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司法官
❶ 唐代主管司法的官職
國家司法活動包括起訴、偵查、審判、執行等多個環節,需要多個司法機構的分工協作。依照法定職權展開上述活動的司法機關,在國家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唐代,皇帝為最高司法長官;中央擁有較為獨立而又相互制約的司法機構;地方上司法行政合一,不設獨立的司法機構,各級行政長官兼掌司法;再加上一些特別司法機構,構成了一套完善的司法機構體系。司法機構
1.中央司法機構
在封建社會,君主擁有最高司法權。隨著中央集權制的加強,唐代皇帝在國家司法體系中擁有終審權和赦免權。史書記載,唐朝多位皇帝曾親自審訊囚徒或大赦天下,這其實都是皇帝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體現。皇帝之下,
唐代中央一級的專職司法機構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它們被合稱為
中央三法司。
(1)刑部
刑部為中央的司法行政機關,正副長官為尚書、侍郎各一人,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具體來說,包括與刑法有關的事宜、官奴婢的管理、經費審計、天下門禁出入等。
刑部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四司。
其中,刑部司為本司,也稱頭司,有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主管法律的制定與頒布、復核審判機關的判案,是體現刑部司法職能的主要分支機構。刑部司主管制定與頒布的法律,不光是指用來量刑定罪的唐律,還包括令、格、式等規范政府機構辦公的法律條文。
刑部司復核的判案包括復核大理寺上報的流刑以下及天下州縣上奏的徒刑以上案件;發現疑案或錯案,凡流、徒刑以下的案件駁回原審機關重審或復判,死租腔刑則轉送大理寺重審;遇到重大疑難案件,由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御史中丞合議,稱為三司推事。
都官司負責掌管那些觸犯法律、被籍沒為奴者的簿籍,並將這些官奴婢分派到內侍省、司農寺等處服役,官奴婢能否重獲自由,也由都官司考核決定。比部司是中央審計機關,職責是對經濟方面的問題加強監管,對經濟犯罪參與審理。司門司主要對天下官民出行經過各種門禁、關卡進行管理,頒發憑證。
(2)大理寺
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京城中央政府官員犯罪、京城居民徒刑以上案件。大理寺判決的流刑、徒刑罪要仔細核對,上報刑部復核,重要的再由中書門下審查;倘若是死刑,則要指型悉上報皇帝批准。
同時,因為地方司法機關對死刑只有判處權,而無決定權,要上報刑部批准,而刑部將地方上報的死刑、疑案移交大理寺復審,故大理寺還兼有復核地方死刑案的權力。大理寺在復核死刑案時,要力求做到審慎明辨、昭雪冤案、公平公正,若發現問題,有權駁回地方不當的判決。
大理寺長官為卿一人、少卿二人,他們一般親自審訊重大疑獄。其下有丞六人,負責審理一般刑獄,對應受理尚書六部所領諸司案件及地方上報刑部的復核案件。大理丞審理的結果由大理正二人負責審定,大理正還承擔五品以上官死刑案的監斬官、大理寺長官外出時的臨時代理人等任務。
大理寺另有司直六人、評事十二人等司法官員,主要負責出使地方,參與案件審理。若審查對象是地方長官,他們出發時要帶皇帝頒發的魚符和敕書,簡稱魚書,被審查的地方長官要停職待罪。沒有出使任務的時候,司直與評事也參與大理寺內部的審判工作。
(3)御史台
御史台為中央監察機關,兼理部分司法工作,也是中央司法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2.地方司法機構
唐前期地方實行州縣兩級制,後期為道、州、縣三級制,相應地也都有地方各級司法機構。
(1)州府司法機構
州刺史既是
一州最高行政長官,同時也為州的最高司法官,掌管一州訴訟刑獄之事。其下有錄事參軍,負責督查州衙各司官員及本州所管轄的屬縣官員。各州還設置負責審理本州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的官職,分別是司戶參軍事與司法參軍事。州多設在內地。邊境有都護府,都護既是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同時也為最高司法官。
