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美國法官自傳

美國法官自傳

發布時間: 2024-03-13 00:20:55

① 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她的一生是怎樣的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路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她9月13日時出現了發燒的症狀,近幾年健康問題一直是在困擾著金斯伯格。不過說起這位87歲的大法官,她的醫生可以說的一段傳奇。金斯伯格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在當時的美國女性被認為是附屬品,在金斯伯格求學的過程中她由於女性的身份受到了很多區別對待。隨著美國對於女性的不公對待導致漸漸很多女性開始不滿,紛紛上街遊行。在這樣的時候金斯伯格沒有加入,而是拿起了自己所學到且熱愛的法律來為女性伸張正義。她創辦了第一本美國女性權利和法律的雜志,並且在之後不斷地為一些受到不公對待的女性辯護。隨著金斯伯格的付出以及她出色的人格魅力,還有支持她的家庭,最後她以96對3票的結果成為了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她打破了很多不可能,創造出了一個個經典。並且在成為大法官之後依舊奮斗著,成為大部分美國人心中的真正偶像。

② 法官手記讀後感

楊忠民:法官緣何如此恐怖?———讀《恐怖的法官——納粹時期的司法
1947年,在二戰後紐倫堡的廢墟上,由美國獨家主持的審判納粹時期德國司法官員的法庭開庭。當諸多第三帝國的司法官員站立在被告席上時,一個問題定然困擾著人們:法官緣何如此恐怖?
曾經身披法袍,手握法槌,頭頂法學專家、學者等高貴頭銜,面相庄嚴的前法官們,大約誰也不曾高舉火炬行進在「帝國水晶之夜」,親手殘殺猶太人,砸碎猶太商店的玻璃櫥窗,焚燒猶太教堂和「邪惡思想」的書籍;也未必親自啟動「洗浴室」的毒氣裝置毒殺婦孺,或者扣動扳機,射殺手無寸鐵的平民;更未必身著軍裝,腳登馬靴,手執佩劍,踐踏被侵略的國土——即使成了被告,那一臉的神聖和不屑,只會讓人生出對司法的敬畏,卻實在難以聯想到「恐怖」這個可怕的詞語。然而,在德國法學家英戈·穆勒的《恐怖的法官——納粹時期的司法》中〔1〕,卻分明記載下如許事實:正是他們,在經過嚴謹、縝密且富於邏輯性的「法理論證」之後,催生了臭名昭著的「紐倫堡法」,使反猶排猶的條頓劍得以從司法的劍鞘中抽出;也正是他們,端坐在國民法院、特別法院、黨衛軍警察法庭、軍事法庭之上,揮動法槌,將成千上萬「玷污種族」的猶太人和「社會蠹蟲」、「社會渣滓」驅趕進集中營,接受死亡的「洗禮」;同樣是他們,為了保證「德國種族的完美性」,作出慘無人道的判決,對智能低下者強制性絕育,令殘疾人、精神病患者在「快樂」中死亡;還是他們,把無數反戰的平民甚至德國軍人送到絞刑架下,以鮮血潤滑著第三帝國的戰爭機器……是的,從這些司法官員白皙的手上,的確看不到一絲血跡,但誰又能說,在被毀滅的五百多萬猶太人的屍骸旁,在被虐殺的二十萬「不值得活的生命」的墳冢前,乃至在被整個戰爭屠戮的五千五百萬生靈的周圍,除了游盪著希特勒死神般的身影外,就沒有抖動著這些司法官員們恐怖的黑袍?!本應由希特勒占據的被告位置,如今由他們來填補,的確是合乎邏輯的,可人們依然要追問:法官緣何如此恐怖?

