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法官
『壹』 長春中法刑政副院長
肖德馗,男,1964年9月出生,吉林省長春市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
現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
劉德孝,男,1958年9月出生,遼寧省葫蘆島市人,1977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法學碩士學位。
現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
孫蘇平,女,1957年12月出生,河北省望都縣人,1976年1月參加工作,197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法學碩士學位。
現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
金運珍,女,1958年9月出生,河南省信陽市人,1977年7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
現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
李緗凡,男,1966年11月出生,吉林省榆樹市人,1988年9月參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理論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
『貳』 網上起訴流程怎麼操作
網上起訴流程怎麼操作:
1、進入「法院網上訴訟服務平台」,一般情況下,除較大城市外,可選擇受訴法院所屬省的「法院網上訴訟服務平台」,如受訴法院為信陽地區的法院的,則搜索進入「河南法院網上訴訟服務平台」。
2、找到「網上立案」選項點擊進入登錄頁面,首次進行申請「網上立案」的,需要注冊賬號,賬號注冊成功後返回登錄頁面進行登錄:登錄頁面除了普通的賬號登錄入口,下方還有律師專用通道,律師可憑執業證書編號進入登錄頁面。
3、進入登錄頁面後,選擇「我要立案」,然後選擇「預約法院」。在這個頁面選好受訴法院。
4、填寫起訴材料、證件材料、證據材料,完成後點擊「確認提交」按鈕。
以上步驟完成後,申請「網上立案」程序就完成了。
收到傳票後,應該及時採取以下措施:
1、仔細閱讀傳票:收到傳票後,首先要認真閱讀傳票的內容,了解受傳票的原因、時間、地點、要求等相關信息;
2、准備相關材料:根據傳票要求,准備好相關材料,如身份證、相關證明、合同、協議等,並將其帶到指定地點;
3、咨詢律師:如果您不了解法律程序和相關規定,建議咨詢專業律師,幫助您理解案件的性質和法律程序,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4、准時出庭:根據傳票要求的時間和地點,准時出庭,並按要求提供證據、陳述事實、進行辯護等。如果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需要提前向法院申請,說明原因並提供相關證明;
5、保持冷靜:在出庭時,要保持冷靜,尊重法庭和法官,按照法院程序進行操作,不得干擾法庭秩序。
綜上所述,具體可以咨詢當地法院或律師,了解案件進展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法院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查詢案件受理情況、審理進展等相關信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叄』 如何聯系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法院
http://pqqfy.chinacourt.org 河南省信陽市抄平橋襲區法院官網,地址信陽市平橋區平安大道中段
立案電話:0376—6362225 。法官不知道您想找哪位? 這個網站上沒有,建議你親自去法院,一般一進去法院的牆上就會掛著法官的照片,上面有名字職務。希望可以幫到你 謝謝
『肆』 1997年的河南省高院院長是誰
李道民。
以下是簡介
情系中原———記二級大法官、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道民
李道民出生於豫北農村,1968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法律系,曾任公安局副局長、中級人民法院院長,1996年當選為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也許是因為出身以及曾長期在基層從事政法工作的緣故,李道民對普通百姓懷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樸素的感情也自然而然地體現在他所從事的工作中。
