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txt

道德經txt

發布時間: 2020-12-18 19:28:28

Ⅰ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作者:老子TXT下載

《道德經》txt電子書: https://sn9.us/file/22215238-408937561 親親滿意請點個贊,您的肯定是我內答題的動力哦^容_^

Ⅱ 求道德經及其譯文txt百度雲

《道德復經》制.txt: http://yze39s.kaixinget.com/file/22215238-408937561 點擊普通下載就可以。◕‿◕。

Ⅲ 求道德經 全文及注釋 (譯文) txt

《道德經》.txt: https://sn9.us/file/22215238-408937561 親親滿意請點個贊,您的肯定是我答題的專動力哦屬^_^

Ⅳ 道德經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道德經》.txt下載: https://sn9.us/file/22215238-408937561 點擊普通下載就版可權以。◕‿◕。

Ⅳ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TXT下載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②,使民不為盜③;不見可欲④,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⑤,實其腹,弱其志⑥,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為而已⑧,則無不治矣⑨。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第四章
[原文]
道沖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淵呵③!似萬物之宗④。銼其兌⑤,解其紛⑥,和其光⑦,同其塵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⑾。
[譯文]
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③,動而俞出④。多聞數窮⑤,不若守於中⑥。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一視同仁,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第六章
[原文]
穀神不死①,是謂玄牝②。玄牝之門③,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譯文]
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第七章
[原文]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②,故幾於道③。居,善地;心,善淵④;與,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動,善時⑦。夫唯不爭,故無尤⑧。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銳之③,不可長保④。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第十章
[原文]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致柔②,能如嬰兒乎③?滌除玄鑒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⑤?天門開闔⑥,能為雌乎⑦?明白四達,能無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⑩。
[譯文]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①共一轂②,當其無,有車之用③。埏埴以為器④,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⑥。
[譯文]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盪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原文]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珍貴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託付他;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第十四章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①;聽之不聞,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詰④,故混而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繩繩兮⑧不可名,復歸於無物⑨。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謂道紀⑿。
[譯文]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猶兮⑤若畏四鄰⑥;儼兮⑦其若客⑧;渙兮其若凌釋⑨;敦兮其若朴⑩;曠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濁⑿;孰能濁⒀以靜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①;萬物並作②,吾以觀復③。夫物芸芸④,各復歸其根。歸根⑤曰靜,靜曰⑥復命⑦。復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凶。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貴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⑤。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贊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閑。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廢①,有仁義;智慧出②,有大偽;六親不和③,有孝慈④;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絕聖棄智①,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朴⑤,少私寡慾;絕學無憂⑥。
[譯文]
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朴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第二十章
【原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俗譯】
斷絕智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則可以免除世俗之憂,也就是與世俗的「憂」隔絕開來。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丑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疲倦閑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餘,而我卻像什麼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都那麼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恍惚啊,像大海洶涌;恍惚啊,像飄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得到了「道」。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閱眾甫⑾。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⑿。
[譯文]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飄風②不終朝,驟雨③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④;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⑤。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於自然的。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就同於道,從事於德的就同於德,從事於失的人就同於失。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獨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⑥,強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遠,遠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Ⅵ 道德經原文 txt

《道德經》.txt: http://hetbwl.kaixinget.com/file/22215238-408937561 找到了,找了好久,點擊普通下載回就可以答了^_^

Ⅶ 求道德經原文txt下載,要最常見的版本

《道來德經》源.txt: http://a580ji.miaomiaoshuwu.com/file/22215238-408937561 點擊普通下載就可以。◕‿◕。

Ⅷ 道德經下載,道德經全文txt下載

《道德經》.txt: https://72k.us/file/22215238-408937561 點擊普通下載即可,滿意記版得給個贊哦。權

Ⅸ 求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TXT格式,謝謝啦!

