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百姓襲擊法官的報道
A. 楊波濤真的冤枉嗎
你個死律師你看見他強奸殺人了?你只是想證明你曾經是對的,才往這貼里發這個,真無恥!不要把所有人都當傻子,把別人當傻子的人其實是最傻的人,看看,你身邊的人吧,他們早就已經把你當傻子看了,只有你自己還沒看透,你真可憐!律師看來你沒什麼事可做啊,把之前的貼又在昨天的時間復制了一遍,你為何對此案沒有釋懷,你很可疑!
B. 官方回應網民實名舉報兩名法官,具體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引言:2022年6月13日晚一名網友通過某音平台對人民法院法官進行實名舉報,相關調查組已經開始進行全面調查,在此案件中陳某與被告人借貸一案因為法院判定證據不足,導致此案件被駁回了申請。該名網友認定法官進行偏袒,於是選擇進行網上實名舉報。從該事件可以看出,民眾對於自身權利的維護意識十分強烈。相關媒體也可以及時跟進此案件,對於後續結果進行及時的宣傳。
當社會中出現了不好的風氣,民眾與相關部門都有一定的責任,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及時鏟除不良毒瘤,公眾媒體需要密切的聯系好民眾與相關部門,讓相關部門不要失去了民眾的民心,民眾要對相關部門抱有信心。一旦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失去了民眾的支持,那麼將會出現非常重大的錯誤。因此獲得民眾的支持是相關部門需要繼續努力保持的事情,公眾媒體也需要幫助相關部門獲得民眾的支持。
C. 法官拒絕人情官司遭同鄉殺害,你覺得兇手會被怎麼判
「湖南高院」官方微信發布《關於周春梅法官不徇私情、拒絕人情干擾 慘遭報復殺害情況的通報》。
通報稱,2021年1月12日早上,湖南高院院審監一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周春梅被犯罪嫌疑人向某行凶報復,不幸遇害。
周春梅法官出生於1976年1月,中共黨員,法學碩士,2003年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湖南高院,先後在紀檢組、民一庭工作,2016年5月任審監一庭副庭長。參加法院工作17年來,她不徇私情,嚴格公正司法,拒絕人情干擾,堅守法律信仰,勤勉敬業,多次被評為院機關優秀共產黨員、辦案能手,多次獲年度嘉獎,一次立三等功。周春梅法官多年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審判經驗豐富,主審了多起重大、疑難復雜的一、二審、再審民事及行政案件。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審判業務專家。
湖南高院表示對周春梅法官的不幸遇難表示沉痛哀悼,對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對殺害法官的犯罪行為表示極大憤慨和強烈譴責。法治社會絕不容許司法權威受到暴力挑釁!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兇手必受嚴懲!
為一己私利,喪心病狂殺害人民法官,這是對法律的公然挑釁,是對法治赤裸裸的踐踏,是與所有心懷正義的人為敵。
法官,頭頂國徽肩抗天平,為社會安寧定分止爭,為公平正義鞠躬盡瘁,他們是共和國法治大廈的基石,他們的無私付出讓社會穩定成為代表今日中國的不朽傳奇。對法官刺去的利刃,奪去的是生命、傷害的是善良,妄圖摧毀的,是屬於我們所有人的幸福根基。
讓高尚的生命凋零,那卑劣的靈魂必會付出最沉痛的代價!
二、正義永不低頭!
不幸遇難的女法官是手無寸鐵的弱女子,更是鐵骨錚錚的真英雄!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她堅守著一個司法者絕不徇私的原則,用身軀鑄成一座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對「打招呼」嚴辭說「不」,讓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惱了、怒了、瘋狂了。但他們越瘋狂,越說明我們對「打招呼」的阻擊是必要的,越說明這些人離徹底的失敗不遠了。
面對猙獰的刺刀,退卻一步就是前功盡棄,就是讓英雄的鮮血白流。自古邪不壓正,勢不兩立,正義永不會向犯罪低頭!
三、保護好守護正義的人!
我們為英雄的逝去而悲憤,但不能再止步於悲憤。
2016年7月,兩辦印發了《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人民法院落實的實施辦法》,各地各級法院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別把這起悲劇當成一個不可控不可防的突發事件,把保護網織得密些、再密些,把那些紙上條款落實得嚴些、再嚴些,讓制度長出牙齒,才能讓人更加安心。
帶給大家安全的人,也需要安全;守護正義的人,更需要正義好好地守護!
D. 怎麼看司法「鬧訪」和威脅法官的行為
法律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關繫到社會的穩定,關繫到老百姓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國的司法制度一直在努力健全,現在我國的法律制度已經逐步的完善,這一點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在世界上也得到認可。法律法規人人需要遵守,有一些個別的人,想要通過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阻礙法律,威脅法官,這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
最近一些時間,我注意到一些新聞,有些地方出現司法鬧訪和威脅法官的事情,我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堅決的予以打擊,特別是違法犯罪分子必須進行嚴厲的懲處,這樣才能維護司法工作人員的安全,這方面國家應該有專門的針對性保護方案,對於法官和其他法律工作人員進行保護。
出現一些鬧訪和威脅法官的事情,說明有些人對於法官和司法工作者的工作不認可,認為侵犯了他們的利益,這樣的人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做事情,根本不顧國家的法律法規,更不顧司法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此類人對於社會的危害極大,國家應該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進行適當的處理,保護司法工作人員的安全。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司法機關特別是法院的工作者,應該審判案件期間,將每一步做到公開透明,讓當事人立即具體的情況,穩定當事人的情緒,處理好當事人關切的細節,這樣當事人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案件審理情況,對於司法工作者和法院的審判能夠理智起來,一些法院和司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耐心解釋,不給當事人一個透明的辦事的過程,這也是矛盾激化的原因。
我們的社會法制工作者,要積極的宣司法工作,讓老百姓了解司法工作的步驟,了解司法工作的基本職能,知道法院工作的一些程序,這樣可以讓社會明白司法工作的具體情況,老百姓才能理解司法工作者的行為,現在一些司法工作者高高在上,根本不屑聯系群眾,這也是引起矛盾的一個關鍵點。
E. 美國著名的辛普森案
經典案例參考:前世紀審判——辛普森殺妻案
作 者:陳 偉
橄欖球超級明星O.J.辛普森(Orenthal James Simpson)涉嫌殺人案,震驚全美,堪稱20世紀美國社會最具爭議的世紀大案之一。不少人認為,辛普森腰纏萬貫,不惜花費重金,聘請了號稱天下無敵的"夢幻律師隊"(Dream Team)為自己開脫罪名。這幫律師唯利是圖,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利用美國社會的種族矛盾以及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漏洞,把掌握著"如山血證"的檢察官和警方證人駁得目瞪口呆,最後說服了陪審團全體成員,將殺人兇手無罪開釋。這場全球媒體矚目一時的"世紀審判"(Trial of the Century),無疑是對美國司法制度的極大諷刺和嘲弄。
然而,事過多年之後,根據已公布的辛普森案檔案和涉案當事人的回憶,人們驚奇地發現,洛杉磯市警方在調查案情過程中,未能嚴格遵循正當程序,出現了一系列嚴重失誤,致使辛普森的律師團能夠以比較充足的證據向陪審團證明,辛普森未必就是殺人元兇,很有可能有人偽造罪證,用栽贓手法嫁禍辛普森。
(一)有錢未必能使鬼推磨
談起辛普森一案,無論黑人白人都承認,假如辛普森是個雇不起一流律師的窮光蛋,那他非進大獄不可。這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古今中外都是一個理兒。可是,如果細琢磨一下,這個理兒好像又有點兒說不通。原因在於,若是論有錢,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Mike Tyson)比淡出體壇多年的辛普森有錢得多。可是,1997年泰森因涉嫌強奸遭到起訴後,盡管他同樣花費天文價格,聘請了一幫名律師出庭辯護,但仍然無法擺脫被定罪的命運,在大獄里結結實實地蹲了好幾年。那麼,何以泰森落入正義之網,而辛普森卻能逍遙法外呢?
