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入黨自傳
⑴ 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有哪些
根據《幹部檔案工作條例》規定,幹部檔案正本材料分類如下:
第一類 履歷材料
第二類 自傳
第三類 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類 學歷、評聘專業技術情況材料
第五類 政審材料
第六類 加入黨團材料
第七類 獎勵材料
第八類 處分材料
第九類 任免、工資、待遇審批及各種代表會代表登記表材料
第十類 其他供組織上參考材料
第一類 履歷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記載幹部個人經歷等基本情況的表格材料:
1、幹部登記表、簡歷表、履歷表
2、黨員幹部登記表、簡歷表、履歷表
3、土改、鎮反、三反、肅反、社教運動工作隊員登記表
4、公安人員、軍人、職員、工人、教師、學生、學員、行政工作人員登記表、簡歷表
5、主要內容是幹部簡歷的審查表、調查表、履歷變化補充表
6、幹部個人革命活動簡歷材料
7、申請更改姓名的材料
(二)本類材料說明:
1、本人填寫的簡歷表、登記表、兼有組織鑒定等其他內容的,可按其主要內容、材料性質,確定歸入第一類、第三類或其他類。帶有自傳性質的歸二類;
2、部隊轉業幹部檔案中,凡《履歷書》中履歷、自傳、鑒定、政歷問題審查結論在一起的,需拆開裝訂,分別歸一、二、三、五類等;
3、此類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後順序登記目錄,要及時做好乾部工作單位變化(職務任免應登記在《職務變動登記表》上)的登記工作。
第二類 自傳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自傳性質的材料:
1、自傳、幹部自傳
2、其他帶有自傳性質的材料
(二)本類材料說明:
1、本人所寫的敘述經歷、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的自傳性質的材料一般應歸本類
2、此類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第三類 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對幹部優缺點的評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
1、以鑒定為主要內容的各類人員登記表、組織正式出具的鑒定性的幹部表現情況材料
(1)自我鑒定、個人鑒定
(2)幹部、職工、學生、學員鑒定
(3)黨員鑒定(1970年在整黨建黨階段的「黨員鑒定表」和非黨幹部的「幹部鑒定表」不存檔)、團員鑒定
(4)畢業鑒定、結業鑒定(以此認定學歷的放第四類)
(5)勞動鑒定、工作調動鑒定
(6)出國鑒定
(7)社教工作人員鑒定表
(8)專業人員工作鑒定意見
(9)思想工作總結、工作小結、勞動思想小結後面附有自我鑒定、小組意見、支部意見、組織鑒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總結報告等
(10)後備干登記表(職務提拔後放入三類,沒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檔案)
(11)年度考核表、領導幹部年終總結報告表
(12)學生品德鑒定表(有成績)以鑒定為主
(13)掛職幹部鑒定表
(14)專家情況鑒定表
(15)學生社會實踐表(有鑒定意見)
(16)離任審計材料(有鑒定意見)
2、考核、考察材料
(1)作為幹部任免、調動依據的正式考察綜合材料
(2)幹部考核登記表
(3)幹部考核和民主評議的綜合材料
(二)本類材料說明:
1、歸檔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經組織上審定蓋章,草稿不歸檔;
2、從本人檔案中摘錄的優缺點不歸檔,班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歸檔;
3、此類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第四類 學歷及評聘專業技術情況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反映幹部學歷、學位、學績、培訓和專業技術情況的材料:
1、報考高、中等學校學生登記表、審查表、畢業登記表、學習(培訓結業)成績表(試卷不存檔)、學歷證明材料、初高中畢業生登記表、選拔留學生審查登記表
2、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申報表
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
聘任、解聘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套改和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審批表
專業技術職務任免審批(呈報)表
3、幹部的創造發明、科研成果及有重大影響的論文(如獲獎或在全國性報刊上發表的)等目錄
4、反映幹部學歷才識,專業技術方面的其他材料
5、學生檔案袋(有高考成績)
6、正式會計證審報表
7、會計師注冊表
8、社會科學進步獎審批表
9、教師資格過渡審批表
10、省拔尖人才專家登記表
11、特級教師審批表
12、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合格登記表
13、體育達標登記表
