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院長講話

法院院長講話

發布時間: 2024-06-23 18:07:11

Ⅰ 福建省高級法院工作報告(2)

福建省高級法院工作報告篇2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馬新嵐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2008年的主要工作

2008年,全省法院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委領導、省人大監督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按照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要求,堅持「三個至上」,落實「四求先行」,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在歷屆打下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全面加強法院各項工作,為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法院工作持續發展

面對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國內外形勢的新考驗,從去年3月起,全省法院系統深入開展了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重要講話「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及「高舉旗幟、忠誠履職,樹立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9月開始,省法院按照省委統一部署,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學習培訓、深入調研和解放思想大討論,扎實開展分析檢查、群眾評議和整改落實等,切實在人民法院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如何服務科學發展、怎樣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統一思想、認識和行動。

一年來,省法院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政治方向,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道路,堅定自覺地在執法思想、執法實踐、執法作風等方面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指導思想,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堅定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統一,堅持辦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目標任務,認真謀劃和落實服務海西、司法為民、公平正義等「七個著力、七個更好」的工作思路,堅定自覺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海西建設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牢牢把握「四求先行」的實踐要求,以「堅持『三個至上』、公正高效司法、服務海西先行」為實踐載體,積極推動司法工作在海西建設中求先行。

全省各級法院切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牢記政治使命,全面加強審判、執行工作和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全省法院受理各類案件366217件,辦結355272件,分別比上年上升17.15%和16.98%。其中,省法院受理各類案件3695件,辦結3260件,分別上升19.27%和18.93%。先後有「全國模範法院」晉江市法院、「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省法院民一庭第一合議庭等160個集體,「全國模範法官」張嶸、龔一海等384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涉訴信訪、學術討論等16項工作受到表彰或在全國會議交流經驗。福州、廈門法院的涉台及知識產權審判,漳州法院的「維護台商合法權益合議庭」,泉州法院的邀請人大代表等協助調解,三明法院的少年審判,莆田法院的調解銜接機制,南平法院的林業審判,龍岩法院的「紅土地法院文化」,寧德法院的巡迴審判,以及廈門海事法院的海事海商審判等,各具品牌特色,在全省、全國有較好反響。

二、充分履行司法職責,依法保障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

全省法院緊緊抓住執法辦案這個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務,更加註重服務發展,更加註重促進和諧,更加註重保障民生,更加註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加強刑事審判,確保安定穩定。全省各級法院審結刑事案件33978件,判決生效39677人。其中,省法院審結683件。突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嚴重破壞群眾安全感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從嚴懲處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堅決懲治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審結殺人、搶劫、綁架、毒品等犯罪案件22327件,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案件958件,走私、集資詐騙、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犯罪案件1144件,挽回經濟損失6504.77萬元。准確把握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確保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適度,罰當其罪,效果良好。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6098人。加強對刑事被害人的權益保障,審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1867件,盡力幫助被害方獲得物質賠償。重視對被告人的人權保障,依法宣告無罪10人。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福建」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和司法建議工作;依法辦理減刑、假釋案件20659件;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加強少年審判,使4215名失足青少年及時得到矯治,我省法院探索建立的「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法情相融、多策並用」少年審判機制,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

調節經濟關系,保障改革發展。全省各級法院審結合同、公司、海事海商等糾紛案件125272件,涉及標的金額180.36億元。其中,省法院審結636件,標的總額26.41億元。緊緊圍繞海西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和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及時出台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我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的意見》。突出抓好金融、外貿、房地產和中小企業等糾紛案件審理,穩妥採取訴訟保全、強制執行措施,多做互利雙贏的調解工作,既維護金融債權、化解金融風險,又積極扶持和促進企業生產發展。審結金融、融資、企業債務、房地產等糾紛案件54466件。制定下發《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的意見》,加強涉農及林業審判工作,審結農村承包、農副產品購銷、林權糾紛等案件3204件。著眼於保護自主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強化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主導作用,開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動月活動,審結各類知識產權糾紛和不正當競爭案件1504件。著眼於促進閩台交流合作,堅持把涉台審判作為我省法院的一大特色,積極探索解決涉台案件文書送達難、調查取證難、法律適用難問題,創新涉台審判機制和司法服務工作,受到台商和有關部門好評。審結涉台案件1719件。