有一種解釋是,泰森案陪審團以白人為主,而辛普森案陪審團成員多為黑人。黑人特別抱團,自然會偏向黑人球星。但是,這個說法同樣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為辛普森案的12名陪審員中,雖然有9名是黑人,其中卻有8位是女性。一些研究陪審團的專家認為,這一構成對辛普森特別不利。根據美國學者對"黑人女性最討厭啥樣兒的黑人男性"這一社會學課題的統計和調查,最讓黑人女性來氣的黑人爺們兒有兩種:一種是出名發財後立馬就娶一個白妞兒當老婆的燒包;一種是動不動就對媳婦拳打腳踢的粗漢。而辛普森恰好把這兩種壞樣兒全佔了。
辛普森於1947年生於舊金山市的黑人貧困家庭。他曾獲得全美大學橄欖球聯賽的最高榮譽獎海斯曼獎。進入職業聯賽後,他先後在紐約水牛城鷹嘴隊(Buffalo Bills)和舊金山淘金者隊(San Francisco 49ers)擔任主力,創造過一個賽季帶球沖刺2003碼的驚人記錄(至今未被打破),被譽為橄欖球職業比賽史上的最佳跑鋒。退出體壇後,辛普森又投身影視和廣告業,在電影《裸槍》(Naked Gun)和《殺手勢力》(Killer Force)中扮演主角;在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國家廣播公司(NBC)擔任體育評論員;在美國最大的計程車公司赫茲(Hertz)擔任形象大使。另外,由於英文橙汁(OrangeJuice)一詞的縮寫恰好與辛普森名字的縮寫OJ一樣,所以佛羅里達一家飲料公司特意邀請他拍攝橙汁的促銷廣告,使OJ這個英文縮寫成為美國體育英雄和超級廣告明星的代名詞。
辛普森成名之後,一向有"花花公子"和"外黑內白"的名聲。與空中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和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等著名黑人球星不同,辛普森對贊助黑人貧民區的活動和投資項目毫無興趣,卻熱衷於躋身富有白人的高爾夫球俱樂部。除了幼年好友柯林斯外,他的哥們兒無一例外都是白人。同時,他也只對白人性感女郎感"性趣"。為了"脫黑",他甚至不惜重金聘請語音校正專家,反復練習,改掉了一口濃重的黑人貧民區口音。1977年,辛普森在一家高級餐廳與漂亮迷人、金發碧眼的白人女侍者妮可·布朗(NicoleBrown)一見鍾情,不久便與第一任黑人妻子離異。1985年辛普森與妮可結婚後,因妮可懷疑他在外面有"二奶",兩人關系開始出現裂痕。妮可曾多次打電話報警,指控辛普森對她拳打腳踢。
辛普森案後,幾位黑人女性陪審員一再表示,她們並未因被告是黑人而影響裁決,或對被告產生任何個人好感。在揚名天下、腰纏萬貫之後,辛普森休掉黑人糟糠之妻,另娶白人金發女郎一事,極大地傷害了全美黑人女性的自尊心;而辛普森打罵白人妻子的粗暴行為,更使普天下不分膚色的所有女性不寒而慄。另外,在美國的刑事案審判中,12名陪審員中只要有1人持有異議,就會出現"死鎖"(Dead Lock)現象,即所謂"懸而未決的陪審團"(Hung Jury)。在此情況下,法院要重定開庭日期,控辯雙方要重選陪審員聽證和審案。所以,辛普森案陪審團做出被告無罪的一致判決,與黑人構成陪審團主體並無絕對和必然的關系。
那麼,陪審團究竟憑啥得出了被告無罪的一致結論呢?依照美國法律,作出判決的唯一依據只能是證據。美國是一個司法公開的國家,不僅刑事審判對公眾開放,而且重大刑事案件的原始檔案,如法庭記錄、起訴書、證人供詞、審問筆錄、旁證材料、法醫鑒定書、檢方和辯方律師的開庭陳詞和總結陳詞等,在結案後都要全部對公眾開放。根據已公布的辛普森案檔案,陪審團之所以判定辛普森無罪,與警方和檢方在辦案和起訴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使呈庭證據無法令人信服有直接關系。
(二)警方辦案三大失誤
盡管辛普森案是所謂世紀大案,但是,從這個兇殺案的刑事調查過程來看,洛杉磯市警方在偵破案件、搜集罪證、遵循正當程序等方面漏洞百出,涉案警官和刑事檢驗人員的專業素養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根據已公開的刑事調查記錄和涉案當事人的回憶,警方在辦案過程中至少出現了三個重大失誤,對這個謀殺案的結局產生了極大影響。
1.忽視現場勘查常識
1994年6月12日深夜11點50分,在洛杉磯市西區邦迪街(Bundy),一條名貴的純種日本狼狗狂吠不已,爪子上沾滿血跡,使一對散步的夫婦心生疑惑,尾隨這條狼狗,來到一座西班牙式高級公寓樓前,結果發現了兩具鮮血淋漓的屍體。他們嚇得魂不附體,立刻狂敲隔壁住家大門,想借電話報警。但是,深更半夜的敲門聲,卻把宅主嚇得半死,以為來了劫匪,便立刻打911電話報警。洛杉磯市警署兩位警官接警後,火速趕到現場,發現是一宗惡性人命案後,他們便呼叫重案處的刑警前來增援。
大批刑警趕到現場後,經初步調查,證實被害的白人女子35歲,名叫妮可,是黑人橄欖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被害的白人男子25歲,名叫戈德曼(Ronald Goldman),是附近一家義大利餐館的侍者。兩人皆因利刃割喉致死。妮克的脖子幾乎被割斷,咽喉和頸椎骨都裸露在外,刀口噴著鮮血;戈德曼身中30餘刀,死於頸部靜脈斷裂和胸腹腔大出血。兇殺現場血腥彌漫,慘不忍睹。辛普森與妮可的兩個孩子尚在二樓熟睡,沒有目睹這可怕的場面。
死者身份辯明後,西區警察分局局長布歇(Keith Bushey)決定,派幾位刑警趕赴相距約4公里的辛普森住宅,通知他前妻遇害但孩子無恙的消息,並讓辛普森著手安排把兩個受驚的孩子帶回家。另外,警方考慮到辛普森是被害人前夫,他的安全也在警方的關注之處中。這時,一位名叫福爾曼(Mark Fuhrman)的白人刑警自告奮勇,要求帶隊前往。在1985年的一次家庭糾紛中,妮可被辛普森毆打後報警,福爾曼曾上門處理過他們的家庭暴力案,知道辛普森住宅的准確地址。於是,主持調查兇殺案的瓦納特(Philip Vannatter)警長便率領福爾曼等四名警探驅車前往辛普森住宅。