唐在京師、陪都設府,與唯乎州平級。唐代最主要的三個府是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為尹,兼有境內行政、司法雙重管轄權。其中,京兆府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京兆尹具有了地方官與京官的雙重色彩:一方面,他作為地方官,領導屬下的司戶、司法參軍管轄府內的民事與刑事案件,具有獨立審判權;另一方面,京兆尹深得皇帝信任,享受京官的待遇,有時奉皇帝之命參與中央司法機構的司法審判活動或代替中央司法機關行使部分司法權,京師百官徒刑以下的案件常交由京兆府審理。
(2)縣級司法機構
這是
唐代最基層的司法機構,縣令兼任行政、司法等多重職責,縣丞、縣尉等協助縣令處理各類事務,與州設置司戶、司法參軍管轄州內的民事與刑事案件相似,縣的民事與刑事案件由司戶佐、司法佐負責審理,境內的監獄由典獄管理。
唐代的州仿效中央六部制度設立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六曹,唐代的縣再仿效州設立六佐,但縣有等級差異,最高級別的京縣六佐全設,最低級別的縣僅設司戶佐、司法佐,說明司法機構在地方行政中的重要性。
(3)道的司法機構
唐前期,道只是作為監察區域存在,沒有實際的行政、司法權;天寶以後,
道逐漸演變為高於州之上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觀察使在掌握一道的軍事、行政大權的同時,也擁有司法審判權。當道逐漸增多,演變為方鎮,軍事要地的方鎮觀察使常帶節度使銜,節度使與觀察使並列成為道一級行政機構的軍政與司法最高官員。幕府中的推官、巡官等主要負責處理訴訟、審問案件、巡察境內,協助節度使與觀察使開展司法工作。
司法程序
1.訴訟
唐代訴訟分為原告自訴、鄰人舉告、當事人自首、官府糾舉、憲司彈劾五種情況,一般以私人起訴為主,即以原告向官府依法呈訴作為訴訟行為的開端。唐代訴訟當事人需向官府遞交書面訴狀,明確陳述訴訟理由、訴訟請求,註明時間,不能自書者可請人代為書寫。司法機構對訴狀進行初步審查,對符合受理標准者予以立案;若推諉不立案,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立案後,官府負責傳訊,緝捕的部門要傳訊未到庭的被告人,以便當庭對質,聽取雙方申辯。在京師、州府至縣一級,分別由案發地右金吾衛將軍、司法參軍事、治安縣尉負責,還可請求當地軍府出兵緝拿,民間力量也被動員協助這一工作。對於跨境案件被告人的傳訊、緝捕,實行共同管轄原則,由臨近法司協調實施。官府可根據需要,對緝拿的嫌犯施以械具,限制其人身自由,保證其配合審訊。
唐朝訴訟制度中規定了保釋的條件,如被告始終不承認犯罪或者懷孕待產的、家有喪事的,均可取保候審或釋放。唐朝還有一項調解制度,從鄉、里、坊直到中央司法機關,都有調解的責任和義務。這些都是一些人性化的規定。
2.審判、刑訊與執行
要想取得公正的司法審判結果,離不開證據的採集,
證據由口供、證人證言、物證、書證、勘驗筆錄等多種形式組成。在充分查明事實後,法司運用律、令、格、式等法律條文進行
裁斷。一般刑事、民事案件,由各級法司進行獨立
審判,但若遇到重大疑難案件,則採取合議的形式進行審判。
唐代主要的合議審判有以下幾種形式:九卿議刑、三司會審、都堂集議。
九卿議刑始於貞觀元年,唐太宗提出,特別重大的案件需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合議,以避免冤濫。三司會審指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派員組成合議機構,共同審理重大疑難案件。擔任三司會審的官吏叫作三司使,三司使有等級之別,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寺卿負責重大案件的會審,為大三司使;組成臨時審判機構的刑部員外郎、侍御史、大理寺其他官員則稱三司使。有時還有由御史大夫與中書、門下官員組成的三司會審。三司會審是司法進步的表現,有助於實現司法公正。
都堂集議是皇帝親自組織的最高級別的會審,負責商議重大死刑案件,主要針對具有特權的官僚貴族。按照唐律,對這些人可以考慮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等八種情況,減輕刑罰,因此,為慎重起見,皇帝會在尚書省的都省組織有關人員合議,並提出參考意見。
審訊時難免會涉及刑訊問題。一般情況下,法官盡量不用刑訊手段,而是對應訊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運用專業法律知識,仔細推敲獄訟雙方陳述,參考各種證據,通過邏輯推理,查清案件真相,做出公正的判決。若以上方法不能奏效,可以採取刑訊措施,但須審慎使用,不得刑訊逼供。
