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芬蘭法官

芬蘭法官

發布時間: 2024-07-26 02:51:04

⑴ 芬蘭的簡介

【國名】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國名釋義】意為「湖沼之國」

【面積】33.8145萬平方公里。

【人口】523.66萬人(2004年底)。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首都】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5.9萬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
首都赫爾辛基素稱「波羅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園般現代化都市,街道寬闊,商業繁榮,現代建築和中世紀建都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市內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吸引著各地遊人。

【國家元首】 總統塔里婭·哈洛寧(Tarja Halonen,女,社民黨人),2000年3月1日就任。2006年3月1日連任。

【重要節日】獨立紀念日(12月6日)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國徽】 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隻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後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國歌】 《祖國》

【國花】 鈴蘭(百合科)

【語言】 芬蘭語

【貨幣】 芬蘭馬克

【同北京時差】 -6.00

【國際電話碼】 358

【簡況】
[編輯本段]
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東部有高地,其餘大部分地區為丘陵和平原。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冬季寒冷,僅南部較溫和。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為霰和雪)。森林面積占總面積的71%,以松和雲杉為主。水力資源豐富。有銅、鋅、金、鉻、鈷、鈦、釩等礦藏。

芬蘭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以後芬蘭人遷入,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並入帝俄,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國王(King 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⑵ 芬蘭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

芬蘭何以成為當今世界最廉潔的國家;芬蘭一向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政府官員和公;有關專家認為,芬蘭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上腐敗程度;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芬蘭法律專家認為,芬蘭腐敗案件少與公民的道德水準;芬蘭人說話算數守信用,朋友之間相互信賴程度相當高;良好的教育環境使芬蘭公民普遍具有法律常識,知法守;社會的透明與開放;透明和公開是芬蘭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
芬蘭何以成為當今世界最廉潔的國家
芬蘭一向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政府官員和公務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現象極為少見。全國各地法院每年受理的行賄受賄案件不足10起,而且幾乎沒有大案。最近,總部設在柏林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了2003度世界各國腐敗指數排名,芬蘭連續第四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
有關專家認為,芬蘭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上腐敗程度最低、腐敗案件最少的國家,應歸因於以下幾個方面: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社會的透明與開放、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
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芬蘭法律專家認為,芬蘭腐敗案件少與公民的道德水準以及民族的歷史傳統有著密切關系。長期以來,在北歐嚴酷自然環境中得以生存的芬蘭人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堅韌不拔、內向自律、善良寬容、誠信忠厚。至今,芬蘭仍保持著純真古樸的道德准則和良好的社會風氣。例如,在芬蘭各地超市裡購買蔬菜、水果和糖果,普遍保留著自選、自稱、自貼價簽的自我服務購物方式,令初來乍到的外國人驚訝不已。人們在公共場所遺失的衣物幾乎不會被過路人拿走,而是被放在明顯之處等待失主自己來尋認。
芬蘭人說話算數守信用,朋友之間相互信賴程度相當高,在口頭上達成的君子協議如同正式簽訂的合同一樣有效,使許多事情運作起來既簡單又高效。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無形中會感到心靈得到凈化與升華。相比之下,在芬蘭,貪污受賄、侵吞社會財富等非勞動所得如同偷盜搶劫一般,被視為卑鄙骯臟的不義之舉。芬蘭公民歷來鄙視行賄受賄、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等丑惡行為。人們不願投機取巧,通過歪門邪道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是習慣於通過腳踏實地的勞動和正當的努力去創造和獲得財富。芬蘭最高檢察院總檢察長馬蒂·庫西馬基認為,公民的自律是防止腐敗的最有效的手段。為達到某種目的向他人行賄,或替他人辦事而索取錢財,都不符合芬蘭人的思維方式。在他擔任法官的30年裡,沒有一個人以任何形式向他行賄。
良好的教育環境使芬蘭公民普遍具有法律常識,知法守法。芬蘭兒童在初級學校就學習社會學課程,在高中學習法律知識。這樣,青年人在步入社會之前就已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遵紀守法的觀念。在芬蘭,具有法律知識是各級政府部門錄用工作人員的必要條件。所有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官員,一律要宣誓守法,並在任何時候都能清醒地意識到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並准確地把握社交和腐敗的界線。