布歇局長從第一犯罪現場直接調派警官前往辛普森豪宅的決定,鑄成了警方的第一個重大失誤。原因在於,前去的四位白人警官都曾進入過血跡遍地的第一殺人現場勘察,他們的警靴和警服上很有可能已不小心沾染了血跡。照常理,布歇局長應當派幾位壓根兒就沒進入過第一現場的警官去通知辛普森,防止第一現場的血跡與後來被警方宣布為第二現場的辛普森住宅的血跡發生交叉沾染,這是刑事案現場勘查的基本常識。可是,警方在辛普森案中卻完全忽視了這種常識。在採集證據和保護現場方面,警方也出現了很多忽視常識的重大失誤。案發之後,大批刑警和刑事檢驗人員迅速來到現場,但法醫卻跚跚來遲,在案發10小時後才來到現場,錯過了准確地鑒定被害人死亡時間的最佳時機。法醫在解剖屍體時,不但沒對屍體進行X光檢查和採集妮克的右手指紋,而且對妮可死亡前是否受到性侵犯未作任何醫學鑒定,致使破案線索大大減少。為了"保護"現場,警方人員順手從妮克的公寓中拿了幾條白被單,小心翼翼地蓋在了屍體之上。可是,由於辛普森與妮克離婚後仍然藕斷絲連,案發數周前他曾在妮克公寓過夜,並經常來公寓看望孩子,被單上難免會有他的頭發或皮屑,結果致使檢方呈庭證據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根據案發現場照片,辯方專家發現,妮可屍體裸露的肩膀上有七點血滴。從這些血滴的形狀和滴落方向看,它們不可能是妮可本人滴落的。根據常識推理,這些血滴很可能是妮可倒地後,有人流著血從她屍體旁走過時滴落的。因此,如果這些血滴不是來自另一名被害人戈德曼,那一定就是兇手滴落的。這樣,如果能證明這些血滴屬於辛普森,那麼他的嫌疑便倍增。可是,當辯方專家向警方檢驗人員提出查驗這些血滴時,他們深感驚訝,因為警方完全忽視了這些血滴的重要性。妮可的屍體在解剖前已進行沖洗,這些血滴永遠消失了。
2.警方涉嫌非法搜查
6月13日清晨5點,四位白人刑警來到建有圍牆的辛普森住宅。他們在前門按了很久電鈴,但一直無人應門。這時,福爾曼獨自一人,沿圍牆搜索了一圈,發現圍牆後門的路上停著一輛白色福特野馬型越野車。經細心觀察後,福爾曼高聲叫瓦納特警長過來察看,說在駕駛員位置的車門把手上發現了微小血跡。溫納特和另兩位警官看到血跡後大驚失色。他們擔心住宅內的人有生命危險,便決定進入住宅,進行緊急搜查。
這一搜查之舉,對這個世紀大案的結局有很大影響,因為警官們當時沒有搜查許可證。依照美國的司法觀念,警察是一種合法的暴力和必要的邪惡,對這一機構的權力必須予以嚴格限制,否則它將淪為專制暴君和貪官污吏禍國殃民的工具。想當年,為了防止官府和警察為非作歹,濫用權力,任意搜捕和禍害小民百姓,美國憲法第四條修正案明文規定: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不得侵犯。除依據可能成立的理由,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證,並詳細說明搜查地點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發出搜查或扣押狀。西諺中所謂"私宅就是一個城堡,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的提法,具體地落實在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之中。
1914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威克斯訴美國案(Weeks v United States,1914)中首次明確規定,聯邦法院在審判時,必須把警方用非法搜查手段取得的證據排除在外,這是美國警方人人皆知的"排除規則"(Exclusionary Rule)。1961年,最高法院在邁普訴俄亥俄州案(Mapp v Ohio,1960)中規定,"排除規則"同樣適用於各州法院。據此判例,警務人員若要進入民宅搜查,必須向法官宣誓擔保,不但要以書面形式列舉證據和理由,而且要詳細說明搜查的地點、范圍和時間。經法官審核批准,頒發許可證之後,才能進入民宅搜查。另外,警察只能在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行動,並應在搜查後向法庭提交所獲證據報告。警察如果違法搜查,不但會受到警紀嚴懲,而且會造成所獲證據在法庭審判時一概作廢的嚴重後果。法官如果違規頒發搜查證,將面臨被彈劾和遭到刑事起訴的危險。
在美國的司法判例中,涉及搜查和扣押的規定千變萬化。幾乎在每一起刑事案中,辯方律師的首要工作,就是挑戰警方搜查和採集證據的程序是否合法。但是,有關搜查的法律法規極為復雜,缺乏清晰明確的規定。比如,警察攔截和搜查平民違法,但是,如果有人超速駕車,則警察有權攔截駕車人並開出罰單。但如果警察趁機要求搜身和搜車,則駕車人有權當場拒絕。可是,如果警察無意中在車後座發現了類似大麻的煙蒂,在沒有搜查許可證的情況下,警察是否有權搜車?如果警察搜遍全車後沒發現毒品,卻意外地發現了非法槍枝,那麼,警方的搜車行動是否違憲?搜獲的非法槍枝是否能作為呈庭證據?對於這些復雜的法律問題,並無統一的標准和答案,只能由法官在審判時審時度勢,酌情裁決。
20世紀60年代後,由於犯罪率急劇上升,"排除規則"遭到美國社會各界極大指責。批評者認為,過於嚴格地實施"排除規則",將會給警方破案造成極大困難。在很多情況下,僅僅由於警方粗心大意或急於求成,未能嚴格遵循程序,致使很多罪犯在鐵證如山的情況下逍遙法外。尼克松總統執政後,先後任命了四位保守派人士出任大法官要職,試圖推翻或修正"沃倫法院"那些對罪犯"心慈手軟"的判例。此後,最高法院對"排除規則"的解釋略有改變。1984年,最高法院在美國訴里昂案(United States v Leon,1984)中規定,當搜查不完全合乎程序要求時,如果警方的所作所為具有"良好誠信"(Good Faith)和"合理相信"(Reasonable Belief),法院在審案時可以引用搜獲的證據。
在辛普森案中,涉案四名警官皆為老手,每人都有20年以上刑事偵查經驗。對於限制警方搜查的案例和法規,他們恐怕比初出茅廬的律師了解得還要多。稍有法律頭腦的警官都應明白,美國訴里昂案的裁決雖然對警方有利,但這個判例對所謂"良好誠信"和"合理相信"的解釋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而體壇巨星辛普森涉嫌殺人一案,毫無疑問將是轟動全美的世紀大案。為了防止被辯方律師鑽空子,警方應當格外謹慎,嚴格遵循法律程序。
