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術
『壹』 道教的法官是做什麼的,得道的能做什麼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煉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謚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貳』 審判員和法官的區別是什麼
嚴格意義上的法官是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以上的人才叫法官。所以法官包括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法官是一種通稱,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是法律術語稱謂。助理審判員在審理案件中裁判時的稱謂叫代理審判員,即代行審判員的職責。當然在合議庭中的表決權是一樣的,沒有大小之分,但在合議庭中,有審判員時,助理審判員是不能擔任審判長的,正如有庭長時,審判員不能擔任審判長,有院長時,庭長又不能擔任審判長一樣的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八條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
(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
第九條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第十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叄』 古代有哪些使用過計謀的法官
一、古代沒有專職法官一說,許多縣、府、督等等各級官員首腦不僅是地版方政務處置人,也是權司法審判人,屬於政法一體。類似大理寺、刑部等等官僚機構在古代司法體系中雖有其單獨職責,但也具備部分審判、載量職能。
二、絕大多數的古代法官或多或少都會使用一些計謀。
三、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如北宋包拯傳說在審判潘楊案中使用了裝鬼之計,唐朝江陰縣令趙和在審理地契抵押案件中用過無中生有計套取口供定案,宋代陳述古(陳襄)任建州浦城知縣時使用摸鍾辨盜之計,還有海瑞、宋慈等等等等,太多了。
『肆』 法官的法袍代表了什麼(下)
司法現在經常在政府與人民之間充當中立的裁判,所以它承擔著更大的使命,而且這個使命不容易承擔。司法操縱著生殺予奪的大權,這樣巨大的壓力承受在一個常人的肩膀上,人們往往覺得心裡不塌實,所以需要把這個常人加以包裝,包裝得和人不一樣。頭發一定要怪怪的,衣服要不同,這樣無論給衣服之內的人還是衣服之外的人都有強烈的警醒,那就是說我做的工作不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人命關天的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准則的統一,這么重要的工作我一定要認真的做。穿上這套衣服以後,其他的人也會對他有強烈的期望。我想這是把法官營造得非常奇特非常不一樣的作用。
軍警式的制服所營造的氣氛,就比較簡單了,那是一種工具化的氣氛。穿這身衣服的人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個服務的角色,他是完整我們另外某種價值的輔助性的角色。中國的法院一直處在權力的邊緣,司法機關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只不過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我是1978年開始學法律的,進學校前還是作為絕密專業招生,一定是苦大仇深出身的人才可以學法律。進去以後就教育我們要做無產階級專政的「刀把子」,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一個人磨得鋒利,「黨指到哪兒就砍到哪兒」「社會主義一塊磚,東南西北任黨搬」。我們看到長期以來司法機關的角色,法律人的角色,就是服務者。