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通知公文
1. 法院情況說明格式及範文
法律分析:情況說明是提出請求的一種應用文書,一般要求符合黨政機關公文格式。情況說明技巧:一、標題:關於XXXXX的情況說明(方正小標宋簡體 二號);二、抬頭:XX法院(仿宋GB2312 三號);三、正文:(仿宋GB2312 三號):1段.陳述個人基本情況;2段.說明改事件的基本情況;3段.根據事實或調查情況或相關證據等,陳述情況說明相關原委;4段.總結上述表述說明,進一步加強、重申情況說明的本意;如有歉意需表述,結尾處一般寫「忘貴局XXXXX」;四、結尾:結尾處另起一段寫」特此說明「,再另起一段右下角進行署名和日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2. 告知函的法律意義
一、告知函的法律意義是什麼
1、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後不進行處理,下一步對方可能會採取其他行動,比如說到法院起訴。起訴後人民法院會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二、告知函與通知函有何區別
告知函與通知函的區別如下:
1、適用范圍不同。通知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通告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由此可以看出通知的范圍大於通告,並且通知的應用范圍最為廣泛。
2、收文機關不同。通知一般劇透明確的受文對象。通告一般沒有受文對象;
3、主要特點不同。通知的內容上廣泛,沒有很多特殊規定。通知具有專業性和行業性特點,涉及內容一般在公安、郵電、稅務到市政建設、工商管理方面;
4、命令程度不同。通知從使用對象上來看,作用主要在於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則可以看出,通知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約束性。通告作用在於要求下級或者相關單位硬鋼遵守或者周知。
3.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
通告是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事項的周知性公文。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關於公文的通告 範文 ,僅供參考。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1
日前,石獅法院再度發布6份懸賞執行公告,共14名被執行人,賞金累計80.25萬元,單筆最高賞金為28萬元。凡向石獅法院舉報這14名「老賴」藏匿住處,並使該院找到對應的被執行人的,給予獎勵舉報人每人500元—1000元,舉報後使得本案標的額執行的,按舉報財產處理額的5%—30%給予獎勵。舉報人可通過舉報電話0595-83283110和「石獅法院」微信公眾號兩種方式進行舉報,法院將對提供財產線索的人員身份及提供線索的有關情況予以保密。
按財產處理額30%獎
去年6月,石獅法院出台《關於實行懸賞執行 措施 的規定(試行)》的通知,申請執行人申請懸賞執行的,給予舉報人懸賞金的比例為不低於舉報財產處理額的1%,但不超過舉報財產處理額的30%。
在申請人龔先生與被執行人楊長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記者了解到,2014年10月20日,楊長江以經商急需資金為由向龔先生借款100000元,雙方約定月利率為3%,同時約定,若有糾紛,由出借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處理。
對以上事實,楊長江在借條上親筆簽名確認。借款後,楊長江拒絕償還。後龔先生將楊長江起訴至石獅法院,其訴求得以支持。案件進入執行後,楊長江仍拒不履行還款義務,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
為切實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經龔先生申請,對找到被執行人楊長江藏匿住處使石獅市法院找到的獎勵舉報人1000元,舉報後使得本案標的額執行的,按舉報財產處理額的30%給予獎勵。
公告如下:被執行人:楊長江,男,1978年9月8日出生,漢族,住晉江市新塘湖格南路122號。公民身份證號碼:3505821978090____ 8。
夫妻都是「老賴」
最高賞金28萬元
今年43歲的謝增加,和邱麗真於1995年登記結婚。因生意往來,3年前,謝增加多次向施女士借款共計1400000元。同年10月15日,施女士以經多次催被告謝增加還款但對方拒不還款為由,向石獅法院提起訴訟。因謝增加與邱麗真系夫妻關系,二人借款事實發生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故追究二人共同承擔償還責任。
經法院審理後,施女士勝訴。日前,施女士向石獅法院實行公開懸賞舉報,對找到謝增加、邱麗真的獎勵舉報人500元,舉報後使得本案標的額執行的按舉報財產處理額的20%給予獎勵。
公告如下:被執行人:謝增加,男,1973年7月20日出生,漢族,住石獅市蚶江鎮古山一區23號,公民身份證號碼:3590021973072_____。
被執行人:邱麗真,女,1975年5月2日出生,漢族,住石獅市蚶江鎮古山一區23號,公民身份證號碼:3590021975050____ 1。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2