《老子》真意
序 言
《老子》在世界上的譯本及發行量之多僅次於《聖經》。僅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老子》的真正作者至今沒有確切的史料可查,其身份與《聖經》中的麥基洗德類似:「他頭一個名翻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聖經》之《希伯來書》第7章第2-3節)。《老子》五千言,處處呈現著一位天外來者的聲音,他的話語,塵世之人難以明白。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歷史上無數人企圖對《老子》所言給以解明,有人從治國的角度解讀《老子》,也有人從養生的角度解釋《老子》,但都前後矛盾,牽強附會,令人難解。冥冥之中,人們知道這是上天賜予中國人的一部擎天巨著,既然難以解明,人們也就不得不對其敬而遠之。
以往人們對《老子》解讀的落腳點多放在治國方面,但《老子》所言卻難以實行,甚至與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截然相反。從立人教誨的角度去解讀《老子》,世人的道德狀況及行為方式與《老子》的倡導背道而馳。從養生的角度解釋《老子》,有人或許得到些許的感覺,這樣做撇開了道德准繩的束縛,人們或許會在迴避矛盾的境際中稍得安慰。然而,人的肉體卻同樣難以容納《老子》的要求,肉體生產的是慾望,《老子》倡導的是無欲,兩者之間仍然是南轅北轍。
《老子》究竟要告訴人們什麼呢?歷史的車輪碾過新紀元後兩千年,中國——這塊在人類歷史上承載著重要使命的土地,已經步入了蘇醒、崛起的時代。天國的福音已經正式臨到了這塊土地,中國人呼喊了幾千年的「老天爺」,已經拂去面紗彰顯在這塊特殊的土地上,神的恩典已經在這里開啟,耶穌基督的救恩已經降臨,天國的子民正從這塊土地上站起,神的教會已經遍布中華。天國,這個世人難以想像的國度,已經在這里呈現給了神的子民。
原來,《老子》五千言所宣告的對象,是一群特殊的人——天國之子。人們疑慮了幾千年的「天話」終於得以昭示。《老子》的倡導,是對天國之子——基督徒在地上的生活要求。天國之子在地上的使命,就是造就自己,使神所賜予的新生命——耶穌基督的生命得以完全,以便回歸天上的王國為神所用。《老子》所言,正是為了達此目的而對他的子民在世造就的諄諄教誨。除了天國之子——耶穌基督的門徒,又有誰能夠行得了這「天書」上的道路呢?
解讀《老子》的鑰匙,主要在於其中的四個稱呼——「道」、「無」、「有」、和「聖人」。這四個概念其實也是中國哲學的主要架構。按照傳統中國哲學的解釋,「有」、「無」、「道」的含義難以給人清楚明確的認識。「聖人」的標准又是什麼呢?按照完全成為聖潔的標准,世人沒有一個合乎要求的。所以,中國人以往所稱許的「聖人」,也只能是人自己稱許的「聖人」。
按照《聖經》的啟示,我們所認識的神,是三位一體的神。天地萬有皆來自於一位獨一的神,他有三個格位——聖父、聖子和聖靈。如同人是靈、魂、體的合一,這位獨一的神也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合一。《聖經》告訴我們,人是按著神的樣式造的。所以,神也通過人的樣式返回去向人啟示他自己。
人是由靈、魂、體三部分構成的。魂是人生命的主體,其職能主要是心思、情感和意志;體即人的肉體,是其生命的載體;靈是人生命的核心,來自於神,其職能主要是良心、直覺和交通(靈與靈之間的溝通)。為什麼只有信主得救的人才能向神禱告呢?就是因為良心被神洗刷干凈的人,他的靈又活過來了,才能以與神(神是靈)溝通。得救重生的人肉體死亡後,魂完全接受靈的指揮而達到完全相合,所以中國人有把魂稱為靈魂的習慣。
按照《聖經》的啟示,神是三位一體的神,他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格位。聖父是神生命的核心,聖子是神生命的主體,聖靈是神的生命之體。所以,我們與神的接觸不是用身體,而是用心靈。《老子》中的「無」指的就是神的聖父的格位,他是人的肉體看不見、摸不著的,然而他卻是萬有被創造的發令者。《老子》中的「有」指的是神的第二個格位——聖子,也稱為「道」,他是神生命的主體,是萬有被創造的實施者。他有時以讓人看得見的方式向人類顯示,迄今為止,其中最主要、最完全的顯示就是他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人間,成為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成為人子,由於他來自於聖潔、光明的神,他沒有罪也不會犯罪,所以,他是人世間唯一的聖人,《老子》中的「聖人」指的就是耶穌基督。
明白了《老子》中「無」、「有」、「道」及「聖人」之所屬,再讀《老子》,其內容就明朗清晰了。
《老子》中出現最多的稱呼是「道」,由於他是神生命的主體,而《老子》昭示的對象,是被神所揀選而重生得救成為他兒女的人。「道」字的本意是「第一個行走者開出的路」。耶穌基督是帶領神的兒女在世行走十字架道路的第一人,也是天國子民生命的標桿。所以《老子》中的神多以「道」自稱。
為了使大家更准確地把握「道」的含義,下面將神自己的話語呈給大家,以便大家更好的領受: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只有在父懷里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以上經文分別取自《聖經》之《約翰福音》第1章第1-5、9-13、14、18節。)
願神的救恩臨到你!願天父的慈愛與耶穌基督的生命彰顯於你!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①,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②;常有,欲以觀其徼③。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註:
① 名:說出。
② 妙:美,好;神奇。
③ 徼:求,求取。《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循(遵守,依照)也。
④ 玄:深奧不容易理解的。

