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香港暫委法官工資

香港暫委法官工資

發布時間: 2025-04-28 14:14:15

A. 香港那邊喜歡說太平紳士是什麼意思

在香港已經實行了160多年的太平紳士制度,是一個有效的監督、視察制度。它提供一個獨立渠道,方便有需要人士提出投訴,並讓有關方面按規定就投訴進行調查、跟進工作。此外,相關的決策局或部門也可藉太平紳士提出的意見及建議,改善有關設施和服務管理的問題

一九九四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對香港的頒授勛銜及委任太平紳士制度是否應該在回歸後延續,進行了討論,與會人士認為,太平紳士制度可以保證一些熱心於社會服務及有貢獻之人士,繼續協助政府執行施政。預委會最後建議,整體而言,太平紳士制度有助於推動社會人士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委任太平紳士獨立巡視有關機構,也有利於增強對有關機構的監管,提高公眾對該些機構的信任,所以應該保留此制度。香港特區政府並於一九九七年頒布了《太平紳士條例》(香港法例510章),從而確定了太平紳士在香港回歸後的法律地位。

太平紳士制度緣於十六世紀英國

有專門研究太平紳士制度的香港友好協進會主席李東海先生介紹,太平紳士制度,緣起於十六世紀前,是英國創立的一套旨在維護社會秩序的司法輔助制度。英文名稱為:JUSTICES OF THE PEACE, 簡稱J.P., 譯意是「和平公證人」或「治安推事」,後正式譯為「太平紳士」。

在香港回歸前的港英管治時代,太平紳士系由香港總督根據《英皇制誥》第14條的規定,委任對香港社會有「重大貢獻之人士」(當然必須是親英人士,如霍英東等雖然貢獻重大也不被委任),以協助政府維持社會治安。政府遇有重大案件發生時,可指定一位或兩位以上太平紳士,作為調查專員,以示主持公道。

香港首位華人太平紳士為法院陪審員

一八四三年,香港第一任總督缽甸乍,特選了44位英國人,組織成立了「英屬香港治安委員會」,任命為第一批治安委員。後來易名為太平紳士,權力亦得到擴大。

早期被獲委任的太平紳士,幾乎全屬英國人。直至一八八三年十二月,香港高等法院首位華人陪審員黃勝先生,才被委任為第一個華人太平紳士。黃勝早期留學美國, 一八四八年回港任《香港中外新報》首任主編, 後與王韜合辦中華印務總局,翌年助王韜辦香港首份華人獨立創辦的報紙——《循環日報》。此後,又有第一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律師、首位獲冊封爵士的華人何啟、保良局創辦人韋寶珊等一批華人被委任為太平紳士。

李東海先生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九四八年及七十年代,港英政府為了舒緩當時裁判司法庭人手不足的工作壓力,訂立《裁判司條例》,首次賦予任選兩位太平紳士組成初級法庭(即太平紳士法庭),並在聯席主審案件時,代表政府執行等同裁判司的所有權力和司法權的任務。該事件開創了太平紳士直接參與司法裁判的先河。

回歸後已委任八批太平紳士

香港回歸後,根據基本法,原有的太平紳士制度得以保留。回歸前,太平紳士是由總督任命,回歸後改由特區行政長官委任。現行條例規定,行政長官可按所規定的條款及條件,委任擔任公職的適當人士為太平紳士;政務司司長亦可按所規定的條款及條件委任其認為合適的人士為新界太平紳士。

香港回歸後的八年中,幾乎年年都有人獲委任為太平紳士。截止二○○五年七月止,行政長官已經委任了8批太平紳士,每次多則80名,少則50名左右,加上回歸前任命的,人數可謂多不勝數。據李東海先生統計,截止二○○二年七月,全港共有現任太平紳士1,172名,其中非官守太平紳士827名,官守太平紳士(凡在政府內擔任公職者,被稱為官守太平紳士)345名。而到二○○五年七月,總計有1,400多名。