辦好民生案件,維護群眾利益。全省各級法院審結婚姻家庭、損害賠償、勞動爭議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民事案件80038件。其中,省法院審結595件。及時妥善處理涉及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糾紛案件,涉及產品質量、食品葯品安全等糾紛案件,涉及地震、台風、雨雪等受災群眾生產生活的糾紛案件,認真執行 勞動合同 法審理勞動合同糾紛及農民工案件,維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強化對婦女兒童、老人等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在全省法院設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合議庭。依法辦理涉及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案件,組織開展「百名法官送法進軍營」活動。我省法院涉軍維權工作受到中央政法委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等的充分肯定,作為「福建經驗」向全國推廣。

化解行政爭議,促進依法行政。全省各級法院審結行政案件3365件,其中,省法院審結46件。堅持合法性審查原則,妥善審理涉及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勞動和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行政案件,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訴權保護,倡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探索建立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機制。加強行政非訴案件的審查與執行工作,執結徵收社會撫養費等非訴案件8506件。認真貫徹國家賠償法,審結國家賠償案件27件,決定賠償12.54萬元,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強化執行工作,實現合法權益。全省各級法院執結各類案件93657件,標的總額115.84億元。其中省法院執結272件,標的總額22.78億元。制定全省法院執行工作考核辦法等,強化統一管理、統一協調。認真實施修訂後民事訴訟法賦予的各項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規范執行異議復議和督促執行等執行救濟制度,保護當事人權益。充分運用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當事人組織機構代碼信息查詢、採集工作機制,推進執行威懾機制建設。按照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全省法院從去年11月起開展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力爭把2007年底前受理的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基本執結,因案件未能執行引發的信訪數量大幅減少,初步建立起黨委政法委組織協調、人民法院主辦、有關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參與的執行工作長效機制。

三、著力維護公平正義,落實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

全省法院始終把嚴格公正文明司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司法工作的生命線,不斷創新和完善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堅持公開公正,提升審判質效。落實公開審判制度,加強訴訟指導和判前說理、判後答疑等法律釋明工作,實行知識產權、涉外民商事等案件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以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繼續實施審判質量效率評估考核制度,我省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全國開展案件質量評估體系試點單位。強化案件繁簡分流和速裁工作,基層法院一審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佔73.14%。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開展量刑規范化試點工作,並就刑事案件緩刑適用、減刑假釋、行政案件立案管轄以及審理農村土地承包、商品房買賣等民商事案件,提出指導性意見,統一司法尺度。調整省法院和各中級法院一審民商事案件管轄標准,實施民事訴訟法關於當事人申請再審向上一級法院提出、由上一級法院審查的新規定,加強審判監督。全省法院審結一審案件207946件,審限內審結率達99.99%,當事人服判的佔89.62%;審結二審案件21397件及當事人申請、檢察機關抗訴等再審案件525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的佔16.83%。

堅持調解優先,注重案結事了。確立「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多元並舉、案結事了」的原則,完善訴訟調解、行政協調、執行和解工作機制,既解「法結」又解「心結」。堅持全面調解、全程調解、全員調解,把調解貫穿於案件立案、受理、審判和執行的全過程,不輕易放過可能調解的機會,實行院長、庭長、審判長、合議庭成員、承辦法官多級聯調,「一盤棋」運作。全省一審民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64.47%,比上年提升4.67個百分點;行政案件協調解決的達30.61%,執行案件當事人和解及自動履行率達59.96%。其中,省法院以調解、協調方式化解各類重大糾紛案件239件。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依法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完善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銜接互動的工作機制。去年7月,以「非訴糾紛解決機制」為議題的第三屆中英司法研討會在福州召開,我省法院探索創新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做法,引起了較大關注。