社會的透明與開放
透明和公開是芬蘭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公共部門一切公開,接受市民和媒體的監督。政府檔案館以及公共部門的所有檔案材料不僅對專家和研究人員開放,而且也對新聞界和公眾開放。同時還提供資料查詢、借閱和復印等服務。芬蘭公民在需要時可以通過這一途徑了解政府部門的有關情況,從而有效地防止政府部門產生腐敗現象。
芬蘭國家雖小,但社會的透明程度很高。在芬蘭,不但不能開匿名賬戶,稅收當局還有權了解全國所有賬戶的情況。此外,每個芬蘭公民和團體的收入及財產(資產)每年都要在納稅表上加以公布。在公車管理方面,政府的透明度也相當高。芬蘭政府機構公車數目極少,除總統外,在政府各部,只有總理、外交部長、內務部長和國防部長4人享受配備專車的待遇,而且專車只限執行公務時使用。上下班用專車屬於額外待遇,等於增加了個人收入,要照章納稅。其他部長在執行公務時,由秘書向政府辦公廳申請用車。政府部門有義務定期如實地公布官員使用公車情況,媒體也有權查詢。如果某政府官員多次使用公車辦私事,將會被舉報或被媒體曝光。
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
制定法律、嚴格執法,是防止和消除腐敗的最有效手段。芬蘭有一套經過長期實踐而形成的嚴格的法律法規,並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修訂和完善。2002年6月,芬蘭議會一致通過有關禁止議員接受賄賂的法律,該條款被納入芬蘭刑事法。如果議會議員接受他人賄賂,並答應按照行賄者的要求在議會中行事,就會被視為違法,並受到法律制裁,同時行賄者也將承擔法律責任。受賄者和行賄者將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直至4年徒刑。
芬蘭的公務員法和刑事法中明確規定,政府官員不得接受賄賂,絕對禁止公務員利用職權謀取任何好處。如果公務員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和他人索取或接受賄賂和其他好處,將以受賄罪處以罰款直至兩年徒刑。其犯罪行為表明已不適合擔任原職務者將被解職。如果公務員接受的賄賂和好處價值很大,或因受賄而給行賄者很大好處、給他人造成嚴重損失和傷害,將以嚴重受賄罪判處4個月到4年的徒刑,並免除其職務。向公務員和公共團體工作人員行賄以達到某種目的、獲得很大好處者,根據情節輕重也將被處以罰款直至4年徒刑。所有行賄受賄的錢物和其他好處,不論數額大小一律上繳國家。
芬蘭的法律還禁止工商界在國內的經營活動中行賄和受賄,並同時禁止芬蘭公司在國外通過行賄來促進其產品出口。芬蘭公司在接待客戶時,通常只向客人贈送價值不高的小紀念品。這樣既可避免客人涉嫌受賄,自己也不會因行賄而違法。在某些腐敗成風的國家,芬蘭公司通常因不行賄而失掉許多項目和機會。即使如此,芬蘭人也不會因眼前利益因小失大觸犯法律。 但是,如果真要以身試法,芬蘭的法律也是鐵面無私的。2003年8月29日,芬蘭海運局3名高級官員因受賄罪被赫爾辛基上訴法院判刑。這是近年來發生在芬蘭的少有的嚴重腐敗案件。據報道,這3人在1993年至1999年間代表芬蘭海運局同挪威DSND船舶公司
簽訂出租多功能破冰船合同時,以極低費用出租兩艘芬蘭破冰船,使國家蒙受很大損失。而他們則在此期間接受對方賄賂,利用挪威DSND船舶公司提供的款項進行私人旅遊,總金額達到近10萬歐元。涉及此案的芬蘭海運局總經理屈厄斯蒂·韋斯特里寧和副經理埃羅佩卡·科伊武邁基分別被判處4個月的監禁,緩期執行,韋斯特里寧同時被開除公職;原海運局運輸部門負責人萊納特·哈蓋斯坦因接受賄賂情節較前兩人嚴重,被判處10個月的監禁,緩期執行。他們3人還必須將其所獲得的好處全部退給國家。

