法院網 >> 審判實務 >> 法案解析 >> 正文 施工跌落誰之過?
作者:蔡桂華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0-8-18 13:59:29
字體:小 大[簡要案情]

2008年,被告賓川縣鑫盛百貨五交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百貨公司)委託賓川縣某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代建位於賓川縣城鑫盛小區的房屋。主體工程完工後,經百貨公司與小區業主共同選定了經工商登記從事防盜窗製作、安裝的個體工商戶即被告劉某某為該房屋防盜窗安裝工程的安裝人。後由小區業主分別與劉某某簽訂防盜窗安裝協議,並向百貨公司交納協議約定的每平方米100元的費用。被告王某某系該小區S幢三樓2號房屋業主。協議簽訂後,經劉某某與原告辛某某口頭協商,將其承包的前述部分防盜窗安裝工程交由辛某某進行安裝,由劉某某每平方米支付安裝費15元。2009年11月10日中午,辛某某欲安裝王某某所在的S幢樓房五樓房屋的防盜窗,在其沿該幢房屋外牆自下往上攀爬的過程中,從王某某戶防盜窗外墜落至地面,致胸12椎體、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事發當日,辛某某即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醫治過程中,劉某某為其支付現金13000元。經鑒定,辛某某的傷達捌級傷殘,需後期治療費11000元。辛某某出院後,多次與被告方協商,雙方對賠償事宜未達成協議,原告辛某某起訴到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其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77877.55元,其中要求賠償未出生的胎兒的被撫養人生活費8075.70元。

[爭議焦點]

庭審中,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百貨公司、劉某某、辛某某之間系何種關系。辛某某訴稱劉某某承包了百貨公司房屋的防盜窗安裝工程進行安裝,後雇請其進行施工,認為劉某某與百貨公司之間系承包關系,與自己系僱傭關系。但百貨公司辯稱其與劉某某從未簽訂過安裝防盜窗的承包合同,與劉某某都不曾發生過任何的民事法律關系,當然就不可能與辛某某發生民事法律關系。劉某某則提出自己承包了百貨公司房屋的防盜窗安裝工程後,並非雇請辛某某為其施工,而是將部分工程轉包給辛某某完成,其與辛某某之間是轉包關系,不存在僱傭關系。

二、辛某某從王某某戶防盜窗外墜落的原因。辛某某訴稱事發當天,其是被王某某家為裝修房屋而擅自架設在其戶防盜窗上的電線觸電而墜落;王某某則辯稱辛某某訴稱存在觸電事實,最起碼應向法庭提供我戶防盜窗帶電的證據,而辛某某除了自己的陳述外,就此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事發後經電力公司調查,我戶的防盜窗上並不帶電,且從辛某某傷後的醫治情況無法看出其所受傷與電擊有關,比如說電灼傷、心臟和血壓的表現等。辛某某作為高空作業的作業者,在未作任何安全確認,未採取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行高空作業,有可能是自己失手墜落的。

三、本案法律責任應如何承擔。辛某某認為:百貨公司將建築安裝工程承包給無資質的個體工商戶劉某某進行施工,對我的損害應承擔選任過失責任;王某某作為業主在整幢樓尚未通電的情況下,私自接電入戶,因電線破皮漏電致使我觸電受傷,應承擔賠償責任;劉某某作為我的僱主,也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三被告系共同侵權,應相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百貨公司認為:協議都是各業主與劉某某簽訂的,公司沒有與劉某某簽訂承包合同,與劉某某及辛某某均未發生任何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存在選任過失,不應承擔民事責任,應駁回辛某某對公司的訴訟請求。王某某認為:從形式上看我雖然與劉某某簽訂了《防盜窗安裝協議》,但此次防盜窗安裝工程實質上是由百貨公司組織實施的附屬工程之一,公司審查了劉某某的營業資質後,以每平方米100元的價格將防盜窗安裝交給劉某某承作,我只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向公司交納安裝費,只認防盜窗安裝好交付給自己這一結果,其餘一概不管。公司才是定作人,劉某某是承攬人。辛某某提供的證據不能證實觸電事實的成立,要求我承擔賠償責任缺乏必要的事實依據,其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法庭的支持。劉某某則認為:我與辛某某之間是因轉包而產生的加工承攬關系,我只認安裝好防盜窗這一工作成果,辛某某受傷發生在工作成果交付之前,且辛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無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高空作業,受傷是其疏忽大意造成的,我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事發後我出於人道主義才預付給辛某某13000元人民幣的。

