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 2020-12-18 22:43:11

法治對當代中國的意義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版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權。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
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
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② 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有哪些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2)法治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基本要求: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框架下,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嚴格依法行使國家權力、進行國家管理的原則。包括立法、執法與守法三個方面。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1) 在共產黨領導下不斷完備社會主義法律,切實做到有法可依,以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2) 堅持法制統一的原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頒布的憲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地方性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3) 確立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的原則。所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照憲法、法律或有關法規規定的職權范圍,依法行使職權。

(4)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民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5) 監督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實施。這種監督來自黨、群眾團體、廣大人民群眾、專門機關和社會輿論。

③ 法治的重要性300字

生活在西方的我們如今看中國,它正非常努力地讓其法律與法的精神接軌,走向法治歸宿。我們在英格蘭創造了法治,它一直很好地服務於我們。祝願你們的努力能夠取得成功,對於世界的幸福、財富、自由來說,意義非同小可。
中國的情況不一樣,而且英國已經實行法治這么久了。中國有不同的傳統,也有不同的道路,如何在中國實現法治?
我要說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對中國實行法治非常有信心。
舉個例子。深圳30年前只是一個小漁村,30年前如果你問:「我們能在30年中把這個小漁村變成一個人口達1000萬,高樓林立,整個世界都會為之矚目的城市嗎?」人們肯定會回答「不可能」。但是看看現在深圳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同樣,35年前你問一個中國人,說「可不可以在中國發展市場經濟?」人們肯定會告訴你「不可能,我們沒有這個傳統」。在中國的國情下,這也是不可能的。但看看深圳的現在,無論黑貓、白貓,市場經濟在中國發展得還是不錯的。
所以,我對中國的法治非常有信心。下面,我來回答一個最難回答的問題,陪審團可否在中國得到實施?
在很多社會中,陪審團是可以實現的。英國陪審團的流程和理念,就是一旦有人被控有罪,就會在社會上選出12個人到法庭上來聽證。在充足的聽證後,他們會到庭外對案子進行討論,然後回到庭上判定被告是有罪還是無罪。
這種情況,的確在英國是有效的。但在其他的國家,這個經驗並沒有用得很好,比如在日本就不行。這有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原因。在1930年左右,日本嘗試實行陪審團制度,結果很快就廢棄了。在日本根本行不通,原因是日本人不擅長做決定。法國人做決定也是比較困難的,他們不喜歡評論別人,或對別人的事情做判斷。所以,在日本如果實行陪審團制度,可能要經歷好幾年才能做出一個決策。
但在中國,陪審團很有希望行得通。因為陪審團制度需要幾個條件,比如民眾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有比較好的經濟能力,而且對司法系統有著比較好的理解,他們就可以作為陪審團的基礎來源。現在,中國人民越來越富裕,有越來越多的大學,中產階級層不斷擴大,為陪審團制度提供了非常好的實施條件。一旦有了好的陪審團制度,法治的實現就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了。
但這種法治上的改變是比較大的轉型,不可能在一兩年甚至5年內就可以完成。中國的經濟改革用了30年,才達到了今天的成就。實現法治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我也很樂觀,隨著中國人民的財富的增長,經濟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這非常有希望實現。我遇見的中國人都很有思想,很理性。給我留下印象的是,這些人為彼此負責,非常出色。
因此,我認為很多中國人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去把社會推向法治,也具備潛質推行一個有效的法治體系。
比較難的問題,是權力尤其中央權力機關與法律間的關系,以及法律究竟是由比較精英的人還是由人民來制定?當然,權力機關包括中央的權力部門把權力下放是很難的事情。但可以看到,現在中央都在討論如何將權力下放。以前這種事情是難以想像的,今天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我們也看到,需要各種各樣的新政策去適應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條件下,只有給人們更多的自由,經濟才能更好地發展。所以,想讓中國這個有漫長文明歷史、有復雜國情的國家向前發展,只依靠中央權力是不夠的,必須要把權力下放,才能建立比較和諧、成功、幸福的社會。
現在從中央的討論以及預備實行的政策,已經看到了高層逐漸想把權力下放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經濟能力的加強,對司法體系的了解與運用進一步成熟,就非常有可能使人民的權利與權力獲得平衡,法治實現本土化成長。

