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譯本
⑴ 道德經哪個譯文版本比較好,最好是原文和譯文一起的那種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不錯。
還有陳鼓應的版本也好。
其實最推薦買本古文辭典,自己看。版
聽說,學術界較為重視權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⑵ 道德經翻譯比較好的版本。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為目的而出回書,幾個月答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⑶ 哪個版本的《道德經》譯注比較好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則是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現在的 通行本有:中華書局《老子注譯及評價》陳鼓應 著 饒尚寬 譯注 《老子——中華經典藏書》朱謙之 撰 《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 蘭喜並 著 《老子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笑敢 著 《老子古今(上、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李爾重 著 《老子》研究新編 西漢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 王弼的《老子注》明清之際王夫之的《老子衍》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⑷ 道德經哪個英文的翻譯版本比較好
James翻譯的那版還可以。
⑸ 道德經英譯本典型的有哪幾種
敢翻譯的都是半桶水,談不上「經典「。
連中文的注釋、解釋現在都五花八門,互版相矛盾,哪裡來什麼權英譯本「經典」。
中文古文向外語翻譯有多難,看看林語堂翻譯的古詩就知道,人家勉強也算大家,可是絕大多數人看了他的翻譯都不會認為達到了「信達雅」的水準。詩尚且如此,何況玄之又玄的道德經?
翻譯道德經,難度遠遠超過在蘋果系統上完美移植MS office(而微軟現在的移植版本一直被使用者詬病。)所以,呵呵,不用找啦,老外想讀道德經,先學中文才是正經(相當於其頭腦重裝系統)。
⑹ 《道德經》全部翻譯
徵集網
首頁
徵集
揭曉
資源
在線製作
電子請柬
生日賀卡
節日賀卡
經典語句_經典語錄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道德經》首頁
《百家姓》
《三字經》
《千字文》
《弟子規》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全文
老子與《道德經》
道德經之《道經》
道德經之《德經》
老子道德經譯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取道於尋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恆久之道;取名於尋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恆久之名。取名於無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於有名,乃是萬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無所趨求,以便觀想那無以名狀的微妙;時常又要有所趨求,以便觀想那成名化物的極限。這兩方面是同一行為體的不同顯現,同樣深及於行為體的幽深內殿。在這同樣深及幽深的兩者之間作不斷深入的循環運行,就是一切行為運作的微妙法門。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令人嫌惡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互突顯,"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顯現,"高"與"下"相依而存,"音"與"聲"相互陪襯,"前"與"後"相互照應——這些"名"相反而相成,遷延不居而不獨立自足。因此,聖人從事於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坦盪迎候萬物的涌現與流變而不抵觸畏避,生養了一切並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成就了事業並不矜居功名。就是因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會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
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崇尚賢才異能,使人民不至於炫技逞能而爭名逐利。不看重稀貴之物,使人民不做盜賊。不顯露足以引起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於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執成見、不生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為所欲為。從事於無所成為的作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是虛無的,但它的作用卻似乎無窮無盡。它是那樣的幽深莫測,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歸。它消磨了鋒角,排解了糾紛,柔和了光芒,渾同於塵俗。它無形無跡呵,像是很不確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還能有什麼更本源的存在,只覺得它存在於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萬物都當作"芻狗"來看待;聖人也不執求仁愛之心,把百姓也當作"芻狗"來看待。天地之間,不正像是氣囊或空管那樣的大空泡嗎?它雖空虛但卻不會塌縮,運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於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虛而順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
不勤。
【譯文】:
虛神永遠存在,可以稱它為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這個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門徑,就是這個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綿延存在而又若有若無,它施展的作用無窮無盡。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不去強求一種非其不可的狀況維持,所以能夠長久。因此,聖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後,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領;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護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為他對自己很無所謂嗎?這樣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上好的行為典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利導萬物而不與之爭,處守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處,所以,接近於道。
水,居處善於擇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遊共處諧和相親,言行表裡如一,公共關系易於清靜太平,辦事能幹,行動善於應機順勢而行。正因為水總是利導萬物而不
⑺ 哪個版本的《道德經》譯注比較好
我推薦早年看過的古籍出版社的。
還有陳鼓應的版本。
其實最推薦買本版古文辭典,自己看。權
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⑻ 求道德經譯本!!!!!!