回歸前,凡獲委任為太平紳士者,均需宣誓效忠英廷,回歸後則改為「維護香港法律,忠誠盡責地為香港市民效力」。

離港6個月或離開公職即終止職位

香港的太平紳士大致分為官守、非官守及新界太平紳士三種。前面講過,官守太平紳士指擔任公職的人士,其任期也只限於在政府服務期間,如果不再擔任政府公職,其太平紳士的榮銜也就自動撤銷。非官守指獲行政長官委任的其它社會人士。而新界太平紳士則屬非官守的另一類別,政務司司長就有權委任,目前的新界太平紳士多為回歸前委任的,回歸後尚未有新委任的新界太平紳士。

雖然太平紳士只是一個虛銜,一種榮譽,但也有一定的約束。《太平紳士條例》規定:有關太平紳士的撤職或請辭,行政長官可在下述情況下向當事人發出通知,撤銷委任其為太平紳士:

1.獲委任後在香港或任何其它地方被定罪,並就所涉罪行被判監禁。

2.患有《精神健康條例》所指的精神紊亂。

3.在委任期間離開香港連續六個月以上,但如有行政長官批準例外。

4.行政長官顧及公眾利益及有關個案的一切其它情況後,認為該太平紳士已經不適合擔任此職務。

此外,太平紳士本身也可以隨時書面向行政長官請辭,而年齡達到七十歲以上的太平紳士可以不參與視察活動。

有巡視監獄、醫院及接受投訴之職能

太平紳士的委任,不僅是為了表揚對公共服務作出貢獻的人士頒授的一項榮譽,亦委以一種職責,太平紳士的職責與權力是什麼呢?

太平紳士是個體面的榮譽稱號。早先的太平紳士皆是港英政府看重的人士,有制止各種非法集會、下令拘捕、入屋搜查以及簽發拘票、主持聲明、接受投訴及視察院所、監獄等多項權力與職責。在香港的歷史上,太平紳士曾經擁有過司法大權。

李東海先生回憶,早在五、六十年代,當時香港沒有今天這么多法官,所以一些民事案件就交由太平紳士審理。比如一些不法市民在街頭隨便丟垃圾被警察抓到,根據法律是需要開庭判罪的。但那時因為沒有那麼多法官,港府就將這類小型民事案交由太平紳士來審理。具體做法是,由二名太平紳士與一名官守律師組成一個獨立小法庭,對一些隨便扔垃圾,隨地吐痰等民事案件進行審判,是判罰款還是坐監完全由二個太平紳士決定。

除做法官外,太平紳士還有簽署拘捕令的權力。李東海先生舉例表示,為了防止個別警察進行私人報復隨便抓人,法例規定,任何警務人員以疑犯有神經病為由抓人,必須有該區最少一名太平紳士的簽名認可才可抓人。除此以外,太平紳士的權力還包括為申請會計師、律師、核數師申請牌照之人士簽名以及香港以外人士來香港居留、內地人來港定居、投資、上市等事項之簽名,只有太平紳士簽名有關部門才會受理。但這些權力現在(有的在回歸前)已經沒有了。

回歸前後太平紳士之權力差異

回歸後,雖然有所調整,但太平紳士仍有一定權力及職能。

按照《太平紳士條例》的規定,太平紳士的主要職能是巡視監獄、羈留中心及其它場所包括醫院、感化院、老人院等。通過巡視及接受投訴以確保這些部門的有效管理及合理服務,更可以確保不會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對待或被剝奪合法權力。具體職責與權力為:

1.接受與監理有關人士的簽署申請、宣誓及聲明等。

2.簽發令狀或命令。當太平紳士接到投訴,且投訴人要求他們簽發傳票或令狀時,太平紳士首先應查看投訴內容是否合理及合法,尤其是簽發拘捕令時必須符合:有關投訴必須書面提出;有關投訴必須經過宣誓,宣誓後必須對投訴事項的真相作證;投訴人已在投訴書上以慣常簽名方式簽署;應在投訴書上簽注,證明投訴人已在投訴書註明的日期和地點在他面前宣誓。