作為一名中原大地上的大法官,李道民經常深入基層搞調研,了解群眾對法院工作有什麼期盼。李道民常說,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近1億人口中80%以上是農民,因此審判工作中要時刻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特別是農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幾年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河南農村的實際情況,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涉農案件審理的指導性文件;各地法院緊緊圍繞維護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文章,通過強有力的審判工作,為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先進文化的繁榮保駕護航。商丘、駐馬店、南陽等地的法院開展了重點打擊危害農村治安秩序的犯罪和農村流氓惡勢力的專項斗爭;安陽、新鄉、信陽等地法院開展了服務鄉鎮企業、整治企業經營環境的專項工作,努力為農村企業辦實事、辦好事,受到農民歡迎。據統計,僅2001年,河南全省法院就決定為那些涉及老弱病殘或經濟確有困難的農村當事人減交、緩交、免交訴訟費1200餘件 100多萬元,讓那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交不起訴訟費的農民打得起、打得贏官司。南陽市方城縣農民王全海因為宅基地問題多次到省法院告狀,李道民帶著立案庭和行政庭的同志多次接待他,講法律、講政策,終於使他服判息訴。回到南陽後,王全海逢人便說:「我的官司是省法院李道民親自辦的。李院長服務態度好,沒一點『架子』,我服了!」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李道民從立法的角度,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關注群眾的利益,關注中國法治的進程。199 8年當選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提出或參與提出各類建議和提案數十件,件件都與法治密切相關,個個都與廣大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連。與此同時,全省法院也先後辦理或回復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議案和建議數千個,有力地促進了法院工作的開展,維護了群眾的利益。
為樹立河南的法治形象,在李道民的倡議下,幾年來河南法院狠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開展審判工作。據統計,河南省三級法院每年審理的各類案件均在四十五萬件左右,案件數量位居全國各省市法院前列。三級法院通過審理這些案件,依法維護了河南這個大省的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二是不斷加強法院作風建設。開封縣人民法院經濟庭副庭長齊愛香被評為「全國十大人民滿意的好法官」;洛陽市吉利區人民法院被中央文明辦、國務院糾風辦評為 「全國創建文明行業」示範點。目前,河南全省的177個人民法院均被當地黨委和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南陽、平頂山等6個地(市)法院系統還被授予「文明系統」稱號。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有了顯著提高。三是狠抓基本建設,改善執法環境。李道民在省高級人民法院任副院長時,就一直分管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建設。為改變落後面貌,李道民帶領職能部門的同志幾乎跑遍了全省177個法院和1000多個人民法庭。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已有100多個法院有了新建的審判大樓,還有30多個法院正在建設中。
大河奔流,不舍晝夜。為了所熱愛的審判事業,為了讓人民群眾滿意,為了營造河南這樣一個大省的法治環境,為了樹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李道民就是這樣滿腔熱忱地工作著……
『伍』 信陽歷史人物
公祖句茲——固始人,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唐開元二十七年(739)被賜封為「期思伯」,明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為「先賢公祖子」。
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今息縣)夫人,賢良淑德,深受後世景仰。
春申君——潢川人,為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戰國四公子之一,為江南一帶的人文始祖,上海世博會申辦成 功的慶祝演出中,開場就演唱了一曲《告慰春申君》來紀念他。
盧丘子——潢川人,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為官剛正清廉,為楚莊王稱霸立下舉賢(舉薦孫叔敖)之功。
孫叔敖——楚國期思(原屬固始縣,今屬淮濱縣期思鎮)人,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令尹)。
魏延——信陽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國名將。
費禕——羅山人,三國時期蜀相,歷任蜀國大將軍、軍師之職,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朱序——信陽市人,東晉名將,民族英雄,曾於淝水之戰中大勝前秦軍隊。
陳元光——固始人,曾率8000府兵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靈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後被乾隆皇帝封為「開漳聖王」。
