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水利法治

水利法治

發布時間: 2020-12-19 02:42:54

㈠ 水利項目法人能否成為瀆職犯罪主體

不能。瀆職犯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項目法人是公司,並不是個人。如果提問中的項目法人,指的是項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根據兩高的司法解釋,如果水利工程中的項目法人,是屬於依法或者受委託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此時,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時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當適用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當然,如果換個角度,這是一個純理論的探討題,那麼任何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能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互相勾結,而成為瀆職犯罪的從犯,從而成為瀆職罪的主體。


一、水利工程中的項目法人

是依據《公司法》成立的從事項目開發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法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其法定代表人通常為董事長。

在實踐中,通常的水利工程中的項目法人,不太可能成為依法或者受委託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三峽總公司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三、兩高《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

依法或者受委託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時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適用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㈡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生靈,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在依法治國無處不在的法律鐵拳之下 的今天

堅持不懈地舉報

㈢ 材料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提出:推進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規體系,抓緊完

(1)必來須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維源護水利法制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中國共產黨要依法行政,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推進水利建設的法制化和規范化。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建立健全水利法規體系,確保水資源配置、節約保護、流域管理等領域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嚴格執行水資源和水利建設法律法規,確保水利行政工作有序高效進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司法機關要嚴格執法,推進水利綜合執法,確保在處理非法侵佔河湖水域案件和水事糾紛過程中司法公正、監督有力,做到違法必究。
(2)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處於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解決矛盾時要善於抓住重點,抓關鍵,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其中突出的問題是農田水利設施落後影響農業穩定和國家糧食安全。解決農田水利設施落後問題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發展,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可以有力促進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發展,對於解決「三農」問題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

㈣ 中央水利工作會議講話全文

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精神,總結「十五」水政工作,分析當前水政工作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十一五」和2006年水政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理清思路,明確目標,推進水利系統依法行政,為可持續發展水利提供法制保障。

會上,我們還將對「四五」普法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此前,黃河水利委員會黑河流域管理局水政水資源處和林亞菊、韓琦榮、陳燕海、張澤榮、王教河等水政工作者分別獲得了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稱號。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對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從事水政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誠摯慰問和衷心感謝!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十五」期間水利依法行政的成績

「十五」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時期,也是可持續發展水利全面推進、成效顯著的時期。五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解決水資源問題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水利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治水思路發生深刻轉變,可持續發展水利日益深入。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作為水利工作的切入點,把解決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作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統籌解決乾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統籌流域、區域水利發展,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更加重視水資源的節約、配置和保護,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加重視依法治水和依法行政,水利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全國水利建設規模空前,一大批事關國計民生和發展大局的水利基礎設施付諸實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的台階。節水型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全國用水效率顯著提高。水利改革深化,能力建設得到加強。有效應對了洪澇乾旱等災害,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基本上得到保障。「十五」期間的水利工作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生態和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為「十一五」以至更長時期的水利改革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堅持依法治水,推進依法行政是可持續發展水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十五」時期,通過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是廣大水政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水利部門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開展了《水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等30餘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修訂、制定或者前期研究工作,出台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116件,水利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水法規體系更加趨於完善。二是對106項水利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集中清理,全面清查了水利行政許可實施主體,清理了行政許可依據,確定了水利行政審批項目目錄,加強了對涉及水行政許可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草案的審查工作,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三是開展了水權制度、西部水利發展、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水利發展、順應入世要求的水利發展機制、流域水資源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有效支撐了立法和政府決策。四是加大了執法力度,開展了多種專項執法活動,查處水事違法案件20餘萬件,有力地打擊了各類水事違法行為,維護了正常的水事秩序。五是深入調查,多方協調,抓住重點,綜合治理,調處各類水事糾紛4萬多起,晉冀豫漳河上游、浙閩大岩坑、鄂豫丹江荊紫關等重大省際水事糾紛的調處取得突破,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六是堅持集中宣傳和經常宣傳相結合、學法與用法相結合、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廣泛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及水法制宣傳,強化了全社會的水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了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水利依法行政的不斷推進,為水利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有力地促進了法治政府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水利。總結「十五」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1、通過修訂《水法》這一水的基本法,理順了水資源管理體制,實現了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強化了水資源管理制度,對水利事業發展起到了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水法》修訂通過並頒布實施,把新時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針以及可持續發展水利思路法律化,將行之有效的水利工作實踐用法律形式規范下來,吸收了國內外治水管水經驗,理順了水資源管理體制,實現了水資源統一管理,明確了流域管理機構的法律地位,規定了水資源規劃、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管理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對推進依法治水、依法行政,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水利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是依法治水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2、分清輕重緩急,針對水利發展與改革急需的政策法規及時開展了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出台了一批行政法規、規章和政策,保障了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