3.巡視指定機構。香港太平紳士的主要職務是巡視指定機構。巡視活動包括由兩名太平紳士(官首非官守各一)同往監獄、羈留中心、勞役中心、醫院等機構進行法定及行政訪問。巡視是透過獨立巡視的制度及事先又不知會被訪機構的巡視時間,以確保住在上述地方人士的權利受到保障。

在委任方面回歸前後的不同之處是,回歸前一般一年委任二次,有時三次,但每次都只有十幾個,有時一個(一般為官守),回歸後一年一次,都在七月,一次多則七、八十個,少則也有五、六十個。李東海先生對此表示,如此委任下去,擔心太平紳士愈來愈多有濫的趨勢,他個人認為還是嚴格一些好。

B. 相當於副處級的法官是幾級法官的職稱

四級高級法官檢察官(一般是法院副院長、檢察院副檢察長)相當於副處級待遇。
相關知識
三級高級法官檢察官(一般是法院院長和檢察院檢察長)相當於正處級待遇;
一級法官檢察官(一般是年齡較長)相當於正科級;
二級法官檢察官相當於副科級;
三級法官檢察官相當於副科級比二級法官檢察官低不了多少;
四級法官檢察官相當於一級科員;
五級法官相當於二級科員,實際中幾乎不存在。
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
四級高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相當於或者說等於四級調研員,因為工資待遇是一樣的)按照比例來的基本上10個助理產生1個,小數點不保留。
一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等於一級主任科員。
二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等於二級主任科員。
三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等於三級主任科員。
四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等於四級主任科員。
五級法官檢察官助理,等於一級主任科員。
法官檢察官助理等級,和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工資待遇一樣,車補也一樣,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並且有職數限制,多少和綜合管理類公務員一樣比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等級暫行規定》
第六條
法官實行下列職務編制等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賀滲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陵沒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禪汪脊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C. 香港律政司司長是誰

律政司司長 黃仁龍, SC, JP
黃仁龍先生於二零零五年十月獲委任為律政司司長。在出任律政司司長之前,他是私人執業大律師。二零零三年七月至八月期間,黃先生擔任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在一九八九至二零零五年期間,他曾擔任多屆香港大律師公會執委會成員,並於二零零三至二零零五年出任該會法律教育委員會主席。

黃先生曾出任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主席、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委員會主席,以及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上訴委員會主席。他亦曾擔任香港施達基金會副主席,並為香港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擔任顧問和參與義務工作。

黃先生於一九八六年畢業於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獲頒劍橋大學學士(法律)及劍橋大學碩士(法律)學位。一九八七年,他獲認許為英國大律師,同年獲認許為香港執業大律師。二零零二年,在香港奉委為資深大律師。二零零五年十月,他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二零零七年十月,他獲中殿律師學院選為委員,並於二零零九年獲頒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榮譽院士榮銜。

修訂日期:二零一零年八月

D. 為什麼法官要卷發

看過TVB電視劇的朋友都發現,香港的法官都戴著白色的卷發,其實不止香港,歐洲的很多國家也是有這個習慣的。

香港的法官帶著的那頂非常像牛頓的假的卷發,其實是受到英國文化的影響。因為香港是被英國統管了一百年,深刻烙上了不列顛的文化烙印。在英國和其他的西方國家,法庭之上的儀式都是非常發達的。英國的法官以及從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的法官,頭上戴著一個披肩假發,律師戴著小假發,法官和律師都穿法袍,通常是黑色的。這種裝飾下的開庭,給人一種非常禮儀化的感覺。

這個假發的 歷史 在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 社會 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