唐代的刑名分為五等,依次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答刑。中央司法官、地方州縣官對其所判決的答、杖刑案件可以直接執行;但是對徒刑以上的判決就比較慎重了,要當面將審判結果告知被告,允許其上訴,上訴機關要接受並重新審理。死刑案件更是要審慎對待,唐朝前期,死刑案件都要上報刑部仔細復核,再上奏皇帝,批准後方可執行;開元二十五年,規定由中書門下與法司復核後,奏請皇帝批准執行。
3.監獄管理
唐代大理寺和御史台兩個中央機構都設有監獄。大理寺獄由大理卿、少卿直接管理,主要關押收禁中央政府部門的犯罪官吏、京城的重要罪犯及地方遣送京城的欽犯、要犯等。御史台獄,也稱台獄,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管轄,主要收禁御史彈劾的官員以及皇帝交辦的大案要犯。地方監獄主要關押轄境內的普通案犯,歸州縣行政長官直接領導。
中央和地方各級監獄獄吏除了要管理本獄中的囚徒,還要將本監獄情況整理成冊,向中央刑部匯報,內容包括:本監獄全體犯人姓名、數量、刑名及刑期。
獄中難免使用械具,唐代法律對此有詳細的規定,獄官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否則要處以刑罰。唐朝的監獄不僅關押已獲刑犯人,也關押待決犯和臨時羈押犯。對於獄中的囚徒,按照性別、貴賤給以相應的區別對待;對於勞作者、生病者,有人性化的休息、醫療政策。
❷ 唐代有哪些特權制度,唐代的司法機關體系
1、《武德律》--唐高祖武德年間制定。共12篇,500條,在內容上大多採用隋朝開皇時期的法律。
2、《貞觀律》--唐太宗李世民命長孫無忌等人在《武德律》基礎上修定而成,仍為12篇、500條,以隋開皇律令為藍本作了較大改動,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風貌。
3、《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間,以《貞觀律》為基礎編纂出《永徽律》,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
4、《唐六典》--唐玄宗開元年間制定,內容涉及國家機關職掌和活動的各個方面,是中國封建時代最早的一部綜合性行政法典。
5、《大中刑律統類》--唐宣宗時張葵編定。即:將同一性質的律、令、格、式混合編在一起的法典形式。
三、唐朝的法律形式
1、律--是刑事法規,相當於近代的刑法典。
2、令--是關於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
3、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以辦事的行政法規。
4、式--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
四、唐律的刑法原則
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五、唐律十二篇的內容
1、第一篇名例:57條,是關於刑罰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為《唐律疏議》的總綱,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
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十惡--謀反、謀叛、謀大逆、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八議、請、減、贖、官當、免--各級官僚的法律特權。
刑法原則--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2、第二篇衛禁:33條,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
3、第三篇職制:59條,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
4、第四篇戶婚:46條,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
嚴格保護封建國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權
嚴禁脫戶漏口、逃避賦役
維護封建的婚姻家庭關系--離婚以七出、義絕為條件;財產繼承採用諸子平分制,貴族身份的繼承權只屬於嫡長子孫。
5、第五篇廄庫:28條,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
6、第六篇擅興:24條,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