14、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報名表、資格審查表、成績表
15、業務自傳
(二)本類材料說明:此類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第五類 政審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反映幹部有關政治歷史等方面問題的材料:
1、參加反黨團、會道門、敵偽軍、政、警、憲、特和被俘、被捕、叛變、脫黨、脫離革命隊伍及包庇反革命、有敵特嫌疑等歷史問題的審查材料
2、黨籍問題的審查材料
3、更改入黨入團和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的審查材料
4、下鄉時間審定表,參加工作時間批註
5、更改民族、年齡、解決國籍的審查材料
6、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證明材料
7、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系的證明材料,幹部愛人情況登記表
8、有組織審查結論的「調查表」、「審查表」
9、審干、肅反中被限制使用、復查後的決定及原決定材料
10、因隱瞞歷史問題、家庭出身等原因受處分的審查材料
11、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系平反改正通知、決定
12、關於個人歷史情況的個人交代材料
13、已經查證清楚的有關幹部政歷問題的檢舉材料、查證材料,雖無組織意見也可歸檔
14、選拔學生政審表
(二)本類材料說明:
1、凡審查材料,都是系列材料,一般包括批復、結論、報告、證明、本人交代或申請;
2、同一案件的復查、甄別、平反材料放在原審查、處理材料前面;
3、在審查過程中形成的非正式調查報告,同一證明人多次寫的內容重復的證明材料可取出登記銷毀;
4、此類按材料的主次,如批復、結論、報告、主要證明材料(證明材料按問題集中排列)、檢舉材料、本人檢查交代或主要申訴材料排列。套與套之間按時序法。
第六類 加入黨團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反映幹部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及民主黨派情況的材料:
1、入團志願、入團申請書、退團報告和上級團組織批復、團員登記表
2、入黨志願書、入黨申請書、轉正申請書,中國共產黨黨員登記表、
3、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登記表
4、認定為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實依據材料和組織審批材料
5、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組織意見
6、整黨不予登記的決定、組織審批意見及所依據的材料
7、暫緩登記期滿後的組織決定及有關材料
8、已被吸收參加民主黨派的材料
(二)本類材料說明:
1、入黨申請書較多的,可選擇1—2份全面系統的歸檔;
2、未辦理轉正手續的入黨材料暫由幹部所在單位的黨組織保存。批准入黨後的入黨申請書、入黨志願書、轉正申請書歸六類)及政審材料(歸五類)歸入本人檔案;
3、上級黨委沒有批准入黨的,其入黨志願書不歸檔;
4、被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其入黨志願書、申請書連同上級批示材料歸六類;
5、凡被開除團籍、黨籍的,其入團、入黨材料不撤出,可在志願書封面上註明何時由何機關開除出團、出黨。有關處分材料,按其性質(政歷問題或違紀案件)分別歸入五類、八類;
6、此類材料技入團、入黨、入民主黨派材料分別排列,志願書放在各套材料前面,其他材料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如入團志願書、申請書、入黨志願書、申請書、轉正申請書、入民主黨派材料等,套與套之間的排列藉助於時序法。
第七類 獎勵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縣團或相當縣團級以上單位批准授予的黨內外獎勵(包括科技和業務獎勵)、榮譽和先進事跡材料:
1、好學生登記表
優秀班幹部登記表
優秀團幹部登記表
2、優秀團員登記表
優秀黨員登記表
3、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範、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新長征突擊手、五講四美先進個人等各種榮譽稱號的審批表和先進事跡材料、從事專業工作三十年人員登記表、審批表
4、立功受勛、嘉獎材料
5、創造發明、業務、技術獎勵材料
6、縣團以上單位對幹部個人的通報表揚材料
7、個人突出貢獻獎
8、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登記表(單純表彰)
9、其他正式的獎勵材料
(二)本類材料說明:
1、未正式批准,也未蓋公章的各種先進人物事跡材料不歸檔;
2、班組、科室搞的一般性月獎、季獎材料不歸檔;
3、此類材料按時間先後排列,但每次的獎勵應將組織的審批材料放在前面。
第八類 處分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幹部違犯黨紀、政紀、國法等材料:
1、違紀處分材料
處分(免予處分)決定
調查報告
個人檢查各個人申訴
2、刑事判決書,勞教審批材料
3、「三反」、「五反」運動中受處分和復議材料
4、「三反」坦白交代貪污百萬元以下登記表
