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防控肺炎
⑴ 為什麼有多次總對總查控
具體原因如下:
1、所謂的「總對總」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會同銀監會、公安部等16個部委、3900餘家金融機構,利用計算機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的線上查詢、凍結、查封被執行人財產的系統。
目前可查詢財產類型包括不動產、存款、車輛、證券、保險、網路資金、工商登記等25類財產或相關信息,基本涵蓋了被執行人的主要財產形式和相關信息,極大地提升了執行效率。
2、最高院執行局於2020年1月31日頒布《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關於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執行工作相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強調,疫情期間要審慎開展執行工作,減少外出辦案和集中執行行動,並充分運用「總對總」、「點對點」網路執行查控系統開展保全查控和執行查控工作,盡可能減少線下查控。
⑵ 最高院新冠肺炎指導意見二
法律分析: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指導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合同、金融、破產等民事案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 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導致當事人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履行買賣合同或者履行成本增加,繼續履行不影響合同目的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導致出賣人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完成訂單或者交付貨物,繼續履行不能實現買受人的合同目的,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經支付的預付款或者定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買受人請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⑶ 網上開庭的條件
法律分析:1、訴訟參與人因新冠肺炎正在治療、隔離或受到醫學觀察,以及交通封閉等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參加訴訟的,可以依法申請延期開庭。受案法院經審查後予以准許的,應依法另行確定開庭時間、地點、方式,並依法分別告知訴訟參與人。
2、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一律採用網上方式開庭。受案法院應當提前與相關案件訴訟參與人主動聯系,了解是否具備網上開庭條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受案法院應當及時通知訴訟參與人變更開庭方式或傳票告知確定的開庭時間及方式,並明確網上開庭相關事項。受案法院關於變更開庭方式的通知與之前告知開庭時間、地點的傳票具有同等效力。
3、公告送達開庭傳票的案件原則上按原公告確定的日期、地點、方式開庭審理。
4、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措施帶來不便,請訴訟參與人諒解。
法律依據:《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有關事項的告知》
第一條 訴訟參與人因新冠肺炎正在治療、隔離或受到醫學觀察,以及交通封閉等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參加訴訟的,可以依法申請延期開庭。受案法院經審查後予以准許的,應依法另行確定開庭時間、地點、方式,並依法分別告知訴訟參與人。
第二條 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一律採用網上方式開庭。受案法院應當提前與相關案件訴訟參與人主動聯系,了解是否具備網上開庭條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受案法院應當及時通知訴訟參與人變更開庭方式或傳票告知確定的開庭時間及方式,並明確網上開庭相關事項。受案法院關於變更開庭方式的通知與之前告知開庭時間、地點的傳票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條 公告送達開庭傳票的案件原則上按原公告確定的日期、地點、方式開庭審理。被公告送達開庭傳票的當事人在開庭前主動與受案法院聯系的,受案法院可以依據《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有關事項的告知》,通過電話、微信、簡訊、郵件等非直接接觸方式與各方當事人另行確定開庭時間、地點,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採用網上方式進行。
⑷ 法院說現在疫情期間不能拘留
不是的。
防控疫情期間,各級法院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要慎重採取拘留措施。確需拘留的,送拘時應遵從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確告知因疫情原因無法收拘的,執行法院應在確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無感染症狀的情況下解除拘留措施。
有關案件需要跨區域執行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原則上應通過執行指揮管理平台事項委託系統,委託當地法院協助辦理;執行法院確需派員赴異地辦理的,應層報執行法院所在地區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備案。受託法院因疫情防控原因表示不宜受理事項委託的,委託法院應及時撤銷委託。
(4)法院防控肺炎擴展閱讀:
法院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級法院要嚴格對執行幹警的管理,嚴禁執行幹警組織或參與群體性聚會,教育執行幹警不得編造或轉發與疫情相關的不實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2、各級法院要切實關心、愛護執行幹警,加強對執行幹警防範疫情的宣傳、教育,強化執行幹警特別是外出辦案幹警的自身安全防護。如發現執行幹警或家屬有確診或疑似感染情況,應立即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第一時間協調送醫救治,並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法院。
⑸ 疫情期間起訴流程
人民法院開展在線庭審,一般應當在法庭內進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確需在其他場所在線開庭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同意,並保證開庭場所莊重嚴肅、庭審禮儀規范。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
第一條 各級人民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意義和嚴峻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審判職能,努力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要將深入推進在線訴訟作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舉措,積極依託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台,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第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既要充分考慮案件類型、難易程度、輕重緩急等因素,又要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尊重當事人對案件辦理模式的選擇權,全面告知在線訴訟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當事人同意案件在線辦理的,應當在信息系統確認、留痕,確保相關訴訟活動的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依法申請延期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案件符合訴訟法律關於中止審理有關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訴訟。
⑹ 防疫期間哪些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防疫期間,什麼情況要承擔刑事責任