堅持理訴疏訪,力促息訴息訪。探索建立「訴訪分離、訴訪相濟,法院理訴、多元疏訪,依靠當地、息訴息訪」的「理訴疏訪」工作機制,著力解除涉訴信訪難題。省法院多次研究部署涉訴信訪工作,對每一起重信重訪案件進行梳理、分工。去年3月起,全省法院以領導包案為龍頭,落實「定時間、定人員、定領導、定責任,包案處理」工作責任制,健全下訪約談、督查督導、責任倒查等制度,開展涉訴重信重訪大清理專項工作,努力做到案結事了,息訴息訪。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沒有發生進京非正常訪。在中央政法委召開的集中排查化解重信重訪案件會上,我院就「創新機制、注重實效、突破難題」作了經驗介紹。同時,進一步做好日常信訪申訴工作,共接待來訪3.62萬人次、處理來信1.74萬件,不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堅持群眾路線,落實司法為民。不斷拓寬人民群眾了解、參與、監督司法的渠道和方式。認真落實人民陪審員制度,全省1609名陪審員參與審判25081人次、參審案件17550件。在各地培訓的基礎上,省法院首次舉辦了全省人民陪審員培訓班。選任基層幹部群眾擔任法院特邀調解員、聘任調解員,或委託基層組織調解、邀請群眾協助調解等,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司法調解工作。推廣建立執行聯絡員制度,已有80個法院在鄉鎮、村居聘請7000多名執行聯絡員,協助提供執行線索、尋找被執行人、開展執行和解等,促進案件執行。繼承和發揚「依靠群眾,調查研究,調解為主,就地解決」的「馬錫五審判方式」,開展司法進社區、到農村、上海島等巡迴審判活動,全省193個人民法庭設立586個巡迴審判點,巡迴審判案件9858件。加強司法救助工作,為6198件案件的困難當事人減緩免交訴訟費1093.37萬元。推進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和執行救助制度建設,為603名刑事被害人和執行案件特困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款420.93萬元。

堅持重心下移,夯實基層基礎。按照「面向基層、服務基層、建設基層、強化基層」的工作思路,努力把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建成服務群眾、司法為民的「第一窗口」,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第一防線」。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人民法庭工作的意見》,深化省級優秀人民法庭創建活動,開展跨地區基層法院「結 對子 」幫扶活動。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對基層法院經費保障力度,將新增人員編制更多安排給基層,將集中選調的54名法律專業 畢業 生分配給基層,將集中采購的111輛警車配備給人民法庭,做到力量向基層加強、政策向基層傾斜、工作向基層貼近。同時,加強司法技術工作,加快科技法庭、電子簽章系統等信息化建設,在全國首次開展對死刑案件被告人的遠程提訊工作,提高審判工作的現代科技含量。

四、大力加強隊伍建設,塑造人民法院的良好司法形象

全省法院堅持「從嚴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強院、人才興院」,著力建設一支「靠得住、信得過、有本事、高素質」的法院隊伍,為法院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切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廣大法院幹警頭腦,堅決抵制西方錯誤政治觀點、法學思潮的影響。先後組織宣講團巡迴全省法院宣講,舉辦全省法院院長專題研討班,運用三級視頻網路進行學習輔導,深化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強化司法人民性教育和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全省法院幹警進一步增強了高舉旗幟、把握方向的堅定性,服從大局、科學發展的責任心,依法履職、司法為民的使命感,永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在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全省法院及廣大幹警踴躍捐款830多萬元,自願交納「特殊黨費」220多萬元。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按照「把好政治方向、抓好執法為民、守好公正底線、帶好法官隊伍」和「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加強法院領導班子建設。堅持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省法院黨組完善了《黨組工作規則》,黨組成員作出了廉潔自律「十項承諾」,建立對下級法院領導班子和成員的巡視制度。舉辦全省法院新任領導幹部培訓班,全省三級法院院長、庭長擔任審判長參與審理案件84089件,不斷增強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加強法院黨的建設,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和「奉獻海西先鋒行動」,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得到發揮。