20__ 年7月10日下午1時20分許,__ 縣境內320國道__ 山大橋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車號為浙HE09__ 從__ ---志棠的農村客運中巴車撞上大橋中間隔離的石碑標志,造成單方面翻車事故,當時車上14名司乘人員全部受到傷害,其中有2人死亡,1人年紀約十三四歲;12名受傷人員中7人傷勢較重,5人輕傷。
該事故發生後,各級領導非常重視,相繼作出重要指示,縣交通局專門召開緊急會議,分析事故原因,布置落實夏季行車的安全措施,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根據上級的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提出以下幾方面的要求;希全體司乘人員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做好:
一、現時季節高溫天氣,晝長夜短,晚上個別駕駛員休息不好,導致第二天開車注意力不集中,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注意休息好是保障駕駛安全的關鍵;全體司乘人員要注意休息,晚上集體宿舍一律不準打「紅五、 麻將 」,22時前必須休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確保次日精神充沛。中午班次間隔較長的車輛,司乘人員要抓緊時間休息,運行中司乘人員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向公司匯報,不能疲勞出車。
二、高溫天氣易使人出現煩躁情緒,引發個別駕駛員開「斗氣車」,從而發生駕駛失控,出現交通事故;因此全體駕駛員必須做到「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禮讓三先」,嚴格遵守通行和速度的規定,按標志、標線運行。暑期學生放假,經常在公路上玩耍,因而通過村莊、路口要密切注意,防止 兒童 突然竄出,天氣炎熱,農民早出晚歸,早上或傍晚時分,公路上騎摩托車、自行車人流增多,要減速慢行注意避讓。遇前方車輛上下客時,注意上下車乘客動態,慎防從車前車尾沖出。以確保行車安全。乘務員要經常注意駕駛員的情緒,發現駕駛員有「斗氣」情緒要及時予以勸導和制止。
三、著重抓好車輛技術狀況的管理,公司機務科要對所有車輛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尤其是對油路和電路的檢查與養護,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維修;不要對車輛電路私自進行改裝,預防因私自加裝的附屬電器設備短路引發的車輛火災現象發生。要對所有車輛的輪胎進行一次核查,凡磨損嚴重的一律更換。
四、要進一步嚴格車輛安全檢查制度,全體駕駛員要認真做好車輛運行的「三檢」工作,所有車輛夜間回場後,要認真進行車輛例行檢查。早上第一班到達縣城,必須進站門檢,凡未按規定進站門檢的,一律按公司規定從嚴處罰。嚴禁發生「病車」上路現象。
五、要經常檢查車上配備的滅火器是否有效,發現已經過期,要及時 報告 更換;不要在車內放置易燃易爆品,尤其不要在駕駛台上放置塑料打火機,以防止其高溫下自爆自燃;
六、乘務員要嚴格把好危險品檢查關,杜絕危險品上車。要做好旅客的安全宣傳工作,車輛起步、彎道、路面較差路段,(特別是底本路段)應時常提醒乘客站好、坐穩、拉好扶手,密切注意慎防乘客頭手伸出窗外,嚴格把好車門關,做到車未停好不開門。下車時應提醒乘客注意來往車輛,謹防乘客自行打開車門下車因而發生旅客傷亡事故。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3
各村、各科室:
近期,由於部分計生幹部和村組幹部工作責任心不強、基礎工作不扎實,造成我鄉計劃生育工作出現明顯滑坡和不平衡性,對我鄉的計生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極大影響、導致今年我鄉的計生目標考核工作形式嚴峻。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截止目前,全鄉已出生55人,政策外出生4例,計劃生育率92.7%。政策外懷孕4例。
由於計生工作嚴重失職,經鄉黨委會研究通過,對鄉計生工作進行通報批評,對以下計生幹部和村組幹部的處理意見如下:
1、對原社事辦主任__ 、現任社事辦副主任__ 等2位同志由鄉紀委進行誡勉談話;
2、對__ 村支部書記__ 、__ 支部書記__ 、__ 村支部書記__ 等3位同志由鄉紀委進行誡勉談話;
3、對__ 村婦女主任__ 、__ 村婦女主任__ 、__ 村婦女主任__ 等3位同志由鄉紀委進行誡勉談話,並扣發今年度下半年工資。
希望各科室、各村從此次計生工作失職的事件中認真吸取工作教訓,舉一反三,工作措施要落實到位,積極推動我鄉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〇__ 年七月六日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相關 文章 :
★ 關於公文的通告範文
★ 關於公文通告範文
★ 關於公文通報範文
★ 公文通知的格式及範文
★ 公文公告的範文
★ 關於公文寫作通告要如何寫
★ 公文通告格式範文
★ 政府公文通知格式範文6篇
★ 公文寫作公告範文
★ 公文通知的格式範文
4. 法院常用公文
公文種類
批 示
批示是上級領導機關用於轉發或批轉下級機關的工作報告、建議時所使用的應用文體。批示與批復不能混用。批示雖具批復作用,但其發送對象較廣泛,一般要帶附件。通常由標題、稱呼、正文、署名與日期等部分組成。標題有的帶「批示」,有的不帶。正文首先引敘來的請示事項,作為批示的依據。然後針對來文提出下級機關應當如何貫徹執行的方法和措施。
各級黨政機關的負責同志對於各種文件、報告、情況反映等提出自己的意見、要求,通常也稱為「批示」,也作為要求各有關部門和下級機關貫徹執行的依據。但這類「批示」不是一個文種,也沒有格式要求,應用時比較靈活。
