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制

道德與法制

發布時間: 2020-12-19 15:09:33

1. 道德法治視頻有哪些

道德與法治是山東衛視在早間時段推出的一檔道德與法治專題的欄目.本著弘揚法治精神,延續優良道德傳統,透過熒幕,分析挖掘當事人的心裡活動,了解故事...

2. 道德與法治是什麼意思

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

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

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借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

(2)道德與法制擴展閱讀: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3. 道德與法制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因此,特意為大家准備了《做更好的自己》這一框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考生有所啟發,有所收獲。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積極接納自己與欣賞自己,不斷豐富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好的突破。

【能力目標】

認識自己和做更好自己的能力。

【知識目標】

1.了解認識自己的內容和方法;

2.知道如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斷提升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

【難點】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提問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PPT出示《自己與別人》漫畫故事

提出問題:1.根據漫畫故事試猜想,自己和別人之間發生了什麼?

2.讀「運用你的經驗」說一說你怎麼看待曉蓉的累?

3.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又該如何處理呢?

學生讀漫畫故事,讀教材31頁-32頁運用你的經驗並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我們在成長中都會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會幫助你更好的認識自己,但也有可能會給你帶來煩惱,我們該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的影響呢?如何接納和欣賞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呢?開啟新一課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接納與欣賞自己

活動一:小小動物園

學生分組,教師准備紙筆,學生選一種小動物代表自己畫在紙上。畫完後小組內分享自己的理由,包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從小動物的選擇上來看,有的同學看到自己的優點,有的同學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優點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不是也需要接受呢?要怎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呢?

活動二:自省吾身

PPT出示故事《完美的圖畫並不美》

讀故事後,學生以「我的不完美」為主題進行自省,寫下自己不完美的表現,針對這些不完美尋找接受的辦法。

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師生總結得出: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成長路上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接納自己,需要樂觀的心態,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活動三:詩歌賞析《學會欣賞自己》

提問:從這首詩歌中同學們領悟到了什麼?

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和別人一樣你也是一片風景」,我們要欣賞養自己的獨特。

請同學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欣賞自己:

我的優點:

我做出的努力:

我為班級和同學做出的貢獻:

學會欣賞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獨特和優勢,但是欣賞自己不是驕傲自大,要不僅能為自己鼓掌,也要為他人喝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我要飛得更高

活動四:多媒體展示課本34頁的「探究與分享」。

選派三名同學進行角色扮演,三名同學角色互換進行對話。

同學甲說:我是同學乙,我已經接納了自己我是完美的,我還怎麼進步;同學乙說:我是同學丙,我不斷的努力,可是總是達不到心目中理想自我的要求,我該怎麼辦?同學丙說我是同學甲,我覺得俗話說從小看到大,我已經這樣了,我還能進步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鍾的思考討論,如何才能消除這些困難以及有何解決對策,然後選派小組代表進行發言。

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做更好的自己,首先要揚長避短,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其次,需要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第三,要不斷地激發自己的潛能;最後,懂得要與他人共同努力,在學習生活中不斷進步,在為他人和社會帶去福祉的過程中實現。

環節三:鞏固提高

完成個人調查表,正確認識自己、發展自己。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本節課學習了接納和欣賞自己和飛得更高,以及如何才能正確欣賞自己和如何飛得更高。

作業:下課後搜集自己之前的照片,分析自己和過去有什麼區別,以及展望未來的自己形象,下節課進行分享。

五、說板書設計

4. 《道德與法治》「道德」和「法冶"分別是什麼意思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

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4)道德與法制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5. 道德與法治

法治是根本,道德是要求

6. 道德與法制的區別是什麼

道德與法制的區別:

1、從形成上看,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它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輿論之中。即具有自發性。法律是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要求,由國家制定的認可。即具有階級意志性。

2、從實施上看,二者的實現手段不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習俗和人們的信念的力量來維護。即具有理念性。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即具有強制性。

3、從約束力上看,階段社會的道德規則,不能約束每一個社會成員,而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4、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是靠人們的自覺來衡量的。不道德不一定觸犯法律。而觸犯法律的一定是道德不允許的。

5、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與調整機制各不相同。許多道德規范表現為一種抽象的原則與信念,違反道德規范的後果是行為人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以及行為人自身的自責、內疚、懺悔。而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行為規范。違反法律規范的後果,是由相應的國家機關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6、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條件與消亡各不相同。法律的產生以國家的形成為前提條件,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行為規范。沒有國家就沒有法律,國家的性質決定了法律的性質。

而道德則不以國家的產生為前提,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道德的存在。如在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以前,少數先進人物與革命導師就已經具備了社會主義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質。法律既然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也必然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在法律消亡之後,道德依然存在。

(6)道德與法制擴展閱讀:

道德與法律的聯系,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

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

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網路-法律

網路-道德

7. 道德與法治

人又不是流水線生產的器具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
但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 何談感受?
個人覺得這種題目就是個心理測驗而已 娛樂性強

熱點內容
陝西路政條例 發布:2025-01-10 10:51:08 瀏覽:61
合同法30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10:38:06 瀏覽:983
違反訴訟保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0:17:14 瀏覽:637
勞動法中室內工作最低溫度 發布:2025-01-10 09:58:34 瀏覽:392
新公司法虛假出資 發布:2025-01-10 09:42:55 瀏覽:178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 發布:2025-01-10 09:33:16 瀏覽:913
無人生還法官怎麼知道罪行的 發布:2025-01-10 08:51:58 瀏覽:444
沒有合同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0 08:47:08 瀏覽:541
要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08:42:28 瀏覽:425
海南廢止法規 發布:2025-01-10 08:17:07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