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州法院

州法院

發布時間: 2020-12-17 21:43:41

A. 美國州內有幾級法院

一般來說美國州內來有三級源法院,初審法院,復審法院,終審法院。

在美國法院體系是高度自由的,美國每個州有自己獨特的司法體系。所以美國每個州的法院體系都不一樣。

每個州的州法院系統也分為兩大類,民事法院(civil court)和刑事法院(criminal court);但不論哪一種法院,都會有相關的法院進行初審工作(trial),所以任何一個訴訟的第一步都是在地區法院進行的(District Court)。地區法院是對最低一級的州法院的一個籠統定義。

簡而言之,美國有50個州,粗略的劃分州法院級別的話,有三類:初審,復審,和終審。最高法院傳統意義上不屬於州法院的系統,但其對於州法有絕對權威。

B. 美國聯邦法院,州法院,巡迴法院,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分別有什麼職能謝謝!

以下內容供參考:

美國共有個相互獨立的法院系統,包括聯邦法院系統、首都哥倫比亞特區法院系統和50個州法院系統。雖然聯邦最高法院是全美國的最高法院,其決定對美國各級各類法院均有約束力,但是聯邦法院系統並不高於州法院系統,二者之間沒有管轄或隸屬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講,美國的法院系統為「雙軌制」,一邊是聯邦法院,一邊是州法院,二者平行,直到聯邦最高法院。
聯邦法院和州法院管轄的案件種類不同。在刑事領域內,聯邦法院審理那些違反聯邦法律的犯罪案件;在民事領域內,聯邦法院審理以合眾國為一方當事人、涉及「聯邦性質問題」、以及發生在不同州的公民之間而且有管轄權爭議的案件。州法院的管轄權比較廣泛。按照美國憲法的規定,凡是法律沒有明確授予聯邦法院的司法管轄權,都屬於州法院。在實踐中,絕大多數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都是由各州法院審理的。在諸如加利福尼亞等大州,州法院一年審理的案件總數可以高達百萬;而所有聯邦法院一年審理的案件總數不過其四分之一。
聯邦和大多數州的法院系統都採用「三級模式」,只有內布拉斯加等幾個州採用兩級模式。所謂「三級模式」,就是說法院建立在三個級別或層次上,包括基層的審判法院、中層的上訴法院和頂層的最高法院。當然,各州所使用的法院名稱並不盡同。例如,在紐約州,基層審判法院叫「最高法院」;中層上訴法院叫「最高法院上訴庭」;實際上的最高法院則叫"上訴法院"。
「三級模式」並不等於「三審終審制」。實際上,聯邦和大多數州採用的是「兩審終審制」,即訴訟當事人一審敗訴後只有權提起一次上訴。從理論上講,當事人在一審之後可能還有兩次甚至三次上訴審的機會。但是,請求上訴法院再審是當事人的權利,請求最高法院再審就不是當事人的權利,而是最高法院的權力了。「權利」與「權力」,雖僅一字之差,但意義相去甚遠。在前一種情況下,法院必須受理當事人的上訴;在後一種情況下,法院沒有受理的義務,只有當法院認為必要時才受理。當事人若想獲得後一種上訴審,必須得到法院的「上訴許可令」(Leave to Appeal)或者「調卷令」(Writ of Certiorari)。
當然,也有一些州的法律明確規定了「三審終審制」,或者規定在某些種類的案件中採用「三審終審制」。例如,在紐約州,絕大多數案件的當事人都有兩次上訴的權利;在加利福尼亞州,法律規定凡是被告人被判死刑的案件都適用「三審終審制」。另外,某些在州法院系統敗訴的當事人還可以得到聯邦最高法院的「四審」。當然,究竟什麼案件可以得到這種特別的關照,法律上一般不做明確規定,決定權掌握在聯邦最高法院那9名大法官的手中。
無論是聯邦法院還是州法院,無論是普通法院還是特別法院,都可以根據基本職能不同而分為兩種:一種是審判法院(Trial Courts),一種是上訴法院(Appellate Courts)。一般來說,美國的審判法院和上訴法院之間的職責分工是明確和嚴格的。審判法院只負責一審;上訴法院只負責上訴審。但是聯邦最高法院和某些州的最高法院例外,它們既審理上訴審案件,也審理少數一審案件。
美國的審判法院一般都採用法官「獨審制」,即只有一名法官主持審判並做出判決。上訴審法院則採用「合議制」,即由幾名法官共同審理案件並做出判決。合議庭的組成人數各不相同。一般來說,中級上訴法院的合議庭由3名法官組成;最高法院的合議庭則由5名、7名或9名法官組成。此外,根據案件的種類和當事人的意願,審判法院的審判可以有兩種形式:法官審(Bench Trial)和陪審團審(Jury Trial)。
在此值得專門介紹的是合眾國最高法院(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即聯邦最高法院。它是美國惟一由聯邦憲法直接設立的法院。該法院位於首都華盛頓。其職能包括審理聯邦上訴法院的上訴案件,審理各州最高法院的上訴案件(如果涉及聯邦法律問題的話),以及審理憲法規定其可以直接審理的一審案件。一審案件的數量很少,不足其審理案件總數的十分之一。一審案件往往涉及兩個或多個州之間的糾紛,而且多與地界有關,如因河流改道而引起的土地歸屬權糾紛;也有些案件屬於兩個或多個州對某億萬富翁的財產征稅權糾紛。
最高法院受理上訴案件的途徑有二:其一是上訴權;其二是調卷令。當事人有權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的案件非常少。按照法律規定,只有當聯邦地區法院的判決是由3名法官組成的特別合議庭做出的時候,當事人才有權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如前所述,審判法院一般都採用獨審制,但是在兩種情況下可以組成合議庭。一種情況是重新劃分立法區;一種情況是國會希望快速解決某個憲法爭議問題。在1990年的「合眾國訴伊奇曼」一案中,為了迅速解答國會禁止非法焚燒美國國旗的法律是否違憲的問題,聯邦地區法院就採用了合議庭審判。這種合議庭由兩名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和一名聯邦上訴法院法官組成。
調卷令是最高法院受理上訴案件的主要途徑。要獲得最高法院的調卷令,訴訟當事人首先要提出申請,然後由大法官們投票決定是否受理。最高法院每年收到的調卷令申請在6000件左右,但是其受理的案件一般不超過200件。最高法院認為其主要職責不是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判決,而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維護聯邦法制。因此,其發布調卷令的案件中往往涉及不同法院對聯邦法律的不同解釋,例如,兩個聯邦上訴法院對某一法律的解釋有沖突;聯邦上訴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對某一法律的解釋有沖突;或者聯邦上訴法院對某一法律的解釋與聯邦最高法院以前的判決有不一致之處等。
自成立以來,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最少時為5人,最多時為10人,目前由9名大法官組成,其中一人為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審理案件時由9名大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包括首席大法官在內的9名大法官的主要職責就是審判,他們並不承擔中國法院院長們所熟悉的行政管理職能。

