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法院網
1. 復印人民幣犯法嘛
復印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第二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
第三十一條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走私、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
第四十條印製人民幣的企業和有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國人民銀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未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質量標准和印製計劃印製人民幣的;
(二)未將合格的人民幣產品全部解繳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發行庫的;
(三)未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將不合格的人民幣產品全部銷毀的;
(四)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對外提供印製人民幣的特殊材料、技術、工藝或者專用設備等國家秘密的。
(1)湘潭法院網擴展閱讀:
案例:
近日,湘潭縣人民法院對「7.30」偽造假幣案中13名犯罪嫌疑人犯偽造、出售假幣罪等作出一審判決。
2016年4月,閆某冰、韓某某等7人通過使用假幣模板、列印機、燙金機等設備,採用列印的方式偽造貨幣,並使用QQ建群途徑向群里人員出售假幣及假幣模板、制假技術、設備、原材料等。
2016年5月至8月,王某棟、梁某林等4人通過QQ從閆某冰等人處購進大量假幣,並使用燙金機燙金線、加工透光花等方式進行二次加工,隨後通過QQ向他人轉售。朱某強參與購買假幣300張,面額合計6000元。張某參與購買假幣2千餘張,面額合計4萬余元。
經審理,「7.30」偽造假幣案面額高達240萬余元,嚴重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
該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閆某冰、韓某某等7人犯偽造貨幣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至十四年不等;被告人王某棟、梁某林等4人犯出售、購買假幣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不等;被告人朱某強、張某犯購買假幣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和二年,對13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判處一萬到四十萬元不等。
2. lpr的四倍適用於買賣合同嗎
不適用。未來如果按照LPR的4倍判決,公司會進一步加大風控端,「今年一直都在調整,進口變嚴。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後,不少金融機構陷入了糾結之中。一方面,司法解釋明確,持牌金融機構不適用該司法解釋;另一方面,在公眾普遍認知中,金融機構的放貸利率不應該比民間借貸還高。
拓展資料:
溫州中院對「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一案終審之後,《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注意到,仍有地方法院判定銀行需按一年期LPR的4倍計息。
如何界定放貸主體為「金融機構」,如何界定放貸行為為「金融借貸」,一年期LPR的4倍是按APR還是IRR口徑統計?這些問題是橫亘在地方法院面前的難題,在判定標准尚未發布的「空檔期」,各地法院往往行使自由裁量權,這也導致判定結果不一。
「嚴格來講,最高院出台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並不適用於金融機構,但現在司法實踐中確實各地法院裁判標准不一,特別是一些小地方的法院在適用法律時存在問題。」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鞠秦儀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行業協會呼籲推動司法部門統一裁判標准,糾正存在的各地法院認知不同的情況。
又見「4倍LPR」判定
11月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分行(下稱「中行湘潭分行」)與陳某信用卡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20)湘0304民初2988號)。
2013年3月27日,陳某向中行湘潭分行申請辦理信用卡,自2019年12月27日開始逾期未還款。中行湘潭分行提供的截至2020年5月26日數據顯示,陳某信用額度為200000元、遲繳級別5,應收賬款233151.68元,其中應收本金199994.23元、應收利息14982.5元、應收費用18174.95元。
因欠款未還,中行湘潭分行於2020年8月27日將陳某訴至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下稱「湘潭法院」)。根據中國銀行湘潭分行提供的信用卡催收管理系統數據,截至2020年10月13日,陳某未還的透支信用卡本金為199994.23元(普通分期41964元+普通消費158030.23元)、分期利息為4648.8元、消費利息為23862.79元、還款違約金27319.8元,其他費用(分期手續費)1575.15元,合計257400.7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