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法院湯
㈠ 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的機構設置
婺城法院現設有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三內庭、容行政庭,簡案庭、婺北、白龍橋、湯溪3個人民法庭,政治處、執行局、執行監督科、辦公室、行政裝備科、紀檢監察室、審判監督庭、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警察大隊等共計19個部門。
㈡ 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歷史沿革
位於浙江中西部的繁華城市——金華市區,婺城區人民法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949年12月1日,當時的名稱為金華市(縣級)人民法院。在歷史的長河中,該機構曾經歷了兩次重要的變遷:1950年5月,它與金華縣人民法院合並;1962年12月,這一合並又告一段落,回歸獨立。然而,這段中斷並未持久,1985年7月,原金華市法院進行了機構調整,拆分為婺城區法院(籌)和郊區法院(籌)兩個籌備階段的機構。
1986年3月,這一重要時刻來臨,經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正式宣告成立,從此,它以全新的姿態,繼續履行司法職責,服務於當地社區和人民。這段歷程見證了婺城區人民法院的成長與變遷,它是金華市司法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公正與法治的使命。
㈢ 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機構簡介
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是一個覆蓋廣泛、機構健全的司法機構,它下屬婺城、金東2個區法院,以及蘭溪、東陽、義烏、永康4個縣級市法院和浦江、武義、磐安3個縣法院,共包含9個基層法院和27個人民法庭。其中,25個法庭榮獲「五好法庭」稱號,4個更是省級「模範五好法庭」的典範。目前,中院的司法隊伍由155名幹警組成,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佔比高達83.2%,顯示出較高的教育水平和專業素質。
近年來,金華中院將公正高效司法視為核心,堅持「三個至上」的指導思想,緊密圍繞「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題,倡導「管理促公正,管理出效率」的理念。面對案多人少的挑戰,他們加強審判和執行工作的管理和監督,高效地完成了2008年的11348件案件受理和11108件案件審結,涉及訴訟標的金額39.2億元。這些成就使金華中院在全省的收、結案數中位列第三,人均結案數居全省首位,且生效裁判申訴率最低,體現了其較高的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在新的發展階段,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黨組書記、院長徐建新為核心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積極進取,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實踐活動。他們圍繞「隊伍作風建設年」、「質量效率改革年」、「全面工作規范年」的三年建設規劃,致力於實現「理念正確、審判公正、執行高效、隊伍廉潔」的目標,為打造一流法院而不斷奮斗。
(3)金華法院湯擴展閱讀
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佔地面積25.854畝,東西長139米,南北長124米,建築總面積3萬平方米。審判辦公大樓由辦公主樓和東西兩幢審判樓組成,總體外型設計為一個天平,寓意為公正;遠望大樓,似一個「山」字,隱喻著人民法院執法如山,秉公辦案。該法院,下轄婺城、金東2個區,蘭溪、東陽、義烏、永康4個縣級市和浦江、武義、磐安3個縣共9個基層法院27個人民法庭,其中,有25個法庭獲得 「五好法庭」稱號, 4個法庭獲得省級「模範五好法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