在辛普森案中,從當時福爾曼發現血跡和長時間無人應門的情況看,四位警官擅闖民宅之舉,勉強可以算是具有"合理相信"。但是,警官們進入住宅後,一旦發現辛普森及其家人沒有生命危險,就應停止搜查。只有當與法官取得聯系,申請到搜查許可證後,才能對辛普森住宅進行合法搜查。
但令人費解的是,在沒有面臨迫在眉睫危險和非緊急情況下,福爾曼警官獨自一人,迫不及待地在辛普森宅內繼續搜查,結果鑄成了警方在此案中的第二個重大失誤。決定進入住宅後,福爾曼自告奮勇,搶先翻越圍牆,從裡面打開前門,四位警官便直奔豪宅。可是,按了很久的電鈴,仍然無人應門。於是,他們繞行到住宅後邊,去三間獨立客房敲門。在第一間客房,有一位睡眼惺忪的白人出來應門,他自稱是辛普森的哥們兒,名叫凱林(Kato Karlin)。他告訴警察,辛普森和第一任黑人太太生的大女兒住在隔壁第二間客房。當刑警們把辛普森女兒從夢中敲醒後,瓦納特焦急難耐地向她詢問辛普森的去向。她回答說,父親已於昨夜趕搭飛機到芝加哥,參加一場赫茲公司很早就已經安排好的高爾夫球商業比賽。警官當即打長途電話給辛普森,告知他前妻遇害的噩耗。辛普森聞訊大驚,表示將迅速趕回洛杉磯。
當瓦納特等人詢問辛普森女兒和打電話時,福爾曼在隔壁單獨盤問凱林,打聽昨晚有無異常情況。凱林稱,大約在晚上10時45分左右,他聽到客房背後一聲巨響,牆壁上的掛畫都被震動得搖晃起來,他當時以為是輕微地震,沒放在心上。福爾曼疑心大起,立即拔出手槍,獨自一人、單槍匹馬地到客房後搜查。大約18分鍾後,福爾曼高聲叫來其他刑警,說在屋後懸掛式空調機下的走道上,發現了一隻沾有血跡的右手黑色皮手套,這只手套與在兇殺案現場發現的另一隻手套相配。但是,在血手套現場沒發現其它血跡以及可疑的腳印和痕跡。福爾曼解釋說,估計在半夜三更、黑燈瞎火之時,兇犯潛逃在屋後,一不留神撞在了空調上,在驚慌失措中遺落了手套。
發現血手套後,刑警們又找到了更多線索。他們發現,在圍牆前門車道,以及從前門通往住宅大門的小道都有血滴的痕跡。這樣,警方認為已有足夠理由懷疑辛普森是兇殺嫌疑,便宣布辛普森住宅為兇殺案第二犯罪現場,正式向法官申請搜查許可證。在後來的搜查中,福爾曼在二樓卧室的地毯上發現了一雙沾有血跡的襪子,它成為指控辛普森涉嫌殺人的重要證據之一。
可是,福爾曼在沒有搜查許可證和非緊急情況下,單槍匹馬地在辛普森住宅中大肆搜查一事,使警方出現了涉嫌違反正當法律程序的嚴重問題。依照美國法律,在某些人命關天的特殊情況下,警官可以用電話或其它現代化通訊手段與法官取得聯系,法官了解現場情況後,可以口頭授權警察進行搜查。只有在面臨生命危險或罪證可能被銷毀的緊急情況下,警察才能破門闖入民宅搜查。可是,警官們進入辛普森住宅後的境遇並非如此。
在預審時,辯方指控白人警探心懷偏見、先入為主,早在案發之初,就已把辛普森內定為主要嫌犯,然後故意尋找借口,闖入民宅非法搜查。這樣,假如法官判決警方違憲,則搜獲的血跡和血手套都會成為"壓下不用的證據"(suppressed evidence),不能在審判時呈堂。但法官聽取了警方的辯解後,裁決搜查行為合法。盡管如此,在庭辯期間,面對辯方律師的窮追猛打,福爾曼死活也解釋不清,作為一個有多年刑事偵察經驗的老手,在非緊急情況下,明知沒有搜查許可證,為何仍然獨自一人、單槍匹馬地在住宅內大肆搜查?辯方藉此懷疑,福爾曼之所以急不可耐地闖入住宅搜查,很可能是為了借機偽造證據,用栽贓手法嫁禍被告。
3.警官攜帶血樣返回現場
6月13日中午12點,當辛普森從芝加哥匆忙趕回洛杉磯時,警方已封鎖了他的住宅。主持調查的瓦納特和蘭吉警官讓他到警署總部來一趟,澄清一些疑點,辛普森當即隨口答應。
這時,辛普森的私人律師要求隨同前往,但辛普森堅持說,自己與兇殺案絕對無關,用不著律師。在盤問開始之前,瓦納特向辛普森宣讀了"米蘭達告誡",提醒他有權保持沉默,有權請律師在盤問時在場。但辛普森同意放棄沉默權,獨自一人與兩位刑警談了半個多小時,希望能給警方提供一些破案線索。照常理,如果辛普森是殺人兇手,沾有血跡的手套和襪子還遺留在客房後和卧室地毯上,殺人時刺破的手指傷口未愈,就是借他10個膽,恐怕他也不敢在沒有律師在場的情況下,單槍匹馬地與經驗豐富的刑警周旋。在案發當天那種心緒激盪、大受刺激的情況下,如果他在盤問過程中顛三倒四、自相矛盾、謊言連篇、破綻百出,他的口供將成為檢察官指控他犯罪的重要證據。在美國社會中,犯罪嫌犯擁有沉默權的"米蘭達告誡"家喻戶曉。如果心懷鬼胎,他完全可以依法拒絕審問,或者至少要求律師在審問時坐鎮壓驚。但是,辛普森並沒這樣做。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警方白白浪費了單獨審問辛普森的千載良機。在多年的破案生涯中,警官們似乎已習慣於嫌犯像榆木疙瘩一樣一聲不吱,極少碰到過嫌犯自願地放棄沉默權的好事,把盤問嫌犯的謀略和技巧早就忘得一干二凈。在審問過程中,兩位刑警非常客氣,沒有盤問辛普森在案發之日的具體行蹤,他們提出的問題既缺乏邏輯又不連貫,遠遠低於警校低年紀學生水準。按常理,警官們應當刨根問底,窮追猛打,盡可能地套出更多口供,把盤問一直進行到辛普森不願回答問題或請求律師在場時為止。可是,警官們竟然草草收兵,主動結束了審問。這樣,警方既沒得到任何破案線索,也沒得到任何可以用來起訴辛普森的口供。事後,主持起訴的檢察官氣得七竅生煙。
在審問過程中,瓦納特告訴辛普森,警方已在他的住宅內發現了一些可疑血跡。辛普森當即表示,願意提供自己的血液樣品,以便澄清真相。於是,警署的護士便從辛普森身上抽取了血液樣品。按常規,為了防止血樣凝固和變質,警方在辛普森的血樣中添加了防腐劑(EDTA)。這時,瓦納特注意到,辛普森左手用綳帶扎住,且有腫脹跡象。辛普森解釋說,手指不知咋整的弄破了。對於弄破的具體時間,他解釋得含含糊糊,前後矛盾。徵得辛普森同意後,瓦納特指揮攝影師將傷口拍攝下來。值得一提的是,辛普森此時僅是犯罪嫌疑人,法官雖已頒發搜查許可證,但尚未正式頒發逮捕令。辛普森如果心裡有鬼,他完全可以拒絕與警方合作,拒絕抽取血樣和拍攝傷口照片。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得到辛普森的血樣後,瓦納特警長並未將它立即送交一步之遙的警署刑事化驗室,反而卻攜帶血樣回到了32公里以外的兇殺案現場。整整三個小時之後,瓦納特才磨磨蹭蹭地將血樣交給了刑事檢驗員丹尼斯·馮(Dennis Fung),後者當時正在現場取樣勘查。天下竟然有如此荒唐的刑警,居然手持嫌疑犯的血樣,在血跡遍地的兇殺案現場遛達了三個小時之久。在庭審時,面對辯方律師的質問,瓦納特解釋說,根據工作條例,所有證據必須先登記編號,然後才能送交刑事化驗室存檔。而丹尼斯·馮正是負責登記編號的警員,所以他才攜帶血樣回到了犯罪現場。可是,辯方死死抓住這個重大疑點,大加渲染。辯方律師卡克倫把瓦納特和福爾曼貶稱為"一對騙子"。使陪審團對警方涉嫌違法亂紀、栽贓陷害的疑慮大大加深。
