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守門人

法院守門人

發布時間: 2024-01-08 18:02:41

『壹』 法官這一職業上需要什麼樣的人

一、要有一個信念,爭做思想上有教養的人。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力量源泉。從主觀上說,放棄世界觀的改造,背棄理想信念,思想蛻化變質,是一些人墮落為腐敗分子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法院隊伍中的腐敗案件表明,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法官,一旦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就抵擋不住名利、地位、金錢、美色的誘惑,就會身不由己地墮入腐敗的泥潭。
自從人類文明史以來,理想信念任何時候都是進步人們的最高追求。對於法官來說,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法院政治方向不動搖。要融入對人民司法事業的無限熱愛,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於人民司法事業無私奉獻的法官必須不斷養成和強化事業的崇高感、自豪感和光榮感,以對事業的信仰和忠誠,抵禦形形色色腐朽落後思想和腐朽落後事物的侵蝕,永葆清廉本色。
二、要有一份良知,認真詮釋「司法為民」宗旨。
法律代表了公正與秩序,法官作為法律的執行者和正義的維護者,就是社會良知的守護神。西方一位法學家曾經說過:「法官點點頭給人們帶來的得失,都要遠比立法機關的任何一項議案所帶來的更大!」法官不僅僅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更重要的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
以人為本始終是黨的宗旨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與靈魂。在我國,司法公正和廉潔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於實踐「司法為民」。為民司法是人民法官的一種人生境界,也彰顯了中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法乃公器,民為邦本」,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既然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司法為民、利民、便民就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職業的主題。
法官為民是司法為民的基本內容。在人民法官的核心價值觀中,公正是靈魂,廉潔是保障,為民是主題。法官應當有崇高的人生境界、培養高尚的情操,要克服特權思想、尊重每位當事人,要從大局出發、為人民司法。要明確司法權源於人民、屬於人民,自當服務人民、受人民監督。始終要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作為永恆的價值追求和工作的根本宗旨,要以實現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為義無反顧的選擇和使命,做到感情上愛民、程序上便民、言行上親民,秉公執法、一絲不苟,不辭辛勞、勇於奉獻,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最大限度地彰顯司法的人民性。真正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從人民的需要出發,想當事人之所想,急當事人之所急,做到用心關注民生,悉心體察民情,耐心傾聽民聲,精心排解民憂。
三、要有一種信仰,努力堅持崇法精神和司法公正。
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司法的生命力來自於公正。公正是一切程序制度的基本價值目標。司法機關運用法律裁斷糾紛,要以公正為基本屬性要求,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制度改革也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進行。只有公正的裁斷才能使正義得到伸張,使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使法的價值和目的得以實現。
法官是司法公正的實踐者和捍衛者,關於司法公正,人們不論有多少種解釋,法官內心對公正的信仰和尊崇對於司法公正的實現具有根本性意義。在運用職權處理案件的過程中,法官能否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案件各方、嚴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確地確認和分配具體的權利義務,首先取決於對法律的忠誠、對公正的信仰。社會主義法治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公平正義需要法治保障,在審判活動中堅守公平正義,即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的信仰尊崇及重要實踐。
1、要追求案件處理的實體公正。
實體公正,是指裁判結果的公正。實體公正的具體要求是:在刑事訴訟中表現為認定事實、罪名准確,罰當其罰;在民事訴訟中表現為明辨民事法律關系,依法理清權利義務,合理解決爭議;在行政訴訟中則體現為糾正違法行政行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實體公正是人類在訴訟活動中共同的追求,具有最寶貴的價值。法官應當竭盡所能去追求並實現實體公正。
2、要保證司法過程的程序公正。
所謂程序公正,是指司法過程中的公正,即嚴格依照訴訟法的規定辦案,包括法官中立、當事人平等、審判公開、執行合法等內容。程序公正又被稱為「看得見的公正」。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切實做到了程序公正,就可以讓當事人和公眾看見公正的實現過程,就可以讓裁判或者執行的過程變為當事人和公眾感受民主、客觀、公正的過程,就可以增強當事人和公眾對裁判和執行的認可度。因此,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既可以保證實體公正最大限度的實現,又具有獨立的價值。為了維護程序公正,法官在履行司法職責時應當切實堅持審判公開原則,應當杜絕單獨接觸當事人,應當保持中立。
3、要注意維護「形象公正」。
法官應當通過自己的法庭內外的言行體現出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形象公正是存在於公眾內心的對法官和人民法院的信任度,其雖然不直接影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但卻影響法律的權威性,並影響人民法院的公信力。一個裁判不公正的案件盡管對司法公信力會造成損害,但畢竟是可以糾正的;而法官在人民群眾中形成的不公正的形象則是很難扭轉的。因此,法官應當謹言慎行,凡是可能引起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懷疑的話,絕對不說;凡是可能引起公眾對司法產生合理懷疑的事,絕對不做。
四、要練就一身「武功」,做個專業的執法者。
按照職業主義理論,在現代法治社會,包括法官、檢察官、執業律師、大學法律教師等在內的法律職業是一類必須具備特殊品質的專門職業。在法律職業共同體中,法官是司法體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維護司法公正。這就要求法官必須具有淵博的法律知識、深厚的法學功底、高超的職業技能和清醒睿智的頭腦,職業定位需要法官變得更加專業化、技術化,要求我們的法官擁有轉化性思維、平衡性思維。
專業化是指法官職業群體內部成員所共同具有的經過系統學習而獲得的法律理論知識。法官的審判活動無一例外地要經歷「獲得案件事實→擇取法律規范→解釋法律規范→對法律規范與案件事實的價值和邏輯關系進行內心確信→形成判決」的思維推理過程。法官的司法活動需要專門的知識和技術。因為司法工作是由法官憑借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進行的,這種專業知識依託於人類長期以來處理糾紛的經驗及其理性抽象形態——法律規范。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法制的建構日趨完善,制定法與判例法的迅猛發展,一個結構龐大而又分工細致的宏大法律體系已形成,公正司法要求法官具備博大精深的法律知識與豐富發達的法律實踐經驗。法官的專業化對於司法公正有著最為直接的作用。因為,一個沒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的法官很難對法律的適用作出合理的解釋和論證;一個不具有嫻熟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審判技能的法官很難高效率地處理案件;一個沒有良好的定向思維的法官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和裁決。
技術化是指法官職業群體內部成員所共同具有的經過長期努力而形成的運用程序規則的能力、駕馭庭審的能力與技巧、承襲並積累司法經驗等方面的一致性。司法活動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將法律理論轉化運用到司法實踐中去,因而需要獨特的思考論證方式。正如美國學者昂格爾所述,這種方式及其所謂的自主性的方法論是「法律秩序」的重要特徵,它具有一種區別於科學解釋以及倫理、政治、經濟論證的方法或風格。法官的技術化是建立在專業化基礎之上的。法官的技術化對於司法公正具有積極的作用。因為一個不能承襲法律傳統的法官難以對法律適用問題進行深刻而正確的理解;一個沒有熟練的運用程序規則駕馭庭審能力的法官很難正確把握案件爭議的焦點以及判斷事實;一個不會總結與積累司法經驗的法官難以成為一個法律職業家,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實現法官職能的「藝術家」。當前,作為法院的領導要不斷地增強司法監督指導能力,作為一名普通法官,則要增強法官「運用法律能力、駕馭庭審能力、司法調解能力、判決說理能力」,這樣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法官思維的轉化性來自於司法的特殊地位與功能。司法具有把一般問題轉化為個別問題、把價值問題轉化為技術問題等特殊的性質和手法,因發生爭議或矛盾從而可能給政治及社會體系正統性帶來的重大沖擊卻得以分散或緩解。正是由於司法具有這一功能,要求法官的思維具有轉化性,並且每個法官都必須掌握轉化的技能與技巧。要進行轉化性思維,要求法官運用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要求法官對於無論它們來自何方,無論具體還是抽象,不論是春秋大義還是雞毛蒜皮,都可以運用法言法語轉化為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甚至連不容易轉化的政治經濟問題以及社會問題,也完全可能「使之轉化為明確的權利義務關系來處理」,使之成為法律問題而提交法院解決。