圍繞《水法》配套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針對水資源管理、規劃管理、建設管理、取水許可管理、蓄滯洪區管理、移民安置、采砂管理、水價管理等工作的迫切需要,開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修訂、制定或者前期研究工作。出台了《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防汛條例(修訂)》等4件行政法規,以及《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入河排污口管理辦法》等一批部規章。大家盼望已久的《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已經國務院審議通過,將於4月15日施行。各地也圍繞《水法》配套法規建設加快地方水利立法,內容涵蓋了水資源管理和水事活動的各個方面,為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據。

3、依法行政的體制和機制不斷完善,保障了法制工作的質量和效能。

水利部加強了立法規劃和計劃,按照立法工作者、實際管理者和專家學者三結合的要求,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廣泛吸收各方意見,推進立法過程中的民主參與。制定了《水利立法技術規范》,出台了《水利部規范性文件審查和備案管理辦法》,保障立法質量。各地也在立法實踐中正確處理地方特點和法制統一的關系,推動立法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在執法理念上實現了從主要用法去管理行政相對人到依法管理與依法規范、約束自身執法行為並重的轉變,加強了水政監察規范化建設,地方和流域機構普遍建立了專職執法隊伍,省市縣三級執法網路基本形成。積極理順內部執法關系,有的地方還建立了水務稽查隊伍,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行政收費權和行政許可權,水利綜合執法初見成效。按照預防為主、預防與調處相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防範和化解水事糾紛的新機制,水權理論在調處水事糾紛中得到初步嘗試和應用,有關部門依法開展初始水權的界定,使調處工作有了科學、合理的依據,尋找到了解決水事矛盾的有效途徑。

4、水行政行為得到有效規范,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深化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集中清理水利行政審批項目、實施主體和依據,開展行政許可制度建設,初步形成了規范行政許可行為的新機制。完善行政監督機制,積極探索水利行政執法責任追究機制,推動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涌現出一批精神文明服務窗口單位和文明執法單位。強化對行政權力和行政行為的監督制約,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獎懲分明、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積極推進水利系統政務公開,水利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認真落實行政復議制度,提高了水行政機關自我糾錯能力。

五年來的工作,維護了水利法律法規的尊嚴,塑造了水利行業的良好形象,推動了依法治水的進程,促進了可持續發展水利。五年來的實踐,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水利依法行政工作的認識,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我們的主要體會是:

第一,必須把水利依法行政工作與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新一屆中央政府按照執政為民的要求,突出強調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和加強行政監督三項基本准則,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十五」時期,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要求,自覺地將依法行政作為水利工作的基本准則,逐步轉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決問題的做法,加強制度建設,做好立法工作;切實履行法定職責,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完善行政監督制度,確保行政權力的正確行使,有效地推進了水利行業的依法行政,有力地推進了各級水利機關的自身建設。

第二,必須把水利依法行政工作與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可持續發展水利是科學發展觀在水利工作中的集中體現,也為水利依法行政賦予了嶄新的時代內涵。五年來,各級水政部門緊緊圍繞可持續發展水利,增強大局意識和中心意識,超前研究有關政策和法規,認真總結各地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當好前哨、參謀和後盾,為可持續發展水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環境。

第三,必須把隊伍建設與體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進水利依法行政,立法是基礎,執法是關鍵。水政工作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組織保障,是水政執法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十五」期間,不少地區抓住機構改革的有利時機,強化水政工作機構,加強執法隊伍能力建設,理順水利執法體制,水利綜合執法不斷推進,較好地完成了日益繁重的水利法制工作。

