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利益關系
Ⅰ 道德與利益是怎樣的關系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
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Ⅱ 利益及道德的定義還有兩者有什麼關系
(一 )利益的概念
⑴利益就是好處,或者說就是某種需要或願望的滿足。
⑵利益的分類
⒈由於利益存在於不同領域而有物質利益、政治利益、精神三種利益之分。
⒉從計算角度不同來劃分,利益可分為:多數利益與少數利益;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
⒊從利益主體不同而有個人、群體和社會三種利益之分。
⒋另外,還可以將利益劃分為: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
(二) 什麼是道德
道德(moral)是一種社會現象,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孤立地生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其行動必須顧及別人或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否則就會引起糾紛或沖突。早在原始社會中,人們為了維護部落成員的共同利益,協調彼此的關系,就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調節各人行為的准則。遵守這些准則,便稱之為善,就會受到輿論的贊許或使個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則,便稱之為惡,就會受到眾人的譴責或使個人感到內疚而力求改正。這些由輿論力量與人們的「良心」所支持的行為規范及其施行的總和,就是道德。道德規范(moralnorm)是一種分辨善惡的尺度,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自從社會出現了對立的階級,道德就成了各階級內部協調關系和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手段。在階級社會中,各階級對於善與惡往往有各自的標准與看法,除了公德外,道德從總體上說也就有了階級性,而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道德也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在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里,盡管舊道德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還有一些影響,但占統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階級的道德。在工人階級看來,凡是有利於人類徹底解放事業的行為都是善行;凡是損害廣大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是惡行。工人階級的道德正是我國現在所提倡的道德,這是用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推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促進社會走向共產主義的道德,所以也叫社會主義的或共產主義的道德。
((三 ))道德 與利益的關系 http://www.gjmy.com/gjmywz/paper/paper_econ/200601/7853.html
Ⅲ 請高人指點道德與價值的關系
價值與道德有什麼不同了?
首先,主體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道,天道也。也有將道作客觀規律介釋的,差不多,客觀之天。總之是外在的東西,是外在神聖的要求,是對立於個人的,其內容也只要求個人如何約束自我。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是包括個體的自我、個體的他人、由自我及他人及未來人組合的生命整體。生命整體在空間現實中是無法以空間單位表現的,現實中你看見的都是個體單位的個人,但整體的意志、它的價值要求,卻是藏於你心中,成為你「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之源泉的。
其次,對利益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既然是天或外在的客觀規律(歷史規律化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這種矛盾產生的階級也是),個體的利益就不再是主體自我的合理要求,而成為必須約朿自我而服從的犧牲。如果這個天或客觀規律在世間還有個皇權、領袖之類的代表,那你的利益、你的一切就必須服從它的體制安全需要。而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既然是生命,既然生命包括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那麼自己的利益和所有人的利益一樣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有權追求自我利益;但是,我們也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因為他人也同樣是生命。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必須互約利益范圍,並從而共約利益范圍,而這共約岀的就是公正原則,及在它的基礎上實現的法律。所以,西方的價值能容納個人利益,用不著象傳統或階級的道德發展到最後,是虛假的鬥私批修。同樣,因為價值也限定了個體的利益范圍,從而它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和共約的公正原則,這樣它反而少東方道德化後面的貪腐成風。