52年為反右服務,56年為反胡風服務,57年為反右服務,58年為大躍進服務,「三馬齊出動,擰成一股繩,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我們現在看當時的報紙很好笑,但都是現實。66年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服務,服務不長時間,法院就被軍管了。我還曾接到一個當事人寄來的當時的判決書,判處他反革命罪,這個判決是山東煙台軍分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法委員會作出的。當然文革以後恢復法院,為改革開放服務,後來為商品經濟服務,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現在又為西部大開發服務。法院總是個次要的角色,並不是個神聖化的角色,如此次要的角色當然不需要那樣奇特的包裝,所以穿了一身軍警服。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層面的含義,法官是一個特殊的神聖化的角色還是一個工具化的角色。
第二個方面的含義是穿著法袍的人有一種獨立感,他是獨立的職業,獨立的人。司法的角色象徵著獨立性,法官的最重要的品質是獨立。為什麼司法要獨立?其實每一個法官要獨立,是因為法官處理案件,行使權力只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中行使權力的過程需要一種對人的觀察。比如在司法過程中,我們為了查清案件的事實。離不開當面鑼對面鼓地觀察。證人在作證之前要宣誓,宣誓之後法官會向他反復強調,你已經向上帝宣誓了,現在你說的話如果有假的話,你不只是對我撒謊,你是對上帝撒謊。這對人心理上有警醒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是辯證唯物主義,天不怕地不怕,向毛主席宣誓也沒有所以我們現在偽證特別多。當偽證率很高的時候,說明一個民族道德,倫理層次的下降。
證人在作證時,法官要觀察他有沒有作偽證,神色怎麼樣。我們古代有句話「以五聲聽獄訟」,為什麼他臉紅,為什麼他口吃,為什麼發抖?這時法官必須當面觀察當面判斷,這樣的職業需要長期以來在法庭積累的經驗。在西方國家,尤其在美國和英國,對法官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法官老的好,律師少的俏」。法官越老越好,老的才有經驗,老了才能對人情世故作出一些判斷。我曾經說我人生中最大的災難就是在大學畢業實習期間去讓我去處理離婚案子,我怎麼去處理?我還勸大家,「一日夫妻百日恩」。像我這樣一個嘴上無毛,從沒結婚的人怎麼給人家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英美國家,包括香港,通常不會出現40歲以下的法官,通常從執業十年以上的律師或者檢察官隊伍里選任。
一個法官最不好的是容易被迷惑,經常心裡拿不準。從前有個法官,聽完原告的陳述後對原告說:「你說的對太有道理了。」再聽被告說,說完了,對被告說:「你說得對呀,你說得真有道理。」旁邊的書記員說:「法官大人,不可能兩方面都的對的,因為他們是對立的。」法官說:「哦,搞了半天原來是你說的最對。」法官需要良好的判斷力,法官這個角色不需要搞年輕化。當然年老的需要有一個補償,這個補償是法官基本上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不能強制退休。美國的霍姆斯大法官62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干到91歲。他一坐在法庭上,白鬍子,白頭發,黑法袍,真正給人一種司法的威嚴,這能帶來一種重要的效果。有時候司法處理的問題,不一定有很明確的是與非,沒有什麼真理不真理的問題,司法所解決的問題不過是一種平衡術,這就是為什麼古羅馬人給法律下的定義是「一種公正善良的藝術」。這樣的藝術需要偉大的藝術家來表演。