第四,必須把內部合力與外部合力有機結合起來。推進水利依法行政,尤其需要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需要水利系統內部的密切配合,更需要人大和政府法制部門等的大力支持,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十五」期間,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更加重視依法行政,加大了經費支持,強化了制度建設,加強了部門協作,軟體硬抓,齊抓共管,發揮了整體效能。同時,主動匯報,積極宣傳,加強交流,求得領導、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水利法制工作的了解、理解、關心和支持。一些地方將依法行政納入了水利考核內容。從各地經驗來看,水利依法行政成績顯著的地方,都體現了領導重視、保障到位、關系協調的特點。

二、深刻認識水利依法行政面臨的形勢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是落實依法執政要求的重要環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法行政,就是各級行政機關按照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法律、法規、規章管理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確保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水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公共資源,水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依法治水,推進水利依法行政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水利依法行政面臨著寶貴的機遇:

一是科學發展觀為水利依法行政開啟了新的思路和視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政府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消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推動、保障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具體到水利部門,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去研究制定促進水利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探索有利於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的體制和機制,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是建設法治政府為水利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政府工作幾乎涉及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國80%的法律、所有的行政法規和90%的地方性法規都是由政府來執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依法行政作為政府權力配置和運作的基本准則,其目標是建設法治政府。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先後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於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都為水利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推進水利依法行政,就是要圍繞建設法治政府這一目標,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就是要改進水利立法,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就是要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就是要高度重視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建立健全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機制,切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就是要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規范水利行政執法體制和權力運行機制。

三是可持續發展水利為水利依法行政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水利發展,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過轉變水利發展模式,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步入科學發展軌道。新的水利發展模式要求我們在水資源開發和管理目標方面,更加強調人水和諧、節水防污、環境友好;在社會管理方面,更加註重通過制度約束使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在管理手段方面,更加註重發揮法律和經濟手段的重要作用,輔之必要的行政手段。新的水利發展模式需要調整人與人、人與水、人與環境的關系,涉及到管理體制、目標、內容、手段和方式的轉變。面對這樣錯綜復雜的問題,水利部門必須堅持依法行政,通過制度建設來引導和推動改革,通過加強監督來規范行政行為,通過法律規范來調整水事關系,通過執法活動來維持水事秩序,通過轉變職能來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為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利契機,對水利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從這些方面來審視,水利依法行政工作仍然存在著不小差距。

第一,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少數地方和少數領導依法行政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依法行政與管理工作還存在「兩張皮」現象。不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實際問題、不注重社會管理的問題還較普遍,亂作為和不作為的現象時有出現。

第二,水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健全,政策法規建設質量需進一步提高。水法、防洪法配套法規建設進展與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管理工作的深化。涉及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制度建設仍然存在體制障礙。水利重大問題研究不夠深入、立法機制不夠完善,導致一些政策法規可操作性不強、前瞻性不夠。

第三,現行政策法規貫徹不平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亟待克服。一些地區存在著重立法輕執法的傾向,現行法律制度沒有得到很好貫徹,如防洪法中規定的一些制度的執行明顯滯後。

第四,執法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水行政執法需要在廣度和深度上實現新的突破。在實施城市綜合執法改革地區,水行政執法隊伍與綜合執法隊伍在執法領域、執法機制等方面的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行業內綜合執法的推進還需加快步伐;執法隊伍必要的執法裝備還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第五,化解水事糾紛的機制還不完善,開展糾紛預防和調處所必須的經費等保障措施的落實還有待制度化,應對水事突發性事件的預警機制還沒有全面建立。

第六,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行政監督的效能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基層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力量薄弱,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很不適應,難以發揮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作用;水行政主管部門對社會提供信息服務還需更加全面、准確和及時;圍繞著便民、高效的行政要求,還需繼續推廣現代辦公技術,健全工作制度;行政監督的相關制度和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

以上問題,有的是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法制建設滯後在水利行業的反映,有的是傳統水利的思維慣性和工作習慣的表現,有的是工作不落實、不深入的體現。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對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將帶來嚴重影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在「十一五」時期逐步加以克服。

三、切實做好「十一五」水利依法行政工作

「十一五」是水利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水利依法行政的關鍵時期。總的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指導,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服務可持續發展水利的大局,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內外聯動,整體推進,基本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比較完備的水法規體系,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執法體系,統一、協調、便民、高效的水行政許可實施體系,科學、合理、民主、高效的水事糾紛處理機制,提高政策研究的質量,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