【一章譯文】

世人都知道,美的事情之所以被看作美,這是因為惡在它裡面止息了;好的事情之所以被看作好,是因為不好的東西在它裡面止息了。所以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基督的作為,是在看不見的父神的輔助下完成的,難做的事情是在容易做的事情的輔助下完成的;長距離的丈量,是在短東西的輔助下完成的;高遠的志向,是在眼前工作的輔助下完成的;嗓音是在樂器的輔助下產生和諧的樂章;長遠的打算,是在跟隨其後的行動輔助下達成的。因此,耶穌基督做任何事情都置身於父神的作為之中(靠他而作),傳遞的是難以言說的教誨。任何事情做成了卻不聲張,活在世上卻不顯揚,做事情不給人以仗賴自己的感覺,大功告成卻好像自己不在其內。正因為不居功,就開啟了認識所有奧秘神奇的大門。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②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③;音④,聲⑤相和;前,後相隨⑥。是以聖人處⑦無為之事,行⑧不言之教⑨。萬物作⑩焉而不辭⑾,生而不有,為而不恃⑿,功成而弗居⒀。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註:
① 已:止。
② 相:輔助。
③ 傾:傾向,趨向。
④ 音:《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從言。
⑤ 聲:《說文》:音也,從耳磬(古代打擊樂器)。
⑥ 隨:跟;順從。
⑦ 處:置身。
⑧ 行:傳遞。
⑨ 教:教誨。
⑩ 作:做成。
⑾ 辭:《說文》:訟也。訟,爭也。
⑿ 恃:依賴,倚仗。
⒀ 居:住;處於。

【二章譯文】

世人都知道,美的事情之所以被看作美,這是因為惡在它裡面止息了;好的事情之所以被看作好,是因為不好的東西在它裡面止息了。所以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基督的作為是在看不見的父神的輔助下完成的,難做的事情是在容易做的事情的輔助下完成的,長距離的丈量是在短東西的輔助下完成的,高遠的志向是在眼前工作的輔助下完成的,嗓音是在樂器的輔助下產生和諧的樂章,長遠的打算是在跟隨其後的行為輔助下達成的。因此,耶穌基督做任何事情都置身於父神的作為之中(靠他而作),傳遞的是難以言說的教誨。任何事情做成了卻不聲張,活在世上卻不顯揚,做事情不給人以仗賴自己的感覺,大功告成卻好像自己不在其內。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他總是在成功裡面。