瓦納特身攜血樣返回第一犯罪現場,鑄成了警方在此案中第三個重大失誤。在庭審時,警署護士出庭作證時說,他那天從辛普森身上抽取了大約7.9至8.7毫升血液樣品。可是,辯方專家在警方實驗室只發現了6.5毫升的血樣。換言之,大約1.4至2.2毫升的辛普森血液樣品竟然不翼而飛。辯方藉此懷疑,瓦納特攜帶血樣回到第一犯罪現場,很可能是為了借機偽造證據。
(三)公路追捕與刑事起訴
警署審問和抽取血樣之後,辛普森得知自己已淪為頭號嫌疑罪犯。為了避開新聞媒體的騷擾,他暫時躲在一位律師朋友位於半山腰的神秘豪宅中,開始籌組"夢幻律師隊"。辛普森借用橄欖球術語,給自己掛上了球隊老闆兼指導的頭銜。負責協調指揮全隊進攻的"四分衛"(Quarterback)角色,由大名鼎鼎的猶太裔律師薩皮羅(Robert Shapiro)擔任。他曾出任好萊塢影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的律師。沖鋒陷陣的跑鋒要職,由著名黑人律師柯克倫(Johnnie Cochran)擔任。此公在70年代出任過洛杉磯市副檢察長,後來下海開業,成為法律界聲望極高的大律師,曾幫助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打過官司。
薩皮羅律師人脈極廣,頗有運籌帷幄之才。他從波士頓請來了著名刑事律師李貝利(Lee Bailey),此公被譽為美國律師界最拔尖的盤詰高手之一;從紐約請來了舍克(Barry Scheck)律師,他是擅長在刑事案中應用DNA證據的頭號權威;從阿爾巴尼請來了解剖和法醫專家貝登(Michael Baden)博士,他曾在肯尼迪總統被刺案中擔任首席法醫。由於辛普森案的管轄權屬於加州法院,應用加州法律和司法判例,薩皮羅邀請加州法律專家、加州大學聖塔克拉拉校區法學院院長烏爾曼(Gerald Uelmen)入伙,他曾為"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New York Times Co. v United States,1971)的主角艾爾斯伯格(DanielEllsberg)擔任過辯護律師。
陣容如此強大,薩皮羅仍不放心,由於警方涉嫌非法搜查,事關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薩皮羅又說動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德肖維奇(Alan Dershowitz)加盟。這位教授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哥德伯格(Arthur J. Goldberg,1962-1965任職)的法律助理,是全美聲望極高的憲法權威和上訴律師。為了確保勝訴,薩皮羅又叫上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刑事化驗室主任李昌鈺(Henry Lee)博士出任專家證人。此公是美籍華裔刑事鑒識專家,以精湛、獨特的刑事偵查與證據鑒識技術享譽國際警界,因屢破奇案被媒體譽為"當代福爾摩斯"。此外,辛普森懸賞50萬美元巨款,獎勵提供破案線索的舉報人,並僱傭了幾位著名私人刑事偵探調查兇殺案真相。據行家估算,維持"夢幻律師隊"正常運作的全部開銷,至少應在600萬美元上下。
6月17日上午8點,即案發5天後,根據現場血跡化驗和DNA測試結果,檢方決定立案起訴辛普森。警方要求他在上午10點准時投案自首。此時,"夢幻律師隊"中的薩皮羅律師、貝登博士、李昌鈺博士等人正在向辛普森了解案情,從他身上採集頭發和血液等檢驗樣品。薩皮羅以辛普森情緒低落、心理不穩為理由,請求警方延緩幾個小時。上午11時,警方拒絕了延緩的請求,並派出刑警前往神秘豪宅逮捕辛普森。
中午12時左右,當刑警趕到豪宅時,辛普森突然失蹤了。臨行前,他留下了一封訣別信,信中說:"我與妮克之死毫無關系。我愛她,一直都非常愛他,而且將永遠愛她。如果我們之間有什麼矛盾的話,那隻是我愛她太深。"結尾寫道:"請不要為我悲傷,畢竟我一生輝煌,又有好友無數。請大家記住真正的OJ,而不是眼前這個在人生中迷失方向的人。"下午3時,警方在電視上了公布了辛普森的照片和汽車牌照資料,宣布他是在逃通緝犯。薩皮羅律師召開記者招待會,向媒體宣讀了辛普森的訣別信,並在電視上請求辛普森不要輕生。
那麼,辛普森打算遠走高飛、畏罪潛逃嗎?似乎不太像。當天下午5點56分,警方在加州高速公路上發現了辛普森的白色野馬車。在長達約6個小時的時間中,他乘坐的越野車一直在洛杉磯市郊徘徊。
據辛普森自己解釋,他只是到安葬妮克的墓地去了一趟,悲痛欲絕。駕車司機是辛普森的鐵哥們兼隊友柯林斯,他一邊駕車一邊用汽車電話與警方通話,聲稱辛普森此時躺在後坐,手持槍支,情緒沮喪,如果警方強行截車捕人,辛普森有可能會自殺。
6月17日下午,恰好是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總決賽的第五場,紐約尼克斯隊大戰休斯頓火箭隊。筆者那天球賽看得正來勁兒,沒想到,當警方發現了辛普森的越野車後,全美各地電視台突然臨時中斷節目,畫面一律改為現場直播警車跟蹤白色野馬車的實況,真讓人掃興。這時,辛普森終於開始與警方對話,他同意束手歸案,但要求先回趟家,跟沒娘的孩子和家人打聲招呼。警方擔心出人命,便同意了他的請求。這樣,白色
F. 袁永新的遭實名舉報
2013年1月13日,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和該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現已榮任河南省高級法院機關黨委副書記)就因將分割後「豆腐」判成了非「豆腐」,而涉嫌枉法裁判,遭到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30名員工的實名「血書」舉報。
舉報材料全文如下:
全國廣大網友並中紀委監察部領導:你們好!