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
芬蘭的違法案件少,各種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起著重要作用。芬蘭對公職人員的監督體制主要體現在政府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三個方面。
政府監督:議會督察員和政府司法總監是芬蘭國家和政府機構中的最高監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學家擔任。主要工作是依據憲法監督總統、內閣成員以及政府官員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職責。
根據憲法規定,政府司法總監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和政府所作出的決定是否合法,同時對政府各級官員進行監督,並有權隨時要求政府官員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司法總監還接受和審理普通公民、團體對官員及公務員的舉報;對官員的不當行為提出警告;對嚴重違法的官員提出起訴。司法總監還可以根據輿論和媒體透露的有關情況立案調查。
新聞輿論監督:新聞媒體對政府官員的監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由於芬蘭國家小,有一點小事很容易被新聞界抓住。如果政府官員有不體面的事被媒體曝光,就會威信掃地,甚至被起訴。2002年5月,芬蘭《晚報》披露,文化部長蘇維·林登利用職務之便批准向奧盧市一家高爾夫公司提供17萬歐元的政府贊助,幫助其擴建高爾夫球場,而她和她的丈夫及其數位親屬在該公司擁有股份。這種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行為立即遭到公眾的強烈抨擊。芬蘭政府司法總監帕沃·尼庫拉聞訊立即責成有關部門就此事進行調查。一周之內,林登便被迫辭職。
公眾監督:在芬蘭,官員的行為皆在公眾的監督之下,任何公民都有權自由地檢舉和揭發違法的政府官員。芬蘭政府為公民提供了各種機會,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對政府官員的工作進行監督。如果有人發現政府官員有瀆職行為可向警方告發,或向其上司檢舉。如果這樣做仍不奏效,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另外,國家在采購物資和進行工程項目建設時盡可能公開招標,使行賄受賄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限度。

⑶ 介紹一下芬蘭,挪威這兩個國家

1、芬蘭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 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並入俄羅斯帝國,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2、挪威

挪威王國(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簡稱「挪威」(挪威語:Norge 或Noreg),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

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9世紀形成統一王國,8~11世紀進入維京時代的北歐海盜全盛時期。14世紀開始衰落,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814年起成為瑞典屬國,1905年宣布獨立。

(3)芬蘭法官擴展閱讀:

經濟狀況:

1、芬蘭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2、挪威

挪威是全球最發達的福利國家之一。人均GDP達到81085美元(2010數據),2011年全球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卡達和盧森堡。2013年人均GDP過10萬美元。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是歐洲十大經濟國之一。

人均GDP是北歐之首。挪威90年代起油氣產量超過英國,成為一個新興的油氣生產國。北海油田生產的油、氣,除滿足本國自身消費外,還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許多新輸油管道、石油終點站和油港。深海採油技術發達。

