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認知
A. 著名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是什麼
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78)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也是現代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創立者。他在20世紀50年代完成的博士論文,就奠定了其終生的研究方向。科爾伯格沿著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路線,在兒童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領域辛勤工作了30多個春秋,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構建了一個包括道德發展的哲學、道德發展的心理學以及道德教育的實踐策略的龐大理論體系。
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是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運用於兒童道德教育實踐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兩難故事為基本材料,讓兒童對故事中的道德問題進行討論並回答圍繞該故事提出的相關問題,以此判斷兒童所處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並引導和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該方法的關鍵在於要以兩難故事誘發兒童的認知沖突,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判斷的發展。提出和倡導這一方法,是科爾伯格早期以道德認知作為道德教育的核心並特別重視兒童道德判斷推理能力發展的具體表現。在他看來,「兒童道德成熟的標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斷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則的能力,而不是遵從他周圍的成人的道德判斷能力」(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人的發展》,721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因此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為促進道德判斷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他認為一個人道德判斷的發展一般要經過「三個水平六個階段」,是一個由低到高順序發展的過程。科爾伯格曾對這「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的道德發展過程模式作了詳細闡明,後又作過重大修正。他在70年代後期對該模式的概括是這樣的:水平一是前習俗水平,包括階段一 —— 以懲罰與服從為價值取向階段,階段二 —— 以個人的功利主義目的與交換為價值取向階段;水平二是習俗水平,包括階段三 —— 以協調人際關系為價值取向階段,階段四 —— 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履行個人義務為價值取向階段;水平三是後習俗水平,包括階段五 —— 以社會契約為價值取向階段,階段六 —— 以普遍道德原則為價值取向階段。他認為兒童的年齡與其道德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一般0至9歲處於第一水平,9至15歲處於第二水平,16歲後向第三水平發展。但年齡並非是決定因素。盡管發展階段不可跳躍、發展方向不可逆轉,而在發展速度上則存在個體差異,有的發展快,有的發展慢,還有的可能長期處於某一階段上停滯不前。科爾伯格主張用教育,特別是道德兩難故事策略,促使其向更高一階段發展得更快一些。
實施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的具體步驟和要求是:首先,根據道德判斷測量表測出學生道德發展已達到的實際階段,並根據測試結果給學生分組;然後再選擇適當的道德兩難故事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在給學生講述道德兩難故事時,應能讓學生完全聽懂並能復述出故事裡的情節,使學生能真正明確故事中的道德兩難問題和矛盾沖突是什麼。在組織學生討論時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准備時間,還需就故事裡的道德難題提出一些相關問題以啟發學生思考。討論時可採取先分小組進行,然後再集中的辦法,讓每個人都有充分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就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辯論,要能引起學生道德認知上的沖突,以引發更深的思考和邏輯推理,要讓道德發展階段相鄰的同學有相互交流的機會,使較低水平的同學能學到較高階段的道德推理。討論不要追求意見一致的結局,而應通過討論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認知水平的目的。討論結束前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繼續對該問題作進一步的思考。科爾伯格認為這種方法與傳統教育有原則區別:它不是在學生面前強調成人的「正確答案」和傳授學生現有水平還無法理解的高層次道德倫理,而是引發學生對道德問題的積極思考和認知沖突,給他們提供學習道德推理的機會,提供高於他們已有道德水平的一個階段的思維模式。因為研究表明,兒童拒絕接受低於他們已有認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於他們兩個階段的信息。「成人的道德說理只有在高於兒童現有水平一個階段時,才能被同化到兒童的思維中去。」因此,這一方法是有實證依據的。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的確有效地促進了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道德行為產生了間接影響。但是,科爾伯格也看到這一方法還需補充完善,於是他進一步主張將道德討論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並在道德討論中增加一些對現實生活中道德問題的討論,使道德判斷的發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響學生的行為。
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兒童的道德認知主要指兒童對是非、善惡行為准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個方面。J·皮亞傑是第一個系統地追蹤研究兒童道德認知以展的心理學家。他在1932年出版的《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是發展心理學研究兒童道德發展的里程碑。
兒童道德認識發展階段
皮亞傑根據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和對公正的認識的考察和研究,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三個有序的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皮亞傑認為這一年齡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前運算思維時期,他們對問題的考慮都還是自我中心的。他們不顧規則,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招待規則。他們的行動易沖動,感情泛化,行為直接受行動的結果所支配,道德認知不守恆。例如,同樣的行動規則,若是出自父母就願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們並不真正理解規則的含義,分不清公正、義務和服從。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感,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徵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權威者或年齡較大的人。兒童認為服從權威就是「好」,不聽話就是「壞」。二是對規則本身的尊重和順從,即把人們規定的規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皮亞傑將這一結構稱為道德的實在論。
