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官理由
① 當醫生好,還是當法官好
南轅北轍,有關系嗎?
為什麼要當醫生?
為什麼要當法官?
如果只是為了錢,你還是去當商人好了
醫生也好,法官也罷,都左右著他人命運,分毫差錯就能令人家破人亡
即使學司法的人,一般人也不願意當法官,責任太重,懲治惡人維護社會可以去干檢察官,而律師是司法界最專業真正精英集合體,律師分得極細一流律師基本不會插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律師往往是由檢察官轉來的,或從助理律師爬上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從法官轉來的(法官挑選的是司法成績好的人,但實戰經驗很快就被律師拉開了,法官有時候會兼任檢察官和律師打對官司,這樣很不好,法官檢察官警察聯合在一起是大問題,但公務員是個麻煩的龐大組織裡面有很多麻煩事情,而刑事律師僅憑幾個人的力量就能在極度不公平的前提下扭轉官司,當然大部分律師不喜歡刑事婚姻這類麻煩案件,大家都喜歡從事商業律師(尤其是專利,企業並購之類的CASE))
醫生也一樣分很多種,比如不用面對病人的病理醫(生命的法官,醫學法官),和最常見的外科,內科,小兒科,心理科,當然細分的話很多,問題是自己想從事哪方面?腦科?心臟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肝科?傳染科等……
② 法官這個職業適合女孩嗎前景,年薪如何
適合女孩,前景廣闊,年薪十萬以上(剛考入時要低點)。 理由: 1、現在男女平等,女法官已不少,但佔比還較低,這也是能脫穎而出的機會。當然,就性格、基礎而言還得看個人條件。 2、國家正在加強法制建設,而法院是這一建設的重要環節。
③ 勝任員額法官的理由
根據查詢相關規定顯示,
1、一是軍固樹立「四個意識」。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性覺悟,牢記肩上的重擔和使命,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不斷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嚴守政治規矩,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信仰,做到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委保持高度一致。
2、二是增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政治責任,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3、三是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司法水平。從法學理論學起,多閱讀法學理論書籍,培養法學理論素養。堅持不斷學習新出台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隨時掌握最新法律動態。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法官學習,准確堂握庭審程序,提升駕馭庭審能力。積極學習優禿裁判文書製作,提高裁判文書寫作水平。
4、四是強紀律意識,樹立公正廉潔形象。要不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思想修養,認真履行好工作職責,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從思想上築起抵禦腐朽思想侵蝕的堅固防線,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經常進行自查自糾,查擺自身存在問題,深控根源,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司法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樹立公正廉潔形象。
④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
第一要進行角色轉變,牢記自己的法官角色。法官承擔著國家的審判職能,是社會正義的維護者。作為一名法院新進人員,之前對法院和法官的了解是很局限的,現在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認識和法官的要求是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預備法官首先就要進行角色轉變,從以前的學生等身份轉變成一個法官。角色轉變主要不僅體現在思想認識的轉變,還體現為行為方式的轉變。一個合格的法官要把對法律的認識從書本轉變到司法實踐中來,把對法律的信仰轉變到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的審判事業中來,要從對法官職業的單純崇拜變成法官隊伍的一員,變成法官隊伍的集體榮譽的捍衛者。
第二要增強自身內在素質和外在素質。法官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只當法官不求素質不是好法官,那麼法官應有的素質是什麼呢?法官的素質主要有:(一)內在素質包括:政治素質、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心理素質。(二)外在素質包括:善言正行、樹立公信、接待 文明、庭審規范、儀表端莊、舉止規范。法官的素質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的培養。一名預備法官要在高度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
首先,加強內在素質培養。作為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要對黨忠誠,對組織忠誠,對人民負責。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維和法律專業技能,堅持法在心中,正義為上,能利用法律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平正義。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從心底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讓人民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和人文關懷。法官提升個人崇高的品德修養,應當具有讓人敬重和信任的品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德高望重贏得公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名優秀的法官應當在審判席上公正不阿、客觀中立、細致冷靜、審慎決斷,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保持謹言慎行、勤儉節約、廉潔奉公、成熟穩重,「不能隨心所欲、瞻前顧後、剛愎自用、奢侈腐化」。其次要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法官代表了國家的審判權,體現了一個國家司法形象。因此一個合格的法官要具有良好的外部形象:淡薄名利,甘於清貧和寂寞,行為檢點,處事謹慎,平等待人,舉止文明,作風民主,讓人民可以通過良好的外在形象看到法官良好的內在素質和法院的良好形象。
第三要具有公正意識,為民意識,廉潔意識。公正意識。公正是法的重要價值,也是我們法院法官工作的靈魂和生命線,失去了公正,法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英國思想家培根曾說過:「作為法官應懂得,一次不公正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了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裁判毀壞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我們一定要樹立公正意識,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工作的基本准則。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使公平正義以人們看得見、感受到的方式實現,讓當事人贏得堂堂正正,輸得人心服口服。
為民意識。孟子說「民貴君輕」,唐太宗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民者政之本」。司法為名是法院的基本職責和最終目標。作為法院執法者,一定要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審判工作中,不斷強化為民、便民、利民意識,充分體察當事人文化水準和法律意識,做好釋法明理訴訟指導工作,讓當事人明明白白打官司,還要努力增強司法親和力,充分考慮辦案效果,講究客觀公正,使司法公正、社會和諧與司法和諧有機統一。
廉潔意識。左傳上說「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明朝縣令郭允禮說:「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具有廉潔意識。 在執法活動中要剛正不阿,不受利誘,不受強暴,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面對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應當堅定立場,頭腦清醒,時時警示法官要以銅為鏡,做到司法裁判「公正如水」、司法作風「清廉似水」、司法為民「柔情若水」。對每一件案件的辦理做到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良心,無愧於自己胸前的國徽。
第四要具有法律思維能力,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製作能力。
法官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預備法官,就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司法能力。
法律思維能力。法律思維是指生活於法律制度框架之下的人們對於法律的認識態度,以及從法律的立場出發思考和認識社會的方式,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是受法律意識和法律技術影響的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思維方法。法官的法律思維能力就是指法官能夠運用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一個優秀的法官首先就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堅持法律至上,利用法律意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庭審駕馭能力。指法官主持、控制庭審的一種能力。它是法官憑借高尚的人格、公理的精神、扎實的法律知識,熟練運用程序規則,主持整個庭審過程,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是非責任,作出正確裁判的能力,是法官綜合素質在法庭上的集中體現,是每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基本功。
法律適用能力。是指法官運用法律思維尋找選定法律規范並將其運用於解決具體個案的能力。法律適用包括「找法」、「釋法」、「用法」三個步驟和過程,是在法律思維支配下,利用庭審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適用法律的過程。
裁判文書製作能力。裁判文書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審判權,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審判案件,對案件的訴訟程序問題和實體問題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處理決定,是裁判權的體現,也展示了法官執法水平與判案能力,是立法精神、裁判結果、訴訟過程、事實認定、裁判理由、行為示範等的綜合體現和集中反映。一個優秀的法官應當具備良好的裁判文書製作能力。
法官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的職業,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預備法官進而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就必須牢記法官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培養自身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時刻樹立公正、為名民、廉潔的司法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庭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各個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真正成為一名人民滿意的優秀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