全面推進水利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做到「職權法定、程序正當、有效監督、高效便民、權責一致」,堅持做到把依法行政貫穿到水利部門的各項職能和工作任務中去。趙偉同志將在工作報告中對「十一五」和今年的水政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這里,我強調幾點。

第一,要切實加強對水利依法行政的領導。依法行政是統領水行政主管部門一切管理行為、具有全局性和基礎性意義的工作。水利部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為貫徹執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水利部成立了由部黨組書記、部長汪恕誠為組長,主管副部長為副組長,各司局一把手為成員的水利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發出了《水利部關於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對水利系統依法行政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明確了重點任務,並將任務分解到了水利工作的各個環節。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部黨組將推進依法行政作為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具體要求之一,要求共產黨員帶頭學習、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辦事。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要按照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水利依法行政的認識,從全局的高度來規劃、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寓依法行政於全部管理工作之中。主要領導要擔負起推進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自覺帶頭學法、守法、用法;要規范決策機制,做到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執政能力與依法行政的能力相掛鉤,將政績考評與依法行政的成效相掛鉤;要積極推進立法、執法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真正落實到位。

第二,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涉及內容廣泛,工作千頭萬緒,必須服從和服務於水利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中心工作,抓住薄弱環節,抓住主要矛盾,破解難點,回答熱點,統籌規劃,突出重點。要將規劃的總體目標與階段性目標銜接起來,明確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安排好工作進度,分步實施,深入推進。要針對涉水事務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權水市場制度建設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著力抓好在水管理的各個方面起關鍵作用的制度建設,突出資源配置、節約保護、抗旱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制訂,如節水條例、抗旱條例等,抓緊研究開展國家水權制度體系中諸如初始水權分配、用水總量控制、水權轉讓等核心制度的建設,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的體制和機制。要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界定執法責任,健全行政執法考核機制,建立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下大力氣解決水行政執法中存在的體制、機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要著力建立健全預防為主、預防與調處相結合的水事糾紛調處機制,爭取完成省際邊界水事糾紛敏感地區水利規劃的編制,普遍簽訂邊界地區水事活動規約,完成各流域省際水事糾紛應急預案的制定。要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實施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強行政復議工作,探索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制度。要抓緊制定並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完善行政機關領導和幹部學法制度,進一步增強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要把依法行政與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依法行政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必要手段。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通過強化依法行政,梳理、規范各項管理職能和管理行為,把各項政府職能納入法治軌道。要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管理創新,抓好履行政府職能的制度建設,保障法定職責得到正確履行。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逐步解決流域與區域之間、不同區域之間在實施水行政許可中存在的不統一、不協調的問題,統一行政許可項目、行政許可條件、行政許可程序和行政許可工作標准,推行水行政許可規范化管理。要進一步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深入推行政務公開,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圍繞行政主體基本情況和行政決策、執行、監督的程序、方法、結果等事項,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要結合推進依法行政,加大體制和機制改革力度,改進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辦事作風,全面提高行政工作效能。

第四,要進一步加強水政監察隊伍建設。目前,掛牌的水政監察隊伍中還有一半沒有編制,6萬余名水政監察人員中還有一半是兼職的。這兩個「一半」說明了水政監察隊伍建設還面臨很多困難,任務十分艱巨。各地要把機構和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主動爭取,積極作為,工作要多請示,情況要多匯報,難處要多反映,水利部的要求、外地的好做法要多宣傳,千方百計地爭取領導的重視、有關部門的支持、社會的參與。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政工作機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在水利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同時要加強與水利內部其他部門的協作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進一步推進能力建設,理順內部關系,探索綜合執法的途徑。要按照「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要求,加強對水政監察人員的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從事水政監察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有時還有危險,有時也有誘惑,要敢於碰硬、勇於負責、樂於奉獻,樹立文明、廉潔、公正、勤政的形象。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為水政監察工作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解決執法裝備、辦公條件、辦案經費等問題,關心水政監察人員的工作、生活和學習。說到這里,我想強調一下,部黨組對加強和改善水行政執法工作是高度重視的。對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汪部長要求政法司認真研究解決的具體措施。例如,最近部里就下發了為水政監察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一些地區的經驗表明,領導重視與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水政執法經費在財政預算中是有科目的,這方面的政策是明確的,希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積極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切實抓好落實。