加強司法能力建設。以認識和把握大局、認識和把握社會矛盾、認識和把握社情民意、認識和把握法律精神以及善於做群眾工作為重點,加強法院隊伍能力建設。全省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84期,培訓9107人次,並選派295人到國家法官學院進修學習。其中,省法院舉辦全省性培訓班19期2365人次。組織開展審判技能競賽、案件質量評查、精品案例評析、經驗總結交流等活動,提高判斷事實、適用法律、駕馭庭審、調解案件、判決說理的本領。發揮資深法官傳幫帶作用,開展學術討論、法官講壇、 社會實踐 、民俗調研等,使廣大法官既懂法律又懂民俗、既會說法言法語又會說群眾語言。全省法院幹警現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佔78.4%。2002年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實行以來,共有1261人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其中去年通過296人。

加強紀律作風建設。開展司法大檢查活動,從理想信念、法治意識、群眾觀念、紀律作風、司法水平等方面進行「五查五看」,並組織自查、抽查案件21036件。建立健全院長接訪、投訴舉報、法院網站等民意表達和溝通機制,多方聽取群眾意見。有針對性地開展「好作風、好績效、好形象」作風建設專項整治活動,樹立「零差錯」、「問責制」等崗位履職理念。整肅機關作風,規范各項管理。從按時開庭、庭審規范、法官儀態、保障當事人訴權等方面改進庭審作風,營造「莊重、規范、公正、文明」的法庭形象。組織先進典型評選表彰,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弘揚法院隊伍的良好風氣。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和省委、最高人民法院「實施意見」,制定「實施方案」,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重點抓好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突出抓好對審判權和執行權的監督。堅持每周廉政例會制度,完善向當事人及律師發監督卡制度,出台廉政承諾制度、重要事項報告制度等。開展反腐倡廉書畫展等廉政文化建設活動。著力建立健全符合司法審判規律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大對隊伍中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全省法院共立案查處29起31人,已結案處理13人。

五、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全省法院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領導,堅持重大工作部署、重要改革措施、重要工作事項向黨委請示報告,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以高度的黨性觀念和堅定的政治立場,確保司法權在黨的領導下正確行使。毫不動搖地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認真貫徹監督法,嚴格執行法院工作報告、執法檢查、法官任免等制度,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監督。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後,省法院專門梳理匯總出6大項33條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制定辦理方案,逐條分解落實。先後就加強訴訟調解、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等向省人大會作了專項報告,並按會審議意見認真抓好整改與落實。不斷完善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的工作機制,省法院辦復省人大代表建議8件、來信33件;全省法院辦復各級人大代表建議129件、來信216件。繼續加強人大代表聯絡工作,主動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工作、旁聽案件審理、參與調解案件,通過走訪代表、發放徵求意見函、寄送工作簡報等,接受監督,改進工作。及時把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作為領導決策和指導工作的依據,省法院根據省人大代表建議,專門發文要求全省法院在裁判文書後附註引用的主要法律條文及執行申請提示。全省法院還十分重視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向政協通報工作情況,按期辦復政協委員提案45件,其中省法院辦復4件,促進了公正司法。

2008年全省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績,得益於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打下的堅實基礎,得益於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重視和理解支持。在此,我代表全省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對黨和人民的新要求,法院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法院的改革、建設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差距,司法觀念、能力素質、體制機制、基層基礎等與日益繁重的司法審判任務、日益增長的群眾司法需求還不完全適應。二是審判質量效率效果與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有差距,有的法院工作人員司法水平不高,執法方式簡單,不注意化解與案件相關的矛盾,不善於做群眾工作,影響執法效果。三是解決長期困擾法院的執行難、涉訴信訪等難題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要求有差距,一些勝訴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及時有效保障,化解涉訴信訪問題難度較大。四是隊伍整體素質與嚴格公正文明廉潔司法的要求有差距,有的幹警宗旨意識薄弱、作風不正,個別人員違法違紀、貪贓受賄,損害了法院隊伍形象。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9年的主要任務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全面推進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的重要一年。全省法院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三次、五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三個至上」、「四求先行」、「四個重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更好地實現人民法院自身科學發展。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全省法院學習實踐活動,鞏固擴大活動成果,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道路的思想觀念,全面提高各級法院和全體幹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夯實服務科學發展和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基礎。

(二)全力服務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緊緊圍繞省委關於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開展審判執行工作,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保民生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加強涉農案件審判工作,保障農村改革發展。強化涉台、涉僑、知識產權、林業、少年審判和海事海商等特色審判工作,增創具有海西特色的司法品牌。堅決懲治各類嚴重犯罪,推進平安建設,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