再次,對個人權力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天與人自是不平等的,不平等下個人的權力是沒保障的,它是被天決定的,從而應該服從於天的。所以,道德之下個人是無權的,道德不保障個人的權利,它只要求個人如何。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生命的權利都應被尊重。所以你必須尊重和捍衛他人的權利,同時你也有權並且應該保護自己的權利。放棄自己的權利,就是放棄公眾的權力,就是不公正。保護和爭取自己的人權,就是為每個人爭取人權,是有價值的行為。權利在價值之下公共化了。民主於是也在權利的公共化前提下可以實現了。民主也就成為生命整體意志實現的現實條件,因為生命整體就是在現實中不斷展開的人民。而人民民主的實現,為提煉人民意志、共約所有人的利益提供了條件。所以,民主是生命整體實現自我的前提。價值在這兒統一於了民主。
…
從上可以看岀,價值與道德的根本不同,在於主體設定的不同。生命作為價值主體,使得價值在許多問題上獲得了邏輯的統一。因為生命在空間中是個體的,只有在時間即歷史中,才表現它的整體性。它的這一兩重性,造成許多悖論。比如唯心與唯物。心是現實中看不見、卻被血脈遺傳的整體性生命意志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因為看不見,二千年前就被法家理性否認,後來又被階級的唯物論否認。可見,生命的兩重性,生命的整體性在現實中隱而不見,是造成天、皇權、領袖崇拜及依據他們的偽道德,得以長期冒充神聖的原因。
人除了利益目標外,還被一種意志決定著,這種意志造成著神聖的假象和需要。當生命整體這一本質未被認識時,是必被利用的。被利用的歷史,會毀了價值的聲譽,中國就有太長的、這樣的歷史,所以價值特難站立起來,但現在必須讓它站起來了,因為,社會到處都表現岀因沒有價值作為精神文化主流而岀現的危機;也因為,我們為價值找到了它真實的主體:生命。
關於生命兩重性的邏輯論證,可參看本人所箸《生命:意志與歷史》一文。
Ⅳ 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問題包括哪兩方面的內容
道是自然法則抄,德是最接襲近自然法則的為人准則。所以那些遵道崇德的人,亦即所謂有道德的人最終所獲得的利益與他所具有的道德水平是成正比的。當然這里所說的利益 是廣義的,即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的總和。當問題分析到這里,最後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Ⅳ 怎樣理解道德與利益是倫理的基本問題
到今天應用倫理學基本上還只是一個相當籠統的概念,它只不過是關於諸如醫學、經濟、政治、生態、科技及國際關系等不同領域的現實的倫理問題之研究的一個總稱。 而現代意義的醫學倫理、經濟倫理、政治倫理、生態倫理、科技倫理、兩性關系倫理、媒體倫理、網路倫理、動物倫理及國際倫理等等是最近二十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而興盛起來的哲學學科,它們試圖對各自領域中涌現出的緊迫的倫理道德問題,提出某種有說服力的解答。例如: 醫學倫理是應用倫理學中發展最為迅猛、爭議最為激烈的一門學科之一。眾所周知,珍視與保護生命是傳統倫理學的一項基本原則。然而這一原則在現實的醫療實踐中經常受到墮胎、植物人等問題的挑戰。這就在醫學倫理界引發了對一系列相關課題的論爭:生命有沒有價值等級?人類胚胎是否算人?如果不是,胚胎發展到何種階段才算是人?怎樣給死亡下一個定義?以腦死作為標准取代傳統的心臟停止跳動之標准,從心臟還在跳動但已腦死的人體中摘取健康器官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如何實現醫療資源的公正的分配?另外,傳統醫學倫理對醫護人員的道德要求主要是「關護」、「不傷害」,在這里並不十分注重診斷、治療和純粹研究過程中病人自身的同意或拒絕的權利。而當代醫學倫理則要求醫生應更多地考慮到病人在決策中的參與,並通過向病人告知未來治療活動的意義、機會、後果和危險而為病人的自我決斷創造條件。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艾滋病病人的受尊重及受保護之權益、絕症病人選擇安樂死之權益以及如何處理醫生的救死扶傷的職責與病人的自決權之間可能發生的沖突等等,構成了當代醫學倫理學家研究與爭議的基本課題。 經濟倫理不僅涉及到國家經濟政策的宏觀調控,涉及到企業在生產、銷售、廣告等各個環節在道德方面的認知與自我約束,而且還關涉到個人在生活方式、物質消費上的道德選擇。在經濟倫理領域中人們曾經就如下課題進行過爭論:經濟主體如何理解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沖突?曾經有人認為,經濟行為原則上不受倫理的影響,贏利慾望是一回事,道德要求是另一回事。談經濟倫理對於企業家來說無疑是一種苛求。然而隨著市場經濟本身的成熟與發展,隨著人們對市場經濟之本質的認識的逐步深化,大多數人已經感受到:企業家不能滿足於充當只知賺錢的經濟動物,作為人他應當擁有一種對道德境界的嚮往與追求;退一步說,良好的道德形象從長遠來看對於企業而言實際上肯定也是一種寶貴的戰略投資。因而從本質上講,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是和諧一致的。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激烈的經濟,在這一前提條件下僅僅指望經濟主體的自我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在企業家遭遇到由於宏觀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倫理沖突、道德悖論之時,重要的就不在於企業家個人的抉擇,而在於能否建立一種符合倫理要求的游戲規則。游戲規則是指經濟主體活動的外圍條件,它為經濟主體規定行為方式,指導他可以做什麼,不可做什麼;它規定競爭者們的起跑線。道德要求正是在這里體現的。