假發流行的初期,還有點小故事。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的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發而以長長的假發替代。早期的假發使用人的頭發製作,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甚至是死人的頭發……那時的法庭上,各種假發的氣味混合簡直令人窒息,使得法官們出庭有時不得不自帶一束鮮花來稍稍化解一下。這種狀況直到一位叫Humphrey Ravenscroft的人發明了利用馬尾製作假發的工藝才結束。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但是現在,數百年過去了,那種誇張款式的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就曾說:「(英國法官)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窺視的老鼠」。而且假發不衛生、太熱、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然而要說改變也很難。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不過現在假發的這個傳統也被現代文明影響著,2008年的調查之後,這個出庭必須戴假發的規矩被取消了。這對許多法官而言,延續數百年的在法庭上戴白色馬尾假發的傳統就此結束,而一項更為簡便的新著裝規范開始實行。不過,反對意見也有不少。一些年輕的法官和律師認為假發可以提高他們的權威,一旦取消傳統裝束會破壞法庭的庄嚴氣氛。他們認為,有的法官一生只戴一個假發,即使最後破爛不堪,也是一種資歷象徵。根據司法部的調查顯示,70%的法庭工作人員想保留假發,相比之下只有42%的公眾這么想。

你好:
起源於18世紀的馬尾假發和長袍服飾,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
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
歷史 記載,律師的黑袍最早可以追溯到1685年,當時是悼念查理二世駕崩所穿的喪服。
假發的使用始於18世紀初,那時戴假發是歐洲 社會 的時髦裝束,只有達官顯貴、王公貴族和法官律師等有身份的上流人物才能戴假發,從此逐漸形成了風氣。

現在法庭所用假發的樣式是1822年設計的。
目前的法庭假發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長可及肩的長假發,是在盛大活動和禮儀場合中戴的;一種是只蓋頭頂的短假發,是在平時法庭上戴的。

這種裝飾下的開庭,給人一種非常莊重禮儀化的感覺。據說,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發,就可以掩去其本來面目,去除私心雜念,成為法治的化身,公正無私的辦案...
而法官戴假發,這是國外英美法官的傳統,中國內地不存在這一情況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根據 歷史 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 時尚 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 社會 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 時尚 ,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打官司時, 法官及大律師要戴上西方的假發及穿上長袍, 意思是將本來面目及身體遮去, 象徵法律公正.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論年齡, 性別, 亦不分種族.

大律師(Barrister)正式身份, 其實是 "法庭人員(Officer of the Court)", 所以亦有責任維護法律公正, 要在控 / 辨時只論證處及法律, 而不論年齡性別, 不分種族, 因而亦要戴上假發及著長袍, 將本來面目遮去.

事務律師(Solicitor)在高等法院是不能發言的, 所以不用戴上假發及著長袍.

在香港, 大律師袍是全黑色的. 法官袍不只是全黑色. 亦有紅, 紫, 黑等.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職級的法官. 平時審訊, 法官只會帶銀白色的小假發. 而長到及肩的大假發, 是在隆重長河先用. 大律師的假發亦是銀白色的, 但就有兩條辮子.

資格老的大律師, 其假發有時會是深灰 / 啡黃色. 因為用得耐洗得 ), 加上有大煙民大狀煙熏,所以變色.

其實是假發!法官戴的假發屬於官職式假發,表示自己的官職,它要營造的氣氛是生怕你看不出來這是假發。所以這種假發戴上去以後給人一種特別非人化的感覺,也就是說,戴上假發的人看上去就不是個人了,它要把法官當作非人非神的,半人半神的思想。我想這種營造有它特別的深意。假發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正義的希冀。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目前的法庭假發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長可及肩的長假發,是在盛大活動和禮儀場合中戴的;一種是只蓋頭頂的短假發,是在平時法庭上戴的。假發、法袍這樣的服飾營造的氣氛是凸顯了法官這種角色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職位的極端重要性。假發是法官威嚴和法律的象徵,不是裝飾品,也不是為了好看,判決也和這無關的。
據說,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發,就可以掩去其本來面目,去除私心雜念,成為法治的化身,公正無私的辦案。