O(∩_∩)O~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譯:「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討論的,但通過語言這個不精確的工具表達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永恆的「道」;姑且命名為「道」,但這並不是它真正的名字。「道」這個東西,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它是天地開創者;經過命名之後稱之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們這個世界的最高法則。不帶著貪念,能體會到「道」的精妙;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看到道與萬物的精確關系。兩者的名稱雖然有差異,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體,它們同樣令人驚嘆,它們都是一個混沌。認識到混沌是客觀事實和客觀存在,是一切學問的開始。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譯:世人不依據道,而主觀形成的所謂優秀的概念,事實真相並不是想像的那樣;不依道而主觀認為的良好的形式,未必就是有效。相輔相成的規律,是永久的法則。聖人做符合客觀規律事情,違反規律的事情不做,教導別人的東西能夠對實踐有積極意義,能夠抓住本質和根源性的東西教給別人;付出努力但不貪天功為己有,創造事物而不帶著貪念過多佔有,作出貢獻但不驕傲。只有他不驕傲不帶著貪念,他才能保存自己的努力成果。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譯:不推崇虛偽的道德化身和道德制高點,使人們沒有人斗人的工具;不用資本來衡量物品的價值,使人們沒有盜取之心;不讓什麼是需要爭奪才能獲取的,使社會風氣不亂。聖人這樣的哲人王來治理天下,使民眾不帶著貪念,能實現溫飽,身體能健康。令到人們相對的地無知無欲,即是一個社會不必要有太多偏離道的東西要學,此為相對的「無知」(例如潛規則這些東西,就是垃圾,不好的社會,人們就得去學習這樣的「知識」,就是「多知」,不是相對的「無知」);民眾不帶著貪念,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尋找生命價值和意義,這是相對的無欲。同時讓狡猾的人不能想入非非。做的事情除了符合道的之外就不做,則沒什麼難題不能解決。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意譯:「道」雖然是看不見的,但它的作用又是那麼的無窮無盡。深遠啊!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的感覺,但是又不能直接這樣說和類比,只能說是「好像」。它消磨了自己的銳氣,消除了紛擾,不露鋒芒;它調和自身的光輝,混同於俗世。它是那樣的深遠無形啊,又好像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創造的,但它肯定是超越人類頭腦裡面的「帝」這樣的級別,在「帝」這樣的地位之上,但不能直接這樣說和類比,只能說好像這樣。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意譯:天地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它對待萬物就像人類對待牛羊豬狗等牲畜一樣,人類對待畜生,符合我們實質性要求的就疼愛,天地的境界高於人,但也類似,不論是什麼,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會對其愛戴;聖人也是類似的,平等地對待每一百姓,不因為某些人有虛偽的仁義道德但無實質而偏愛,不論是誰,只有言行符合道的百姓才得到聖人的支持。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看不見但並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運動的絕對性。太多的規范,太絕對化走極端會加速失敗,不如發展相對性的概念。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意譯:生育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久的,它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生育之產門,就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它孕育萬物生生不息。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譯:天地長久地存在著。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不將自己的貪念帶入局中,將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這樣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意譯: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且不帶著貪念,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有著服務的價值。向善的人,處於像水一樣的地方,心胸像水一樣淵博,和人相處能有像「道」一樣的仁德,說話像「道」一樣有實質,為政能從服務者的態度去治理,處事能有按規律辦事的能力,行動能夠按照規律尋找合適的時機。因為不帶著貪念去生活,所以沒有多餘的憂慮。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譯: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過度持有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成就功業之後,不貪戀名利,不貪天功為己有,對人不帶著貪念,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做法。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意譯:
心裡謹守著道,就能不離開道嗎?