三 章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②;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③,實其腹④;弱其志,強其骨⑤。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⑥。
——————————————
註:
① 賢:《說文》:多才也,從貝。
② 爭:力求獲得或達到。
③ 心,功能——思、想、慮。
④ 腹,功能——裝、盛、儲。
⑤ 骨,相對於「肉」。
⑥ 治:安定或太平。

【三章譯文】

不崇尚人的才能,使神的兒女放棄憑借己力的奮爭;不隨意高舉任何人的行為,使神的兒女杜絕投機取巧地仿效;心裡沒有慾望,則能清心見神。因此,耶穌基督對教會的造就,在於讓門徒空乏其心,裝滿神;降服其血氣,讓神生命掌權。從而使神兒女時刻脫離外面的知識與慾望,不敢依靠世界的知識與聰明行事。靠神而做,就沒有不能達到的地步。

四 章
道沖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淵③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④其塵⑤。湛⑥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⑦帝⑧之先。
——————————————
註:
① 沖:《說文》:涌搖也,從水。
② 盈:充滿;多餘。
③ 淵:深。
④ 同:共,在一起。
⑤ 塵:塵世。
⑥ 湛:清澈。
⑦ 象:形狀,樣子。
⑧ 帝:《說文》:諦(道理)也,王(統治)天下之號(號令,命令)也。

【四章譯文】

神之道如同泉涌,其功用永無窮盡。好深啊,好象萬物的掌管者,挫除它們的鋒芒,除卻它們的擴張,與它們的美善相和,也不嫌棄它們的愚蒙而與之共處。好清澈啊,若幻若存。誰能知道他的來歷?難道不是統治諸天萬有之號令的源頭嗎?

五 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①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②蘥③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註:
① 芻:喂牲畜的草;割草。
② 橐:一種口袋。
③ 蘥:古代管樂器。

【五章譯文】

蒼天大地似乎沒有仁慈一般,把萬物當作牲畜隨意啃噬的草和街市中隨處流浪的狗來看待。聖子耶穌基督好像也是這樣,看世人如同未開化者。在天庭與塵世之間,他若虛若幻卻是那麼真實,只要祈求就給你成就。唉!妙不可言,還是少說而虔誠地在他裡面居住為好。

六 章
谷①神②不死,是為玄牝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註:
① 谷:《說文》:泉出通川為谷。
② 神:心力。
③ 牝:《說文》:畜母也,從牛。

【六章譯文】

從形成山谷內在生命力的持續不止,就可以知曉奧秘的產生。奧秘產生之門,也就是所說的造分天地的源頭。他延續不斷,若虛若存,以他為用是不需費力的。

七 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註:
① 生:活著。

【七章譯文】

在人們看來,天地是長久存續的。天地長久存續的原因,是不依靠自己而存在(掌管者讓它如此),所以能長存。因此,耶穌基督自己謙卑卻處於至上的地位,拋棄自己卻使自己的身體——教會得以建立。難道不是因為他舍棄自己嗎?最終卻成就了他的願望。

八 章
上善①若水。水善②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③,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④。
————————————
註:
① 善:好的行為、品質。
② 善:長於、能做好。
③ 與:交往、交好。
④ 尤:過失。

【八章譯文】

天國里的好品行,可喻作地上的水。水惠利萬物而從不與它們相爭,卻不被人們所看重,所以其品質接近於神之道:他停留,則使所在之處得恩惠;在他裡面靜思,則能達到廣闊深遠的境地;與他交往,則能進入仁愛之地步;在他裡面言談,定能遠離虛謊;靠他治理,則能達到安寧;在他裡面行事,則無所不能;靠他行動,則能達到標准。只有不相爭,才能沒有過失。