C. 美國的憲法,聯邦法律,州法,他們具體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正在自學美國法律,哪位大蝦能幫我解釋下

您好!這是一個比較難以用一言半語解釋清楚的問題。由於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曾經是邦聯制),其國家構成體系相當於每個州有相對獨立的政府,但還有一個將這些州聯結起來的聯邦政府。美國法律體系是一種雙軌制的法律體系。既有聯邦法律,又有州法律,兩者並行(各州也有自己的憲法),法院系統也是既有各級聯邦法院,又有各級州法院。

聯邦憲法是美國的最高法律,規定國家的構成、分權制衡機制、公民基本權利等,同時限定聯邦法律和聯邦政府所能立法或管轄的領域和范圍(如果州法律與這些聯邦憲法所授權給聯邦政府管轄的范圍發生沖突,則州法律必須在聯邦憲法的限度內,不能與聯邦法律沖突)。對於聯邦憲法沒有授權聯邦法律和聯邦政府有權管轄和立法的領域,則完全「保留」給州政府,州政府對這些領域有完全的立法和管理權,不必受聯邦法律的限制。這就是為什麼你如果在美國會看到各個州所發放的駕照、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比如律師執照、公證人資格、護士執照等)、出生證等都各不相同,各個州的結婚、離婚、公司注冊等程序也都各不相同。