④ 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是什麼

1 一、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

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三、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四、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 法治
3
治國家建設是一個宏大的工程,特別是現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且要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這樣一個要求和目標的話,我覺得還面臨很多挑戰和難題。首先就是觀念的問題。實際上不僅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增強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的這種觀念和理念,全社會都要增強法治觀念,提高法治意識,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形成法治信仰,所以這個工作任務很重。這次四中全會的決定也明確提出了要重點關注全社會法治意識的增強問題,尤其是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要進課堂、進書本,讓孩子們從小就學習法律、熟悉法律,從小就有規則意識,有這個法律意識,這樣的話對於他們成才、成長都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是要高度重視創新法治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讓普通公眾,讓領導幹部都能夠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以非常容易的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接受法治的宣傳教育,領悟法治的真諦,特別是理解法治的精神。所以,在創新模式方面,現在有些地方的做法我覺得就值得推廣。比如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這本來是一個訴訟程序的要求,但它客觀上起到了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能力的作用。因為領導出庭應訴,參加辯論質證、答辯,在那樣一個威嚴的法庭上親歷整個法治的實踐的話,他的觀念意識就會發生變化,甚至他所在單位的其他的公務人員,他的下屬也會受到很大的觸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法治教育、法治宣傳的方式方法恐怕也是下一步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⑤ 法律有哪些重要性

法律的作用有明示作用、矯正作用、預防作用、最終作用等,具體作用說明如下:

1、明示作用,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2、矯正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

3、預防作用,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4、最終作用,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5)法治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法律說明:

法律所指的是一個國家用來規范國家各方管理的一個政策,在法律制度里,包含很多的法規和政策。如何使法律制度能執行到位。主要不是強制性的執行,而是法律制度對自己國家的可行性,也就是說符合人性化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法律原則和規則的總稱。法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與法系的概念比較接近。

1、一國的立法制度與司法制度的總稱,即通常所稱的「法制」。

2、法律制度是指運用法律規范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時所形成的各種制度。它調整了多少社會關系就包含有多少種具體的法律制度如行政、經濟、婚姻家庭、訴訟、教育文化及狹義的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及其相應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構成法律部門。

一國的立法制度與司法制度的總稱,即通常所稱的「法制」。法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與法系的概念比較接近,我們不能把制度等同於法律條文。

⑥ 論述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從哪些方面

依法治國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理解:

其一、依法治國是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堅持黨的領導,是保證國家能夠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各項制度和方針、政策能夠符合全體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根本條件。實行依法治國,能夠更好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是有人類社會以來最高類型的民主,這種優越的民主要真正成為現實,這要靠法制來保障,正如鄧小平同志講的,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當今中國,十三億人民不可能人人都去執掌政權,而只能通過民主選舉的政權機關,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為了保證這種權力的行使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根本的辦法就是通過制定和實施體現人民意志的利益、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並保證這種法律具有極大的權威,來確保人民政權為人民服務,為公眾利益服務,為最廣大人民謀福利。在這種情況下,政權機構制定良好的法律並嚴格依法辦事,就是按人民的利益的意志辦事,就是從根本上體現了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否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就有可能認為自己是可以按照個人的認識、願望、意見和主張任意處理各種問題的,自己的權力是無限的,是可以不按民主的程序辦事的,就有可能濫用權力,使「公僕」脫變為「主人」。同時,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公民的各種權利,權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和民主方法等等,如果沒有完備和良好的具有極大權威的法律予以全面確認和切實保障,是根本靠不住的。十年「文革」的教訓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當時,人民代表大會有十年之久沒有召開,憲法這一根本大法成為擺設,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終於成為「文革」浩劫之所以能夠發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正是鑒於這一教訓,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公民的民主權利。在法制健全的條件下,公民的權利如果遭到侵犯,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濟。

