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五位首席大法官pdf

五位首席大法官pdf

發布時間: 2025-04-09 13:46:57

A. 國家幹部和特殊群體與平民百姓的身份證有區別嗎

我國的居民身份證上的信息不是表明一個人在國家機關的身份(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會領導、首席監察官、首席大法官、首席檢察官等)或在軍隊武裝部隊里的軍人身份(軍官、士官、士兵)或在單位的身份(以企業為例各層級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總監、部門領導等)或在家庭的身份信息(戶主、配偶,子女),不存在為官從政者與平民百姓的不同之處的說法。我們人人都有的居民身份證上的信息,最多的是上面的公民身份號碼這個十八位碼長數字字元的特徵組合碼,根據國家標准 GB 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pdf標准原文得知: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其實從中我們感悟到由公安機關為我國公民頒發的居民身份證是便於公安機關民警想對人知道的是:你是誰?(證件上的姓名),是哪裡的?(證件上的公民身份號碼前六位行政區劃代碼,這個反映最初辦理居民身份證時的戶籍到第三級縣及以上行政區劃),有多大年齡?(從第七位到第十四位人的出生年月日)。簡明額要。

B. 為什麼西紅柿和黃瓜被歸類為蔬菜而不是水果

番茄的【黃瓜本來就不會被誤會是水果吧】

提出:1893年4月24日

判決:1893年5月10日

案件全名: 約翰‧尼克斯、約翰‧W‧尼克斯、喬治‧W‧尼克斯和弗蘭克‧W‧尼克斯訴紐約港海關稅收員赫登

援引例證: 149 U.S. 304;149 U.S. 304; 13 S. Ct. 881; 37 L. Ed. 745; 1893 U.S. LEXIS 2303

既往案件: Judgment for defendant, 39 F. 109 (C.C. S.D.N.Y. 1889)

後續案件: None

法庭判決:1883年關稅法中蕃茄的含義應為其日常含義,即蕃茄歸為蔬菜而非水果。

最高法院大法官

首席法官: 富勒 其他大法官:菲爾德、哈倫、格雷、布拉奇福特、布魯爾、布朗、希拉斯、傑克遜

法庭意見:

多數意見:格雷

聯名:全體一致同意

適用法條:1883年關稅法

尼克斯訴赫登案(英語:Nix v. Hedden),案卷號:149 U.S. 304(1893),是由美國最高法院負責審理,決斷依照1883年3月3日頒布的關稅法,西紅柿應當被歸類為水果還是蔬菜?在關稅法中,進口蔬菜需要繳納關稅,而水果卻不用。該案原告為約翰‧尼克斯(John Nix)、約翰‧W‧尼克斯(John W. Nix)、喬治‧W‧尼克斯(George W. Nix)和弗蘭克‧W‧尼克斯(Frank W. Nix),被告為紐約港海關稅收員愛德華‧L‧赫登(Edward L. Hedden),原告要求其被告歸還被其強行徵收的稅款。從植物學角度來看,西紅柿屬於果實(果實和水果在英文中均為fruit)。但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卻一致倒向被告一方,認為關稅法所稱「水果」和「蔬菜」是採用其日常含義而不是植物學含義,這樣西紅柿就應該被劃分為蔬菜。

• 1 案件

• 2 法院判決

• 3 後續影響

• 4 參見

• 5 腳注

• 6 參考數據

• 7 外部鏈接

1.案件

庭審中,原告律師引用了《韋氏詞典》(Webster's Dictionary)、《伍斯特詞典》(Worcester's Dictionary)以及《帝國詞典》(Imperial Dictionary)中有關「水果」和「蔬菜」的釋義作為證詞,隨後傳喚了兩名有30年售賣水果和蔬菜經歷的證人,詢問他們在聽完釋義之後,是否能指出這兩個詞「在商業或貿易領域有不同於上述定義的特殊含義」。

一名證人就詞典定義部分作證稱:「(詞典)並沒有給所有東西分類,當然詞典已經作出的分類是准確的。但它並沒有舉出所有種類的水果和蔬菜;它只舉出其中的一部分。我認為現在『水果』和『蔬菜』在貿易中的意義與其在1883年3月1日時是一樣的。我知道在貿易中『水果』一詞僅被用作指包含種子的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韋氏詞典》中『蔬菜』詞條舉例說蔬菜包括『捲心菜、花椰菜、蔓菁、土豆、豌豆、大豆和類似的東西』,而有在貿易中所稱的很多蔬菜可能都涵蓋在詞條所說的『類似的東西』中了。」 另一名證人則作證稱:「我不認為『水果』或是『蔬菜』兩詞於1883年3月或之後在美國有任何特殊的貿易或商業用法,這兩個詞的意義和我聽到的詞典釋義是一致的。」[1]