平衡各種矛盾與利益沖突,將各種利益維持在法律秩序的框架內,保障安全是司法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也是法官思維的一個重要特性。法官在思維方式上會表現為在分析處理法律問題時應當盡可能的依照遵循先例的原則解釋和適用法律,以保證法律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而不任意改變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較為穩妥,甚至保守。因為程序是自治的,在其內部的一切活動(包括思維活動)都被視為過去,才可能被認定為是有效的。這是程序自身必要性決定的——對立面的設置以及兩造競爭就是為了排斥任意性,促進理性選擇,形成法官穩妥結論,因此法官習慣於在兩造對簿公堂的狀態下聽取不同意見,做到兼聽則明,而這種兼聽則明是指法官從對立的意見當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通過程序中的解釋與論證使之成為具有規范效力的共識或決定。這種效果並非是任何人都可以領會的中庸之道,也不是無原則的妥協而形成的作為平衡,而是指只有經過專門職業訓練後形成的法律家特有的資質——技術理性。
因此,法官要更加職業化、專業化,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和人民的司法需求,這是對法官職業品質的系統要求,是確保實現公正司法、為民司法的重要條件。
五、要擁有一顆「大心臟」,不斷增強抗壓能力。
法官的職業是神聖的:可以合法地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可以決定巨額財產的歸屬,可以決定夫妻關系是否存續等等。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法官也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尤其在中國,法官們背負著重重重壓:繁重的辦案數量,高要求的辦案質量,金錢的誘惑,情與法的碰撞,付出與獲得不對稱的困惑等等,法官被戲稱為「刀尖上的舞者」。
1、案多人少的壓力。
隨著經濟發展和改革深入,各種矛盾糾紛逐漸增多,湧入法院的案件成倍增長,而法官人數卻甚少增加,有的甚至還在減少,一線法官正面臨著日益加重的工作任務,一年要辦理上百甚至上千起案件。他們除了平時加班加點之外,還要犧牲周末和假期來處理案件,在審理了80%一審案件的基層法院,更是如此。同時,新類型案件、疑難案件不斷出現,法官在斷案中也經歷著挑戰。
2、當事人的壓力。
法院審理的案件,絕大部分是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不能自我調和的產物。除去調解結案,總有一方當事人是要敗訴的。在司法公信力不高和當事人法律知識欠缺的情況下,法官稍有閃失,就會被放大;即使沒有任何瑕疵,敗訴方也可能懷疑法官收受另一方的錢財。於是,指責、謾罵、纏訴、上訪、誣告、誹謗、人身威脅、暴力抗法、甚至自殺等。這,都給法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3、指數的壓力。
為了規范司法行為,各級法院都建立了嚴格的法官績效考評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法官辦案的多少,辦案質量的高低,社會政治效果的好壞,案件的結案率、調解率、上訴率、息訴率、上訪率、發回改判率、審理時限等各項指標,如座座大山壓頭,使法官時刻處於緊張焦慮之中。還有一些規定存在弊端,比如考評機制、錯案追究制中的某些內容,一個法官辦理的案件被發回重審、被改判,要被定性為錯案,那麼這個法官不但顏面掃地,同時一年的成績考核就會受到極大影響。
4、體制的壓力。
長期以來,我國對法官一直採取行政化管理,法官等同於法院的其他工作人員,等同於行政機關公務員,在錄用上,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在級別上,套用行政級別。有專家認為,這種級別不僅意味著政治待遇的差別,而且也顯示出一種等級服從的位階和責任的分布,甚至有時被解釋為法官素質的高低。這就造成法官的尷尬:要精於專業,努力使自己成為專家型法官,又要時時考慮領導、同事對自己的評價,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尋求職位的晉升。
5、世俗的壓力。
中國社會是一個講人情、重關系的社會,尤其是在一些基層法院,轄區內往往是一個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當一個案件進入法院,就會遇到來自上級領導、親友、同事、同學、戰友等各方關系的干擾。如何處理好這些人情世故關系,以及伴隨而來的金錢、名利甚至色情等方面的誘惑,是令人頭痛的問題,使法官倍感頭痛、疲憊。
面對如此沉重的壓力,法官一定要把自己鍛煉地擁有一個強大的「心臟」,不斷增強抗壓能力,才能毫不畏懼地克服這些難題,最重要的是要善於自我調控。
1、正確面對壓力。
必須認識到,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難度不斷增強的審判新形勢下,壓力是不得不面臨和無法躲避的一個問題,現實中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左右,但我們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態,去增強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並努力增強內在實力,讓壓力變成推動力。
2、換角度看問題。
當遭到當事人的誤解和無端指責時,我們確實會感到很委屈,有的同志說希望有部門能出面為我們討回公道,或者對那些投訴不實的當事人採取措施。但當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時就會理解當事人激烈情緒產生的合理性。因為每個當事人都希望能盡快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判決達不到他們的預期結果或著執行不到位,他們的心情就會變得異常憤怒和沖動,盡管並不是法官的責任,但他們仍會把所有積壓的不滿全部投射至法官。當我們理解了當事人,心情也會變得平靜。
3、熱愛本職工作。
有的同志覺得整天和當事人打交道,沒有意思。由於被動地看待所從事的工作,對工作也產生了無意義和無價值感,同時也會產生浮躁心理。如果我們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僅是為了滿足個人和家庭生活所需,也是個人自我價值實現需要和社會發展需要時,工作就會有動力,壓力也可能就便成了動力。
4、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如果業務能力跟不上形勢對我們的要求,我們的底氣就會不足,就難以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難以和形形色色的當事人打交道,案件遲遲處理不掉或工作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當事人的誤解,都會使我們陷入無窮的煩惱之中,壓力就更大。因此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無疑有助於減壓。
5、適當宣洩情緒。
每個人在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總會遇到挫折,還會面臨上下級、同事之間等人際關系方面的一些問題,在自我實現方面還會遇到許多不盡如意的問題,我們承受的壓力太多。如果懂得適當宣洩情緒,這對處身於壓力包圍之中的我們來說顯得十分重要,它有助於心理減壓,也有助於我們盡快走出因工作和人際關系等挫折帶來的陰影,擺脫苦悶和抑鬱情緒。
6、多參加集體活動和多鍛煉。
找到能夠給自己帶來挑戰和滿足的活動,既能擴大人際交往,增強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也有利於調整身心,減輕心理壓力。當你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時,你會感到很自信,感到自己能夠適應生活,包括工作、學習、競爭和來自於其他方面的一切壓力,你會感受工作帶來的正面感覺,會感到工作的成就帶給你的快樂。
7、正確評價自我 。
絕大多數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都有較強的事業心,都希望自己的價值能被組織認可,然而在我們的前進過程中,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晉升審判員和司法考試。此時我們尤其需要正確評價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認識自己的局限,同時也要看到暫時的失利並不說明什麼,從容、正確地面對得失。
六、要形成一層「保護膜」,堅決抵禦各種風險。
「法官正在成為一種高風險職業,這有可能造成大量優秀法律人才的流失,以致於威脅到司法隊伍的建設。」是的,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法官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點。
法官面臨著被傷害的風險。司法工作的特性決定了法官職業本身具有潛在的風險。基層法院審理大部分刑事、民事案件,直接面對大量的社會矛盾,同時,基層法院往往由於財政緊張,安全防範設施不夠健全,在突發性事件面前,反應力度不夠,法官很易成為侵害對象。當事人想當然地把希望寄託於法官「包青天」式的明察秋毫上,認為法院無所不能。一旦審判結果與當事人預期的不一致,往往會遷怒於法院和法官。於是,法官輕則被投訴、辱罵,重則人身受到攻擊甚至生命受到威脅。
最重要的是還存在著大量的廉政風險點。廉政風險點是指審判、執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風險點:
1、在行政管理環節,主要有在非工作場合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及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以及接受他們以任何名義贈送的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貴重物品;讓案件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當事人親友以及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或單位報銷應當由自己支付的各種費用,或為個人謀取私利等等風險點。
2、在行政業務工作環節,主要有不加強修養,不嚴格自律;不注意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維護法官形象;接受任何有違清正廉潔的吃請、禮品、禮金和贊助;在糾紛解決中利用法官身份尋求額外照顧,損害法官形象等等風險點。
3、在審判管理環節,主要有審判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或者因過失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後果;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錯誤裁判的,因過失導致裁判錯誤,造成嚴重後果;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等等風險點。
4、在執行管理環節,主要有違反相關規定,擅自超標准或者超范圍收取執行費用;對具有執行條件的案件,故意拖延執行或者不執行;在強制執行時,不依法出示法院工作人員的證件及有關法律文書,造成嚴重後果等等風險點。
面對這些廉政風險點,唯有「慎獨」,讓自己形成一層無形的「保護膜」,才能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審理案件,實現司法公正。司法審判實現了公平正義,法官才算當好了法律的「守門人」。
1、慎始。萬事皆有始。凡事都有第一次。欲善終,當慎始。任何行為的發生,無不與當初不慎而濕了「第一腳」有直接關系。第一道「閘門」一旦被沖開、第一道「防線」一旦被攻破,慾望的「洪水」就會一瀉千里。法官的審判只有忠實於憲法和法律,法治的秩序才能得到維護,人民才能信賴司法,判決的公正性才能得到保障。同樣地法官也必須具備「作為法官的道德」,也就是法官應當具備履行法官職責所要求的個人良知、理性以及合乎道德的情感。法官的人格,是法律正義的最終保障。
2、慎微。人之常情,多重大而忽小。古人雲:禍患常發於細微。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節。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慎習慣、慎嗜好。習慣與嗜好雖說是一些小事小節,但小事小節卻是自身素質的外在表現。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反復證明,良好的習慣和嗜好是存放在人們神經系統中的道德資本。慎用,可以讓人一生受益;濫用,小則禍及自身,大則禍害一方。
3、慎欲。人皆有七情六慾,法官也不例外。法官也是人,既不能遠離塵世,也沒有仙風道骨,更不可能脫離物質利益而空談精神,其合法正當的私人利益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把握公私之分的尺度。因法官是行使公權力之人,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慾望,非分之欲不可有。用古人的話說就是「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禍患莫大於私慾。所以,身為法官之人,在滿足個人慾望這個問題上必須慎重。
4、慎權。權力,具有二重性,是一把雙刃劍。公正者能明察秋毫,廉潔者能威信四海。黨的威信,法律的權威,決不是倚仗法官手中掌握的審判和執行權力建立的,而是來自於法官究竟為人民做了些什麼,來自於清正廉明,來自於公道正派,來自於以德服人,來自於以公正服人。法官要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築牢堤壩;常思貪欲之害,才能築起思想防線。慎獨的日子會讓法官感到生活平淡無奈,但平淡的背後往往蘊育著高尚的節操。
5、慎言。西方有句諺語說:「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法官審理案件的過程,就是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准確表達自己意思的過程。法官慎言主要是指法官在法庭上不隨意發表對於該案的意見和觀點,以防誤導當事人;在製作法律文書中,對當事人的隱私、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等內容要慎重書寫,防止泄密和產生意外後果。歷史和現實中,一些案件案結事不了,當事人反復申訴上訪,往往與法官不注意言語有關。因此,對法官來講,出語一定要三思慎言。這是因為法官這一職業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其言行就被賦予了公眾化的意義。法官的言行是否得體適當,關繫到國家法律的尊嚴。法官對待當事人的態度應慎獨,不應偏聽偏信,先入為主,強詞奪理或站在其中一方立場上說話,而應時刻警覺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和獨立性,不受外來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所以,法官應當隨時注重態度莊重、衣冠整潔、儀表端正、儀態和善、行為審慎廉潔。
6、慎友。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人不可以沒有朋友,交友是人際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由於血緣關系、地緣關系、親緣關系、工作關系,總能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圈子」,如老鄉圈、同學圈、戰友圈、朋友圈等等,即大家常講的社交圈。法官作為執行公權力人物,掌握和行使著國家審判與執行公共權力,與什麼人交往,怎樣交往,受到各方面的關注,關繫到人民群眾對法官隊伍的評價。在社會交往中法官一定要堅持講黨性、講原則、守紀律,友在明處交,話在明處說,事在明處辦。不交不三不四的人,不收不清不白的禮,不去不幹不凈的場所,更不能做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等違法亂紀的事,要依法獨立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判權,從而確保司法公正的實現。
七、要學會一份擔當,敢於承擔社會責任。
職業無高下,公交司機是一種職業,法官也是一種職業。任何職業的高下區分之處在於從業者對職業賦予的責任如何承擔。今天的中國,正堅定的向法治邁進,社會轉型階段的利益重組過程中,是否有公正、高效的審判體系尤為重要!在我們平凡的工作背後,是崇高的事業,神聖的使命。與光榮同在的,是責任!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如果不能以信念之火的鑄冶讓法律在現實中熠熠生輝,法院與法官,就會在法治時代,失去存在的價值。所以,法官要堅持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努力承擔、敢於承擔社會責任。
1、要堅持能動司法。
能動司法是人民法院司法理念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選擇。法官在履行好審判職能的同時必須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做好審判延伸工作,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合理的邊界。要正確處理好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在確保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去維護和實現實體公正;要正確處理好堅持司法服務與堅持公正廉潔司法的關系,把握好力度和尺度,守好公正廉潔司法這條底線,維護好法官的職業尊榮。
2、要深入推進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管理創新。
法官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用最適宜最高效的方式來化解人民群眾的矛盾糾紛,結合工作實際,這就是要求我們的法官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調解藝術和調解方法,在刑事、民事、行政、執行等各種案件中貫徹調解思路,在訴前、庭前、執行前等各個環節做好調解工作,從而從根本上履行和延伸好審判職能,切實承擔起司法的社會責任,更好地促進社會管理創新。
3、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司法需要。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和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領域的巨大變革使社會主體利益高度分化,社會關系日趨復雜,大量矛盾糾紛以訴訟的形式進入人民法院,人民群眾對於公正廉潔司法的關注和期待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人民法官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關切和期待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法官要切實提高司法能力,努力做到廉潔司法,堅持公正裁判,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維護司法權威。
作為執法者,只有黨在心中,才能做到政治堅定、旗幟鮮明,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法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只有法在心中,才能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只有人民在心中,才能根除特權思想,杜絕冷硬橫推、吃拿卡要等惡劣作風,真正做到執法為民。只有正義在心中,才能恪守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核心的職業道德,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真正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貳』 卡夫卡的《審判》