7、第七篇賊盜:54條,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
以謀反、謀大逆、謀叛罪嚴懲危害封建政權及皇帝特權的行為。
嚴懲危害生命安全的犯罪。
對盜罪作了明確規定--竊盜、強盜、監守盜
嚴禁買賣人口
8、第八篇斗訟:60條,是關於斗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
9、第九篇詐偽:27條,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
10、第十篇雜律:62條,不便編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
11、第十一篇捕亡:18條,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
12、第十二篇斷獄:34條,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六、唐律的主要特點與歷史地位
1、唐律的主要特點
(1)規范詳備、科條簡要
(2)中典治國、用刑持平
(3)諸法合體、以刑為主
(4)依禮制刑、禮法合一
2、唐律的歷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2)唐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八、唐律關於物權和債權的規定
1、關於物權--唐律嚴格保護所有人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之權,嚴格禁止他人侵犯;規定物權取得的條件。
2、關於債權--唐律規定了買賣、借貸、賃庸、寄託等債的關系;規定債務擔保制度。
九、唐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機關
(1)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2)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長官共同審理的制度。
(3)地方司法機關--行政長官兼理司法。
2、訴訟制度
(1)管轄--根據犯罪發生區域、罪行輕重、被告身份,劃分了各級審判機關的管轄權。
(2)起訴--舉劾、告發、告訴
(3)審判--以原告訴狀為准;採取五聽的審判方式,同時也以眾證定罪;"罪從供定",但禁止任意刑訊;規定迴避制度;司法官判決須"具引律、令、格、式";"服辯";司法官對於應該"言上"或"待報"的案件不得擅自判決。
(4)執行--徒流刑應送配所,死刑的執行須奏報皇帝批准。
3、監察機關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御史台的主要任務是監督國家各級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設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糾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級官吏;察院御史則巡察州縣,糾察地方官吏的違法失職行為。
●歷史人物
[唐太宗](599-649)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隋末與其父親李淵一起發兵反隋。唐建立後,被封為秦王,任尚書令。武德九年(626)發動"玄武門之變",取得太子地位,次年繼帝位,建元貞觀。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造就了"貞觀之治"。在法律思想方面,推崇儒學,吸收法、道兩家的思想,牢固地確立了中國古代儒法結合的思想路線。
具體表現為:(1)以德禮為治,注重教化。認為自古以仁義治天下,國家則長治久安;而專以法治,救弊除害於一時,國家則會很快敗亡。(2)加強立法,力求寬簡。即位不久,便命大臣修訂法典。武德七年頒布《武德律》,貞觀十一年頒行《貞觀律》。修律過程中,刪繁就簡,去重從輕。(3)明正賞罰,不殊貴賤。他認為賞罰之得失,關系國家的安危,必須做到"一斷於律",賞不遺親遠,罰不阿親貴。李世民特別注意剋制自己的感情,帶頭守法,避免用自己的主觀意志來取代法律。(4)加強復核,控制死刑。貞觀元年,實行中央機關對死刑判決的合議,首創封建法律史上"九卿議刑"制度。
[長孫無忌](?-659)唐初大臣。河南洛陽人。曾隨李世民征討,功績卓著。公元626年,參與謀劃、發動"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曾奉命與房玄齡等修訂《唐律》,並對《唐律》進行逐條解釋,著成《唐律疏議》,成為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後因反對武則天為皇後,被誣陷謀反罪,流放黔州,迫令自縊身死。