⑷ 芬蘭有諾基亞市、諾基亞湖和諾基亞河嗎

呵呵 確實是沒有
下面是芬蘭的相關資料

芬蘭
獨立日:12月6日(1917年) 政體:共和制
面積:337030平方公里
人口:519.1萬(2003.7)
民族:Finn@93%,Swede@6%。 語言: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宗教:基督新教@89.0%,東正教@1.0%
首都:Helsinki 二城:Espoo
貨幣:EUR(歐元)
時區:GMT+02,使用夏令時
國慶:12月6日
國花:鈴蘭、綉球菊
國鳥:大天鵝
國歌:《祖國》.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五個省和一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自然地理: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沒有潮汐的波的尼亞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蘭境內擁有極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國森林面積達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5公頃,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國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覆蓋率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樹種以雲杉林、松樹林和白樺林居多,茂密的叢林中到處是鮮花和漿果。南部的塞馬湖面積達4400平方公里,是芬蘭第一大湖。芬蘭的湖泊與狹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連,從而形成互相溝通的水路。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的海岸線曲折,長達1100公里。魚類資源豐富。芬蘭有1/3地區位於北極圈內,北部氣候寒冷、多積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陽,夏季5月底至7月底晝夜都可見到太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歷史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前,芬蘭為原始公社社會時期。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國、瑞典戰爭後,被俄國佔領並成為沙俄統治下的一個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後,芬蘭於同年12月6日宣布獨立,1919年成立共和國。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前蘇聯簽訂了向蘇聯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了對蘇戰爭(芬稱「續戰」)。1944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冷戰後,芬蘭於1995年加入歐盟。1999年創始加入歐元區。
政治: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議會為一院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地理
基本位置:地球/東半球-北半球/歐洲/北歐
地理區劃:
1)本土 2)Aaland群島(位於波羅的海)
陸地界:729公里對挪威,586公里對瑞典1313公里對俄斯。
海岸線:1126公里(不包括島嶼)
海佔有:領海12海里對波的尼亞灣,4海里對芬蘭灣,專屬漁區12海里。
氣候:屬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2月平均氣溫-14~-6℃,7月平均氣溫13~18℃,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耕地面積:640平方公里
人口壯丁率:66.9% 壯丁性別比:1.02男/1女
人口增長率:0.14% 平均壽命:女81.68歲,男74.28歲
平均母嬰率:1母/1.7嬰
國民識字率:100%
主要國民外語:
1)瑞典語 2)英語 3)德語
政治
建國:
1917年12月6日從俄國獨立。
憲法:1919年制定。
國家元首:總統,Tarja HALONEN(女),2000年3月1日就任。
政府首腦:首相,Matti VANHANNEN,2003年6月24日上任。
議會:一院制,共200個議席,任期四年。
行政區劃:設省(Lääni)、道(Maakunta)、縣(Kunna)三級,共有6省,20道。
經濟
人均GDP:26200美元(2002)
三率:
(2002)經濟增長率:1.1% 通貨膨脹率:1.9% 失業率:8.5%
(2001)經濟增長率:0.6% 通貨膨脹率:2.6% 失業率:9.4%
(2000)經濟增長率:5.6% 通貨膨脹率:3.4% 失業率:9.8%
(1999)經濟增長率:4.0% 通貨膨脹率:1.4% 失業率:10.2%
三大出口夥伴:德國@12.4%,美國@9.7%, 英國@9.6%
三大進口夥伴:德國@14.5%, 瑞典@10.2%, 俄羅斯@9.4%
貨幣:EUR(歐元)
兌換率:1EUR兌?美元,?=1.0626 (@2002), 1.1175 (@2001), 1.0854 (@2000), 0.9386 (@1999)
交通
鐵路:5850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2400公里。
公路:77831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497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4公里。
水路:6675公里。
管道:原油0公里;石油0公里;天然氣580公里。
機場:159個,其中有路面機場74個,其中主跑道3047米以上機場2個。

特色:首都赫爾辛基有地鐵和有軌電車。
傳媒
最大通訊社:芬蘭通訊社
最大報紙:Helsingin Sanomat
國家廣播台:YLE
國家電視台:YLE
國家窗口網站:www.finland.fi
其他
最大城市:Helsinki
地名<SUO>Helsingfors

地名<SSK>
城市人口55.5萬
Espoo Esbo 21.3萬
Tampere Tammerfors 19.5萬
Vantaa 17.8萬
TurkoÅbo16.7萬
Oulu Uleåborg
12.0萬

採摘採摘
到野外採摘野漿果和野蘑菇,是領略芬蘭清純大自然的途徑之一。在其他國家,你可能需要繳費,並且有地區限制,但在芬蘭國家法規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隨意採摘。在芬蘭,有67%的人會以此作為夏季的活動項目。

天文景觀
極夜與極晝
由於芬蘭的拉普蘭省的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所以可以看到極夜與極晝,在極晝中,午夜的天空也不會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個小時的日照。

北極光
在寒冷、乾燥的夜晚,緯度越大,越有多的機會看到北極光,北部的烏茨約基,每年觀賞北極光的日期為11月25日到1月17日

芬蘭Finland
位於歐洲北部的共和國。全稱芬蘭共和國。面積33.81萬平方千米;人口504萬(1992)。其中,芬蘭人佔93.6%,瑞典人6.2% ,還有少數薩米人(以前曾稱拉普人)。芬蘭語與瑞典 語均為官方語言 。 88.4% 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1.1%信奉東正教。首都赫爾辛基。

芬蘭國旗 國徽
地理 北接挪威,東界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西北與瑞典接壤。海岸線長110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9%強 ,有千湖之國之稱 。西南部的塞馬湖最大,約440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帕茨、凱米、科凱邁基等河。全國1/4領土在北極圈內。屬溫帶針葉林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 。從北至南年均降水量在400~700毫米之間。

