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對個人罰款
① 強制執行中個人罰款標准
法律分析:一、罰款的對象。
罰款針對的對象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具體包括:
(一)被執行人(單位或個人);
(二)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
(三)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
二、可以罰款的情形。
(一)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執行的。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拒絕協助執行的。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規定:「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1、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2、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3、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4、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1、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2、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3、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4、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② 法院要求交罰款沒錢怎麼辦
法院要求交罰款沒錢的處理方式如下:
1、向人民法院請求裁定,情況屬實的,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2、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3、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4、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加處罰款的數額不得超出罰款的數額;
5、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依法處理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匯款劃撥抵繳罰款;
6、採取其他行政強制執行方式;
7、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罰款的支付方式:
1、分期支付:根據個人經濟狀況,申請將罰款分成若干期繳納;
2、延期支付:請求法院延長罰款的支付期限,以便籌集足夠的資金;
3、社區服務:在某些司法管轄區,可能允許以社區服務抵償罰款;
4、減免罰款:向法院提出經濟困難,申請減免部分或全部罰款;
5、財產抵押:使用財產作為抵押,以保證罰款的支付。
綜上所述,法院對於無力支付罰款的個體提供了多種處理方式,包括請求延期、減免罰款,或在發現可執行財產時追繳,遇不可抗力困難可裁定減免,逾期未繳納則日加罰,同時可通過拍賣查封財物、凍結存款等方式抵繳罰款,或採取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③ 法院罰款金額標准
法院罰款金額標准包括:
1、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犯罪情節,如違法所得數額、造成損失的大小等,並綜合考慮犯罪分子繳納罰金的能力,依法判處罰金;
2、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一千元。對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判處罰金,但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五百元;
3、依法對犯罪分子所犯數罪分別判處罰金的,應當實行並罰,將所判處的罰金數額相加,執行總和數額。
行政處罰一般處罰金額標準是什麼:
1、行政處罰最高處罰的具體金額,需要看當地的行政處罰的規則,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罰;
2、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
犯罪情節較輕,適用單處罰金不致再危害社會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單處罰金:
(一)偶犯或者初犯;
(二)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的;
(三)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
(四)犯罪預備、中止或者未遂的;
(五)被脅迫參加犯罪的;
(六)全部退贓並有悔罪表現的;
(七)其他可以依法單處罰金的情形。
④ 法律規定法院執行局有處罰個人的權利嗎
法院的執行局是來沒有自權利對你採取處罰的措施,但是法院院長可以。執行局工作人員持法院院長簽署的處罰決定,可以對個人採取處罰措施。這種情形下一般來說你必須是在妨礙法院的查封、執行等工作或者說就是有條件執行,拒不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