調氣做到最柔和,能像嬰兒一樣柔順嗎?
心如明鏡,能做到無不良的習慣嗎?
治國安民,能做到只按規律辦事而不節外生枝嗎?
茅塞頓開時,依然可以做到像雌性那樣守而不躁動嗎?
明白了包容性大的哲學原理,可以海納百川而不必學多餘的偏離「道」的知識嗎?
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主宰它們,不要帶著貪念過分要求它們。這才是最深遠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譯:
三十根輻條共用一個軸,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車有用之處,才能發揮載人的作用。
用粘土做成器皿,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器皿有用之處,才能放東西。
做房屋門窗有了房間,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房屋有用之處,才能住人。
所以相對的「有」之所以能夠帶給人很多的便利,是因為相對的「無」發揮了「有」的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意譯:過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後一定眼花繚亂,視覺遲鈍;過分追求聲音的享受,最後一定聽覺不靈;過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後一定食不知其味,味覺喪失;過分放縱地騎馬打獵,追逐鳥獸,最後一定無法集中精神,魂不守舍;過分追求金銀珠寶,最後一定行為墮落,身敗名裂。
聖人不屈從於感官的誘惑,在感官方面只需要最基本的要求,而追求內心心靈的閑適和恬淡,所以他們相對地放棄前者而求取後者。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譯:寵辱若驚,重視私利就像大禍害一樣。什麼是寵辱若驚?得寵(本質上)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驚恐不安,失去寵愛也感到驚恐不安,這就叫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是重視私利好像大禍害一樣?人之所以有禍害,是因為人有私利,有不合理的要求,帶著貪念,如果人沒有私利,則還有什麼憂患呢?所以,私利這個東西能夠轉化為了實現天下的福祉而服務的動機,貴天下就像他沒轉變觀念之前貴其身一樣,則可以把天下交付給他;能夠將私利這個東西能夠轉化為了實現天下的福祉而服務的動機,愛天下就像他沒轉變觀念之前愛自己一樣,並以這種態度去處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意譯:看但看不見,曰夷;聽但聽不見,曰希;摸但摸不到,曰微。希、夷、微,無法用這三種感官呈現出來,所以混沌一體。它上面不顯得光明,下面也不顯得昏暗,渺茫幽遠不可名狀,(一切的運動都)會回歸到無形的狀態。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叫做「恍惚。」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看不見它的背後。根據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能夠認識我們這個宇宙的起始,這就叫「道」的規律。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意譯:古時候懂得「道」的人的情況是,細致、深邃而通達,深刻到難以認識的地步。正因為難以認識,所以只好勉強地形容他:小心謹慎呵,象冬天踏冰過河;警惕疑懼呵,象提防著周圍的攻擊;莊重嚴肅呵,象在作客;融和疏脫呵,象冰柱消融;敦厚質朴呵,象平淡無奇的素材;空豁曠達呵,象深山幽谷;渾樸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濁;誰能夠在渾濁中安靜下來,慢慢地澄清?誰能在長久的安定中變動起來,慢慢地趨進?保持這種「道」的人,他不要求圓滿。正因為他不自求圓滿,所以雖然破敗,卻不會窮竭,不必製造新的東西去補充。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意譯:盡量使心靈達到一種沒有貪念的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相對寧靜的心態。萬物都在蓬勃生長,我由此觀察到了循環往復的規律。萬物紛繁茂盛,雖然循環發展,但總會有返回到它的出發點的時候(才能進入新的發展周期)。歸回本原叫「靜」,靜叫做「復命」,復命叫做「常」,認識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認識了「常」,才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歸順;天下歸順才能符合規律;符合規律,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長久,永遠都不會遭受危險。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意譯:最好的政冶,民眾根本意識不到統冶者的存在;其次的政冶,民眾親近君王、贊揚君王;再次一等的,民眾害怕統冶者;更次一等的,民眾輕蔑統冶者。統冶者的誠信不足,民眾才對他不信任。(最好的統冶者)是悠閑自如的,他不輕易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民眾都說:「我們本來就該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所謂「仁義」存在;「道」被廢棄後而到導致的聰明智慧發揮了,但很多已經是偏離了「道」,是捨本逐末的智慧,是「大偽」的智慧;有家庭糾紛,才需要所謂的孝慈;國家陷於鍺亂,才需要所謂忠臣。
有字數限制發不完你把Q或郵箱給我我給發過去
⑼ 《道德經》的英譯本與原本差異很大嗎
英譯本有上百種吧,有的很大,有的不算很大。我把維基網路的相關介紹貼在下面,你的英語如果足夠好的話可以詳細了解一下。如果不夠好的話,只看這一句就足夠了:It is a famous puzzle which everyone would like to feel he had solved.(道德經是一個著名的謎題,每個譯者都認為自己已經解決了它。)
Translations
The Tao Te Ching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Western languages over 250 times, mostly to English, German, and French.[8] According to Holmes Welch, "It is a famous puzzle which everyone would like to feel he had solved."[9] The first know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ao Te Ching was proced in 1868 by a Scottish Protestant missionary named John Chalmers, entitled The Speculations on Metaphysics, Polity and Morality of The Old Philosopher Lau Tsze. Other notabl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ao Te Ching are those proc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teachers: a 1948 translation by linguist Lin Yutang, a 1961 translation by author John Ching Hsiung Wu, a 1963 translation by sinologist Din Cheuk Lau, another 1963 translation by professor Wing-tsit Chan, and a 1972 translation by Taoist teacher Gia-Fu Feng together with his wife Jane English.