四、辛某某主張胎兒的被撫養人生活費應否支持。辛某某認為,事發時其妻懷有身孕,因此次事故自己已身帶殘疾,對胎兒出生後的撫養能力有所降低,被告方應賠償胎兒的被撫養人生活費。被告方則認為,首先根據法律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為胎兒保留權利僅在繼承法中才有規定,在人身損害賠償的相關法律、司法解釋中對此並無特別規定。其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的對象應當是傷害事故發生前與受害者形成了實際撫養關系的人,辛某某為尚未出生的胎兒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顯然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

[法院審理]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本案涉及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如果就案辦案,原告的經濟損失很難及時得到彌補,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害人的利益,有效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法院多次做雙方的工作,反復將本案涉及的法律關系及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分析給雙方,讓大家都清醒地認識到訴訟的風險。一方面事情已經發生了,特別是案件都已經到了法院,必須要面對,採取迴避或相互推諉的方法是不行的,對辛某某的損失必須拿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協商處理此事,既能將雙方的損失控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又能切實化解雙方的矛盾和糾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用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用最低的訴訟成本了結訴訟」。對於法院和當事人來說,案結事了和控制風險都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努力,法院成功調解了本案,由百貨公司、王某某、劉某某分別賠償辛某某各項經濟損失6000元、3000元及34000元,並當庭支付了賠償款。

[法官評析]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小區建築拔地而起,修路修溝渠的工程也大幅增加,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為能從中漁利,往往隨意轉包或分包部分工程,出現層層分包、層層漁利的「多倒手」現象,最底層的承包人或分包人才是實際的施工人,而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和安全防範能力往往都很差,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造成實際施工人或其雇請的工人傷亡,在損害發生後各承包人或分包人之間相互推諉,大家都不想承擔責任,導致受害人的權利不能得到及時保護,此類案件大量涌進法院。而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因層層轉包或分包時,各轉包人或分包人只考慮自己的眼前利益,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甚至違反法律規定任意進行轉包或分包,對接受轉包或分包的人資質審查不嚴,所簽合同內容簡單,相關責任約定不明確,或者只是口頭協議,連書面合同都沒有,導致法院對涉及的轉包或分包合同的性質到底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加工承攬合同還是勞務合同難以認定,對當中錯綜復雜的法律關系性質也難以確認,不同的認定會界定不同的責任承擔主體和承擔方式,對當事人特別是受害人的利益影響重大,在這種情況下法院能否妥善審理此類案件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上述問題,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一是要邊審理案件邊進行法律宣傳,把法律宣傳貫穿於審理案件的各個階段,讓當事人及社會各界人事懂得應依法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加強對自身權利的保護意識,盡可能地減少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即使發生了安全事故也要讓損失有保障;二是要善於運用「大調解」機制,不惜調動一切社會關系,盡最大努力多做調解工作,爭取以和諧的方式解決雙方的糾紛,確保受害人的利益能得到實現,充分發揮法院民事審判平衡各方利益的職能作用。

(作者單位:雲南省賓川縣人民法院)

上一篇文章: 該案應以「勞務(僱傭)合同糾紛」確定案由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試析民事審判監督制度的完善
審判權濫用的防止和規制
我和黨員過節日
尋 夢
毀果樹、搶耕地、阻車輛

返回頁面頂部Copyright &; 2009 www.GY.YN.GOV.CN 雲南法院網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南三環陸家營 郵編:650228
總訪問量:1598163人次
當前在線:84人

G. 香港的律師和法官為什麼要戴白色假發

沿用英國的制度

不同長袍 代表職級有別

法 官 和 大 律 師 在 法 庭 上 的 服 飾 , 都 包 括 假 發 、 長 袍 和 領 帶 , 但 是 法 官 的 長 袍 有 不 同 的 顏 色 、 不 同 的 質 料 及 不 同 的 款 式 , 而 這 些 不 同 的 長 袍 , 都 代 表 著 法 官 不 同 的 職 級 。

在 普 通 法 的 法 制 之 下 , 有 很 多 國 家 像 香 港 一 樣 , 都 把 律 師 的 行 業 分 為 兩 個 不 同 的 「分 支」 , 一 個 是 律 師 (Solicitors) , 另 一 個 是 大 律 師 (Barristers) , 這 分 別 大 多 香 港 人 也 是 認 識 的 。 但 或 許 很 多 人 也 不 知 道 在 法 庭 上 , 連 律 師 與 大 律 師 的 衣 著 也 有 分 別 的 。

律師毋須在庭上帶假發

在 區 域 法 院 (District Court) 上 , 律 師 是 可 以 在 公 開 庭 上 (Open Court) 代 表 他 的 當 事 人 , 處 理 民 事 或 刑 事 上 的 案 件 。 他 們 除 了 像 所 有 大 律 師 一 樣 , 要 穿 比 較 深 色 和 穩 重 的 顏 色 的 西 裝 或 外 套 之 外 (較 常 見 的 顏 色 是 黑 色 、 深 藍 色 和 深 灰 色) , 還 要 穿 上 律 師 的 黑 袍 。

