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的作用

立法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0-12-19 10:16:54

A. 國家議會委員會在立法中的主要作用

西方議會建立初期時所抄設立的數量有限的委員會,主要是作為程序性、內務性的工作機構。
進入本世紀中葉以來,由於政治、經濟、社會等綜合因素的作用,委員會制度已成為西方議會制度的剛性構件部分。
有人稱委員會為「行動中的國會」。立法權是議會的傳統權力,立法權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立法活動、立法程序來實現的。
在這個過程中,委員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立法功能。
簡而言之,西方議會的立法程序是:議員聯名提出議案-眾議院(下議院)討論通過-參議院(上議院)討論、修改、表決-總統簽字發布實施。

B. 關於憲法在立法中的作用是什麼

法規定了完善的立法體制與具體規劃。

憲法作用:

1、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版義現代權化建設。

2、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3、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4、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2)立法的作用擴展閱讀: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C. 國歌立法的重要意義

國歌是來憲法確立的國家重要象自征和標志,制定一部專門的國歌法。

通過國家立法對國歌的奏唱場合、奏唱禮儀和宣傳教育等進行規范。

對於保證憲法的有效實施,增強國歌奏唱的嚴肅性和規范性,維護國家尊嚴,提升公民的國家觀念和愛國意識。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具有重大意義,是十分必要的。

(3)立法的作用擴展閱讀: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極富創造性的歌曲,作曲家聶耳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創作。首先,他成功地把田漢散文詩般的歌詞,按照音樂的規律,處理得異常生動、有力和口語化。

在旋律創作上,他既吸收了國際上革命歌曲的優秀成果和西歐進行曲的風格特點,又使之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從而使此歌能為廣大群眾所掌握,發揮其戰斗作用。

《義勇軍進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鏗鏘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詞,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強烈憤恨和反抗精神,體現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堅強、團結一心共赴國難的英雄氣概。

D. 誰來說說香港的立法會到底起些什麼作用

大白話就是更專業的人立更專業的法,跟大學分專業差不多,它主要是按行業類別分的,比如地產領域、旅遊領域、醫療領域,

E. 立法的作用是什麼

立法通常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內,並以國家強制容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立法的作用如下:
⑴ 立法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⑵ 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⑶ 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⑷ 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
⑸ 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F. 《中立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936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中立法》的修正案,將《中立法》有效期延至1937年5月,增加內了禁止向交容戰國貸款和對新加入戰爭的國家實施《中立法》的條款。另外,還授權總統決定外國的戰爭狀態是否存在和是否實施《中立法》。

在新《中立法》下,美國戰略物資仍源源不斷地運往義大利。1936年5月,阿比西尼亞淪亡後,美國撤銷了「道義禁運」,宣布對義大利的佔領不予承認。

8月6日,西班牙駐美大使向美國國務院提出購買少量機槍彈葯的請求,被美國政府婉言拒絕。8月11日,美國正式宣布對西班牙內戰採取「不幹涉」政策。9月30日,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發表白皮書,呼籲民主國家制止德意的武裝干涉,援助西班牙共和國。美國政府仍堅持同英法同步行動,奉行「不幹涉」政策。

1936年11月羅斯福再度當選總統後,便急於要求國會採取行動,對西班牙沖突雙方實行禁運。1937年1月6日,國會幾乎以全票通過了專門對西班牙的聯合決議案,宣布禁止向西班牙交戰雙方供應武器。5月1日,美國國會又通過了第三個《中立法》,將禁運軍火擴大到內戰國家,並提出「現款自運」原則。

G. 人民在立法中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既定的行為模式,從而引導人們在法律范圍內活動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並不在於制裁違法行為,而是在於引導人們正確的行為,合法地參與社會生活。
(二)預測作用
法律的預測作用是指法律通過其規定,告知人們某種行為所具有的、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質以及它所導致的法律後果,使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以及他人行為的趨向與後果。
(三)評價作用
法律的評價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夠評價人們行為的法律意義的作用。法律評價的標準是合法與不合法。行為評價標准有法律、道德、紀律等,它們是可以同時適用的。但應該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評價取代道德評價、紀律評價,也不能用道德評價、紀律評價代替法律評價。
(四)強製作用
法律的強製作用是指法律能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違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實施的作用。法律的強製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沒有強製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會降低,預測作用就會被懷疑,評價作用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義,教育作用的效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五)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過其規定和實施而影響人們思想,培養和提高人們法律意識,引導人們依法行為的作用。