原被告雙方的律師都使用字典作為證據。原告方律師引用了字典中關於西紅柿的釋義,而被告方律師則以《韋氏詞典》中豌豆、茄子、黃瓜、西葫蘆和甜椒的釋義為證。接著,為駁斥被告觀點,原告方律師針鋒相對地引用了《韋氏詞典》和《伍斯特詞典》中土豆、蔓菁、防風草、花椰菜、捲心菜、胡蘿卜和大豆的釋義。

2.法院判決

植物學角度而言,西紅柿是果實。可是在日常習慣於把它當作蔬菜,因此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西紅柿是蔬菜。

最高法院大法官全體一致支持被告方,他們裁定,根據其烹調方法和流行觀點,西紅柿應當被視作是蔬菜。大法官哈瑞斯‧格雷(Horace Gray)起草了判決書,在其中他寫道:

「引自字典的文字將『果實』一詞定義為植物的種子,或是植物中包含種子的部分,特指這些植物中多汁、含果肉的產品,其中包含有種子。這些定義並沒有傾向於說西紅柿是『水果』,也沒有將其和日常用語或關稅用語中的『蔬菜』區隔開。」

格雷大法官引述了多個不同的最高法院判例,如布朗訴派珀案(英語:Brown v. Piper,案卷號: 91 U.S. 37,42)和瓊斯訴美國案(英語:Jones v. U.S.,案卷號:137 U.S. 202, 216),他認為如果詞彙在商業或貿易中出現特殊含義時,法院應當採信的是其普通含義。在該案中,詞典不應被視作證據,而只是幫助法院理解和記憶的工具。[2]格雷承認在植物學中,西紅柿是被視為是「攀緣植物的果實」,但是由於它並不是當作飯後甜點而是作為主菜食用,因此應當將其視為蔬菜。為了證明其觀點,格雷大法官提到了另外一樁認為大豆屬於種子的案例,這就是羅賓遜訴所羅門案(英語:Robertson v. Salomon,案卷號:130 U.S. 412, 414)。該案中大法官約瑟夫‧P‧布拉德利(Joseph P Bradley)也認為,盡管大豆在植物學上被視為種子,但在日常生活中卻被視作蔬菜。就這個話題,格雷又闡明了黃瓜、西葫蘆、豌豆和大豆在法理上的分類。

3.後續影響

尼克斯案在後來又三度被最高法院援引,作為法院採信有別於字典解釋的日常意義的依據。這三個案件是:1895年的索恩訴麥根案(英語:Sonn v. Maggone,案卷號:159 U.S. 417(1895)),同年的索頓斯托爾訴維布施及希爾格案(英語:Saltonstall v. Wiebusch & Hilger,案卷號:156 U.S. 601(1895)),以及1894年的凱德沃德訴澤案(英語:Cadwalder v. Zeh,案卷號:151 U.S. 171(1894))。後來的JSG貿易集團訴Tray-Wrap集團案(英語:JSG Trading Corp. v. Tray-Wrap, Inc.,案卷號: 917 F.2d 75 (2d Cir. 1990)),盡管與尼克斯案並不相關,但關注的焦點都是西紅柿。該案的法官在引用此案時這樣寫道:

「在日常生活中西紅柿屬於蔬菜,這已經在多年前由高等法院判定,可以參見尼克斯訴赫登案。而從植物學角度而言,它卻是屬於果實,這可以參考1981年版的《美國網路全書》(26 Encyclopedia Americana 832 (Int'l. ed. 1981))。但無論屬於何類,人們享用西紅柿的美味多個世紀,就連狄更斯的小說里,匹克威克先生都蘸著西紅柿醬汁吃豬排。」

2005年,新澤西州議會中支持西紅柿成為該州的象徵蔬菜的議員就引用了尼克斯案作為論據。[3]

4.參見

• 胡蘿卜 - 在《歐盟法》(European Community law)中被定義為水果,以方便果醬分類

• 奇跡玩具公司訴美國案 - 該案判定超級英雄的相關產品在法律上是玩具,而非玩偶

5.腳注

1. ^ 149 U.S. at 305.