王審知——固始人,五代時期閩國創建者。
司馬光——光山人,為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資治通鑒》,對中國的史學界有極大之貢獻。
馬祖常——潢川人,元朝禮部尚書、樞密副使。擅長於詩文,有《繅絲行》、《踏水車行》、《河湟書事二首》、《上京輸苑書懷》、《室婦嘆》、《石田山居八首》傳世。
宋世傑——信陽市人,明成化年間有名的俠義之士,好打抱不平,常為窮人寫狀子,不收分文,周星馳電影《審死官》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源自於他。
何景明——信陽市人,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前七子」的領袖。
劉繪——潢川人,明萬曆年大臣,因彈劾夏言而被排擠出京,後掛冠辭職回鄉,設壇講學,人稱「嵩陽先生」。有《通論》40篇和詩、賦、序、記等20卷流傳於世。
蔡毅中——光山人,明萬曆年大臣,禮部右侍郎,因助楊漣彈劾魏忠賢而罷官。
李若星——息縣人,明末大臣,歷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兩湖、川、雲、貴五省總督之職。敢於直 民族英雄鄭成功諫,朝野盡懼其剛直。
蘇昆生——固始人,明末著名歌唱家,人稱「南曲天下第一」。
鄭成功——族譜記載,其祖籍光州固始,有收復台灣的不世之功,為中華之民族英雄。
胡煦——光山人,清朝大臣,為《明史》總裁之一。歷任兵部侍郎知貢舉、禮部右侍郎,入直尚書房。其一生著作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易函書》,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胡季堂——字升夫,號雲坡,光山人,乾隆四十四年任刑部尚書,嘉慶三年,授直隸總督,賜孔雀翎。翌年,加封為太子太保。
黎世序——羅山人,清朝二品大臣。歷任南河總督,卒贈「太子太保」。
祝慶藩——固始人,清朝嘉慶年中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
吳其浚——固始人,清嘉慶二十二年狀元。歷任翰林院修纂、兵部侍郎,寫成《植物名實圖考》一書,為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
吳元炳——固始人,清咸豐年大臣,歷任兩江總督、漕運總督之職。
蔣艮——商城人,光緒年授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入直上書房,為皇族子弟溥倫、溥侗之師。
熊晉閣——商城人,清末大臣,與張之洞是同榜進士,曾創辦《鄂北公報》。
周祖培——商城人,清末大臣,歷任吏部、刑部尚書之職。
洪永安——商城人,清末大將,歷任福建總兵、福建水陸提督之職,中法戰爭中曾智勝法國海軍。
丁振鐸——羅山人。清末大臣,授庶吉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京畿道台、雲貴總督之職。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參政、審計院院長兼大總統高級顧問。
秦樹聲——固始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史學家。
秦瓚——固始人,秦樹聲之子,民國著名經濟學家,為西南聯合大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曾昭文——光山人,同盟會河南第一人、主要創始人。
李斌——浉河區人
張鴻烈——字幼山,固始人,曾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省立中州大學校長、河南教育廳廳長。
張式彝——光山人,曾任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庭長、司法院大法官。
裴其動——光山人,曾任北洋政府吉林吉長鎮守史,北洋將軍府謙威將軍。
林伯襄——商城人,是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張軫——羅山人,
汪憲——固始人,。
程坦——新縣人,《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創作人,後歷任監察部、內務部、交通部副部長。
吳煥先——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5軍政委。
高敬亭——新縣人,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8軍政委。
鄧穎超——光山人,
危拱之——信陽市人,
金振中——固始人,
王實味——潢川人,著名作家,著有《野百合花》、《政治家,藝術家》。
孫海波——潢川人,中國最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之一,編纂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編》,收錄經過考證的甲骨文單字1006個,在先秦史和甲骨文的教學科研方面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葉楠(陳佐華)——信陽市人,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
白樺(陳佑華)——信陽市人,中國著名電影劇作家、詩人。其代表性電影劇作有《山間鈴響馬幫來》、《曙光》、《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及《最後的貴族》等。
徐立德——羅山人,