《審判》是卡夫卡寫的一部小說。故事裡神秘的法院辦事處分布於城市裡各個公寓樓的頂層閣樓,而真實的生活卻又滲透在這個離奇場景之中,也許這就是卡夫卡式魔幻的一種演繹吧。

一個本來前程似錦的銀行經理K,在30歲的某一天清晨醒來時發現自己因為某項連自己都不知事由的罪名而遭到逮捕,故事也就此展開。幸而這樣的逮捕並沒有限制他的行動自由,法院只是通知他在被最終判決前必須到初審法院的接受一系列的審訊。

於是無奈的K,雖然堅信自己的清白和無辜,同時在內心對於這樣的審判不置一屑,但為了家族聲譽和洗脫罪名,一方面不時去那設在公寓閣樓里的法院辦事處接受訊問,另一方面不得不為了這起莫須有的罪名而到處奔走。後來,他在叔叔的推薦下找到了律師來為自己辯護,又通過客戶關系找到了和法院熟識的畫家乞丐幫忙,還和往來奔波期間遇到的各類女人建立親密關系,如法院門口的洗衣婦,律師的女傭蕾妮等,試圖獲得和自己案件有關的信息。但他最終發現和這些原本圍繞著法院生存的人們所進行打交道的努力終究都是徒勞,他們實際也就最多是在法的外圍屈膝奉承的一幫人,充其量也就時獲得表面上的無罪釋放,或者是拖延。對他真正所希望的無罪釋放沒有任何幫助。但這些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不想那個他在律師家裡碰到的和自己有著同樣遭遇的商人布洛克那樣,商人已經面臨5年的起訴,但為了免於被判決,他請了六個律師來幫自己打通各種關節以拖延他的按劇情,同時自己每天去法院來無望的等待,人生也就荒廢在這來來回回的訴訟中。

K是一個有自己想法和原則的人,面對人生中無法避免和終將到來的那場審訊,雖然他也渴望洗白自己,但他看到那些令人失望的現實黑暗,他又不屑於妥協,即使可能讓他有脫罪的機會。最終,在一年後的一個夜晚,他被法院的兩個劊子手帶到了城市邊緣的一個採石場悄悄地處決。用卡夫卡在小說里原話,最後是以這樣結尾:

「像條狗!」 他( 這里指劊子手 )說,彷彿K死後,他的羞恥長存人間。

在劊子手眼中,K死的時候像條狗一樣可憐和可悲,並且看上去毫無尊嚴。而這,也就是K進行抗爭的結局。

卡夫卡絲毫沒有任何對真相的掩飾,反而以理智且荒誕的的筆觸揭示了這冷酷無情的真實。但我想卡夫卡在這樣直接而坦率地表達里,與其在說是K的羞恥,不如說這種羞恥實際是對著小說里的那個法而言。

讓一個原本有著美好未來的青年就這樣無辜地像一條狗樣的死去,其實更是小說里法的悲哀和羞恥。而對於K而言,在那冰冷的法面前,K選擇寧願自己像條狗一樣的死去,也不願苟活於這個黑暗而冰冷的現實中。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已經無意和劊子手們去做無謂的抗爭。那並不是他的懦弱和膽怯。相反,這是他在認清現實之後的冷靜與理智。

K隨後的心理活動也說明了他十分的清醒。

與那個和他遭遇同樣困境的商人布羅克以各種方法及乞求掙扎著讓自己像狗一樣的活在人間的方式不同,K則放棄了那些他也完全可以做到的並足以讓法院拖延到手段,並在最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主動選擇以一種冷靜的不反抗,甚至都不屑以反抗來作為自己和法及這個世界進行最後的抗爭。因為在k看來,也許這才是最強有力的辯爭。

如果說在現實的世界裡,進行的是一場法對K的審判;那麼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裡,又何嘗不是一場K對法進行的審判呢?

雖然在現實世界裡,法最終按法的方式判決了K的死刑,貌似獲得一場勝利並且羞辱了K 。但這樣的結果,對他們而言,除了能得到一具像狗一樣冰冷毫無價值的屍體之外,又還能得到什麼呢?那個可以向法臣服的靈魂,卻終究是他們無法得到的。也許,這才是對法一種莫大的諷刺,真正長存人間的羞辱實際是留給法的。

至於K被法院認定了什麼樣的罪名和到底遭遇了怎樣的不公,小說里卡夫卡從從頭到尾,甚至連一句都沒有提及,不過這些也已經根本無足輕重。在那殘酷的真實,冰冷的法和無情的體制面前,只要法願意,實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扭曲或者被捏造成為一個人的罪名。而每一個人在這樣的法都面前都逃脫不了最終的審判。個人在這樣的體制下,是那樣的渺小和脆弱,無奈而無助。而這也不僅是對於那些面對著法的人,甚至對於那些身處法和體制之內的人也同樣如此。一方面那些人作為執行者,初審法官,法院的辦事員等人行使著維護體制和法的權力同時又借著這些權力腐敗而寄生其中,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只是其中一個個環節中被設計好的職務履行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被這個體制裹挾著為其服務而沒有任何自由和真相可得。而在大教堂里監獄神父和K談論的那個關於法的門口的故事,則無疑就是卡夫卡想在小說中試圖更深刻的表達這些思想堪稱經典的寓言。

那個寓言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一個潦倒的農想去找法,但在法的門口就被一個守門人擋住了,守門人告訴他他要找到法必須經過好幾道門,每個門口都有人把守,一個比一個強大,雖然法的大門敞開著,但直接硬闖是不行的的,就算他這樣一個低階的守門人自己去闖,最多也只能闖到第三道門。所以,只有等到獲得進入的許可後,每個守門人才能將他放行。但現在沒有任何許可允許農民進去,不過,也許將來有可能。於是農民為了這個可能性就坐在法的門口等,在漫長的等待中,農民將身邊所有可以用來討好守門人的東西都送給了守門人,甚至都去賄賂了守門人頭發里的跳蚤,而看門人對於農民在等待時候的各種禮物照單全收,不過那隻是為了讓農民最後不要因為自己沒有想盡一切辦法努力而感到愧疚。農民最終等了一輩子,也沒能獲得許可進去。臨終前他問守門人,他看到大家都追求法律,但為什麼在這兒卻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守門人告訴他,這個入口只是為他而開設的。其他人都無法在這里取得進去的許可。而在他死的時候,這個入口也就關閉了。

卡夫卡可能想通過這個法的門口故事表達他很多想法。事實上在寫完這個故事後,他曾經對自己的朋友說起過這個寓言也是故事裡最精彩的部分。

但不管那些含義,有一個意思可能是明顯的,即無論作為追求法的農民和守護著法的守門人,一個在等待,一個在看守,他們最終都在法的面前無意義的耗盡了自己的一生。

但卡夫卡即使面對這樣冷酷的現實,在他內心深處卻也始終沒有放棄過對於法的追尋。這也大概促使他還是讓K在採石場上被行形前的最後時刻里,依然看到了採石場旁邊屋子的頂樓乍現的那道一閃而過的光亮,盡管那時謊言依然是世界的秩序。

