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減緩免

法院減緩免

發布時間: 2024-07-19 08:41:28

Ⅰ 我想看看《關於進一步加強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見》正文是哪些

《關於進一步加強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司法便民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努力解決司法為民中具體問題的17條意見。

第一,設立專門的訴訟服務部門,專職訴訟服務工作。《便民意見》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設立立案大廳或者訴訟服務中心,做好信訪接待、訴訟引導、案件查詢、辦案人員聯系、訴訟材料接轉、訴訟疑問解答、判後答疑、引導當事人合理選擇糾紛解決方式等方面的工作。〔詳細〕

解讀:「這是最高法院第一次要求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專門的訴訟接待服務部門,實行櫃台式、一站式訴訟服務。」最高法院研究室負責人表示。〔詳細〕

第二,打破常規,提供特殊訴訟服務。《便民意見》第二條規定了人民法院「非常規」的訴訟服務舉措。一是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建立非工作日的立案和信訪接待制度;二是人民法院針對一些老年人、殘疾人、病患者不方便參加訴訟的特殊情況,可以提供上門立案服務,真正做到「服務到家」。〔詳細〕

解讀: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在工作日上班,但當事人有在工作日起訴或者參與訴訟的實際困難的,人民法院應當急群眾之所急,可以在休息日接待人民群眾的來訪和起訴,充分體現司法人文關懷。〔詳細〕

第三,加強巡迴辦案,就地解決問題。《便民意見》第六條再次強調,基層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巡迴審判。人民法庭對於邊遠地區或者糾紛集中地區,應當定期不定期進行巡迴辦案,就地立案,就地審判,當即調解,當即結案,就地執行。應當事人請求,必要時基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還可以按照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合理時間開庭。〔詳細〕

解讀:巡迴辦案是人民法院一項傳統的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審判方式,但由於近年來法院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巡迴審判工作受到一定影響。只要人民法院和廣大法官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辦案,就一定能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讓司法工作更加貼近民心,貼近民情,貼近民意,就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服。〔詳細〕

·依法簡化程序 提高訴訟效率

《便民意見》規定了人民法院提高訴訟效率的幾項重要措施,有效降低訴訟成本,減輕當事人訴累。

第一,建立遠程立案模式。《便民訴訟》第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可以採用電話、網路等方式預約立案。

第二,建立繁簡分流和速裁機制。《便民意見》第四條規定了基層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案件繁簡分流和速裁工作機制,著重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快速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解讀:繁簡分流和速裁機制是近年來人民法院採取的根據案件情況分案區別程序審理,提高訴訟效率的重要措施。將簡易案件通過速裁機制解決,有的法院還設立了專門的速裁庭,主要以調解的方式處理糾紛,縮短了辦案周期,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稱為「訴訟綠色通道」。

第三,進一步簡化案件審理程序。《便民意見》第五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應當嚴格執行法律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規定。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並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進一步簡化簡易程序的相關環節,充分發揮簡易程序的效率優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經當事人申請並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簡化程序審理。」

解讀:簡易程序是針對簡單案件設計的一種快捷的審理程序,人民法院對於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一律要適用簡易程序,對於適用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案件,當事人要求進一步簡化審理程序的,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人民法院也應當簡化程序,充分提高訴訟效率。〔詳細〕

·依法調查取證 維護訴訟公平

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調查取證。《便民意見》第七條根據訴訟法的規定,進一步強調了對於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及時調查取證,對於確實沒有能力調查取證的,根據案件的實際需要,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調查取證。

解讀:在民事案件中,調查取證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完全依靠當事人舉證有時難以查明案件的事實。因此,在當事人舉證存在困難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調取證據,這是保證裁判結果公正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詳細〕

·加大司法公開 推行陽光司法

第一,完善旁聽制度,方便人民群眾旁聽案件。《便民意見》第九條就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旁聽案件庭審制度作了詳細規定,一是法院決定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嚴格依法公告開庭信息,方便人民群眾旁聽案件庭審;二是簡化旁聽審批程序,對於符合旁聽條件的申請人,應當發放旁聽證或允許憑身份證直接參加旁聽;三是主動邀請有關人員旁聽案件,法院應當定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案件庭審。

第二,建立訴訟文書公開查詢制度。《便民意見》第十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逐步建立裁判文書、訴訟檔案的查詢制度,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建立在網上依法公開案件裁判文和執行信息的制度。

解讀:裁判文書、訴訟檔案查詢問題一直由於人民法院實際物質條件而受到限制,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無法實現。近年來,隨著人民法院經費保障、物質裝備的增強,在物質條件好的法院已經具備建立裁判文書、訴訟檔案的查詢制度的條件了。

第三,推行公開聽證制度。《便民意見》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執行、再審審查、減刑假釋、國家賠償等案件處理中可以推行公開聽證制度,自覺接受當事人、社會公眾對法院工作的監督。」