文聖常——光山人,曾任山東海洋學院院長。現為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塗又光——光山人,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
徐庶之——光山人,中國著名畫家,新疆畫院名譽院長,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顧問,中國少林書畫研究會特邀名譽會長。
張宗子——光山人,著名旅美作家,作品散見於國內、港台及海外報刊及多種海外作家選集,並有大量翻譯作品發表。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釣於時間之河》,2007年出版《書時光》。
魏青剛——固始人,多次下水救人,為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賈占波——信陽市人,2004年奧運會射擊世界冠軍
劉慈欣——羅山人,青年作家,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著作的主要代表,中國科普作協會員。
楊曉民——固始人,現任中央電視台人事辦公室主任,中央新影集團黨委書記,代表作品有《河之南》、散文集《江南》、《徽州》等。其中詩集《羞澀》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吳孔明——固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後揚——固始人(美籍華人),。
『陸』 異地補植的法律依據
看到山上的杉木、銀杏長勢良好,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法官胡斌、余麗娟掏出隨身攜帶的尺子量了量說:「大部分樹木都長了40cm左右。」
4月18日,胡斌、余麗娟來到新縣陡山河鄉塘灣村破耳山場。這里青山綠水,風景秀麗,但他們不是踏青遊玩,而是實地查看罪犯鄭某復植補種的杉木、銀杏等樹苗的生長情況。
鄭某在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僱人砍伐其所承包的林木21.8859立方米。新縣法院審理此案過程中,鄭某承諾在濫伐林木的原地補種杉木、銀杏等樹木,與負責監管的陡山河鄉森林資源管理站、陡山河鄉司法所簽訂復植補種協議後,補種了杉木、銀杏。法院綜合全案情況,認定鄭某已構成濫伐林木罪,判處其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1000元。
此案是信陽市法院在審理涉林刑事案件中實行復植補種生態修復司法機制的第一案。
引導被告人積極修復環境
鄭某一案合議庭成員胡斌深有感觸地說:「陡山河鄉林業資源豐富,但村民們缺乏法律意識,認為砍點樹木不算啥事。為擴大宣傳教育效果,開庭時,我們組織村幹部、護林員、村民代表等到現場旁聽庭審。通過庭審活動和庭後普法,特別是對鄭某從輕從寬的處罰,對當地幹部群眾觸動很大。」
而對鄭某來說,他實際上是復植補種生態修復司法機制的受益者。如果按法院過去的判決,雖然刑期不長,但還是要服刑的。
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新中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信陽森林覆蓋率為36.11%,部分縣區高達70%以上。根據對往年全市法院刑事案件的統計,破壞林木資源案件佔70%以上,保護林木資源成為法院面臨的緊迫任務。經分析研判,信陽中院決定,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行涉林刑事案件復植補種生態修復司法機制。
張新中說,審理涉林刑事案件要貫徹保護優先原則及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中心的損害救濟制度等環境資源審判新理念,引導被告人積極修復環境,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最大限度地恢復森林資源原有的生態容量和生態功能。
據介紹,復植補種生態修復司法機制是指,涉林刑事案件發生後,被告人與林木、林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書面復植補種協議,或者被告人承諾復植補種並與復植補種公益林基地管理方簽訂復植補種協議後,由法院司法確認,發出補種令、管護令,責令被告人對所破壞的森林資源在原地或異地進行補種和管護。對積極履行復植補種修復義務的被告人,法院根據其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彌補程度,在判處刑罰時酌定從輕從寬處罰的審判機制。
成活率須經林業部門驗收
信陽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蔡紅莉介紹說,被告人並非復植補種就完事了,對所補種的林木,要承擔撫育管護責任,必須保證成活率。造林數量、植樹規范等須經過林業部門的驗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要求。這有利於被告人通過具體的復植補種,促進環境功能的恢復。
信陽中院規定,在補種面積上,故意放火燒毀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補種燒毀面積1倍以上3倍以下;過失燒毀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補種燒毀面積1倍以上兩倍以下;故意毀壞林木的,每3立方米補種1畝至3畝;盜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每兩立方米(幼樹100株)補種1畝至3畝;濫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每10立方米(幼樹500株)補種1畝至3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的,按兩倍面積補種;非法採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每兩立方米補種1畝至3畝。