第二,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一種行為的好壞,而不是根據主觀動機來判斷。例如,認為打碎的杯子數量多的行為比打碎杯子數量少的行為更壞,而不考慮有意還是無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為有絕對化的傾向。道德實在論的兒童在評定行為是非時,總是抱極端的態度,或者完全正確,或者完全錯誤,還以為別人也這樣看,不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看問題。皮亞傑與英海爾德在談到這個時期的兒童特點時說:「道德實在主義引向客觀的責任觀,歷而對一種行為的評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於惡意的動機違反這個原則,還是動機好卻無意違反了規則。例如,兒童在理解不準撒謊的社會價值之前很外(因為缺乏充分的社會化),在對有意的欺騙與游戲或純粹的願願望有失真實區別之前,成人就告訴他們不要撒謊。結果說真話就成了兒童主觀人格之外的東西,並引起了道德實在論和客觀責任觀,從而使兒童認為一切諾言的嚴重性似乎並不是看有意欺騙的程度,而是看實際上跟真實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贊成來歷的懲罰,並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還把道德法則與自然規律相混淆,認為不端的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的懲罰。例如,對一個7歲的孩子說,有個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倒,問孩子「汽車為什麼會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為他偷了糖。在道德實在論的兒童看來,懲罰就是一種報應,目的是使過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過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懲罰看作是改變兒童行為的一種手段。
第三階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觀主義階段。皮亞傑認為兒童大約在7~12歲期間進入道德主觀論階段,這個階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兒童已認識到規則是由人們根據相互之間的協作而創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們的願望加以改變的。規則不再被當作存在於自身之外的強加的東西。
第二,判斷行為時,不只是考慮行為的後果,還考慮行為的動機。研究表明,12歲的兒童都認為,那些由積極和動機支配但損失較大的兒童,比起懷有不良動機而只造成小損失的兒童要好些。由於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因而在懲罰時能注意照顧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與權威和同伴處於相互尊重的關系,兒童能較高地評價自己的觀點和能力,並能較現實地判斷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判斷不再絕對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幾種觀點。
第五,提出的懲罰較溫和,更為直接地針對所犯的錯誤,帶有補償性,而且把錯誤看作是對過失者的一種教訓。
達到自律性道德階段的兒童,在游戲時不再受年長者的約束,能與同年齡兒童平等地參加游戲,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場與對方的立場,共同制定規則,遵守規則,獨立舉行游戲比賽。
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這些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兒童的道德認識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是根據外在的道德法則進行判斷,他們只注意行動的外部結果,不考慮行為的動機,他們的是非標准取決於是否服從面人的命令或規定。這是一種受自身之外的價值標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後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已能從客觀動機出發,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標准來判斷是非,這是一種為兒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觀的價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屬於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亞傑認為只有達到了這個水平,兒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B. 道德認知的培養方法
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徑1、經常開展大學生道德認知教育活動,逐漸提高道德水平。加強道德認知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應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有關的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應本著科學、認真的態度建立起一個系統、科學、有效的現代德育課程體系,搞好德育教材建設,保證德育教育,內容目標化、系統化、有序化;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沒有合格優秀的教師,教育是不會取得成功的。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保證有序進行。注重運用和發揮其他的學科產生的道德內容的教育成果,向德育課堂要質量,使道德認知通過有益的教學活動變成大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提高道德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應向教育者強調指出的是道德認知教育內容和方式的確定要與大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平時要注重開發和調動他們的心理潛能,以便更好的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延展性,從而實現德育效果內化為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良好的道德習慣。教育者應鼓勵受教育者對現實道德原則以及一些相關的問題進行准確的道德評價,引導他們實事求是地看待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著眼於社會的發展主流,使大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道德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另外教育者在設計教育程序和教育內容、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其他學科和一些學校開展的全員活動中包含有道德認識教育成分在德育中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有效的調整道德養成要素之間的和諧、統一、有序的關系,避免重復無效教育,使大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主動自覺地增強道德認識能力,提高道德認識水平,提高道德認識能力是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2、培養大學生在道德認知教育活動中增強道德自我完善意識,在實踐中提高道德責任感。