我們是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本公司因與河南省高級法院等十餘家單位同時受讓了鄭州市的同一小區的土地,而導致非法原告的無理告訴,繼而遭遇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矯情、枉法錯判,蒙受了多年的不白之冤和巨大經濟損失——期間,河南省高級法院還出具了兩份【(2009)豫法行申字第070號】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企圖混淆視聽的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內容漏洞百出。
在最高人民法院下發復函意見【(2010)行監字第72號】指出了河南省高級法院的判決錯誤,要求立即糾正錯判後,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原行政庭副庭長劉天華二人為了一己私利,卻對此視而不見,仍置公理和法理於不顧,惡意堅持矯情錯判。袁永新、劉天華,此一男一女的枉法行為,已嚴重影響到我們盛和公司的發展乃至繼續存活問題,我們已忍無可忍,絕不再忍。故而,為了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伸張正義;為了協助國家大刀闊斧整治司法腐敗,維護公正;為了從速從快剿贓滅貪,嚴肅法紀,本公司全體員工不惜冒著被報復的風險,集體出面實名舉報此一男一女兩位枉法「大人」。在此,寄望於全國廣大網友能夠發出呼聲,「人肉」揭發二人的其他不法行徑,急盼中紀委監察部領導能夠高度重視,立即行動,出面法辦兩位枉法者,以儆效尤,弘揚正氣!
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遭遇不白之冤案情陳述如下——
依法受讓人獲得土地證非法訴訟人告贏市政府
1995年4月,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開辦的一家國有企業——河南興豫房地產開發公司通過土地出讓,依法取得鄭州市燕鳳小區75765m2土地(住宅用地)的使用權。
該公司在完成燕鳳小區部分房地產項目後,由於國家政策調整(銀行不得開辦經濟實體)的原因,遂於2003年以前將尚未開發的土地(住宅用地)分別轉讓給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十餘家單位。上述單位分別與興豫公司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鄭州市人民政府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興豫公司的土地轉讓申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土地估價報告、完稅證明等法定證明文件,分別為上述十餘家單位辦理土地過戶登記手續,頒發了土地使用權證(住宅用地)。其中我們盛和公司依法取得了燕鳳小區3787.3m2的土地使用權(住宅用地)——按原建設用地規劃建設(見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我們盛和公司受讓來的這塊住宅用地,用途是建設幼兒園和小區配套用房。
2005年正當我們盛和公司按建設用地規劃作施工准備時,無端遭人無理阻撓,致使工程被迫停工。爾後,不知誰在幕後惡意操縱,唆使根本不具備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李積賢、張明禮二人,無理將我們盛和公司和鄭州市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訴稱我們盛和公司獲得的土地使用權證改變了用途——將小區的公共用地及綠地改為住宅用地,侵犯了燕鳳小區業主的利益,且鄭州市政府頒發土地證程序違法,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
而實際上,興豫公司未轉讓前整個小區的土地規劃用途就是住宅用地,不可能因為被分割成若干份轉讓後,其中一塊就改變了性質。(難道狗娘生出幾個狗崽,其中兩個如能變成人,不是很奇怪嗎?難道是狗窩離人的地盤太近,母狗和公狗長期懷有圖謀霸佔人的地盤的想法,久而久之導致了精卵變異後使然嗎?指鹿為馬!無稽之談!)。
並且,我們盛和公司依法繼承興豫公司的燕鳳小區原規劃中的托幼等配套服務設施,並沒有「公共用地」和「綠地」項目。所謂「公共用地」和「綠地」明顯是幕後操縱者和非法原告虛構出來的。我們盛和公司非公益性企業,試想可能傾巨資買一塊「公共用地」或「綠地」,無償供大家享用嗎?我們傻嗎?而即便如此,一審法院依然「難得糊塗」地立了案,繼而,「難得糊塗」地判決不具備訴訟資格的兩個原告勝訴了(這不是等於法院判決代替了醫院鑒定,把我們都認成傻瓜了嗎?如此「糊塗」!司法悲哀!)。
註:《土地管理法》、《國家土地現狀分類標准規定》:居民住房及生活配套設施用地屬於住宅用地。如幼兒園等的用地依法仍屬於住宅用地。
神秘兩原告自始至終諱莫如深 鄭州市政府依法申辯枉費誠心
從非法訴訟開始至今,本案兩個原告(李積賢、張明禮)中的李積賢始終都沒露過面,關於兩原告的真實住址和身份,他們的訴訟代理人對我們保密,法院方面也不做解答……
鄭州市政府在應訴時據理力爭,認為:
1、為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程序合法。
根據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情況下,不需要重新申辦規劃手續。」
2、鄭州市政府基於盛和公司與興豫公司的土地轉讓協議,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和規劃建設用地的情況下,為盛和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證完全符合法律規定,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盛和公司事後向規劃局申請調整建設用地規劃,以及所取得的(2004)0010號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沒有任何關系,不能以此證明鄭州市政府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違反了法律規定。
3、鄭州市政府為盛和公司頒發0597號土地使用權證實體合法,並未改變土地用途,未侵害小區業主利益。
2003年在辦理土地過戶手續時,土地部門和規劃部門沒有批准改變用途。因此,鄭州市政府在辦理土地過戶轉讓手續時,沒有改變原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原興豫公司取得的(2003)第0364號土地證,用途為住宅用地,盛和公司取得的被訴0597號土地證用途仍為住宅用地,未改變原規劃用途,原規劃建設的托幼(幼兒園)及配套設施該怎麼建還怎麼建。不應適用《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鄭州市政府在辦理土地過戶轉讓手續中,程序合法,手續齊全,符合法律要求,沒有過錯,不存在侵害小區業主合法利益。
但是即便如此,鄭州市中級法院的還是判決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鄭州市中級法院承辦法官何世軍事後對我們公司說:「這塊地的使用權本就是你們公司的,但你們公司的人也不來法院走走,憑什麼判你們贏?現在不是提倡和諧社會嗎?你們公司的地被和諧掉了。」(看來原告的幕後一定有比鄭州市政府權威更牛的什麼東西在「興妖作怪」!紀檢機關介入後,也捎帶查一查,摟草如能打個兔子也絕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頂級期待:除惡務盡!)。
一男一女枉法炮製坑人冤案 攜手營私大膽對抗最高法院
我們盛和公司不服鄭州市中級法院【(2007)鄭行初字第14號】行政判決,提出上訴。2009年2月11日,河南省高級法院置我們公司的上訴意見於不顧,分別以【(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7號】和【(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8號】作出判決,維持了原判。