歷史 12世紀前處於原始社會。12世紀後半期開始隸屬於瑞典。14世紀中葉正式成為瑞典王國的一部分。1809年俄瑞戰爭後淪為俄國的大公國 。 1917 年 12 月6日宣布獨立 。1918年工人階級發動武裝起義,成立革命政權,後遭鎮壓 。1939~1940 年芬蘇戰爭之後 , 芬蘭被迫同蘇聯簽訂向蘇割讓領土的和約 。1941~1944 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 ,芬蘭參與對蘇戰爭 。 1944年2月芬蘭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 。 1948年4月芬蘇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帕西基維、吉科寧先後擔任總統。1966年社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從此開始了以社民黨、中間黨為主的聯合執政局面,總理基本上由兩黨人士擔任 。 1979年3月議會選舉後,保守的聯合黨開始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但未入閣。1981 年吉科寧總統因病辭職 。1982 年提前進行總統選舉 ,科伊維斯托當選總統。在1987年議會選舉中,聯合黨獲勝 ,與社民黨、瑞典人民黨組成「藍紅」政府,改變了戰後40多年來主要由「中左派」政黨執政及20年來一直以社民黨中間力量為主體組閣的局面。1988年的總統選舉,科伊維斯托再度當選總統。1991年3月議會選舉後,在野4年的中間黨獲勝,與聯合黨、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4黨聯合政府。1994年1月 ,芬蘭總統選舉,M.阿赫蒂薩里當選總統 ,3月1日就任。
政治 芬蘭憲法於1919年7月17日頒布生效。它規定 :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解散議會,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 ,一院制 ,由選民直接選出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1991年4月26日由中間黨 、聯合黨 、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聯合政府。總理E.阿霍。
芬蘭主要政黨有:①芬蘭中間力量,簡稱中間黨,1906年成立。②芬蘭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1899年成立。③民族聯合黨,簡稱聯合黨 ,1918年成立 。④ 瑞典人民黨 。1906年成立,由芬蘭的瑞典人組成。還有芬蘭基督教聯盟 、芬蘭左派聯盟、綠色聯盟、芬蘭農村黨、芬蘭共產黨(團結)等。
經濟 20世紀80年代 ,芬蘭經濟以年均增長3.7%的速度持續發展 。1989 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四位 。 自1990年下半年起出現嚴重衰退 。1991 年4月上台的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緊縮政策,採取節約措施。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787億芬蘭馬克(按當年價格計算)。貨幣單位為芬蘭馬克,匯率為5.71芬蘭馬克兌1美元(1993)。
芬蘭自然資 源最豐富的 為森林 , 覆蓋率達 66 % , 約2006.5萬公頃 ,木材儲積量18.8億立方米 。 礦業資源以銅較多,還有少量鐵、鎳、釩、鈷等。煤炭資源豐富,能量相當於40億噸石油 。 有兩座核電站(4個核反應堆),核能相當於453.2萬噸石油 。 木材加工和金屬工業為經濟兩大支柱。化工、電子工業部門迅速發展。造紙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和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新聞紙佔世界新聞紙總產量的6% 。 芬蘭農業與林業密切結合,幾乎所有農民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森林管理、育苗、栽植、采運等均居世界先進行列。農畜產品自給有餘。主要農畜產品有小麥、大麥 、燕麥 、黑麥 、黃油 、肉類、雞蛋、牛奶等。
芬蘭服務業發達,包括商業、貿易、旅館、飯店、銀行、保險、社會性服務業和公共服務業。主要旅遊點為赫爾辛基、土爾庫、中部湖泊地帶、北部拉畢地區和阿蘭島。