(三)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法形象,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審判職能,切實解決好法院工作中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 熱點 問題。扎實開展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構建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完善「理訴疏訪」工作機制,努力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涉訴信訪案件的發生。堅持調解優先,健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加強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設,有效落實司法便民利民措施。

(四)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統一部署,積極依靠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和政府支持,在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強法院隊伍建設、加強司法經費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堅持公平正義的目標要求,進一步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障礙。堅持依法依規持續運作,不斷健全完善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司法求先行」等服務海西先行的體制機制。

(五)進一步加大隊伍建設力度。繼續抓好思想政治、領導班子、司法能力、紀律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形象。加強理想信念、法治理念和職業道德教育,確保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義在心中」。以提高把握全局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化解矛盾糾紛能力為重點,提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水平。加大重點部位反腐敗力度和權力制約監督,推進全省法院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提升司法公信力。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決心在省委領導、省人大及其會監督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振奮精神,依法履職,勇於先行,扎實完成本次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服務保障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下一頁更多關於福建省高級法院工作報告

Ⅱ 如何在審判實踐中將講政治和講法制有機統一起來

在審判實踐當中。應該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法官在刑事審判權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公平正義依據法律。

人民法治網訊2020年6月15日,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兩個堅持」教育專題學習研討會。黨組書記、院長白旭春主持研討會並作總結講話。全體黨組成員參加學習,辦公室、政治部等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集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關於加強人民法院黨的政治建設的實施意見》。黨組成員對照兩個堅持」專題教育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圍繞「如何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在審判實踐中如何把講政治和講法治有機統一起來等十個方面,逐一談了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能力,自覺抵制司法領域西方錯誤思潮影響,始終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確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



(2)法院院長講話擴展閱讀:

王曉東結合自己的所學所思和全市法院工作實際,帶領全市法院回顧了黨始終不斷加強和完善對政法工作領導的光輝歷史,從「五個維度」「四個層次」「四個堅持」,引導廣大幹警深刻理解和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關系。

從緊跟黨的步伐、堅定黨的理想、圍繞黨的工作、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決策、堅持黨管幹部六個方面,提出了全市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實現講政治和講法治有機統一的具體要求舉措,同時結合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兩個堅持」專題教育。

「三個規定」專項整治等三項隊建活動的具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旗幟鮮明廓清和糾正了一些錯誤認識和認識誤區,促使全市法院堅定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

Ⅲ 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民事部分)紀要

法律分析: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開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專門作出重要批語。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以及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派員參加會議。中央政法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等中央國家機關代表,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以及有關專家學者應邀列席會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訴法》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Ⅳ 最高法院院長 的講話能否作為法律依據使用

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使用,可以作為法律依據使用的文件,其實是行使了司法機關的立法權,也就是司法立法權,比如我們常見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某法律法規的司法解釋。
最高院院長的講話只屬於一種個人行為,無法律效力。

Ⅳ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講話有法律效力嗎

高院院長講話不算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個人講話也不是司法解釋)
關於「刑事附帶民事的案件追究了刑事責任就不再追究民事責任」的說法和法律相抵觸,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不可能講違反法律的話,顯然不是你聽錯了,就是你方的代理律師說錯了。

熱點內容
旅遊法律知識 發布:2024-06-28 13:46:52 瀏覽:877
上海書法學習 發布:2024-06-28 13:43:52 瀏覽:395
法學碩士的要求 發布:2024-06-28 11:56:27 瀏覽:153
法院執法舉例 發布:2024-06-28 11:30:08 瀏覽:912
法官加班補貼 發布:2024-06-28 11:15:42 瀏覽:787
貴陽致之祥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06-28 11:14:08 瀏覽:177
在行政法關系雙發當事人中 發布:2024-06-28 10:58:30 瀏覽:596
國歌立法唱不好 發布:2024-06-28 10:57:49 瀏覽:971
電大民法學1 發布:2024-06-28 09:32:17 瀏覽:291
司法資格證改革 發布:2024-06-28 09:30:45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