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英美法中法官的地位

英美法中法官的地位

發布時間: 2025-04-10 22:52:44

1. 在美國,法官是不是擁有很大的權力

沒得那麼具體,如果想具體的請看書本。簡單說以下意見
1、美國的政治體制,回大家都知答道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的國家,他們受法國自由革命和英國的政治體制的影響較深,所以可以是英美法系的代表,政治體制上是多黨制,當然了要有人說是兩黨制,
2、在政治體制上,資產階級呼籲的自由民主表現在政權的分配上就是典型的三權分立,及司法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分立行使,相關監督。
3、這種體制貌似很公正民主,但是也促成了更大的行政和司法腐敗。往往立法部門成為資產階級的代言人,窮人是不可能進國會的,司法界都是大法官等也慢慢的成為了資產階級的代言人。行政部門就不要說了,小布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4、由於相比較而言,美國的司法部門的穩定性較高,沒有類似國會 和行政部門競選總統那樣的更替制度,所以一般的大法官是常人制度的,當選後常任。
5、各州的大法官也是常任制,並且不需要經過國家的批准,而且各州都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體系。

綜上所述,美國的法官是擁有很大的權利,即自由裁量權。

2. 法官的重要性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專業人員,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不同法系的國家,法官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別。
在英美法系,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淵源。法官屬於「文化界的巨人」,或被稱為「慈父般的人物」。英美法系中有許多顯赫的名字基本上屬於法官,如科克,曼斯菲爾德,馬歇爾,霍姆斯,斯托里,卡多佐等等,可以說,普通法是在法官手中誕生、成長起來的,他們從一個又一個的案件中獲得其原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並在裁決相關的案件時,通過判例約束著後來的法官,他們擁有「立法職能」,法官的判例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生活在普通法系國家中的人們,對法官的工作和職業是非常尊敬和信賴的,在訴訟中,法官居中裁斷,主導著訴訟程序的走向,訴訟好比是一場法律格鬥,雙方當事人地位完全平等,法官的職責,按丹寧勛爵的說法:在我們國家形成的審案制度里,是法官開庭聽訊和裁定各方爭論的問題,而不是代表整個社會進行調查或驗證。因此,在訴訟中不允許法官傳喚他認為可以使事實得到澄清的證人。法官只能傳喚訴訟雙方請來的證人。同樣,要由律師來輪流質詢證人,而不是由法官來質詢,以免顯得法官有所偏袒。而且要由律師盡可能完整有力地闡明案情,不要粗暴地打斷律師的話頭,以免影響他辯護的效果。法官的事情就是聽取證詞。……假如他超越此限,就等於自卸法官的責任,改演律師的角色。在這種法系的國家,法官一般都是從律師中選任的,如在英國,除治安法官外,所有法官均至少有7年的出庭律師的經歷,法官的等級森嚴,人們很少見到年輕的法官,40歲以前被任命為法官的情況極少,一旦被任命為法官,法官們都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他們歷盡各種苛刻的考試、考察而得來的,是他們一生中姍姍來遲的輝煌成就,這也是隨後社會尊敬和他們的威望被承認的重要原因。
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的主要淵源是制定法,即由立法機關頒布的成文法。他們一般認為,法官只要把事實和法律最大限度的完美結合起來,即達到了公平、公正。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法官的使命就是不折不扣地適用法律,按步就搬地判案即可,法官解釋法律的權力受到了嚴格限制,以防法律的「可能變形」。至於法律本身是否真正體現了公正,是「良法」還是「惡法」,是否有助於解決爭端,都不是法官所應關注的事。可見,在大陸法系各國,往往法典繁多,留給法官自由解釋的餘地很少,法官們的判例並沒有被打上個人烙印而為人所重視。美國學者梅利曼對大陸法系的法官形象就作過生動的描繪:「法官不過是一種工匠,除了很特殊的案件外,他出席法庭僅是為解決各種爭訴事實。從現行的法律規定中尋覓顯而易見的法律後果。他們的作用也僅僅在於找到這個正確的法律條款,把條款與事實聯系起來.......,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設計和建造的機械的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與機器無異。......大陸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種有修養的偉人,也沒有父親般的尊嚴,常常就和我們普通人一樣。」與英美法系法官不同,大陸法系的法官很難在其職業生涯中使自己聲名顯赫。「總之,大陸法系的司法工作是一個官僚的職業;法官是職員、公僕;司法的作用則是狹窄、機械而無創造性。」法官是「執行一個重要而基本上非創造性職能的文官」。