芬蘭小景
交通運輸發達。1991年有公路7.64萬千米 ; 鐵路5874千米,28%已電氣化。港口近30個 。有4家航空公司 ,國際機場有赫爾辛基、土爾庫和坦佩累。
芬蘭出口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強。約80%的木材加工產品和40%金屬工業產品供出口。所需能源的80%和許多工業原料均需進口。主要貿易夥伴是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歐洲自由聯盟國家。主要投資對象為上述兩個歐洲組織的成員國。芬蘭主要外援對象為坦尚尼亞、埃及、肯亞、尚比亞、斯里蘭卡和尼泊爾。重點項目為農業、水利、交通等。在芬蘭的主要投資國為瑞典、德國和英國。
文化教育 芬蘭教育事業發達 。 實行9年一貫制的義務、免費教育。高等學校有赫爾辛基大學、赫爾辛基科技大學 、坦佩累大學等。主要報刊有《 赫爾辛基報 》、《晨報》、《新芬蘭報》、《首都日報》、《國土報》和《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報》。芬蘭有5家通訊社 , 最大的為半官方的芬蘭通訊社,1915年創立。芬蘭廣播公司於1926年成立。芬蘭電視 台1958年開始播送節目。
對外關系 芬蘭戰後一直奉行同蘇聯保持友好睦鄰關系、不介入大國沖突、同各國友好的「 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 。為適應歐洲形勢變化,逐漸調整外交政策,在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系的同時,強調芬蘭中立的核心是軍事不結盟和防務獨立。
芬蘭與中國於1950 年10月28日建交 。 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一直正常友好。1992年兩國貿易額為3.45億美元。
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芬蘭在繼續發展同它們的關系的同時,發展同歐共體關系,歐共體已成為芬蘭的投資和貿易的重要市場。1995年,芬蘭成為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同北歐國家的傳統合作是芬蘭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芬蘭重視同美國發展關系。同第三世界關系發展較快。

芬蘭歷史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的埃里克國王(King 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政治
芬蘭的政治體制以議會為主,雖然總統也有較大的權力。多數行政權力控制在由總理領導的內閣中,而總理由議會選出。內閣由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部長、總理本人與一名大法官組成。
憲法規定,200人的一院制議會(芬蘭語:Eskunta;瑞典語:Riksdag)是芬蘭的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可以修改憲法,解散內閣或否決總統的決定;但議會無權改變司法決議。內閣或任意一名議員都可以提出立法動議。議員任期4年,按比例選出。
司法體系分為一個負責民事以及刑事司法爭議的法庭,以及一個專門負責公眾與行政部分訴訟的特別法庭。芬蘭為明文法國家,法庭分為地方法院、地區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

行政區
芬蘭最早有12個省份(芬蘭語:單數lääni,復數läänit;瑞典語:län),1997年重新劃定行政區後現有省份減少到6個:

奧蘭府 (芬蘭語: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語:Åland)
東芬蘭省 (芬蘭語:It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Östra Finlands län)
拉普蘭省 (芬蘭語:Lapin lääni;瑞典語:Lapplands län)
奧盧省 (芬蘭語:Oulun lääni;瑞典語:Uleåborgs län)
南芬蘭省 (芬蘭語:Etel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Södra Finlands län)
西芬蘭省 (芬蘭語:Länsi-Suomen lääni;瑞典語:Västra Finlands län)
其中奧蘭府(Åland)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

芬蘭被譽為「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精確來說全國共有187,888個湖泊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可耕種面積較少。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地處北溫帶,冬天寒冷,有時嚴寒,夏天則比較溫暖。芬蘭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這些地區夏天有73天,冬天有51天不出太陽。

經濟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義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於西歐經濟一體化。
芬蘭的玻璃工藝製造世界聞名,金屬處理工藝也相當精細。由於盛產木材,芬蘭的傢具設計和製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20世紀初芬蘭設計的傢具現在看起來依然非常現代。

人口

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
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文化
芬蘭嚴峻的氣候條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使芬蘭人形成了極富北歐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蘭人性格內斂,行事低調,但實際上內心充滿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並不隨波逐流,而是堅定的維護著自己的傳統文化。
芬蘭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史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充滿芬蘭本土傳統浪漫風格的設計在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潮流中獨樹一幟。芬蘭還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藝術家。尤為特別的是,芬蘭極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使許多幾十年前的工藝品和建築物在現代人眼中仍是新穎別致、富有想像力的傑作。出自芬蘭設計大師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優質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譽世界。
芬蘭還是聖誕老人的故鄉

熱點內容
麵包原料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03:11:11 瀏覽:839
質量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0 03:10:33 瀏覽:74
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 發布:2025-01-10 02:31:50 瀏覽:270
忠誠協議與婚姻法 發布:2025-01-10 00:24:42 瀏覽:996
新監理工程師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00:05:32 瀏覽:402
天元律師事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09 23:40:10 瀏覽:997
勞動法五險之生育險 發布:2025-01-09 22:54:14 瀏覽:700
台灣公益募捐條例 發布:2025-01-09 22:49:24 瀏覽:735
合肥市瑤海區法院 發布:2025-01-09 21:43:56 瀏覽:933
腳部刑法圖 發布:2025-01-09 21:23:15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