九 章
持①而盈②之,不如其已;揣③而梲④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註:
① 持:拿著。
② 盈:充滿;多餘。
③ 揣:藏在衣服里。
④ 梲:樑上的短柱。

【九章譯文】

手中拿多了,就該停住;衣兜里藏多了,怎麼能堅持長久呢?財寶裝滿了房子,怎能看守得住?富貴之後而驕縱,豈不給自己留下過失?所以,事情做成而置身事外(不歸功於自己),天國之路就是這樣。

十 章
載①營②魄抱一③,能無離乎?專④氣⑤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⑥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⑦而不宰:是謂玄德⑧。
————————————
註:
① 載:充滿。
② 營:軍隊駐扎的地方。
③ 一:《說文》: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④ 專:單純,獨一,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⑤ 氣:氣息,呼吸。
⑥ 雌:母的,陰性的。
⑦ 長:領導,執掌。
⑧ 德:好的品行;信念。《說文》: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

【十章譯文】

能讓聖靈充滿你的生命(魂)而無片刻分離嗎?能使你的性情單純像小孩子,並持守你的柔和如嬰兒之氣息嗎?在與神相交的奧秘路途中,你能隨時清除各種雜亂思緒而單一與神相處嗎?在愛的國度里服侍人與服侍神的過程中,你能完全靠神來做而不憑借自己論斷是非嗎?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你都能行在神的光中嗎?有了神的諸多恩賜,你能完全靠神而不憑自己而行嗎?發生過的就讓它自然存蓄(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活著卻好像沒有一樣(不在自己里活——在神裡面活),做了卻好像沒做一樣(因為是神所做而非自己所做),雖然處在治理的位置卻不憑自己施行判斷(讓神做),這就是所說的奧秘的在神生命中才能活出的好品行。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①埴②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③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註:
① 埏:用水和泥。
② 埴:黏土。
③ 牖:窗戶。

【十一章譯文】

車輪中的三十輻共同插入一轂,只有當它們各自不再突出自己的時候,才能形成車的功用。用水和黏土做器皿,只有當其中的各元素不再強調自己重要性的時候,才能做成器皿並實現其功用。鑿門窗建造房屋(窯洞),只有當各部分相互協調(不再看重自己)了,才能有合適的房子(窯洞)可用。所以,強調各部分的重要性,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效能;不看重自己的重要性,是為了在和諧中實現整體功能的效用。

十二章
五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②,馳騁畋③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④。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註:
① 五:《說文》: 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
② 爽:不合,違背。
③ 畋:打獵。
④ 妨:《說文》:害也。

【十二章譯文】

閃爍變幻的色彩讓人眼睛失明,交錯轟鳴的音響讓人耳朵失聰,辛酸刺激之物頻繁入口讓人失去味覺,馳騁狩獵讓人心狂而失去寧靜,珍稀之物讓人產生非分之想而入歧途。所以,耶穌基督注重心內(與父同在)而不為外物所擾。因此,門徒應該離開外面的世界而追求裡面的看見。

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三章譯文】

被寵愛和遭羞辱時同樣樂觀,重視災禍的功用如同呵護己身。什麼叫做「被寵愛和遭羞辱時同樣樂觀」?不看重被寵愛,得到它失去它都以為樂事。怎樣算是「重視災禍的功用如同呵護己身」?我之所以有痛苦,是因為我還有自己的緣故;待到我沒有了自己,哪裡還會有痛苦呢?所以,難得的是,把己身看得如同世界一樣敗壞,你才能知道寄居在世的目的是什麼;更加珍貴的在於,以攻克己身作為在世的努力目標,你才能真正撐起在世所度的光陰。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①,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②。此三者不可致詰③,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④,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註:
① 夷:外國或外國的。
② 微:精深,精妙。
③ 詰:追問。
④ 皦:清晰。