戴假發這個事情,說起來就久遠了,這個傳統或者說是習慣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60年代,英國查理二世復辟時期。一方面是查理二世曾在法國流亡過很長的時間,當他回到英國之後,法國戴假發的 時尚 也流傳到了英國。另外,在查理二世復辟之後,原本對立的短發圓顱黨和長發騎士黨,關系緩和達成妥協,為了消除頭發上這種明顯的對立,假發就成立最好的政治掩飾物。

而就這樣假發流行起來之後,英國的法官們也開始戴假發,而且假發越大越誇張就代表法官的身份越高貴,不過那時的假發也僅僅是 時尚 的裝飾物,並沒有特定的法律意義。

後來,由於 社會 輿論的對假發進行批判和奚落,普通的英國群眾開始慢慢放棄戴假發的習俗,只有法官和出庭律師還保留著它。久而久之,戴假發就成為了法官的職業標志和習慣。後來,又有人對法官的假發進行了改良,法官假發的樣式也就慢慢固定了下來。所以,英國,香港法官戴假發,主要是出於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而假發的使用年限和磨損程度,一定上也反映了法官的資歷,而且是直觀反映。所以在2008年英國的新規規定「除了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的法官之外,全國大多數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可以不再佩戴假發。」時,有些人是拒絕的。不過由於法律並不對法官是否佩戴假發做強制性的規定,所以現在有些法官會佩戴假發,而有些法官則選擇輕裝上陣。

英國人留下的傳統,

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回歸後,司法制度仍然沿襲了英國的傳統,法官和律師的假發套也就這樣保存了下來。

那為什麼英國會有這樣的傳統呢?

說法一

中世紀,英國地區的司法人員們因過度勞累,頭發掉得厲害,禿頭很常見。為了保持良好的形象,律師和法官約定俗成在法庭上都統一帶上白色假發套。

說法二

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禿頂而戴假發,皇室和貴族爭先效仿,包括法官和律師在內,於是將這種 時尚 之風帶入了司法之中。

說法三

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強化法庭和審判者的威嚴和權勢,讓法官和律師不受主觀影響,保持公正的態度,於是法官和律師之間就用發套和法袍營造一種「非人化」的氛圍。

無論世俗的道德標准如何,法官和律師都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擾,最大程度的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關於這一說法,賀衛方教授說過「法官這種職業手握生殺予奪大權,權力重大,他必須有某種神聖特質。當事人也有一種期望,期望他能夠超越常人之上。」

司法假發越舊越好

香港法官和律師的假發套新舊程度,往往意味著法官和律師的專業程度,假發套越舊表示法官和律師的經驗就越豐富

所以很多律師為了讓自己的假發套看起來更舊一些,從來都不打理自己的假發套

早期的假發套是用人頭發製作,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或者用死人的頭發(嗯,想想蠻嚇人的)。 1822年,發套開始用馬鬃製作。因為馬鬃取得困難,據說製作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費44小時,所以一頂假發套價格都比較貴。英國一個法官的假發超過了1500英鎊,普通的也不低於300英鎊。

假發的款式也很多,有披肩大假發,和齊耳短假發,還有垂著小辮子的短假發。

披肩大假發,法官會在一年一度的法律年會上佩戴,平時工作時不會戴。

小辮子的假發一般是暫委法官(未正式任命的法官)和特委法官(大律師和休假法官中挑選出來臨時擔任的)在開庭時佩戴。

其實,也不是所有法官在開庭時都要戴假發,比如1997年以後設立的終審法院的法官,就完全不戴假發;地區法院的法官,比如死因裁判法庭的法官,開庭時也不戴;高院法官在進行內庭聆訊時也不戴假發。

法官戴假發是源於歐洲古代習俗。

古代歐洲流行一種說法,就是所有疾病都來自於水,所以當時除了不可避免的吃飯喝水,其他情況下是盡量不接觸水的。

所以古代歐洲人在相當一段長的時期內是不洗澡不洗頭的!

