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換著裝
『壹』 法院著裝規范
法律分析:法官、法警制服是審判機關為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而穿著的標志式統一制服。
法律依據:《幹警著裝規范》 第五條 在上班、開庭審理案件、執行公務、集體出席會議及外出參加其他與職務相關的公務活動時,法官、法警及其他工作人員著法官服或者法警服。著裝時應當遵守以下幾點:(一)著法官制服、法警服時注意警容風紀、做到警容嚴整,舉止端莊,不準披衣敞懷、挽袖、卷褲腿和襯衣下擺外露,不準佩戴任何首飾;(二)著春秋制服時應搭配白襯衫、佩戴依賴(紅色領帶),著法官制服開庭或執行公務時佩戴大徽章,著春秋西裝時,應將徽章佩戴在西服左領尖對應中間位置,其他時間佩戴小徽章,位置與前同;(三)不得將不同季節的法官服、警服與便裝混穿;(四)著制服時穿黑色制式皮鞋,佩戴配發的皮帶;(五)在審判大樓上班(開庭審理案件除外),著裝時應同時佩戴上崗證;
(六)著裝換季日分別為:1、夏裝時間為5月1日至9月30日2、春秋、冬裝時間為10月1日至4月30日
『貳』 法院書記員的服裝是什麼樣子
1、法官有法官袍。
2、書記員只有工作服,沒有袍子。
3、與法院法官有區別的。
『叄』 法官服的新式法官袍制度
2000年5月1日起,全國法官開始大換裝,中級人民法院以上法官統一換著黑色凝重的法官袍,基層人民法院的法官改著西裝。法官換裝雖不是第一次,但這一次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溫和的服飾與被動的法官
大蓋帽軍警式法官制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是與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相適應的一種著裝模式,它意味著法官主動、積極代表國家追究犯罪、打擊犯罪,法官與檢察人員、公安人員處於懲治犯罪的同一戰壕。而現代訴訟理念要求法官被動、消極、中立地進行審判,法官是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法官只負責審理案件,偵查、控訴、辯護的職能分別由警察、檢察官、律師行使。特別是自我國刑事訴訟法頒布以來,我國的刑事訴訟模式已由職權主義向當事人主義轉化,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模式要求法官被動、中立、消極,消極並不是無為,而是為了公正。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是自己利益的最佳裁判者,當事人不希望國家機關主動進一步他個人事務,法官也沒有必要代替當事人行使權利,他只應憑法律理論、內心確信來裁斷是非,做個消極的的裁判者,而不應成為主動的執法者。這就決定了代表暴力、主動的軍警式制服在現代訴訟體制下難以在法官系列中再展風采。
黑色的法官袍與孤獨的裁判人
法官袍與尋常人所穿服裝大有差異,它是由國家統一製作、配發給有一定身份、從事特定職業之人。法官袍主要體現的不是國家對法官的福利待遇,而主要是表徵法官的職業地位與常人不同。從袍的涵義看,袍就是用衣把人包起來。法官袍就是國家用黑色的袍子把法官包起來。從其實質層面透視是國家希望法官所處的環境相對封閉,不與案件當事人在庭外接觸,與其他不應接觸的人也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可以產生權威,距離也可促進公正。法院有許多的生效判決難以執行,這和法官與一方當事人過於親密接觸,導致另一方當事人的反感不無關系。國家配置給法官黑袍,希望他能認真執行有關迴避的規定,既要遠離原告,又要等距離地遠離被告。法官雖是世俗之人,當他披上法官袍之後,就應與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國家希冀能用法官袍來束住法官那顆勃勃跳動嚮往塵世的心。
封閉的環境與獨立的人格
在黑袍營造的封閉環境里,法官是獨立的。他不受外界的侵擾,只有獨立的法官,才能實現獨立思維,獨立裁判,最終實現公正正義。身著黑袍的法官,既獨立於行政上的領導又獨立於業務上的領導,既獨立於上級法院的法官,又獨立於同級法院的法官。只有法官獨立才能實現公正裁判,如果發生冤假錯案,讓其承擔法律責任才有其理性的基礎。黑袍裹住的不僅是法官的肉體,它更重要的是要鑄造一顆對虔誠的心。法官是法律之下的法官,除了法律他別無主人。法官之袍能培育法官獨立的人格,陶冶其法律理論與法治信仰,最終實現公正裁判。
黑色與理性
從心理學理論看,黑色代表凝重、理性、沉鬱,它與紅色的奔放、熱情、沖動相對應,審判更多的依靠理性非依賴於激情,黑袍有助於陶冶法官理性的情懷,培養理性心態,法官在裁判時必須時刻警惕激情對理性的沖擊,偏見與成見對公平正義的侵蝕,他必須用平常心去酌情酌理,他的思維必須同時符合法律要求與邏輯規范,是建立在證據基礎上的法律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統一,他要嚴密推理,小心求證,正如培根所說:「為法官者應當學問多於機智,尊嚴多於一般的歡心,謹慎超於自信。」
法官袍的文化品位與法官的行為模式
法官袍是法官的儀表,它不僅反映法官的職業特點,更反應他的興趣、愛好與文化品位。湘潭大學的胡旭晟博士認為:法官袍與碩士、博士服最為接近,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法官袍意味著文明、和平、冷靜,它要求身著法官袍者應具有豐富的知識、高深的情操,以及對法治的堅定信仰,同時更要求法官對社會、民眾一種終極的人文關懷。同時它預示著今後法官職業門檻的不斷提高,不是任何人都能身著此袍瀟灑走一回的。不信請看當今西文國家法官大多擁有唬人頭銜的學歷與高深知識。黑袍既代表知識更表徵經驗,法官審理的對象是人之錢財、人之生死,審理過程是迷津重重,他需析疑解難,審理的結果事關國運民心。法官審判無小事,他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沒有經驗和睿智是難以做到公正裁判,這也是法官制服由軍警式改為法袍的深層原因之一。這就要求改革法官來源渠道,推進法官的職業化。審判是知識與經驗的一融合,不是任何人都能伸進槽子里吃上一口的。