說明這個道理的一個經典案例是婦女有沒有權力墮胎的問題,女權主義者們的口號是「我的身體我的自由」,老娘要把肚子里的東西做了你管得著嗎?法律,什麼法律!都是臭男人們制定出來限制我們女人的,兩千來的法律歷史都是一部男人欺壓女人的歷史。那天我給我們00級新生開迎新講座,我一看不得了,這屆女生佔百分之六十多了吧,相當可怕。我作為一個男教師深感憂慮。將來恐怕法律要變成女人的聲音了,現在法律基本上還是男人主導的聲音。女同胞認為不允許墮胎的法律是對她們一種不合理的限制。有道理,這種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另一方面,保守人士看來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是殺人嗎?當然是殺人。搞法律的人在那裡搞了個虛偽的說法,認為人的生命從出生之時開始,這是虛構的東西。真是這樣嗎?不,人的生命是從受孕開始,沒有上半場哪有下半場,沒有十月懷胎,那有一朝分娩。那不是生命是什麼?你為什麼要懲罰在大街上殺人的人,為什麼不懲罰在醫院殺人的人?有區別嗎?我看有區別,區別就是在大街上殺人時對方可以反抗,可以正當防衛,而在醫院殺人這個小生命從來不跟你交涉,從來不搞正當防衛。選擇更殘忍的方式殺人者難道不更應該受到懲罰嗎?我想問問大家這裡面有道理嗎?不。其實法官很難判決這樣的案件,這是一個所謂的「艱難案件」。但法官又不能不判,這時唯一可以求助的是法官的崇高威望。實際上這樣的判決無法獲得人民普遍真正的擁護。現在我最不喜歡法院系統流行的一句口號是: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現在法院正在開展這樣的所謂的「雙滿意」的活動,還要評「雙滿意」標兵。怎麼可能是雙滿意,叫人民都滿意,最多隻有一半的人滿意,那就是勝訴的當事人滿意,敗訴一方的人覺得不滿意,有時甚至勝訴的一方也不見得都滿意,因為許多人覺得勝得還不夠,勝得不過癮可見司法常常在一條艱難的路途上跋涉,作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法官,法院必須要有崇高和獨立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這種獨立還不具備。我們講司法獨立,講法院獨立,基本上講的是整個法院系統獨立於外部,而基本上不講法院個人的獨立。有一種說法:現在的法官你控制他還這么差,搞司法腐敗,什麼大蓋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完,還說法制不健全。我自己正在做個論證,希望人們意識到這種思路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會使我們的法官素質越來越低而不是越來越高。大家想想,我們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下半年的時候對外招考十名高級法官,我知道那個高級是什麼意思,就是處級法官處級審判員。當然從外面招進去就是處級,那對最高法院來說也是破例。然後報紙,電視都來宣傳,最高法院招十名高級法官,條件是大學從事法律教學的正教授,研究所里從事法律研究的正研究員。一級律師,國家機關從事法律工作正處級以上幹部,最後一條是北京戶口。上有一篇文章對最後一條做出批評,題目是《北京是誰的首都》。認為最高法院的這種做法有一種地域歧視。這樣的招法官的做法受到了社會的普遍冷落。到報名那一天,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員一大早就非常興奮的擺桌子,擺椅子,新聞媒體的「大炮」都架在門口了,天啊,幾天下來就只有幾個人報名。(笑聲,掌聲)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中國最神聖的司法殿堂對這些學者律師毫無吸引力?而在西方國家,被人們任命為最高法院的法官那簡直是全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事情,是多麼光榮而神聖的選擇。可是在中國沒有人報。我曾經問過我的幾個同事為什麼不去報,他們說「去哪兒干嗎」?真的是這樣,我跟同學們講過,全國最好的一個位置就是北大法學院的教授,,比那些高官們好得多,收入比他們高,而且還自由,到最高院干嗎?到最高院我可以發表我的文章嗎?不,你發表文章要謹慎,因為人家會以為你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最好不要寫文章了。到最高法院做個審判員,我能夠寫體現我的個性的判決書嗎?我應點語言的追求,引證一點國外的判決注釋里有點外文。不行!能不能要求庭長別審我的判決書了,我的判決書是我的判決書,不是庭長的。不行。現行的官僚體系不允許有這樣的個性化的行為存在。那我去干嗎?我在這兒挺好的,從來不會發表文章還要院長審查通過。在最高法院那個毫無個性的機器里做一個毫無個性的螺絲釘,我不去!
