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利益與道德

利益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19 12:25:57

道德與利益如何正確對待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❷ 以利益與道德為話題 作文

我在網上找的,你可以選段摘抄,或自擬題目全文摘抄:

談「恐人知」與 「恐人不知」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李 青

有人說,天下貪官各有各的不同,清官卻都是一樣的。然而古代清官胡質父子卻有些不同。有一次,皇帝問他的兒子胡威兩人清廉的高下,胡威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矣。」胡質父子同樣清廉,不過一個恐人知,一個恐人不知,胡威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到底是哪方面不如呢?我認為在境界上。從「恐人知」與「恐人不知」中,我們不難看出,胡威的清,是為了給自己揚名,帶有一種功利目的,而胡質的清,卻不為名利,只因他覺得就該這么做,不這么做就太不正常了。他的意識里沒有功利的色彩,他的清是純道德的,顯然,這樣的清,在境界上就上了一個層次。

可是,人們往往在道德與利益的天平上加錯砝碼,迷失方向。君不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嗎?許多人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名利,有了名利,就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因此可以生活得更好,可以很充分地享受人生。其實,一個人活著,生命不長路很短,在如何走好這段人生路方面是應該好好思考一番的,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或崇高,但總該有追求完美的信念吧?這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權利。人生苦短幾十年,若光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或一點虛名就挖空心思,甚而不擇手段,是不是太庸俗了點?相反地,我們如果把精神看得重一些,多注意一些自身價值的體現,活著的意義便增加了。材料中的胡質,雖然物質生活不富裕,但他的精神生活一定很充實,更何況他能將這種精神傳到下一代胡威身上?盡管胡威在繼承時有些變化,但畢竟他們父子倆的血管里流的都是清廉的血!

然而,與古人相比,現代人似乎遜色多了。不但罕見「恐人知」的清官,就連胡威這樣「恐人不知」的清官也打著燈籠難找了。更有甚者,明明是個貪官,卻還擺出一副清廉無比的樣子,如成克傑之流反腐倡廉他們叫得最響,暗地裡行賄受賄、養紅顏、賭別墅的事也做得最多。如果說胡威還認為自己做得遠遠不夠的話,那麼,我們現代的某些官員們是不是該回到古時候去重新接受一番思想道德教育,將自己的人生境界提高一個層次呢?

同學們,請記住胡質父子的故事吧,或許它可以指導你未來的生活。

為「恐人不知」叫好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丁晨蘇

西晉時,胡質與胡威父子在歷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晉武帝召見胡威談論邊疆之事時,談到了他們父子的清廉。武帝問胡威:「你的清廉與你父親的清廉相比,哪一個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親。」武帝問為什麼,他說:「我父親清廉惟恐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所以我遠遠不如我父親。」從材料中看,胡威認為自己淡利求名,與父親的淡泊名利相比,不如父親,因而他認為「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境界高。

到底哪個境界更高呢?我倒要為胡威的「恐人不知」叫好。因為恐人知與恐人不知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前者封閉,後者開放;前者僅僅是「獨善其身」,後者卻是「兼濟天下」。

胡質固然清廉,也能嚴於律己,但由於未作宣傳,他的清廉就鮮為人知,而別人也以自己的心思揣度他,因而出現手下都督變相行賄之事。假如他公開表明態度,進行宣傳發動,何至於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後來他除了那個行賄都督的名,但這不是保護人做法)?胡威正是因人「恐人不知」,才識帝王、大臣們見識了他的浩然正氣,皇上提拔他,重用他,他將以自身的清廉帶動身邊的人乃至整個朝廷的清廉風尚。這種效果是「恐人知」遠遠不能達到的。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生活,我們不得不去競爭,我們要競爭。我們考大學、搶著進高等學府是為了什麼?——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在競爭中勝出,我們又如何進入高等院校?我們應「恐閱卷老師不知道」我們的才華,那些高考狀元們為什麼會吸引社會關注的眼光?因為他們是成功者,他們成功地表現了自己,若他們「恐人知」他們的才華,他們又如何能在競爭中勝出,又如何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他們恐人不知他們的才華,他們勇於刺青自我,勇於向世人證明:我是最棒的。對此,我們怎能說「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呢?當這些學子把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時,我們又怎能說「恐人不知」的境界不高呢?

由此可見,「恐人知」對整個社會而言,只是一種消極的行為,它也許給你帶來安寧的生活環境,帶給你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但卻無法帶給你生命的活力,無法帶給你展示自我的廣闊舞台。「恐人不知」則不僅僅是對名的追求,它追求的是你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更代表社會對你的肯定。人是一種「二表動物」,其中之一便是「愛表現自己的才能和品質」。為何要逆著人的本性去壓抑自己呢?順其自然或者勇於表現自己豈不更好?人亦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分子,應為大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為何要「恐人知」?我有某種高於別人的才能或有某種高尚的品德,這就是我與別人的不同之處,我就應「恐人不知」,就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樣我才能不枉費我的才能。

我們現在已搭上開往高考的班車,我們已無法退卻,此時此刻,我們又豈能「恐人知」?

