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體

依法治體

發布時間: 2020-12-17 02:02:16

A. 依法治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經濟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發展模式也有內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局容限性之一是目前的成功主要集中在非主流企業。這些企業不是不重要,它對GDP的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創造都是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而在主流行業和價值的獲...

B.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這個總目標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2)依法治體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事關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內涵:

①奠定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三大基石」。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②構築了法治中國大廈的「五大支柱」。這就是形成五大體系,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③設計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施工方案」。這就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④描繪了法治中國大廈的「效果圖」。法治建設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轉」,也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公轉」。

參考資料:人民網-法治中國的新航標——怎樣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C. 什麼是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力量

行政機關是實抄施法律法規襲的重要主體;是實施憲法、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重要主體。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D. 依法治教的主體是什麼

依法治教抄的主體,就是參與教襲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能夠成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1)各級權力機關,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們有權制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聽取政府有關教育工作的報告,審議有關教育經費的預算和決算;對政府的教育工作提出質詢;檢查、監督教育法的實施情況。
(2)各級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它們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行使自己的管理職權,履行自己的管理責任,依法行使教育管理職能。
(3)各級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即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其中,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有關教育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察監督。
(4)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有關機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法進行學校管理。
(5)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個人等。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公民,依法參與教育事業的管理和監督。

E. 什麼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依法治國"的基抄本條件,襲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所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是指法治實施體系能有效地確保紙面上的規范成為實踐的行為和立法目的如期實現。該體系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層面,關聯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和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F. 法治包括法律制度、法治體制、法治文化,關於法 治內容的說法,錯誤的是

答案是D 即:法制」與「法治」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
下列選項中關於「內法制」與「法治」的表容述哪個是正確的
A「法治」通常是指有關的法律和制度的條文規定,也就是「紙面上的法」。
B「依法辦事是進一步加強法制的中心環節」這句話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內的動態意義上的概念
C「法治」與「人治」相對,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
D「法制」與「法治」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

G.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原則。

(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充分發揮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保障作用,「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和重大發展成就。

(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原則。

(7)依法治體擴展閱讀:

構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黨與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核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既明確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也明確了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領導原則與領導方式。

既明確要求鞏固黨在國家建設與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也明確了黨必須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二)堅持依憲治國與依憲執政有機統一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憲法尊嚴和權威的充分肯定。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也是確保黨的領導與國家制度體系穩固的根本法律基礎。所以,確立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根本地位,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產生全局和長遠作用。

(三)堅持社會主義法治五大體系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既有理論層面,也有實踐層面;既有制度層面,也有運行層面;既有國家層面,也有黨的層面;既能實現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也能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建設。

(四)堅持法治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從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層面展開。因而,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建設和發展必然帶來國家治理領域深刻變革。對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來說,法治體系建設既是其基本任務,也是其得以確立並產生效能的關鍵。

(五)堅持法治體系建設與法治能力提升有機統一

任何制度只有紮根民心,才能最終鞏固。這就要求制度運行與實踐能夠全面具體地滲透到人民生活各個環節,並在其中起積極作用;要求法治價值、體系、程序與運行能夠有效嵌入社會,契合社會內在要求與發展現實。

H.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全面推進依來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用十自六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

2、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

3、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復和司法權。

4、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依法治制國是依據法律治理國家,法律就是一個尺子。

(8)依法治體擴展閱讀: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I. 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把什麼納入依法治國總體布局做出部署

  • 依法治國將統一領導協調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


  •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 把法治建設納入政績考核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 首提設立最高法巡迴法庭

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


  • 檢察機關可提起公益訴訟

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將追責

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 完善行政權力糾錯問責制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


  • 重大決策終身追責倒查

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 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

J. 談談你對依法治體的認識500字

法治:由統治者通過強制性的法律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法律由人民制定,統治者嚴格依據法律進行統治,形式上統治者只對法律負責,統治者通過對法律負責來間接對人民負責。
(一)法治的涵義
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二)法治的具體體現
1.立法方面:亞氏強調立法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反映中產階級的利益;二是研究國家的情況;三是考慮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強教育;四是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2.執法思想。國家執政人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應嚴格依法執行;法律規定不同詳的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法律的原則來公正地處理和裁決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關鍵。國家必須加強對公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
(三)法治的優越性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法律是集體智慧和審慎考慮的產物;第二,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會說話,不能象人那樣信口開河;第四,法律藉助規范形式,具有明確性;第五,實行人治容易貽誤國家大事,特別是世襲制更是如此;第六,時代要求實行法治,不能實行人治;第七,實行一人之治較為困難,君主的能力和精力畢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剝奪了大家輪流執政的權利。
(四)法治缺陷的彌補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採取三種補救措施:以個人的權力或若幹人聯合組成的權力「作為補助」;對某些不完善的法律進行適當的變更;加強法律解釋。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來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和裁決。
---------------------------------------------------------------------------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會中,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包括制訂者和執行者本身。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需是法律或法規許可的,而這些法律或法規本身是經過某一特定程序產生的。即,法律是社會最高的規則,沒有任何人或組織機構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法治的重要性
現代大部份國家都認同法治的重要,雖然他們產生法律、立法代表的方法不太相同。法治的好處在於能防止有特定的個人凌駕法律而傷害其他大多數人的利益。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理性原則,表現為良好的法律秩序,並包含著內在價值規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種治國方略。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和聯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二者的聯系在於: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

熱點內容
農信考試法律知識點 發布:2024-11-10 07:21:00 瀏覽:409
正定法院 發布:2024-11-10 06:35:33 瀏覽:608
司法考試刑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4-11-10 06:05:35 瀏覽:380
婚姻法三十六 發布:2024-11-10 05:21:37 瀏覽:705
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 發布:2024-11-10 05:06:11 瀏覽:322
招標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0 04:48:58 瀏覽:678
婚姻法放假幾天 發布:2024-11-10 04:13:29 瀏覽:193
勞動合同法實施若干問題的意見 發布:2024-11-10 03:40:28 瀏覽:302
陸沛林律師 發布:2024-11-10 03:40:14 瀏覽:505
東岳司法 發布:2024-11-10 03:15:02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