一方面開展各種各樣有益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立、自愛、自強不息的精神,提高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體驗主人翁的自豪感。這樣就能比較有效的促進大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對崇高品質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通過學習和活動自主尋找自身道德品質的惡源,幫助他們確立有效克服自身缺點的方式和方法,從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應充分信任學生們,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能事事必躬,包辦代替。增強道德責任感是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的基礎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責任感是調節著個人與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道德責任感具有超越功利動機的先天目的性,使履行道德責任感的行為具有神聖高尚的價值。所以,必須教育大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責任的自律性,以此來體現行為主體的自由選擇和高尚意識。也就是說,當現實生活中人們陷入道德與不道德,正義與非正義的兩種境地時,就需要我們大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選擇更高一層次的道德責任,如犧牲局部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保存集體利益等,以此增強對集體、對民族、對國家的道德責任感,推進整個社會文明進程。3、必須堅持教育和管理兩手抓,要把道德規范轉變為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把他律變成自律。學生就必須在「內化」和「外化」兩個方面下功夫。「內化」就是通過學習、教育,解決道德的思想認識問題。「外化」就是通過養成、管理,解決道德的行為實踐問題。管理者不僅要著眼於大學生本身道德素質的養成,而且要著眼於建立一個有一定免疫力的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為大學生道德素質養成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加強教育滲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把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機制,如教育培養機制、輿論導向機制、風習熏陶機制、行政獎懲機制、法律強制機制等,形成一個良性教育互動系統。
C. 道德認識有哪幾種形式
在道德認識中存在著直覺和自覺兩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作為道德活動的主體,一方面憑借社會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則和自身道德經驗的直覺感知,來觀察、分析和評價自己及周圍所發生的一切道德現象,另一方面又通過自身的道德實踐和理論學習來深化對道德原則和規范的理解,並內化為命令、信念與理想,從而使直覺的道德認識上升到自覺的道德認識,以提高人們道德實踐的主體性和自覺性。
D. 道德認識名詞解釋
道德認識 [ dào dé rèn shi ]
釋義
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
原則和規范的認識。 查看網路
E. 如何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與否的正確標准,所以要想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必須要立足實踐,在實踐當中豐富和發展真理。
F. 我對道德的認識和理解
1,道德倫理產生於人的交往與社會性,道德必然來源於人的活動與交往
2,道德分版為道德認識權(最更本),情感(對道德行為產生的感情),道德行為
3,道德的影響因素很多,大致來說, 外因:社會風氣,家庭,自己的社交群體, 內因:認知(包含認知失調,認知定勢)受教育水平
G.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范。道德認識就是指人應該認識到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習慣。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認識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的有力保證。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認識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關內容實施德育。在教學中,各門學科不但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認識,而且是各門學科應有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對學生教學道德教育。」政治課、歷史課教學實施道德認識教育顯得極為明顯。語文課教學來說,學生的道德認識既寓於課文之中,也寓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教學,文學作品與道德關系密切,因為道德是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反應,積淀了一個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時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永遠不能迴避對道德的描寫,那怕是比較隱諱的;也不能逃避對其描寫對象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時,文學是美的集中體現,「美是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啟發,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加強,從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逐漸提高對道德思想的認識。
二、通過交流,提高道德認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種教育中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無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不要條件,也是產生道德意志和行為的內部動力。」(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現實中,個人的真摯感情最易於打動他人,所表達的思想他人也最易於接受。在教育中,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每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是知道的。「親」就是師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達到「親」,師生間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同時「親」使交流也就顯得更為和諧。學生自覺接近教師,實際上師生關系已達到了融洽。