同志們,推進水利依法行政,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的重要舉措,是水政工作者肩負的重大使命。讓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切實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努力推進水利依法行政,為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提供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撐,為建設法治政府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㈤ 如何保護水資源

1,監護水源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2,一水多用

可以重復利用水資源,提高利用率,有助於節約用水。

3,慎用清潔劑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裡,會使水質惡化。

大量的含磷污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4,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

森林有涵養、吸收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5,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

6,調水工程

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7,發展中水處理

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8,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5)水利法治擴展閱讀:

我國水資源形勢

我國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問題也較突出。根據2001年對我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而劣五類水質卻高達44%;

另外,我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比較普遍,全國淺層地下水大約有50%的地區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㈥ 水利法治思維依法辦事

第一,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背景下干工作、作決策,必然受到嚴格的法律約束。如果沒有法治思維,不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就無法落實。現在,各方面都在講新常態,新常態就要有新觀念,而新觀念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樹立法治思維。現實中,一些領導幹部拍腦袋決策,一些地方重大項目盲目上馬,常常留下半拉子工程、爛尾工程,還有的決策違背公共利益,導致內幕交易。出現這些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違背依法決策的原則,沒有遵循基本的法定程序。法律不是點綴,更不是累贅,而是有效決策、正確決策的基本保障。這就要求領導幹部每作一項決策,都要認真想一想是否有權決策、有多大許可權決策,想一想決策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定程序是什麼、法律責任是什麼。全會《決定》提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這必將對領導幹部養成依法決策、依法辦事的習慣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第二,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法治是改革的壓艙石、發展的助推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改革的命運、發展的成敗。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觸及的深層次問題增多,各種風險和挑戰增多。改革能不能健康有序、行穩致遠,越來越取決於法治體系是否健全,取決於厲行法治是否有力。可以說,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更加重視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點。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深刻認識法治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殊重要意義,自覺在法治基礎上凝聚改革共識,善於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風險,使各項改革舉措做到於法有據。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要及時以法律形式固化下來;對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確保改革在法治框架內運行。
第三,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深刻變革之中,一方面,利益主體越來越多元,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的難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人們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各項工作公正性、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迫切需要我們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問題。在現實中,一些領導幹部存在「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等觀念,遇到問題動輒採取高壓手段、進行強制處置,不但沒有化解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各級領導幹部要積極適應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進一步強化法治在維護群眾權益、調處利益關系中的權威地位,強化法治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和諧穩定中的保障作用,積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要善於引導群眾理性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始終堅持依法辦事,切實解決好「花錢買平安」、息事寧人的問題,解決好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法、信錢不信法、信權不信法的問題。
第四,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嚴管黨治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有法度。全會《決定》明確提出,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規黨紀管黨治黨。我們黨是一個擁有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又處在治國理政的領導核心地位,只有自身確立起嚴格的制度、嚴明的紀律,才能把黨建設好、管理好,也才能引導全社會遵守規范、踐行法治。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依規依紀管黨治黨的意識,堅持以黨章為根本,注重與國家法律相銜接,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切實解決好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問題。特別要強調,我們黨是先鋒隊,黨員幹部是先進分子,這就意味著黨規黨紀要嚴於國家法律,對黨員幹部的要求要嚴於普通公民。作為領導幹部,在遵守黨規黨紀上更要嚴上加嚴,受更多的約束、負更重的責任、有更大的擔當。只有這樣,才能把依規管黨治黨、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熱點內容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關於加班費 發布:2024-11-15 01:14:59 瀏覽:190
模里西斯婚姻法 發布:2024-11-15 01:12:57 瀏覽:631
勞動法是否允許兼職 發布:2024-11-15 01:04:59 瀏覽:960
行政訴訟法的起訴期限 發布:2024-11-15 00:17:40 瀏覽:760
勞動法知識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4-11-15 00:12:02 瀏覽:198
勞動法關於員工偷竊的處罰 發布:2024-11-15 00:08:03 瀏覽:892
學習新民法典 發布:2024-11-14 23:23:10 瀏覽:821
公司法的結構圖 發布:2024-11-14 23:22:58 瀏覽:906
醫生不受勞動法保護么 發布:2024-11-14 23:05:45 瀏覽:123
楊新海法治在線 發布:2024-11-14 22:56:5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