「復植補種可以作為被告人的悔罪表現,在量刑時予以酌情從輕處罰。」蔡紅莉介紹說,適用復植補種情節時,應綜合考慮犯罪性質、情節、後果和被告人的主觀惡性程度等情況,再確定從輕幅度,做到罪責刑相適應。對於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對於符合緩刑適用條件的,可以依法適用緩刑,綜合被告人的犯罪情節、補種林木生長周期和復植補種協議的履行期限等因素確定適當的緩刑考驗期限,以督促被告人履行協議。
『柒』 信陽李穎彬是什麼樣的人
原告李穎彬與被告李平因離婚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當事人: 法官: 文號:河南省信陽市Im河區人民法院 原告李穎彬,女,1971年5月6日生,漢族。
被告李平,男,1967年12月30日生,漢族。
原告李穎彬與被告李平因離婚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由審判員潘京安、姚保國、董亞男組成合議庭,於2010年6月30日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穎彬、被告李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穎彬訴稱,我與被告1994年秋天經人介紹認識,1995年2月2日登記結婚。1998年6月18日生育一子,取名李雨亭,現在信陽市第五小學上學。由於婚前感情基礎差,夫妻雙方常為家務瑣事爭吵,打鬧。孩子的出生未能改善夫妻關系,雙方的爭吵打鬧更加頻繁,被告經常將我打傷。我現在沒有固定工作,被告也不給我經濟上的扶助。現有住房一套,是我個人的,是用我工作買斷的錢集資的。綜上所述,我與被告夫妻感情確已破裂,雙方已失去共同生活的意義,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我與被告離婚,婚生子李雨亭由我撫養,被告每月支付撫養費600元並承擔孩子獨立生活前50%的教育醫療等費用。
被告李平辯稱,我與原告婚後的夫妻感情一直到2006年都相當好,2006年之後夫妻感情開始緊張,原告疑心太重,對老人不尊重,但雙方並未達到感情破裂的地步。並且孩子還小,離婚對孩子成長不利,同時雙方仍有一定感情基礎,我不同意離婚。原告說我打她,不給她經濟上的扶助均不是事實。我與原告的婚姻關系走到這一步,雙方都有責任,但雙方結婚多年仍有感情基礎,仍有和好可能,我個人也願意盡最大努力維持雙方夫妻關系,維護家庭安定。
經審理查明,原告李穎彬與被告李平於1994年經人介紹相識,1995年2月2日登記結婚,1998年6月18日生育一子,取名李雨亭。雙方婚後有座落於信陽市Im河區107國道建行家屬院2號樓2單元3樓西側住房一套(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未取得產權手續),無共同債權。債務有被告於2006年9月12日出具借據借其岳母7500元。原、被告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初期感情尚好,近期因家庭瑣事意見不一,時常產生爭執,加之雙方缺乏必要的感情溝通和交流,導致雙方夫妻關系緊張。為此原告以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已失去共同生活的意義為由訴至來院,要求依法解除原、被告婚姻關系。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雙方的結婚證,被告出具的借款借據,治安案件現場調解協議書及調解筆錄,庭審筆錄等在卷為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於1994年相識,1995年2月2日登記結婚,至今已十多年,雙方婚姻基礎較好。婚後近期雙方因生活習慣差異及生活瑣事產生矛盾,發生爭執,但尚不足以導致雙方夫妻感情徹底破裂,且原告就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供證明其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不足,被告亦不同意與原告離婚,並抱有改善夫妻關系的良好願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穩定能帶來親屬間的幸福安康,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維系原、被告雙方的夫妻感情並努力促使其健康發展,是目前雙方的最佳選擇。只要原、被告雙方在以後的共同生活中加強溝通和交流,增進理解,互諒互讓,主動承擔好應盡的家庭義務,雙方夫妻關系尚有和好的可能;同時也為了給予原、被告一次挽救雙方婚姻關系的機會,故原告訴請離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不準原告李穎彬與被告李平離婚。
本案案件受理費280元,由原告李穎彬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判長潘京安
審判員姚保國
審判員董亞男
二○一○年七月一日
書記員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