一、拒不執行防疫封控管控措施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的規定:
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
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患有突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二、未進行葯品銷售信息實名登記造成新冠疫情傳播危險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各單位須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對相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提示和衛生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
醫療衛生機構和提供相關服務的單位,應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對就診的感冒發熱人員和購買感冒、退熱葯品的人員信息,按規定登記、報告。
葯店的負責人未嚴格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等措施,造成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則可能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如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將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可能被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辱罵、毆打防疫工作人員阻礙民警執行公務
根據《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規定: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為防控疫情而採取的防疫、檢疫、強制隔離、隔離治療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以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務罪定罪,從重處罰。
四、編造、傳播不實信息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編造、故意傳播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規定:
1、編造虛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2、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3、利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製造、傳播謠言,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或者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以煽動分裂國家罪或者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定罪處罰。
五、偽造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逃避正常檢查
核酸檢測是加強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切勿因貪圖方便就去購買或使用偽造的核酸檢測報告。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而且對疫情防控工作和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威脅。
造假者如果身體健康而只是持偽造核酸檢測報告證明的,可能面臨治安管理處罰或其它行政處罰;
但如果存在多次要求他人偽造核酸檢測證明,違反疫情防控政策,逃避正常檢查的行為,以及如果最終檢測證明其是確診患者、病原攜帶者,引起疫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可能會被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⑺ 疫情期間法院開庭嗎
法律分析:按規定,疫情期間不同意網上開庭的,應當現場開庭,開庭時間等法院通知。
法律依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 第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既要充分考慮案件類型、難易程度、輕重緩急等因素,又要切實維畢槐嫌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尊重當事人對案件辦理模式的選擇權,全面告知在線訴訟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當事人同意案件在線辦理的,應當在信息系統確認、留痕,確保相關訴訟活動的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依法申請延期審理的,人民法院手手應當准許,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案件符合訴訟法律關於中止審理有關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訴訟。
法律分析:按規定,疫情期間不同意網上開庭的,應當現場開庭,開庭時明跡間等法院通知。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⑻ 疫情期間法院正常受理案件嗎
可以。可以訴訟。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個地區立案、訴訟服務和信訪接待工作方式會有所調整。
疫情期間能否直接到人民法院立案訴訟需要看您訴訟案件的管轄法院對公眾公布的具體規定。一般情況下,若您案件含陵管轄法院所在區域疫情嚴重,那麼可能無法進行線下立案,無法直接到人民法院遞交材料進行立案訴訟,建議您查詢案件所在管轄法院公布的相關信息或者撥打管轄法院的訴訟服務電話就立案訴訟進行咨詢,以確保您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及時救濟。
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均可以採取在線方式開庭,但案件存在雙方當事人不同意在線庭審、不具備在線庭審技術條件、需現場查明身份、核對原件、查驗實物等情形的,不適用在線庭審。刑事案件可以採取遠程視頻方式訊問被告人、宣告判決、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等。對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簡單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可以探索緩老亮採取遠程視頻方式開庭。人民法院開展在線庭審,一般應當在法庭內進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確需在其他場所在線開庭的,應當報請本院擾寬院長同意,並保證開庭場所莊重嚴肅、庭審禮儀規范。人民法院應當參照相關規定,加強對在線庭審參與人的訴訟指導,明確在線庭審紀律,確保庭審過程安全文明、規范有序。
疫情期間怎麼去法院起訴
1、可以郵寄。
2、可以郵寄,可以先與法院立案庭聯系然後再郵寄起訴材料。
3、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可通過線上立案,遠程開庭,電子送達,遠程申訴信訪等方式辦理訴訟事項。
4、根據相資料顯示:因受疫情的影響,如果被告人在異地,可以去被告人所在的省份市區的人民法院官網進行上訴。
5、同時也可以讓律師申請遠程開庭審理此案。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立案的機關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⑼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主要依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動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刑法》、《專利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同時參照《國際衛生條例(2005)》及相關國際條約和雙邊協議等。
凡例
法律文件名稱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略,其餘一般不省略,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簡稱為《傳染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