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貫徹民法典

法院貫徹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5-04-23 16:04:16

① 違反《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條規定的後合同義務,應當賠償實際損失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條所規定的債權債務關系終止後,當事人應遵循誠信原則,履行通知、協助、保密及舊物回收等義務。這些義務超越了合同本身,成為一種法定義務,其產生基於交易習慣而非雙方的約定。合同無效或撤銷不會產生這些義務,其目的是確保給付效果和妥善處理合同終止後的事務。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強調,如一方違反這些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失,對方有權請求賠償。這在《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2021年4月6日,法[2021]94號)中有所明確。關於賠償范圍,司法實踐中,責任僅限於實際損失,而非可得利益損失。可得利益損失指的是合同簽訂時當事人預見到的損失,而違反後合同義務的損失是無法預見的,賠償僅基於實際發生的損失。

袁長倫律師(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財產犯罪辯護部主任,西北政法大學刑法碩士,退休法官,聯系方式:15212781535)的解釋進一步闡明了這一點,強調了後合同義務法律責任的獨立性和實際損失賠償的限定性。

② 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

民法典1091條的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一、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__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本條是關於離婚時過錯賠償制度的規定,離婚時的過錯賠償涉及對多種損害的賠償。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會涉及人身傷害,受害人都可以請求賠償。

二、民法典律規定內容是什麼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在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間,司法機關需要對矛盾糾紛的原因進行分析處理,並搜集相關證據,以便於對相關情況作出判決處理,在審理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認定。

在當代社會簽訂合同的時候,需要對於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作出明確的說明,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按照合同當中內容來執行。當然確實有很多情況導致味覺也就鬧上了法院,這個時候大部分合同都不會履行。

三、《民法典》主要內容概括是什麼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總則編。總則編共10章、204條,與民法通則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為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並在各分編的相關制度中體現了綠色原則。

第二,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增加了臨時監護制度和臨時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確立了特別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權利制度。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責任制度,增加規定了「好人條款」和「英烈保護條款」等。

(二)物權編。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與物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與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相銜接;落實土地承包「三權分置」制度;考慮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銜接性規定。

第二,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強化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適當降低作出決議的門檻;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規則;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第三,增加規定居住權。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一章,專門規定居住權。

第四,關於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和清償順序;刪除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完善流押、流質的規定。

第五,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務院正式提出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後,再進一步做好銜接。

(三)合同編。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與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類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合夥合同這4種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補充完善債法的一般規則。明確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具體規則。

第三,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訂立合同。

第四,完善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對電子合同訂立、履行的特殊規則作了規定。

第五,完善格式條款制度。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對方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貸。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細化客運合同的規定。明確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等。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八十六條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③ 關於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最高法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時間效力的解釋在其中。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該合同的履行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因民法典施行後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三編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民法典施行前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租賃期限在民法典施行後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條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證遺囑,民法典施行後又立有新遺囑,其死亡後,因該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

熱點內容
在一家公司擔任董事嗎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3 20:16:48 瀏覽:464
社會與道德論文 發布:2025-04-23 20:16:24 瀏覽:122
陝西省殯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20:08:06 瀏覽:390
山東政法學院研究生 發布:2025-04-23 20:00:37 瀏覽:550
社會法的解決方式 發布:2025-04-23 20:00:33 瀏覽:243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4-23 20:00:21 瀏覽:532
重新修訂完善公司規章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4-23 19:44:00 瀏覽:181
法律責任承擔的種類有 發布:2025-04-23 19:31:20 瀏覽:295
侵權法律責任認定 發布:2025-04-23 19:24:43 瀏覽:197
中國行政法治之路 發布:2025-04-23 19:24:39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