大體來說,聯邦憲法和其他聯邦法律使用於美國領土,而各州法律適用於各州范圍內。在有一些領域,比如破產法、移民法、知識產權法等等,基本上是完全屬於聯邦法律的范圍;有一些領域,比如侵權法、房地產法、婚姻法等,基本上完全是依各州法律;但是還有一些領域,比如刑法合同法勞動法等等,通常是同時受聯邦法律和州法律的約束。

無論聯邦法律還是州法律,都既有成文法也有普通法(即判例法)。有一些案件既可歸聯邦法院管轄又可歸州法院管轄,而在聯邦法院審理時在實體法適用方面並不限於聯邦法律(可能同時適用州法律),在州法院審理時在實體法適用方面也可能適用聯邦法律。

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您最好查閱多種文獻進行研究,最好找到一些英文原版的讀物或法律教材,關於美國聯邦憲法方面的,會對你的問題有非常詳細和准確的解答。

D. 有關美國州法院審理案件問題

1、第一種情況很少,改變審理法院一般都會都是因為法官或者當地陪審員回的問題;
2還有其他的司法答機構嗎?除了聯邦法院和州法院,要不然就得到國際法院審理了,另外存在一些安置不用司法程序處理的。
3當然可以,行政機構內部一般都有自己的審查部門,特別是一些行業自律組織。

E. 美國州法院的判決和聯邦法院的判決一樣在美國全境有效嗎

美國州法院的判決和聯邦法院的判決有區別,州法院只適應本地州,聯邦法院是全美
一、關於訴訟案件的管轄及審理程序

?(一)美國聯邦法院與州法院的管轄許可權。美國有兩個相互獨立且並行的法院系統,一是聯邦法院系統,一是州法院系統。

?聯邦法院管轄的案件佔全國受理案件總數的2%左右,這些案件主要是通過國會立法規定的罪行、大部分涉及聯邦法規的案件(如稅務、社會保障等)、涉及州際和國際商業管制的案件(如航空、鐵路企業等)、涉及證券和商品管制的案件、海商、國際貿易、破產、專利、版稅等案件以及涉及條約、外國、外籍人士權利、有關多元國籍方面的州際爭端的案件。

?州法院管轄的案件佔全國受理案件總數的98%左右,這些案件主要是由州立法規定的罪行、與州憲法有關的案件和涉及州法規的案件、有關家庭法的案件、房地產案件、房東與房客之間發生爭端的案件、私人合同糾紛(破產除外)、涉及專業人士玩忽職守、意外傷害、遺囑檢驗及遺產繼承、部分交通違規和機動車注冊方面的案件。

?有的案件聯邦法院與州法院都享有管轄權,如:聯邦和州法律均規定懲罰的罪行、有關聯邦憲法問題的案件、有關民權訴訟的案件、環保管制問題的案件、涉及聯邦法律的某些爭端、集團訴訟案件。

?(二)統一立案與選擇法官進行調解。在聯邦法院和州法院,所有的訴訟案件都由專門的立案機構統一立案後再按照隨機方法分配給各位法官。法官不能自行去選擇案件或向負責分案的書記官「打招呼」,當事人也不能選擇法官審判自己的案件。但有的法院也有例外,即如果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共同「選擇」另一擅長調解的法官進行調解時,就可以將此案從隨機分配的法官手中交由被「選擇」的法官進行調解。通常情況下,法院都會採納當事人的意見。但如調解不成時,案件仍交回原接受隨機分配的法官進行審判。

?(三)法院受理訴訟案件時沒有級別管轄的規定,原則上實行兩審終審制。在美國,無論是聯邦法院系統還是州法院系統,對所有訴訟案件均無「級別管轄」的限制,一律由原審法院(相當於我國的基層法院)進行審判。原審法院判決後,如果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以向聯邦巡迴區上訴法院(系州法院系統的則向州中級上訴法院)提起上訴。只有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宣判後自動進入最高法院審理。一些地區有點例外,如加里福尼亞州規定中級上訴法院作出判決後的60 天內當事人有權請求向州最高法院申請再上訴,經州最高法院審查決定每年接受這種再上訴的案件只有100件左右,這些案件一般都具有爭議標的特別巨大或者社會影響特別重大的特點。因此,實踐中,對90%以上的申請再上訴的案件都不會被州最高法院接受。