議 案
一、概說
是指國家大會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本屆大會提出,並請求大會予以審議的文書。
議案一般涉及重大問題,具有建議性、可行性特點。《憲法》第7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二、寫法
全文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組成。正文包括提出議案的案由、案據和方案三部分。議案撰寫要目的明確,理由充分,文字簡潔,忌用命令口氣。
議案與建議的區別:議案涉及重大問題並且有一定的呈文程序,建議適用范圍較廣,事無巨細,均可提出建議。
�
通 告
一、概說
通告是屬於周知性的文種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對人民群眾、機關團體公布應當遵守和周知的事項的文件。通告與布告、公告都同屬於周知性公文,但它們之間相比還有其特點。通告所宣告的事項多屬於專業性或業務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而布告內容廣泛得多,涉及面較廣;公告為重大事項的發布。通告適用的范圍,不僅僅限於上級對下級,不相隸屬的單位也可使用。它有具體范圍和時限性。通告發布的形式較多,可登報,可廣播,可張貼。布告以張貼為主,公告多廣播、登報。
二、種類
通告從內容上分類,一類為全國范圍內的重大法規性通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通告》;一類為針對某一項工作或專門問題發布的通告。從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為制約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前者屬於在一定范圍內,為保證某一項工作的開展與某項活動的進行,而發布的規定性措施。
�
指 示
—、概說
(一)指示的含義及特點。
指示,是上級領導機關根據憲法、法律、法令以及有關決定、命令等,對下級機關部署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提出基本要求,指出方法步驟的指導性下行公文。指示同命令、指令的不同之處是:命令、指令一般由國家行政領導機關或領導人發布。指示,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人亦可使用;命令、指令一經發布,即產生法律效力,必須堅決執行,沒有變通餘地。而指示,下級可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不象命令那樣嚴格。
指示,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普遍性、全局性的問題,向下級發布指示,闡明指導原則、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驟;另一種是針對某項工作、局部性的問題,向下級機關布置任務,說明意義,提出辦法。指示是指導性的公文,其特點主要有:
1.內容具有原則性。
指示布置工作任務,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不像通知那樣對工作作具體、詳盡的安排。受文單位可按指示精神,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加以貫徹落實,指示的內容都是原則性的。
2.作用具有指導性。
指示是針對全局或局部的重要工作而發,其中有些問題按以往的政策措施不能解決或解決得不好。上級機關為了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便在指示中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原則。指示不僅體現上級機關的意圖,還明顯地體現其政策性和指導性。
3.發文機關級別較高。
理論上說,凡有下級機關的機關,都可發指示。但實際上,基層單位一般不用,市以上的機關才用得較多。這一點,同內容有關,高級領導機關居高臨下,才能較好地提出指導原則問題。另外,指示的特點和適用范圍決定了指示的嚴肅性,切忌濫發,既不能對任何問題都發指示,也不能對任何機關和個人都發指示。除了高中級黨政機關及其主要領導人外,縣以下的基層機關及其領導人,不宜直接發指示。一般情況下,縣以下的機關向下級機關布置日常具體工作,多用「通知」行文。 (二)適用范圍和類型。
1.全局性指示。
為解決當前工作中一些全局性、普遍性問題而發的指示,叫全局性指示。
2.局部性指示。
針對當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局部問題而發的指示,叫局部性指示。
二、寫法
指示不論是全局性的,還是局部性的,都是由標題、發文字型大小、正文和發文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指示的標題,多用全稱(完整式),即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要素都俱全的標題。發文緊迫的指示,其標題可在文種前加「緊急」字樣。指示的標題如果省略了發文機關和文種,應該在題解中加以必要的說明。
(二)正文。
指示的內容如果比較簡單,正文可以是一段到底。有的指示涉及的內容較多,篇幅較長,結構上就要適當安排。這種指示的正文,一般分指示依據、指示事項和執行要求等三個部分。
指 令
一、指令的定義和適用范圍
指令是專門發布經濟、科研等方面的指示性和規定性相結合的措施和要求的下行公文。1987年《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指出:「發布指示性和規定性相結合的措施或要求時用『指令』。」