【十四章譯文】

用肉眼看他不得見,可稱他為異境的;用耳朵聽他不得其聲,可稱其為少有的;用手去抓他不得其形,可稱其為精妙的。在這三方面都難以追問清楚,所以只能和起來去體驗他。向上尋覓他難以得清晰,他向下昭示卻不致糊塗,想歸納他卻難以說出,還是將其歸於不可捉摸的神的事情吧。這就是所說的他處於沒有形狀的狀態、不可捉摸的樣子,也就是所說的難以捉摸。迎著他來,看不見他的起首;跟著他去,也不知道你在他的後面(他是無限)。掌握了自古以來神的道,以便把握今天耶穌基督開辟的生命之路,能以知曉這條道路是神在萬古以先早已預備好的,這就是所說的對神之道的記載。

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①。夫唯不盈,故能蔽②不新成。
—————————————
註:
① 盈:充滿。
② 蔽:擋住。

【十五章譯文】

從遠古而來到世間的人子耶穌基督,精妙神奇深奧暢達,其精深難以使人理解。因為難以理解,只能勉強從其外貌上觀察。安舒啊,雖像冬天過河;謹慎啊,好像怕驚動了周圍;恭敬啊,顯出莊重的樣子;灑脫啊,如同堅冰即將消融;誠懇啊,朴實厚道的樣子;心胸寬廣啊,虛懷若谷的樣子;難以理清楚啊,似乎融在濁世之人裡面。誰能安靜下來從他看似混跡世人的境況中慢慢地理清真實的情由呢?誰能在不停息的繁亂世事中安坐主懷使生命不斷長大呢?——保守自己活在主裡面永不停息地追求的人!只有不停息地追求,方能抵擋罪惡使神所賜予的基督豐盛生命不斷長成。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①並作,吾以觀復②。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註:① 物:「我」以外的人或環境,多指眾人。
② 復:回答,答復。

【十六章譯文】

徹底倒空自己,全心全意地安靜在神的裡面,任憑所有的事情一同發生,我只要靜靜地觀察。雖然世事繁雜,都要回到它們的本源。回歸本源稱為靜,這就是所說的回歸生命。回歸生命稱為永生,知道永生才能叫做心裡明亮。不曉得永生,只能苟且偷生,太不幸了。曉得永生,才能容納一切。容納一切才能行正義,行正義才能行治理,行治理是天國的事情,天國才是神之道運行的目的,神之道就是永生。進入天國,沒有了己身,永享安舒。

十七章
太①上②,下③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④。
————————————
註:
① 太:高,大。
② 上:《說文》:高也。
③ 下:《說文》:底也。
④ 然:是,對。

【十七章譯文】

天國的事情,天底下一部分人知道其存在;再一部分人因對其奧秘的喜好而給一些盲目的稱贊;還有一部分人出於對其不明白而害怕;也有一部分人因蠻性不開而待之以輕慢。相信的程度達不到而已,哪裡有不相信的呢?太久了啊,這難得的話語!大功告成的時候,眾人都將明白並承認我(道)的話是信實的。

十八章
大①道廢②,有仁義;智慧出③,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註:
① 大:同「泰」。
② 廢:放棄。
③ 出:離開。

【十八章譯文】

帶來安寧的上天之道被放棄,才有了對為人仁義的要求;敬畏上天之道的智慧離開,才有了眾多的虛假;六親不和,才有了對為人孝慈的要求;國家昏暗混亂,才有了對為臣忠良的要求。

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①賊②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③:見④素抱⑤朴,少⑥私寡慾,絕⑦學無憂。
—————————————————
註:
① 盜:用不正當的方法謀得。
② 賊:《說文》:敗也。
③ 屬:連綴;(意念)集中在一點。
④ 見:顯露。
⑤ 抱:心裡存著。
⑥ 少:丟。
⑦ 絕:《說文》:斷絲也。

