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預字案
A. 從起訴到立案需要多長時間
從起訴到立案的時間如下:
1、提起訴訟後,人民法院應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2、網上立案申請後,法院通常在1至7天內受理;
3、立案庭將對申請材料進行核對審查,確認無誤後,符合條件的案件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立案手續;
4、申請網上預立案的當事人需在7日內到立案庭辦理正式立案手續;
5、法院首先進行先行調解,約一個月時間,調解不成則正式立案進入訴訟程序。
立案流程的步驟:
1、提交起訴狀:當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訴狀及相關證據材料;
2、法院審查:法院對提交的起訴狀和證據進行初步審查,確定是否符合立案條件;
3、繳納訴訟費:符合立案條件的,當事人需按照規定繳納訴訟費用;
4、立案受理:繳費後,法院正式受理案件並進行立案;
5、送達立案通知:法院將立案通知書送達當事人,告知案件已經立案受理。
整個流程的時間長度可能因案件性質、法院工作效率及當事人提交材料的完整性而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人民法院在收到訴訟申請後通常在7日內決定立案,網上申請1至7天內受理,立案庭核對無誤的案件一個工作日內完成立案,網上預立案需7日內正式辦理,且法院會先行調解約一個月,調解不成才正式立案進入訴訟程序,整個過程體現了司法效率與程序正義的平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B. 法院預立案是怎麼回事
預立案就是還沒有正式立案,只是先收下材料,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立案一個法律術語,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2)法院預字案擴展閱讀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由於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於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並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後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3、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1、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