指令的特點和命令大致相同,它本身也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要求受文單位必須執行。國家為了統一措施,制定一致性的要求,對於經濟、科研、事業、企業、社會的各方面往往用指令性文件加以統制,表現了行政管理的強制性。它是國務院及各地各級政府經常使用的文件之一,非國家行政權力機關無權使用。
二、指令的寫法和要求
指令多用於經濟、科研、技術方面的文件,因此它的專業性很強,多使用一定的專業性術語和某些專業的理論知識。指令的起草多數由專業部門撰擬,貫徹主管部門的要求與管理精神,再由它的上級單位核稿,並以上級機關的名義發布,實行對該行業與全局的管理。
指令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寫明發指令的緣由,要簡單明了,富有概括性和切中時弊。第二部分是指令的內容,要分條履述,寫明具體措施。
命 令
—、概說
命令(令)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及其負責人頒布的,是具有強制執行性質的領導性、指揮性的下行公文。從詞義上看,是「使人為事」的意思。「命」還有「嚴肅」的含義,「令」有「告誡」的含義。命令是我國最古老的公文文種之一。三國時候曹操為了完成其統一中國的大業,千方百計廣招人才,先後頒布了《求賢令》、《舉士令》和《求逸才令》等。在我國古代,命令有稱作「誓」、「誥」、「制」、「政」、「策」等的。
(一)含義。
命令(令)是「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時所使用的公文。
(二)特點。
命令(令)與別的公文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內容重要。
命令(令)所涉及的事項,有的是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有的是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這些都是重要的內容。運用命令來獎懲有關人員,往往也是在全國或某一地區影響較大的。如果是一般性的表彰先進或批評錯誤,就不用命令而用通報等別的公文文種。
2.權威性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以及縣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發布命令,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發布命令。在實際工作中,各級地方政府都很少使用命令這一文種,國家高級領導機關和主要領導人才較多使用。因此,命令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命令一旦發布,別的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修改或歪曲,如果別的公文的內容與命令的有關精神相抵觸的,也一律以命令的為准。
3.強制性大。
命令具有明顯的強制性,上級機關發布了命令,下級機關不管是否同意,不管有什麼困難或問題,都必須堅決地無條件地執行。令出必行,違反命令或抗拒執行命令,就要受到懲罰,在所有國家機關行政公文中,命令是最具有強制性的。
二、分類和寫法
命令的主要種類有:發布令、行政令、嘉獎令、撤銷令、懲戒令等。
(一)發布令。
發布令就是用於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文件。由令文及附件組成。附件即應公布的法規或制度、規章。
發布令的寫作:
1.標題。
發布令的標題有兩種:一是由發令機關領導人職務加上文種(令);二是發令機關加上文種(令)。常見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2.發文字型大小。
發布令的發文字型大小往往採用流水號,即該屆政府的主席或總理在任期間所發的命令(令)的順序號。也有用一般文號的。
3.正文。
發布令的正文一般包括幾個內容:一是發布的對象,即發布的是哪一個行政法規或規章;二是發布的依據,即由哪一級組織或哪一次會議在什麼時候通過了本法規或規章;三是執行要求,即由什麼時候起施行本法規或規章。
決 定
—、概說
(一)含義及特點。
決定是各級黨政機關普遍使用的一種下行公文。它適用於對重要事項和重大行動做出安排。這里的重要事項,是指帶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事項,重大行動是指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行動。當然,重要事項和重大行動是相對而言的,並不是事事都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經常使用決定,比如一些表彰、處分、機構編制、人事安排等事項都可用決定行文。
由於決定的內容是「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安排」,所以決定具有如下兩方面的特點:
一是制約性:因為決定比較集中地體現發文機關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的指揮和處置意圖,要求下級機關無條件執行,決定的制約性和強制性雖然沒有命令那麼嚴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強,有些決定還有法規作用,在某些方面,決定往往是法規的延伸和補充,具有較大的強制性和行政約束力。
二是指揮性和指導性:因為決定是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安排,這對下級機關就有指揮性和指導性。