本案二審由河南省高級法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任審判長(現已榮任該院機關黨委副書記),她無視法律規定,主觀臆斷,所作出的判決書,漏洞百出,用詞也非法律術語,可笑至極。如:
a.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的確權和土地用途性質認定依法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而劉天華無卻視法律規定,超越審判職能和許可權,越俎代庖地對該土地進行了非法認定——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根本不存在綠地和公共用地項目,而在判決書上,劉天華等人為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竟無中生有地在已有的項目托幼等配套設施前加了個「中心花園」,接下來再以其虛構出來的「中心花園」是綠地和公共配套設施為借口進一步「推理」,稱「這些都是為小區業主服務的,故這塊地應屬於小區公共用地」,繼而,「順理成章」地否定了這塊土地是住宅用地。同時,可笑地斷定鄭州市政府不能為該塊土地單獨發證(為小區業主服務的公共配套設施所佔土地能等同於公共用地嗎?胡扯!此外,河南省高級法院在燕鳳小區受讓來的那塊土地,被單獨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否也該撤銷?此種瞞天過海的低劣蒙騙手段恐怕連小孩子都忽悠不住!陰險卑鄙!矯情荒唐!)。
b.判決書在概念混淆和對土地使用性質錯誤定性的基礎上,繼續以愚人邏輯推理,以通過誘導給不明就裡的人以判決「正確」的假象——聲稱我們盛和公司花錢買來的那塊土地主要是無償盡義務的,並認定:「鄭州市政府的頒證行為意味著將上訴人在爭議地上的建設義務,變成了應享有的權利,這應該屬於改變了規劃和用途」——隨後,又把本不應適用於我們受讓方的《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斷章取義地附會了上去。並「天衣無縫」地作出判決意見:維持原判(大家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什麼居心?「意味著」、「應該屬於」這都是哪個法系的法律用語?僅憑「意味著」等猜測的話語就能判決?如果這樣都可以行得通的話,那麼,幾位辦案法官家藏有菜刀,就可以「意味著」幾位法官要合謀殺人、造反,繼而判處幾位法官春節前統統打入死牢,等候問斬,這樣行嗎?藝低膽大!作繭自縛!)……
在此期間,有人暗中告訴我們盛和公司,這場官司你們要想打贏除非想辦法舉報到中紀委,雙規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的老公就是房產商,可能想開發這塊地……這塊地有個司法機關想霸佔建家屬房……),否則,到3000年判決也還只是這個樣子……我們對此意見沒有相信,也絕不敢相信,當時我們還認為可能是辦案法官的能力與所在位置不相配——亦即所謂的「低能高配」使然,同時,我們相信法官也都是爹生娘養的,都是有良心的,也絕對都會秉公辦案的,更況且我們相信來自法律的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是在有限度的時間內,到來遲早的問題罷了……但是,在我們公司與河南省高級法院不間斷的接觸和交涉中,卻發現了有關案件非正常判決的些許端倪——鄭州市政府為我們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被強行予以撤銷,使得我們公司依法受讓來的土地至今不能按規劃建設幼兒園和小區的配套設施,並陷入長達七年的訴訟官司,就是河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袁永新和時任該案審判長的劉天華利用手中的裁判大權枉法裁判所致……
而且,除了上述「越俎代庖,超越審判職能和許可權,無視法律法規的規定,主觀臆斷,捏造事實,枉法裁判」的事實外,原行政庭副庭長劉天華、副院長袁永新在審理本案中不依法辦事,枉法裁判的主要事實還有:
1.干預、阻撓申訴,剝奪我們公司的申訴權。
我們盛和公司不服河南省高院(2007)豫法行終字第00158號行政判決,向河南省高院立案庭提出申訴。劉天華得知後,到立案庭活動,給有關人員打招呼不予立案。河南省人大、省政法委領導就我們盛和公司反映的情況作出批示,並作為督辦案件要求河南省高級法院依法辦案。該院立案庭仍視而不見,不予受理。2009年9月我們盛和公司向最高法院派駐河南信訪接待組反映情況,並遞交了申訴申請及證據材料。劉天華事後得知最高院認為該案是錯案,要依法糾正的信息後,唯恐陰謀暴露受到追究,立赴北京,到最高院立案一庭活動不讓最高院立案受理,並謊稱河南高院會妥善協調處理好此案的。後來,河南省高級法院立案庭於11月給我們盛和公司送達了兩份文號相同,而內容不同的鴛鴦《駁回申訴通知書》【(2009)豫法行申字第070號】(劉天華,司法文書你們也能弄出個「雙胞胎」來,試問:應付上級紀檢部門調查的謊言,你們准備了幾個版本?你們哪句話能是真的?你認為你們有本事把上級紀檢部門的調查權和全國百姓的知情權也能剝奪了嗎?天真有邪!螳臂擋車!)。
2.最高院認定終審判決錯誤應予糾正,河南省高院副院長袁永新堅決抵制不執行。
2010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2010)行監字第72號函給河南省高院,指出終審判決將涉案土地認定為公共用地是不對的,缺乏法律依據。其中的幼兒園用地使用權應該是盛和公司的。要求河南省高院三個月內按照審判監督程序依法處理。河南省高級法院立案庭收到此函後,無理扣押,不匯報,不立案,不執行。
我們盛和公司為此冤案多次向河南省高院張立勇、曹衛平等院領導反映,又歷時一年多,在領導的關注下,此案才得以立案進入再審。
河南省高院審監二庭認真復查審理此案後,合議庭意見認為:終審判決撤銷鄭州市政府為盛和公司頒發的土地證是錯誤的,應撤銷原判決,恢復盛和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審監二庭還按規定徵求了原終審單位行政庭的意見,行政庭合議後也認為判決確實錯誤,應予改判。審監二庭又於2012年9月份,組織河南省行政法學知名學者專家、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審監庭、行政庭等十餘人進行了專題論證,論證會有袁永新主持召開。學者專家一致認為:終審判決將涉案土地認定為公共用地有越權審判之嫌。頒發土地證行政行為與規劃法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因事後變更規劃而認定頒發土地使用權證違反程序。混淆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判決撤銷土地使用權證是錯誤的。此案判決嚴重錯誤,應予以糾正。
作為主管法院審監工作的副院長袁永新,明知終審判決撤銷我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是錯誤的,本應堅持有法必依,有錯必糾的原則,將此案予以糾正。然而袁永新卻置法律於不顧,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和袒護錯案不被追究,利用審委會至高無上的權利,非正常地突然主持召開審委會,會上給委員們定調子、施壓力。不讓承辦人匯報最高院的改判意見、專家論證會意見、審監庭再審改判的意見以及行政庭同意改判的意見,並無理指責審監二庭「再審改判極不正常」,在其強權態勢下,委員們無奈同意維持原終審判決(袁永新,你把審監的「監」當成了強奸的「奸」了嗎?審監二字的意思就是審查案件時你便可以仗著手中的權力,恣意強奸民意嗎?不計因果!無法無天!)。
疾呼全國網友鼎力聲援 急盼中央紀委嚴查嚴辦
我們盛和公司投巨資在依法受讓的土地上按原用地規劃建幼兒園及附屬設施,為小區及周邊居民服務,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由於土地證被錯誤撤銷,導致該土地長期閑置被小區個別人侵佔建了停車場。河南省高院等單位受讓土地後,分別進行了變更規劃並完成了住宅樓的建設。同樣的土地、同樣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轉讓給河南省高院等單位合法,難道轉讓給我們盛和公司就程序違法了嗎?