『叄』 基層法官人生感悟

基層法官人生感悟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基層法官人生感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篇【1】:我的苦苦菜心結

你無法想像到在寂靜的只有莊家和羊群伴隨的童年是多麼的孤獨,你更是無法體會到眺望著巍巍賀蘭山是怎麼成就一個少女對人生的設想。我大口大口吃著奶奶涼拌的苦苦菜,奶奶說走吧,轉過身憋回眼淚,走出那個院子,我將所有親人的愛和家庭責任裝進還年幼的生命行囊中,走上一條只能靠自己奮斗和努力的人生路。那年我大學還沒有畢業,奶奶就走了,我曾經承諾我賺取的第一筆錢是給奶奶花的,承諾早已被風吹散了,在空氣中,在黃土裡,在遠遠賀蘭山頂漂浮的白雲里,多年後,我成長為一名人民法官,工作在最基層,每天都接觸著和我的奶奶、我的雙親一樣的老百姓。有一種情懷是生命固有的,有一種責任是命運註定的,這苦苦菜吃得太多太多,積淀到了生命中,讓你無法掩飾,又無法丟棄,在基層的這六年工作中,時間和瑣碎磨去了我太多脆弱和抱怨,我終是回歸了這個人群。

第一次收到當事人送得「禮」是一塑料袋苦苦菜,老姨媽說謝謝丫頭了,謝謝丫頭把我女兒離婚的事情給辦好了,我夜夜睡不安穩,夜夜淌眼淚啊,生怕孩子出個什麼事情,謝謝啊!第二次收到得「禮」是一大袋子苦苦菜……,也許有人會取笑我,也許有人會說我給自己臉上貼金,無論大家說什麼,我似乎從來都不介意,苦苦菜我是要吃的,因為這是我與這些最朴實老百姓之間的約定,冥冥中,我可能不是一名法官,他們也不是法官對面坐著的當事人,我就是一個孩子,一個從田間地頭走來的頭上裹著圍巾,肩膀上挑著鋤頭的農民,他們或她們是我的父輩,我的兄弟姐妹們……

苦苦菜真得很苦,我們村哪個渠拝上,哪個沙地上,哪片園子邊向陽的空地上,長滿苦苦菜,我和我姐姐很清楚,我們家每頓飯都有下飯的「冷盤」,我奶奶就是用我和我姐姐挑回來的苦苦菜把我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裝扮的多姿多彩,生命因此而積淀,生活因此而厚重,有誰的夢里時常出現兒時的場景,有誰會像我今天一樣,像個孩子一樣感言人生呢?

離開那個院子很多年了,生活在鋼筋水泥鑄成的城市裡,被緊張和瑣碎的生活所累,淡漠了很多人和很多事,如同很多人一般,越發缺失了對周圍人的信任和對社會的責任,有時候頭腦會發熱,對著當事人大吼,心情不好時也會很冷漠。我時常被父親教育,言語不多,每次都會說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工作,平平安安回家。時常看到父親一個人在地里勞作,那後背讓我默默流淚,我知道他是在提醒我,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有幸能夠成為一名法官,我終是一個平凡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在什麼場合,都應該記得我的本分,做最普通的事情,理最簡單的道理,盡最大的能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歸回養我、愛我的人。

眼淚不時流下來,在金秋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有人收獲了榮譽,有人收獲了金錢,有人收獲了生命,有人收獲了奮斗後成功的喜悅,我如很多農民一般感慨莊家豐收了,我父親一車一車往回拉玉米,我還從一袋袋苦苦菜中收獲了越來越成熟、寬容、大度,越來越堅強、忍耐、淡定,但我最終收獲了一份感情,一個基層法官對老百姓的那份感情,一種好像久違了,終於回歸了的感情。

篇【2】:一位老法官的人生感悟

在共和國的法院系統內,從軍官到法官的人不在少數。我,就是其中一員。31年前的初春,一個自衛反擊戰中尖刀連的指揮員,因在西線的高平線役中被炮彈炸了三個窟窿,而從前線緊急轉送回國,送入豫北平原的野戰醫院,在戰傷未愈的狀態下湧入了轉業大軍的洪流。這個人就是我,一個有著14年軍齡、剛跨入「而立」之年且評定為8級戰殘的正連職軍官。

當我帶著戰火的硝煙踏進奉節法院的大門時,我成為了西部基層法院的一名法官。當別人正忙著找關系從鄉下調進城裡工作時,我卻拖著傷殘之軀到法院的鄉下法庭上了班,開始了我的法官生涯。直到2010年7月1日退休,在法院工作的29年中,我先後從事過刑事審判、民事審判,審判監督、審判調研等工作,先後擔任過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刑庭副庭長、民庭庭長、審監庭庭長,研究室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院長顧問等職,從一個軍官成長為法院的業務骨幹、副處級幹部,國家三級高級法官。由於學習刻苦,工作敬業,29年中我獲得過諸多榮譽:曾10次評為先進工作者,7次年度考核為優秀,6次評為縣直機關和全縣優秀共產黨員,5次評為全市法院系統優秀法官、優秀審判長、人民滿意好法官,並獲得全市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稱號。加上我在部隊的8次師團嘉獎和兩次立功,這些獎狀、獎杯、功章、證書、授帶等足可貼滿一壁牆。誠然,這些在官位顯赫的人眼裡算不了什麼,但對於一個基層法院的法官來說,卻來之不易,體現的是一個法官的人生價值,並引以自豪。這大概可喻之為敝帚自珍吧。

29年的法官生涯中,讓我比較滿意的,算起來大致六個方面:一是,我由一個初中文化經數年自學苦讀實現了大學本科文憑,為我29年的審判工作、調研工作以及審判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二是,作為法官,我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得到了領導和同志以及群眾的肯定和信任。29年中,我沒有收過當事人的錢物,沒有接受過涉案人員的吃請,沒有踏入過高消費體閉場所,嚴格自律,拒腐蝕永不站。三是,2010年2月12日,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在《法官等級變動審批表》上批准我由國家四級高級法官晉升為三級高級法官。在我院院領導副級以下的法官中,我是我院建院以來唯一獲得「三高」級別的法官。四是,我自2004年擔任研究室主任之後,勤於筆耕,堅持審判調研為審判服務的方向,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調研論文、詩詞、散文等,截止今年3月底,已達437篇,其中,國家級刊物刊用47篇。去年,我和張林副院長合著的《論審判權運行中延長審限制度之改造》一文,刊入中國十佳法律核心期刊《法律適用》,成為我院建院以來論文進入國家法律核心期刊的第一篇,我本人也成為建院以來發表論文最多的法官(在全縣也是第一人)。五是,29年中,我親手辦理的案件逾千件,無一發回重審,僅有4案局部改判調整(事實上這4案屬於照顧上訴當事人的情緒而改判)。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29年我對得起法律,對得起民眾,對得起法官的職業。我也因此成為全院法官的良師益友。六是,我是由軍官過渡到法官的。正如我跨進法院時立下的誓言:「來自軍人的法官,應當勇敢正直,來自農民的法官,應當忠厚朴實。我二者兼備,應當有所作為」。我確實做到了。我是奉節法院唯一獲得全市10年一評的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稱號的法官。我的事跡被寫入國務院軍轉辦公室編寫的、由總書記親筆題詞的中國轉業軍官風採集《延伸的長城》。