服飾影響行為,著袍應是文質彬彬、溫文爾雅之士。它要求身著法官袍的法官注重立言立行,言談舉止與法官袍相協調。那種吃了原告吃被告、那種呼七喝八、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的山西姚小紅之徒的法官,不應也不配穿上這聖潔的法官袍。這就要求我們的法官不僅要在服飾上換裝,更應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道德修養上換裝,做到袍如其人。
法官袍面料
現有的法官袍一年四季僅為一身,面料使用的是單面華達呢,該面料的優點在於抗皺、不起球、不變形、懸垂性好,穿起來比較挺括,缺點就是透氣性差,觸感較硬。
『肆』 法官開庭,是否要穿法袍
現在統一了,復主審製法官必須穿,陪審有不穿的。
人民法院法官袍穿著規定:
(2002 年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8次會議通過)
為增強法官的職業責任感,進一步樹立法官公正審判形象,現就法官袍穿著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的法官配備法官袍。
第二條法官在下列場合應當穿著法官袍:
(一)審判法庭開庭審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級儀式。
第三條法官在下列場合可以穿著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動;
(二)出席重大法律紀念、慶典活動。
第四條法官在本規定第二條、第三條之外的其他場合,不得穿著法官袍,其他人員在任何場合不得穿著法官袍。
第五條暫不具備條件的基層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時可以不穿著法官袍,具體辦法由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
第六條法官袍應當妥善保管,保持整潔。
第七條有關法官袍穿著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伍』 法院著裝要求是什麼
法律分析:著裝換季日期視各地季節、氣候、溫度變化情況,由各級人民法院自行酌定,統一要求。第六條著短袖夏服時,淺月白色短袖襯衣配夏褲(裙),上衣外穿,佩戴小法徽,不系審判專用制式領帶。第七條著長袖夏服時,淺月白色長袖襯衣配夏褲(裙),上衣扎系於褲(裙)腰內,佩戴小法徽,系審判專用制式領帶。
第八條著春秋服、冬服時,上身內穿白色長袖襯衣,系審判專用制式領帶,襯衣下擺扎系於褲腰內。領帶下沿應與皮帶扣位置大致相當。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審判制服著裝管理辦法》
第一條人民法院實行統一著裝,是人民法院司法形象和幹警精神風貌的綜合反映,是維護法治尊嚴,依法行使審判權的需要。
第二條人民法院審判制服包括夏服(含短袖、長袖)、春秋服、冬服、防寒服、法袍及制服配飾等。
第三條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依法履行法律職務或在公共場合從事公務活動時應當穿著審判制服,佩戴法徽。非履行法律職務或在公共場合從事公務活動,原則上不得穿著審判制服。
『陸』 人民法院審判制服著裝管理規范
1. 法律分析:為了樹立和維護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並遵循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的著裝行為需遵循本管理規范。
2. 夏服要求:法徽應佩戴在上衣左胸口袋上沿上方正中,確保法徽下沿與口袋上沿平齊。
3. 春秋服與冬服要求:男式制服的法徽應佩戴在上衣左胸空空胸駁頭裝飾扣眼處;女式制服的法徽則應佩戴在與男式制服相同的位置。
4. 防寒服要求:法徽應佩戴在左胸門襟與袖籠之間中央處,高度位於第一紐扣與第二紐扣之間的二分之一處。
5. 法袍要求:法袍在製作時已包含法徽,因此不再需要單獨佩戴。
6. 著裝規范的目的:根據《人民法院審判制服著裝管理辦法》,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執行法律職務或在公共場合從事公務活動時,應穿著審判制服並佩戴法徽。非執行法律職務或在公共場合從事公務活動時,原則上不得穿著審判制服。
7. 制服穿著要求:審判制服應按照規范配套穿著,不得與非審判服裝混穿。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執行任務時,制服的季節款式應保持一致。
8. 著裝換季日期:各地人民法院應根據當地季節、氣候、溫度變化情況自行確定著裝換季日期,並統一要求。
9. 夏服穿著要求:穿著短袖夏服時,應搭配淺月白色短袖襯衣和夏褲(或裙),上衣外穿,佩戴小法徽,不系審判專用制式領帶。
10. 長袖夏服穿著要求:穿著長袖夏服時,應搭配淺月白色長袖襯衣和夏褲(或裙),上衣應扎系於褲(裙)腰內,佩戴小法徽,並繫上審判專用制式領帶。
11. 春秋服與冬服穿著要求:穿著春秋服或冬服時,應內穿白色長袖襯衣,並繫上審判專用制式領帶,襯衣下擺應扎系於褲腰內。領帶下沿應與皮帶扣位置大致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