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兩難
Ⅰ 柯爾伯格提出三種類型的道德兩難問題; 3個故事 (1)假設的問題 (2)以內容為主的問題 (3)真實的或實際的
在歐洲,抄一名婦女得了襲一種特殊的癌症,快要死了。醫生說只有一種葯或許能挽救她的生命。這種葯就是本城葯劑師最近剛發明的一種葯劑。每一劑葯的成本是400美元,葯劑師要價4000美元。患病婦女的丈夫名叫海因茲,他找到他所認識的每一個人去借錢並嘗試了每一種合法的手段,但他最終也只能籌到總共2000美元,僅夠葯價的一半。他告訴葯劑師說他的妻子快死了,求葯劑師將葯便宜些賣給他或者讓他以後再付錢。但是葯劑師說:「不行,我發明這種葯就是要用它賺錢。」所以,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海因茲感到絕望並考慮砸開葯店為他妻子偷葯。於是他在晚上撬開了葯店的門為妻子偷來了葯。結果,他被葯劑師告到了法院。
(1)海因茲應該偷葯嗎?為什麼?
(2)他偷葯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麼?
(3)海因茲有責任或義務去偷葯嗎?為什麼?
(4)人們竭盡所能去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為什麼?
(5)海因茲偷葯是違法的。他偷葯在道義上是否錯誤?為什麼?
(6)仔細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認為海因茲最負責任的行為應該是做什麼?為什麼?
Ⅱ 科爾伯德的道德兩難
柯爾伯格採用道德兩難故事,與10~16歲兒童進行道德談話。兩難故事創設了一種道版德兩難情境權,要求兒童作出選擇。人的行動是應該遵從規則和權威,還是應該遵從與此相沖突的他人的需要與利益?經典的兩難故事為:一個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種昂貴的特效葯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發明並控制這種葯的葯劑師提出先付一半的錢,另一半以後再付,卻遭到葯劑師的拒絕。海因茨為挽救妻子,若偷取葯品就違背了社會「不許偷盜」的規則;若遵守社會規則,就使妻子等死。柯爾伯格依據兒童對遵從規則還是服從需要的行為選擇,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三種水平、六個階段。水平一,稱為「前習俗水平」,行為受逃避懲罰和獲得獎賞的需要驅使,兒童主要著眼於自身的具體結果,還沒有發生社會規范的內化。水平二,稱為「習俗水平」,兒童認同於父母,並遵從父母的道德判斷標准,兒童主要滿足社會期望,這時社會規范已開始內化。水平三,稱為「後習俗水平」,兒童主要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准則。此時社會規范已完成內化。
Ⅲ 如果,人真的必須要面對道德兩難的問題(如:列車的問題)到底,該如何做抉擇
哇塞...這個問題有點大啊。我就舉一個例子吧。 Trolley Problem電車難題(有很多版本),1.一個飛馳的列內車出了故障沒法剎車,容這時列車行至一個軌道交叉口,出現兩條軌道,一個軌道上有五個人,一個軌道上有一個人,(這些人都沒有能及時逃離軌道的時間)如果你是司機,你會駛向哪一條軌道? 2.一個飛馳的列車出了故障沒法剎車,而軌道上有五個人,這時你站在橋上看到了這一切,你身邊有一個胖子,如果這個胖子掉下橋正好可以摔在軌道上阻擋行進的列車,為軌道上的五個人爭取足以逃生的時間,你應不應該把胖子從橋上推下去?3.還有一個版本我懶得碼字了~
Ⅳ 道德兩難的故事最先由誰提出來的
是科爾伯抄格
科爾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1959年去耶魯大學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從1968起轉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道德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認知結構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學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他根據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提出了「道德兩難法」,在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產生了很大影響.「道德兩難法」即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法,就是在道德兩難故事討論中,啟發兒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從道德沖突中尋找正確的答案,以有效地發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
Ⅳ 道德兩難指的是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的情境或問題。 ( )
正確答案:錯
解析:道德兩難指的是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兩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問題。
Ⅵ 道德兩難問題
不用殺死嬰兒啊 餵奶就好了 甚至讓他吮手指也可以暫時阻止一下
而且 如果是外版人殺嬰兒 就是兇手權 自己殺自己的孩子 就是英雄
國人肯定講究留得青山在 所以殺一人 哪怕是成人 保大家不死也是可以接受的 你以為歷史上大家都那麼清白么 人吃人的情況不要太多了
活下來 你才有資格說話 死了的話沒人知道你為什麼死
Ⅶ 道德兩難故事能有最佳解決嗎
道德兩難的故事應該是有最佳的解決方案的,因為正確的道德的標准應該是尊重客觀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Ⅷ 什麼叫「故事兩難法」
