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春秋
Ⅰ 從周朝開始的古代幾種審判方式
中國歷史悠久,司法審判經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司法文明一脈相承。現將其中要者試述如下:周司寇的「三刺」、「五聽」裁判方法 周朝的司法官為大、小司寇。他們在前人審判經驗和自身司法實踐基礎上,總結出切實可行的新裁判方法,使中國古代司法官的裁判方法完全從「神意裁判」中解脫出來,首次形成一套較先進、科學的裁判方法。 其一,以「三刺之法」裁決獄訟。所謂「三刺」乃為分別徵求群臣、群吏和萬民的意見,然後裁決案件糾紛。此法相當於後世公審咨詢裁決制度。其二,以「五聽之法」斷獄。所謂「五聽之法」,乃「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二曰色聽(觀其顏色,不直則赧);三曰氣聽(觀其氣息,不直則喘);四曰耳聽(觀其聽聆,不直則惑);五曰目聽(觀其眸子,不直則?g)(參見《周禮·秋官·小司寇》)。 周司法官所創的「三刺」、「五聽」裁判方法,系夏、商、周三朝千百年來司法審判經驗的升華,由神意裁判演進到對訴訟當事人的察言觀色,引入並熟練地運用社會心理學為司法裁判服務,是一個司法裁判方法論上質的進步,影響深遠。尤其「五聽」法,在證據裁判主義確立之前,乃為中國司法裁判的基本方法之一。時至今天,「五聽」裁判方法仍不失其鏡鑒意義。 孔子的「仁恕論刑」裁判方法 孔子的仁恕論刑方法論集中體現在其對「刖人救季羔」故事的評述上。衛國士師(司法官)季羔,經常向犯人施刖刑,即把犯人腳趾砍掉。後蒯聵叛亂,季羔棄城逃走,當他逃到外城城門時,被一個他判處刖刑的守城犯人所救。季羔不明白刖人為何救他,就問刖人:過去我下令砍掉你腳趾,現我處落難時候,正是你報仇的好機會,為何你不僅不報仇,反而再三救我?刖人答道:你審理案件治我罪時,先人後我,我想你是在等待免除我罪責的機會;待罪定臨刑時,你又面呈憐憫的愁容。可見你是一位德高心慈的好官!這就是我之所以要救你的原因。孔子非常推崇季羔,認為其裁判案件,適用法律的造詣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既執行了法律又考慮到仁恕。適用法律時,如心存仁恕之道就樹立了道德,如一味使用嚴刑暴力就會樹立仇恨(參見《孔子家語》)。仁恕論刑的裁判方法論,經孔子及其儒家子弟大力推崇,在中國司法裁判史上得到發揚光大。仁恕論刑為儒家裁判方法的精義之一,其引入仁義之道調和了法律的嚴酷性,可感化罪犯、服訟息訴,其作用與社會意義不可低估。 「三刺」「五聽」董仲舒的「春秋決獄」裁判方法 董仲舒認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進而提出當律有疑義時應以經學義理為其基礎解釋之;在發生疑難案件,應引援經義作參考裁決。此即著名的「春秋決獄」裁判方法。董氏在其《春秋繁露·精華》中解說:「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可見「春秋決獄」裁判方法論的要旨乃為:法官裁判案件,應根據案情事實,研究行為人的動機;動機邪惡者即使違法、犯罪未遂也不免其責;首惡者應從重懲處,主觀上無惡念、過錯者應從輕論處。後董氏病老退隱,朝廷每有政議,遣使者及廷尉張湯親至陋巷,問其得失,其對皆有明法;作《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 董氏倡行的「春秋決獄」,風行於兩漢及漢朝以後,歷久不衰。「春秋決獄」裁判方法論,對中國法律發展影響至遠:其一,其使引經入律、以律注經,儒法合流,漸進式地重塑了中國法律之精神。在解決立法之不足的同時,把春秋義理作為司法的衡平原則,緩解了法律的嚴酷性,引導中國社會走上儒教文明之路。其二,成功地改造了法家的裁判方法論,使儒家裁判方法論自此占據了主導地位。 狄仁傑的「斷獄如流」(速裁)裁判方法 狄仁傑在唐高宗和武則天在位期間,曾長期作司法官。唐高宗儀鳳年間,狄氏「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舊唐書·卷八十九狄仁傑傳》)。又載「稍遷大理丞,歲中斷久獄萬七千人,時稱平恕」(《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五狄仁傑傳》)。可見狄氏在不到一年內,審結長久未結的疑難積案一萬七千件,並且沒有一件冤案。他一天最起碼應審理裁決四十多件滯案,創造了中國司法裁判史上審案又快又好的最高紀錄,可謂「斷獄如流」的真正速裁高手。狄氏精通法律,講究策略,重實際,體恤民情,善斷滯獄,效率驚人。由此觀之,狄氏的裁判方法,可謂真正的「斷獄如流」速裁方法。經荷蘭人羅伯特·梵·古利克用英文撰寫的《狄公辦案大觀》的推介,狄仁傑裁判案件的事跡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其速裁方法亦影響及其他國家。 宋慈的實證檢驗裁判方法 宋慈出身司法官世家,憑賢能被薦任大宋提刑官。宋公為司法官數十年,處理獄訟,特別重視實證檢驗,從不輕信訴訟當事人陳言、口供。宋公認為 「告狀切不可信,須是詳細檢驗,務要從實」,對疑難案件尤「須是多方體訪,務令參會歸一,切不可憑一、二人口說,便以為信」。他還提出司法檢驗官必須親臨現場、屍檢必須由其親自填寫的檢驗原則,對疑難獄訟,須充分調查取證,經深思熟慮後才能裁決。由於宋公採取科學實證的裁判方法論,其一生裁斷疑獄無數,而無冤訴,名重朝野。宋公善於總結審判經驗,勤於鑽研疑難問題,對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著作詳加整理、核定,並結合自己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著成《洗冤集錄》這部中國乃至世界最早、最系統的法醫及裁判方法論名著。