?(四)聯邦最高法院每年審判的案件不足100件。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均分為三級:聯邦最高法院、巡迴區上訴法院(13個)、地區法院(94個);州最高法院、中級上訴法院、縣法院。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每年審判的案件大約在80—100件之間,這些案件是從數千件對上訴法院終審判決不服上告(非法定程序)到最高法院的案件中,選擇涉及與聯邦憲法有關和涉及州與州之間法律沖突的案件決定由聯邦最高法院審判,而聯邦最高法院對這些案件所作的判決大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有點類似於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釋」和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上公布的案例。除了審判案件,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主要到所分管的司法巡迴區檢查指導工作或者進行講學、出國考察等。聯邦最高法院討論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但對少數人的意見及其理由也應當寫入判決書中。最高法院討論案件時,9 名大法官均必須到庭並發表意見和最後表決。如果主審法官的意見被多數人採納,判決書即由該主審法官起草;反之,則由首席大法官指定多數意見中的一名大法官起草。

?(五)90%以上的刑事案件實行了訴辯交易。在美國,對刑事案件可以實行訴辯交易,即被告人如果同意放棄其辯護權,供認有罪,公訴人就可以以較輕的罪名起訴或者向法官建議判處被告人較輕的刑罰或者較短的刑期,並將訴辯雙方的協議提交法官審查並直接作出判決。這種「訴辯交易」雖然有讓被告人所受其罰與所犯其罪有不適應之嫌,但為國家減少了大量的司法成本,仍然是值得肯定的。美國刑事司法程序中實行的訴辯交易相當於是一種「和解」,這與我國刑事訴訟程序中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和解的審理程序有些相似,但「和解」的內容不同於「調解」,因為「訴辯交易」的「和解」是在刑事被告人認罪的基礎上由訴辯雙方的律師(公訴人也由律師擔任)經過協商達成協議後,提交法官作出判決的,而不是在法官的主持下訴辯雙方達成的協議,法官對訴辯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並沒有充當「調解員」的角色,只是法官在作出判決前必須向被告人本人詢問其「認罪」是否出於自願,有無強迫、是否知道放棄這些權利的法律後果。如果被告人不認罪、不知道「認罪」的法律後果或者訴辯雙方的律師協商未達成協議,案件自然進入有陪審團進行審判的普通程序。

?(六)未經庭前披露的證據不得在法庭上出示。按照聯邦法律和絕大多數州法律的規定,有關刑事案件的證據材料,訴辯雙方必須在法院開庭審判之前公開披露,否則不得在法庭出示或者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當然,如果控方認為庭審前公布證人姓名可能導致危險的話,也可以不公布,只是到了開庭審判的某一階段,該證人則必須出庭作證。與此同時,法官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控方的請求,決定是否命令司法警察對該證人實行「保護」(對證人保護的內容很多,如為其改名換姓、變更居住地甚至為其整容等)。

?(七)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否則可構成「藐視法庭罪」。直接言詞證據是美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內容之一。按照美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程序和證據規則,任何未在法庭上經過控辯雙方盤問(質證)的證人證言是不能作為定案根據使用的。經法庭同意,訴辯雙方都有權要求法官發布命令,強制證人出庭作證。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文書是傳票,如證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作證,法官可以決定予以逮捕並判決其構成「藐視法庭」罪。證人作證前,須在法官助理的帶領下宣誓。

?(八)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均有律師擔任辯護人。無論是適用陪審團審判的普通程序還是適用訴辯交易的簡易程序審判刑事案件,都必須有律師參加,即使被告人不要律師為其辯護,法官也要為其指定律師作為其辯護人,因為法官會擔心被告人不知道法律的規定或者不了解法律的內容而放棄法律賦予他的權利(如放棄辯護權、請求陪審團審判的權利等),從而影響判決的公正性。