法官的獨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會中展現正義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們現行的法官制度是官僚化,等級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法官法》修改過程中,草案中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法銜制度」。當時我問法銜制是什麼意思,回答是:因為現在法官外表上看不出來什麼級別,體現不出等級,所以要借鑒軍隊的做法,在外表上加以區別,比如一級大法官,一個大星,二級大法官兩個星。我說你們現在服飾夠別扭的了,還要搞一個法銜制。軍隊為什麼要搞軍銜制,因為軍隊最重要的是服從,軍人應該很清楚的知道應該服從誰,應該指揮誰,那不需要兩個人認識,只要用軍銜來區分級別,以便確立軍隊里的等級,這是軍隊勝利的前提條件。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但是法官需要這個特色嗎?我們現在在實行四等十二級的制度,不斷暗示法官級別,暗示高級法官可以支配低級法官,低級法官要服從高級法官。司法的行政化非常嚴重,最重要的表現是等級化。科舉制的長期實行使我們今天建立了一個新制度的想像力受了極大的局限,我們設法想像除了官這套評價體系以外還有什麼別的評價體系。比如醫院有處級,局級,副部級,和尚杭州靈隱寺的主持是局級和尚,是政協常委。大學也是,前一段時間我們的報紙登著「教育部決定北京大學是副部級大學,我校校長黨委書記享受副部級待遇」。我說北大真是降尊紆貴,多麼有尊貴的學校,歷史比國家歷史還長,校長地位絕不比國家元首低,何必搞個副部級來當。哈佛大學校長從不把國家總統放在眼裡,他也是個「總統」啊,他的名號和總統的名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他指揮下的「小國家」歷史比美國的歷史可悠久得多。那才是一個大學的尊嚴。
法袍的第三個寓意是,在法袍這一古老的服裝樣式下,法官必須要維護一個職業的完整,維護行業的悠久傳統,它提醒著我們這種角色的特色。這就涉及到法治的問題。在許多國家裡你會發現,不同的行業對社會變革的反映不盡相同,有的行業喜歡變革,喜歡進步。比如年輕人喜歡社會進步,社會變革;文學家很喜歡社會動盪,詩人很少有人寫歌舞昇平的詩寫出千古詩名的,偉大的詩人都是寫人類的痛苦,社會的動盪,所謂國家不幸詩人幸;當然職業革命家喜歡革命;歷史學家喜歡革命,現在社會平和了,我想寫當代史的人簡直無聊透頂,只能年復一年地寫:「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誰看啊!但是法律這個行業偏偏培養一個人保守,穩定,不那麼激進,千方百計維護既定價值的習性。可以說,今天所說的「法治」之所以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嚮往,是因為它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受到某種過去的規則的制約。法治有幾條黃金定律,一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律沒有規定的,你盡管去做,沒有人會懲罰你。「法不溯及既往」從前我們審判林彪,四人幫,覺得那是國家法制民主的里程碑,今天回過頭一看,好象還是存在某些問題。因為審判時用的1979年制定的法律,而他們犯那些有罪的事都是文革期間,這就違反了法治的原則,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先例。規則一定是提前存在的,行為是後來發生的,這樣的法律才可以遵循。法官每遇到一個案件,他不由自主的就回頭看,看過去發生的種種,看有沒有法律的規定。這個法律在有些國家能延伸到兩百年前,在英國有些法官,現在還在引用14世紀的法律或判例。托克維兒說:「英國人喜歡他們的法律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法律好而是因為他們的法律老,」老的才是好的。《封神演義》里的申公豹腦袋被人砍下來了,後來發現砍錯了又給安上去,結果安倒了,臉到後面去了。申公豹走路的時候往前走就是往後走,往後走才往前走。我們今天的語言里也有,說未來的時候我們說「今後」,說過去的時候我們說「從前」我們的文化到底後走還是朝前走搞不清楚。我們的記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樣,西方公歷永遠向前走,我們六十年一甲子,是繞著圈子走。