兩難故事法是心理學家採用的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水平的一種方法,其要求個體考慮是非價值並做出困難的決策,但又不可能圓滿解決的假設性情境。
它們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兩難情境,讓被試者對進退兩難的道德問題做出回答,從而研究不同文化、階層、年齡的人在道德認識、道德標准、道德判斷上的特點和規律。
最早科爾伯格編制了9個道德兩難故事,讓被試者評價故事中的人物行為。其中以「海因茲偷葯」故事最為有名,不僅要求兒童回答是非,還要講出依據。根據被試者的回答,對兒童的道德水平進行劃分,並把這一水平的劃分作為量表,用來測試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
(8)道德兩難擴展閱讀
理論:
1、水平一:前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還沒有內在的道德標准,而是取決於外在的要求。他們用來作為道德判斷的基準取決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及其與自身的利害關系。
(1)、懲罰與服從為定向。
個體以行為對自身所產生的後果來決定這種行為的好壞,而不管這種後果對人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以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懲罰了,不管其理由是什麼,那一定是錯的。避免懲罰和無條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價值。
(2)、相對功利為定向。
個體以行為的功用和相互滿足需要為准則,開始知道了人們之間的關系是根據像市場地位那樣的關系來判斷的,知道了公平、互換和平等分配,但總是以物質上的或實用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價值的。
2、水平二: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能按照家庭、集體或國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認為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而不大理會這些行為的直接後果。這時他們能夠從社會成員的角度來思考道德問題,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范,並遵守執行這些規范。
(1)、以「好孩子」為定向。
個體以人際關系和諧為導向,認為凡是討人喜歡或幫助別人而為他們稱贊的行為就是好行為。在進行道德評價時,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並盡量按照這種要求去做。對行為的是非善惡,開始從行為的動機入手來進行判斷。
(2)、遵從權威與維護社會秩序為定向。
這時個體所作判斷的根據是相信規則和法律維護著社會秩序,因此,個人應當遵循權威和有關規范去行動的義務。由於情、法、理三者有時難以兼顧,這一階段的學生判斷善惡常會出現相互矛盾的現象。
3、水平三:後習俗水平,又稱為原則水平。
該水平的主要特點是:個體努力在脫離掌握原則的集團或個人的權威,並不把自己和這種集團視為一體,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准則。想到人類的正義和個人的尊嚴,其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准。
(1)、社會契約為定向。
個體開始認識到,法律或習俗的道德規范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在判斷好壞時,認為只有兼愛的行為者才是道德的,錯誤的行為可以根據其動機是好的而減輕對其責難的程度。但並不因為動機良好而將其錯誤的行為也看成是正確的。
(2)、以普遍的倫理原則為定向。
以人生的價值觀念為導向,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標准超越現實道德規范的約束,以正義、公正、平等、尊嚴等等這些人類最一般的倫理原則為標准進行思考。並根據自己所選定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行為完全自律。
Ⅸ 科爾伯格道德兩難問題除了「海因茨偷葯」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實例
自殺抄的道德兩難問題。如果一個襲人對其他人有很大的責任,則這個人應該堅持下去。可是,與病魔的爭斗太痛苦了。
某小鎮有一對兄弟,十分窘困,想偷偷離開,可是沒有錢。於是哥哥在一家商店偷了1000美元。弟弟則向一位老人借錢。這位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心腸,弟弟撒謊說,自己生了嚴重的病,急需錢手術,希望老人借給他1000元,病好之後還給他。其實,弟弟沒有病,更不會還錢給老人。老人雖然與弟弟素不相識,卻給了弟弟錢。最後,兄弟兩人離開了小鎮。1、哥哥偷錢和弟弟騙錢,誰更壞?為什麼?2、你認為欺騙老人是最壞的事情嗎?為什麼?3、一般而言,人們為什麼應該信守自己的諾言?4、對你不十分熟悉的人、或者可能再也見不著的人,信守諾言還是重要的嗎?為什麼是或為什麼不是?5、為什麼不應該偷商店的東西?6、財產權有什麼重要性?7、人們應該遵守法律來做事嗎?為什麼應該或為什麼不應該?8、老人把錢借給弟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為什麼是或為什麼不是?
Ⅹ 道德兩難是什麼教育學
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是他道德階段認知發展理論的基礎,講的是海因茨偷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