?(九)原審法院與上訴法院分離。在美國,無論是聯邦法院還是州法院,都只有三級(最高、上訴、原審法院),在這樣的法院建制下,原審法院 (一審法院)與上訴法院(二審法院)對案件的管轄和審理程序是嚴格分開的。即在一級法院中,要麼只能對各類訴訟案件進行一審(原審),要麼就只能對上訴案件進行二審,不會發生重疊和交叉。這與我國中級以上的法院既有權進行一審(初審)又有權進行二審(上訴審)甚至還可以進行復核審、再審的制度截然不同。據了解,美國的這種做法體現了對不同審判階段追求不同的價值取向的:對原審來說,主要是為了體現審判的民主和公正;而對上訴審來說,則傾向於追求審判的法律價值。

?(十)對上訴案件的審查篩選制度。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提出上訴後,上訴法院並不會「無條件」予以受理並進入二審程序。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上訴法院負責立案審查的法官對上訴的理由進行嚴格的審查篩選,將不符合上訴條件的「上訴案件」剔出(這些案件一般是涉及一審中已經法庭確認了的事實和證據以及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明確表示放棄了的權利),然後將涉及法律適用或反映出有嚴重程序違法的案件正式作為上訴案件立案受理。

?二、關於生效裁判的執行

?(一)生效裁判的地域效力。在美國,盡管實行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兩大體系,但對法院裁判(包括決定、命令等)的法律效力(既判力)都是一致的。按照美國憲法規定,美國各法院必須承認和執行別的法院(無論是聯邦法院或州法院)作出的有效判決,這里所指的「承認」包括確保該判決的終局性和保證該判決的執行。

?(二)當事人對生效判決大都會自覺履行,基本上不存在「執行難」的問題。美國法官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自覺遵守和執行法院判決的基礎是一種觀念(美國人服從法律一般是因為他們信仰法治,認為如果人人都守法會使社會變得更好),而不是一種義務,事實上,在一個案件繁多、法律繁雜的國家內如果僅靠法律的強制力來迫使所有的人服從法律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是法院享有處罰不執行生效判決(藐視法庭行為)的權力,即對於債務人而言,無正當理由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將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正因為如此,在通常情況下,訴訟各方無論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尊重法院的判決並自動履行法官作出的決定(包括在審判過程中法官所作出的有關裁定或者命令)的。例如,l974年的合眾國訴尼克松案。當時,最高法院命令時任總統的尼克松向一家地方法院提交他與其他人談話的錄音帶。尼克松總統曾經試圖抵製法院命令,但最終還是感到難以違抗,因為雖然提交錄音帶會導致總統職位難保,但如果不服從法院命令將會給他帶來更為嚴重的法律後果。

?(三)法院對生效裁判不負責具體的執行。在美國法院,沒有專門的執行機構,也沒有專門的執行人員,因此,在法院的司法統計數據中找不到有關執行案件受理和執結、未結的數據。但法院對生效判決不負責執行並不等於對權利人為實現其權利的請求無動於衷,也不等於對債務人不自覺履行判決所確定的義務的「不作為」可以袖手旁觀,而應對權利人有關執行申請的「動議」作為一個新的「訴」來進行審查的,經審查認為符合生效判決的要求即簽發有關執行措施的命令 (有的翻譯為《強制執行法院判決令》)。原告勝訴後,在對方逾期不履行判決的情況下,如知道對方有把錢放在何處(如存在銀行),可申請法官簽發命令,法官經過審查確認原告有充分的證據,即簽發扣押令,原告提交司法警察(非法院編制)具體執行,司法警察在執行過程中必要時也可以請求地方警察協助;如原告知道對方的房產(或其他財產)在何處,也可先在房地產管理處進行「留置權」登記(目的在於向公眾告知該房產已經涉訟),然後申請法官簽發命令,交司法警察發布公告後予以公開拍賣出售;如債務人是雇員,債權人可以申請法官發布「第三人扣押令」,其內容是要求雇員所在的公司定期扣除該雇員的部分工資,交給債權人。如此等等。