法律家就是不停的朝後看,總是用過去的規則來限制今天的行為。當政治家頭腦發熱的時候。法律學家總是拽拽他的衣袖或者給他當頭棒喝。這種穩健的保守主義在許多社會里創造了重要的價值。加上法官年齡老的特徵就使得法律家保守的特徵更顯露無遺。另外,又加上法官不受民意制約,更使得法官可以深謀遠慮。在每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三權之中的司法權,老百姓拿它沒辦法,總統任命法官,全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八百多人全部由總統任命,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民主的程序,而且總統一旦任命,法官就變成了斷線的風箏,總統沒辦法控制他,每個法官都保持嚴格的中立。人民沒辦法控制他,法官在他的正當行為期間終生任職。我們發現三權分離的制度是民主政體與貴族政體相互妥協的產物,尤其是在司法領域中。總統這邊,老百姓不高興他就當不了,當上了老百姓也不高興,過四年他就要下來;議會所有成員都是民選產生的,但司法老百姓就無可奈何。而且,憲法中明確規定"國會不得制定減少法官工資的法令"這是憲法里唯一規定的一個行業工資問題。國會議員是靠不住的,但有一個行業大家都認為是靠得住的那就是法官。為什麼法官不是民主產生,不受民意制約,反而是靠得住的?這是我們研究美國民主制度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我們現在法官穿的服飾是新派服飾,不能提醒我們注意這個古老的行業,他談不上提醒法官決策是保持連續性,要注意與傳統的契合。
前不久,我在法學院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們現在司法制度的建設有四大矛盾,第一個大矛盾是:這個社會長期以來沿襲下來的中央動員型的治理傳統與司法獨立之間的沖突。我們喜歡最上面有核心,中間有一把手,都團結在核心周圍,服務中心工作。這種情況下,司法的中立,獨立,消極性得不到理解。第二個大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院居於權力的真正核心和現在實際上法院等司法機關處於邊緣化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黨內政治局委員都不是,只要看這一點就知道他們根本不佔決策的核心位置,這種實際的邊緣化造成了法院現在的矛盾,一方面想討好真正的權力核心,但結果是自己越來越卑下,越來越低賤;一方面為了向社會顯示他有力量,在社會中窮兵黷武,搞什麼「執行會戰」。結果愈發邊緣化。第三個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律單極化和實際法律的多極化的矛盾。「依法治國」要求法律規定自成體系。是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一套規則,由最高法院作為最終的裁判機關來加以解釋。而在實際上,有法律效應的東西多極化,我們經常看到法外有法,法上有法。比如現在流行的「雙規」,黨的紀檢部門可以讓一人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這涉及到人身權利,這樣的權力本來只有司法機關以及公安機關在嚴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夠行使。法律之外分明有許多規范超越了法律。最後一個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熱情和相關知識積累不足之間的矛盾。