H. 憲法在立法的作用

1、憲法是其他法律抄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本質上同普通法律一致。



(8)立法的作用擴展閱讀:

憲法在內容上所具有的國家根本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憲法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的基礎,普通法的內容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為近、現代實行憲政制度的國家所公認,許多國家的憲法都明確規定了這一點。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務。它是國家的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I. 為什麼要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 無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無論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還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都需要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 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法治的生命線。要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必須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付出更大努力,讓人民群眾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 法治文化是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的重要支撐。要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 法治體系是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必須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加強這五大體系建設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制度支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提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這「四個更好」,深刻揭示了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闡明了法治對於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意義(+微信關注求是網)。

一、全面准確理解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引領和規范是法治發揮作用、顯示價值的兩種重要形式。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指引國家發展方向。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規定了國家的國體、政體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基本制度及活動准則,規定了黨和國家發展的根本任務和奮斗目標,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憲法反映了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是一個歷史時期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基本原則、基本方針、基本政策在法制上的體現。因此,法治的作用首先體現在保持國家制度穩定,引領和確保國家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是確立行為規則。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國家的最大規矩,規定了每個公民、法人、政黨、社團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賦予國家管理的權力並明確其邊界。法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確告知人們,國家希望社會成員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哪些行為是允許並受到保護的,哪些行為是禁止並將受到懲罰的,並要求所有社會成員必須遵守這些行為規則。

三是整合社會利益。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一方面,法律是社會關系和人的行為的調節器和平衡器,通過法定程序制定法律能夠最大限度凝聚各方面利益訴求,最大限度達成共識;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是平等,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功能在於平等保護每個人的合法權益,以法律為准繩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在尊重個人權益基礎上構築全社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踐證明,法治是整合社會利益的最有效機制,法律制定和實施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社會利益的整合過程。

四是化解社會矛盾。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任何時候都會存在利益沖突和矛盾糾紛,關鍵在於怎麼去解決。法律是定分止爭的最有效手段。這是因為,法律明確規定了社會成員的行為和利益邊界,是社會利益關系的最大公約數,能夠被全體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遵守。以法律為依據構建沖突解決機制,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矛盾和糾紛,可以避免或減少矛盾激化和社會沖突,確保社會正常秩序。

五是凝聚社會力量。寶劍和天平作為法律的象徵,向人們昭示了法律懲惡揚善的功能。懲惡,就是對違法行為進行懲處,防止違法行為造成更大危害,同時也警示人們不能逾越法律紅線、觸碰法律底線,從而維護社會公正、弘揚社會正氣。揚善,就是清晰告知人們法律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只要遵守法律,就能在法律保護下實現自身利益、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犯。充分發揮法律懲惡揚善的功能,有利於在全社會樹立守法者得利、違法者吃虧、犯罪者必懲的價值導向,扶正祛邪,增強社會凝聚力、向心力。

六是保障經濟發展。引導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既靠政策又靠法律。法律和政策本質上是一致的,兩者相輔相成、互聯互動,都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都是人民意志的體現,都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營造環境、提供保障。但相對於政策而言,法律更具穩定性、長期性,成熟的政策可以上升為法律,使之發揮更為長遠的指導作用。同時,法律和政策一樣,也要與時俱進,只有適時制定新的法律,及時修改和完善現行法律,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因此,健全的法治能規范經濟行為,創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社會環境,提供穩定的社會預期,引領和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法院俞新堯 發布:2025-01-06 17:03:36 瀏覽:169
楚天法治2016第6 發布:2025-01-06 16:39:53 瀏覽:502
法學英語介紹 發布:2025-01-06 16:37:49 瀏覽:955
勞動法的直系親屬 發布:2025-01-06 16:24:32 瀏覽:376
縣教育局法律顧問聘請合同 發布:2025-01-06 16:07:03 瀏覽:594
法治信仰如何形成 發布:2025-01-06 15:57:04 瀏覽:279
鎮法治政府建設 發布:2025-01-06 15:52:30 瀏覽:27
道德斷崖 發布:2025-01-06 15:52:29 瀏覽:906
合同法對訂立合同的主體有哪些要求 發布:2025-01-06 15:45:16 瀏覽:857
法學工科 發布:2025-01-06 15:26:46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