2. ^ 「在美國最高法院「逛詞典」」,中國社科報,2009年3月16日.

3. ^ State of New Jersey, 212th Legislature, No. A1210

6.參考數據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尼克斯訴赫登案

• Wu, Steven. Legal Ramblings: Random cases--amusing legal tidbits. 2002年12月6日

7.外部鏈接

• ^ 149 U.S. 304 (Text of the opinion from FindLaw.com)

• Rocknel Fastener, Inc. v. United States- 34頁的PDF文件,講述了一起類似的案件,爭論焦點是螺絲和螺栓的不同。另有一個21頁的PDF對兩者的不同進行了描述。Distinguishing Bolts From Screws.

C. 香港法庭用英語還是漢語法律文件用英文還是中文

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政府語文政策為兩文三語(廣州話即粵語、普通話、英文)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9條和《法定語文條例》第5章,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絕大部分政府公文、街道指示牌等都是中英並用。現時香港政府內部的語文政策由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統籌;律政司設有雙語法制委員會,向政府提供法律雙語化的意見;教育統籌局轄下的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ref>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官方網站</ref>)則就語文教育政策提供意見。

法律條文裏的「中文」並無明確指定使用哪一種口語,由此便衍生出政府所推行的「兩文三語」政策,即以中英文為書寫文字,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為口語的方針。例如於立法會會議或政府新聞發布會等官方場合,一般都提供這三種語言的即時傳譯。然而使用這三種語言的政策並無法律約束力,2002年10月29日,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就通過司法機構表明在法庭審訊過程中,「口講的中文包括普通話,及不排除其他中國方言。」<ref name="20021030mingpao">〈法庭破天荒普通話盤問證人·李國能界定中文定義被指干預審訊〉,載2002年10月30日香港《明報》。</ref>另外,「中文」也沒有指定哪一種字體,因此政府公文或網頁除慣用的繁體中文外,亦常另備簡體中文。

香港採取雙語政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香港自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部分政府文書都以英文為主,中文沒有憲制地位。香港教育界及大專學生從1970年起開始爭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為法定語文。港英政府於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問題研究委員會,結果指出中文和英文應具有同等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中文才獲立為法定語文。1987年起則進一步規定所有法例都必須以中英文制定和頒布。1990年《基本法》頒布,確認香港主權移交後的語文使用政策。1995年至1997年,政府再度就司法程序上可使用的語文進行法例修訂。<ref>〈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語文政策〉(PDF),載《中大譯訊》,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2000年1月。

香港法庭首次以中文(粵語)進行審訊,是1995年12月4日。一名90歲婦人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其3名子女侵吞財產,案件涉及大量中文文件,加上原訟人、與訟人皆不諳英文,當時的外籍主審法官認為案件更適合以中文審訊。

D. 香港特區政府的官方語言是粵語還是粵語和英語

香港的法定語言(不稱作「官方語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即書面上使用中文白話文和英文、口語上使用粵語(俗稱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香港華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廣東話,而非華裔人口則多以英語作交際語。由於中國內地推行簡化字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繁體中文。

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人口比例:

廣東話(粵語):89.5%

普通話:1.4%

其他中國方言:4%

英語:3.5%

其他語言:1.6%

香港(粵拼: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普通話拼音:xiāng gǎ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香港的英文名稱,是照廣州語音,原譯作HeungKong,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讀「香」為「康」,所以英文名稱也就隨著改拼為HongKong。

熱點內容
工程對帳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15 12:23:44 瀏覽:163
合同法那一條解釋違約 發布:2025-04-15 12:23:13 瀏覽:62
婚姻法解釋二24條立法 發布:2025-04-15 12:14:17 瀏覽:572
法律碩士分析要看到什麼境界 發布:2025-04-15 12:14:07 瀏覽:4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法院管轄權 發布:2025-04-15 12:11:17 瀏覽:853
關於建築工傷的法律咨詢 發布:2025-04-15 12:03:44 瀏覽:364
宣傳煙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15 12:01:29 瀏覽:523
四川大學法律碩士2010年復試安排 發布:2025-04-15 12:01:28 瀏覽:152
人民大學法律碩士法本 發布:2025-04-15 11:59:16 瀏覽:676
法治從治民到治權 發布:2025-04-15 11:47:39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