Ⅱ 春秋時期楚國的最高司法官叫什麼
春秋時期楚國的最高司法官叫延理。
Ⅲ 論漢朝的治獄思想
一、引言
「春秋決獄」是中國古代司法官根據儒家經典特別是孔子編撰的編年體史書《春秋》之義理作為決斷復雜、疑難案件依據的一種特殊審判方式,其應起源於漢以前,並盛行於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明確的法律制度,法律規定遇疑難案件應以儒家經義來決斷,實際是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春秋決獄」的明顯案例到唐代基本結束。中國法律人對「春秋決獄」多有詬病,但筆者認為其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斷案方式,在中國法制史上至少存在900多年,佔中華文明史的近五分之一時間,「春秋決獄」的精神要義植根於中國法律的深層土壤,對整個中國法制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研究「春秋決獄」,對現代司法無疑有較大的借鑒價值。本文簡要闡述「春秋決獄」的基本理論,評價其積極作用,結合現代司法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進行分析,尋求漢代春秋決獄與現代法制的淵源聯系,進而試圖思考中國現行法制中的某些法律、司法政策的利弊。
二、「春秋決獄」的基本理論
(一)在孔孟時代,儒家思想尚不具備法律化的條件
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能成為統治思想,可能和儒家代表人物很少身居要職、沒有實踐儒家政治抱負的條件有關系。孔子本人長期在多個國家間巡遊講學,同時也尋求做官機會,雖然孔子在魯國做過短期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三個官職,但終不被重用,鬱郁不得志,游學生涯直到68歲,5年後去世。孔孟生活的年代,儒家思想僅存在於民間,原因還可能是當時那麼一個戰亂紛爭的時代,儒家「仁、禮」等思想實際上不利於中國的大一統。確實,秦王贏政以韓非的「法、術、勢」法家思想縱橫天下,特別強調法律的作用,主張「以法治國」,為後來封建的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之大一統奠定了理論依據。法家治國,誇大了法律的作用,主張用重典、輕罪重罰,這又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及早覆滅埋下了伏筆。秦王朝以苛刻的《秦律》橫征暴斂,終至百姓揭杠而起。
(二)漢武帝獨尊儒術及「春秋決獄」的提出
秦滅後,由於法律的延續性及統治者認識上的局限性,漢代法律多抄襲秦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逐步趨於穩定,這樣的酷刑就不能再適應當時社會,百姓多有反感,酷刑反而不利於社會和諧。隨著時間的推移,儒家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在民間的影響力得到空前擴張,更多的接受儒家思想洗禮的人逐漸進入到封建官僚隊伍中。漢朝初期的統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曾宣布廢除秦朝嚴酷的法律,並採取「與民休息」、「寬省刑法」等積極措施。漢武帝劉徹即位後,志在探索新的治國之策,在全國范圍內大量選拔人才,使越來越多的儒家思想人物被選拔到高層。董仲舒在參加人才選拔的「求賢良策問」中,以「《春秋》之義大一統」為題參加策問,取得漢武帝的贊賞後被提拔重用,後漢武帝採納董仲舒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董仲舒過大中大夫、江都相、膠西相等職,就連辭官回鄉之後,朝廷每有重大案件,都會去請教,使其有機會、有條件更多地參與到司法中去。在司法審判的實務中,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等儒家經典為指導,還組織編輯《春秋決事比》(又稱《春秋決獄》),收錄232個以《春秋》決案的典型案例,在整個漢朝的司法審判中,《春秋決事比》實際上成為當時的判例法。任何思想,一旦成為統治思想,必將以極快的速度全面地反映到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任何領域。既然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那它就必將成為司法等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進而實現統治思想法律化,使統治思想以法律的形式長期固定下來。好比現在我們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那麼我們的政治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法律也是馬克思主義化的。因此,「春秋決獄」雖為董仲舒提出,可他無非就是順應了當時政治社會的發展,推動了儒家思想法律化進程,符合了封建王朝的統治需要。