③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生平事跡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生於俄國聖彼德堡Saint Petersburg一個富裕而顯赫的貴族家庭。納博科夫的父親,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納博科夫Vladimir Dmitrievich Nabokov是一名自由派律師、政治家和記者。與他的母親埃琳娜·伊凡諾芙娜Elena Ivanovna née Rukavishnikova共育有五個子女。納博科夫的堂兄弟還包括了作曲家尼古拉·納博科夫Nicolas Nabokov
納博科夫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童年在聖彼得堡度過。納博科夫的家庭里使用三種語言:俄羅斯語、英語、法語,所以納波科夫在孩提時就能講三種語言。但是讓他愛國的父親懊惱的是,納博科夫在學會俄語之前,就能閱讀和拼寫英語了。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納博科夫一家乘船離開俄國,前往克里米亞Crimea。他的父親成為了克里米亞的司法部長。在朋友家中暫住了18個月後,克里米亞的白軍起義失敗。於是納博科夫一家離開克里米亞前往歐洲西部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 1919年從俄國移民之後,納博科夫一家在英國定居。在英國,納博科夫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一名學生,主修動物學,還學習了斯拉夫語和羅曼語。
1922年,納博科夫遷往柏林與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語、法語、網球、拳擊等維生。1923年,納博科夫接受劍橋法文與俄文學位,並在柏林用Vladimir Sirin寫作,獲得了一些詩人與作家應有的名譽。
1922年,納博科夫的父親在德國柏林被俄羅斯君主制主義份子刺殺,原因是他盡力掩護了他們真正的目標Pavel Milyukov,一位擁護憲法的在野黨領袖。這一關於錯誤認知而導致誤殺的情節, 反反復復出現於作者的尤其是當角色因為誤解而被暴力殺害時。例如,在《微暗的火》中,約翰-席德被錯認為是Zembla之王而被刺殺。
1923年,納博科夫母親與妹妹Elena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婦身份接受政府撫恤金。而納博科夫繼續留在柏林。在1922年時,斯維特拉娜西Svetlana Siewert曾與納博科夫訂婚,但在1923年初卻又撕毀婚約。因為她的父母認為納博科夫不能照料好她。1923年5月8日,納博科夫於柏林一個慈善化裝舞會上,邂逅了猶太律師之女薇拉Vera Slonim,兩人在1925年於柏林成婚。1934年他們的兒子德米特里Dmitri出世。1936年,因為越來越重的反猶氛圍,維拉丟掉了她的工作。1937年,納博科夫與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漸蔓延的納粹禍亂。1940年5月,納博科夫一家為了躲避了納粹軍,乘珊普倫Champlain號渡輪前往美國。
在歐洲生活的這些年裡,納博科夫出版小說《王、後、傑克》、《聖誕故事》、《防守》、《眼睛》、《榮譽》、《黑暗中的笑聲》、《天賦》、《斬首之邀》,並發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譯作品、詩集、詩劇和劇本。劇本《事件》與《華爾茲的發明》在巴黎以俄語上演。 1941年抵達美國後,納博科夫一家居住在曼哈頓島。而納博科夫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10月,他遇到了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很快,納博科夫與威爾遜成為密友,威爾遜還為他推薦了編輯的工作。之後,納博科夫轉到紐約博物館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每周三於威斯利學院教授俄文。1941-1942年期間,納博科夫一家遷於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鎮Wellesley, Massachusetts暫住。1942年9月,他們搬到劍橋,並在那裡定居,直到1948年6月。通過美國巡迴演講,1944-45年納博科夫曾作為俄語教授回到過韋爾斯利。1945年,納博科夫與薇拉成為美國公民。1948年,任康奈爾大學俄國與歐洲文學教授。他在康奈爾的學生金斯伯格成為了後來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期間,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國三詩人》、《庶出的標志》、《故事九則》、《確證》等書。
納博科夫在每年夏天在附近山脈進行的「收集蝴蝶之旅」時寫出了《洛麗塔》。他的妻子維拉充當了「他的秘書、打字員、編輯、校對、翻譯、書目編制人、經紀人、業務經理、法律顧問、助理和司機」當納博科夫試圖燒毀未完成的草稿時,是維拉攔住了他。納博科夫稱維拉是他一生所見過的最好的女人。
1952年,納博科夫任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文客座教授。1953年6月,納博科夫和他的家人去了俄勒岡州亞什蘭鎮Ashland, Oregon,並在米德街Meade Street租了一套房子。期間他完成了洛麗塔,開始寫作小說普寧。1953年10月1日,他和他的家人返回紐約伊薩卡島Ithaca, New York。後來他在那裡教授年輕的作家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
1955年,《洛麗塔》遭四家美國出版社拒絕後,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麗塔》在美國出版。這期間,他還出版了《菲雅爾塔的春天》、《普寧》、《納博科夫十三篇》,並與獨子Dmitri合譯出版萊蒙托夫小說《當代英雄》。 《洛麗塔》獲得的巨大反響,使納博科夫有足夠的金錢回到歐洲,獻身於寫作事業。
1961年10月1日,他和維拉搬到瑞士蒙特勒Montreux的蒙特勒皇宮酒店直至他生命完結。
1977年,納博科夫在洛桑患嚴重支氣管充血,同年7月2日,納博科夫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他的遺體火化後埋葬在克拉倫斯的公墓。

