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高度
A. 中國人為什麼高度崇尚倫理道德
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中文名倫理道德外文名Ethical and Moral主要內容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等性 質德行規范
目錄
1 簡述
2 區域
3 規范
倫理與道德
品德與自律
誠信與德行
民事行為與法律
簡述編輯
「倫理」或「道德」之謂(Ethics or Morality),在中文與西文中均可作兩個層面上的解釋,即:內在的價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為規范。而在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實際碰撞中,由於「至簡、至圓」、「陰助教化」的本土傳統之引導,這兩個層面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就其總體情況而言,行為規范意義上的 「倫理化」或者「道德化」始終是漢語基督教的主要路向。這種「單向度」的闡釋框架,使「倫理化」的漢語基督教與基督教所應當包含的倫理資源之間,常常存有一定程度的錯位。不解決這一問題,基督教倫理便無法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實現其潛在的可能性。 [1]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
堯新瑜在《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論。
區域編輯
倫理道德 偽劣商品
倫理道德 偽劣商品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會的政治、法律、倫理的支配和約束。為了使人真正成為人,社會成為真正的理性社會,就必須有道德的自覺規范。作為社會調控體系的重要手段,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共同構成人們的行為規范內容。
本專題包括四個主要內容: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以及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專題的教學目的在於:通過對道德傳統與倫理規范的學習,對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的知識的掌握,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道德品質和民事法律,引導學生自覺錘煉道德品質、恪守德行規范。
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與聯系。
規范編輯
本專題的教學要求是以道德、倫理與法律相結合,探討社會的德行規范。
倫理與道德
總的來說,本節主要闡述了道德和倫理的含義、范疇、道德與倫理的異同;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中西方論理淵源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本節介紹了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
本節闡述了應用倫理學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過社會整體的行為規范與行為程序得以實現。應用倫理學包括生命倫理、環境倫理、網路倫理、休閑倫理等。中國傳統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主,西方倫理道德觀則以個人主義為核心。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本節目標:讓學生掌握道德和倫理的含義和范疇,分清道德與倫理的異同,認識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倫理的淵源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深化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道德建設的認識,提高學生道德水平。重點和難點是道德與倫理的區別與聯系。
品德與自律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
品德也被稱作德性或道德品質,它是一定社會或某一時代的道德原則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道德特徵和心理品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因素是復雜的,其中環境和教育等社會因素是極其重要的條件,而直接現實的基礎則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節還闡述了個體德行的他律與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識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訴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現代法制國家本身的內在屬性。任何他律只有轉化為自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這一節的目標是:提高學習者對品德特徵的認識,了解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清楚個體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養具有優良品德的人才。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
誠信與德行
本節闡述了誠信美德及其當代價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人無誠信不立。
道德中國
道德中國
一般而言,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
B. 道德的理想高度
對每個人都很好 不傷害每個人 見義勇為 總之把八榮八恥都能做到的就是理想高度
C. 為什麼不要從道德的高度去考驗人性
性考驗需要考驗要站道德高制點俯瞰別永遠別考驗性哈身於貧民窟金錢所渴望我定要設置難題考驗面要給輕松高薪工作另面希望選擇拒絕要求必須聖…
D. 什麼是中國儒家道德觀的高度概括
即孔子「仁「的思想,也可以理解為克己復禮
E. 用四個字詮釋道德(高度概括)
用四個字詮釋道德
天下歸仁
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回「共德」和「恆德」。答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F. 思想道德高度決定著人生的高度 誰說的
思想的深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好久沒有審視過自己的思想。以前知道的很多教誨都忘了。今天突然想起,一個人的思想有多深,就能爬得有多高。
G. 「道德制高點」的准確意思是什麼
「道德制高點」的意思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用道德去審判別人。
其「思維模式」的總結,大概有兩種。稱前者為主角,後者為法官。一種從自我出發,一種是由於信奉正義。
這兩種人的思維有一些交叉:
1. 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無視動機,只關注程序和結果是否符合理性。
2. 往往會(甚至無意識地)以正義作為法槌,去審判犯錯的人。最簡單直白也最常用到的批判叫做「三觀不正」。有時這種審判會伴隨著戕害,有時不會,但是本質不會改變。在做這種事的時候這些人往往是沒有意識的,只是因為自己所受的教育而發聲,但第三者旁觀時,能感到他們把自己擺在一個怎樣的位置上。畢竟審判者往往比被審判者更高。
其中,主角:
1. 信奉公正世界理論,也就難免會信奉階級、信奉受害者有罪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世界觀黑白分明,君子小人,因此也就以正派反派辨明對錯,以誅滅具體的壞人為目標。壞人的標準是犯法,過失殺人也算殺,因公涉毒也絲毫不值得同情。
3. 常常以聖人作為案例,期待所有人都是聖人。
4. 正義感向外遞減,和自己的關系越親密對其越有同情心,會允許同情心超過正義。
法官:
1. 理解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正義,但是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目前的法則和相對的正義。
2. 不期待所有人都是聖人,但希望制度能讓人壓抑慾望。3. 決不允許任何東西超過正義。
H. 學歷的尺子無法丈量道德的高度什麼意思
仿寫的句子前後構成轉折,要有一定的哲理性.比喻的修辭恰當.本題內基本形式是:比喻句,只能容…,卻無法….
答案示例:①高三,人生道路上的高山,只能減慢我們攀登的腳步,卻無法磨滅我們沖天的熱情與信念.
②大學,人生歷程中的量杯,只能量出你學歷的高低,卻無法測量出你學識的深淺與多少.
I. 道德制高點是什麼意思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因為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
我在網路上搜索了相關的一些文章和解釋,但均與我的思想有不同之處,所以也就想來試試,看看能否對自己有所幫助,也能給別人提供一些建議。
字典上對制高點的解釋是這樣的: 某一局部范圍內的最高點,通常引申為:作戰時,在某一范圍內可居高觀察敵情和壓制敵人火力的最高地形、地物。
在這里,首先是二個人進行爭斗,才會出現制高點,佔有制高點的一方有絕勝的把握,不能獲勝的一方首先投降,但理由是對方佔有的制高點,自己無法勝利是對方的原因,這叫歸罪以外。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人會對沒有做好的工作或事情,為了推卸責任,擺脫壓力找一個理由。
這是很正常的一種表現,特別是在女同志中間非常普遍。所以有一句話:女人說不得,斗不得。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道德制高點:可能也是在兩個人對某一件事進行評論或爭辯時,某一人佔在了更高的點上,佔有了有利的條件,自己說不過對方,而找出的一種理由吧。
道德制高點從二個面向來看:一是褒義,說你的道德品質高,境界高,我水平太低,怎麼能說過你。二是貶義,說你滿嘴道德仁義,不知道心裡是怎麼樣的,動不動就道德來教育別人,這個東西中國已經批判了多少年,最好別用了。
不管怎麼說,道德就在我們身邊,不能理解道德的人是不會有幸福生活的。
一點小建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