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會的
『壹』 法治社會真的有那麼美好嗎
法治社會所考慮的問題基本有公認的結論了。
以人性本惡為基礎,以法律為本,那回么反而會鼓勵和答保護道德優秀的人,使得道德正面成長。
而以人性本善為基礎,以道德為本,並不能真正懲惡揚善,反而會導致偽善和道德滑坡。
這叫做通往地獄之路常由善意鋪就。
而且現實中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真正做到推行完全的法治,現在是法律作為明規則和一些潛規則一起運行,只是或多或少比例不同而已,也許真正出現科幻小說里的人工智慧中央電腦才可能實現吧。
『貳』 法治社會是什麼樣的
法律公正,條文規范,邏輯科學使用,執法嚴格公平。
『叄』 中國真的是法治社會嗎
法治社會是人類的一種理想,也就是法天下,法律大於權利,理想是好的,現實卻很殘酷,試問,你沒權怎麼來維護法律的公平呢?你權大就掌握法律,所以要實現法治社會,全世界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肆』 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
你要的是學術文章還是了解一下?
簡單的來說
1。教改 2。醫改 3 土改 4。房改 5。企業改制 工人就業 6。股改
學術文章
縱觀歷史,中國在人治社會下發展了兩千年,在絕大多數時間里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從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看,歷史上古希臘、兩河、印度、中國產生的四大文明只有中國的文明保存了下來,傳承至今。今天的中國人怎麼突然說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成功的經驗不好了呢?在我們已經進入文明的時代,西方社會還處在茹毛飲血的境地,現在我們卻要放棄自己的東西向西方學習,這樣做是為什麼?
對這個問題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並不是一篇短短的博文能夠解決問題的,而且本人對這個問題思考的遠遠不夠,本文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討論人治的優劣。
人治的最大優勢是決策效率高。人治社會的最大特點是少數人甚至一個人說了算。這就在決策過程中省去了民主政治中大量繁瑣的決策程序。社會發展的任何階段都存在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高效率的快速決策能夠更容易、適時地抓住這些機會。因此,在人治社會下,一旦明主出現,或者有一個好的領導團隊出現,社會的發展就會十分迅速。
第二個優勢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人治社會祟尚萬眾一心,人心齊泰山移,要求有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因此許多法治社會辦不到的事,在人治社會卻可以輕而易舉地辦到。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能有如此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法治社會下是不可想像的。最簡單的例子是舊城改造中,經常需要道路加寬,取直,這從總體規劃上看怎麼說都是好事。但在民主社會下,必然會涉及到道路兩邊和取直障礙建築所有者一批人的利益,如果有一個人協商不通,這項工作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也別想做成。而在我們國家,這根本就不是問題。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再贅述。
第三個優勢容易形成強大的勢力。歷史上的強大帝國無一例外都是人治社會下產生的。雖然我們過去稱美國為美帝國主義,蘇聯倒台後,美國人自己也在考慮是否應該建立帝國的問題,但美國並不符合歷史學家對帝國的定義。任何時代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中要比生活在弱小的體制下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獲得更多的利益。古希臘是民主的發源地,但它卻多次被外族侵佔。
人治的最大劣勢是容易犯大錯。希特勒一個人就可以讓世界數千萬生靈塗炭,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毛主席晚年一個判斷失誤給中帶來了十年動亂,使中國的發展一下子被世界甩在了後面。
第二個劣勢是不尊重個體。人治由於是少數人決策,在決策過程中不需要考慮大多數人的意見和想法,自然在決策過程中考慮少數人或單個人的個體的利益就會少一些。長期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自然在社會的總體認同下輕視個體的利益和感受,這與現代社會尊重個體,增加社會和諧相矛盾。
人治的第三個劣勢是難以保持社會穩定。由於人治的少數人決策機制,對大眾的感受不敏感,容易與多數民眾的意願相佐,且由於決策的暗箱操作,即便是正確的決策也可能因得不到理解而產生矛盾。這些問題的積累很容易造成社會動盪,甚至引起內戰,對社會的危害極大。
因本人對該問題思考的不夠深入,暫時就想到這些,希望大家補充、完善。
對人治社會的劣勢再補充兩點:
一是壓制人性,此一點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廣泛、深遠的。在人冶社會,當權都的好惡決定著社會的好惡,不同的人當權,就會有不同的好惡,造成社會的道德標准、是非標准混亂。被封建社會大力推崇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典型的不問是非標准,只唯上的愚忠哲學。在這種道德規范下,追求真理是錯誤的,無限盡忠才是做人之本。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自然形成了君王、父輩老子天下第一,對下級、晚輩絕對的控制權,並且為了加強這種控制權,自然會限制下級、晚輩的獨立性和探索精神,對於下級、晚輩來說,既然獨立性和探索精神不是與社會相溶的觀念,自然就會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壓制這種尋求獨立、希望探索的原始沖動,學會夾著尾巴做人。中國代近代在自然科學方面遠遠落在了西方後面,應該說人治社會是重要根源之一。沒有獨立思考,也就談不上創新,並用「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念為自己的墨守成規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壓制人性的另一大危害是讓人失去了真誠。既然一切以君王、長輩的好惡為標准,就不能隨意表示自己的真實思想,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中國的處世原則就是「話到嘴邊留三分,不可全拋一片心」、「言多必失」,中國善於察言觀色等等,都是要人不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而要學會順從上級的的意思發表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中國人自然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只會人雲亦雲的應聲蟲。中國人的機變、權謀等處事哲學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就是在人治體制下「發明」的生存之道,只有學會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才能明哲保身。