解讀:聽證制度是一種行政程序,它有利於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社會大眾對問題的看法,保證決策能夠符合民意。針對人民法院工作中一些特殊的需要依靠民意來解決的問題,《便民意見》規定可以採用公開聽證制度,確保問題得到公正解決。〔詳細〕

·加強監督管理 確保司法公正

第一,主動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便民意見》第九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定期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旁聽案件,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

解讀:根據憲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對其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接受其監督。

第二,加強審限監督。《便民意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加強審判管理,實行審限監督制度,嚴格案件延期條件,提高審限內結案率和執結率。做好一審、二審和再審案卷移交工作,明確移交期限,統一移交方式,落實移交責任,解決案卷移交難的問題。」

解讀:超審限問題是人民群眾反映比較集中、比較強烈的司法問題之一,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進一步嚴格審限制度,加強審限監督。

第三,明確立案監督程序。《便民意見》第十四條規定了對拒收案件或延期立案,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反映,上級法院應當進行核查並作出處理。

解讀:有些法院為了提高司法統計指標,特別是提高審判結案率和執行結案率,在年底前提前不再受理案件,致使當事人在一定時期立不上案。

第四,規定案件監督卡制度。《便民意見》第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建立案件監督卡制度,案件審結時由當事人自願填寫對辦案人員工作的評價意見。當事人對辦案人員訴訟活動的評價意見,納入審判和執行工作考評范圍。」

解讀:當事人的監督無疑是對審判工作最為直接的監督,依法接受當事人的監督是對審判工作最為有效的監督。《便民意見》規定的案件監督卡制度,標志著司法監督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詳細〕

·強調司法大眾化 提升司法公信力

第一,規定訴訟風險提示制度。《便民意見》第三條規定了訴訟風險提示和訴訟權利義務的告知制度, 主動幫助當事人及早了解訴訟的風險,知悉訴訟權利和義務,確保當事人官司打得明白,打得順利,打得信服。

第二,強調司法協助工作。《便民意見》第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人民群眾做訴訟協助工作,協助人民法院調解和執行案件;經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將案件委託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行政部門、社會團體或者基層人民組織主持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確認。

第三,寫好裁判文書。裁判文書是決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直接載體,是展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作出裁決結果的過程、理由、法律依據的主要形式,所以,裁判文書一定要讓當事人看得明白,避免當事人產生誤解,引發上訴、信訪問題。《便民意見》第十三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裁判文書一是用語要力求通俗、簡潔、易懂,讓當事人能看得明白;二是要力求論證充分、說理透徹、適用法律適當,讓當事人信服;三是准確無誤,避免錯誤和遺漏。

第四,加強司法救助,保護民生。《便民意見》第十五條規定了兩個方面:一是人民法院應當嚴格依法做好訴訟費減緩免工作,解決好當事人因為經濟困難不能打官司的問題;二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推進建立司法救助基金,加大對加害人無力賠償、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各類案件受害人以及其他涉訴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力度,保障他們的生存和生活。 〔詳細〕

解讀:讓人民群眾對訴訟活動、訴訟結果能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准確理解,是司法大眾化的重要內容。司法活動絕對不能高高在上,脫離人民群眾,如果人民群眾不能明白、不能理解訴訟活動,就不可能接受也就不能認可司法工作,司法的公信力就會受到損害。所以,《便民意見》強調了司法工作大眾化的要求。

Ⅱ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如何辦理訴訟費減緩免須向法院提交什麼材料立案時就提交嗎

當事人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確有經濟困難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費緩交、減交、免交。
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條件: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L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實施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
申請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程序:
1、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在起訴、上訴時或收到預交訴訟費用通知後七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
2、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申請書應載明個人及家庭收入情況,以及請求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理由。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3、當事人具有上述第(二)、(四)、(七)、(九)、(十二)、(十三)項規定情形之一,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免訴訟費用的,應當提交本人是「五保戶」、殘疾人、國家優撫安置對象、見義勇為、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救濟戶或領取失業金、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及本單位是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等證明材料。
4、當事人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經人民法院審查,符合上述規定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緩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案件的審理期限。對在立案時允許當事人緩交的訴訟費用,審判人員應及時催交或視案件具體情況繼續採取緩交、減交、免交措施。

熱點內容
陝西路政條例 發布:2025-01-10 10:51:08 瀏覽:61
合同法30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10:38:06 瀏覽:983
違反訴訟保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0:17:14 瀏覽:637
勞動法中室內工作最低溫度 發布:2025-01-10 09:58:34 瀏覽:392
新公司法虛假出資 發布:2025-01-10 09:42:55 瀏覽:178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 發布:2025-01-10 09:33:16 瀏覽:913
無人生還法官怎麼知道罪行的 發布:2025-01-10 08:51:58 瀏覽:444
沒有合同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0 08:47:08 瀏覽:541
要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08:42:28 瀏覽:425
海南廢止法規 發布:2025-01-10 08:17:07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