如果要問這29年來法官生涯有何感想,我的確感慨萬端,有很多話想說。這29年,我個人的進步僅僅是一個側面,正面所顯示的是國家的發展和法治的進程,人民生活的巨變和人民法院的輝煌。基於個人的視覺,在我看來,法官既屬於精英群體、更屬於高危群體,有人把法官稱之為「刀尖上的舞者,並不為過。因此,法官職業應當具有高出一般公務員的標准和要求。我以為,凡為法官者,至少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清正廉潔:法官應堅守的職業底線

明朝清官山東巡府年富說得好:「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可欺,公生明,廉生威」。此論自明朝以來一直成為廉政司法官員和有識之士的座右銘,激勵多少人為「清官」奮斗與獻身。共和國的法官,作為執掌國家司法大權的精英群體,理所當然地應當將廉潔司法作為其司法職業的基礎和底線,法官,應當首先是一個清官。在我的法官生涯中,我始終敬畏法律,敬畏職業,敬畏當事人,始終堅持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公正辦案、廉潔司法,堅守一個軍人的正直品格和一個法官的職業操守。我曾因侄兒觸犯刑法處以重刑而被長兄怒斥為「六親不認」,曾因對老戰友的親屬沒能手下留情而被罵之為「四季豆不進油鹽」,曾將他人送的禮物甩出當街弄得送禮者哭笑不得,曾因抵制某些領導人插手案件被大會小會訓之為「九頭牛拉不轉的犟貨。」我堅持一個理:司法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是這道防線的守門人,如果我們喪失了清正廉潔這一底線,就可能使司法蒙羞,讓當事人遭殃。最高法院的副院長,成為共和國司法的最高級別的法官,就因為沒能守住這一底線,貪臟枉法葬送了一生。重慶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張弢,成為重慶地區司法最高級別的法官,就因為沒能守住這一底線,以案謀私葬送了一生。《千字文》中記載有「墨悲絲染,詩贊羔羊」的典故。典故出自《墨子》,說有一次墨子路過染房,看到雪白的生絲被放在染缸里染成了顏色,無論怎樣漂洗,再也無法恢復生絲的本色了。於是墨子悲嘆道:「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不可不慎也」。而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叫作《詩經》,其中《詩經召南》里有「羔羊」一篇,贊頌羔羊的素白,歌頌為官者當具羔羊般純潔正直、不受污染的品德。希望我們全體法官以及法院工作人員,能從中領悟典故之真諦。請法官們記住北大教授朱蘇力以下這段話:「法官的道德、品性以及人格魅力(統稱為德性),對於成功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對於司法公信力之建設和司能之實現,非常重要,至關重要」。請記住錢鋒院長的以下這段話:「在法官的職業道德體系中,良心是本原、廉潔是底線。法官良知最根本、最重要的莫過於六個字:不貪臟,不枉法。」4月2曰,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人民法院落實廉政准則防止利益沖突的若干規定》(共24條),對法官廉潔司法的要求非常嚴格,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處處嚴格要求自已,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愛崗敬業:法官應具備的職業精神

英國思想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培根指出:「作為法官,應當具有高度的修養。他們應當富有知識而不是機敏多變,應當持重庄嚴而不是熱情奔放,應當謹慎小心而不是剛復自用。法官應當為作出公平的裁判准備一切必要的條件,猶如上帝為人間所作的那樣:削平山崗,填滿崎嶇,以鋪平一條正直之路。每一位法官首先應當牢記羅馬十二銅表法結尾的那個警句:『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司法的重大錯誤,有的可以引起政治變亂甚至國家顛覆之危」。這是關於法官職業的最佳論述。法官是崇高的職業,比之為上帝;法官的職業是神聖的,比之為使人民幸福;法官的職業是高危職業,可以引起政治變亂和國家顛覆之危。正是基於此,所以馬歇爾首席大法官說:「司法機關的工作遍及於每家每戶的床頭灶邊。它影響著人們的財產、名譽、生命和其他一切」。也正是基於此,所以法官的職業擔當者,必須是國家公務員中的優秀分子,絕非一般人所能勝任。而且,凡為法官的,必須愛崗敬業,絕非一般工作態度者所能勝任。全國優秀法官宋魚水,以精湛的審判藝術實現審判公正,體現的是當事人「勝敗皆服」的職業精神;「中國法官十傑」的獲得者金桂蘭,她「成功的背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死神無奈,空谷幽蘭,肩擔正義認真辦案。情操塑成了人民口碑,生命定格百姓利益」(「中國法官十傑」頒獎詞),體現的是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的職業精神;全國優秀人民法庭湖北洪湖市大同湖法庭女庭長張紅,拖著癌症晚期的身子走千家串萬戶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喊出了「一樁案子就是老百姓的一片天」的司法最強音。當地群眾得知她身患癌症後,自發地到大廟上為她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好庭長早日康復,此舉震撼了中國司法界,體現的是法官用生命為人民服務的職業精神。這些典型,是我們全體法官愛崗敬業的精神動力和時代楷模。

我29年的法官生涯,雖不能與上列英模相比,但就個人來說,我確信自己是一個愛崗敬業的法官。在法庭工作時,我成天翻山越嶺行走在巡迴辦案之中,一年穿爛三雙運動鞋,忍著戰傷復發的劇痛為老百姓排難解紛,半個月回一次法庭,幾個月不回一次家;在機關工作時,我從來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幾乎365天都在工作,而且,我是每天上班最早的第一人,每天下班最遲的第一人,我始終覺得我的時間是很不夠用的:當庭長時,我要加班加點批改全庭重要案件的裁判文書,我所在的庭每年沒有發回重審的,改判的也微乎其微;當審委會委員時,我必須擠出時間審閱每件案件的審理報告,分析焦點,尋找法律根據,確定最佳的解決方案,為委員們提供思路,為主持人提供決策根據,我的意見往往成為各個委員和主持人十分看重的意見;從事審判調研工作時,我的時間分配實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時間學習,細讀每天的各種報紙和每月的10多種法學雜志,從中了解司法動態,理論動向及其他法院的先進經驗,積累寫作素材;三分之一時間解答院內院外找上門來請求解答的疑難案例、法律咨詢及政策探討,三分之一時間從事調研寫作,每周完成一至二篇調研論文或課題,最高的一年可以完成近百篇論文寫作。基層法院的法官,其工作環境很不盡人意,遠不如中高級法院,全靠自己憑著敬業精神開展工作,全靠吃苦耐勞的常態心理和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去推動工作,除此別無良策。所喜的是,盡管基層法院艱苦,年輕法官們卻選擇了這個單位,而且很多人愛上了這一職業並且矢志不移,令我十分欣慰。女法官嚴凌,是第一個來到奉節法院的法學碩士研究生,自來以後,虛心好學,一直為人低調,工作高標准,調她到研究室專職司法統計,她兢兢業業,讓她下庭辦案,她任勞任怨。而且,縣委組織部的領導了解到她的表現後,幾次徵求意見,如果認為法院工作不適合她,組織部將在縣委機關給她重新調整工作,但她始終堅持就在法院工作。我以為,嚴凌的表現就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叫崗敬業,而且她的愛人小田,已考入萬州區公安局,但又主動放棄,夫妻倆決定紮根奉節,我為之感動。現在,奉節法院已有一大批新人為人低調,敬業向上,工作高標准,比如江明蓉、吳琳、來先龍、關超、吳丹、吳輝、樊行文、唐果等等,都很不錯,希望大家比學趕幫,共同前進進步。

