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訴調對接中心

法院訴調對接中心

發布時間: 2025-02-24 05:11:38

① 訴調對接中心是法院的嗎

訴調對接中心是近年來本市法院(主要是各基層人民法院)為有效化解社會矛盾,而專門成立的以訴前調解為主的機構。在訴調對接中心,受法院委託和指導的人民調解組織對雙方爭議進行調解,使很多糾紛得以在正式進入訴訟審理程序前,以互諒互讓的和解方式得到徹底解決。
【拓展資料】
為規范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健全訴調對接中心建制,促進訴調對接工作有序發展,根據《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各基層人民法院應進一步健全訴調對接中心建制,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職責,加強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確保訴調對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第二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糾紛調解登記制度。
糾紛進入訴調對接中心調解流程的,應即通知當事人,並將糾紛信息編列字型大小後登人流程管理信息系統。
第三條訴調對接中心應根據不同糾紛類型,建立分案制度,實行獨任調解或三名調解員共同調解制。調解員確定後,訴調對接中心應向雙方當事人告知相關事項,並確定聯系方式。
三名調解員共同調解的,應當確立一人為主持人。
訴調對接中心認為有必要委託屬地人民調解組織或其他調解組織調處的糾紛,應當在作出委託決定後2個工作日內將相關糾紛移送相應人民調解組織或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第四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加強對糾紛調解的工作期限管理,建立調解期限跟蹤、預警及延長審核機制。
糾紛調解,一般不超過30日。經雙方當事人同意,訴調對接中心負責人審核後,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調解期限從糾紛受理之日起計算。
調解期間進行委託鑒定、評估、審計的,可不計人調解期限。
第五條訴調對接中心應進一步完善調解與訴訟對接的工作制度,糾紛調解結束後,調解員或相關受託調解組織應於2個工作日內將調解結果報告訴調對接中心。
第六條訴前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或申請司法確認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依法審查立案,並按民事訴訟法及人民調解法的規定辦理。
訴中經委託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撤訴,也可請求由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當事人申請撤訴後,又依照人民調解法規定,申請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的,按前款規定辦理。
經調解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調解員應及時終止調解,並於2個工作日內將受託調解的糾紛移送立案庭審查立案或審判業務庭繼續審理。
第七條調解協議的審查期限一般不超過15曰。經審查符合規定的,應及時出具民事調解書或確認書。
第八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糾紛調解指導、監督制度。
各基層人民法院應指派法官專門負責訴調對接中心糾紛調解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第九條訴調對接中心應按照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委託/立案調解管理系統」軟體要求,及時做好調解案件的數據錄入管理及統計工作。
調解員應及時將糾紛受理、移送、組織當事人調解及糾紛解決結果等信息輸入流程管理信息系統。
案件信息錄入後,如有特殊情況需跨月度回收或修改的,應填寫更改單,交由系統管理員統一修改。
第十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相應的歸檔報結制度。
第十一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試行。各法院應確立職能部門負責對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的監督與檢查。

② 法院訴訟調解中心是幹嘛的

訴調中心是法院裡面和訴訟銜接的一個機構,幫助當事人在起訴之前進行調解。具體功能如下:
1、訴前分流功能:在立案大廳設有導訴台和訴訟輔導室,對訴至法院的糾紛,首先進行訴前輔導。對適宜通過訴外方式解決的糾紛,進行訴前分流,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訴外方式解決。
2、訴前調解功能:設置六大調解室,分別是律師調解室、住房及建設工程糾紛調解室、金融及保險類糾紛調解室、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室、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室、行政徵收補償類案液清件調解室,並由各類型化、專業化調解組織派駐法院的調解員、專業律師調解員、專職調解法官等對糾紛進行中立評估、訴前調解。
3、庭前調解功能:設置庭前會議室,對登記立案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經承辦法官審查,認為適合庭前調解的,可於開庭前在庭前會議室進行證據交換或者召開庭前會議,以明確案件的爭議焦點和適用的法律,促成庭前調解。
4、速審功能:經訴前調解未能成功的案件,及時進行登記立案。對於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在答辯期滿後,快速審理、快速判決,以提高審首埋簡判效率,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5、網上調解及審理功能:配備網路調解室和網路審判庭各一個,對於因故不能到庭或適宜網上調解和訴訟的當事人或證人,通過遠程鏈接方式,在線進行證據交換、發表意見。網路調解方式的啟用,還能有效避免糾紛雙方當事人見面時的尷尬,防止矛盾激化,尤其適應青年群體對司法的新需求,成為信息時代促成案件調解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6、指導考核功能:設有視頻指導中心,實現與全市各基層法院的視頻鏈接,對全市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運行情況進行指導、調度;依託「訴調對接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市法院訴前調解案件的分流者褲、調處、司法確認等工作進行實時管理、監督和考核;對各行業調解員進行指導培訓,幫助其提高業務素質。
7、對接功能:與相關行政部門和組織建立訴調對接指導小組,通過個案咨詢、聯席會議等方式進行溝通聯絡,形成有效互動,實現糾紛的多元化解。

③ 法院訴調對接中心調解協議怎樣進行司法確認

只要雙方當事人持調解協議共同到法院的訴調對接中心申請確認,法院經過審查,如果調解協議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會出具司法確認書,進行確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百五十三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代理人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請。

第三百五十四條 兩個以上調解組織參與調解的,各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均有管轄權。

雙方當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個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雙方當事人共同向兩個以上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當事人口頭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並由當事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第三百五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調解協議、調解組織主持調解的證明,以及與調解協議相關的財產權利證明等材料,並提供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住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當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當事人限期補交。

(3)法院訴調對接中心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百五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於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關於女職工的規定 發布:2025-02-24 08:09:26 瀏覽:599
法治法律 發布:2025-02-24 08:00:03 瀏覽:776
婚姻法三年 發布:2025-02-24 07:22:37 瀏覽:202
電大法學本科實踐報告 發布:2025-02-24 06:55:54 瀏覽:559
刑法中的錯誤 發布:2025-02-24 06:18:17 瀏覽:666
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 發布:2025-02-24 05:45:54 瀏覽:10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24 05:26:34 瀏覽:304
法院訴調對接中心 發布:2025-02-24 05:11:38 瀏覽:340
道德准則需 發布:2025-02-24 04:48:08 瀏覽:360
合同法蓋章復印件 發布:2025-02-24 04:45:24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