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Ⅰ 如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法治政府的目標」。目標既定,重在踐行。各級政府各部門要認真領會、准確把握《綱要》的精神實質,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這一偉大工程。
堅持發展為上,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經濟動力和基礎。市場經濟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與法治緊密相連。法治要得以堅持,在各種可供選擇的經濟體制之中,惟有市場經濟才能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我國法治也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並與市場經濟的啟動大體同步的,是在改革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形成的。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時,即提出「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1992年,十四大將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取向於市場經濟後,1996年即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後,又進一步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目標。這說明,法治是與市場經濟的需求相聯系的,市場經濟越發達,對法治的需求層次也越高,市場經濟是法治和法治政府建設的經濟動力。所以,要建設法治政府,必須大力培育市場經濟。當前,我市經濟結構層次還不高,民營企業發展相對不足。針對我市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市黨代會提出的宏偉目標,堅持既定的發展思路,大力招商引資,加大市場開拓,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著力治理和優化發展環境。要在加快改善投資硬環境同時,著力加強以法治為主要內容的政務環境建設。要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要求,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多種所有制並存、豐富多彩的市場經濟主體;要按照「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要求,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逐步完成從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的轉變,收縮政府權力的覆蓋范圍,為市場經濟主體提供更多的自由;要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地位平等創造條件,營造自由、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堅持「一切從客商出發,一切為客商著想,一切對客商負責,一切讓客商滿意」的原則,抓好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提高行政服務效能。要樹立誠信是興商之本、依法辦事是最大的誠信的思想意識,善於從法律的角度與外商洽談項目,依法簽訂合同,依法履行合同,依法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要以公正執法為重點,強化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事件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嚴肅處理向投資者進行敲詐勒索和吃、拿、卡、要的人員。總之,要通過多方努力,有效地吸引投資,大力培育市場主體,促進鶴壁經濟發展。
堅持民主決策、民主施政,積極促進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是與民主相生的,是與專制不相容的。沒有充分而廣泛的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實踐證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主制度越發達,它的法治化程度就越高。因此,必須推進和發展民主。當前,我市少數地方、少數單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等現象還存在。這是人治觀念在實踐中的反映。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推進民主建設。今後,各級政府和部門都要採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依法、科學和民主的行政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程序。要擴大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公眾參與度,對一些重要的規范性文件,要完善聽證程序,提高聽證質量,重視聽證結果。對與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社會影響大的規范性文件應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之符合客觀規律,體現社會正義,反映廣大人民的利益。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充分發揮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後監督管理等手段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實施管理的作用,充分運用行政規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體現民主精神的方法實施行政管理。要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府上網工程,進一步促進政府部門間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要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開,實行政策法規公開、崗位職責公開、工作流程公開、收費標准公開、服務時限公開、工作紀律公開、投訴舉報方式公開、監督結果公開,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條件,著力打造「透明政府」。真正做到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良好的體制保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既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內容,又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保障。所以,必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當前,我市行政管理領域還存在著交叉管理,多頭執法;職責不清,相互扯皮;管理方式落後,辦事效率不高以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少數部門、工作人員的腐敗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改革和完善我市行政管理體制。一是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要繼續按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三個優先」原則,進一步理順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把政府不該管、管不了、實際上也管不好的事,下決心交給企業、市場或者社會組織、中介機構。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市已完成行政許可項目的清理,除依法保留的234個項目外,凡是沒有合法依據的項目一律停止執行。這要作為優化發展環境的一條政治紀律來執行,對違反規定的,執法執紀部門要依法追究責任。二是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我市行政執法主體。在加強調研、學習外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以解決重復執法、交叉執法和執法真空問題,切實推進城市文明創建工作,促進城市管理。三是要完善依法行政的財政保障機制,解決「皇糧」、「雜糧」並存的現狀,使行政執法權與執法者的利益徹底脫鉤。要全面推行「罰繳分離」和「收繳分離」制度,堅決杜絕「以權生財」、「以權謀利」。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必須全部上繳財政,嚴禁以各種形式返還,行政經費統一由財政預算予以保障,並實行國庫集中支付。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責任在政府,關鍵在領導。各級政府和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要認清自己的歷史責任,帶頭依法行政。要把貫徹實施《綱要》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政府法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解決貫徹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確保《綱要》落到實處。貫徹實施《綱要》,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全局性工作,不單是政府法制機構的事情,而是政府所有部門的共同職責;不僅是主管法制工作的領導幹部的責任,也是所有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重要責任。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按照《綱要》的要求,科學制定規劃,落實具體方案,精心組織實施,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真正把依法行政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去。