其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計劃經濟的經濟主體隸屬於政府,計劃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容易造成經濟主體應有的物質利益被忽視,經濟自身的價值規律、競爭規律等不被尊重,維系這種經濟關系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行政手段。因此,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依法治國。市場經濟是一種以交換為基礎的經濟形式,一切經濟活動和行為者都要遵循價值規律,各種生產要素都要作為商品進入市場,通過競爭機制和價格杠桿的作用,實現各主體之間的平等、自由的交易和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經濟產權的明晰化、運行機制的競爭化、市場行為的規范化、宏觀調控的科學化是它的主要特徵。這種具有自主、平等、誠信、競爭等屬性的經濟形態,除了依賴經濟規律來運作,同時又主要依賴法律手段來維系,它必然從客觀上要求法律的規范、引導、制約、保障和服務。可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其三、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中外歷史上,從字源上看,「法」字一出現就具有正義、公正等含義。中國古代,「法」字象徵一種寸以判明是非曲直和正義與否的獨角獸。西方古代,法則被喻為一手拿寶劍、一手拿天平的正義女神。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能夠調整人們的行為,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制文明屬於制度文明的范疇,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法制完備的社會。依法治國反映了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世界各國現代化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應該是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統一。離開了法制建設的現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沒有可靠保證的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必將難以達到現代化所要求的相應的水平,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實現。一部由低級狀態向高級狀態演變的法律制度和思想史,是整個人類文明由低級狀態向高級狀態發展的一個歷史縮影。在現今條件下,家長制、一言堂、搞特權、權大於法、政府權力不受法律約束,公民權利得不到保障,當然是不文明的表現。

其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法律集中了多數人的智慧,反映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法律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的特點,不會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隨意改變,也不會因政府的更迭而改變。因此,只有實行依法治國,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這個道理已無數的歷史事實所證明。在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對於這個問題的曾有過一個過程。半個多世紀前,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十年 「文革」悲劇的發生,其根本原因就是民主與法制的不健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總結了國際國內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為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黨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國家,它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基本國策和根本保障。

⑦ 法治社會的重要性

法治社會是和人治社會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國家權力和社會關系按照明確的法律秩序運行,並且按照嚴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社會糾紛。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執政者的個人喜好以及親疏關系來決定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公共事務。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具備精神和制度兩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簡約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個社會對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認同和堅決的支持,養成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並且通過法律或司法程序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民事等方面的糾紛的習慣和意識。在法治民主的社會中,法律和行政法規等由規范的民主程序產生和制訂出來,並且其司法和執行過程通過規范的秩序受到全社會的公開監督。

法治強調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權,是人民通過立法創造了法,法律旨在保護公民的自由。依法治國要求:一是對國家法不允許即為禁止,強調國家必須依法履行職能;二是對公民法不禁止即為允許,強調是保護公民的自由。法治強調法在調整各種關系中的正當性。

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什麼是法治?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他對法治的註解是:「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制定的法律應獲得普遍的服從;而人們所遵從的法律本身應該是成文的和良好的。」也就是說,法在全社會應該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社會的治理應該遵從良好的法律。托馬斯·潘恩曾精闢地論述:「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的國家中法律便應該成為國王,而且不應該有其他的情況。」
依法行政的含義是,由法律給行政機關的權力劃出嚴格的邊界,任何行政機關和行政官員都不得越過這個邊界。如果越過法律劃定的邊界,就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就須受到相應的追究和懲處。

⑧ 談談法律對國家或個人的重要性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作為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是鞏固政權,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手段,沒有法律必然會天下大亂

1、法律對人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對人的行為的指引有兩種形式:個別性指引和規范性指引。


2、法律作為一種行為准則,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合法與否的評判作用。


3、法律對人的行為具有教育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實景作用和示範作用。

4、通過法律,人們可以事前預計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是合法還是違法,在法律上是有效還是無效,會有什麼法律後果等。


5、法律可以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強制人們遵守法律。


6、法律的社會作用,是執法作為特殊的社會規范,為實現階級統治的社會目的而發揮的作用。

7、法律的社會作用大致包括兩個方面:意識政治職能,即維護階級統治;二是社會職能,即履行社會公共事物。

熱點內容
新邵律師 發布:2024-09-22 04:07:10 瀏覽:861
金秀縣政策法規 發布:2024-09-22 03:51:21 瀏覽:315
國際經濟司法考試 發布:2024-09-22 02:41:16 瀏覽:274
勞動法自考教材電子版 發布:2024-09-22 02:18:13 瀏覽:759
退伍軍人安置最新條例 發布:2024-09-22 01:09:41 瀏覽:962
宋朝重法治 發布:2024-09-22 00:20:57 瀏覽:899
初級經濟法基礎必背 發布:2024-09-22 00:12:59 瀏覽:683
道德經集注pdf 發布:2024-09-22 00:01:43 瀏覽:172
刑事訴訟法修改2018第九十九條 發布:2024-09-21 23:57:06 瀏覽:175
論述經濟法的地位和提議 發布:2024-09-21 23:22:05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