?據了解,美國實行的這種將審判與執行分離的制度,並未影響生效判決的執行,相反,還有利於法院(法官)集中精力和時間從事審判活動而不受非審判事務的干擾和影響。

?(四)生效裁判的強制執行事項由獨立於法院系統之外的專門機構負責。這里所指的「專門機構」是指聯邦司法警察和州司法警察負責。法院裁判生效後,當事人一般能自動履行。對少數逾期不履行的,權利人在向法官提出查封、扣押、變賣債務人財產等手段的「動議」並獲批准後,權利人即可憑法官簽發的命令請求司法警察對債務人或者債務人的財產採取強制措施。這種強制執行措施的內容十分廣泛。如在五、六十年,聯邦法院要求消除種族隔離的判決在南方諸州受到白人和州長們的有組織的抵制,專收白人的學校仍拒絕黑人學生入學。在聯邦法院的要求下,美國總統派出了聯邦軍隊,趕走了圍在學校門口的州長和白人,黑人學生才得以進入校園。

?(五)申請執行的期限。在美國,權利人申請執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期限一般為l0年,特殊情況下申請人還可以申請再發布有關命令。這比我國法律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法人為6個月、個人為1年)要長得多,顯然,這種將法律保護的重心向權利人傾斜的觀念和作法是值得我們借鑒。

?(六)申請執行的費用。與我國收取訴訟費(包括申請執行費)大都是按照爭議或者申請執行的數額的「比例」徵收的作法明顯不同,在美國,當事人向法官申請簽發強制執行命令的「動議」是「按件」交費,請求司法警察執行法官簽發的命令也要按照實際支出的費用交費或者在執行回來的財產中如數扣除(有點類似我國法院在執行案件時收取的「實支費」),「實際支出的費用」包括司法警察的誤工工資等開支和報酬。

?三、關於裁判文書的內容與製作方法

?(一)對裁判文書的格式有要求但並不嚴格。尤其是對裁判文書的長短、行文風格均無限制性規定。法官完全可以自由地根據案件的事實、法律(判例)的規定、自己對法律精神的理解製作裁判文書。這種做法顯然是與美國實行「判例法」和法官職位「終身制」有關。因此,可以說,每一法官都有其自己製作裁判文書的風格,甚至有的裁判文書,只看文書的行文及用語習慣而不看法官的簽名,就可以判斷這是某某法官製作和簽發的,在這種體制下,法官所竭力追求的一方面是對個案的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就是所作出的裁判的社會價值(都希望所審判的案件成為美國的司法判例)。

?(二)對辯訴交易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製作的判決書只是填充式而不是擬制式的。即判決書按照規定的格式填寫,且不表述事實和證據,也不寫判決理由,而是直接寫判決結果。對辯訴交易的判決被告人也可以上訴(但通常沒有上訴發生),上訴法院經審查發現如果被告人是非自願接受辯訴交易或者法官審判違反法定程序時,即決定案件進入上訴程序。

?(三)裁判文書的簽發。除聯邦最高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外,所有法官對自己審理並作出裁判的案件都是自己起草並簽發,都對自己的裁判結果和製作簽發的裁判文書負責。即使法官交自己的法官助理起草的文書也一定是由法官親自審查修改後,以法官本人的名義簽發。