Ⅱ 怎樣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政府真正履行服務職能的前提。建設法治政府要努力做到以下要求:
第一,要樹立依法辦事意識。執行法律是政府及其所有工作人員的首要職責。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識的主要渠道是學法。要完善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行政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法律培訓制度、任職晉升人員法律知識考試和考核制度等,促進法律知識學習,強化法律意識培育。
第二,要加強制度建設。要重點加強有關法規和制度建設,加強法規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確保法規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謹防單方面體現部門意志,謹防小范圍體現專家意見;還要健全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強化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
第三,要堅持科學決策。各級政府及其行政部門要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還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加強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責任。
第四,要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危害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違法案件,維護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秩序。地方各級政府要排除地方保護主義,杜絕選擇性執法;排除人情干擾,杜絕不公正執法;排除權力意識,杜絕粗暴執法。各級政府要著力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2013-12-08 03:16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有話說
第五,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政務公開首先是信息公開。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要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政務公開包括辦事公開。所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府部門、政府下屬的事業單位、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社會組織都要依法公開辦事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確保政府提供的服務公正。
第六,要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上級行政機關要切實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及時糾正違法或者不當行政行為。審計部門、監察部門要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加強財政、預算、投資審計和各種專項審計,加強對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等行為的監察和問責,嚴肅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責任,促進行政機關廉政勤政建設。
Ⅲ 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重點在五個方面著力:
一是提高認識。我們要建成的法治政府,既是一個尊法守法的政府,更是一個有為、有效、有力的政府。
二是抓住關鍵。推進法治建設,領導幹部是關鍵。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要在工作實踐中,發揮好示範表率作用,帶頭運用法治思維思考處理問題,帶頭運用法治方式推動完成任務,帶頭參加應訴出庭等法治實踐,以自身實際行動維護法治、推進法治。
三是完善規則。建設法治政府,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職能,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同時,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與協調,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健全體系。加強政府內部的制約和監督,以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為目標,努力實現行政執法監督從個案監督到體系監督的轉變。進一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提升行政執法效能,確保法律有效實施。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政治視野、又精通法律知識,既能堅持政治原則、又能捍衛法治精神的政府法制工作隊伍,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參考:努力在法治政府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http://news.163.com/15/0408/03/AML98V9K00014AED.html
Ⅳ 為何建設法治政府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制定實施綱要,確保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對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實現物質文明的小康,同時也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小康。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進一步明確了這一目標要求。未來5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時期。沒有法治政府的基本建成,就難以保障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和諧,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對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法治是改革發展的可靠保障,厲行法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破解改革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和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使國家和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近些年來,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成效顯著。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法治政府建設在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在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和嚴格公正實施法律法規等方面亟待加強。建設法治政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具有示範性和帶動性的關鍵環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迫切要求把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具體化、措施系統化,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Ⅳ 淺談如何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
提高建設法治政府的途徑:
1、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和依法規范各級行政機關的職能和許可權, 實現政府職責、 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實行政務信息公開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公眾參與、 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程序, 建立健全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制度;
3、 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制度建設要遵循並反映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 改進政府立法工作方法, 擴大政府立法工作公眾參與程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規、 規章修改、 廢止的工作制度和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4、 理順行政執法體制, 加快行政程序建設,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加快建立權責明確、 行為規范、 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 建立公開、 公平、 公正的評議考核制和執法過錯或者錯案責任追究制。
5、 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 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主要內容包括: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和政協的民主監督; 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
補充:
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項權力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關鍵是要推進政府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據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Ⅵ 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一、合法行政
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首要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與合理行政原則一起,共同構成法治政府的根基。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二、合理行政
行政合理原則,是與行政合法原則相並列的重要原則。行政合理必須以行政合法為前提,合理是合法范圍內的合理。如果說合不合法是行政行為外在界限的話,那麼,行政合理不合理就是行政行為的內在界限。違反合法原則將導致行政行為違法,違反合理原則將導致行政行為不當。因此,在建設法治政府過程中,行政行為既要貫徹合法原則,又要體現合理原則。任何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行為都是應當堅決避免的。
三、程序正當
行政程序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所遵循的方法、步驟、時限和順序。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關不僅要遵守實體法,有良好的目的和動機,還要遵循正當程序。這是《綱要》對行政機關提出的重大課題。一些行政機關的同志認為,行政管理實體是內容,程序是形式,只要實體合法就行,程序怎樣無關緊要。還有的甚至認為程序規定是障礙,遵循程序會導致官僚主義、降低管理效率。因而,在行政訴訟案件中,多數案件因為程序違法而被判敗訴。在法治社會里,行政實體法主要是規定應當做什麼、可以做什麼、禁止做什麼的問題,而行政程序則主要是規定通過何種方式和途徑達到管理目的的問題。如果程序上出現了問題,實體上的要求就難以保證。因此,程序正當、合法和實體合法同等重要。
四、高效便民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機關在行使其職能的時候,用盡可能短的時間、盡可能少的人員、盡可能低的行政成本,為企業和群眾辦盡可能多的事,取得盡可能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這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原則。近年來,隨著依法行政的推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雖然不斷提高,但高效行政的目標還遠未實現。許多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讓相對人去做。不少行政管理部門辦事環節多,手續復雜,期限過長,效率低下。老百姓要辦一件事,常常要去十幾個、幾十個部門,蓋幾十個公章。群眾對行政機關的怨言,很多是在這些方面。解決這個問題,是行政機關的當務之急。
五、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就是要求人們忠誠老實,有信無欺,說老實話,把實事求是、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作為自己的准則。它不僅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現代社會的運行基礎。這一原先適用於民法的基本原則,因其內在的合理內涵而具有普遍的適用性,所以逐漸援用於行政法領域。《綱要》中鮮明地提出這方面的要求,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的與時俱進。
六、權責一致
權責一致,是指行政機關依法享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不應當有無責任的權力,也不應有無權力的責任。這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又一個重要原則,體現了重在治權、治官的鮮明時代特徵。
1、法定職權必須實施到位。行政機關必須認真履行法定的職權。該管的事情必須管住、管好,不能出現缺位、斷檔的現象。濫作為,是違法行為;不作為,就是不履行法定義務,也是違法行為。不作為,管理失控,是當前行政機關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人民群眾很有意見,必須下力氣解決。
Ⅶ 如何提高建設法治政府
建設法治政府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就是走依法治國的道路,依法辦事、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Ⅷ 如何建立法治政府
政府法制宣傳是依法行政的基礎性工作。隨著《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出台,政府法制宣傳工作面臨著越來越緊迫的任務。今年以來,我們把加強政府法制宣傳作為工作重點,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新的宣傳形式,營造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圍。
一是擴大宣傳范圍,建立多層次法制宣傳體系。在原來主要針對市級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學法的基礎上,創立了《每月學法》的形式。這一形式在原來《每周一案》、《每月一法》的基礎上,每月召集部門的法規科長,採用法律學習、案例研討、法庭觀摩、現場參觀等形式,進行集中學習,形成了領導、部門、法規科室多層次的立體學法體系。今年以來,我們結合實際,先後學習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立法法》、《山東省行政復議條例》等法律法規,受到了部門法規科長的廣泛好評。
二是增強宣傳實效,採取了多樣性的宣傳方式。在鞏固傳統宣傳形式的基礎上,新增加了網路宣傳模式。建立了與行政服務中心合一的網站,除在網站上發布《每周一案》、《每月一法》外,還及時刊登政府令等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措施,擴大了群眾的知情權。擴大《政報》的發行范圍,在全市建立了《政報》免費贈閱聯絡網路,免費發行至鄉鎮一級,並在車站、賓館、碼頭等公共場所設立了《政報》宣傳點。每一次召開政府領導學法會議,我們都及時印製相關的輔助資料,受到了市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是延伸宣傳深度,使法制宣傳與案件辦理與文件審查有機結合。在辦理行政復議案件過程中,採用了開庭審理的模式,讓有關利害關系當事人當面辨論,收到了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在審查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幾乎每一文件都召開聽證會,使行政機關和群眾都受到了良好的法律教育。
四是強化措施,認真搞好法制書籍資料的訂閱工作。積極訂閱法律書籍是加強法制業務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擔負著管理市行政服務中心的情況下,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和《山東省法規規章匯編》征訂作為政府法制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大了工作力度。要求做到「兩確保、兩至少」,即:確保去年訂閱的單位訂閱,確保行政執法部門訂閱;政府部門和單位法制科室至少訂閱一套,分管領導至少訂閱一套,並把征訂范圍延伸到企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