在市場經濟的結構中,個體的行為不能說是善還是惡,而只能說是適應還是不適應市場。若某種經濟行為被證明是不道德的,因為市場逼迫經濟主體這樣做,那就不是企業家的問題,而是游戲規則的問題。所以在經濟活動中,不能僅僅強調個人的正當的行為,而是還更應強調正當的結構。道德應不再是作為對個體行為的評判標准,而應被視為在一個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有約束力的外圍條件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每個經濟主體的道德義務就在於積極參與經濟制度與規則的改革。這就是目前倫理學界經常討論的所謂結構倫理或制度倫理。除了宏觀制度層面的倫理問題之外,經濟倫理也體現在中觀層面的企業行為內部。企業遇到倫理問題,如何解決呢?那就是要通過所有當事人都參與的對話交談來解決。企業應有這樣一種道德敏感性:任何一種經濟行為,在其後果有可能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原則上就必須放棄。如果不放棄,就必須通過和平的對話和交談,在理性論證與自願的條件下,形成一個包括企業與被企業行為所影響的人在內的所有當事者都能接受的共識,保證利益的共享和後果的共同承擔。這樣一來,對話作為一種操作程序構成了企業倫理的核心。相應於所謂制度倫理或結構倫理之說,我們也可以稱這種意義上的企業倫理為程序倫理。 政治倫理一方面研究憲法、政體的倫理特徵,另一方面探求政治論爭的道德內涵。政治倫理中各種各樣的理論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圍繞著對自由、平等與公正的論證來展開的。隨著應用倫理學的興起,除了兩種自由主義(亦被稱為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爭外,有關社會財富的公正分配的問題也已成為政治倫理學的一個核心內容,這一內容在西方具體表現為如下的爭論:國家有沒有權利通過徵收累進稅的方式將富人合法獲取的財富的一部分提取上來,然後作為社會救濟金再轉發給貧困的人,從而使本屬道德范疇的扶貧濟困的行為法規化,即以強制性的方式實現社會的道德理想?贊同的一方認為只要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與共識,國家就有權這樣做。而反對的一方則主張國家行為的合法性來源於預先設定的法律原則。法律上的最高原則就是禁止強迫他人的意志,只要他並沒有以暴力或欺騙的手段強迫別人的意志。因此,國家只要超出禁止強迫他人意志這一最高的法律之界限而追求社會福利或繁榮的目標,具體而言通過強制性的稅收——盡管納稅人並不樂意——來實現對弱勢群體的援助,便完全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非法的。 法律倫理所探究的是立法程序與法律規範本身的道德性,其目標在於使倫理要求在相應的社會機制中得以實現。一般而言,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則是最基本的道德。相對於道德,法律具有明確、時效、強制性的約束力與制裁力的特點,而道德則不然。因此從整個社會的宏觀角度來看,道德歸根到底必須依靠有效的法律體系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在特定的情況下,法律與道德也會發生矛盾或沖突,如某種法律、法規本身並不公正、不道德。於是,就會出現兩難抉擇:人們是應當守法,還是違法並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這大體上就體現了所謂天賦人權(das Naturrecht)與現行法(positives Gesetz)之間可能的矛盾與沖突問題。解決這一難題的前提,是先要區分下述三種情形:第一種是在法制國家裡,法律本身不夠完善,並不合乎公正概念的所有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公民仍應遵守法律,因為此時法律在社會穩定與安寧方面所起的作用遠遠重於法律的某些不完善所帶來的後果。況且公正概念本身也包含著對社會穩定的保全以及與此相關的價值,換言之,對現行法律的恪守本身也就是公正概念的要求。第二種情況:雖是在法制國家,但法律已嚴重違背了基本的人權價值,甚至成了壓迫民眾的規范。在這種與公正概念根本沖突的法律面前,民眾的不順從便就是正當的了。如印度的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反抗,美國黑人馬丁·路德金對種族歧視政策的抗爭等。公民公開的、非暴力的反抗的目的,在於從根本上改變這種不公正的法律秩序。第三種情況是在法西斯國家,民眾不可能也不應當守法,除了暴力革命推翻專制政權之外沒有其它出路。但是目的與手段的合宜性也是一項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例如對無辜平民的生命財產就不得傷害與破壞。然而上述三種情形往往是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如何作出有效的區分便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生態倫理:從宏觀層面來看,與人類未來的生存問題關系最為密切的是生態倫理。這里最難理解的理論課題在於:我們保護動物、環境和大自然,最終是為了人類自己的利益還是這些被保護的對象本身就擁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因而人類不得予以危害?贊成前一觀點者被稱為人類中心主義派,而贊成後一觀點者則被稱為大自然權利派。生態倫理學中最難解決的實踐課題有兩個:第一,在生態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如何處理當代人利益與未來人利益的關系,具體而言,如何在不違背民主理念的前提下,促使民眾對已習慣化了的現實利益作出主動的放棄,從而使未來人類的權益得到切實的保障?第二,如何公正地分配與協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自然環境上的責任與義務?