5、整風反右派運動中受處分和改正的材料
復查結論
復查報告
復查所依據的主要證明材料
原結論(或決定)
註:復查不徹底,改正結論中留有「尾巴」,又進行復查,在修改後的結論中註明原改正結論的文號、日期,第二次修改結論的日期,並與本人見面後存其檔案,原改正結論抽出銷毀。
6、在整風反右傾運動中受處分的甄別平反材料
甄別復議結論
甄別結論
7、四清運動中受處分和改正材料
復查結論
復查報告
復查所依據的主要證明材料
原結論或處決定
8、「文革」中受處分的平反材料
黨組織最後做出的
復查結論
復查報告
同復查結論有關的主要證明材料
本人交代材料和主要申訴材料
9、「文革」中高等院校記錄在案人員,記錄在案的綜合材料
10、核查中定為「三種人」、「犯嚴重錯誤」和「一般錯誤」的
上級批復
處分決定
審查結論
調查報告
本人檢查
對結論的意見
申訴材料
11、通報批評材料
12、確屬錯誤(如道德品質、生活作風、經濟等),組織上不予處分的證明材料和本人的檢查材料
13、離任審計有問題的各類表
(二)本類材料說明:
1、「文革」以前沒有明確處理規定的錯案材料或不屬於錯案材料的處理,主要依據中組部組通字[1979] 51號文件;
2、政治歷史問題與違紀錯誤混同一起給予處分的結論、調查報告、處分決定等材料一律歸第八類;凡未給予處分,以政治歷史問題為主的,歸第五類,以違紀錯誤為主的歸第八類;
3、舉報幹部工作、思想、經濟、作風等違紀問題,經查屬一般問題,不歸幹部檔案,存幹部部門參考;
4、此類接材料的主次關系排列,凡經復查已對原結論、決定處分撤銷改正的,可將撤銷改正結論或決定放在本系列材料前,原結論決定放在後;
5、違紀處分的舉報材料,證明材料應存處理機關的案件檔案。
第九類 任免、工資、待遇、各種代表會代表登記表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由組織上整理填寫、呈報、審批手續已經完備的反映幹部錄用、任免、聘資、待遇、出國、退(離)休、退職及各種代表會代表登記表等材料:
1、幹部任免呈報(審批)表
錄用、聘用幹部審批表
聘用幹部合同書、續聘審批表、解聘、辭退材料
撤銷突擊提乾材料
2、幹部工資級別登記表
工資升級表
轉正定級表
解決待遇的審批材料
補發知青工齡津貼表
3、招工登記表
「以工代干」轉干審批材料
4、兵役登記表
應征入伍審查表(確認入伍時間)
應征入伍批准書
晉級、晉銜報告表
復員軍人登記表
軍干轉業審批表
榮軍登記表
5、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工、青、婦代會代表登記表,民主黨派代表登記表(出席縣團級以上的)
6、調動、退職、辭職、退休、離休審批表、離休幹部提高待遇審批表
7、出國、出境人員審批表
8、享受政府特貼表(單獨表彰的放七類)
9、專家情況登記表
10、公務員資格審查表
11、公務員免試審查表
12、上山下鄉審批表
13、運動員試用期協議書
14、試用期幹部任免審批、登記表
15、大學畢業生選調登記表
16、評定法官等級審批表
17、評定檢察官等級審批表
18、勞動用工合同
19、選拔領導幹部推薦表
(二)本類材料說明:
1、任免通知不歸檔;
2、此類材料除「工資級別登記表」列九類1號,其他材料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第十類 其他供組織上參考的材料
(一)歸入本類的材料是以上九類不能包括,有較大參考價值的材料:
1、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報到證」
工人參加工作時間的通知書
2、歷次政治運動中普遍寫的
思想檢查
思想總結
學習總結
3、民事判決書、調解書
4、有殘疾的體檢表、殘疾等級材料,因公受傷的證明
5、家屬農轉非審批表
6、幹部逝世後,報紙報道的消息或訃告、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及有關遺書等
7、省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登記表
8、X X X為第 X屆學生會主席(聘書)
9、畢業黨性總結
10、隨軍報告
11、結婚報告
12、農轉非報告
13、轉正定級總結
14、中學生社會實踐登記表
15、知青留城審批表
16、體育合格證
(二)本類材料說明:
1、黨外人士在過去運動中所寫的交心檢查等材料不歸檔;
2、工會會員入會申請書、會員登記表不歸檔;
3、獨生子女證、任命(聘任)通知書、獎狀、結婚證、畢業證和私人信件材料不歸檔;
4、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幹部檔案副本由正本中的部分材料(重份和復制材料)構成,材料分類如下:
第一類 近期的幹部展歷表
第三類 各個階段的主要鑒定,於部考核材料
第四類 學歷、學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材料
第五類 政治歷史情況審查、甄別、復查結論材料
第七類 獎勵材料
第八類 處分決定(甄別。復查結論)材料
第九類 任免呈報表和工資、待遇的審批材料
說明:正本中其他重份材料可以列入副本。
正本幹部檔案材料編目參考
每卷幹部檔案必須有詳細的檔案材料目錄。目錄是查閱幹部檔案內容的索引,要認真進行編寫。具體要求:
(一)材料經過分類、排序技術加工後,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蓋上 類 號 頁印章,用鉛筆並用阿拉伯數字編寫類號、序號和頁數,然後按照類別排列順序及幹部檔案目錄格式,逐份逐項地進行填寫,一份材料佔一格。
(二)根據材料題目填寫「材料名稱\無題目的材料應擬定題目。材料的題目過長,可適當簡化。擬定或簡化題目,必須確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內容或性質特點,如「XXX證明XXX的XXX問題。