目前,我們盛和公司面臨破產倒閉已蒙受了重大經濟損失。我們不僅要問劉天華、袁永新你們把我們盛和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撤銷掉,該塊土地的「合法」使用權人將到底歸誰?原規劃建設幼兒園項目應該安排哪個房產商來承建?
為了捍衛法律的尊嚴,為了維護我們盛和公司的合法權益,為了讓更多訴訟人不再蒙受同我們一樣的不白冤屈,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一告到底!哪怕是被掌控裁判大權的袁永新、劉天華弄成「如此大膽『應該屬於』以下犯上,『意味著』須判死刑,立即執行」,我們也絕不退縮!
最後:疾呼全國廣大網友能夠鼎力聲援我們的悲憤維權之舉,並協助「人肉」搜查二人的其他非法行徑線索!急盼中紀委監察部領導體察民情,高度重視我們此次的實名舉報行為,嚴查嚴辦兩位枉法官員!
——冬意已深,寒夜裡我們集體囈語呼喚立春!
此致
敬禮!
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及30名員工
2013年1月13日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台前幕後
備受社會關注和好評的中原護綠第一案,觸痛了鄭州市國土局和開發商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神經,前者欺上瞞下,棚架了鄭州市政府,後者極盡說謊,造假之能事。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台前,盛和公司以「河南高院一副院長袁永新遭30血指印實名舉報 被指枉法」的聳人聽聞的網文,放肆的造假捏造,意圖達到渾水摸魚,欺騙輿論和網民的目的。
在血書舉報河南省高院袁永新、劉天華的幕後,鄭州市政府國土局面對省市兩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和媒體的譴責批評,至今不向被侵害的業主道歉,至今拒不承認錯誤。如果沒有鄭州市政府國土局官員的暗中支持。興風作浪,開發商盛和公司是決無此顛倒黑白,造謠惑眾的膽量的。
奇文共欣賞,且看該公司是如何造假,捏造事實的:
該公司的帖文稱:「河南省盛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受讓來的那塊住宅用地,是從一大塊住宅用地中被分割成12塊中的其中一塊,河南省高級法院也同樣受讓了其中一塊。而該公司卻無端遭遇官司」。
事實情況是:位於鄭州市沈北路41號院內8,9號樓之間的那塊土地,是該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該住宅小區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建成,並全部銷售完畢。有多個省直單位,包括河南省高院,在該住宅小區內購買有供自己幹部自住的團購住宅樓房。他們受讓的土地是自己住宅樓下的土地,而盛和公司在該小區未購買任何建築物,卻要將該住宅小區供全體業主使用的中心花園土地過戶到自己名下,用於重新開發「盛和家園」住宅樓項目。
無風不起浪------ 該公司採用與原開發商河南興豫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造假的「陰陽土地轉讓協議」的手段,攻官鄭州市國土局,違法取得了該地塊的土地證。其蓄意侵佔行為暴露後,業主當然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怎麼能說是無端遭遇官司呢?
該公司的帖文稱:「根本不具備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李積賢、張明禮二人,無理將我們盛和公司和鄭州市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訴稱我們盛和公司獲得的土地使用權證改變了用途——將小區的公共用地及綠地改為住宅用地,侵犯了燕鳳小區業主的利益,且鄭州市政府頒發土地證程序違法,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為我們公司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
事實情況是:該公司向小區業主出示的土地證及鄭房地規(2004)17號文件,該批文顯示他們要在此小區配套土地上建設「盛和家園」15837.22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並經鄭州市政府批准同意。並且據此惡意將該小區中心花園內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鏟除,81顆樹木挖掉拉走,並將阻止其施工的業主打傷。業主要求法院撤銷鄭州市政府違法頒發的批文,這難道不容許嗎?
該公司的帖文稱:「盛和公司非公益性企業,試想可能傾巨資買一塊「公共用地」或「綠地」,無償供大家享用嗎?我們傻嗎?而即便如此,一審法院依然「難得糊塗」地立了案,繼而,「難得糊塗」地判決不具備訴訟資格的兩個原告勝訴了,這不是等於法院判決代替了醫院鑒定,把我們都認成傻瓜了嗎?如此「糊塗」!司法悲哀!」。對此人們不禁要問,該公司稱既然不是傻瓜,那為什麼視國家法律於不顧,多次扮演「賊喚捉賊」的角色呢?作為專業的房地產公司,難道真的不知道GBJ137-9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為「強制性國家標准」。該國標規定城市居住區(住宅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應低於30%,舊區改建不宜低於25%的規定嗎?鄭州市國土局與開發商聯手抗法,暴露了其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違法故意!
帖文稱:「鄭州市中級法院承辦法官何世軍事後對我們公司說:「這塊地的使用權本就是你們公司的,但你們公司的人也不來法院走走,憑什麼判你們贏?現在不是提倡和諧社會嗎?你們公司的地被和諧掉了…」則更是無恥造謠,作為鄭州市中級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的何世軍法官,在鄭州市享有鐵面法官的美譽,這是眾所周知的。且帖文還連帶上了河南省高級法院行政庭原副庭長劉天華,副院長袁永新,稱其對該案件枉法判決---。看來,凡是不按盛和公司要求判決的法官,都要成為枉法法官了!
帖文稱:「最高法院認定終審判決錯誤應予糾正,河南省高院副院長袁永新堅決抵制不執行」。
此惑眾的理由則更是荒唐可笑了,如果最高法院真的認定河南省高院的終審判決錯誤,則必然改判,直接下達判決書,而決不會放棄自己的審判權力,轉而請求下級法院「應予糾正」。這是一個起碼的法律常識,該公司真的不知道這個常識嗎?該公司不能向最高法院出示自己購買該地塊的對價發票和銀行匯款憑據,證明自己與該涉案地塊具有利害關系,卻說最高法院認定河南省高院判決錯誤,這可能嗎?這不是造謠誣陷又是什麼呢!
縱觀該公司的帖文,有造謠惑眾之意,無實事求是之心,其目的是蒙蔽紀檢監察機關和網民,配合鄭州市國土局把水攪渾,以達到共同抗法之目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沈陽劉涌案件,其屬下的房地產公司官商勾結,霸佔土地,毆打反抗的業主,本領比盛和公司高強。最後照樣逃脫不了法律的懲罰。盛和公司和該公司有許多相似之處。欺騙固然可以得逞於一時,但是決不會永遠得逞的!
一個簡單的道理:邪惡的對立面是正義,被邪惡勢力恨之入骨的法官,必然是深受人民愛戴的法官!
一個靠造假欺騙,毆打業主,偷逃國家稅款發家的公司,卻能取得鄭州市政府國土局的支持和關照,一唱一和的聯手抗法,這很值得深思!
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中原護綠第一案」,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和網站都對此案件作過報道和轉載,透明度很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案不僅是民告官的行政維權案件,更是「權與法」的較量和體現,該案件震動中原,影響力波及全國,具有標本意義!該案件必將推動社會進步和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
G. 人民日報評「周春梅法官遇害」案,「守護正義」的人該如何得到保障
那些敢於威脅執法者、威脅守護正義的人,我們要從嚴懲治,絕不姑息。要讓全社會都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尊重法官,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守護正義的人”。
所以,守護正義的人更需要正義去守護,要用法律從嚴懲治這些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