Many translations are written by people with a found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who are trying to render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text as faithfully as possible into English. Some of the more popular translations are written from a less scholarly perspective, giving an indivial author's interpretation. For example, Stephen Mitchell's version of the Tao Te Ching unilaterally introces changes such as referring to "the Master" as "she" rather than "he",[10] and his version has been called "politically correct".[11] Critics of these versions, such as Taoism scholar Eugene Eoyang, claim that translators like Stephen Mitchell (who states explicitly that his version is not a translation) proce readings of the Tao Te Ching that deviate from the text and a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12] Russell Kirkland goes further to argue that these versions are based on Western Orientalist fantasies, and represent the colonial appropriation of Chinese culture.[13][14] In contrast, Huston Smith, scholar of world religions, said of the Mitchell version, "This translation comes as close to being definitive for our time as any I can imagine. It embodies the virtues its translator credits to the Chinese original: a gemlike lucidity that is radiant with humor, grace, largeheartedness, and deep wisdom." Other Taoism scholars, such as Michael LaFargue[15] and Jonathan Herman,[16] argue that while they don't pretend to scholarship, they meet a real spiritual need in the West. These Westernized versions aim to make the wisdom of the Tao Te Ching more accessible to modern English-speaking readers by, typically, employing more familiar cultural and temporal references.
Translational difficulties
The Tao Te Ching is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which can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completely. Classical Chinese relies heavily on allusion to a corpus of standard literary works to convey semantic meaning, nuance, and subtext. This corpus was memorized by highly ecated people in Laozi's time, and the allusions were reinforced through common use in writing, but few people today have this type of deep acquaintance with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us, many levels of subtext are potentially lost on modern translators. Furthermore, many of the words that the Tao Te Ching uses are deliberately vague and ambiguous.
Since there are no punctuation marks in Classical Chinese, it can be difficult to conclusively determine where one sentence ends and the next begins. Moving a full-stop a few words forward or back or inserting a comma can profoundly alter the meaning of many passages, and such divisions and meanings must be determined by the translator. Some editors and translators argue that the received text is so corrupted (from originally being written on one-line bamboo strips linked with silk thread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some chapters without moving sequences of character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