第三,司法能力:法官必須有的職業功底

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在論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時強調:「堅定的政治方向是前提,嚴明的紀律作風是關鍵,良好的司法能力是核心,規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證」。可見,法官的司法能力,對於法官履行審判職責十分重要,是打造「靠得住、信得過、有本事」法官群體的重要體現。老百姓說得好:「如果一個法官的政治素質糟糕,那法律將成為其手中的魔鬼;如果一個法官的業務素質糟糕,那當事人將成為其手下的冤鬼。」2010年河南商丘的趙作海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證,該案在公安偵查階段的主要問題是刑訊逼供;公訴機關的主要問題是明知有疑,卻徑直提起公訴;在法院審判階段的問題在於,疑罪從疑,照判不誤。我在寫《陣痛中反思:「趙作海案」 緣何一錯再錯》的論文中,仔細分析案件本身存在以下三大疑點:一是趙作海當庭否認殺人,並一再喊冤說公安刑訊逼供,這與他九次供認殺人的訊問筆錄形成質的反差;二是作為殺人案件卻未能查找到殺人工具,物證喪失;三是無名屍體四次DNA鑒定不能確定身份、與作為死者的趙振堂的身高形成差距。正是這些疑點無法排除,所以「死者」趙振堂卻在2010年奇跡般回到家中,真相大白。法官一旦成為庸官,註定要草菅人命,也註定要受到撤職查辦。今年3月29日,最高法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加強司法能力建設,在開展全員崗位大練兵活動中,重點搞好「兩評查」活動(即庭審評查和裁判文書評查),表明司法最高層看到了當前全國法官隊伍的素質問題,這對我們全體法官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一個法官的'辦案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庭審駕馭能力和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希望大家在這兩個能力上努力實踐,獲得提高。

我十分贊賞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這句司法格言。要做一個司法能力強的法官,不可能只滿足於高深的法學理論,必定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司法能力應當包括必需的法學理論、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廣博的社會知識三大方面,是三方面的綜合運用。我從軍隊轉業到法院,完全因為時局的要求而非本身自願,當年30萬轉業軍官全部充實到公檢法部門,文化基礎好的到法院,其次的到檢察院,再其次的到公安部門。我十分清楚法官的責任與我本身的差距,「半路出家」的法官與來自法學院校的法官差距十分驚人。於是,我一面報考法律大學,一面撲身於司法實務,邊學邊用,邊用邊學,在數年時間里,白天辦案,夜間讀書和完成作業,每晚只能保證三個小時的睡眠,數年之後,我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他人。在川東、渝東片區內,我經常被高中級法院指定為大型觀摩審判的審判長和主審人,幾乎所有觀摩審判案件都做到了當庭解疑、當庭宣判。庭審駕馭,說得上游刃有餘,每次庭審考評得分,我都高出本院法官和其他法院法官,從來沒有把第一名讓給別人,我所製作的判決書,曾刊入中國司法文書專刊《司法文書與公文寫作》雜志,曾多次在市高院評比獲得第一名或第二名。直到現在,不少中青年法官手上都保存有我製作的刑事、民事、再審等判決書,作為範本以供參閱。因此,我對王勝俊院長「良好的司法能力是核心」這句話,深有感觸。但我也看到,就在我們法院里,有的法官辦了一輩子案子,卻沒有辦成幾件漂亮稱心的案件,也沒有寫出幾份漂亮稱心的判決書,恰恰搞爛事很上心用力。這樣的人,老實說讓人瞧不起。最近我接觸到上級法院改判本院的兩件刑事案件,審判長和主審人都是多年的刑事審判法官。兩起案件的改判並不涉及復雜疑難問題,均屬於常識性錯誤。三個村官虛列支出私分國家扶貧款、三個剛成年的男青年對一女青年的犯罪案件,一審中案件的幫助犯提出他二人系從犯的抗辯意見,村官中的村會計提出他是從犯的抗辯意見,均未被法官採納,二審均予以採納,對從犯改判為減輕處罰。顯然二審的改判是正確的。理由在於:我國刑法第26-29條對犯罪人的分類,實行的是作用標准為主、分工標准為鋪的原則。從作用上看,有主犯、從犯,協從犯之分;從分工上看,有實行犯、組織犯、幫助犯、教唆犯之分。那麼,在三人案件中,直接實施姦淫的犯罪分子稱作實行犯,其他二人僅協助實行犯完成犯罪,這叫幫助犯,主從關系已經很明顯,為什麼不區別對待呢?在村官犯罪中,村支書村主任屬於行使管理決策權的罪犯,而村會計僅僅對帳務進行管理,本身沒有管理決策權,且本案中的會計並沒有直接參與虛列支出等實施活動,三人的主從關系已很明顯,怎麼可以都各判五年呢?一審的不慎導致二審的不必要改判,劃算嗎!這是值得很好的總結和認識的。4月3曰,河南高級法院出台了《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規定對造成錯案發生的法官實行終身追責,已調離、辭職、退休的同樣追究責任。希望同志們要有危機感,努力加強能力建設。

第四,善待群眾:法官應堅持的職業方向

我們的法官必須清楚的意識到,我國在層面是以人民主權為基礎,以代表制為制度框架,以融合主義為基本實現渠道,以人民利益為最後依歸的民主模式,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司法的人民性,註定了為人民服務必須成為司法機關和人民法官的永恆不變的宗旨。人民法院本身就是一個經常與群眾打交道的國家司法機關,馬錫五審判方式」的根本經驗就是深入群眾,到群眾中去審案並接受群眾監督。因此,善待當事人就是善待群眾,善待人民,善待法官的衣食父母。中國的司法,本質上屬於良善司法,江必新副院長在「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上專論良善司法時,提出了中國良善司法應當包含的九大內容,即公正司法、規則司法、廉潔司法、廉價司法、和諧司法、人本司法、民主司法、修復性司法和權威司法。其論高層建瓴,精闢透徹。良善司法作為中國司法之本,必然要求一切司法工作者都必經建立在善待當事人、善待群眾的基礎之上。重慶高院錢鋒院長提出善待當事人的「四心工作法」,即對當事人有惻隱之心——同情弱者,對人民群眾實心實意,不忍心做損害當事人的事;有羞恥之心——懂「禮義廉恥信」,不向群眾伸手,勿以惡小而為之;有恭敬之心——恭敬法律,尊重民意,體恤民情,恭敬職責,珍惜司法職業,恪守司法操守;有是非之心——在廉潔、公正等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向法律負責,向人民負責,向家庭負責,向個人前途負責。我希望全體法官對這「四心工作法」牢記在心,並變成實踐中的自覺行動,體現於每件案子上。全國優秀法官宋魚水說得好:「我一生中可能會審理幾千件案子,但許多當事人一輩子可能就進一次法院,如果就是這唯一的一次與法律的接觸讓他們受到不公平對待,讓他們得到一個自己想不明白的結果,在他們心中就會留下深深的傷痕。傷害了一個當事人,就多了一個不相信法律的人。而維護了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會增加一份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對社會的信心」。全國優秀法官陳燕萍說得好:「法官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甚至是一個家庭,法官一時的疏忽、絲毫的懈怠,都有可能釀成大的事件。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法官一定要全心全意地為當事人著想」。他們說得好,做得更好,我們應當認真學習,從中吸取政治營養。可喜的是,現在我院正式進入法官序列的年青同志,目前發展很好,尤其是他們善待當事人的工作態度令人欣慰。嚴凌、吳琳、來先龍這些剛從事辦案的年青法官,在和我討論案件時,都認為當事人起一次訴花了很多時間,絕不能輕易叫他們撤訴,使他們感到失望,寧願自己辛苦幾趟把案子查清,來平復他們已受傷的心靈。年紀青青的法官,想得如此周到,令人欣慰。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奉節法院的希望。

結末語

同志們,法官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審判大權,這權力好沉重,好惹人注目啊!望著你手中的權力,冷漠無情的冷血動物會把你熱情的擁抱,威風八面的獸中之王會朝你搖頭擺尾,吝嗇至極的老葛朗台會給你光燦燦的黃金,嗜酒如命的酒鬼會把那杯中之物捧到你的面前,素昧平生的妙齡女郎會對你一見鍾情。作為一名法官,要想嚴肅執法,必先嚴於律已,才能做到不為強權所懼,不為金錢所感,不為美酒所誘,不為善色所動,不為人情所累。這樣的法官,才是真正的人民法官。

謝謝大家!