④ 林肯的口吃法官的故事

林肯的故事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長大後,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麼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不管幹什麼,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當律師以後,由於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於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那個人聽了,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祝你開心~(*^__^*) 嘻嘻

⑤ 急! 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的資料

小約翰·格洛佛·羅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1955年1月27日-)是美國律師、法學家、及政治人物。他目前是第17任美國首席大法官。加入最高法院前,他是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庭法官。羅伯茨以前花14年於司法實踐,並在共和黨當局的美國司法部和白宮律師辦公室任職。

2005年7月19日美國總統布希提名他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替代即將辭職的中立派人士、最高法院法官桑德拉·黛·奧康瑙(Sandra Day O'Connor)。2005年9月5日,布希總統撤回了羅伯茨原來的提名,重提名羅伯茨為美國首席大法官,接替9月3日去世的威廉·倫奎斯特。

英文版內容太多了,這里放不下具體看參考資料的網址
這里只提供簡介
John Glover Roberts, Jr. (born January 27, 1955) is the 17th and current 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has served since 2005, having been nominated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fter the death of former Chief Justice William Rehnquist. He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 judicial conservative.

Roberts grew up in northern Indiana and was ecated in a private school before attending Harvard College and Harvard Law School, where he was managing editor of the Harvard Law Review. After being admitted to the bar, he served as a law clerk for William Rehnquist before taking a position in the Attorney General's office ring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He went on to serve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George H. W. Bush administ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the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Counsel, before spending fourteen years in private law practice. During this time, he argued thirty-nine cases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

In 2003, he was appointed as a judge of the D.C. Circuit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where he served until his nomination to be an Associate Justice of the Supreme Court. When Chief Justice Rehnquist died before Roberts's confirmation hearings, Bush renominated Roberts to fill the newly vacant center seat.

⑥ 《溫柔的正義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奧康納和金斯伯格如何改變世界》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溫柔的正義》([美]琳達·赫什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qkYlH9kx2QPwPu78SYZjng

密碼:m4dn

書名:溫柔的正義

作者:[美]琳達·赫什曼

譯者:郭爍

豆瓣評分:7.4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3-1

頁數:408

內容簡介:

桑德拉·戴·奧康納和金斯伯格之前的友情超越政黨、宗教、地域和文化,已經改變了憲法和美國本身,使其成為對所有女人來說更加平等的地方。作者講述了桑德拉·戴·奧康納和金斯伯格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她們分別是第一位和第二位女性的最高法院法官。她還明確這兩個法官如何塑造現代女性主義的法律框架,包括就業歧視、流產、性騷擾以及婦女的生活至關重要的許多其他問題。本書結合這些女性關注的焦點,講述了溫暖的個人軼事和法律細節。

作者簡介:

琳達 赫什曼(Linda Hirshman)律師及文化歷史學家,她曾撰寫《勝利:同性戀權利運動奏凱》(Victory: The Triumphant Gay Rights Revolution)等多部著作。她在芝加哥法學院獲得應用法律博士學位(J.D.),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布蘭迪斯大學教授哲學和女性研究課程。她的作品曾多次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Slate雜志》《美國政治新聞網》《新聞周刊》《每日野獸新聞周刊報》和《美國沙龍網路雜志》等平台上發表。她現在居住在亞利桑那和紐約市。

譯者簡介

郭爍,法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工作人員。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院訪學。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司法制度。在China Legal Science和《法學》《法學家》《政法論壇》《比較法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等轉載。出版專著《非羈押刑事強制措施研究》《法律援助的故事》等兩部,獨譯著《庭審制勝》《重構社會公民權》《慈善的意義與使命》等三部。主持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司法部、中國法學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

⑦ 求美國大法官霍姆斯的資料,越全越好

霍姆斯
出生年代:1841-1935
名人職稱:美國現代實用主義法學的創始人。
名人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專
霍姆斯(O.W. Holmes, 1841~1935)。美屬國現代實用主義法學的創始人。1866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在波斯頓從事一段時間的律師工作之後,於1870年入哈佛大學法院擔任講師、教授,1882年12月擔任馬薩諸塞州最高法官,1899年起任院長。1902年~1932年,擔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的學說,主要體現在他於1881年出版的著作《普通法》(The Common Law)、《法律之路》(The Path of the Law )、他逝世後出版的判決意見集《霍姆斯法官的司法見解》(The Judicial Opinions of Mr. Justice Holme Shriver ed 1940)以及生前發表的一系列論文之中。

熱點內容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