在法律思想方面,堅持封建正統儒家法律思想,是集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以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之大成,構建以儒家為核心兼采法、道封建法律理論體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觀點有:(1)主張儒法合流。他以儒家經典為依據,以儒家封建綱常思想為指導,對唐律條文進行疏議,完成了封建法典的儒家化過程。(2)主張維護封建等級特權制度。對唐律中規定的特權保護制度進行解釋。。(3)主張罰當其罪。主張官吏嚴格依法斷案,做到罰當其罪。(4)主張整肅吏治。在法律疏議中強調官吏要"導德齊禮,移風易俗"。對一切貪贓枉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論罪處罰;而對負有監督責任的官吏在職務內犯罪,要加重處罰。
❸ 唐朝的司法機關有哪些
(一)中央司法機關
唐朝的司法機關,在中央設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來行使封建國家專的審判權屬。
1.大理寺
大理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對徒刑、流刑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判決後直接報請皇帝批准後才能生效。此外,大理寺對刑部移來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審之權。設卿、少卿為最高司法長官。
2.刑部
刑部,中央司法行政機關,除主管司法行政事務以外,還負責大理寺流刑以下案件及地方判決徒刑以上案件的復核。在復核中發現疑點時,流徒以下的案件可駁令原審機關重審或自行復判,死刑案件則移交大理寺重審,上報皇帝批准。
3.御史台
御史台,中央監察機關,主要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審判活動。遇有重大疑難案件,也可以參與審判,並可受理有關行政訴訟的案件。
上述三個執法機關,如遇有特別重大的案件,則由大理寺卿會同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稱做「三司推事」。此外,皇帝還經常根據案件的情況,命令非司法機關參加審判。
自秦漢以來,中央司法機關由一而分為三,並使它們互相配合,又互相監督,這說明封建司法制度更加嚴密和完備,而中央司法機關審判權分散,也反映了皇帝對司法大權控制的加強。
❹ 唐朝大理寺是什麼機構,和刑部是哪樣的關系
我們在看唐朝或者宋朝的影視劇時,可能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機構——大理寺,比如在狄仁傑相關的影視劇中,就出現很多次,因為狄仁傑曾經就在大理寺供職。那麼,我們好奇的是這個大理寺到底是個什麼機構?權力究竟有多大?
唐朝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機關,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
主要職責有兩點:一是審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復核或者重新審判刑部移送過來的死刑和疑難案件。
不過安史之亂後,各種制度均遭到破壞,再加上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唐朝政府的各個機構已經無法正常運轉,而作為司法機關的大理寺也未能豁免。唐朝中後期,大理寺官員無法正常履行職責,地位下降,不被重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大唐中央集權的衰弱。
❺ 唐朝和宋朝三大法司的區別和聯系
3、隋、唐中央司法機關
隨著隋朝統一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及其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其統一的司法機關體系與訴訟審判制度也逐步建立起來。