(二)適用范圍(類型)。
決定的適用范圍相當廣泛,按其內容和作用劃分,大體可分為下面三類:
1.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決定。如《國務院關於嚴肅稅收法紀加強稅收工作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
2.對某一重大問題作出處理的決定。
3.對設置機構、任免人員、召開會議或表彰、處分等重要事項作出的決定。
二、寫法
決定一般由標題、正文、發文機關、發文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決定的標題要求寫明發文機關、事由、文種,這三部分一般不能隨意省略。
標題下一行,有一題注,標明通過或發市時間。
(二)正文。
由於決定的類型不同,其正文的內容側重點就有不同,寫法也有不同。
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決定正文的寫法:
這種決定具有很強的規定性和指揮效能,既要提出工作任務或重大行動,又要闡述完成工作任務或重大行動的政策規定、方法措施等,內容豐富,行文較復雜。正文通常由決定原由和決定事項兩部分構成。
決定原由是指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依據。行文要求簡明扼要,依據要恰當充分,令人信服。
決定事項是全文的主體內容,主要包括開展工作的有關政策原則、執行的事項及有關規定要求等。涉及材料較多的,一般採用分條式或分題式表述,行文要眉目清楚,用語要確切明了,易於有關人員把握和執行。
三、寫作注意事項
(一)不能濫用決定行文。
決定的內容要與「決定」文種相符,不能濫發決定。有些單位以為用決定才能引起注意,把該用「通知」行文的內容,用「決定」行文。這種濫用決定的情況應當盡量避免。
(二)決定原由要充分、准確、合理。
決定的原由是決定事項的依據、理由。要注意交待清楚,做到既簡明扼要,以要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三)決定事項要具體、明確、清楚。
決定事項是決定的主要內容,有關機關據此貫徹執行。因此,決定事項要求具體,明確,明明白白地講清應當如何貫徹執行。內容比較復雜的決定,事項部分要分條列項表述,把主要的、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結構要合理,層次要分明,內容要合乎邏輯。
(四)標題要完整、時間標注要准確。
決定的標題,一般應寫明發文機關、事由、文種,而且要規范、准確,特別是事由要能准確概括決定的主要內容。決定的時間標注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成文時間要以會議通過的日期或領導人簽發日期為准。二是決定的時間一般要標注在標題下方,可用小括弧括起來。
四、與其它文種的區別
(一)決定與決議的區別:決定和決議都能反映重大的事件或重要的問題,都具有較強的法規性,但兩者又有區別:
1.形成的方式不同。
決議必須是某一級領導機關或組織法定的正式會議表決通過,才能形成文件,並以會議名義發布。決定則不同,它既可以經某種會議討論通過,以機關的名義下發,也可以由某一級領導機關直接制定並發布。
2.行文用語不同。
決議的行文中常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號召」等慣用語領起下文。決定的原由和事項兩部分之間常用「為此,特作如下決定」之類的慣用語過渡。
(二)決定與通知、指示的區別:一般事關全局、政策性強,任務艱巨、執行時間長的重大工作,才適宜使用「決定」這一文種。它的使用范圍較「通知」要窄一些。指示雖也是指導性的文件,但它是針對某一時期全面的、原則性問題,且偏重於步驟、方法和原則的指導。在使用時要加以區分。
�
公告
—、概說
公告是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公文。
公告主要有兩種,一是宣布重要事項,如最近我國將在東海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二是宣布法定事項,如宣布某項法規或規章,宣布國家領導人選舉結果。
有一類公告是屬於專業性的或向特定對象發布的,如經濟上的招標公告,按國家專利法規定公布申請專利的公告,屬專業性公告;也有按國家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遞交訴訟文書無法送本人或代收人時,可以發布公告間接送達,是向特定對象發布的,這些都不屬行政機關公文。
行政機關公文中的公告,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內容重要。
公告宣布的內容是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如公布憲法,宣布我國將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專業性公告不具有這種特點。
二是對象廣泛。
一般公文發送對象都是特定的地區、單位或個人,而公告的對象則是國內外,有時甚至通過新華社用登報、廣播的形式向全國、全世界發布。
三是制發機關級別高。
公告一般是由較高級別的國家領導機關,或者授權新華社制發的。基層單位不能濫用公告。報紙上常見到××單位遷移地址,××公司聘請×××為法律顧問,也用「公告」,都是濫用「公告」。
二、寫法
公告是一種嚴肅莊重的公文,它內容單一,篇幅較短,或篇段合一,或分條列點,表達直截了當,語言簡潔明快。
(一)標題。
公告標題有三種:一是完全式標題,包括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二是省去事由,只寫發文機關和文種;有的只有文種,如《公告》。標題之下,有時可依公告單獨編號。