F. 黔東南州法院李月領是怎麼死的

你想知道黔東南州法院

某個人是怎麼死的

那麼你需要具體聯系法院的人

他們會告知你具體情況

尤其是熟悉他的人

G. 美國的聯邦地區法院和州法院之間是什麼關系

美國是一個法治發達的國家,不但律師多,法官也不少。據聯合國的統計,2001年全美約有法官、裁判官31320人,平均每10萬人中,有近11名法官。美國的法院分為兩大系統,即聯邦法院系統與州法院系統,這兩個系統是平行沒有從屬關系的,兩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司法管轄范圍以及獨自的法院設立、法官就職規定。在案件的審理上,只有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審理州最高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其他聯邦法院,包括上訴法院(U.S.
courts
of
appeal,又稱巡迴法院)、地區法院(U.S.
district
court)都無權審理州各級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
要理解美國兩大法院系統的區分,必須了解美國建國之初的歷史。美國獨立以前,13個英屬殖民地就有自己成熟的法院系統,建國後,13個殖民地成為最初組成聯邦的13個州,這13個州雖然聯合起來組成了國家,但都希望盡量保持每個州的自主性,包括司法自主。在制定憲法時,各州代表對於是否需要設立聯邦法院以及聯邦法院是否應該取代州法院有很大的爭議,最後達成妥協,即《憲法》賦予聯邦司法系統有限的權力,同時州法院繼續行使司法權。這樣,就出現了兩個互不統屬的法院系統。需要指出的是,州法院系統包括了50個州,這50個州之間也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州法院系統比聯邦法院更為復雜,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司法管轄、法官就職規定等。
聯邦法院與州法院的區分大致為:
一,從法院的設立看,聯邦法院的設立由美國《憲法》規定,除了最高法院外、上訴法院、地區法院的設立以及法官人數的多少,由國會具體運作;州法院的設立則由各州的憲法及州議會規定。
二,從司法管轄權看,州法院與聯邦法院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聯邦法院不審理涉及各州法律的案件,但是州法院卻可以審理和裁決聯邦法院擁有司法權的某些案件。因此,兩套法院系統在某些方面擁有專屬管轄權,而在其他方面則擁有共同管轄權。
三,從案件審理看,聯邦法院主要審理涉及《憲法》、外國、州與州之間的案件、以及違反聯邦法律的刑事案件,此外破產、海事案件等也屬於聯邦法院管轄范圍;州法院則主要負責審理本州的民事、刑事案件,以及婚姻、遺產繼承等事項。
四,聯邦法官由總統提名、參議院聽證批准,是為終身職;州法官的任職,根據各個州的規定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選舉的,還可以兩者兼有;就職年限可以是終身的,也可以是有年限的。

H. 美國 聯邦地區法院 州法院什麼關系

美國是一個法治發達的國家,不但律師多,法官也不少。據聯合國的統計,2001年全美約有法官、裁判官人,平均每10萬人中,有近11名法官。美國的法院分為兩大系統,即聯邦法院系統與州法院系統,這兩個系統是平行沒有從屬關系的,兩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司法管轄范圍以及獨自的法院設立、法官就職規定。在案件的審理上,只有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審理州最高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其他聯邦法院,包括上訴法院(U.S. courts of appeal,又稱巡迴法院)、地區法院(U.S. district court)都無權審理州各級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
要理解美國兩大法院系統的區分,必須了解美國建國之初的歷史。美國獨立以前,13個英屬殖民地就有自己成熟的法院系統,建國後,13個殖民地成為最初組成聯邦的13個州,這13個州雖然聯合起來組成了國家,但都希望盡量保持每個州的自主性,包括司法自主。在制定憲法時,各州代表對於是否需要設立聯邦法院以及聯邦法院是否應該取代州法院有很大的爭議,最後達成妥協,即《憲法》賦予聯邦司法系統有限的權力,同時州法院繼續行使司法權。這樣,就出現了兩個互不統屬的法院系統。需要指出的是,州法院系統包括了50個州,這50個州之間也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州法院系統比聯邦法院更為復雜,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司法管轄、法官就職規定等。
聯邦法院與州法院的區分大致為:

一,從法院的設立看,聯邦法院的設立由美國《憲法》規定,除了最高法院外、上訴法院、地區法院的設立以及法官人數的多少,由國會具體運作;州法院的設立則由各州的憲法及州議會規定。
二,從司法管轄權看,州法院與聯邦法院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聯邦法院不審理涉及各州法律的案件,但是州法院卻可以審理和裁決聯邦法院擁有司法權的某些案件。因此,兩套法院系統在某些方面擁有專屬管轄權,而在其他方面則擁有共同管轄權。
三,從案件審理看,聯邦法院主要審理涉及《憲法》、外國、州與州之間的案件、以及違反聯邦法律的刑事案件,此外破產、海事案件等也屬於聯邦法院管轄范圍;州法院則主要負責審理本州的民事、刑事案件,以及婚姻、遺產繼承等事項。
四,聯邦法官由總統提名、參議院聽證批准,是為終身職;州法官的任職,根據各個州的規定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選舉的,還可以兩者兼有;就職年限可以是終身的,也可以是有年限的。

I. 聯邦法院和州法院有高低之分嗎

西方國家的司法制度,沒有研究過,按常理分析應該是聯邦法院是其他州法院的上級。
不過他們沒有領導關系,州法院判決的,如果不服,好像也不用到聯邦上訴法院。

熱點內容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
山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2:18:23 瀏覽:480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