我們改革熱情很大,不斷推出改革新舉措,個案監督,錯案必糾,對外招考法官,電視直播庭審,但這些措施相互矛盾相互沖突,這就證明了在相關決策者的心目中,什麼叫法庭,什麼叫法官並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所以我們的目標並不清楚。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具有悠久文明傳統的國家,在追求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過程中,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我相信,司法改革可能會成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也可能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我想,在座無論是不是學法律的,都應該背負起一個義務,那就是以各自的方式推進國家的相關制度,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法律制度朝向一個民主,自由,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我總是想,我們國家在奧運會上可以獲得金牌的第三名,為什麼不能在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上排名世界第三呢?我相信我們中國人是有這個智慧和能力的。
『伍』 鐙間漢娓告垙娉曞畼璇濇湳
鐙間漢鏉涓錛屾硶瀹樺紑灞鍠婏細鈥濆ぉ榛戣烽棴鐪尖滐紝鎺ョ潃欏哄簭濡備笅錛
1銆佺嫾浜鴻風潄鐪礆紝璇風浉浜掔『璁よ韓浠斤紝鐙間漢璇鋒潃浜猴紝璇風粰娉曞畼鎵嬪娍錛岀嫾浜鴻烽棴鐪箋
2銆佸コ宸璇風潄鐪礆紝浠婃棩錛堟墜鍔匡級姝諱骸錛屾槸鍚﹀紑瑙h嵂錛屾槸鍚﹀紑姣掕嵂錛岃風粰鎵嬪娍錛屽コ宸璇烽棴鐪箋
3銆侀勮█瀹惰風潄鐪礆紝棰勮█瀹惰烽獙浜猴紝璇風粰娉曞畼鎵嬪娍錛岃風湅娉曞畼鎵嬪娍錛屼負濂戒漢錛屼負鍧忎漢錛屼粬鏄鈥淴X鈥濓紝棰勮█瀹惰烽棴鐪箋
4銆佸畧鍗璇風潄鐪礆紝瀹堝崼璇峰畧浜猴紝璇風粰娉曞畼鎵嬪娍銆
5銆佺寧浜鴻風潄鐪礆紝鐚庝漢璇烽棴鐪箋
6銆佺櫧鐥磋風潄鐪礆紝鐧界棿璇烽棴鐪箋
鐩稿叧涓撲笟鏈璇錛
1銆佷笂璀︼細鎸囩涓澶╃櫧澶╀婦鎵嬪弬涓庣珵閫夎﹂暱絝炰簤璀﹀窘鐨勮屼負銆
2銆佽︿笂錛氭寚鍙備笌浜嗚﹂暱絝為夌殑鐜╁躲
3銆佽︿笅錛氭寚娌℃湁鍙傚姞絝為夎﹂暱鐨勭帺瀹躲
4銆佽﹀窘嫻侊細鍗寵﹀窘鐨勬祦鍚戱紝鎸囬勮█瀹朵負浜嗛槻姝㈠滈棿琚鏉鎴栬呯浜屽ぉ鐙艱嚜鐖嗘棤娉曞彂璦錛屾彁鍓嶈存槑鏅氫笂鐨勯獙浜洪『搴忥紝鏍囧噯灞璀﹀窘嫻佷竴鑸鐣欎袱澶溿
5銆佹挄璀﹀窘錛氶氳繃鎶曠エ灝嗚﹂暱鏀鵑愬嚭灞鐨勮屼負銆
6銆佸悶璀﹀窘錛氬湪璀︿笂絝為夎﹂暱鍙戣█闃舵墊湁鐙艱嚜鐖嗭紝鍒欐湰灞娓告垙娌℃湁璀﹀窘銆
7銆侀姘達細絝為夎﹂暱鐨勭帺瀹跺湪璀︿笂鍙戣█瀹屾瘯涔嬪悗鍐沖畾閫鍑虹珵閫夌殑琛屼負縐頒箣涓洪姘淬
8銆侀噾姘達細棰勮█瀹墮獙鐨勫ソ浜虹帺瀹惰縐頒負鈥滈噾姘粹濄
9銆佹煡鏉錛氶勮█瀹墮獙鐨勭嫾浜虹帺瀹剁О涓烘煡鏉銆
10銆佸弽姘達細涓鑸鎸囬勮█瀹剁粰浣犻噾姘翠絾鏄浣犱笉璁よ繖涓棰勮█瀹訛紝涓嶆帴閲戞按鑰屼笖鍙嶅逛粬鐨勮屼負錛岀О涓衡滃弽姘粹濄
『陸』 何謂「法律技術」
一次性進行多個簡易程序的交通違章行政處罰,總額超過200元,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么?
法條本身是含糊的,只能進行進一步的學理解釋,是非常技術層面的問題。然而,當我在和一位司機師傅聊天時,他的回答讓我很驚詫:這個交警為什麼對三個違章行為都罰?罰一個警告一下就可以了,三個都罰不是不讓人活了么?為什麼這么和老百姓過不去?兩百多塊錢,對老百姓是小數目么?成天在街上跑,哪能完全不違章?
其實老百姓並不關心法律是怎麼樣的,法律可以怎樣被解釋等等這么技術性的問題,而是這個技術性問題的基礎——法律的合理性問題。一個交警即使在完全依照法律或者法律的精神進行處罰的時候,也會遭遇到這么多的反對,可見是法律以外的東西在發生影響。
首先,設定這些高額的處罰金額的法律條款,是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已經有罰分制度,那麼罰款就不是交管部門利益的體現?其次,處罰是不是一視同仁的?權貴也會受到處罰么?如果這些回答是否定的, 再加上交警對司機蠻橫的態度,司機群體怎麼可能不對交警執法持完全的否定態度?