(二)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由依據、事項和結語組成。
開頭要簡明扼要地寫出公告的依據,有時也可以不寫。
告知性公告,事項簡單,用篇段合一寫出。規定性公告,事項較多,可分條列點寫出。
公告的結尾一般用「現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結語,也可以提出要求作結尾。也可不寫結語。
(三)落款和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注在標題下方,也可注在正文末尾落款處。重要的公告落款處除註明發文機關和日期外,還標明發布地點。
三、使用要求
目前,公告的使用比較混亂,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把公告當作「啟事」、「聲明」、「廣告」用,望文生義,以為「公告」就是公開告知有關事項,如聲明某業務與本單位無關,揭露有人冒充某報記者行騙,也用「公告」;二是「公告」代行「通告」,凡公布性事項,事無巨細都用「公告」,甚至街道告知居民領取物價補貼也用「公告」。使用公告必須以「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有關規定來衡量,避免公告濫用。
通 知
通知是知照性公文,是上級機關用來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發布規章,向下級機關和有關單位傳達需要周知或者共同執行的事項,以及用來任免和聘用幹部的。
通知的特點: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於知照。
2、廣泛性。通知的廣泛性表現在多方面。
3、時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時效要求。
通知的分類:
根據內容的不同,通知大體可以分為五類:
1、批轉、轉發、頒發性通知。
2、指示性通知。
3、事務性通知。
4、會議通知。
5、任免通知。
� 批 復
一、批復的概念
批復是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回復性公文。其製作和應用一般以下級的「請示」為條件。當下級機關的工作涉及到方針、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報請上級機關審核批准時;當下級機關在工作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無章可循,報請上級機關給予明確指示時;當下級機關遇到無法解決的具體困難,報請上級機關給予指導幫助時;當下級機關對現行方針政策、法規等有疑問,報請上級機關予以解答說明時;以及當下級機關因重大問題有意見分歧,報請上級機關裁決時,上級機關都應該用「批復」予以答復。除此之外,有時「批復」還被用來授權政府職能部門發布或修改行政法規和規章。
二、批復的特點
1、針對性。批復的針對性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批復必須針對請示機關行文,而對非請示機關不產生直接影響;二是批復的內容必須針對請示事項,不涉及請示事項以外的內容。
2、回復性。批復的內容屬於回復性的內容。因為批復的製作和應用是以下級機關的請示為條件,對上級機關來說是被動的發文,下級機關請示什麼事項,上級機關就批復什麼事項。並且,上級機關對請求事項無論同意與否,都必須有針對性地明確予以回答。
3、權威性。批復是答復下級機關請求事項的回復性公文,它提出的處理意見和辦法,代表上級機關對問題的決策意見,對下級機關具有行政約束力。特別是對一些重大事項的答復,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具有權威性。所以批復一經下發,下級機關必須遵照執行。
三、批復的分類
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批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審批性批復;一類是指示性批復。審批性批復主要是針對下級機關請示的公務事宜,經審核後所作的指示性答復。比如關於機構設置、人事安排、項目設立、資金劃撥等事項的審批。指示性批復主要是針對方針、政策性問題進行答復。這一類批復,不只是對請示機關提出請示事項的答復,而且批復的指示性內容,在其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另外,授權政府職能部門發布或修改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批復,也屬於指示性批復。
四、批復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批復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1、首部。包括標題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批復的標題有多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批復事項、行文對象和文種構成;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第三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第四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加原件標題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批復的主送機關是指與批復相對應的請示發文機關。授權性的批復,主送機關應當是被諶ǚ⒉際┬行姓�ü婧凸嬲碌南錄痘�亍?