二是對缺少對社會進步的繼承性。中國古代出出現了一大批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醫學家、探險家,如張衡、祖沖之、華佗、徐霞客、鄭和等,還有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等應用技術。但這些發現、發明很少能延續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就在人治社會下,一切以統治者的好惡為標准,這一個統治者有某種愛好,這一方面便可以得到發揚光大,當另一個人當政時,不喜歡這些東西,便將前者的成果束之高閣,甚至付之一炬。最典型的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在這一個皇帝的支持下七下西洋,可是到另一個皇帝當政後,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下一道「片板不得下海」的聖旨,中國的遠洋事業也就徹底終結了。特別是中國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更將前朝的一切破壞殆盡。
這種一切從頭再來,讓中國的歷史在兩千年來陷入停頓。年齡大一些的人都看過過去的「小人書」,那其中有許多歷史故事,我們在這些故事中看到不管是使用的兵器、穿的衣服、住的民房或宮殿等等,除了清朝的辨子和帽子有點變化外,如果不看文字根本就分不清是哪一朝、哪一代,兩千年基本沒什麼變化。中國最早建立了偉大的農耕文明,把世界遠遠卻甩在了後面,而兩千年的停滯,卻給了西方超越我們的機會。
先補充這兩點。希望各位繼續發表各自的高見,我們一起來討論。
『伍』 法治社會的重要性
法治社會是和人治社會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國家權力和社會關系按照明確的法律秩序運行,並且按照嚴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社會糾紛。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執政者的個人喜好以及親疏關系來決定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公共事務。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具備精神和制度兩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簡約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個社會對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認同和堅決的支持,養成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並且通過法律或司法程序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民事等方面的糾紛的習慣和意識。在法治民主的社會中,法律和行政法規等由規范的民主程序產生和制訂出來,並且其司法和執行過程通過規范的秩序受到全社會的公開監督。
法治強調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權,是人民通過立法創造了法,法律旨在保護公民的自由。依法治國要求:一是對國家法不允許即為禁止,強調國家必須依法履行職能;二是對公民法不禁止即為允許,強調是保護公民的自由。法治強調法在調整各種關系中的正當性。
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什麼是法治?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他對法治的註解是:「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制定的法律應獲得普遍的服從;而人們所遵從的法律本身應該是成文的和良好的。」也就是說,法在全社會應該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社會的治理應該遵從良好的法律。托馬斯·潘恩曾精闢地論述:「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的國家中法律便應該成為國王,而且不應該有其他的情況。」
依法行政的含義是,由法律給行政機關的權力劃出嚴格的邊界,任何行政機關和行政官員都不得越過這個邊界。如果越過法律劃定的邊界,就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就須受到相應的追究和懲處。
『陸』 法治社會與法制社會的區別是什麼
兩個字的意思不一樣,整個詞彙的意思也不一樣,後者重在把法律制定全面,而前者強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差不多後者可以包括前者
『柒』 什麼是法治社會
法治社會不同於來法源制社會
它是指這樣的一種社會:
一 這個社會擁有完整的法律體系
二 這個社會的國家機構的所有的機關都嚴格依照法律辦事
三 這個社會的公民信服法律,善於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 這個社會的司法機關擁有完善的司法體制
五 這個社會的法律職業者群體健全
法治社會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
一、法律至上
二、法律必須具有一般性
三、法律必須具有公開性
四、法律必須具有統一性
五、法律必須具有穩定性
六、法律必須清晰明了
七、法律不溯及既往
八、法律普遍得到遵守
九、審判獨立
十、訴訟應當易行
『捌』 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之間的關系
現在我國就是承德市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了,不管你是什麼方面?如果你犯法的只要你充分的理由和條件,那那證明那個事實根據經過法律呢城處理。不會。有半點包容私下或者是不清不楚,不明白那種來一做事。
『玖』 法治社會的標志
法治社會與法治國家一樣,其形成都具有長期性。
憲法的出現僅是一個開端。法治即內法的容統治,強調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治理工具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地位。
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十八大報告指出,需要30-50年左右的時間,實際可能還要更長。
法治國家的主要標志有:完備而良善的法律體系;健全高效的法律運行體制;高素質的法律職業隊伍;較高的全民法律意識;良好的法律秩序等。
『拾』 法治社會的的特點是什麼
法律在社會系統中居於最高的地位並具有最高的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內之上。法容治作為一種治國的基本規則,要求法律成為社會主體的普遍原則,不僅要求公民依法辦事,更重要的在於制約和規范政治權力。所以,法治在政治上,是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和對政治權力的規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律是否至上,特別是權力的運行有沒有納入法律設定的軌道,是區分法治與非法治的主要標志。要實現法治,立法機關就要依法立法,行政機關就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就要依法審判,執政黨就要依法執政。 法治強調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現在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權,是人民通過立法創造了法,法律旨在保護公民的自由。依法治國要求:一是對國家法不允許即為禁止,強調國家必須依法履行職能;二是對公民法不禁止即為允許,強調是保護公民的自由。法治強調法在調整各種關系中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