當一件事物的基礎就發生問題,摻雜了太多的激情因素,那麼要就這個事物進行理性討論,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所以在目前的中國,我們不僅要學習法律技術,甚至到美國去學習法律技術,還要時常反思法律的基礎問題,考慮如何才能夠建立大家共同認同的規則。
『柒』 法官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導語:所謂法官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政治素質,是指法官應具有的政治條件,也是首要條件或者說是重要條件。因為法官掌握著生殺予奪的權利,並有國家強制力做保證。法官必須擁護國家憲法,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執行國家法律政策不允許有絲毫隨意性,即解決一個「忠」的問題,即忠實於國家,忠實於人民,忠實於法律。
法官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篇1
首先要具備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
加上司法解釋等,每年要有20部法律法規出台,雖不要求我們都背誦條文,但日常用到的,必須熟爛於心,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光知道條文內容還不行,要了解該條文的原理、出台背景。對一些基礎性的幾部法律要能記住原文最好,比如三大程序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等,特別是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批復。
要有一定的審判實踐經驗的累積。
你法學理論知識掌握得再扎實,但往往與審判實踐脫節。一位法學研究生開庭不一定比基層法庭審判員駕馭庭審能力強。因為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案件,法律關系錯綜復雜,它不會按照書本上的理論去發生。無論庭審、調解、執行,都會有許多突發事件,你得具備應變復雜局面的能力。比如一個同樣類型的案件,別人三下五去二調解好了,既提高了審判效率,又節省了審判資源,當事人不上訴,社會效果好;而另一位法官,因為缺乏調解技能和技巧,當事人不但不滿意你,有時還到院領導或上級反映你態度粗暴、強迫調解等。
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作為法官是司法人員,執行法律規定,是正義的化身,維護公平的使者,「公堂一言斷勝負,朱筆一落命攸關」,法官可謂位高權重,職責神聖。一名法官,他法學水平再高,審判實踐經驗再豐富,如果他沒有職業道德,搞權錢交易、徇私枉法,那他不是稱職而合格的法官。比如抵制人情關系案、確保實體公正、程序公正,保持中立地位、不幹預案件,禁止單方接觸、遵守迴避制度,勤勉敬業、注重效率,不經商、不結交損友,不泄密、不參加邪教,不利用職權謀取非法利益等。
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方向。
司法機關是國家的專政機關,它是國家的「刀把子」,也就是要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使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從小的講,就是圍繞縣委中心工作,提供保駕護航。政治素質決定著法官行使審判權的立場、方針,體現著「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政治傾向。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不徇私情、懲惡揚善、弘揚正義、正直善良、謙虛謹慎。
法官應具備復合型人才的能力。
既要有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良好的法律意識、豐富的法律知識、高超的職業技能,對社會現實的充分認識,良好的道德素質,嚴格自律,行為檢點,還要具備善良、誠實、正直、互助、進取、勤勞、忘我、無私、剛正不阿的品質,良好的個人聲譽;不但要懂得社會科學,還要理解自然科學,甚至要聽懂幾種語言,比如英語、少數民族語言、當地風俗習慣等;具備與人民群眾打交道、做群眾思想工作的能力。
法官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篇2
一、人民法官應當具備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司法權力是國家政治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官在執行職務中行使裁判權就是國家政治權力運作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因此,一名優秀的法官需要有很強的政治洞察力、政治敏感性、政治辨別力。如果一個法官缺乏應有的政治覺悟,就無法能動地司法,容易就案辦案、孤立辦案、機械辦案,就無法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就無法通過司法辦案來實現黨的宗旨,司法也會失去社會公眾的認同。
二、人民法官應當具備法律理論水平。
法院系統要求法官職業化,就是法官以行使國家審判權為專門職業並具備獨特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地位。具體來說,法官不但要有熟練操作天平的技巧,而且要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
三、人民法官應當具備說服磋合能力。
社會對法官的要求不是不是絕對的超然,不是對案件一判了之,而是要求「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當好一名法官就必須具備說服磋合能力,磋合成功了,雙方互諒互讓,矛盾化解了,你才稱得上一名好法官。
四、人民法官應當具備寬廣胸懷。