情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師以平等的、說理的、平易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親其師」中,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對道德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提高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發生、發展和形成。活動具有極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表現出較大吸引力。針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形成德育一體化,有的放矢的展開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動。通過諸如時事政治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講故事,演講會,歌詠比賽,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營造教育氛圍。在和諧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注重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艱辛,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而且在活動中受到啟發,道德情感被喚起,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利用榜樣,提高道德認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道德教育中,優秀榜樣的動人事跡、先進的思想,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和啟發。學生從豐富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樣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感受到美好和偉大,認識到崇高與卑賤。從而在思想上得到凈化,道德上得到提升。由於學生受到榜樣的感召,心理和行為受到影響,提高道德認識,自覺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道德認識。這些榜樣重要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者、科學家等,他們的事跡,他們非凡的成就和巨大貢獻,以及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曲折歷史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會真正感動學生,能使學生認識人生以及人生的價值。出此之外,還有學生身邊的一些先進典型,如,同學、老師等,在某方面作為學生個體某種信念的體現者,也是學生實實在在所見,他們更有助於帶動學生,也具有一定的道德示範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五、注重個體,提高道德認識
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這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的體驗上。因而,根據道德教育針對性原則,教育者要注重個體特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找出影響學生道德形成因素,諸如不同的脾氣稟性,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成長環境等,這樣,不但允許學生存在道德認識上的差異,而且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採取不同的誘導教育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能力。在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善惡、美醜觀念,使學生的內部世界和心理品質發生變化,不斷修正自我,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
六、營造環境,提高道德認識
林礪儒說:「道德教育關鍵在社會環境及學校生活訓練。」在教育中,要使學生能夠健康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環境可以造就人,感染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學校每一面牆壁都說話,就是讓環境成為隱性教育,發揮潛移默化、影響人、陶冶人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營造文明美好的校園環境和和諧的人際環境,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進取、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健康向上、行為文明等這些環境中受到感染,不但心靈得到凈化,道德認識得到提高,身心得到發展,而且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更有助於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總之,在教育中,「沒有在道德上教育不好的學生,而只有教育不得力、不得法、不到位。」(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華齡出版社)因而,教師要堅持說服教育,找准實施教育的入角點,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運用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道德認識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H. 道德認知發展模式是怎麼回事
認知發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柯爾伯格。他反對相對主義的道德價值觀,主張建立普遍的道德價值。
①道德判斷形式反映個體道德判斷水平。
道德判斷有內容與形式之別。所謂道德判斷內容就是對道德問題所作的「該」或「不該」、「對」或「錯」的回答;所謂道德判斷形式指的是判斷的理由以及說明過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後者反映個體的道德判斷水平。
②個體的道德判斷形式處於不斷發展之中。
他設計了「兩難故事法」用以測定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水平和階段,並提出了著名的道德發展「三水平六階段」學說,即: 前習俗道德水平(階段1—— 懲罰與服從,
階段2——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換) ; 習俗道德水平(階段3—— 相互的人際期望、人際關系與人際協調, 階段4——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
;後習俗道德水平(階段5——至上的權力、社會契約或功利, 階段6——普遍性倫理原則)。
個體的道德判斷處於不斷發展之中,經歷性質不同但有相互關聯的三種水平和六個階段;上述三種水平和六個階段按照不變的順序由低到高逐步展開;更高層次和階段的道德推理能兼容更低層次和階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則不能。
③沖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適合於促進個體道德判斷力的發展。
第一,道德的發展是學習結果,這種學習不同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第二,道德的發展有賴於個體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從外部強加於人,而是個體內部狀態與外界交互作用的產物。
第三,沖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適合於促進個體道德判斷力的發展。