3.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區別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資本主義類型的法律,在經濟基礎、階級本質、法律基本原則方面是一致的,但由於不同的歷史傳統的影響,在法律形式和法律運行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從宏觀方面來看,兩大法系的主要區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的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以制定法首先是法典的方式存在,正式的法律淵源是指立法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行政法規,只有它們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法院的判例不是法律淵源。在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淵源,而且,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判例法與制定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判例法是具體訴訟案件的結果,而制定法是立法機關或其他有權制定法律、法規的機關對一般情況所作的規定;制定法是以比較精確的條文化的形式出現的,而判例法是一個判決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則和規則,這些原則和規則,有的可能表達得相當清楚,但一般來說並非如此。判例法的基礎是 "遵從先例"原則,這個原則的要求是,上級法院的判決,甚至本法院以前審理類似案件的判決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則和規則,具有約束力。例如,在英國,上議院的判決對其他一切法院均有約束力;上訴法院的判決,對除上議院以外的所有法院,包括上訴法院本身,均有約束力;高等法院一個法官的判決,下級法院必須遵從。在實踐中,美國沒有英國嚴格。就制定法而言,大陸法系沿襲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包含的規范做統·---的系統的規定,法典成為法律的主要形式。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制定法往往是以單行法的形式對某--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

第二,法律結構的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結構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公法和私法是法律的基本分類。公法和私法劃分的理論依據是私人自治,其主要含義是:個人享有財產和締結合同的絕對權利,國家的活動僅限於保障這些權利並充任私人之間糾紛的裁決人,而不應干預個人的自由。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的主體國家和個人。構成私法關系的是彼此平等的法律主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民法商法屬於典型的私法。公法關系是國家機關之間或國家機關和個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權力服從關系而不是平等關系。憲法、行政法刑法等屬於公法,程序法一般也被認為是公法。英美法系國家在傳統上並沒有公法和私法之分,它的法律基

本分類是普通法和平衡法,這兩種法律包含的法律部門比較分散,很不明確"在英美法系國家,屬於私法性質的法律規范是在普通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普通法又是與民事訴訟的形式不可分的,因此英美法系沒有像大陸法系那樣稱為民法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茌調整私人財產關系等方面的法律,有合同法、財產法、侵權行為法、繼承法和婚姻家庭法等。但是,在大陸法系,民法是整個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法律部分。

第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審理案件,除了案件事實外,首先必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根據制定法的規定來判決案件,法官對制定法的解釋也必須受制定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官對於其審理的案件,不得用確立一般規則的方式進行判決。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制定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理案件。在審理案件時,法官首先考慮以前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的事實與以前案件的事實加以比較,然後從以前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而且,法官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在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4. 為什麼說英美法系的法官地位超然,律師地位比較高

因為英美法來系採用的是判例法,其源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以過去審判結束的案例作為援引,做為借鑒,作為現有案例的榜樣,律師需要博聞強識,有豐富的知識,更要有嚴密的邏輯。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有許多行使的特權。可以同意抗議,或者不同意抗議。這可以依據法律條款而為,有很大的波動性靈活性。
同時,陪審團是英美法系其特有的裁判機構,律師要得到陪審團的認同與支持,這需要律師要有不通尋常的情商與智商。
所以,法官與律師比大陸法系的地位高。
大陸法系,是成文法,律師只能從已有成文條例中去幫助當事人。律師,法官都是依法行事。地位不低,可是沒有多大的靈活權力。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