2、正文。正文是批復的主體,其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層次構成相對固定。其中除授權性批復與一般批復的寫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復的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1)開頭。通過引敘來文以說明批復緣由。首先點明批復的下級機關並寫明來文日期、標題和文號,以交代批復的根據。
(2)主體。主要說明批復事項。應當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實際情況,針對「請示」的內容給予明確肯定(或否定)的答復或具體的指示,一般不進行議論。也有的批復,在批復事項後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進一步強調批復的主旨。
(3)結語。一般用「此復」「特此批復」等習慣用語。
3、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署名寫上批復機關單位名稱,並加蓋公章;成文時間寫明年、月、日。
五、撰寫批復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行文的針對性。下級機關請示什麼事項,上級機關就批復什麼事項。
2、批復的觀點要明確。無論審批性批復還是指示性批復,上級機關的態度要明朗,不能太原則,更不能模稜兩可,以免使下級機關無所遵循。
3、批復要及時。批復是因下級機關的請示而行文,凡下級機關能夠向上級機關行文請示的,說明事關重要,時間緊迫,急需得到上級機關的指示和幫助,所以上級機關應當及時批復,否則就會貽誤工作,甚至會造成重大損失。
4、批復的行文要言簡意賅。要做到言止意盡,莊重周嚴,以充分體現批復的權威性。
函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或者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時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為公文中惟一的一種平行文種,其適用的范圍相當廣泛。在行文方向上,不僅可以在平行機關之間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行文,其中包括上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行文。在適用的內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於不相隸屬機關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外,也可以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向上級機關詢問具體事項,還可以用於上級機關答復下級機關的詢問或請求批准事項,以及上級機關催辦下級機關有關事宜,如要求下級機關函報報表、材料、統計數字等。此外,函有時還可用於上級機關對某件原發文件作較小的補充或更正。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二、函的特點
(一)溝通性。函對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起著溝通作用,充分顯示平行文種的功能,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備的特點。
(二)靈活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文關系靈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還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沒有其他文種那樣嚴格的特殊行文關系的限制。二是格式靈活,除了國家高級機關的主要函必須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較靈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辦。可以有文頭版,也可以沒有文頭版,不編發文字型大小,甚至可以不擬標題。
(三)單一性。函的主體內容應該具備單一性的特點,一份函只宜寫一件事項。
三、函的分類。
函可以從不同角度分類:
(一)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公函和便函兩種。公函用於機關單位正式的公務活動往來;便函則用於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便函不屬於正式公文,沒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標題,不用發文字型大小,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機關單位名稱、成文時間並加蓋公章即可。
(二)按發文目的分。函可以分為發函和復函兩種。發函即主動提出了公事事項所發出的函。復函則是為回復對方所發出的函。
(三)另外,從內容和用途上,還可以分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辦事宜函,邀請函、請示答復事宜函,轉辦函,催辦函,報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由於函的類別較多,從製作格式到內容表述均有一定靈活機動性。主要介紹規范性公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標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公函的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另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即受文並辦理來函事項的機關單位,於文首頂格寫明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其後用冒號。
(二)正文。其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結尾、結語等部分組成。
1、開頭。主要說明發函的緣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發函的目的、根據、原因等內容,然後用「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或「現將有關事項函復如下:」等過渡語轉入下文。復函的緣由部分,一般首先引敘來文的標題、發文字型大小,然後再交代根據,以說明發文的緣由。
2、主體。這是函的核心內容部分,主要說明致函事項。函的事項部分內容單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陳其事。無論是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還是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等,
5. 舉證告知書是法院公文嗎
是。
法院下的舉證告知書是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將有關舉證事項通知訴訟當事人的法律文書。
法院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