;

『肆』 審判員轉任檢察員規定

可以的,
長期以來,大學畢業生和社會招幹人員進入法院、 檢察院,往往走從書記員、助審員(助檢員)到審判員(檢察員)的晉升之路,而部隊轉業幹部和政府分流轉崗人 員進入法院、檢察院則是直接任命為助審員(助檢員)、審判員(檢察員),或直接任命為法院、檢察院的領導幹部。他們以前未經過任何業務培訓或研修,因而進入法院、檢察院後往往難以勝任專業性很強的審判工作或檢察工作。
在國外,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在參加司法考試合格後,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訓或實習,才能出任法官或檢察官。例如,在法國,未來的法官必須在大學讀完4年法律課程,通過大學畢業考試後,還必須通過由政府主持的考試,考試合格者便可進入國立法官學院進行為期31個月的專業培訓,然後通過第二次考試,合格者還要進行6個月的分專業培訓。在德國,法官資格經兩次考試及格才能取得。第一次考試即大學畢業考試(應 考者須在大學修習法學至少三年半,其中至少須有4個 學期在同一大學研習法律),考試合格者,要經過2年的實習。實習期間必須服務於普通法院民事庭、刑事庭或檢察機關、行政官署、律師事務所或由實習法官選擇的有關機構。然後再參加第二次考試。第二次考試的成績是挑選法官的主要依據,考試合格率為10%.在義大利,經過十分嚴格的法官考試之後,合格者要在法院進行6個月的實習,最後完全合格者才能被任命為法官。在日本,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都必須經過統一的司法考試,合格者還必須作為司法修習生進行至少2年的法律基礎與實務方面的修習,之後經嚴格考試合格者,方可取得法曹的資格。取得法曹資格的人,根據志願可以擔任助理法官、檢察官或律師。其中從事律師職業者佔80 %.上述三種人一般要經過10年的司法實踐,才能被任命為法官。這10年間,他們必須重新回到司法研修所進行4次進修,以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在韓國,初任法官必須經過國家司法考試,考試合格後還必須在大法院所屬的司法研究和培訓學院訓練兩年,才能被任命為法官。
國外對法官、檢察官實行任前培訓或研修制度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這是因為,實行這一制度,可以使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合格後受到相應的業務培訓,獲得從事實際工作的專業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司法工作專業化的要求。而且,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已分別建立了國家法官學院和中央檢察官學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也分別建立了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或法官培訓中心、檢察官培訓中心,完全有條件進行這項培訓工作。
三、建立從律師或法學教師中選任法官、檢察官的制度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如果說法院是社會正義的最後 一道防線,那麼法官就是這道防線的守門人。因此,西方國家普遍要求由富有實務經驗且道德學問優秀的人才擔任這一重要職位,其集中表現就是西方國家尤其是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一般都從律師中選任,取得律師資格並且有一定期限的律師執業經驗是擔任法官的必要條件。例如,在英國,除治安法官以外所有的法官都只能從參加全國4個法學會的律師中任命,其中擔任領薪治安法官必須具有7 年以上的初級律師經歷,記錄法官必須具有10年以上初級律師或高級律師經歷,巡迴法官必 須具有10年以上高級律師經歷或5年以上記錄法官經歷,高等法院法官必須具有10年以上的高級律師經歷並且年齡在50歲以上,而上訴法官必須具有15年以上的高級律師經歷或擔任高等法院法官職務的平均年齡為47 歲,高等法院法官的年齡一般都在60歲以上。在美國,只有在大學法學院畢業並獲得DJ學位(即法律職業博士),經過嚴格的律師資格考試合格,並有若干年從事律師工作經驗的律師或法學教授才具有擔任聯邦法院法官的資格。全美2.8萬名法官幾乎都是從律師(特別是出庭律師)中選拔出來的。在澳大利亞,縣級以上各級法院的法官,不僅要求必須是法律職業的合格成員,而且法律明文規定必須具有從事該職業的最低年限的經歷。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從律師隊伍中吸收過來的。在巴西,擔任初審法官必須有非常豐富的法律知識和長期的司法實踐經驗,其中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從律師、檢察官中選任的,必須從事律師和檢察官職務10年以上。在新加坡,法官必須是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生,並當選7年律師後才有資格當法官,最高法院法官必須有10年至20年的律師或法官經歷。在印度,擔任司法職務至少滿20年或在高等法院或在兩個以上此類法院連續擔任律師至少滿10年才能擔任高等法院法官;在任一高等法院或者兩個以上高等法院連續擔任法官至少5年者或連續擔任律師至少10年者、或總統認為卓越的法學家且通常要50 歲以後才能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在日本,出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須擔任過10 年以上助理法官、簡易法院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教授等職務;最高法院的法官應由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的40歲以上的人擔任,只有擔任高等法院法官、檢察官、律師、大學教授累計達10年至20年以上,才能出任最高法院的法官。在韓國,擔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須有 10年以上的法官經歷;擔任憲法法院大法官年齡必須在40歲以上,曾任法官、檢察官、律師或者法學教授15年以上。
許多國家從律師中選任法官的做法,是它們長期經驗的積累,實踐證明是十分成功的,其實際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一是執業10年以上的律師精通法律,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由他們擔任法官可以保證法官的專業素質,從而有利於案件的正確處理;二是律師長期為公民、企業提供法律服務,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和難處,體察民情,他們改行擔任法官就會樂於聽取當事人雙方特別是弱者(如刑事案件被告人)一方的意見,善於把握對弱者有利的情況,從而不易於主觀武斷,冤枉無辜甚至草菅人命,進而有助於案件的客觀公正處理;三是律師在執業期間收入較高,積累較多的財富,改任法官不容易為生活所迫而貪贓枉法;四是由於需擔任較長時間的律師才能被任命為法官,這一職位來之不易,因此他們會倍加珍惜,不容易為私慾所左右、為金錢所迷惑;五是法官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而要成為法官必須先考取律師和從事相當時間的律師工作,這樣也必將促進律師隊伍的迅速壯大和律師業的蓬勃發展。一舉幾得,何樂不為!有鑒於此,我國亦應建立法官、檢察官從律師中擇優選任的制度,以利於司法的獨立、公正和廉潔。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考慮從法學教授中選任法官、檢察官。

『伍』 法院和財政局哪家單位最好

看你所學的專業,如果你是學法律的,通過了司法考試,那麼法院更適合你。如果你是財經專業的,更適合財政局。從待遇來看,都屬於公務員序列,基本待遇應該差不多,法院的話審判員權利大一些,財政局主要是領導說了算

熱點內容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