隋朝中央常設司法機關,主要包括大理寺、(10)刑部、御史台三大法司機構。大理寺的正副長官為卿、少卿各一人,下置丞、主簿、錄事、正、監、評、司直、律博士、明法、獄掾及其他屬員若幹人,他們分工負責各自的司法審判事務、法律培訓教育及監獄管理工作。大理寺「掌決正刑獄」,(11)主要職責是審理中央百官的犯罪案件和京師地區徒、流刑以上重大案件,同時處理地方移交的各種疑難案件,死刑案件則須上報皇帝批准或由皇帝最後裁決。
刑部系合並前代二千石曹、三公曹、都官曹三曹職責發展而成,屬於中央司法行政機關。其正副長官為尚書、侍郎,下置其他屬員若幹人。隋煬帝大業三年以後,曾改刑部為憲部郎。刑部除負責中央的司法行政事務外,還兼掌徒流刑案件的復核工作。
御史台仍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掌察糾彈劾」 ,(12)主要職責是監察文武百官並糾舉、彈劾其違法犯罪行為,同時負有審查監督大理寺、刑部等機關司法活動的責任。
為了提高司法人員素質與執法水平,保證訴訟程序和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隋朝初年曾在大理寺設置律博士八人,主要從事法律教育與研究及司法人員培訓工作;各州縣也配備有律生,專門研修法律政令,並協助州縣官審理案件。同時,大理寺及刑部還設有精通法律的職業明法官,朝廷每逢「斷決大獄,皆先牒明法,定其罪名,然後依斷」。開皇五年,因始平縣律生輔恩徇私枉法、構織冤獄,隋文帝憤怒地撤消了律博士、明法官及各州縣律生。「自是諸曹決事,皆令具寫律文斷之」。司法機關判案決獄,必須寫明所依據的法律條文。開皇六年,隋文帝又頒「敕諸州長史已下,行參軍已上,並令習律,集京之日,試其通不」。(13)要求各級官員須認真學習掌握法律,並於赴京時進行嚴格考核。
唐朝的司法機關體系,基本沿襲隋朝。中央常設司法機關,仍設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法司。地方設置州、縣兩級機構,仍實行行政機關兼掌司法的傳統體制。
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關,設卿一人、少卿二人為正副長官,「掌邦國折獄詳刑之事」,(14)主要負責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地區的徒刑以上案件。但是,對徒、流刑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的判決,則要上報奏請皇帝審批。對於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或疑難案件,大理寺也有重審權。
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設尚書、侍郎各一人為正副長官,「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復、關禁之政令」,(15)主要負責復核大理寺及地方各州縣上報的徒刑以上案件,同時兼管全國的獄政等司法行政事務。對於所復核的可疑案件,徒、流刑以下一般駁回原審機關重審,死刑案件則移交大理寺重審。
御史台是中央行政監察和司法監督機關,設大夫一人、中丞二人為正副長官,「掌持邦國刑憲典章,以肅正朝廷」。(16)除對文武百官的行政監察職能外,其對司法方面的監察監督職責,主要是監督大理寺的審判活動和刑部的復核活動。遇有重大疑難案件,往往也直接參與審理審判活動。
唐朝對於一些重大疑難案件,有時也採用特別審判程序,即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大夫等三大法司的長官,組成臨時特別法庭會同審理,稱為「三司推事」;地方發生的不便移送京師的重大疑難案件,有時也派三法司的副職或其屬員前往當地進行審理,稱為「小三司」。凡是經過會同審理的重大疑難案件,其審判結果一般要上奏皇帝最後裁決。
4、宋、元中央司法機關
兩宋的司法機構包括各級審判機構、復核機構以及司法監察機構。宋的審判機構及其職權基本上是承襲了唐制,從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審判體系,按不同審級確定了不同的審判權,根據犯罪對象又設有兼理審判機構和臨時審判組織,使宋代的審判體系更加完整。