(三)「材料形成時間」,採用材料落款表明的最後時間。復制的檔案材料,採用原材料形成時間,復制材料需加蓋復制單位公章。
(四)填寫「材料份數」以每份完整的材料為一份(包括附件);材料頁數的計算,採用圖書編頁法,每面為一頁,印有頁碼的材料、表格,如數填寫。
(五)書寫目錄要工整、正確、清楚、美觀、不得潦草,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紅色及純藍墨水書寫目錄。填寫目錄後,要檢查核對,做到准確無誤。
(六)書寫目錄時,根據幹部的年齡情況,每類目錄之後,須留出適量的空格,新建幹部檔案放置4—5張目錄紙為宜,三類、九類材料須多留些空格,供補充檔案材料時使用。
(七)已登記目錄歸檔的材料,如因故取出,須在目錄上註明原因、時間、並加蓋組織校對章。
⑵ 希特勒的成長史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殘酷的政治家和過於冒險的軍事家,以及野心家、陰謀家。
希特勒早年夢想做畫家而來到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軍,是一名下士,獲得了鐵十字勛章。戰爭結束後偶然間接觸法西斯主義並開始傳播。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屠猶和獨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德國共產黨)。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稱為元首,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正式名稱為大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通常被稱為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或希特勒德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輕松擺脫經濟危機,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朗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軍事佔領期間用殘酷的掠奪手段對待其他民族和國家。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當天夜裡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30日15時30分,希特勒夫婦雙雙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⑶ 做過7個月的牢 出來5年後可以當黨員嗎
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四款分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罪犯因犯罪被判刑,他們的部分權利被依法剝奪或限制;但當他們刑滿釋放後,他們除不享有被法律繼續限制的某些權利如擔當法官、檢察官等外,其餘的權利與其他公民都是平等的 因此,刑滿釋放人員要求加入或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其依法享有的政治權利。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條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加入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並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公民包括刑滿釋放人員要求入黨,應當符合黨章的這一規定。此外,《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另有規定不準重新入黨的,依照規定。」該條規定表明:其一,被開除黨籍的刑滿釋放人員可以重新入黨;其二,被開除黨籍的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入黨有時間上的限制,而原來是非黨的刑滿釋放人員申請入黨則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其三,若被開除黨籍的刑滿釋放人員屬於「另有規定」的,則要遵從有關規定,不得重新入黨。
根據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因此,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政治上有著嚴格的要求,黨員在享有相應的榮譽和權利時,必須認真履行其義務。所有要求入黨的公民應當堅定政治信念,嚴格按照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與考察。作為刑滿釋放人員,鑒於其曾有違法犯罪的歷史,他們爭取入黨或重新入黨務必要洗心革面,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相信黨組織的大門始終會向那些追求政治進步、符合條件的人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