滿意請採納
Ⅵ 道德和利益之間的關系
以見利忘義為恥
權衡道德和利弊的同時 堅持道德原則
在道德允許的范圍內 獲取正當利益
Ⅶ 求作文!題目是利益與道德的關系
遮掩掩下的自身利益至上,是當今世界主流。
這個世界很現實的,雖然歐美一直高呼民主自由,實際上一肚子男盜女娼,從來都是他們自身利益至上。只是不像一百年前那樣的赤裸裸,在世界各處公然侵略、殺戮。至於俄羅斯,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從來都是赤裸裸的利益至上,能佔中國便宜的時候從來沒有手軟過。其實,只要我們稍微認真看看這個世界,就不難認清這個現實。
為什麼中國不能很好理解、貫徹國際利益至上?不能理直氣壯的在國際上維護自身的利益?自身利益至上不難理解,只要我們放下孔夫子的仁義道德,就很容易發現這個現實真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爾虞我詐,不也是如此嗎!
或許從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普及開始,中國人開始遮遮掩掩,開始要面子,老是講什麼仁義道德。仁義道德當然好,這也是我們要推廣的理念,要推廣的到中國社會乃至全球人類社會的理想,但千萬不要被理想沖昏了頭腦,把理想當成了現實就很麻煩了!
孔夫子提出仁義道德,周遊列國想推廣,結果在各國屢遭挫折,幾次性命不保,最後鬱郁返回魯國。當時的客觀環境,沒有推廣儒家思想的空間。到了漢武帝時期,天下一統,外患逐漸消除,儒家思想才逐步推廣開來。現在的世界,很類似春秋戰國時期,聯合國就像軟弱的周天子,那有講認識道德的環境,奉行的是利益至上,儒家思想只能是我們倡導的理想。
把理想當成現實,不僅會喪失實現理想的機會,也會給國家發展、人民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可惜,許多人至今還沒有看清現實,潛意識還沉浸在天朝大國的夢幻中。蔣介石就很典型,在國內為了維護統治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可是對外國還是很講仁義道德的,比如倡導並推行對日本以怨報德,放棄日本侵華的戰爭賠償,結果受苦的是中國人自己。他很像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骨子裡還是有天朝仁義道德的思想,姑息日本養虎為患,卻讓自己人民受苦。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不再是整個世界(天下),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上的一個國家,也就喪失了推行儒家思想的大環境—相對統一和諧的世界。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儒家思想是我們的理想,講利益是中國在行動中要真正貫徹的
Ⅷ 道德與利益哪個對人際關系影響更大 辯論賽一辯陳詞
人各不同,認為什麼好那就是什麼影響大。無謂非要具象化。正如有人喜歡錢有人內喜歡名,不過名或錢都只容是心中追求的具象化而已,都只是為了新中國那一份美好而已。
你這辯題,辯的不是那個對個人有價值,而是具象到社會結構上的。是要你把這兩種觀點代入到普世價值觀中,以普世價值為主體來辯論。
你是正
Ⅸ 道德與利益如何正確對待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Ⅹ 道德是通過利益【】人們之間的關系的
道德是通過利益(世上萬物都建立在互惠來牽扯)人們之間的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