宋代初中央設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構。太宗淳化二年(991)「特置審刑院於禁中」 之後,大理寺的職權改變為「但掌天下奏獄」而「不復聽訊」,也就是說大理寺成為只依法決斷地方上奏案的慎刑機關。宋神宗元豐二年(1077)「復置大理寺」,凡京師百司之獄歸於大理,流罪以下案專決,死罪案報御史台「就寺復審」 。為避免大理寺在審判中出現失誤,在大理寺設左斷刑、右治獄兩個系統,左斷刑設三案、四司、八房,掌斷天下疑案及命官、將校罪案的審理 。元豐6年(1083)又將左斷刑分為斷、議兩司,凡斷公案皆送議司復議。右治獄設左右司、驅磨、檢法、知雜四案,掌決京師刑獄,並「專一承受內降朝旨重密公事及推究內外諸司庫務侵盜官物」。宋代司法體制中,最為重要的建制是「鞫讞分司」,即審與判相分離。凡是審斷案件,大理正先審核確當與否,論定後簽印注日,再移送到議司復議,如有疑難,提出改正意見,正副長官再加審定然後判成錄奏。審、判分離,對司法官是一種較好的制度制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司法腐敗。從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機構設置上看,盡管審、判分離制還不夠完善,但的確是對傳統司法制度的改進。沈家本稱宋代「審、判二者且不能混合,司法、行政更無論矣。」元豐改制後,雖然恢復了大理寺的審判職權,但是奏裁重案和招獄,仍有皇帝指定朝臣組成臨時的特別審判機構「制勘院」進行審理,由皇帝直接決斷。
宋代的中央設御史台為監察機構,但是在刑事監察職能外,御史台還擁有重大疑難案件以及詔獄的審判權,同時也是法定的上訴機關。這個可以以下史料中看出,「群臣犯法體大者,多下御史台」 ,「若諸州有大獄,則乘傳就鞠」。
兩宋的京師開封府和臨安府的審判權由知府行使,京師審判的刑事案件都需要報大理寺審查,送刑部復核。但是在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下詔「罪至徒以上者,並須聞奏」,至此京師對杖以下罪有了判決權。
宋代除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法定審判機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審判機構,如某些行政機關直接行使審判權,以及一些臨時的審判組織。宋代對於軍人犯罪的案件設有獨立的審判機構,再樞密院作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擁有監督審判軍人案件的權力。中央設有殿前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號稱「三衙」)各設推事,主掌「勘鞠、取會、追呼諸軍班諸般詞狀公事」,設「法司,檢引法條」 。京師禁軍獄案歸三衙審理,「自犯杖罪以下,本司決遣,至徒者奏裁」 ,若是大辟案件,則要「送糾察司錄問,呈樞密院審核進奏」。南宋時的軍人案件,由三衙和江上諸軍都統制司的後司審理,這是專門受理本軍案件的軍事司法機構。在外戍守的禁軍案件,杖以下的由本路提刑司「准法決罪」,「徒以下禁系奏裁」 。宋代的臨時審判機構主要有「案議」、「制勘院」、「推勘院」三種,其中「案議」是宋代理斷詔獄中的一種最高集議判決形式,主要在刑名有爭和疑獄不能決時,朝廷召集宰相、諫官、御史、翰林學士、知制誥等高級朝臣集議於朝堂(稱為「雜議」),以議定刑名和集議判決,具有審判的性質。「制勘院」是當地方遇有重大案件時由皇帝親差法官前往案件發生地臨近州縣置院推勘,「凡一時承詔置推者,謂之制勘院」 。「推勘院」是對大辟或品官犯罪翻異案進行復核,由諸路監司差派清強官在案件發生地的臨近州軍置院勘推。三司及戶部則可參與財政賦稅案件的司法審判。
宋代為了加強對司法活動的控制,在強化刑事案件的復核之外還賦予了行政機構復核刑事案件的職權,使得宋代的行政干預司法顯得更為的突出。宋代的專職司法復核機構有一個變化與復歸的過程。宋代初是將刑部作為專職的司法復核機關,且為了加強刑部的復核職能,於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在刑部增設「祥復官五元,專閱天下所上案牘,勿復公遣鞫獄」 。但是隨著淳化二年(991)為了防止「刑部、大理寺吏舞文巧詆」,於刑部外又專門設置了一個復核機關即「置審刑院於禁中」,到淳化三年(993)下詔規定「大理寺所祥決案牘,即以送審刑院,勿復經刑部祥復」,至此到元豐改制期間刑部喪失了司法復核職能。元豐改制後又將司法復核職能歸屬於刑部,....
❻ 唐朝與明朝三大司法機構的各自職責,與相互間的關系是什麼
唐:
大理寺:以卿、少卿為正副長官,職掌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專央百官犯罪及京師屬徒刑以上犯罪案件,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和疑難案件有重審權;
刑部:中央司法行政及復核機關;
御史台:中央監察機構,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案件。
明:
大理寺:負責案件復核;
刑部:負責案件審理;
都察院:負責糾舉彈劾全國上下官吏的違法犯罪,並且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