律 師 的 黑 袍 和 大 律 師 的 黑 袍 是 不 一 樣 的 , 最 明 顯 的 分 別 是 律 師 的 黑 袍 , 是 有 兩 對 長 長 的 衣 袖 , 而 大 律 師 的 黑 袍 , 在 前 面 有 一 條 長 的 帶 子 連 著 一 個 在 背 後 的 小 袋 子 , 而 兩 面 的 衣 袖 也 較 短 和 有 摺 縫 和 黑 鈕 扣 。

另 一 最 容 易 的 分 辨 , 是 大 律 師 是 須 在 庭 上 帶 用 馬 毛 , 人 手 織 出 來 的 假 發 , 而 律 師 是 毋 須 帶 假 發 , 但 兩 者 都 要 帶 上 白 色 有 角 的 衣 領 (Wing Collar) 和 領 帶 (Bands) 。

除 了 內 庭 的 申 請 外 , 所 有 在 高 等 法 院 (High Court) 包 括 原 訟 法 庭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和 上 訴 法 庭 (Court of Appeal) 及 終 審 法 院 (Court of Final Appeal) 上 的 公 開 聆 訊 , 都 要 由 大 律 師 處 理 。 而 他 們 亦 必 須 要 穿 著 大 律 師 的 「制 服」 , 包 括 黑 袍 、 假 發 及 衣 領 。

法 官 的 假 發 和 長 袍 也 有 不 同 。 例 如 他 們 在 法 庭 上 所 帶 的 假 發 的 兩 側 , 都 比 大 律 師 的 短 一 點 。 在 區 域 法 院 的 法 官 所 穿 的 袍 是 黑 色 而 有 一 條 紅 色 和 紫 色 的 絲 帶 , 由 肩 部 打 橫 的 放  。

至 於 在 高 等 法 院 原 訟 法 庭 的 法 官 , 在 審 理 刑 事 案 件 時 , 是 會 身 穿 紅 袍 、 頭 帶 法 官 的 短 假 發 , 而 他 們 在 處 理 民 事 案 件 時 , 則 會 穿 著 黑 袍 和 帶 假 發 , 上 訴 法 庭 的 法 官 在 庭 上 所 穿 的 都 是 黑 袍 。

法官只在官方儀式穿紅袍

一 些 人 誤 以 為 法 官 在 庭 上 所 帶 的 假 發 , 是 長 及 肩 膀 。 其 實 高 等 法 院 (包 括 原 訟 法 庭 及 上 訴 法 庭) 的 法 官 和 所 有 資 深 大 律 師 (Senior Counsel) 一 樣 , 只 會 在 官 方 的 儀 式 上 , 如 每 年 一 月 的 法 律 年 度 開 幕儀 式 (Opening of Legal Year) 上 , 穿 他 們 的 「紅 袍 、 長 及 至 肩 的 假 發 、 絲 襪 及 漆 皮 鞋」 。 平 時 他 們 如 資 深 大 律 師 一 樣 , 都 只 穿 他 們 的 長 袍 和 假 發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回 歸 以 後 , 香 港 的 終 審 法 院 的 五 位 法 官 所 穿 的 , 已 和 以 往 回 歸 前 樞 密 院 (Privy Council) 的 法 官 的 服 飾 , 完 全 不 同 , 他 們 的 黑 袍 及 白 色 的 領 帶 與 歐 洲 法 庭 (European Court) 相 似 。 而 他 們 也 是 首 批 在 香 港 歷 史 上 , 在 高 級 法 院 中 帶 頭 放 棄 在 庭 內 及 庭 外 帶 假 發 的 法 官 , 有 趣 的 是 所 有 資 深 大 律 師 或 大 律 師 於 庭 上 在 他 們 面 前 處 理 案 件 時 , 仍 需 帶 著 假 發 !