(三)漢朝司法官對「春秋決獄」的運用
董仲舒倡導的「春秋決獄」,一般用在復雜、疑難案件的審理中,或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案件適用儒家經典義理決斷,但即使法律有明文規定時,如果某個案件的審判如果適用法律時與儒家經典義理相違背,那麼,儒家經典義理就有高於法律的權威。這些儒家經典著作主要有《易經》、《詩經》、《書經》、《儀禮》、《春秋經》等,其中放在特別重要位置的是《春秋經》。為了後人決斷案件的方便,董仲舒精選232個典型案例編輯《春秋決事比》,司法官以《春秋決事比》作為審判案件的標准,在《春秋決事比》中沒有類似案件時,再以儒家經典義理判決。
《春秋決事比》中的案例,現多以遺矢,但仍能從尚有記載的幾個案例中管窺漢朝司法官對「春秋決獄」的運用原則。一是「原心定罪」。在犯罪事實清楚的前提下,主要考察犯罪者的動機,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符合仁、忠、孝等儒家精神,那麼即使他的行為產生了社會危害,也可以減輕處罰;如果一個人的行為違背了儒家的仁義精神,即使造成的社會危害不大,仍然可以處以重刑。例如,某人的父親和別人發生口角而斗毆,對方用刀刺殺父親,這時,兒子用棍子相救,本來要打對方,卻誤傷了自己的父親。在這件案件的審判中,司法官間產生了意見分歧,有司法官認為兒子犯了毆打父親的重罪,當時的法律規定毆打父親必須處死,因此這件案件中的兒子應判處死刑,而有的司法官認為兒子的本意並不是要故意毆打父親,兒子不應該被判處死刑。這樣的案件放在今天是很好判的,但古人不會有「正當防衛」、「過失傷害」等思維,司法官們覺得很為難,因此把這個案件作為一個疑難案件報給董仲舒來處理。董仲舒以「原心定罪」為原則,認為兒子的動機不是打父親,相反是為了救父親,還很符合儒家的孝道精神,所以免其罪。即使同樣的案件發生在今天,當今的各國法官們的判決結果應該和董仲舒所處理的差別不大。二是「親親相首匿」,即近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隱匿其犯罪行為,除非是嚴重破壞了當時的封建統治秩序或者侵犯了皇權。《春秋決事比》中的案例是:甲沒有兒子,從路上揀了個嬰兒乙並把他養大,乙長大後殺了人,甲把乙藏匿起來。按照當時法律,藏匿殺人犯要受到重罰。可董仲舒按照《春秋》中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可互相藏匿,董仲舒認為他們是父子關系,所以不判甲的罪。到了唐代,法律明確規定父子互相藏匿罪行的行為不屬於犯罪。
三、「春秋決獄」的影響與價值
董仲舒首先倡導的「春秋決獄」無疑是具有較大負面作用的,主要體現在:第一,導致了封建司法腐敗。由於當時法律十分的不完善,許多案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而《春秋》等儒家經典又有較大的解釋空間,還有許多前後矛盾的地方,且《春秋決事比》作為當時的判例法,僅200多個案例,更是不可能窮盡社會生活的全部,這就為封建司法官根據自己的好惡解釋儒家經典提供了方便。第二,不利於封建法制的完善。筆者認為,漢朝成文法和判例法混合使用,這本身並無壞處,可無論成文法還是判例法,均沒有以應該有的速度繼續完善、充實,如果說沒有「春秋決獄」的審判方法,那麼司法官在遇到疑難案件後,不按照儒家經典來決斷的話,雖然會暫時增加審判難度,可也會逼著司法官們去思考如何完善現有法律的問題,從而促進法律的修改、充實、完善。在遇到疑難案件時,司法官們可依據儒家經典決斷,這就給司法官們帶來了思想和實踐上的極大惰性。
任何事物均有兩面性,對「春秋決獄」同樣應以一分為二的觀點進行評價。實際上,「春秋決獄」的貢獻和價值遠遠超過其缺陷,它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亦可為現代司法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一般認為,「春秋決獄」對古代司法的貢獻和價值主要體現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推動法律儒家化、糾正法律人性化不足、緩和社會矛盾、推動了古代犯罪構成理論的完善等方面,筆者則從促進了社會和諧、體現了樸素的人本思想、對現代司法的一些啟示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促進了社會和諧