而白人90%都有不同程度的狐臭,再加上不洗澡不洗頭……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會是個什麼結果。

因此在歐洲古代,對香料香水需求極大,主要目的就是掩蓋身上的味道,如今法國香水如此有名,其根源也在於此。

除了香料香水可以掩蓋身上氣味,古代歐洲人還發明了假發,試想一下,長時間不洗頭,頭發臟的不行,單純的戴帽子已不足以掩蓋了,戴假發的習俗就應運而生了。

古代歐洲人喜歡戴帽子戴假發的習俗其根源就是不洗澡造成的。

進入現代文明後,歐洲人對疾病有了正確的了解,開始洗澡洗頭,戴假發戴帽子的就漸漸少了,不過有些情況下比如法官依然保留了這些習俗。

前面有位答主說是因保暖,我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得來的結論,和事實毫不沾邊。古代歐洲人戴假發是源於不洗澡這個知識在歐美是公認的。只是一般不提這個,誰會經常提及祖上不洗澡不洗頭又臟又臭呢?!

其實不僅是歐洲古代,在中國古代也有這種困擾,古代中國人雖然洗澡,但是洗頭確實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一來洗頭需要熱水,古代男女都是長發,如果頻繁洗頭,燒熱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住城市的要買柴(需要錢),住鄉下的要打柴(需要時間和力氣);二來古代人洗頭是直接洗或者用皂角之類的,清潔效果並不好。所以古代中國人也流行戴帽子,還發明了一種工具:篦子,一種用竹子做的梳頭工具,齒非常細排列很密,可以把頭發中的臟東西以及寄生蟲之類梳出來,再結合洗頭和戴帽子的方式,以此來保證頭發的衛生。

英國 歷史 上法官戴假發實際上源於議會,由於克倫威爾時代議會軍全部都剃光頭與王黨蓄長發的王黨軍針鋒相對。英國王復壁後由於雙方議員及司法人員留發的與不留法的依然是亞相針鋒相對的在議會與法庭上互相人身攻擊甚至斗毆,不得己雙方最後在英玉的斡旋下互相妥協都在法庭與議會上戴假發,與示公正。於是這個傳統就流傳了下來。

E. 李國能簡介


李國能,1948年12月出生於香港,廣東鶴山的故鄉為他提供了深厚的根基。他在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接受了基礎教育,隨後赴英國打比郡普頓學校深造。學業有成後,李國能考入劍橋大學,先後獲得了文學碩士和法學碩士學位。1970年,他獲得了英國大律師執業資格,正式開啟了他的法律職業生涯。1973年,他成為香港執業大律師,並在2001年榮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榮譽。


在職業生涯早期,李國能擔任了多個重要職務。1982年8月,他成為地方法院暫委法官,隨後在1986年8月晉升為稅務上訴委員會副主席。1988年,他成為御用大律師,並在教育領域擔任過大學及理工學院資助委員會主席和司法人員敘用委員會委員。1991年6月,他晉升為暫委高院大法官,1992年10月更進一步成為行政局議員。1997年7月,他被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期間他積極參與多項司法改革,致力於提升司法制度的專業性和透明度。


李國能在任期間,以實際行動推動了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實施了多項關鍵的民事司法程序變革,並倡導調解服務的發展。他還特別注重法庭語言的使用,加強了對無律師代表訴方的援助,這些舉措深受香港市民的贊譽。2009年9月2日,他宣布提前至2010年8月31日退休,並在9月1日開始休假。同時,李國能與香港賽馬會緊密相連,曾是會員,並擁有馬匹心聲、凱聲、海闊天空等。