作為法官,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時候不宜廣泛採用對付敵我矛盾的暴力手段。然而,司法裁判涉及到爭訟雙方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法官有時會受到當事人的誤解、謾罵,甚至圍攻。面對這些行為,法官有時需要忍辱負重,要慎用強制措施,以體現司法的謙抑性、人民性。人當好一名法官就必須具有宰相一樣的肚量,容忍當事人一些過激行為。
五、人民法官應當具備淡泊心境。
當好一名法官就不要太在乎外界的世俗評價。在現實中,社會公眾是以行政級別的.高低評判一個人在機關單位工作的成功與否,水平高低與否,優秀與否,但是當好一名法官就應當以出世的心態做好入世的審判工作,要自得其樂,刻苦鑽研業務,以精湛的業務水平作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而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視為過眼雲煙。
六、人民法官應當具備捨身護法的精神。
法官在行使審判權的過程中,常常面臨權力的拷擊、金錢的誘惑、人情的干擾、甚至黑惡勢力軟硬兼施的威脅,如果法官沒有捨身護法的精神,法官就無法「匡扶正義,懲惡揚善」,就無法保護貧弱群體的利益,就無法超然於物外,公正裁判,最終法官也會失去本來的意義,喪失自己的尊嚴。
法官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篇3
一、法官應具備的素質。
法官是國家法律的化身,是審判權的具體行使者。法官的職業素養是法官的最基本的素質。在審判活動中,法官始終要做到:保持中立;平等對待;提高透明;公正審判;工作高效;獨立審判;文明執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使命,讓人們都知道,法官是傳承公平和正義的人,代表良知和法律的人,承受各種沖突的人。法官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只當法官不求素質不是好法官,那麼法官應有的素質是什麼呢?法官的素質主要有:(一)內在素質包括:政治素質、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心理素質。(二)外在形象包括:善言正行、樹立公信、接待文明、開庭准時、儀表端莊、舉止規范。(三)專業知識包括:勤於學習、善於積累,掌握審判方法。(四)專業要求包括:刑事、民事司法理性,刑事、民事敏感性,嚴格的證據意識,嫻熟的證明技術和方法。
二、法官應具備的三個能力。
首先是駕馭庭審能力。在庭前准備階段的即:閱讀歸納能力;籌劃安排能力。在開庭審理階段即:駕馭指揮能力;應變控制能力;認證、裁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是法律適用能力。無論是刑事法官還是民事法官,法律適用能力是法官審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和具備法律適用能力,對辦好一件案件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法官如果在適用法律時出現不當或者錯誤,那麼這個案件就會成為錯案或冤案,經不起歷史的考驗。如我國《刑法》規定的罪名繁多,刑事法官在具體辦理案件時,要根據被告人實施的行為後果來界定罪名和適用法律。在審判實踐中,要掌握以下幾個問題:一、刑法無明文規定的判斷標准與運用。二、刑法推定的司法運用問題。推定既是一個程序法問題,也是一個實體法問題。刑事推定的適用范圍包括:主觀罪過的推定認定,幾類特殊犯罪的推定認定。三、法條竟合的界定適用。四、多種量刑情節的適用原則與方法。五、適用多種量刑情節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第三主要是裁判文書製作能力。案件審結後,按照裁判文書結構的製作要求製作文書。首先規範文書結構寫作,把首部、政、尾部有機連接起來,使當事人能夠清晰地看到裁判文書三大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其次,把文書事實要素敘述規范,即:事實要素清楚;突出爭議焦點;因果關系明確;證據運用恰當。再次,把文書說理部分敘述規范,即:突出依法論理;說理有針對性;准確援引法律條文。第四,遵循文書規范格式的技術要求。寫完後,要反復閱讀、查看,檢查是否有語言、句子、詞語不規范、有錯誤、始終做到:「一清二楚、十分明確、句穩詞妥、通體通順」,從而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反復推敲論證和說理是否得當、透徹、貼切和具有說服力,論證是否結構嚴謹、邏輯嚴密。
作為法官,不僅要維護憲法,永遠忠於法律,依法履行法官職責,恪守法官職業道德,培養良好的思想素養,嚴肅執法、秉公辦案、清正廉明、司法公正。還要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司法為民」意識和掌握嫻熟的審判技巧,在審判活動中,具有高超的駕馭庭審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製作能力,這樣的法官才是一個合格的法官。
『捌』 要做法官都需要什麼
要做法官需要以下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報考國家司法考試並且通過。
2、通過國家或者地方公務員招考筆試、面試被錄用。大城市和發達地方的法院新進法官一般要求法學碩士以上學歷。並且應當符合《法官法》所要求的全部條件。
3、被法院錄用之後,經過一兩年或者幾年的法院實踐工作,通過各高級人民法院組織的初任法官資格考試,通過法院審判委員會任命,可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可以坐堂問案了。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至少應有兩年以上工作經歷。
4、有助理審判員職稱,再工作一些年頭,有一定資歷,通過人大的人命程序,可晉升為「審判員」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