從法律制度上來分析,漢朝初期法律由於在很大一部分范圍內抄襲秦朝的法律,即「漢承秦制」,致使當時的法律過於嚴酷,繼續使用黥、劓、宮、斬左右趾等肉刑,對勞役刑亦無明確固定的刑期規定。嚴刑酷法在戰亂紛爭的年代或許有其積極意義(當然,也肯定有其明顯弊端),有利於促進社會政治的穩定安寧。可隨著漢朝的大一統,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酷法就再也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人們必然對其十分仇視,從而引發社會動亂。經過漢初二三十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迅速恢復,政治形勢趨於穩定,犯罪現象大為減少。殘酷野蠻的刑罰制度,愈來愈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此,廢除酷刑,改革刑制,已成為大勢所趨。在許多繁酷的法律應該廢除而沒有廢除之前,董仲舒適時提出「春秋決獄」的法律主張,適應了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有利於維護政治的穩定。儒家倡導的「仁、愛、孝」等思想,具有相當的人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嚴酷的法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糾紛。從「春秋決獄」的審判實踐上來看,以儒家經典義理審判的案件多以「從寬」為主,這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避免產生更大的矛盾。比如,《春秋決事比》中記載的一個案例:甲把自己的親生兒子乙送給了別人,乙長大後,甲對乙說「你是我兒子」,乙一氣之下打了甲。按照當時的法律,乙打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應判決死刑。如果真的判乙死刑,那麼,矛盾糾紛就「升級」了,乙的養父、妻兒等與甲就產生了較大的矛盾,同時也導致他們仇視法律。董仲舒不按照死板的法律條文來決斷此案,董認為甲生了兒子不撫養,其父子關系已名存實亡,所以乙不應處以死刑。實際上,甲作為乙的生父,也不可能希望乙被判處死刑,因此,筆者認為該案是一個取得良好社會效果的典型案件。
從社會制度上來分析,漢初吸取秦朝苛捐雜稅繁多而逼民起義的深刻教訓,以老子無為思想為指導,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長期的休養政策,百姓生活迅速得到改善,同時,也培養了大批非常富裕的商賈和地主,富裕商賈和地主的子弟多無法無天、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為非作歹、目無尊長,導致綱常敗壞,社會矛盾越發突出。漢王朝比較清醒地看到了這點,順勢「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比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等綱常理論在當時確實能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春秋決獄」以極快的速度推進了儒家思想的法律化,使儒家的統治思想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發揮了司法對政治、社會應有的作用。因此,「春秋決獄」對社會穩定和政治的穩定均有十分重大的貢獻。
(二)體現了樸素的人本思想
「春秋決獄」的審判方法,從多個方面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一是尊重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儒家特別強調親人之間的關系,認為為了親人而做的某些雖然不合法的事情也應該體諒,即「親親相隱」等。在前面提到的養子殺了人,養父把養子藏匿了起來,按照當時法律,藏匿殺人犯應處以重刑,但董仲舒考慮到父子之間的親情,在任何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非常難以選擇的,因此他認為養父藏子是人之常情,不應判罪。二是尊重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詩經》中說:「食色,性也」,也就是把食、色作為最自然不過的事情,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春秋決事比》中的一個經典案例就是不依據法律規定,而可能是根據這句話來決斷的。有個年輕女子的丈夫在坐船時掉到大海里,找不到屍體安葬。四個月後,這個女子的父母做主將女子改嫁。按照當時法律,在丈夫的屍體未安葬前改嫁應判處死刑,當時就有司法官這樣認為。法律的原意是懲罰女子的淫盪和為了財富等私利而改嫁的行為,但董仲舒認為女子改嫁不屬於淫盪,也不是為了私利,所以無罪。董仲舒判女子無罪,可能是從如下三個方面考慮:1、該女子的丈夫屍體掉到大海里,根本找不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屍體很顯然是永遠找不到了,那麼,該女子就得永遠守寡,不得再改嫁嗎?很顯然,這樣的結論是荒唐的,所以該女子無罪。2、該女子改嫁是遵從父母之命,儒家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反而說明該女子遵從孝道,顯然不是為了私利。3、「食色,性也」,這也應該是人家的基本生理需求吧。這個案例顯著的反映了「春秋決獄」的尊重客觀實際和樸素的「以人為本」的理念。