為保法律尊嚴 保留傳統

統 治 者 一 向 都 很 著 重 保 存 法 律 的 尊 嚴 , 而 法 官 及 律 師 在 法 庭 上 的 衣 著 , 恰 好 是 法 律 的 尊 嚴 的 象 徵 , 所 以 很 多 國 家 , 特 別 是 歐 洲 國 家 (如 法 國 、 西 班 牙 、 德 國 、 英 國 等) , 都 繼 續 保 留 遠 古 法 官 及 律 師 的 傳 統 衣 著 。

事 實 上 , 在 法 庭 上 穿 著 傳 統 的 長 袍 、 假 發 的 好 處 , 是 可 以 稍 為 遮 掩 各 律 師 在 年 齡 、 性 別 及 衣 服 上 的 區 別 , 使 法 官 不 會 因 為 律 師 的 不 同 年 齡 、 性 別 或 社 會 地 位 而 有 所 偏 袒 , 反 而 能 夠 一 視 同 仁 , 不 偏 不 倚 的 作 出 公 平 、 公 正 的 裁 決 。

此 外 , 穿 著 傳 統 法 庭 服 飾 , 亦 能 使 所 有 的 法 律 工 作 者 , 把 專 注 力 集 中 在 每 一 件 訴 訟 上 , 而 不 是 集 中 於 對 其 他 同 行 的 衣 著 評 頭 品 足 , 他 們 更 不 會 把 時 間 花 在 細 心 打 扮 自 己 , 而 忽 略 了 自 己 真 正 的 工 作 , 所 以 穿 著 法 庭 服 飾 , 亦 可 算 是 為 法 官 及 律 師 帶 來 不 少 方 便 ﹔ 在 這 層 面 上 來 看 , 傳 統 法 庭 服 飾 的 功 用 與 學 生 的 校 服 , 沒 有 什 甚 大 分 別 , 整 個 法 律 界 就 如 一 所 大 學 校 , 而 法 律 界 人 士 就 是 這 所 學 校 的 學 生 。

規定「庭上衣著」易辨別身份

事 實 上 , 大 多 數 現 行 普 通 法 的 國 家 中 , 如 新 西 蘭 、 澳 洲 、 馬 來 西 亞 等 的 地 方 , 他 們 的 律 師 仍 在 庭 上 穿 黑 袍 帶 假 發 , 但 亦 有 地 方 如 加 拿 大 、 新 加 坡 等 地 已 放 棄 帶 假 發 。

但 重 要 的 是 無 論 在 施 行 普 通 法 或 大 陸 法 的 國 家 , 他 們 絕 大 多 數 都 有 規 定 法 官 或 律 師 們 的 「庭 上 衣 著」 , 原 因 也 是 一 樣 , 就 是 對 法 律 的 尊 重 和 庭 上 各 人 身 份 的 辨 別 。

至 於 將 來 香 港 的 大 律 師 應 否 要 繼 續 帶 假 發 , 是 要 由 大 律 師 行 內 , 經 過 詳 細 考 慮 、 辯 論 和 商 討 才 應 作 決 定 , 但 在 某 程 度 上 , 今 天 大 律 師 的 衣 著 打 扮 , 也 反 映 了 我 們 法 制 上 普 通 法 的 特 色 , 強 調 了 我 們 「一 國 兩 制」 中 , 在 法 律 上 與 內 地 不 同 之 處 。

李 樹 旭 大 律 師
香 港 大 律 師 公 會 執 委
一 九 九 九 年 九 月 十 四 日

H. 為什麼香港片中法官都戴假卷發呢

其實這是香港在效仿歐洲的其他的國家,他們覺得在法庭上代一個假發會使自己感到德高望重。

以前香港受英國的管制,也就慢慢的有了和英國一些的文化傳統。其實這個假發是由路易十三引起的,當時路易十三有些禿頂,特別影響自己的影響。於是就想著自己如果戴著一個假發。這樣其他的人就不會看到自己醜陋的一面了,這一戴不要緊,沒有想到一些貴族人士開始紛紛模仿,他們覺得戴假發是一件特別潮流的事情。於是一些平民百姓也開始了模仿,甚至一些法官也戴起了假發。

也就這樣假發成了法官的一種特徵,就這樣一直延續了很多年,香港是受英國的影響,也沒有改變。他們覺得戴假的讓整個場面顯得特別的嚴肅。其實有時候一想到法官頭上戴的假發就覺得非常的好笑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看習慣的原因吧!

I. 為什麼香港的法官會帶假發套

因為香港曾經被英國租借的關系,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

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卷。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熱點內容
刑法專題課件 發布:2024-11-16 22:30:08 瀏覽:487
海商法中的承運人義務 發布:2024-11-16 22:20:05 瀏覽:463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 發布:2024-11-16 22:19:06 瀏覽:331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的 發布:2024-11-16 21:33:30 瀏覽:158
刑訴應當法律援助的對象 發布:2024-11-16 21:25:37 瀏覽:118
2011年社會保險費法 發布:2024-11-16 21:09:42 瀏覽:252
司法局開展民法典贈書儀式 發布:2024-11-16 21:07:53 瀏覽:196
勞動法做六休一 發布:2024-11-16 20:54:10 瀏覽:238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