(5)香港暫委法官工資擴展閱讀

李國能(1948年12月-),廣東江門人,祖籍廣東江門鶴山。曾歷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成員,香港賽馬會董事,土地發展公司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嶺南學院校董、聖保羅男女中學校董會副主席等,並於2008年獲香港大紫荊勛章。李國能現任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他在落實《基本法》確立的司法制度和維護香港法治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F. 四級高級法官退休待遇

四級高級法官退休待遇是副處級待遇。
《關於員額法官工資制度改革後參加養老保險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實施四級高級法官以上參照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副處級以上退休政策,四級高級以上女法官延遲60歲退休。與財政廳印發《關於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差租指旅待遇適用政策的函》。將一級、二級高級法官比照「廳局級及相當職務人員」差旅費標准。與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退出員額的法官交流轉任其他類別公務員職級確定意見的函》,明確法官等級與行政職級對應關系。
四級高級法官相當於縣處級副職(副調研員)。
勞動者依法退休後,可以依法弊空配享有養老保險金,不在享受原來的工資,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虧差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中國法官等級規定中國法官分為四等十二級。級別分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級。其中,首席大法官、一級大法官和二級大法官總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
大法官分二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此外,高級法官分四級,普通法官分五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等級暫行規定》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為了實現對法官的科學管理,增強法官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保障法官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國家實行法官等級制度。
第三條 法官等級是表明法官級別、身份的稱號,是國家對法官專業水平的確認。
第四條 法官等級根據法官的職務編制。

G. 為什麼香港的法官出庭都要戴假發

因為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回歸祖國之後仍然沿襲著英國的司法傳統,其中就包括法官和律師的假發長袍習俗。

並非所有律師都要佩戴假發出庭

在香港也並不是所有的律師出庭的時候都需要佩戴假發,只有法官和大律師才需要戴假發,律師則不用。目前,香港的大律師一共有1317名,資深律師只有99名。法官和律師佩戴假發的傳統也被現代文明影響著,目前不是所有的法官在開庭時都要佩戴假發,英國也有律師表示自己不想佩戴假發。

雖然在08年便出台規定“只有審理刑事案件的法官才需佩戴司法假發”,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假發在法庭上代表著階級與能力,也是對法律的尊重,戴上假發變代表著公平和正義,所以在辯護的時候就能夠拋開偏見和感情,用公平正義的眼光來看待事情。

H. 「暫委法官」是什麼

是一種委任制制度,即暫時委任(任職)的法官。

暫委法官包括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和區域法院暫委法官。長期活躍在司法審判一線, 並成為香港法院從律師或其他法律行業從業人員中遴選全職法官的重要來源。但是, 這支活躍在香港特區法院審判一線的法官卻一直披著一層非常 「神秘」 的面紗。迄今, 仍然沒有公布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和區域法院暫委法官的名單。 學界對此的研究也非常有限, 香港大學許方中、 普麗芬教授曾在其論文 《基本法下的司法獨立》 中介紹了回歸後香港暫委法官制度的發展, 但沒有引起更多的回應。

熱點內容
立法法第88條 發布:2025-04-28 17:46:21 瀏覽:852
中國石化加強法律服務保障 發布:2025-04-28 17:43:59 瀏覽:591
行政法規的考題 發布:2025-04-28 17:43:57 瀏覽:489
注會經濟法必考 發布:2025-04-28 17:41:05 瀏覽:437
居委會證明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7:40:15 瀏覽:48
刑法修正案九的評價 發布:2025-04-28 17:40:08 瀏覽:405
經濟法李昌麒筆記 發布:2025-04-28 17:34:22 瀏覽:218
司法行政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5-04-28 17:31:59 瀏覽:342
2010版教材國際經濟法自考復習提綱 發布:2025-04-28 17:21:12 瀏覽:25
外國收養條例 發布:2025-04-28 17:20:25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