千古一夢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徐文蘭

西晉初,荊州刺史胡質父子以清廉聞名天下,有一次,晉武帝召見胡威談論邊疆之事時,談到了他們父子的清廉。武帝問胡威:「你的清廉與你父親的清廉相比,哪一個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親。」武帝問為什麼,他說:「我父親清廉惟恐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所以我遠遠不如我父親。」

恐人知,恐人不知,這二者高下之分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就在一個「名」字上。「恐人不知」雖講求清廉,不圖個人利益,但其目的在追求一個「名」,而「恐人知」則是什麼也不看重,純粹是在淡泊名利。

名者,譽也;利者,祿也。功名利祿,歷來是中國文人士子追求不鍥的美夢,從西周時渭水邊垂釣姬昌的姜子牙,到清朝富可敵國的和珅,功名利祿的美夢,穿插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浮現。

一句「恐人不知」,道出了古代多少清廉之士的心態。中國人是很有趣的,如果在名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是選擇名而不要利的——並非是真心不要,只是在價值的天平上衡量了一番之後才不得不放棄。像陶淵明,他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可以沒有名聲。難道真的是純粹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嗎?是不是嫌五斗米太少了呢?如果他做的是宰相,他會不會還那樣毅然決然地「歸去來兮」呢?答案不得而知,但聰明的讀者可以從下面的細節中找出線索:陶淵明歸隱後,他的一位朋友的兒子送信到他家。他看到人家孩子穿金戴銀、舉止優雅,而自己兒子卻蓬頭垢面,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的妻子對他說,既然當初你已決定離開官場,那麼我們的兒子註定會是這樣,你為什麼還要羞愧呢?不知大家看了這個故事後,心裡會怎麼想?反正我感到很好笑——笑那些文人的道貌岸然。

北宋的李若水,堅貞不屈,壯烈殉國,以前的語文老師讓我們寫文章「假如我是李若水」,我們盡情地鋪陳,提出了若干條建議,設想了若干種結局,其實李若水沒有別的選擇。我想,即使換成別人,比如宗澤,或者岳飛帳下的任何一員大將,都會這么做的。

當岳飛即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時,一連十二道金牌將他召回。背後針刺的四個大字依然隱隱作痛。聰明的岳母,彷彿知道幾十年後的事情,一針一針地刺下去,刺去了岳飛所有的桀傲不馴。背叛君主,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忠不孝,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岳飛敢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的話就是聖旨,他說什麼,你都要服從,不管他說得對還是不對。岳飛最終倒在了「忠君」之名的林旗之下,在功名的追求上,不得不吟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共月」的感嘆。

在名利的選擇上,我想最後悔的人應該是秦檜。他是當時的新科狀元,被派去金國議和遭扣。他在山林里打柴,直到有一天兀術打獵遇到王氏。我想秦檜的本意僅僅是為了生存,他可以丟掉所有生前身後的名聲,我不知道面對死亡和遺臭萬年我會選擇什麼,但秦檜選擇了後者。一千年了,棲霞嶺下秦檜的鐵像依然跪在岳飛的墓前,不斷懺悔。如果秦檜知道這樣的結局,他當初寧願選擇去死。死得越慘烈,人們對他就越尊敬,越懷念。

《紅樓夢》寫了形形色色的夢,其中有一個「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的那些冊子上都暗示了大觀園中那些女子的最終命運。無論薛寶釵多麼會用心計,有多好的口碑甚至如願地做了寶二奶奶,最終也只落得「金簪雪裡埋」的結局。所有曾經的心計與時間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功成名就又怎樣?她如果知道是這樣的結局的話,當初就不要和林黛玉爭個死去活來了。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在邯鄲道上做了黃粱一夢的人,

炊米未熟二十年,

寶貴榮華一瞬間。

功名利祿成泡影,

黃粱美夢堪笑談。

❸ 道德與利益是怎樣的關系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

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❹ 「利益與道德共存」的素材有哪些

1、孟子所說:「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也」,那是指當二者一定發生沖突的時回候,但是答孟子並沒有說「二者總是沖突,捨生取義者也」。

2、《論語·泰伯篇》:「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3、《燈小平文選》: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提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❺ 道德與利益的議論文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說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❻ 有關利益與道德統一的名言有哪些

1、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狄德羅

2、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羅素

3、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洛克

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5、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6、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7、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8、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9、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

10、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11、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鳩

12、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3、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朱光潛

14、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15、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培根

❼ 如何正確看待道德與利益的例子

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道德優於利益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呂氏春秋.察微篇----------------做好事要求適當利益,讓更多人做好事,利益道德並重。
以上兩個事例得出:危急時刻,道德重於利益;正常情況下,應該利益道德並重(有利於更多的人做好事)

❽ 道德與利益並存議論文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說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❾ 理智看待利益與道德

道德與利益是相抄輔相成的,只有在道德與利益兼並的的條件下才能發揮他們最大的功效。社會公德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是人們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遵守社會道德能讓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合法的取得個人利益而不超過道德底線才可以說道德

熱點內容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
淘寶司法拍賣費用 發布:2024-11-15 15:14:01 瀏覽:71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方案 發布:2024-11-15 14:03:56 瀏覽:74
美國紐約律師 發布:2024-11-15 13:58:45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