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計算日期

法院計算日期

發布時間: 2025-02-20 12:32:13

『壹』 法院判決生效日期怎麼算

民事判決的生效日期是從當事人收到判決書的第二天開始計算的,十五天後判決書生效。而刑事和行政判決則從當事人收到判決書的第二天開始計算,十天後判決書生效。這個期限內,任何一方對判決不滿,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在民事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上訴,那麼判決書將自動生效,當事人必須按照判決書的要求執行。同樣,在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上訴,判決書也將在十天後自動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計算方式是從判決書送達的第二天開始計算,而不是判決書簽發的那一天。因此,如果當事人在收到判決書的當天就提起上訴,那麼實際上上訴的時間並沒有超過規定期限。

此外,如果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提起上訴,那麼判決書將被視為最終判決,當事人不能再通過其他途徑改變判決結果。因此,對於判決結果持有異議的當事人,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積極行使上訴權利。

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在收到判決書時,應當仔細閱讀判決書的內容,確保自己對判決結果有充分的理解。同時,應當關註上訴期限的起始日期,以免錯過上訴的機會。

在執行判決的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嚴格遵守判決書的要求,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如果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及時向法院申請幫助,以確保判決書能夠得到正確的執行。

『貳』 法院下達判決書生效日期怎麼算

中國法律規定採取二審終審制,人民法院下達判決書之後如果是一審判決則當事人有權在判決書十五日內作出是否上訴的決定,判決生效時間也是判決書下達十五日之後,而如果是終審判決則判決書下達之日即可生效,當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訴。

一、法院下達判決書生效日期怎麼算?

法院判決書的生效時間為: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當事人在上訴期內無上、抗訴情形的,那麼在上訴期滿後的那一日法院判決書生效。

具體如下: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延期計算。

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一審上訴具體怎麼規定的?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根據上述規定,如果當事人收到的是判決書,不服一審判決書內容的話,應在收到一審判決書之日起,從第二天開始起算十五天之內提起上訴;如果當事人收到的是一審裁定書,不服裁定書內容的話,應在收到一審裁定書之日起,從第二天開始起算十天之內提起上訴。當一審裁判文書過了上訴期後第二天即是一審裁判文書的生效日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審裁判文書上訴期最後一天是節假日的話,還需順延到下一個工作日,而一審裁判文書的生效日期也需隨之順延。

綜上所述,我國司法實踐中實行的是二審終審,一審和二審的判決書生效的各有不同,具體過多少天判決書最後一部分有說明,所以當事人持有的一份判決書自確認收到簽收之日起一般是十五天內(以持有判決書載明的日期為准)後生效,不過如果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上訴,則該判決不生效。

『叄』 法院日期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期間是在訴訟中司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完成某些訴訟行為應當遵守的法定期限,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計算:

1、期間以時計算的,開始的時不計算在內,而應從下一個小時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當事人訴訟保全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在計算期間時,接受當事人申請的那一個小時不計算在48小時之內,即如果提出申請是在8點,應從9點開始期間的計算。

2、期間以日計算的,開始的日不計算在內,應從第二日開始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判決提起上訴的期間為15日,那麼宣判的當天或者判決書送達的當天不計算在15日內,即如果5月10日送達判決書,應當從11日開始期間的計算,5月25日上訴期間屆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條 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

第二百零一條 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

第二百零二條 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第二百零三條 期間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結束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期間的最後一日的截止時間為二十四時;有業務時間的,停止業務活動的時間為截止時間。

第二百零四條 期間的計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規定,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二手房交易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21 22:13:50 瀏覽:834
財產保險公司法律顧問服務方案 發布:2025-02-21 21:29:24 瀏覽:56
三商法是傳銷嗎 發布:2025-02-21 21:16:05 瀏覽:479
軟體公司質量保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21 21:16:03 瀏覽:303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發布:2025-02-21 20:52:45 瀏覽:672
開律師事務所賺錢嗎 發布:2025-02-21 20:33:26 瀏覽:615
2018年中級會計經濟法第一批次 發布:2025-02-21 20:13:13 瀏覽:425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發布:2025-02-21 20:04:36 瀏覽:722
電視大學專科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21 19:51:34 瀏覽:468
廣西城鎮供水條例 發布:2025-02-21 19:44:01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