【十九章譯文】

至聖之中沒有了對智慧的尋求,天國之子的道路要順利無數;至仁之中沒有了對正義的尋求,天國之子自然就回到了孝慈之境;至精的技藝里沒有了對好處的尋求,因方法不當而致敗的行為也就絕跡了。這三點,用文字難以表述。所以將它們連綴在一起就是:顯露單純的本色而心存朴質,棄絕自己除卻慾望,完全沒有了學問從而消除了憂愁。

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①兮其未央②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③,如春登台。我獨泊④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⑤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⑥兮其若海,飂⑦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⑧,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⑨母。
—————————————————
註:
① 荒:不正確的。
② 央:終止;完結
③ 太牢:古時作祭品的牛。
④ 泊:安靜。
⑤ 儽儽:憔悴頹喪的樣子。
⑥ 澹:安靜。
⑦ 飂:微風吹動的樣子。
⑧ 以:用。
⑨ 食:拿東西給人吃。

【二十章譯文】

順從別人與迎合別人相差多少?善與惡差距在哪裡?人們懼怕的,不能不懼怕。錯謬啊,你沒有終止啊!眾人和樂,如同盡享祭品之牛,好像春天臨到一般。我(道)卻安靜在一旁沒有將真相預先顯示,好像剛落地還不能稱為孩子的嬰兒。憔悴頹喪啊,好像不知所歸的樣子。眾人的生活空間都有餘剩,但我卻被放在一邊好像被丟棄一樣。難道我是想讓眾人成為傻子嗎?!無知無識啊!似乎庸俗之人明辨事理,我卻在一邊迷迷糊糊;似乎庸俗之人明察秋毫,我卻在一邊糊糊塗塗。安靜啊,如同深不可測的大海;微風吹動的樣子啊,好像永不止息。眾人都得以施展,而我卻好像愚昧無知、品質低劣。我在一邊與眾人不同,然而卻是唯一的牧養眾人的萬有的出處。

二十一章
孔①德之容②,唯道是從③。道之為④物⑤,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⑥;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⑦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⑧眾甫⑨。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註:
① 孔:小洞。
② 容:容納,包含,盛。
③ 從:表示經過。
④ 為:做,行。
⑤ 物:「我」以外的人或環境,多指眾人。
⑥ 象:形狀,樣子。
⑧ 閱:⑦ 窈:幽深。經歷。
⑨ 甫:古時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稱。

【二十一章譯文】

哪怕是一丁點的好品行,也只能來自神之道的運行。神之道的作為,模糊不可感知,微妙變化莫測。微妙啊,模糊啊,其中卻有情狀可以覺察得到;模糊啊,微妙啊,其中卻有境遇可以感知得出。幽遠啊,深奧啊,其中有靈可以感知得到。這靈極為真實,他裡麵包含著可靠的信息。自古至今,他的名從來沒有離開過,以便使眾多在他命定中成為天國之子的人能夠經歷。我(道)怎麼能知道眾多成為天國之子的人的一切情況呢?因為我是靈。

Ⅹ 求:老子《道德經》TXT格式下載!

老子《道德經》TXT格式專下載屬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356115.html

熱點內容
從我國立法談公司人格否認制度 發布:2024-09-21 14:04:02 瀏覽:28
刑法學筆記高銘暄 發布:2024-09-21 14:00:21 瀏覽:920
市直司法局 發布:2024-09-21 13:58:32 瀏覽:919
新刑事訴訟法委託司法鑒定 發布:2024-09-21 13:57:03 瀏覽:952
道德經河上公本 發布:2024-09-21 13:26:01 瀏覽:614
企業聯絡人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4-09-21 12:37:02 瀏覽:77
上海寶山法院法官須 發布:2024-09-21 12:18:08 瀏覽:684
十八屆三中全會司法體制 發布:2024-09-21 12:16:38 瀏覽:14
前男友糾纏法律責任 發布:2024-09-21 12:08:10 瀏覽:112
法官的事前審查 發布:2024-09-21 11:04:01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