(三)結合現代司法的一些思考
從2006年起,中央政法委決定在全國政法系統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黨的領導」,就是說全國政法工作必須服從服務於黨的領導,而不是削弱黨的領導。我們的提法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官之上,只有法律」等,這話本來是不錯的,但中國現階段正處於社會的轉型時期,社會矛盾層出不窮、新情況新問題迅息變化,法官在審判中往往遇到根據法律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加強黨的領導、依靠黨的領導來處理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依靠黨來處理社會矛盾糾紛,而不僅僅依靠法律。當前,通過全國政法系統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大學習」活動,各級政法部門特別是司法機關深刻認識到:不能僅僅追求案件的法律效果,而要尋求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統一。例如在許霆惡意取款案中,許霆在自動取款機程序出錯的情況下,惡意取款17.5萬元,廣州中院依照《刑法》以盜竊金融機構罪判處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個案件在全國影響了許多思考、轟動,在媒體及廣大法律人和群眾的關注下,此案二審廣東省高院判處許霆有期徒刑5年。2008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廣東省高院的判決,許霆被判五年有期徒刑正式生效。此案在一審中不得不機械適用法律,但廣東省高院順應民意,判處許霆法定刑以下刑罰,最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結合「春秋決獄」來思考現代的一些司法制度也就不難理解。建國初期,我們強調的是「嚴打」,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嚴打」制度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中央適時倡導「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寬嚴相濟」意思是「當寬則寬,當嚴則嚴」,但在實際操作中注重「寬」的一面,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復核權、死刑執行方式由槍決改為注射及緩減免訴訟費用、實行新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等制度,則表明法治的人性化方面。在新一輪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全國各級政法官員和司法機關負責人反復強調不要死搬法律條文,要注重案件的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這總體是好的,有利於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同時,我們也要借鑒因「春秋決獄」而導致司法腐敗的教訓,盡量避免主觀辦案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2、張晉藩主編,中國法制史, 2003年2月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Z]。
4、趙曉耕,《春秋》與「春秋決獄」,2003年1月13日《人民法院報》
Ⅳ 春秋時期的祁黃羊為晉平公推薦人才時,完全以什麼為標准
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任人唯賢!
這個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去回私》。晉平公作皇帝的答時候,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後,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於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後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
孔子聽說這兩個故事後稱贊說:「好極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別人不計較私人仇怨,對自己不排斥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希望能幫到你,好用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